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的小孩运动后心跳一分钟多少下130下正常吗?

几个月前,国足输球的事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演艺圈老戏骨巩汉林的发声更是如烈火烹油,在国足成员的滑稽回怼下,成功将事件推向了高潮。

国足成员在输球后的一系列高调举动,在女足胜利队的谦逊对比下,更显三分不堪,让无数国民为之失望。其实国足输球并非一日,为何网民们如此想不开?

归根结底,还是国足一次又一次输给叙利亚还包机高调回国,场面实在太难看!要知道早在2016年国足输给叙利亚就引起了国民的不满,甚至传出了叙利亚停战48小时庆祝胜利的谣言,明知是假的,但是国人心里的伤一点也不假。

说起国足屡战屡败的原因,网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国足生活太好,有的人说国足训练不认真,这些说法不一而足,不过也有一个说法比较中肯,那就是国内青少年运动训练不足。

事实上,缺乏运动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无法忽视的群体性标签,也是当代人普遍面临的健康障碍!


一、这5种疾病,都与运动脱不开干系

运动在大众的印象中是健康、积极、有益的,但是如何健康、如何有益,绝大多数人都说不出所以然,其实运动不仅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保障,它还和很多疾病都有所关联,保持适量的运动对这些疾病有很多积极作用。

很多人觉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应该运动,否则会损伤身体,严重时可能有生命风险,其实这种观点比较片面。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等,进行适当的间歇性训练可以锻炼血管、心脏等部位的肌肉,只要循序渐进就可以持续提升心脑血管的耐受性,从而达到改善病状、保护健康的目的。

周期性的运动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代谢,从而达到维护血糖水平的目的,尤其是控制体重可以进一步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病情。此外,运动还可以帮助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减轻心脏病风险。

和心脑血管疾病一样,哮喘患者往往也对运动敬而远之,其实只要把握好运动强度,就可以通过运动改善哮喘的病情,比如: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哮喘症状。当然运动强度患者们很难自己把握,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为佳。


医学研究发现,每周保持2.5小时中等强度的运动,就可以减轻人体炎症,尤其是对关节炎患者来说,运动不仅可以减轻炎症,还可以锻炼关节和肌肉。

“运动抗癌”之说流传甚广,也有不少医学研究证实了可行性,其效果也值得肯定。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找到了1340名分别处于1、2、3期的女性乳腺癌患者,通过收集她们患癌后治疗过程中前、中、后和治疗1-2年后不同阶段的运动时间、运动类型、运动频率,最后以《美国人体力活动指南》中建议的每周75-150分钟剧烈运动或每周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为标准,将参与者划分为不运动、低运动(1周运动少于150分钟)、中等运动量(单周运动150-300分钟)和高运动量(单周运动高于300分钟)4组。

数据显示,1340名乳腺癌患者中有222名死亡,310名治疗后复发,研究人员将其他因素排除后发现:

在治疗前到治疗后1年运动习惯符合运动指南建议标准的患者,死亡率减少49%,复发率减少41%,

而治疗后2年运动符合标准的患者,死亡率减少68%,复发率减少55%,而治疗后运动才达标的患者死亡率降低43%,复发率减少46%。

和不运动组相比,低运动、中等运动量和高运动量组的乳腺癌死亡率分别减少59%、58%、69%。


研究证明只要运动对癌症患者就有益处,其实《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上一项容纳了140万欧美人的研究也发现,适度运动可以降低13种癌症风险,如:食管癌42%、肝癌27%、肺癌26%、肾癌23%等等。

显而易见,运动对人体的益处非常大,然而现代社会很多人长期缺乏运动反而成了疾病的根源,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对自己是否缺乏运动难以判断!

二、身体有这6个表现,提示你该“动”起来了

运动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适量的运动会给人体带来积极作用,相反一旦缺乏运动,人体也必然会面临负面影响,一些运动缺乏的“信号”随之而来,而它们也是人们判断自己是否缺乏运动的标准。

1、做不了最简单的运动

什么是最简单的运动?指的是俯卧撑、爬楼梯、跑步一圈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小孩子也很容易做到的基础运动。

如果发现自己连三五个俯卧撑都做不了,爬楼梯头晕目眩,满头大汗,或者跑步一圈不到就气喘吁吁马上要晕倒,那么很明显,你一定是缺乏运动了,而且很严重。

2、莫名疲累、心跳加快

如果你什么都没做,安静地坐着都觉得疲累,心跳突然加快,而且一旦运动或活动后,很难让心跳缓和下来,那绝对是缺乏运动。

一般来说,普通的健康人在运动时心跳可能达到一分钟130-160下,停止活动后20分钟左右也就平缓下来了,如果什么都不做,男性心率应该是每分钟60-100次,女性70-90次,可以对比一下。

很多人不明白“腰围变粗”意味着什么,不管男性,还是女性,腰围变粗肯定是肥胖引起的,也意味着身体内部的脂肪过多,而腰围的持续变粗也很可能是内脏的脂肪也越来越多造成的,同样的内脏被脂肪包裹,人体的活动力自然变差,更容易生病。

长期缺乏运动,有的人会发现自己记不住数字、地址、图像、人脸等等生活信息,也更容易丢三落四,忘东西,有时也会说话也难以表达,能坐车绝不走路,能坐电梯绝不爬楼,这些“生活技能”的丢失,就意味着运动缺乏。

长期不运动,也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有的人会发现自己情绪波动越来越大,从前眼里的小事突然变得很重要,一发现就激动,控制不住暴躁易怒,严重时还会失眠多梦,影响睡眠质量,甚至有的人发展为抑郁症,这些也是运动缺乏的后遗症。

长期不运动,也有人会发现自己骨质下降,稍一活动骨头、关节就僵硬难受,走路一多脚底生疼,失眠多梦不说,还经常便秘,一觉睡醒不觉得满足反而腰酸背痛,皮肤暗淡无光泽,有时候体检还会发现血糖和血压变化极大,很不稳定,这些症状也都和缺乏运动有所关联。

这些“信号”不仅是人体发出的警报,而且也可能是疾病的反馈,是身体组织因缺乏运动而功能减退的迹象,一旦发现征兆一定要早做预防,及时控制,不要将小症状拖成重病才罢休,但是运动也要有方法,不能乱来!


三、运动不能盲目,几大要点需牢记

人人都知道运动对人体是有好处的,再加上缺乏运动也确实会引起一些副作用,所以很多人生活中都会坚持运动,有的人听说运动抗癌之后,甚至一天健走3万步,但这种行为其实是错误的,运动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循序渐进才能有所收获。

首先,运动贵在坚持,只有长期运动,身体才能在积极作用的推动下逐渐改善,要长期进行才能维持健康,正如上述研究的数据,乳腺癌患者中运动时间越长,复发风险和死亡率越低。

其次要循序渐进,不管是病人还是健康人群,运动关键要把握好一个度,过度运动反而伤身,得不偿失,一般来说普通人每周保持3-5次单次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就可以,具体也可以参考上述《美国人体力活动指南》中的标准。

最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居家运动、多模式运动、抗阻运动、水中运动、间歇训练、平衡训练和灵敏度训练等等,不同的人要选不同的运动方式。

就拿哮喘患者来说,可以通过长期的低、中强度有氧运动来锻炼,比如:步行、游泳、踏板训练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以采用有氧运动和居家运动,比如:慢跑、太极、骑自行车等。

糖尿病患者可以骑自行车、仰卧起坐、哑铃、深蹲等来锻炼;关节炎患者则更适合水中运动,可以游泳或在水中行走来锻炼,癌症患者既可以骑自行车、慢跑和游泳,根据不同癌症也有针对性的运动,比如前列腺癌患者适合爬楼梯,肺癌患者适合做呼吸训练。

俗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给身体带来活力,在保持精力的同时,也可以维护健康,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环。希望大家可以改善自己的运动习惯,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1.肌肉和赘肉会互换

  答:肌肉是肌纤维,肥肉是脂肪组织,两者不会相互转换的。请放心使用。减肥时,加入重训可帮助提升代谢,可以事半功倍,所以不用等变瘦。

  2.运动完不可以马上吃东西

  答:运动后黄金39分钟内是最佳吸收时间,可以直接修补因运动受损的组织与肝糖,不容易储存成脂肪。但是这是指某些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与乳清而言,如果一般吃饭,由于是淀粉、蔬菜、蛋白质混合,在胃部消化停留的时间约2-3小时,就没有这效用了。

  因此运动完 吃就对了,计较几小时后吃没意义。

  备注: 运动完,吃就对了,但是不要想说我有运动就可以大吃大喝还是要有所节制,不然一样会变肥的

  3.少吃多运动体重稍为上升就是变胖

  答:天天量没意义,一个月减三公斤是正常的话,一个礼拜不过0.75kg,一天不过0.107kg,而人一天如果正常喝水两公升的话,再加上吃饭,一天上上下下,都可能超过2-3kg了,计较那小数点几位上下有什么意义吗? 一开始运动体重是会略微上升的。

  4.运动会轻而易举长出肌肉

  答:长肌肉的原理是 适当的肌肉刺激→肌肉破坏→休息(补充营养)→长大肌肉,基本上要给予足够的刺激才会生长肌肉,并持续这个循环,足够的时间,才有机会长比较多肌肉。

  如果很少运动的人,由于肌力与肌耐力不足,刚开始的有氧运动会生长肌肉,但等到肌耐力与肌力达一定程度,就不会再长了,因为刺激不足,不足以破坏肌纤维,达到破坏后重建的效果。所以不用担心有氧运动会让你变成肌肉男或金刚芭比。

  另一点是的天生限制,女性因为没有足够的贺尔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1.25足球比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