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个族有多少个族?

化学元素周期表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原子半径由左到右依次减小,上到下依次增大。

在化学教科书中,都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英文: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这张表,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捷列夫。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科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时,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如下关系:

原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射线,发现原子序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排列。后来又经过多名科学家多年的修订才形成当代的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19种元素。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列。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序号,大小恰好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这个序号称为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前。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8、9、10纵行为一个族)。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性质有明显的规律性,科学家们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和不完全周期(7)。共有16个族,又分为7个主族(ⅠA-ⅦA),7个副族(ⅠB-ⅦB),一个第Ⅷ族,一个零族。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称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重大,科学家正是用此来寻找新型元素及化合物。

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的非金属元素
最活泼非金属,不能被氧化
质地柔软,轻。与氧气燃烧形成有毒的二氧化硫
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稀有气体
活泼,与空气或水接触发生反应,只能储存在煤油中
一种柔软过渡金属,常与钆,铒混合存在
能在氮气中燃烧,熔点高
地壳含量第二高金属,开采最多金属
人造 放射,最贵金属

化学元素周期表很多人注意到,元素周期表最后几位元素永远是以un开头的,其实这只是一种临时命名规则,叫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在这种命名法中,会为未发现元素和已发现但尚未正式命名的元素取一个临时西方文字名称并规定一个代用元素符号,使用拉丁文数字头以该元素之原子序来命名。此规则简单易懂且使用方便,而且它解决了对新发现元素抢先命名的恶性竞争问题,使为新元素的命名有了依据。如ununquadium便是由un(一)- ium(元素)四个字根组合而成,表示“元素116号”。元素116名为livermorium (Lv),以实验室所在地利弗莫尔市为名。

元素周期表从第112号元素之后开始没有特定的名称,而是用系统命名法。具体规则为:

化学元素周期表比如第112号元素为Uub,第113号元素为Uut......以此类推。

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9号元素。位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的全俄发明家专利研究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一名工程师,来自斯维尔德罗夫州,他声称自己发现了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9号元素,并希望获得此项专利。

这名工程师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也没有向外界透露这一元素的合成方法,他向研究院的专家们解释道,从重量上看,第119号元素是氢元素的299倍,也就是说,其原子量为299;它是元素周期表上尚未记录的新元素,并最终完成元素周期表。

如果第119号元素重量是氢元素299倍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它将元素周期表补齐的说法虽不能说是错误的,但让人感到十分费解。因为这一元素如果存在,它将开启元素周期表的第八个横列,位于左下角第一个位置,而这与完成元素周期表的说法相悖。

众所周知,元素周期表上最后一个元素是第118号元素,为惰性气体元素,由美俄科学家利用俄方回旋加速器成功合成了118号超重元素,在2006年这一结果得到了承认,这枚118号元素的原子量为297,只存在万分之一秒。此后,118号元素衰变产生了116号元素,接着又继续衰变为114号元素。

117号元素是以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为首的一个国际团队于2010年首次成功合成的。但此后,只有2012年曾成功重复这一实验。最新实验在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进行,欧洲、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多国研究人员参与。他们在粒子加速器中,用钙离子轰击放射性元素锫,成功生成117号元素。117号元素很快又衰变成115号元素和113号元素。

这一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物理学评论通讯》上。研究人员接下来将把成果提交给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审核,该联合会将会决定是否还需进一步验证。如果审核通过,该联合会还将决定哪个机构拥有117号元素的命名建议权。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单原子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化学元素周期表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最后的差数就是族序数,差为8、9、10时为VIII族,差数大于10时,则再减去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

根据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种类推断,用原子序数减去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种数,当结果为“0”时,为零族;当为正数时,为周期表中从左向右数的纵行,如为“2”则为周期表中从左向右数的第二纵行,即第ⅡA族;当为负数时其主族序数为8+结果。所以应熟记各周期元素的种数,即2、8、8、18、18、32、32。如:11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14-2-8-8-18-18-32-32=-4,8+(-4)=4,即为第七周期,第ⅣA族。

牢记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通过稀有气体的位置,为某已知原子序数的元素定位。如:要推知33号元素的位置,因它在18和36之间,所以必在第4周期,由36号往左数,应在ⅤA族。

3.碱金属元素能与水,氧气反应生成碱或碱性氧化物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化学元素周期表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

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

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

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我是镁,最爱美,摄影烟花放光辉;

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

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

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

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

我是氩,活性差,霓虹紫光我来发;

我是钾,把火加,超氧化物来当家;

我是钙,身体爱,骨头牙齿我都在;

我是钛,过渡来,航天飞机我来盖;

我是铬,正六铬,酒精过来变绿色;

我是锰,价态多,七氧化物爆炸猛;

我是铁,用途广,不锈钢喊我叫爷;

我是铜,色紫红,投入硝酸气棕红;

我是砷,颜色深,三价元素夺你魂;

我是溴,挥发臭,液态非金我来秀;

我是铷,碱金属,沾水烟花钾不如;

我是碘,升华烟,遇到淀粉蓝点点;

我是铯,金黄色,入水爆炸容器破;

我是钨,高温度,其他金属早呜呼;

我是金,很稳定,扔进王水影无形;

化学元素周期表我是汞,有剧毒,液态金属我为独;

我是铀,浓缩后,造原子弹我最牛;

我是镓,易融化,沸点很高难蒸发;

我是铟,软如金,轻微放射宜小心;

我是铊,能脱发,投毒出名看清华;

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

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

我是铅,能储电,子弹头里也出现。

第一周期:氢 氦 ---- 侵害

第二周期: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 鲤皮捧碳 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那美女鬼 流露绿牙)

第四周期:钾 钙 钪 钛 钒 铬 锰 ---- 改价 康太烦各盟

铁 钴 镍 铜 锌 镓 锗 ---- 铁姑捏痛新嫁者

第五周期:铷 锶 钇 锆 铌 ---- 如此一告你

铑 钯 银 镉 铟 锡 锑 ---- 老把银哥印西堤

第六周期:铯 钡 镧 铪 ----(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 钨 铼 锇 ---- 但(见)乌(鸦)(引)来鹅

铋 钋 砹 氡 ---- 必不爱冬(天)

第七周期:钫 镭 锕 ---- 防雷啊!

化学元素周期表氢锂钠钾铷铯钫——请李娜加入私访

铍镁钙锶钡镭 ——媲美盖茨被雷

硼铝镓铟铊 ——碰女嫁音他

碳硅锗锡铅 ——探归者西迁

氮磷砷锑铋 ——蛋临身体闭

氧硫硒碲钋 ——养牛西蹄扑

氟氯溴碘砹 ——父女绣点爱

氦氖氩氪氙氡 ——害耐亚克先动

门捷列夫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生于1834年2月7日俄国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市。这个时代,正是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生产的飞速发展,不断地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化学也同其它科学一样,取得了惊人的进展。门捷列夫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诞生到人间。门捷列夫从小就热爱劳动,热爱学习。他认为只有劳动,才能使人们得到快乐、美满的生活。只有学习,才能使人变得聪明。

门捷列夫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一位很有名的化学教师,经常给他们讲课。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当时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始创的新原子论。由于道尔顿新原子学说的问世,促进了化学的发展速度,一个一个的新元素被发现了。化学这一门科学正激动着人们的心。这位教师的讲授,使门捷列夫的思想更加开阔了,决心为化学这门科学献出一生。

门捷列夫在大学学习期间,表现出了坚韧、忘我的超人精神。疾病折磨着门捷列夫,由于丧失了无数血液,他一天一天的消瘦和苍白了。可是,在他贫血的手里总是握着一本化学教科书。那里面当时有很多没有弄明白的问题,缠绕着他的头脑,似乎在召呼他快去探索。他在用生命的代价,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着。他说,我这样做“不是为了自己的光荣,而是为了俄国名字的光荣。”——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门捷列夫并没有死去,反而一天天好起来了。最后,才知道是医生诊断的错误,而他得的不过是气管出血症罢了。

由于门捷列夫学习刻苦和在学习期间进行了一些创造性的研究工作,1855年,他以优异成绩从学院毕业。毕业后,他先后到过辛菲罗波尔、敖德萨担任中学教师。这期间,他一边教书,一边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写出了《论比容》的论文。文中指出了根据比容进行化合物的自然分组的途径。1857年1月,他被批准为彼得堡大学化学教研室副教授,当时年仅23岁。

化学元素周期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是一条艰苦而又曲折的路。门捷列夫在这条路上,也是吃尽了苦头。当他担任化学副教授以后,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化学界正处在探索阶段。近五十多年来,各国的化学家们,为了打开这秘密的大门,进行了顽强的努力。虽然有些化学家如德贝莱纳和纽兰兹在一定深度和不同角度客观地叙述了元素间的某些联系,但由于他们没有把所有元素作为整体来概括,所以没有找到元素的正确分类原则。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他不分昼夜地研究探求元素的化学特性和它们的一般的原子特性,然后将每个元素记在一张小纸卡上。他企图在元素全部的复杂的特性里,捕捉元素的共同性。但他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可他不屈服,不灰心,坚持干下去。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又走出实验室,开始出外考察和整理收集资料。1859年,他去德国海德尔堡进行科学深造。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了物理化学,使他探索元素间内在联系的基础更扎实了。 1862年,他对巴库油田进行了考察,对液体进行了深入研究,重测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使他对元素的特性有了深刻的了解。1867年,他借应邀参加在法国举行的世界工业展览俄罗斯陈列馆工作的机会,参观和考察了法国、德国、比利时的许多化工厂、实验室,大开眼界,丰富了知识。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开阔了他认识自然的思路,而且对他发现元素周期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化学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又返回实验室,继续研究他的纸卡。他把重新测定过的原子量的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依次排列起来。他发现性质相似的元素,它们的原子量并不相近;相反,有些性质不同的元素,它们的原子量反而相近。他紧紧抓住元素的原子量与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停地研究着。他的脑子因过度紧张,而经常昏眩。但是,他的心血并没有白费,在1869年2月19日,他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他的周期律说明:简单物体的性质,以及元素化合物的形式和性质,都和元素原子量的大小有周期性的依赖关系。门捷列夫在排列元素表的过程中,又大胆指出,当时一些公认的原子量不准确。如那时金的原子量公认为169.2,按此在元素表中,金应排在锇、铱、铂的前面,因为它们被公认的原子量分别为198.6、196.7、196.7,而门捷列夫坚定地认为金应排列在这三种元素的后面,原子量都应重新测定。大家重测的结果,锇为190.9、铱为193.1、铂为195.2,而金是197.2。实践证实了门捷列夫的论断,也证明了周期律的正确性。

在门捷列夫编制的周期表中,还留有很多空格,这些空格应由尚未发现的元素来填满。门捷列夫从理论上计算出这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的最重要性质,断定它们介于邻近元素的性质之间。例如,在锌与砷之间的两个空格中,他预言这两个未知元素的性质分别为类铝和类硅。就在他预言后的四年,法国化学家布阿勃朗用光谱分析法,从门锌矿中发现了镓。实验证明,镓的性质非常像铝,也就是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镓的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充分说明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的一条客观规律;为以后元素的研究,新元素的探索,新物资、新材料的寻找,提供了一个可遵循的规律。元素周期律像重炮一样,在世界上空轰响了!

化学元素周期表发现元素周期性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伟绩,人们给他以很高的评价。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经指出。“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轨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并不是完整无缺的。1894年,惰性气体氩的发现,对周期律是一次考验和补充。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在研究各种元素的伦琴射线波长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后,证实原子序数在数量上等于原子核所带的阳电荷,进而明确作为周期律的基础不是原子量而是原子序数。在周期律指导下产生的源于结构学说,不仅赋予元素周期律以新的说明,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周期律的本质,把周期律这一自然法则放在更严格更科学的基础上。元素周期律经过后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门捷列夫除了完成周期律这个勋业外,还研究过气体定律、气象学、石油工业、农业化学、无烟火药、度量衡等。由于他总是日以继夜地顽强地劳动着,在他研究过的这些领域中,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成就。

1907年2月2日,这位享有世界盛誉的科学家,因心肌梗塞与世长辞了。但他给世界留下的宝贵财产,永远存留在人类的史册上。 

}

  “要让孩子玩着把知识学到手”

  近日,广东佛山一老师为学生们制作化学版“羊了个羊”游戏的消息在网上引关注,不少网友称赞这位老师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昨日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到了游戏“制作者”廖老师对其进行采访。

  互动课件借鉴当红游戏

  廖老师今年52岁,在广东佛山的桂城中学当老师,目前负责高二年级的化学课程教学。

  “首先说一下,这并非游戏,而是一款教学系统中自带的互动课件,不是我编程的,我只是把当红游戏‘羊了个羊’的模式,借鉴到了教学活动当中。”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在休息时,偶然接触到了“羊了个羊”这款游戏。当时他正巧又在准备元素周期表分类的预习课件,于是想到将这个游戏运用到学校配备的一款教学系统中。

  “化学元素周期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非金属、过渡元素等。”廖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于是他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将一款互动课件做成了“游戏”的模样,将需要学生背诵的枯燥环节融入其中。

  记者看到,在课件“游戏”界面下方,设置了卤族元素、碳族元素、0族元素、过渡元素和碱金属几个模块,并参照“羊了个羊”的方式,将其中的化学元素设置为小方块随机摆放在上方,学生需要按照分类将元素匹配到相应的模块当中。

  廖老师说,目前正在考虑将该“游戏”的模式进行改善和变化,运用到之后方程式、物质分类等教学活动和抽测当中。

  据几名学生介绍,这并非廖老师第一次带着学生“玩着学习”了。

  廖老师是名“70后”,平时很喜欢追剧、追电影。

  “我平时喜欢追剧,尤其是一些破案电影、电视剧,都是我喜欢看的。”廖老师说,这几部剧里,都或多或少涉及化学相关的知识和运用……在一般“追剧人”看热闹,感叹主角“神操作”的时候,电脑前的廖老师总是忍不住拿起纸开始验算,琢磨起了其中的原理,从化学键转化到配比计量,验证其中的可行性。他还剪成视频,并附带讲解过程发布在网上。他觉得通过视频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化学知识,也是挺好的。

  他还将自己这一兴趣爱好运用到了教学当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他会带着学生们追剧,从中“找破绽”,让学生们思考其中的原理,最后还要用实验和模型教学印证影视剧中展现的操作是否可行。

  学生积极回应“趣味教学”

  “每次上廖老师的课,我们坐在台下都是笑声一片,根本没人会走神。”廖老师的一名学生表示,除了教学新颖,廖老师留的化学作业也很有趣,让孩子们把家庭厨房变成“实验室”,在家用碱和橄榄油做肥皂,在厨房做蛋白质变性实验、提炼粗盐,玩大象牙膏实验,在学校实验室自制金属铯等等。测验阶段,廖老师还会自己出题,用“化学剧本杀”等方式,让化学知识变得有趣。

  而学生们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着廖老师的“趣味教学”。在一次“自己制作甲烷化学键模型”的作业时,学生们从家里厨房就地取材,用筷子插着肉丸子、柠檬、小西红柿、橘子就拿到学校来了。

  廖老师说,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从兴趣中主动探索,再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更为重要。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作为一名老师,我不想把学生教成死读书和读死书的孩子,只要能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喜欢学习,我作为一名老师就是成功的。”

  用玩的方式也能把知识学进去

  北青报:“羊了个羊”这款游戏因为难度而受关注,您给学生设计的这个“游戏”,难度怎么样?

  廖老师:其实难度方面,我降低了很多。游戏涉及的知识属于预习方面的,很多孩子不了解。但只要用心预习,将元素对应进相应的区域,都能通过。过关之后会有“恭喜挑战成功”的字样,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北青报:学生们的挑战欲怎么样?

  廖老师:这只是个课余时间的小活动。起初大部分学生都是我点名叫上来的,不过现在想去挑战的人不少。也多亏了这次“游戏”,让不少学生对我有了更多的了解。

  北青报:您怎么想到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预习的呢?

  廖老师:我本身就是喜欢玩的人,高中学习压力本身不小,凡事换个角度,用玩的方式能把知识学进去,不更好吗?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化学元素周期表背诵口诀1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

  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

  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

  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我是镁,最爱美,摄影烟花放光辉;

  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

  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

  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

  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

  我是氩,活性差,霓虹紫光我来发;

  我是钾,把火加,超氧化物来当家;

  我是钙,身体爱,骨头牙齿我都在;

  我是钛,过渡来,航天飞机我来盖;

  我是铬,正六铬,酒精过来变绿色;

  我是锰,化学价态多,七氧化物爆炸猛;

  我是铁,用途广,不锈钢喊我叫爷;

  我是铜,色紫红,投入硝酸气棕红;

  我是砷,颜色深,三化学价元素夺你魂;

  我是溴,挥发臭,液态非金我来秀;

  我是铷,碱金属,沾水烟花钾不如;

  我是碘,升华烟,遇到淀粉蓝点点;

  我是铯,金黄色,入水爆炸容器破;

  我是钨,高温度,其他金属早呜呼;

  我是金,很稳定,扔进王水影无形;

  我是汞,有剧毒,液态金属我为独;

  我是铀,浓缩后,造原子弹我最牛;

  我是镓,易融化,沸点很高难蒸发;

  我是铟,软如金,轻微放射宜小心;

  我是铊,能脱发,投毒出名看清华;

  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

  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

  我是铅,能储电,子弹头里也出现。

化学元素周期表背诵口诀2

  一家请驴脚拿银,(一化学价氢氯钾钠银)

  二家羊盖美背心。(二化学价氧钙镁钡锌)

  一化学价氢氯钾钠银 二化学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化学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一至五化学价都有氮 铜汞二化学价最常见

  正一铜氢钾钠银 正二铜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四六硫 二四五氮三五磷

  一五七氯二三铁 二四六七锰为正

  碳有正四与正二 再把负化学价牢记心

  负一溴碘与氟氯 负二氧硫三氮磷

  为什么元素周期表是方形的

  3)便于比较基本的化学性质。

  现代元素分类的基本性质就是:

  1)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2)族(化学价电子构型)

  所以在传统的矩形周期表上,得知一个元素的周期数和化学价电子构型,能够很轻松的找到他的'位置:

  而在矩形周期表上,每个族或者周期的元素的性质都有一定的递变性,所以我们知道一个元素的位置之后,就能分析出这个元素的一些性质来。比如我们一看到F的位置,就知道这货的非金性质肯定很强;一看到Rb的位置,就能联想到Rb元素单质和水反应很剧烈。


化学元素周期表背诵口诀3篇扩展阅读

化学元素周期表背诵口诀3篇(扩展1)

——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3篇

  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

  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

  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

  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我是镁,最爱美,摄影烟花放光辉;

  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

  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

  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

  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

  我是氩,活性差,霓虹紫光我来发;

  我是钾,把火加,超氧化物来当家;

  我是钙,身体爱,骨头牙齿我都在;

  我是钛,过渡来,航天飞机我来盖;

  我是铬,正六铬,酒精过来变绿色;

  我是锰,价态多,七氧化物爆炸猛;

  我是铁,用途广,不锈钢喊我叫爷;

  我是铜,色紫红,投入硝酸气棕红;

  我是砷,颜色深,三价元素夺你魂;

  我是溴,挥发臭,液态非金我来秀;

  我是铷,碱金属,沾水烟花钾不如;

  我是碘,升华烟,遇到淀粉蓝点点;

  我是铯,金黄色,入水爆炸容器破;

  我是钨,高温度,其他金属早呜呼;

  我是金,很稳定,扔进王水影无形;

  我是汞,有剧毒,液态金属我为独;

  我是铀,浓缩后,造原子弹我最牛;

  我是镓,易融化,沸点很高难蒸发;

  我是铟,软如金,轻微放射宜小心;

  我是铊,能脱发,投毒出名看清华;

  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

  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

  我是铅,能储电,子弹头里也出现。

  化学元素周期表记忆规律

  一、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二、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最后的差数就是族序数,差为8、9、10时为VIII族,差数大于10时,则再减去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

  第一周期:氢 氦----侵害

  第二周期: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鲤皮捧碳 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那美女桂林留绿牙

  第四周期:钾 钙 钪 钛 钒 铬 锰

  铁 钴 镍 铜 锌 镓 锗----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 硒 溴 氪----生气 休克

  第五周期:铷 锶 钇 锆 铌 ----如此一告你

  钼 锝 钌----不得了

  铑 钯 银 镉 铟 锡 锑 ----老爸银哥印西提

  碲 碘 氙----地点仙

  第六周期:铯 钡 镧 铪----(彩)色贝(壳)蓝(色)河

  铱 铂 金 汞砣 铅 ----一白巾 供它牵

  铋 钋 砹 氡----必不爱冬(天)

  第七周期:钫 镭 锕----防雷啊!

  一家请驴脚拿银,(一化学价氢氯钾钠银)

  二家羊盖美背心。(二化学价氧钙镁钡锌)

  一化学价氢氯钾钠银 二化学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化学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一至五化学价都有氮 铜汞二价最常见

  正一铜氢钾钠银 正二铜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四六硫 二四五氮三五磷

  一五七氯二三铁 二四六七锰为正

  碳有正四与正二 再把负化学价牢记心

  负一溴碘与氟氯 负二氧硫三氮磷

化学元素周期表背诵口诀3篇(扩展2)

——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 (菁选2篇)

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1

  第一周期元素记忆方法:氢 氦 侵害

  第二周期元素记忆方法: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鲤皮捧碳 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元素记忆方法: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那美女桂林留绿牙

  第四周期元素记忆方法:钾 钙 钪 钛 钒 铬 锰-嫁给康太反葛明

  铁 钴 镍 铜 锌 镓 锗-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 硒 溴 氪-生气 休克

  第五周期元素记忆方法:铷 锶 钇 锆 铌 -如此一告你

  钼 锝 钌-不得了

  铑 钯 银 镉 铟 锡 锑 -老爸银哥印西提

  碲 碘 氙--地点仙

  第六周期元素记忆方法:铯 钡 镧 铪-(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 钨 铼 锇- 但(见)乌(鸦)(引)来鹅

  铱 铂 金 汞砣 铅 -一白巾 供它牵

  铋 钋 砹 氡-必不爱冬(天)

  第七周期元素记忆方法:钫 镭 锕-防雷啊!

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2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

  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

  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

  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我是镁,最爱美,摄影烟花放光辉;

  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

  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

  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

  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

  我是氩,活性差,霓虹紫光我来发;

  我是钾,把火加,超氧化物来当家;

  我是钙,身体爱,骨头牙齿我都在;

  我是钛,过渡来,航天飞机我来盖;

  我是铬,正六铬,酒精过来变绿色;

  我是锰,价态多,七氧化物爆炸猛;

  我是铁,用途广,不锈钢喊我叫爷;

  我是铜,色紫红,投入硝酸气棕红;

  我是砷,颜色深,三价元素夺你魂;

  我是溴,挥发臭,液态非金我来秀;

  我是铷,碱金属,沾水烟花钾不如;

  我是碘,升华烟,遇到淀粉蓝点点;

  我是铯,金黄色,入水爆炸容器破;

  我是钨,高温度,其他金属早呜呼;

  我是金,很稳定,扔进王水影无形;

  我是汞,有剧毒,液态金属我为独;

  我是铀,浓缩后,造原子弹我最牛;

  我是镓,易融化,沸点很高难蒸发;

  我是铟,软如金,轻微放射宜小心;

  我是铊,能脱发,投毒出名看清华;

  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

  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

  我是铅,能储电,子弹头里也出现。

化学元素周期表背诵口诀3篇(扩展3)

——背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 (菁选2篇)

背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1

  一、化整为零,分散记忆。

  从常见元素符号入手,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分门别类、多角度地进行有意识的记忆。

  如先记住每节课学习的.元素符号,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掌握与拼音相近的元素符号;

  钠(Na)、钡(Ba)、氦(He)、氩(Ar)等。

  二、易混符号,对比记忆

  对于由两个字母组成,且第一个大写字母(或第二个小写字母)相同的元素符号,不妨单独将它们列出来,运用对比强化记忆。

  ①铜(Cu)、钙(Ca)、氯(Cl);

  ②铝(Al)、银(Ag)、氩(Ar)、金(Au);

  ③氦(He)、氖(Ne)、铁(Fe);

  ④镁(Mg)、汞(Hg)、银(Ag)。

  三、编制诗歌,韵语记忆

  初中上册课本要求记忆和掌握的元素有27种,其中非金属元素13种,金属元素14种。如果将这27种元素和溴编成韵语诗歌,记忆就变得有趣味了。

  四、赋予意义,谐音忆

  即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使无意义识记转化成有意义识记。

  如记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15种元素: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可谐音为:“加个那美女,锌铁锡铅氢,统共一百斤。”

  又如记忆地壳中前四位元素的含量顺序:

  氧硅铝铁(O Si Al Fe),可谐音为“养闺女贴”,即养了一个闺女出嫁时要贴嫁妆。

  五、编制谜语,猜谜记忆

  将元素编制成谜语。如:

  ①金属之冠 (钾K 金属)

  ②黄金被盗 (铁Fe 金属)

  ③气管炎 (氮N 非金属)

  ④端着金碗讨饭 (钙Ca 金属)

  ⑤美金 (镁Mg 金属)

  ⑥河流遇旱,水落石出 (硫S 非金属)

  ⑦土石方 (硅Si 非金属)

  ⑧辛勤劳动挣钱多 (锌Zn 非金属)

  ⑨离开水就臭 (溴Br 非金属)

  ⑩两口合一金 (铝Al 金属)

  六、元素之最,归纳记

  从元素之最上给予总结,归纳记忆。如: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O)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N)

  ④组成熔点最低的金属的元素——汞(Hg)

  ⑤已制得纯度最高的单质态元素——硅(Si)

  ⑥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C)

  ⑦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

背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2

  一、化整为零,分散记忆。

  从常见元素符号入手,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分门别类、多角度地进行有意识的记忆。

  如先记住每节课学习的元素符号,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掌握与拼音相近的元素符号;

  钠(Na)、钡(Ba)、氦(He)、氩(Ar)等。

  二、易混符号,对比记忆

  对于由两个字母组成,且第一个大写字母(或第二个小写字母)相同的元素符号,不妨单独将它们列出来,运用对比强化记忆。

  ①铜(Cu)、钙(Ca)、氯(Cl);

  ②铝(Al)、银(Ag)、氩(Ar)、金(Au);

  ③氦(He)、氖(Ne)、铁(Fe);

  ④镁(Mg)、汞(Hg)、银(Ag)。

  三、编制诗歌,韵语记忆

  初中上册课本要求记忆和掌握的元素有27种,其中非金属元素13种,金属元素14种。如果将这27种元素和溴编成韵语诗歌,记忆就变得有趣味了。

  四、赋予意义,谐音忆

  即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使无意义识记转化成有意义识记。

  如记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15种元素: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可谐音为:“加个那美女,锌铁锡铅氢,统共一百斤。”

  又如记忆地壳中前四位元素的'含量顺序:

  氧硅铝铁(O Si Al Fe),可谐音为“养闺女贴”,即养了一个闺女出嫁时要贴嫁妆。

  五、编制谜语,猜谜记忆

  将元素编制成谜语。如:

  ①金属之冠 (钾K 金属)

  ②黄金被盗 (铁Fe 金属)

  ③气管炎 (氮N 非金属)

  ④端着金碗讨饭 (钙Ca 金属)

  ⑤美金 (镁Mg 金属)

  ⑥河流遇旱,水落石出 (硫S 非金属)

  ⑦土石方 (硅Si 非金属)

  ⑧辛勤劳动挣钱多 (锌Zn 非金属)

  ⑨离开水就臭 (溴Br 非金属)

  ⑩两口合一金 (铝Al 金属)

  六、元素之最,归纳记

  从元素之最上给予总结,归纳记忆。如: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O)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N)

  ④组成熔点最低的金属的元素——汞(Hg)

  ⑤已制得纯度最高的单质态元素——硅(Si)

  ⑥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C)

  ⑦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

化学元素周期表背诵口诀3篇(扩展4)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5篇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我在教学《乘法口诀表》一课时,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先回忆所学乘法口诀,让学生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由“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引导学生想象:把1~9的乘法口诀组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共有多少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乘法口诀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表象,并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表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在头脑中画一个1~9的乘法口诀表,了解乘法口诀表的规律.为下一步: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做个准备。

  第二个环节: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拐弯看,发现规律,发现积的内在联系,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还敏锐的发现相同的得数还可以有不同的口诀,如:二九十八、三六也是十八,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想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也一定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的发现。

  第三个环节: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教学乘法口算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方面还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一方面还要加强训练。

  我们强调知识应是学生自己寻找的结果,不是直接告诉的结果。即使是学生自己寻找,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形式暗示使之放松感悟。要使学生注意感悟,以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应让学生大量地活动、操作、观察,而不要过早把结论说破。因此,本节课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消化。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教学中要向以下几方面努力:

  1、在教学中应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在这里,我们所提到的“在发现”“再创造”,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更多的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训练,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法宝”,不以正确答案为止步。真正实现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

  2、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体会到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要注意做到:既重视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在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4、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阵地就是课堂。但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教学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始终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树立“终身学习”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使自己向“学者型,钻研型”的教师靠拢。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2

  乘法口诀表是对所学乘法口诀的一个系统的整理,表中蕴藏了很多规律,本课重点是:通过对全部乘法口诀的归纳整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难点是:能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数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所以昨天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孩子填完了表格,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交流汇报预习作业:交流所填写的乘法口诀并校对订正。接着让学生横看、竖看、斜看、拐弯看,仔细观察,自主探究其中的规律,然后小组交流,并分别汇报自学结果,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整节课教师只是适当地引导,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最后学生根据所发现的规律来记记口诀,采取同桌背,齐背,小组互背等形式,引导学生把1—9的乘法口诀组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建立一个表象。

  总之,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和爱思考的`习惯比习得多少知识重要得多。因此,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说,去思考,去分享思考带来的乐趣。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3

  前天上了一节整理乘法口诀公开课,感触颇多,下面简要分析如下:

  一、本节课教学目标

  梳理这段时间所学1到9的乘法口诀,整理出乘法口诀表: 发现乘法口诀表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顺序美,简洁美。

  二、先来看看我的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我们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什么数学知识?乘法口诀,1到9的乘法口诀。

  (二)学生对口诀,游戏导入。这么多的乘法口诀,不容易记住,今天我们就像加法减法表一样按一定的顺序把它们整理一下,看看这个乘法口诀表中蕴含着哪些规律?

  (三)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收获,发现规律,组内交流,解决疑问。

  (四)展示交流,发现了哪些规律?

  (五)第二个表,旨在让学生发现表内乘法积的规律,对乘法口诀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渗透了大九九表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这个表纯数学语言更简洁,更美观,更容易发现规律,学生发现了对角线上的数就是乘数相同的乘法算式,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对角线将这个表分成了两个大的直角三角形。学生也学会了观察表格的顺序,从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去发现规律。上到这里就下课了,本来后面还有巩固练习等内容,因为时间关系放到第二节课处理。

  通过这几天上课和对一些教育专著的研读,我感悟到:

  (一)我们的课堂要给学生发现的机会。这节课,针对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的结果,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发现乘法口诀表中蕴藏的数学规律,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良好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第二个表格,我还引导学生发现了,上三角和下三角中积排列的对称性规律,结合自然界中事物对称美的特征,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

  这让我想起了前两天学习9的乘法口诀,有的孩子竟然发现,9的乘法口诀中每个积的个位和十位相加等于9,从上往下看,个位上递减,十位递增,从9*2开始,将积的个位和十位交换位置,就是另外一道9的乘法算式的积(18,81;27,72;36,63;54,45)……非常有意思,这都是学生自己的发现,是我在备课过程中没有预设到的。

  发现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发现是创造的基石。在第二节课上对练一练第三题,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绽放,五组气球,前四组每组七个,最后一组五个,问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学生一、7+7+7+7+5=33学生二、4*7+5=33学生三、8*4+1=33学生四、7*5-2=33学生五、6*4+9=33等。

  (二)对问题的处理。当我们在一节课的最后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齐声回答没有的时候,这节课不一定是一节成功的课,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带有启发性的,有的问题我们需要课堂上处理,有的问题,如:与本节课无关的但是又非常有数学趣味性的,与课堂有关但是却需要查找资料或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留给学生课下思考也未尝不可,在我看来,这还是一件好事,因为课堂上的学习是被动的,带有盲从性,课下孩子们的思考是积极的,自发的,是带求真意识,带有内驱力的自主思考,这样的思考,更易内化为学生真正的对知识的渴望。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启发孩子们,激发孩子们探究数学的热情,使孩子们感受数学的奇妙,源源不断的产生新想法,这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

  如这节课上,关于乘法口诀一共有多少个?这个问题,我做了简单的引导,学生回答各不相同,我没有给出正确答案,因为这个问题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意义不大,但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的基本素养。有的同学一个一个数,有的凭感觉不假思索81个,有的1+2+3+4+5+6+7+8+9=45计算,有的1+9,2+8,3+7,4+6,5凑十计算……等等,一旦学生养成这种探究的习惯,对问题思考的习惯,和他人交流的习惯,那么数学学习将焕发出它的生机与活力,学生便会在自我成就感中培养起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需改进之处,

  1、呈现乘法口诀表的过程浪费时间,耽误了孩子们后面探索规律的时间。

  2、教学语言不够简洁,教学语言吸引力不强,需注重教学语言的鼓励作用,需强加锻炼。

  3、教学时间把握不准,没有时间意识。课堂整体时间把控不好,总是在一些问题上浪费很多时间,学生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这是老毛病了,需改进。

  4、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太过贫乏,课堂组织方式单一,亟待丰富。

  5、整堂课,只有一些学生的积极回答问题,其他学生没有勇气,没有欲望,展示自己,我在教学中没有兼顾到这些学生,需思考应对之策。如何让更多的孩子们积极的展示自我,参与到课堂中来,我想这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教育智慧的问题。请各位老师指点。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先回忆所学乘法口诀,让学生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为下一步: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做个准备。

  第二个环节: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来发现规律,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

  第三个环节: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相关知识的回顾和新知探究,结合数字卡片游戏来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个环节:做相关的习题,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应该注重细节上的处理,并在教学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在这里,所提到的“在发现”“再创造”,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更多的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训练,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法宝”。应该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我们强调知识应是学生自己寻找的结果,不是直接告诉的结果。即使是学生自己寻找,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形式暗示使之放松感悟。要使学生注意感悟,以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应让学生大量地活动、操作、观察,而不要过早把结论说破。因此,本节课上我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5

  一晃学期已过大半,这学期教的1—9的乘法口诀已经全部教授结束,这周对所有的乘法口诀进行了有系统的梳理,学习了《乘法口诀表》感触良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2)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简单规律并记忆。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这节复习课我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并由此记忆区分所有的乘法口诀;在练习上并不是硬邦邦的去讲书上的习题,而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去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种似曾相识的心理。

  首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有系统的整理知识。整理的目的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感悟。教学前,我就让学生把口诀表先填写完整,这样课堂上就能充分利用时间组织学生探究规律。我给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全班汇报”的策略。组织学生有序观察:先横着看口诀表有什么发现?竖着呢?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寻找口诀的排列规律,发现积的内在联系,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还敏锐的发现相同的得数还可以有不同的口诀,如:二九十八、三六也是十八,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教学结束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当场记忆整张口诀表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想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也一定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的发现。

  其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拓展提高。乘法口诀是学习乘除法笔算的重要基

  础,必须要求学生熟练记忆,达到脱口而出。要实现这一要求,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练习,而让学生练得有趣、练得积极主动是关键。课堂的练习设计是关键,要力求改革单一、呆板的机械重复操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富有情趣的游戏性练习。如:“小红买了一种东西,正好用完18元,说一说她买了哪种东西,买了多少。”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到不同的购买方案,不仅应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乘法口诀。“如果选一种鲜花,可以怎样买?”既能巩固乘法口诀,又能探究、应用规律、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还为今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如在教学“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先让学生在4分钟内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每做一题,都是从一几得几开始依次背口诀的,不能将乘法口诀灵活运用,我就试着提示:计算时,我们在心里面想的是什么?,通过提示学生在计算时速度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也了解到,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方面还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一方面还要加强训练。

  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对于他们择优学习什么样的方法,学习到了几种方法,我没有指定,但是我相信他们收获都不小。

化学元素周期表背诵口诀3篇(扩展5)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记忆法3篇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记忆法1

  1、第一周期:氢氦――→侵害。

  2、第二周期: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鲤皮捧碳,蛋养福奶。

  3、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那美女桂林留绿牙(有点恐怖)。

  4、第四周期:钾钙钪钛钒铬锰――→嫁改康太*

  铁钴镍铜锌镓锗――→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硒溴氪――→生气休克

  5、第五周期:铷锶钇锆铌――→如此一告你

  钼锝钌――→不得了

  铑钯银镉铟锡锑――→老把银哥印西堤

  碲碘氙――→滴点咸

  6、第六周期:铯钡镧铪――→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钨铼锇――→但见乌鸦引来鹅

  铱铂金汞砣铅――→一白巾供它牵

  铋钋砹氡――→必不爱冬天

  7、第七周期:钫镭锕――→防雷啊!

  8、其中黑体是记忆的.谐音,其余为记忆辅助用字。

  把五个元素分成一组来背诵。

  以此类推。此方法有点死记硬背的成分,但背熟了可以手到拈来。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记忆法2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自左向右排成横行,每行叫做一个周期。

  2、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等

  3、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共18行。

  4、元素周期表共有十八个纵行,除8、9、10三个纵行叫第Ⅷ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一个族,它们又被划分为十六个族。

  5、族分为主族和副族,主族用罗马数字加“A”表示,如ⅠA族;副族用罗马数字加”B”来表示,如ⅡB。0族和Ⅷ族则不加“A”或“B”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记忆法3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自左向右排成横行,每行叫做一个周期。

  2、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等

  3、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共18行。

  4、元素周期表共有十八个纵行,除8、9、10三个纵行叫第Ⅷ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一个族,它们又被划分为十六个族。

  5、族分为主族和副族,主族用罗马数字加“A”表示,如ⅠA族;副族用罗马数字加”B”来表示,如ⅡB。0族和Ⅷ族则不加“A”或“B”

化学元素周期表背诵口诀3篇(扩展6)

——元素周期表背诵口诀3篇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 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 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

  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我是镁,最美,摄影烟花放光辉;

  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 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 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

  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 我是氩,活性差,霓虹紫光我来发;

  我是钾,把火加,超氧化物来当家; 我是钙,身体爱,骨头牙齿我都在;

  我是钛,过渡来,航天飞机我来盖; 我是铬,正六铬,酒精过来变绿色;

  我是锰,价态多,七氧化物爆炸猛; 我是铁,用途广,不锈钢喊我叫爷;

  我是铜,色紫红,投入硝酸气棕红; 我是砷,颜色深,三价元素夺你魂;

  我是溴,挥发臭,液态非金我来秀; 我是铷,碱金属,沾水烟花钾不如;

  我是碘,升华烟,遇到淀粉蓝点点; 我是铯,金黄色,入水爆炸容器破;

  我是钨,高温度,其他金属早呜呼; 我是金,很稳定,扔进王水影无形;

  我是汞,有剧毒,液态金属我为独; 我是铀,浓缩后,造原子弹我最牛;

  我是镓,易融化,沸点很高难蒸发; 我是铟,软如金,轻微放射宜小心;

  我是铊,能脱发,投毒出名看清华; 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

  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 我是铅,能储电,子弹头里也出现。

  (初三只要记住: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1、把五个元素分成一组来背诵。

  8、以此类推。此方法有点死记硬背的成分,但背熟了可以手到拈来。

化学元素周期表背诵口诀3篇(扩展7)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课例是典型的与实际联系的课程,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点。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方面都有很好的资源连接,例如:常见的疾病究竟是由于缺乏哪种元素还是由于哪种元素的超标;还有课前布置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各种食品、药品的包装,观察其中含有的化学元素,以及元素的功效。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最后提出的问题:胃药达喜咀嚼片中的成分,是可以反应掉多余的胃酸。这是学生把课堂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完全联系在了一起。我在课堂中适当用课件辅助解决了各种元素和相应缺乏症的联系。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增强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本课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后又诱使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从问题开始,最后又以问题结束,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以问题为主链的课堂学习模式。

  本节课我对元素的概念进行了重点讲解,整堂课以元素与原子的关系为主线反复进行讲解和训练,并通过这条主线自然得把之前学过的分子、离子的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

  1、通过巧妙的习题设置帮助学生理解元素概念中“一类原子”的含义;结合离子的形成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确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成是元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元素的概念,帮助学生克服本节课的难点。

  2、在传授新知识事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原子)进行区别和对比,尤其重点强调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且应用于宏观组成;而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应用于微观构成;再让学生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描述常见物质,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3、让学生通过填写关系图的形式把本章遇到的名词、术语、概念进行区分和归类,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并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网络。

  4、利用谐音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自然界元素含量的顺序;用游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化学变化实质的理解;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1、在总结元素和原子的区别联系时给学生留白太多致使学生无所适从。从学生课堂反应来看,应该给学生预留一些具有引导性的信息。

  2、由于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致使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应该加强课堂提问的引导性。今后的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本节课的处理应瞻前顾后,所谓瞻前是在之前的分子、原子教学中尽快帮助学生建立起微观思维,以便于让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形成宏观与微观的对比。所谓顾后是在今后“水的组成”、“化学式和化合价”的教学中继续渗透加强本节课的内容。

  1、这是一节探究“元素”的课,其中元素概念难以理解,元素符号难记这是本课存在的两大难题。我尝试运用图表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难题。通过创设的图表(幻灯片1)来设问诱思,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探究什么是“元素”,利用数学“集合”的思想来认识元素,促进了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综合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同时也从深层次的了解了元素的概念。

  通过创设图表(幻灯片2)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元素符号的来源、意义和元素名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有效地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会方法,减少遗忘,增强“三会”的自信心。同时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本课时教学设计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不忘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和解问题,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把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3、本课结束后,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的逻辑性、语言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和提高!

  通过对《元素》的课堂教学,为了探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思路,现对这一节课进行一下反思:

  这节课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使课堂初知识性外,多了些趣味性。在备课过程中,从上一节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自然而然的引出元素的概念,使得较为抽象的概念变得较为浅显易懂。课堂的逻辑性教好,重点突出,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知识接受情况较好,完成了本节课的既定任务。

  1、在这节课中,内容比较多,各个环节时间比较紧张。

  2、需控制好语速,留给学生更多些时间思考。

  3、少讲多练,多精选习题,充分巩固。

  4、多储备些知识,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多研究教材。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我在各个方面还有不足,也会加倍努力,三人行必有我师,勤学多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更好更快的提高自己。

  学生在学到分子、原子、元素这部分内容时都普遍感到难学,其原因是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识记的内容又较多,故学起来均感到枯燥无味。然而这次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小组竞争学习机制,采用组内比赛、组间比赛,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记诵元素符号和元素符号的意义,做有关元素符号意义的口头练习,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迅速高涨,连*时班中一些上课不爱听讲的学生也纷纷举手争着抢答。班上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学得非常起劲,下课铃声响起时,有部分学生甚至脱口而出“怎么就下课了?”

  与*时相比,本节课学生主动参与的次数较多,学习兴趣较浓,课堂气氛活跃,布置的作业第二天检查时,完成的情况及质量都较好,较高,缺点是课时时间有限,元素符号又较多,有些学生一节课难以全记住。

  《元素》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物质的组成部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及相关概念,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它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此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学生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难以理解,原因是在初中没有学同位素。我结合了后面所要学习的离子进行教学,效果稍好了一点。学生往往在分析宏观组成时用的“元素”概念与微观构成时的“原子、分子”想混淆。当然这点随着知识的积累,后面学习“离子”、“化学式的写法语意义”后,将第四单元的知识结合起来,也会豁然贯通的。

  对于元素符号的写法学生掌握容易,但记得不是很牢固,还应在应用中逐渐掌握,最终达到熟练的程度。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初中讲得很肤浅,学生基本能懂,并能够明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方格中的数字、符号、文字所表示的意义。

  整堂课的教学,在元素的学习上花了较多的时间,但学生对知识及概念的掌握上还不是很到位,也有个别学生对于“元素符号的意义”不是很明确。关键是微观的概念还没有建立完整。不能进行微观与宏观的比较。对于本小节的内容,在学习“化学式”时将进行系统的复习。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分类、存在形式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重点叙述了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结合前面水、溶液以及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联系的认识更趋完整和深入。首先课本中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并介绍了钙、钠、钾、铁、硒、碘、氟等元素的生理功能。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这将使学生认识到,不经医生诊断,盲目食用某些营养补剂是有害的。这一课题的重点是介绍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地关系。

  教学中我注意强调必需元素的最佳摄入量,并引导学生讨论本课题的讨论题。由于学生对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不十分关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入到学习中来。

  学生此时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知识,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此时例出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图,由学生分类,教师说明:核外电子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得失电子现象,所以不宜作为分类标准,然后由学生讨论原子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由此得出决定元素种类的百原子核的质子数,在初中阶段也是根据质子数来区分不同类原子的。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也决定原子种类。由此得出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这样学生对元素的概念才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在前几节的学习中,学生一步步地补引入了微观世界,已经初步建立起对具体粒子的认识,但在同位素的学习中,出现了和元素概念的混淆。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本节内容中还要进一步加深理解,我想,如果从分析具体的物质组成出发,使学生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然后再结合同位素的意义去理解相同种类的原子属同种元素,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会更顺理成章些。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10

  学生在学到分子、原子、元素这部分内容时都普遍感到难学,其原因是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识记的内容又较多,故学起来均感到枯燥无味,然而这次教学中,我将生活实际与本节课联系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通过备课和教学两个环节之后,本人有如下几点反思:

  1、课标中要求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了解元素的分类及分布。基于此,我做出的教学设计比较全面到位,重点、难点的确定比较明确。

  2、在对教材深刻分析、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教学目标,层次鲜明、不同的学生可以实现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收获。

  3、教法、学法应用较得当,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4、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会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贯彻了课改的内涵,也反应了《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教学后,学生只能对元素概念有了一个更理性的认识,但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较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课堂参与度高,作业完成普遍较好,缺点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元素符号比较多,学生难以全部记住。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11

  “元素”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元素概念不清楚,那么元素、原子、分子、物质之间的关系就无法搞清楚,但这一概念很抽象,特别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原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学生没有学习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于理解。

  课本中对元素概念的导入是: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元素的概念,知道它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份。例如,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氢气和水中所含氢元素是相同的,氧气和水中所含的氧元互也是相同的。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知识以后,氢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具有相同质子数的'氢原子,同样氧分子和水分子中氧原子也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由此我们对元素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但前面的学习学生根本没有了解元素的概念,只是接触过元素的概念,没有了解且硬说已了解且要根据以前的“了解”基础来学习元素,学生能不晕吗?

  学生此时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知识,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此时例出氢1、氢2、氢3、碳12、碳13、碳14有原子结构表,由学生分类,教师说明:核外电子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得失电子现象,所以不宜作为分类标准,然后由学生讨论原子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由此得出决定元素种类的百原子核的质子数,在初中阶段也是根据质子数来区分不同类原子的。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也决定原子种类。由此得出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这样学生对元素的概念才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有人认为不该运用同位素的知识,理由是还没学习同位素,我想说的是只要是真科学,只要学生能接受,运用一点后面的知识帮助理解新知识,就可以大胆的运用,且对今后的学习会有帮助。我在上这课时之前把这个观点拿出来与老师们讨论过,有赞成的也有不赞成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证明,运用点同位素知识讲解元素概念,学生的疑惑少了,效果更好了。

化学元素周期表背诵口诀3篇(扩展8)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资料 (菁选2篇)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资料1

  1、氧气具有氧化性,常见的氧化剂

  2、碳在氧气燃烧放出白光,产物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CO2)

  3、硫在空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纯氧气中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产物都有刺激性气味

  4、磷在氧气中产生大量的白烟

  5、镁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产物为白色的固体

  6、铝在氧气燃烧产生白光,产物为白色固体,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7、铁在氧气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物为黑色固体。瓶底要放点水或铺些砂,铁丝要缚在一条小木条上

  8、铜在空气中加热由红色变黑色

  9、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燃烧都产生蓝色的火焰,鉴别应看产物

  10、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或加热

  11、水净化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13、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资料2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个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