倍差差的公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的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1  一生活中的数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数学的知识点总结2  第一章有理数  1、大于0的数是正数。  2、有理数分类: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3、有理数分类: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4、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直线称为数轴。  5、数的大小比较:  ①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②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7、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  8、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称为数a的绝对值  9、绝对值的三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0、有理数的计算:先算符号、再算数值。  11、加减: ①正+正 ②大-小 ③小-大=-(大-小) ④-☆-О=-(☆+О)  12、乘除:同号得正,异号的负  13、乘方:表示n个相同因数的乘积。  14、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5、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有括号的先算括号。  16、科学计数法:用ax10n 表示一个数。(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  17、左边第一个非零的数字起,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知识梳理】  1.数轴: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2.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a;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反之亦然;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3.倒数:若两个数的积等于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4.绝对值: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5.科学记数法:,其中。  6.实数大小的比较:利用法则比较大小;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7.在实数范围内,加、减、乘、除、乘方运算都可以进行,但开方运算不一定能行,如负数不能开偶次方。实数的运算基础是有理数运算,有理数的一切运算性质和运算律都适用于实数运算。正确的确定运算结果的符号和灵活的使用运算律是掌握好实数运算的关键。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知识点1:等式的概念: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知识点2: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中一定含有未知数,而且必须是等式,二者缺一不可.  说明:代数式不含等号,方程是用等号把代数式连接而成的式子,且其中一定要含有未知数.  知识点3: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任何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经变形后,总能变成形为ax=b(a≠0,a、b为已知数)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式.注意a≠0这个重要条件,它也是判断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依据.  例2:如果(a+1) +45=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________,b________.  分析:一元一次方程需要满足的条件:未知数系数不等于0,次数为1. ∴a+1≠0,2b-1=1.∴a≠-1,b=1.  知识点4: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即若a=b,则a±m=b±m.  (2) 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或代数式, 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即若a=b,则am=bm.或. 此外等式还有其它性质: 若a=b,则b=a.若a=b,b=c,则a=c.  说明: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重要依据.  例3: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如果ax=bx,那么a=b B.如果(a+1)x=a+1, 那么x=1  C.如果x=y,则x-5=5-y D.如果则  分析:利用等式的性质解题.应选D.  说明:等式两边不可能同时除以为零的数或式,这一点务必要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知识点5: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知识点6:关于移项:⑴移项实质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的运用.  ⑵移项时,一定记住要改变所移项的符号.  知识点7: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具体解题时,有些步骤可能用不上,有些步骤可以颠倒顺序,有些步骤可以合写,以简化运算,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  例4:解方程 .  分析: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答本题.  解答:去分母,得9x-6=2x,移项,得9x-2x=6,合并同类项,得7x=6,系数化为1,得x=.  说明:去分母时,易漏乘方程左、右两边代数式中的某些项,如本题易错解为:去分母得9x-1=2x,漏乘了常数项.  知识点8:方程的检验  检验某数是否为原方程的解,应将该数分别代入原方程左边和右边,看两边的值是否相等.  注意:应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分别计算,不能代入变形后的方程的左边和右边.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多同学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下面是对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一个专题介绍,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一、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时间=.  1.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  例1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200米/分钟,乙的速度是300米/分钟,已知A、B两地相距1000米,问甲、乙二人经过多长时间能相遇?  解:设甲、乙二人t分钟后能相遇,则  (200+300)× t =1000,  t=2.  答:甲、乙二人2钟后能相遇.  2.追赶问题:速度差×追赶时间=追赶距离  例2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200米/分钟,乙的速度是300米/分钟,已知A、B两地相距1000米,问几分钟后乙能追上甲? 解:设t分钟后,乙能追上甲,则  (300-200)t=1000,  t=10.  答:10分钟后乙能追上甲.  3. 航行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例3甲乘小船从A地顺流到B地用了3小时,已知A、B两地相距90千米.水流速度是20千米/小时,求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解:设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则有  (v+20)×3=90,  v=10(千米/小时).  答: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0千米/小时.  二、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的基本关系:①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②常把工作量看作单位1.  例4已知甲、乙二人合作一项工程,甲25天独立完成,乙20天独立完成,甲、乙二人合作5天后,甲另有事,乙再单独做几天才能完成?  解:设甲再单独做x天才能完成,有  (+)×5+=1,  x=11.  答:乙再单独做11天才能完成.  三、环行问题  环行问题的基本关系: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快者路程-慢者路程=环行周长.同时同地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甲路程+乙路程=环形周长.  例5王丛和张兰绕环行跑道行走,跑道长400米,王丛的速度是200米/分钟,张兰的速度是300米/分钟,二人如从同地同时同向而行,经过几分钟二人相遇?  解:设经过t分钟二人相遇,则  (300-200)t=400,  t=4.  答:经过4分钟二人相遇.  四、数字问题  数字问题的基本关系:数字和数是不同的,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数值不同.  例6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小1,这个两位数的个位十位互换后,它们的和是33,求这个两位数.  解:设原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x,则十位数字为x+1,根据题意,得  [10(x-1)+x]+[10x+(x+1)]=33,  x=1,则x+1=2.  ∴这个数是21.  答:这个两位数是21.  五、利润问题  利润问题的基本关系:①获利=售价-进价②打几折就是原价的十分之几 例7某商场按定价销售某种电器时,每台获利48元,按定价的9折销售该电器6台与将定价降低30元销售该电器9台所获得的利润相等,该电器每台进价、定价各是多少元?  解:设该电器每台的进价为x元,则定价为(48+x)元,根据题意,得 6[0.9(48+x)-x]=9[(48+x)-30-x] ,  x=162.  48+x=48+162=210.  答:该电器每台进价、定价各分别是162元、210元.  六、浓度问题  浓度问题的基本关系:溶液浓度=,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浓度  例8用“84”消毒液配制药液对白色衣物进行消毒,要求按1∶200的比例进行稀释.现要配制此种药液4020克,则需要“84”消毒液多少克?  解:设需要“84”消毒液x克,根据题意得  =,  x=20.  答:需要“84”消毒液20克.  七、等积变形问题  例1用直径为90mm的圆柱形玻璃杯(已装满水,且水足够多)向一个内底面积为131×131mm2,内高为81mm的长方体铁盒倒水,当铁盒装满水时,玻璃杯中水的高度下降了多少?(结果保留π)  第9 / 11页  分析:玻璃杯里倒掉的水的体积和长方体铁盒里所装的水的体积相等,所以等量关系为:  玻璃杯里倒掉的水的体积=长方体铁盒的容积.  解:设玻璃杯中水的高度下降了xmm,根据题意,得  经检验,它符合题意.  八、利息问题  例2储户到银行存款,一段时间后,银行要向储户支付存款利息,同时银行还将代扣由储户向国家缴纳的利息税,税率为利息的20%.  (1)将8500元钱以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入银行,年利率为2.2%,到期支取时可得到利息________元.扣除利息税后实得________元.  (2)小明的父亲将一笔资金按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入银行,年利率为2.2%,到期支取时,扣除所得税后得本金和利息共计71232元,问这笔资金是多少元?  (3)王红的爸爸把一笔钱按三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入银行,假设年利率为3%,到期支取时扣除所得税后实得利息为432元,问王红的爸爸存入银行的本金是多少?  分析:利息=本金×利率×期数,存几年,期数就是几,另外,还要注意,实得利息=利息-利息税.  解:(1)利息=本金×利率×期数=8500×2.2%×1=187元.  实得利息 =利息×(1-20%)=187×0.8=149.6元.  (2)设这笔资金为x元,依题意,有x(1+2.2%×0.8)=71232.  解方程,得x=70000.  经检验,符合题意.  答:这笔资金为70000元.  (3)设这笔资金为x元,依题意,得x×3×3%×(1-20%)=432.  解方程,得x=6000.  经检验,符合题意.  答:这笔资金为6000元.数学的知识点总结3  一、数的分类  其中:有理数(即可比数)即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 数轴  (1)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实数 数轴上的点。  (3)利用数轴可比较数的大小,理解实数及其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  三、 绝对值  (1)几何定义: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 。  (2)代数定义: =  四、 相反数、倒数  (1)a、b互为相反数 a+b=0(或a=-b);  (2)a、b互为倒数 ab=1(或a= )。  五、几个非负数  (1)  (2)a  (3) 0)。  (4)若几个非负数之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也分别为0.  六、  (1)a n叫做a的n 次幂,其中,a叫底数,n叫指数。  (2)若x =a(a0),则x叫做a的平方根,记做算术平方根记做 。  (3)若x =a,则x叫做a的立方根,记做 。因此 =a  (4)算术平方根性质:  ①( ) =a (a  ② = ;  ③ (a0,b  ④ (a0,b0)。  七、运算顺序:  1. 同 级:左右  2. 不同级:高低(先乘方和开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3. 有括号:里外(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数学的知识点总结4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  (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直线两点,  ④截矩式: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  (4)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二)过定点的直线系  (?)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  (?)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  (5)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6)两条直线的交点  相交: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方程组无解;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  (7)两点间距离公式: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则  (8)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9)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数学的知识点总结5  1、上、下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前、后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加减法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3、左、右(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位置  (1)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2个数据(2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3)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2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数学的知识点总结6  其实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  角的静态定义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angle)。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角的动态定义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角的符号  角的符号:∠  角的种类  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  优角:大于180°小于360°叫优角。  劣角:大于0°小于180°叫做劣角,锐角、直角、钝角都是劣角。  角周角:等于360°的角叫做周角。  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0角:等于零度的角。  特殊角  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内错角: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  内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那么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alternate interior angle )。如:∠1和∠6,∠2和∠5  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一侧,且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如:∠1和∠5,∠2和∠6  同位角: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correspondingangles):∠1和∠8,∠2和∠7  外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了八个角。如果两个角都在两条被截线的外侧,并且在截线的两侧,那么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外错角。例如:∠4与∠7,∠3与∠8。  同旁外角: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一侧,且在两条被截线之外,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外角。如:∠4和∠8,∠3和∠7  终边相同的角:具有共同始边和终边的角叫终边相同的角。与角a终边相同的角属于集合:  A{bb=k_360+a,k∈Z}表示角度制;  B{bb=2kπ+a,k∈Z}表示弧度制数学的知识点总结7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 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 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 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 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 的解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3)在介绍因式分解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易于用因式分解法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因式分解法。然后安排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最后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行小结。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安排了四个探究栏目,分别探究传播、成本下降率、面积、匀变速运动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数学的知识点总结8  相关的角:  1、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做互为补角。  3、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4、邻补角:有公共顶点,一条公共边,另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做互为邻补角。  注意: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而互为邻补角则要求两个角有特殊的位置关系。  角的性质  1、对顶角相等。  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数学的知识点总结9  平面向量  戴氏航天学校老师总结加法与减法的代数运算:  (1)若a=(x1,y1 ),b=(x2,y2 )则a b=(x1+x2,y1+y2 ).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表示: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戴氏航天学校老师总结向量加法有如下规律:+= +(交换律); +( +c)=( + )+c (结合律);  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1) 向量b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仅有一个实数,使得b= .  (2) 若=(),b=()则‖b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若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戴氏航天学校老师提醒有且只 有一对实数,,使得= e1+ e2数学的知识点总结10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数量特征:如果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  ①点在圆上d=r;②点在圆内dd>r.  二.圆的对称性:  1.与圆相关的概念:  ④同心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⑤等圆: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⑥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⑦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⑧弦心距: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  2.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说明:根据垂径定理与推论可知对于一个圆和一条直线来说,如果具备:  ①过圆心;②垂直于弦;③平分弦;④平分弦所对的优弧;⑤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上述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两个条件都可推出其他三个结论。  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相等。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三.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  1.圆周角的定义: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2.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圆周角相等;反之,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圆周角所对弧也相等;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四.确定圆的条件:  1.理解确定一个圆必须的具备两个条件:  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个圆,经过两点也可以作无数个圆,其圆心在这个两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3.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圆的内接三角形的概念:  (1)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圆的内接三角形:经过一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  (2)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3)三角形的外心的性质:三角形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  初中数学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正整数又叫自然数。  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2等;  π(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 3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数学有理数基础知识点  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两数来相加,绝对值加不变号。  异号相加大减小,大数决定和符号。  互为相反数求和,结果是零须记好。  “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2.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减正等于加负,减负等于加正。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符号法则。  同号得正异号负,一项为零积是零。  3.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四种运算技巧  转化法:一是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二是将乘方转化为乘法,三是在乘除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约分计算。  凑整法:在加减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和为零的两个数,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和为整数的两个数,乘积为整数的两个数分别结合为一组求解。  分拆法:先将带分数分拆成一个整数与一个真分数的和的形式,然后进行计算。  巧用运算律:在计算中巧妙运用加法运算律或乘法运算律往往使计算更简便。数学的知识点总结11  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而倍数差却发生变化。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  成倍时小的年龄=大小年龄之差÷(倍数-1)  几年前的年龄=小的现年-成倍数时小的年龄  几年后的年龄=成倍时小的年龄-小的现在年龄  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2岁。几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  (54-12)÷(4-1) =42÷3 =14(岁)→儿子几年后的年龄  14-12=2(年)→2年后  答:2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  例2、父亲今年的年龄是54岁,儿子今年有12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54-12)÷(7-1) =42÷6=7(岁)→儿子几年前的年龄  12-7=5(年)→5年前  答: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  例3、王刚父母今年的年龄和是148岁,父亲年龄的3倍与母亲年龄的差比年龄和多4岁。王刚父母亲今年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148×2+4)÷(3+1) =300÷4 =75(岁)→父亲的年龄  148-75=73(岁)→母亲的年龄  答:王刚的父亲今年75岁,母亲今年73岁。  或:(148+2)÷2 =150÷2 =75(岁) 75-2=73(岁)数学的知识点总结12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这种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  满足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5,12,13);(8,15,17);(7,24,25);(20,21,29);(9,40,41);……(这些勾股数组的倍数仍是勾股数)。  二、证明  1、对事情作出判断的句子,就叫做命题。即: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思路是将原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平角。一般需要作辅助。  (2)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互为补角。  3、三角形的外角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关系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基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在证明时需注意:①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的过程不要求写出来。②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  (1)式子: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2ab+b2=(a+b)2  a2-2ab+b2=(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  我们看多项式am+an+bm+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an)和(bm+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  原式=(am+an)+(bm+bn)  =a(m+n)+b(m+n)  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  原式=(am+an)+(bm+bn)  =a(m+n)+b(m+n)  =(m+n)×(a+b).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一、多边形  1、多边形: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多边形的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3、多边形的顶点:多边形每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4、多边形的对角线:连结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5、多边形的周长:多边形各边的长度和叫做多边形的周长。  6、凸多边形:把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多边形的其他各边都在延长线所得直线的问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凸多边形。  说明:一个多边形至少要有三条边,有三条边的叫做三角形;有四条边的叫做四边形;有几条边的叫做几边形。今后所说的多边形,如果不特别声明,都是指凸多边形。  7、多边形的角:多边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注意:多边形的外角也就是与它有公共顶点的内角的邻补角。  9、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  1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说明:多边形的外角和是一个常数(与边数无关),利用它解决有关计算题比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及对角线求法公式简单。无论用哪个公式解决有关计算,都要与解方程联系起来,掌握计算方法。数学的知识点总结13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任何一个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1.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6.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7.多项式的排列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  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向里排列,还是向外排列。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8.多项式的加法:  多项式的加法,是指多项式的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即合并同类项)。  9.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0.合并同类项: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并,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11.掌握同类项的概念时注意:  (1)判断几个单项式或项,是否是同类项,就要掌握两个条件:  ①所含字母相同。  ②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  (2)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3)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12.合并同类项步骤:  (1)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2)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13.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1)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2)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3)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14.整式的拓展  整式的乘除:重点是整式的乘除,尤其是其中的乘法公式。乘法公式的结构特征以及公式中的字母的广泛含义,学生不易掌握.因此,乘法公式的灵活运用是难点,添括号(或去括号)时,括号中符号的处理是另一个难点。添括号(或去括号)是对多项式的变形,要根据添括号(或去括号)的法则进行。在整式的乘除中,单项式的乘除是关键,这是因为,一般多项式的乘除都要“转化”为单项式的乘除。  整式四则运算的主要题型有:  (1)单项式的四则运算  此类题目多以选择题和应用题的形式出现,其特点是考查单项式的四则运算。  (2)单项式与多项式的运算   数学的知识点总结14  圆的初步认识  一、圆及圆的相关量的定义(28个)  1.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2.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3.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4.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  5.直线与圆有3种位置关系:无公共点为相离;有2个公共点为相交;圆与直线有唯一公共点为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6.两圆之间有5种位置关系:无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离,在之内叫内含;有唯一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切,在之内叫内切;有2个公共点的叫相交。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心距。  7.在圆上,由2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半径成为圆锥的母线。  二、有关圆的字母表示方法(7个)  圆--⊙ 半径r 弧--⌒ 直径d  扇形弧长/圆锥母线l 周长C 面积S三、有关圆的基本性质与定理(27个)  1.点P与圆O的位置关系(设P是一点,则PO是点到圆心的距离):  P在⊙O外,POP在⊙O上,PO=r;P在⊙O内,PO  2.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  3.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逆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2个圆心角,2个圆周角,2条弧,2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他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5.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6.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7.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个点确定一个圆。  8.一个三角形有唯一确定的外接圆和内切圆。外接圆圆心是三角形各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相等;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3边距离相等。  9.直线AB与圆O的位置关系(设OPAB于P,则PO是AB到圆心的距离):  AB与⊙O相离,POAB与⊙O相切,PO=r;AB与⊙O相交,PO  10.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直径;经过直径的一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  11.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且Rr,圆心距为P):  外离P外切P=R+r;相交R-r  三、有关圆的计算公式  1.圆的周长C=2d 2.圆的面积S=s=3.扇形弧长l=nr/180  4.扇形面积S=n/360=rl/2 5.圆锥侧面积S=rl  四、圆的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O(a,b)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x-a)^2+(y-b)^2=r^2  2.圆的一般方程  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移项,合并同类项后,可得圆的一般方程是  x^2+y^2+Dx+Ey+F=0  和标准方程对比,其实D=-2a,E=-2b,F=a^2+b^2  相关知识:圆的离心率e=0.在圆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都是r.  五、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  链接: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一.5)  平面内,直线Ax+By+C=O与圆x^2+y^2+Dx+Ey+F=0的位置关系判断一般方法是  讨论如下2种情况:  (1)由Ax+By+C=O可得y=(-C-Ax)/B,[其中B不等于0],  代入x^2+y^2+Dx+Ey+F=0,即成为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f(x)=0.  利用判别式b^2-4ac的符号可确定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下:  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2交点,即圆与直线相交  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1交点,即圆与直线相切  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0交点,即圆与直线相离  (2)如果B=0即直线为Ax+C=0,即x=-C/A.它平行于y轴(或垂直于x轴)  将x^2+y^2+Dx+Ey+F=0化为(x-a)^2+(y-b)^2=r^2  令y=b,求出此时的两个x值x1,x2,并且我们规定x1  当x=-C/Ax2时,直线与圆相离  当x1  当x=-C/A=x1或x=-C/A=x2时,直线与圆相切  圆的定理: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  1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5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6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希望这篇20xx中考数学知识点汇总,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数学的知识点总结15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  5、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6、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即S表=S侧+S底×2或2πr×h+2×π  7、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侧=Ch或2πr×  8、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即V=sh或πr2×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9、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9、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10、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11、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12、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锥=1/3Sh或πr2×h÷  13、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求侧面积);②、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求底面周长);③、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④、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通风管(求侧面积)。【数学的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02-11初中数学圆的知识点总结归纳09-15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5篇02-11最新初三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总结07-30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15篇)02-14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15篇02-14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02-14人教版数学必修五知识点08-26必修二数学知识点高中08-27高等数学微分知识点汇总最新12-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差的公式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