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中央空调铜管要换吗切到-点怎么办

想必现在有很多人对于空调制冷效果不好自查这方面的内容都很感兴趣,那么老赵就在互联网上为大家归纳了一些关于空调制冷效果不好可以先自查原因再联系售后处理嘛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您解决问题。

夏天空调是最忙的时候。为了躲避酷热,每个人都愿意呆在空调房里。现阶段售后服务多,但也有维修人员上门处理小问题。其实用户可以自己解决这些问题。面对空调不制冷的问题,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空调坏了。他们频繁地打电话来维修,等待上门维修,对空调了解得更多,也许他们自己就能解决空调不制冷的问题。

1.空调模式切换不成功。

对于分体空调来说,我们操作起来很简单,用遥控器切换制冷和制热模式,而对于中央空调来说,可能会复杂一点,尤其是老款中央空调,有主控板的设计。需要在主控板上调整制冷和制热模式,让其他空调自动切换到相应的模式,否则就没有冷或热的选项权。

模式切换失败的原因有:主控板位置不对,部分中央空调主控板安装位置固定。当季节变化时,在打开空调之前,必须切换主控制面板;空调打不开。一台空调工作时,主控板无法切换模式。毕竟一个系统不可能同时工作在两种模式(双控)。只有关闭所有空调,才能成功切换模式。注意:目前很多中央空调的室内面板都有主控板的权限,第一台空调可以以开启面板为主控进行模式切换。

2.空调过滤器太脏了。

我们常说空调滤网脏了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引发各种健康问题。众所周知,空调滤网脏也会导致空调不制冷。空调的室内机本身属于内循环设备,需要空气的进出,让新进入的空气冷却,进而调节房间的温度。但是滤网很久没有清洗了(尤其是回风口),滤网上堆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和杂质,导致空调回风口堵塞。空调不进,自然不能降低室内空气温度,还会带来很大的噪音。

3.室内电压波动很大。

现在电力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夏季用电高峰让很多老居民楼的用电负荷难以承受,甚至一些新建居民楼会出现较大的电压波动,这也是空调无法工作的原因。

低电压使空调器的压缩机难以启动。要维持空调的工作效率,必须加大电流,这会导致设备异常发热。况且电流基本稳定,定频空调启动难度更大。与变频空调相比,它的电压波动范围更大。但电压不稳定时,建议停空调。说到底,成本就是降低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增加电费。如电压异常,可向物业、电力部门反映,及时沟通解决。

4.空调铜管安装过长。

空调的安装看似简单,但专业性很强,技术面前还得安装人员说了算。其中,空调铜管的长度直接影响空调的效果。一般分体空调安装在离室外机不远的地方,所以铜管几乎不会超过8m,空调铜管尽量不超过14m,而中央空调可以有更长的铜管。

空调的铜管太长,要充的制冷剂就多,对空调的压缩机功率也有要求。压缩机的功率决定了空调的铜管不能超过多长,所以空调内外机的安装需要一定的规范,这就要求

如何判断空调缺氟?中央空调的面板会提示故障代码,不同的空调品牌缺氟代码不同;观察空调室外机的连接阀。如果阀门上有霜或油污,说明空调有漏氟现象;观察室内机蒸发器的制冷效果。如果长时间开启制冷模式,蒸发器位置没有冷凝水,也可以说明没有冷量传输,空调也可以判断缺氟。

空调系统是一套集成设备,由几个部件组成。但空调不制冷的常见原因有:温度传感器故障。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蒸发器的温度,然后向室外机发送信号,最终实现空调的启动和停止。当传感器出现故障时,无法将正常温度传输到空调室外机,空调就不会开始工作,自然无法制冷;压缩机故障。当空调的压缩机烧坏或出现其他故障时,作为空调心脏的设备受损,整个空调系统就会瘫痪。空调当然就不行了;空调主板烧坏,空调主板是集成各种信号的部件,然后空调通过各种指令工作。空调主板损坏,自然无法向空调传输信号,空调无法向室内提供冷能;没有电源,电源线是空调连接电源的方式。很多电源线都暴露在室外,风吹、霜打、日晒都会导致电线老化变脆。普通外力容易导致电源线断裂,存在电源线被老鼠咬断的风险。一旦空调无法正常供电,自然就无法给房间降温。

空调室外机是有温度限制的。大多数空调可以提供零下5到48的室内制冷。如果室外机温度超过48,空调将进入高温热保护状态,从东欧进入关机保护状态。

一般情况下,热防护发生在室外机热空气排出不畅,室外机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室外机工作在高温环境下。这种情况下空调只能制冷。对于空调外部位置散热不好的,可以去掉一些装饰百叶,增加导流和排气管。对于阳光直射的室外机组,可以安装遮阳篷;对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室外机,可以通过浇水来降低温度。

对于空调不制冷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上方式进行自查。当然,不具备条件的也不能冒险,需要专业的空调维修人员进行检测。但空调作为电器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维护,以增加和减少故障概率,延长使用寿命。

相关问答:空调制冷效果不好怎么办?

空调制冷效果不好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和解决方法:

1、和空调本身的匹数是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匹数比较大的话,往往制冷的速度是快一些的,匹数小的话,制冷效果也就会慢一些的,这个我们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在买空调的时候,一般卖家都会问我们的房间大小的,因为房间大小决定了用多大的匹数比较好。购买的空调功率过小,而需要制冷的室内面积较大,造成使用面积和空调功率不符的情况,制冷效果自然就较差。还有的朋友虽然空调的功率和房间面积相匹配,但是房间如果不密闭,也会影响制冷效果。另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也会影响制冷效果,例如房间内有发热源等。如果能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话,不仅能够使空调制冷效果变好,还能够节能。

解决方法:购置符合实际使用面积匹数的空调,或者增加空调数量;对房间做一些密封措施,提高室内的密闭性;减少室内的制热源等。

如果我们室外的温度并不是特别高的话,那么就会显得空调的制冷效果不好,因为室内外的温差本身就不大的话,当然就会显得制冷效果不好了,这个并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外界环境温度过高,当室外温度已经超过43℃的时候,空调制冷会显著减弱,是因为室外温度过高空调会变得难以把室内的热量传送给室外。再就是如果外机周围的温度实在太高,或者是室外机安装在了空气比较不流通的空间,由于室外机空气很难流通,散热器所散出的热量也没办法及时流走,也会造成空调不制冷。

解决办法:给室外机换一个阴凉、空气更容易流通的环境。

3、空调内部的氟利昂不够了导致制冷效果不好。

氟利昂在空调的运行中,会有部分被挥发掉的,挥发掉的这部分氟利昂也就没有了,时间越久,空调内的氟利昂越少,那么我们就得加氟利昂才能让制冷效果恢复。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2种方式进行检测,一是空调室外机有2根铜管连接,一大一小,如果小的一根管结霜,那就是制冷剂不够;在高层住宅区,室外机不易观察,用户可在空调制冷调至最低温度时进行观察,若室内机连接管接头处有油腻现象,就是缺氟的征兆。

解决方法:这种情况一般会出现在使用年限较长的空调身上,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空调使用过程中会消耗掉一些氟利昂,但一般不会出现完全不制冷的情况,这种情况只要拨打售后电话让售后人员加一些就可以解决。但请注意空调制冷剂要按类添加:空调制冷剂有两种,一种是常见的氟利昂。加氟时,和空调匹数无关,缺多少加多少,一般不超过5帕。另一种是新型环保冷媒,对于这种制冷剂,如果缺一半以上则需要排空再加满,大概需要8帕左右。当然还会出现因为机器本身原因产生的泄漏,这种问题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找售后人员进行维修多半空调很快就能恢复工作状态了。

铜管过长会引起的空调制冷效果减弱,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铜管过长会增加传送的距离,会加重压缩机的负担,加大损耗,甚至提高能耗,也会导致空调的制冷效果下降。解决方法:尽量减短室内、外机之间的铜管长度。或者购买时买更大P数的空调。

5、和空调自身的零部件有着很大的关系。

空调用的时间越久,空调的很多零部件也就会坏的,或者生锈等,这些都是影响空调制冷效果的。大型家电的使用年限一般在10年左右,超过这个时间空调就容易出现问题。如果家中的空调超龄压缩机会出现老化现象,制冷的效果就会随之下降。

解决办法:购置一台新空调。老化严重的空调不建议过多进行维护维修,因为即使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很有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

6、与空调内的滤网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用了一段时间的话,滤网会很脏,特别是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这时我们是需要清理滤网的,不然滤网上的灰尘是特别多的,那么是会严重影响制冷的效果的,需要进行清理。空调长期不清洗,室内蒸发器和室外冷凝器上都会积聚灰尘,影响制冷制热效果。另外还会造成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而且会增加空调能耗。数据实测显示,海尔空调清洗后,空调制冷能力会提升约22%,耗电量约节约10%。

解决方法:及时清洗滤网和空调。

7、与开空调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制冷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不会那么快就冷下来的,这个算是一个常识了,空调的制冷其实是没有冰箱的制冷效果快的,这和空调的制冷原理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解决方法:耐心地稍等一会儿,看温度是否降下来。

}

又到一年盛夏时,已经进入三伏天了,在这个时候聊聊空调那些事,也许有点晚了,无奈懒癌发作,拖稿整整2个多月,最终还是再 的皮鞭 激励之下完成了本文,也许已经错过了入夏前买空调的最佳时机,希望值友轻拍,收藏起来,留待又一波好价时作为参考。

2、空调的原理及基本组成

7、空调使用清洁相关补充

相比人们利用风扇和冰块来度过炎热夏季的历史,人们利用工具来降低环境温度的时间要短上不少。18世纪中期, 本杰明·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和 约翰·哈德里 John Hadley 利用乙醚的蒸发来达到降温的效果,并成功制冰。19世纪上半叶,迈克尔·法拉弟 Michael Faraday 发现液氨的蒸发可以让空气冷却,而这一发现也为制冷的快速发展埋下了伏笔,随后,19世纪中叶,约翰·格里 John Gorrie 发明了现代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制冷机,这台机器通过制冰进而来冷却空气,于此同时,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詹姆斯·哈里森 James Harrison 基于乙醚蒸发吸热的原理获得了压缩式空调的专利。19世纪下半叶,制冷设备也成为了当时的一个朝阳行业,各种制冷有关的技术被相继发明,但由于制冷都是通过先制冰再制冷,也导致了设备体积庞大,限制了大规模的使用。直到到20世纪初,随着一位叫做威利斯·开利 Willis Carrier的年轻人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空调”,空调开始广受青睐。

▲威利斯·开利 Willis Carrier,现代制冷行业开创者

的机械工程师,他们的客户,一家印刷公司需要一台机器,不仅能够控制温度,还要控制湿度。在此之前,制冷机是先制冰再制冷,降低温度的同时,环境的湿度也大大增加,并不能满足需求。而开利从凝结的露珠得到了灵感,空气的湿度跟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低,湿度越高,直到饱和后凝成水珠。开利利用了空气的这一特点,让需要被冷却的空气通过一个狭小的空间把热量传导给制冷冷媒,这样不仅可以把空气的温度降的很低而且使含水量饱和凝结出水,水附着在冷媒容器的外壁上,聚集到一定量后排出,低温的空气离开换热装置后往复循环,温度达到到需要的制冷的温度,湿度降低,空气因此变的既冷又干燥。布法罗铸造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开利获得提拔,并在1906年获得了空调的专利。不过,布法罗铸造公司并未把空调业务当成公司的主营业务,而开利也在1914年离开布法罗,并于次年成立了一家以空调为主业的公司,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利空调公司。

▲开利 和 他发明的空调

开利本人作为杰出的工程师,对市场也极其敏感。他看准了写字楼需要安装空调,并针对这种建筑设计了一种可以埋在天花板中的空调系统,即“风管式空调系统”。这种空调不仅让高层建筑更加易于安装、使用空调,还不占用宝贵的地面空间。直到现在,“风管式空调系统”还是全球市场主要销售的空调产品之一。当然,开利也看到了家庭用空调巨大的市场,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他的想法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很好的反响。直到开利去世后的20世纪50年代,家庭用空调在技术小型化与成本降低后才得以普及。

20世纪上半叶是空调行业的朝阳发展期。空调业很多耳熟能详的老牌公司都诞生于那个时代,有一些公司虽然不是在那时成立的,但却也抓住了这一黄金时机得以在此领域高速发展,比如,通用、东芝。

相比西方的老牌公司,日本的空调行业起步并不晚,早在1935年,东芝公司就开始生产、销售空调,但几十年间日本公司一直生存在美国公司的阴影下,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能源供应的紧张,人们开始关注空调的节能性,而且家庭用户的增加也迫切需要一种更加灵活的产品来满足市场。日本人发挥了他们工程技术方面的优势,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空调压缩机。这种压缩机结构紧密,体积很小,功率还比较大,效率较高。这种压缩机让空调产品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让日本空调行业在世界上第一次占据主导的地位。在对空调性能至关重要的制冷剂方面,日本公司也与美国公司一道,共同持有新型环保冷媒的专利,成了把控市场的行业巨头。压缩机与制冷剂技术的发展让空调更加适用于各种场所。

2、空调的原理及基本组成

▲空调的工作循环,四大部件让冷媒在管路中不断循环,并通过相变来转移热量

如今,空调的类型之繁多,可能连很多从业者都说无法尽数,比如,除去常见的压缩机空调,还有利用土壤热、地下水热的所谓地温空调以及利用废热的吸收式空调。

上述所有的空调,无论形式如何变化,都利用了一个叫逆卡诺循环的原理。逆卡诺循环是一个理想模型,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对空调来讲简要的描述就是压缩机对制冷剂做功,利用冷媒的相变吸收热量的方式,可以将热量由低温环境转移到高温环境。

计算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有一个公式,是低温热源的温度(指绝对温度,下同)除以高温热源的温度与低温热源的温度之差,既制冷系数=T低/(T高-T低)。由此公式可知,卡诺循环的效率跟工质无关,只跟低、高温热源的温度有关。从这个公式中还能看出,如果高、低温热源的温差小于低温热源的温度,制冷效率是可以大于100%的。这也是空调可以省电的原因。高、低温热源的温差越小,制冷效率也就越高。因此,降低高温热库的温度也成了提高空调效率的主要办法之一。变频空调技术就是通过相对降低高温热库的温度来提高制冷效率的。但并不是说变频空调的制冷效率一定就高。为了均衡,在设计变频空调时,在标准频率下,换热面积一般会设计的相对较小。只有在频率降低,单位时间内流过的制冷剂变少温度变低时,才能实现更高的效率。不过,也并不是频率越低越好。当频率低到一定的程度,循环过程中消耗掉的功占比过大,效率反而会有所降低。

空调不只用来制冷,还用来制热,可以用来制热的空调叫热泵式空调。原理跟制冷相同,只不过是把低、高温热库通过一个叫“四通阀”的装置进行调换。计算逆卡诺循环的制热系数也有一个公式,是高温热源的温度除以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的温度之差,即 制冷系数=T高/(T高-T低)。比较它与制冷系数的公式,会发现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分子不同。制冷系数的分子是低温热源的温度,制热系数是高源热源的温度。因此,一般情况下,空调的制热系数一般会比制冷系数高。制冷系数与制热系数通称为能效比,分别用EEP与COP表示。这是空调技术中最重要的指标。不过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这两个只能表示额定制冷、制热系数的指标对全面衡量变频空调的性能显然不够了,因此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个叫“综合能效系数”的参数,用IPLV值表示。它是由空调在标准环境下分别工作在25%、50%、75%、100%的变频时的不同制冷系数(或制热系数)加权后得出的一个数值。

从上述公式中还能看出,由于空调的工作环境所限,通过降低高温热库的温度来提高空调的效率的幅度有限。那么是不是就说明空调已没有提高效率的空间了呢?实际情况并非这样。由于空调工作的环境并非理想环境,压缩机的效率、制冷剂与吸热与放热装置等,都影响着空调的最终效率。所以,现在空调技术的研发方向也着重于这些方面。研究更高效率的压缩机,以减少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损失;开发更高比热容的制冷剂,以减少循环制冷剂的质量;发明热传导效率更好的新材料或者装置,以上这些方法都可以提高空调的能效比。

2.1、压缩式空调的基本组成

常见的压缩式空调的组成及冷冻循环如图,这些部件串联在一起让冷媒不断在管路中进行由气相到液相的转变,并在转换的过程中搬运热量从降低室内温度。

▲双转子压缩机,相比单转子,通过两个振动的偏心转动,相互抵消,减少振动

▲涡旋压缩机,相比转子压缩机,振动更小

谈到空调,人们往往就会先讨论压缩机,的确,压缩机作为空调的制冷制热循环中的核心部件,就像人的心脏一样,压缩机的常见类型有涡旋式、转子式及活塞式,不过在常见的家用分体空调中,使用的基本都是转子式。在选择空调时,压缩机的选择算是一个黑箱,除去选择直流变频与否外,并没有太多办法去选择具体的压缩机品牌和型号,至于一些攻略中提到的依据压缩机品牌排名选择空调整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现在各主流整机品牌采用的压缩机都是按照相应的设计标准、技术要求,而压缩机本身基本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准、通用件,各个不同压缩机供应商的相同规格产品其实差距不大,而且由于供应链本身的特性,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产品可能采用的压缩机品牌也不一定相同。

b、凝结盘管&蒸发盘管

▲换热器决定了热交换效率,但是其中并没有太多的黑科技可言

在制冷和制热循环时风别对应不同的区域,但总的来说,热交换面积越大,翅片面积越大,结构接触空气面积越广,换热效果越好。对于同一厂家及世代的产品,可以通过简单看内外机重量来确定,重量越大,换热效率越高,但对于不同品牌及不同世代的产品,这样的评价标准并不适用。

c、膨胀阀(节流装置)

作为制冷循环的四大部件之一,膨胀阀在系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节流装置与制冷系统匹配是整个制冷设备达到提高性能、降低能耗的重要环节。节流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冷媒流过阀门时流动截面突然收缩,流体流速加快,压力下降,从而到达调节流量、控制过热度及蒸发液位的作用。常用的节流机构有毛细管、热力膨胀阀及电子膨胀阀等。毛细管只能对流量做微小的调节,故比较适合於负荷较稳定的系统,例如,定频空调,而在负荷变化大时,无法有效及时地改变制冷剂流量。热力膨胀阀的感温有明显的延迟特性,难以配合压缩机排量变化对流量变化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最终导致系统调节的振荡,造成机器运转不稳定,甚至损坏压缩机。相比前两种节流装置而言,电子膨胀阀是按照预设程序调节蒸发器供液量,因属于电子式调节模式,故称为电子膨胀阀。

▲电子膨胀阀,通过电控改变阀门开度

电子膨胀阀由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三部分构成。我们在拆机中通常所见的电子膨胀阀大多仅指执行器,即驱动装置和阀体,实际上仅有这一部分是无法完成控制功能的,还需要有好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电子膨胀阀控制器的核心硬件为单片机,如控制器同时要完成压缩机及风机的变频等控制功能,一般采用多机级连的形式。电子膨胀阀的传感器通常采用热电偶或热电阻。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过程为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控制目标过热度,从而保证系统经济稳定运行。它作为电子控制元件,最大特点就是流量调节的及时性,其响应压缩机排量改变是及时的,因此它具有精度高,动作快速、准确,节能效果明显等优点,并能够与其它智能控制方法相结合,在空调系统中的运用,以实现系统的优化控制。

究竟电子膨胀阀在空调中的采用能有哪些具体的好处呢?列举如下:

1、电子膨胀阀提高制冷性能:

目前家用变频空调中,能效为一、二级的机种已广泛采用电子膨胀阀控制技术。而在实际使用中,一些厂家把压缩机的电流频率与膨胀阀开度对应起来,再配合过热度进行补正从而确定膨胀阀的具体开度;也有一些厂家单纯采用过热度作为参数进行开度调节或采用压缩机排气温度作为参数进行开度的调节,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其目的都是实现流量的最适化。特别是在制冷性能的优化中,膨胀阀控制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有利於提升制冷过程的EER值。

2、电子膨胀阀提高空调器低温和除霜性能:

在空调低温测试中,利用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调节可以有效提升除霜后空调器能力的上升速率,在制热时膨胀阀以最适的制热开度运转,当除霜开始时,开度快速变更为除霜开度,以增加制冷剂流量,使除霜更快,更完全。待除霜结束后膨胀阀开度又恢复除霜前的开度,以利於制热能力快速恢复。当然,若要除霜更佳,在除霜过程中,可再细分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压缩机频率及膨胀阀开度值。

3、电子膨胀阀在空调中抑制制冷剂流动噪声:

家用空调,若采用毛细管节流方式,由于毛细管在节流的过程中制冷剂状态的变化常常会引起毛细管产生不可避免的振动,这种振动传至冷凝器,则表现为断续的极为刺耳的噪声。当采用电子膨胀阀后,节流的快速性及安装固定,制冷剂噪声将会得到抑制。

4、电子膨胀阀提供高温保护及低压保护作用:

在空调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抑制可能出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的情况发生,即当排气温度过高时,膨胀阀将增大开度,起到降低排气温度的作用。在空调器的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抑制低压过低的情况发生,即低压过低时,膨胀阀将以某一速率增大开度,起到提高低压的作用,并防止负压的产生。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冷媒,雪种。就像很多人说的一样,制冷剂就像是空调系统的血液,它通过在在制冷系统管路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相变来完成热交换。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吸收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如氨和水、溴化锂和水等;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水作为制冷剂。

家用空调中的常见制冷剂有以下几种:

R22:将被淘汰制冷剂

R22化学成分为氯二氟甲烷(CHClF2),是氟利昂的一种,不燃烧、不爆炸,毒性很小,安全等级属于A1,即不传播火焰且低毒性。R22消耗臭氧层潜值(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ODP)>0,因此不宜长期使用,我国到2030年将全面淘汰。目前仅在定频空调中还见使用。

R410a:R22的中期替代制冷剂

R410a由R32和R125按质量分数各50%的比例组成,其中R32(二氟甲烷CH2F2,A2,即较低可燃性低毒性),R125(五氟乙烷CF3CHF2,A1),A410a的安全等级为A1,也属于不燃烧、不爆炸,毒性很小的工质。目前是家用空调市场上用量最大的制冷剂。

和R22相比,R410a属于高压制冷剂,对设备和系统耐压强度要求更高,但有利于减小压缩机排量、减小换热铜管直径、节约原材料;R410a的传热和流动特性优于R22,有利于提高空调的运行效率,节能效果明显,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R32:未来主流制冷剂

R32的化学成分为二氟甲烷CH2F2,毒性很小、微燃,安全等级为A2。R32存在爆炸的可能性,其爆炸极限为14.4% ~ 29.3%,在家用空调应用中需解决较低可燃性的问题。

R32的制冷性能与R410a接近,在相同制冷量条件下,R32的填充量要少于R410a(约减少30%),但排气温度高于R410a。R32的ODP=0,GWP=675,属于绿色环保制冷剂,是R22的一个重要替代品,目前在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家用空调中已有大量应用。我国目前的主流家用空调也有采用该制冷剂的产品问世,就像 @魅惑蓝心 大神在他的最新文章中推荐的一些产品就已经采用了这种冷媒。

对于采用这种制冷剂的空调,安装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明火,目前已经有相关(媒体直指原因为R32泄露,虽然个人对此存疑,R32毕竟起爆点较高,安装过程中泄露的冷媒量应该不足以产生如此威力)的报道了,大家应该尽量选择有资质的安装队伍进行安装。当然对于相关厂家来说,也一定要加强对安装流程的规范制定和把控。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操作规范,下面的安装调试部分会有涉及。

R290:未来制冷剂竞争者

▲R290,真的能成为国内制冷行业的弯道之选?论易爆性,超过R32

R290的化学成分为丙烷(CH3CH2CH3),毒性很小,有可燃性,安全等级为A3,即较高可燃性较低毒性。R290的爆炸极限为2.1% ~ 10.0%,爆炸点比R32要低得多。

R290的ODP=0,GWP=20对全球变暖的促进作用非常小,它属于天然有机物,可以从石油液化气直接获取,价格低。R290热力性能好,气化潜热大,系统充液量少,相同工况下排气温度可比R22低20℃,有利于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延长。

相比前面的三种已经面世的制冷剂,R290目前在家用分体空调领域还未见采用,而作为一种国内研发和主推的制冷剂之一,在国外还未见使用,记忆中国内企业中美芝GMCC(没错,是美的和东芝的合资压缩机厂)已经投产了采用R290冷媒的压缩机。

总的来说,目前选择空调时除去定速的R22之外,就时R410a和R32两种冷媒,不过目前两种冷媒的性能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没有必要为了追求所谓的新技术而选择R32冷媒的产品,当然也没有必要对新的R32产品近而远之,毕竟安全性还是可控的,没有想象中那般可怕。

2.2、吸收式空调的基本原理

▲一般大型建筑物,例如写字楼内的系统,采用的就是吸收式空调

采用压缩机的压缩式空调是当今消费市场中空调类型的绝对主流,但还有一种空调虽然同样采用了逆卡诺循环原理,却不并使用压缩机,即吸收式空调。吸收式空调利用了两种不同沸点的冷媒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溶液,高沸点的冷媒作吸收剂,低沸点的作制冷剂,吸收剂对制冷剂有强吸收作用。当溶液温度升高后低沸点的制冷剂沸腾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先冷凝成液体再进入到蒸发器吸热(实现制冷)。吸热后的制冷剂重新变成气体,回到一个叫吸收器的装置,被高沸点溶液吸收,再次成为混合溶液,同时对外释放热量。溶液回到一个叫发生器的装置被加热后再次分离,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吸收式空调一般在有废热的场合使用。废热可以用来加热发生器,发生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越多,溶液的分离蒸发越激烈,制冷功率与效率也就越高。现在市场上的吸收式空调产品一般有两种混合溶液,水-氨、水-溴化锂。吸收式空调需要维持低压环境以降低制冷剂(一般是水)沸腾温度。水-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循环系统的压力一般只有1KPa左右,此时水的沸点只是几摄氏度。

▲一个空调背后的门道真不少,光看这些名词就得迷糊

    “空”谈快意:空调的选购指南与避坑建议前言这是一篇关于空调选购的攻略,始于2016年初,断断续续写了1年,借着AWE观展之际,有感而发,也希望能给值友们选购空调(主要是分体,当然也会少许涉及家庭中央空调)时提供些许帮助。▲近日点开张大妈APP,“空调”两字出现在搜索栏中,不禁耳边响起“春天到了,又到了小动物们交配的季节”,不对应该是“春kimi838|

▲比文章更值得看的是值友们的分享

说到选购空调,很多大神都会提到压缩机、变频、电机、用料、铜管、电子膨胀阀……这么多的名词,各路攻略都有提及,像什么铜比铝好,电子膨胀阀比毛细管强,变频比定速牛,30kg以上的外机才是用料足,各种终极指南,看完之后,仿佛一台符合我们需求的完美型号就要呼之欲出。但是对于小白,或者是一个只想安安静静买一台空调的普通消费者,空调不是买来拆的啊,不拆怎么判断用料牛不牛逼,所以看了这么多,依然不知道买啥 。就拿京东空调品类目前销量最高的AUX挂机为例,作为一款冷暖定频机器,能耗3级, 厂家的标称使用了品牌压缩机,全铜管,看参数似乎不错啊,还这么便宜,那为什么要加钱买其他的呢?那些比较贵的空调到底好在哪?空调参数这么多,厂家主打的概念层出不穷,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应该怎么看参数呢?获取参数的渠道是厂家的广告,还是哪里呢?对此,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信息来源,一个是能效标识,二是厂家官网的技术参数栏。为什么要看这两个,因为相比一些近乎“玄学”的选择标准,这是最为可信和科学的指标。何以见的呢?我有以下材料作为佐证:

▲这份江苏省消协在2015年度报告显示,所有被检产品都能达到标称指标,所以对于产品的能效标识和产品铭牌上的技术参数,完全是可以信赖的

下面我将就如何解读技术参数进行分析,分别将将如何看懂能效标识、产品铭牌,及如何通过这两个重要信息源推测出那些我们不拆空调没法看到的用料和核心技术。

如果你有过购买国行家电的经历,那你一定对能效标识不陌生,购买空调时,大家也能看到这样的能耗标识,但要注意的是对于定频和变频空调来说,能耗等级的计算标准完全不一样,大家也千万不要直接比较不同类型产品的能耗等级来判断空调的制冷、制热能力,以及节能情况。

▲能耗标识都是3,所以以为两个产品差不多?Too Naive

对于定频空调,我国采用的定级标准是《GB 0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而对于变频空调,标准则变成了《GB 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这两个标准到底有何不同,我们又能从简单的标识上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呢?听我慢慢分解。

定频空调的能效等级由决定,『 能效比EER = 制冷量/制冷功率 』,换句话说,定频空调的能效等级反映的是制冷效率,与制热效率无关,而通过公式,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越大的能效比值表示更好的制冷性能。如果你选购空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夏天的制冷使用,那么只考虑制冷效率就足够了,也就是你只需要看能效比就行,但如果你是秦岭以南的消费者,空调很大程度上还要兼顾冬天制热需求,这时候光看能效比EER是不够的。

▲能耗标识为3级,但是开启电辅热后的理论制热效率却要低于2.3

相对于制冷效率,定频空调的制热效率怎么体现呢?这时候,你需要参看空调的技术参数或名牌,制热效率一般被称为,『 性能系数 = 制热量/制热功率 』。当前很多国内品牌的空调制热时采用热泵结合电辅热的方式,电辅热其实就是用热电阻加热,理论上限也就是100%了,效率上远低于热泵,那为什么空调厂家还要加入这一费力又不讨好的制热方式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些空调的热泵本身无法在低温下达到标称的制热量,具体原因可以参看的冬季空调导购帖

    篇二:给力制热空调/电暖器选购指南小编注:突如其来的寒流让大家猝不及防,给力的取暖设备可以为这个冬天提升幸福指数。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首席生活家@魅惑蓝心告诉大家哪些给力的取暖设备值得买。双11期间,我们将会邀请更多生活家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出发,为大家提供最新最实用的双11剁手秘籍,期待能对大家的剁手大计提供参考,不打无准备之战。小小值提魅惑蓝心|

▲低价的国产货低温制热都很着急

变频空调的能效等级是由,相比定频空调简单计算制冷效率的算法,它把制冷能力和制热能力综合起来计算,对空调性能的评估更加全面。

除了分体空调中常见的APF和COP参数外,对于家用(即多联机空调)评价的参数变成了IPLV(C),关于这个参数的定义:根据GB/T《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要求,通过测试空调机组在四个不同的运行工况下的运行效率,并进行相应计算得出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机组100%负荷时的效率(COP, kW/kW,下同),B=机组75%负荷时的效率,C=机组50%负荷时的效率,D=机组25%负荷时的效率。

总的来说,通过对能效标识及其计算方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1、定频空调和变频空调的能效定级方法不一样,光看等级,两者没有可比性。2、定频空调的能效等级和能效比只反映制冷效率,无法体现制热效率。3、变频空调的能效等级和全年能源消耗效率综合反映空调制冷和制热效率。4、若要对比制热和制冷能力,我们应当通过铭牌和参数表自行计算制冷和制热效率,如果电辅制热量在总制热量的比例中越高,制热效率就越低,冬季使用空调就越耗电。5、中央空调采用的能效标准定级方法也完全不同于普通的分体空调。

相比于其他家电,空调的铭牌上可以说是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以上图中的松下怡爵为例,内机的铭牌上清楚地标明了制冷制热能力,制冷制热时的噪声水平,循环风量,EER和APF指标,制冷剂类别等,可以说通过这样的几个关键性指标,我们基本就能够了解空调的基本硬件基础了。

如果不是在实体店购买的话,我们还可以通过品牌的官网了解到具体型号的具体参数,通过这些信息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根据以下的原则来对空调的几大部件做一个基本的判断。

变频与定频到底孰优孰劣:变频最大优势是温度调节的精确性,而副产品才是节能降耗。变频能达到的控温窗口远小于定频机,但是并不等于任何变频都强于定频机,因为控温不仅取决于电机控制方式本身,也取决于控制电路的反馈特性,变频器的特性等。

▲仅以PAM和PWM这两种典型的变频器为例,学过电机与拖动相关课程的值友觉得熟悉吗

什么变频才是好的变频:APF值越高越好。作为小白不要去纠结全直流与否,直接看结果。还以上图为例,APF越高的空调,在制冷(制热)过程中,超调量更小,达到舒适的同时,压缩机工作负载也更小。APF值越高代表空调在控温过程中所做的无用功越少,即温度的在设定值附近波动的范围越小,这样的空调在使用过程中,带给人体的感觉也更为舒适,同样的制冷能力下,选择APF值更高的。

APF值相同的空调制冷和制热能力有没有差异:如果额定制冷(制热)量相同,且APF值相当的情况下,基本可以断定在额定工况下空调的效能差异不大,但极寒和极热情况下的极限性能仍有待考察,如果空调仅仅为了满足夏天的使用需求的话,看到这里就可以了,此时选购的时候就可以比较诸如外观,除菌过滤功能,品牌附加值及售后保修年限等附属条件。

除去APF值选购空调还需要注意哪些点:个人认为除去APF值之外还有两个很值得关注的参数,最大制冷(制热)能力,循环风量。最大制冷(制热)能力实际上会超过本身的额定制冷量,相当于机器的冗余能力,如果超过越多,那么意味着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夏天特别热>40度,冬天特别冷<0度)制冷和制热的性能就要好上不少。循环风量反映的是内机送风和热交换的能力,这个数值越大,也能更快地达到目标温度,就拿同样额定制冷能力(e.g. 5100W)的挂机和柜机为例,一般柜机的循环风量都会比挂机更大,所以如果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像客厅这样的大面积开放式空间,柜机仍是更好的选择。而且目前有不少机型也附加了一些过滤除菌甚至是降低PM2.5的功能,而这样的功能有效与否,或者说是比起专门的如何,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通过循环风量进行判断。

4.1、如何确定相关参数

选购空调时,预算之内,我们首先应该确定的是我们需要的额定制冷(制热)量,而不是空调匹数。

▲计算面积时考虑的要全面,每平米的制冷量按照200W的基准计算较为合适。

关于如何确定所需制冷量呢?说容易也挺难,说复杂也简单。影响房间所需制冷量的因素挺多,墙体的隔热性能、气候、朝向(e.g. 是否西晒等),甚至人数、室内家电运行情况不同,都会影响最终结果;所需制冷量与房屋面积的关系并没有统一规范,但大致在每平方米 100W 到 300W 之间。大家也可以通过,填写气候相近的城市、房间面积、墙体、朝向等具体条件,提交后便可得到所需制冷量。当然对于普通用户啊来说,如果你所在地区气候炎热,位于顶层,隔热性差,屋内人数较多,电器发热严重,窗户面积大,房间朝西,在计算制冷量时就该选较大值,比方说每平方 250W ,甚至300W。

▲时代进步了,也许我们的选择方法也该换换了

确定完所需的制冷量后,我们再来选择型号,这里叉出去说一说为什么不采用传统的面积-匹数搭配的关系。因为匹数这个概念实际指的是空调的输入功率,1匹等于735W。以前空调的EER各个产品之间差距不大,同样的输入功率下,制冷能力也相差无几,匹数可以直接和制冷量做线性推断。但是现行产品能效比差距越来越大,如果还用匹数来选择的话很可能会造成小马拉大车的情况,或者费力不讨好。所以,选择型号时直接看制冷量,例如KFR-36GW/BpVK1这个型号中的『36』,就表示额定制冷量为3600W。

确定完了所需的制冷量及型号后,我们会得到一系列产品,这些产品选择之后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首先,如果你不是处于极寒或者极冷地区,那么根据APF值做选择,用预算做限制,选出那些标称APF值高的,在此基础上,再选择最大制冷(制热)量高的产品。假如你处于极寒或者极冷地区,那么最大制冷(制热)量将是你的首选指标。除此之外,像一些附加的净化功能,看看循环风量就好了。

这一部分不讲个人对于品牌的好恶,因为个人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孤证,因为这些去捧或者杀品牌实际会对潜在消费者造成很深的误导。而且我个人认为具体型号的讨论意义要远远大于主机厂的品牌口碑。

对于品牌,我认为某些分线方法其实是合适的,因为这反映了市场需求和品牌本身产品线的定位:

一线:格力,美的,海尔,这些品牌产品有一定的产品溢价,但高端产线也算物有所值,不要相信它们的三级能耗产品更稳定这么一回事了,故障率基本一致。

二线:海信,奥克斯,志高,品牌溢价低,经常又一些效果不错的神机,这三家都有点像空调界的神舟,买空调也可以上船 。

三线:扬子,TCL,长虹,格兰仕及其他国内品牌贴牌机,满足能吹的要求,其他的空调舒适静音性免谈,实现空调从无到有这一重要跨越,适合使用率不高,不想花钱,但又不能没有的用户。

国外品牌(比国内一线品牌更高的产品溢价,只建议一、二级能效的中高端产品):

提示:国外品牌保修一般都较国内品牌(整机六年)短,如有必要可以购买相关延保产品

一线:、松下、大金,高端及进口机型重点关注,制冷(制热)冗余大,温控确实牛,室内机静音出色,相关售后也算规范完备。

二线:、日立、富士通,相比一线进口品牌,在终端网点和售后的便利性上有所不足,尤其适合有精力、有经验的消费者捡漏选购。

三线:惠而浦、等小众欧洲品牌,国内渠道产品基本是贴牌代工,也没有很突出的产品,不值得信仰。

5.1、要上中央空调吗

▲中央空调 VRF 优点明显,良好的控温、调湿能力,但由于安装方式,系统的冗余度是个问题

有别于传统分体机的裸露安装,家用中央空调通常采用隐藏式安装,将铜管和室内机隐藏在天花吊顶内,只有室外机部分外露安装在设备阳台。因此可以有效地配合室内装潢,释放更多地面空间。另外在舒适度、低嘈音、使用便利性等方面也比传统分体机更好。

现在很多家庭装修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上中央空调,很大程度上也即是所谓的多联机、一拖多空调(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VRF)。我个人观点谨慎选用,特别是目前很多公寓的用户。一拖多的优点在我看来就一个:节省空调机安装空间;但缺点却很多:1、购买安装费用高;2、系统冗余度太低,如果发生故障,解决起来那不是十分麻烦,那是万分麻烦;3、不省电,可能很多用户本来是冲着省电去的,特别是一托多标称的IPLV(类似分体空调的APF值)还特别高,但是实际使用中,你会发现普通公寓往往只需要1-2台室内机开启,但此时,外机的能耗相比独立的分体机还是要高上不少,特别对那种无法达到室内机全部或大部分运行的用户;4、很多家庭期望安装的风管机其实相对传统的挂机和柜机在送风角度和送风距离上都有限,实现远距离送风必须加大循环风量,噪音会大幅上升;5、清洁问题,特别是风管机,清洁问题是超出一般家用空调用户的想象;6、在国内家用中央空调的施工市场上,具有专业暖通安装经验和敬业态度的施工队伍很少,而这样情况下安装会有很大隐患。

    篇三:#买值618#2017年618空调选购大盘点追加修改(2:14:34):最近这篇文章公开说破了“神机”两个品牌导致不少值友不能接受,也再此特别声明,本文仅用作参考,也是从本人实际得到的现象做的阐释,网友反馈都有截图。各位值友,具体购买哪款,什么品牌,钱在各位值友兜里,您自己说了算,但是我希望这些无论是否是真正的“水军”能魅惑蓝心| 1k 评论2k 收藏4k查看详情

▲一分价钱,一分货,蓝心大神的这篇原创中有许多关于神机的例子,当然,神机的神话远远不止于海信

存在,但绝对不会成为市场的常态与主流。市场上是不会大量长时间出现所谓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可能有一些机型在上市初期会采用那些所谓很“厚道”的用料,但是一段时间时间过后,当初的性价比神机可能就会成为坑货,那些厚道的用料都会消失不见。

5.3、库存机能选购吗

可以,但是要谨慎并做好牺牲一些使用便利性的准备。和神机一样,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库存机以性价比高的面目出现,这类机器可能大多数是当年的高阶机型,由于当初的定价较高,而乏人问津,对于这类机器一般质保会成为一个问题,但并不意味着质量一定会有问题,相反对于这类机型可能由于相关核心部件选用的都是较高标准,可能会比主流市场上同价位产品更具性价比。不过由于是几年前的机型,在所谓的智能化功能方面可能比目前主流的机型有所欠缺,不过对于极客朋友们利用现有的硬件对这类机型做一个简单升级来达到远程开关调温应该不是难事。

    米家APP控制智能插座家居网关遥控定时空调插座19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

▲空调伴侣,其实就是个大电流智能插座,不知道能不能实现遥控器上的复杂功能

5.4、PM2.5等净化功能值得吗

不太值,个人认为目前分体空调室内风机的循环和净化能力相比专业的净化设备还是太过羸弱了。从数十年前的光触媒杀菌到目前的PM2.5净化,其实空调一直在标榜着所谓的净化能力,但相比目前主流的主打净化功能的,空调所附带的净化功能真的好用吗?其实很明显,空调的循环风量、滤网过滤能力相比主流的器基本可以说是小学生对专业选手,不过目前主流的国产空调都在标榜这一概念,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只能说聊胜于无。

5.5、1Hz或者一度电所谓的节能技术值的多付钱吗

不值得,如果光是标榜所谓的1Hz、一度电或者类似技术,但是APF值仍然处于2级或3级的产品,那么只能说明这样的技术是鸡肋或事商家整出的噱头。如果一个商家宣传的技术的先进性根本没有办法通过行业标准的测试方法得到体现,那么只能说这个技术是无用的垃圾和堆料,就像一个连1+1等于几都不能确定的人说他已经在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上大有造诣,你们觉得可信吗?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商家的技术一定会在APF值及相关行业标准的测试结果中得以反映,把钱花到这样的刀刃上,而不是所谓的爱国技术的信仰上。

总结一下,其实普通消费者选购空调时候,最简单的直接的方法除去外观和品牌的选择外,只需要关注能效标识和产品铭牌或品牌官网上的技术参数详情,而不用去纠结外壳里面到底用了什么电机,什么压缩机,热管的材质,因为一切的堆料都会在APF值、额定制冷(制热)能力、最大制冷(制热)能力、循环风量上有所体现。空调是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好坏结果不仅依赖于零件的选材,更在于整体的配合,所以不要纠结于过多细节(对于一个价位档次的产品,厂家会在打开一扇窗的同时关上一扇门,性价比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无良导购吹出来的),直接看最后的结果。

6.1、分体空调安装调试

“三分产品,七分安装。”这句话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但是如何判断安装的好坏呢?

▲标准流程,如果可能的话照做

事实上的确有关于空调安装的国家标准《》,但实际上操作过程中,除去少数品牌在某些一线城市有自建的安装队伍(e.g. @上海)外,空调的安装基本上是游击队模式,这也给空调的安装和调试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那么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我们应该如何最大程度上保证自身的权益呢?

首先是要对安装人员有一个同理心,一线的安装人员真的很不容易,工作算是很累但收入又低,所以多理解他们的难处。为他们准备茶水,香烟有时候真的能让你的安装过程顺利很多,客气地提出要求,在一些原材料购买上作出适当的让步。

除此之外,在安装时确保以下几步:

1、在安装前,确认安装人员资质,询问是否抽真空(无论新旧冷媒),搞清原材料额外收费的标准;

2、在安装中,留意是否有检查内外机支架承重、冷媒泄露、漏水、排空(或抽真空)等步骤;

3、安装后,通过5-10分钟的测试,检查安装效果,包括内外机振动情况,制冷情况,排水情况等。

关于冷媒排空(抽真空)这一既定程序,其实如果按照《GB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标准要求,旧冷媒R22(一般定频机使用)可采用内气排空法,但也建议先抽真空,而冷媒R410A(变频机普遍采用)必须用真空泵抽真空,且要求此外真空压力达 30Pa 以下( 观察真空表达到 0.1MPa)为止,这一点上真空度更为重要,而不仅是抽真空的时间。

除去抽真空外,对于目前的采用R32冷媒的空调来说,在安装时严禁明火也是必须的,但除此之外的过分的担心和恐慌也是不必的,因为可燃性较低,而爆炸极限还是相对较高的,意味着即使少量的泄露也是不足以引发爆炸等恶性事故。

6.2、家用中央空调安装调试

由于家用中央空调室内机和管道线路都是隐蔽式安装,暗藏于吊顶之中,所以必须在吊顶完成之前将机器安装到位,如果装潢完成之后再选用家用中央空调,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增加装潢费用。

在安装过程中要把握好空调施工的进度,与装修的施工节点进行好的匹配,对此,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中央空调的选购需要在装修开始前确定,因为中央空调安装于天花板吊顶内,必须在天花板封顶前施工,除此之外,还有电源线,控制器线路需要提前布线;2、中央空调方案确定应该与装修设计同时进行,因为室内机需要开设送回风口及对应的检测维修预留口,这与吊顶的设计密切相关,这不但需要同时进行方案设计,还需要各方充分沟通;3、家用中央空调施工与装修施工同时进行,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是穿插在整个装修过程中的,施工进度要密切配合。

▲相关管路的铺设要合理整齐,排水管路要有适当的角度

▲错误示范:铜管仅适用扎带捆扎,固定不牢,排水管高低起伏,容易导致漏水

具体到施工和安装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各种管路的合理铺设和安装,例如,铜管需要使用专用的吊具固定,而且要确保间距合理统一,室内排水管道要保证合理的倾斜角度,确保排水通畅;其次,在开设室内机风口的时候要注意与天花板接口做到完美配合,不让送回风口被遮挡,在进行室内固定家具的安装,特别是一些卧室或者厨房定制柜的安装不要遮挡空调的送回风口;然后,在安装的关键节点上一定要确保施工的质量,完成相应的管道检测程序,确保隐蔽工程不留下后患;最后,在完成所有的安装后,一定要严格按照厂家的验收程序,完成调试报告。

▲错误示范:空调送回风口被吊顶、衣柜边缘遮挡

空调器在工作一定的时间后,其制冷、制热效果会明显下降,且还伴有一些怪味,而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人们也会出现一些专家所谓的“空调病”。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其实很大概率就是空调内机太脏了,需要清洁了。

▲空调到底有多脏,看看洗后污水横流的景象

空调使用过程中,需要清洁哪些部位?最常见的就是清洁内机外壳和过滤网,但这两个部件干净了,空调就真的干净了吗,显然没有,其实对于空调内机,还有换热器、鼓风机,及出风道等部位,这些部位其实才是藏污纳垢的死角,对此的清洁比简单拆洗过滤网要更为关键。但是相比过滤网的可拆洗属性,这些部位拆解清洁要困难的多。既然拆下进行清洁对于普通用户不切实际,有没有简单有效的办法能够清洁这些死角呢?当然有,下面简单地介绍下清洁的过程及所需要的一些基本工具:

拆解工具:螺丝刀、尖嘴钳、手电筒等

个人防护装备防尘帽(浴帽)、手套、口罩等

清洁配备带有小吸头的吸尘器、空调抗菌清洁剂丶细毛小刷丶喷水壶丶接水盘丶水管丶抹布等

    【京东超市】威露士(Walch) 空调清洗消毒液 500ml 空调清洗剂19.9元清洗换热装置的好帮手京东去购买

步骤(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1、断电、将导风叶片、导风板和外壳拆除;

▲2、清洁鼓风机叶片;

除去换季的大清洁之外,保证空调机清洁的主要工作还是平时勤清洁空调的室内机滤网,外加可以辅助适用一些净化类的辅材来保证室内机的内部清洁,例如下面的静电滤网,让老空调也有一定的PM2.5过滤功能。

    3M 空调滤网 静电滤网 3米卷 DIY149元让老空调也能有PM2.5去除功能京东去购买

▲空调静电滤网,DIY让老空调也能除去PM2.5

定频空调的定级标准:《GB 0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变频空调的定级标准:《GB 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空调安装的国家标准:《GB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

及站内值友文章,已参入卡片,此处不再赘述。

}

为夏天带来凉爽,为冬天送去温暖。空调,已经慢慢成为日常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分体式的壁挂机还是柜机,或是中央空调,要保证空调系统稳定长久的使用,除了本身设备质量过硬之外,连接其间的管道及其制冷剂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

冷媒系统的管道即是我们常说的铜管,那么冷媒系统为什么偏偏要选择铜管来作为系统管路?众所周知,冷媒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的,也就说PPR,PEX等橡塑类的管道无法使用。最终能选择的不外乎是钢管,铝管,铜管。

1.钢管,钢管无法做到整管安装,也为意味着系统中会有很多接头,因为冷媒系统管道内走的是高压的气体、液体,所以其接头处就非常容易生锈老话,钢管不适合。

2. 铝管,铝管不能做喇叭口,耐压性差不耐氧化,很容易出现漏点,铝管不适合。

3. 铜管,大部分整管安装,延展性好,耐氧化,做喇叭口耐压性好,不容易泄漏制冷剂。导热性强,换热效率更高。

以上可知铜管因其物理特性被选为冷媒系统的管道,那么铜管是什么?

铜管,常用的有紫铜管(工业纯铜)及黄铜管(铜锌合金),按制造方法的不同分为拉制管、轧制管和挤制管,一般中、低压管道采用拉制管。


1.紫铜管:铜含量达到99.90%以上,拥有铜金属这一优质基础类金属的良好特性,广泛使用在工业及民用各个领域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TP2,T2,TU1三类。

a.TP2是磷脱氧铜,含有0.015-0.04%的磷成份,拥有的良好焊接和冷弯性能,在空调制冷连接管、灶具气路连接管,电热管等制造领域被广泛使用。

b.T2是纯铜,铜含量高于99.90%,当用户对材料有较高的导电性能要求时,T2铜管将是首选。

c.TU1是无氧铜,铜含量≥99.97%,氧和杂质含量极低,纯度高,导电.导热性极好,延展性好,加工性能和焊接、耐蚀、耐寒性均好。因其生产的高要求与高成本,其产品价格大大高于其他类别的紫铜管。

2.黄铜管:铜锌合金管,牌号中H字母后的数字往往代表其铜含量的中间值,锌含量为其余量。不同牌号的黄铜管,随着铜含量越来越高,总体表现出更好的品质与延伸性能。主要用作水管及涉水的连接件。

特点:铜管具备坚固,耐腐蚀的特性,重量较轻,导热性好,低温强度高,可在多环境中使用。

以上,我们大致明白了为什么冷媒系统中都选用紫铜管来作为连接材料,材料确定以后,安装就尤为重要,下面我们来看看铜管在安装中的注意事项。


1.所有的焊点应该在铜管与分歧管的连接处进行焊接,不应该存在铜管与铜管焊接。

2.焊接过程中必须在铜管内充入氮气,这时铜管内部没有空气,避免焊接时内壁的积碳导致系统正式运转时压缩机故障。

3.充氮保压时间一般为24小时,使用R410A冷媒时,需保持管内压力为40公斤,R22冷媒则需保持管内压力为20公斤。

4.为了保证安装施工到位,所有压力表在常规24保压后不做拆除,保持到外机通电测试前才拆除,充分保证冷媒系统的安全运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更换中央空调铜管要换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