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碳酸钠的制备中碳酸氢铵要分次加入?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24.BC(2分)(对一个得1分;对1个错1个不得分)

25.不变  不变(2分)

31.NH4HSO4。HSO4有较大程度的电离,使溶液呈较强酸性。而NH4Cl只是NH4+水 解呈弱酸性。(2分)

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化学方程式也可。(1分)

34.bc(2分)(对一个得1分;对1个错1个不得分)

36.电子天平  250mL容量瓶(2分)(对一个得1分;对1个错1个不得分)

    使用甲基橙易判断滴定终点,误差小(1分)

37.保证含碘物质充分溶解(1分)

38.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不溶解(1分)

39.BD(2分)(对一个得1分;对1个错1个不得分) 冷凝管(1分) 进(1分

受热比较均匀,易于控制温度(1分)  蒸馏烧瓶(1分)

40.减少碘的损失(碘易与氢氧化钠反应,可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充分混合后再灼烧,可减轻碘的损失)(2分)

(后两步可以颠倒,4分)

50.(2分,合理即给分,错一个方程式扣一分,扣完为止)

               ;

  • 科目:中档 来源:上海高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完成下列填空:
    (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_______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②加入试剂至沉淀完全,煮沸;

  • 科目: 来源: 题型:

      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

    4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__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42.含0.800 mol NH3的水溶液质量为54.0 g,向该溶液通入二氧化碳至反应完全,过滤,得到滤液31.2g,则NH4HCO3的产率为____%。

    43.粗盐(含Ca2+、Mg2+)经提纯后,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得碳酸钠。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粗盐溶解;②加入试剂至沉淀完全,煮沸;③__;④加入盐酸调pH;⑤加入__;⑥过滤;⑦灼烧,冷却,称重。

    44.上述步骤②中所加入的试剂为__、__。

    45.上述步骤④中加盐酸调pH的目的是__。

    46.为探究NH4HCO3和NaOH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该实验方案有无不妥之处?若有,提出修正意见。

  • 科目: 来源:学年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第一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化学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完成下列填空:
    (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________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2)粗盐(含Ca2+、Mg2+)经提纯后,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得碳酸钠。实验步骤依次为:①粗盐溶解;②加入试剂至沉淀完全,煮沸;③_______;④加入盐酸调pH;⑤加入__________;⑥过滤;⑦灼烧,冷却,称重。

  • 科目:中等 来源:2014届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第一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完成下列填空:

    (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________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2)粗盐(含Ca2+、Mg2+)经提纯后,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得碳酸钠。实验步骤依次为:①粗盐溶解;②加入试剂至沉淀完全,煮沸;③_______;④加入盐酸调pH;⑤加入__________;⑥过滤;⑦灼烧,冷却,称重。

  • 科目:4 来源: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 题型:058

    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

    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________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2.含0.800 mol NH3的水溶液质量为54.0 g,向该溶液通入二氧化碳至反应完全,过滤,得到滤液31.2 g,则NH4HCO3的产率为________%.

    3.粗盐(含Ca2+、Mg2+)经提纯后,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得碳酸钠.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粗盐溶解;②加入试剂至沉淀完全,煮沸;③________;④加入盐酸调pH;⑤加入________;⑥过滤;⑦灼烧,冷却,称重.

    5.上述步骤④中加盐酸调pH的目的是________.

    6.为探究NH4HCO3和NaOH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该实验方案有无不妥之处?若有,提出修正意见.

  • 科目:中档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完成下列填空:
    (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________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2)粗盐(含Ca2+、Mg2+)经提纯后,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得碳酸钠。实验步骤依次为:①粗盐溶解;②加入试剂至沉淀完全,煮沸;③_______;④加入盐酸调pH;⑤加入__________;⑥过滤;⑦灼烧,冷却,称重。

  • 科目: 来源: 题型:

    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
    (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

    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2)含0.800mol NH3的水溶液质量为54.0g,向该溶液通入二氧化碳至反应完全,过滤,得到滤液31.2g,则NH4HCO3的产率为

    (3)粗盐(含Ca2+、Mg2+)经提纯后,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得碳酸钠.实验步骤依次为:
    ②加入试剂至沉淀完全,煮沸;

    (4)上述步骤②中所加入的试剂为

    (5)上述步骤④中加盐酸调pH的目的是

    (6)为探究NH4HCO3和NaOH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若有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

    若无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

    该实验方案有无不妥之处?若有,提出修正意见

  • 科目:中档题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变化与另外两种变化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水循环,这种循环主要是由水分子 的运动引起的.
    (2)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3)如图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①图中a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光合作用.
    除此以外,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主要途径为海水吸收,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②请各举一例实现图中所示的物质变化,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填序号)
    ②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上升引起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不是,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氧气(或二氧化碳太少,地表生物将遭受强烈紫外线的伤害,甚至地球也可能会变成冰球等)
    ③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增强对CO2的吸收,别一个是减少排放.“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B(填序号)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减少使用私加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
    D.开发新能源,逐渐取缔直接利用化石燃料的历史
    (5)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液氨被人们被为一种潜在的清洁燃料.
    ①在实验室中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装置A(填字母序号,下同)在C、D、E 三种装置中,收集氨气应选择D  若用装置F 收集氨 气,则应将d(填如图2“c”或”d”)与发生装置相连接.
    ②如图3是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前,应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方法是:关闭活塞,将导管一端浸在水中,双手紧捂锥形瓶,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
    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变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灭火.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需求量很大,因此纯碱的制备一直是科学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19世纪欧洲有个吕布兰制碱法,其主要反应原理是:

    这种方法的最大缺点是:①此反应是高温固体反应,不能连续生产;②浪费原料,CO2不能回收利用;③污染环境,CaS没有任何用处,只能抛至野外。由于这些缺点的存在和后来化学工业的发展,吕布兰法被索尔维法代替。索尔维法的生产流程如下:

    索尔维法能实现连续生产,但其食盐利用率只有75%,且所得副产品CaCl2没有用处,污染环境。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经过一年的努力,做了500多次循环实验,终于设计出新的制碱工艺,于1943年11月在完成实验室规模的流程实验基础上,在工厂顺利试产,食盐的利用率达96%以上,得到了纯碱和氯化铵两种重要产品。氯化铵主要用作氮肥。侯德榜制碱法原理是:

    ①在30~50 ℃的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至饱和,再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钠沉淀;

    ②过滤,将滤渣加热而得到产品;

    ③滤液中加入细食盐末,在10~15 ℃,使NH4Cl沉淀,滤液为饱和食盐水。

    (2)写出索尔维制碱法的各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在索尔维制碱法中____________物质可循环利用。

    (5)在侯德榜制碱法中____________物质可循环利用。

  • 科目:4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 必修 化学与技术 (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58

    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需求量很大,因此纯碱的制备一直是科学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19世纪欧洲有个吕布兰制碱法,其主要反应原理是:

    这种方法的最大缺点是:①此反应是高温固体反应,不能连续生产;②浪费原料,CO2不能回收利用;③污染环境,CaS没有任何用处,只能抛至野外.由于这些缺点的存在和后来化学工业的发展,吕布兰法被索尔维法代替.索尔维法的生产流程如下:

    索尔维法能实现连续生产,但其食盐利用率只有70%,且所得副产品CaCl2没有用处,污染环境.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经过一年的努力,做了500多次循环实验,终于设计出新的制碱工艺,于1943年11月在完成实验室规模的流程实验基础上,在工厂顺利试产,食盐的利用率达96%以上,得到了纯碱和氯化铵两种重要产品.氯化铵主要用作氮肥.侯德榜制碱法的原理是:

    ①在30~50℃的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至饱和再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钠沉淀;

    ②过滤,将滤渣加热而得到产品;

    ③滤液中加入细食盐末,在10~15℃,使NH4Cl沉淀,过滤,滤液为饱和食盐水.

    (2)写出索尔维制碱法的各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写出侯德榜制碱法第①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在索尔维制碱法中________物体可循环利用.

    (5)在侯德榜制碱法中________物体可循环利用.

}

本发明涉及碳酸钠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领域。

目前,工业上一般以碳酸钙和硫化钠为反应原料制备碳酸钠。比如,专利cna提供了一种制备氢氧化钠联产碳酸钠和硫化钙的方法:将硫酸钡副产硫化钠法所得硫化碱废渣,用水浸泡0.5-2小时,经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滤液一;与氢氧化钙反应,得到含氢氧化钠、碳酸钙及硫化钙的混合物;所得混合物经过滤分离氢氧化钠的溶液和含碳酸钙及硫化钙的滤饼;氢氧化钠的溶液送入蒸馏器一蒸馏为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即为氢氧化钠产品;含碳酸钙及硫化钙的滤饼洗涤后,与碳酸钙反应,得到含硫化钙沉淀和碳酸钠的溶液的混合物;经过滤得到硫化钙滤饼和碳酸钠滤液;硫化钙滤饼经过洗涤机,干燥,粉碎,得到硫化钙产品;将碳酸钠滤液送入蒸馏为碳酸钠饱和溶液,而后干燥,得到粉体碳酸钠产品。

专利cna提供了用硫化碱废渣制备烧碱、碳酸钠和硫化钙的方法:用硫酸钡副产硫化钠法所得硫化碱废渣中所含有的硫化钠和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得到含氢氧化钠、碳酸钙和硫化钙混合物,经过滤将氢氧化钠与碳酸钙和硫化钙分离,滤得的氢氧化钠溶液制备为烧碱,滤得到的碳酸钙和硫化钙混合物纯化后再与硫化钠反应,得到含碳酸钠和硫化钙的混合物,经过滤将碳酸钠和硫化钙分离,滤得的碳酸钠溶液制备为碳酸钠产品,滤得的硫化钙纯化后即为硫化钙产品。该方法消除了硫化碱废渣中硫化钠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利用了硫化碱废渣的潜在价值,实现了变废为宝,是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此外,专利cna提供了一种制备碳酸钠和亚硫酸钠的方法,把治理钡泥所得酸性氧化物废渣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含碳酸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液体,经减压蒸馏器为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再冷却结晶为亚硫酸钠晶体,经过滤分离亚硫酸钠晶体和含碳酸钠的溶液;亚硫酸钠晶体经洗涤、粉碎和干燥,得到亚硫酸钠产品;含碳酸钠的溶液继续蒸馏为碳酸钠饱和溶液,用气流干燥器制成粉体碳酸钠产品。

迄今,尚未见以钒酸钠为原料制备碳酸钠的相关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碳酸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碳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钒酸钠饱和水溶液中加入碳酸氢氨和/或碳酸氨,于20~50℃反应,反应结束后升温至80~95℃,继续反应至无二氧化碳生成,固液分离,收集固体,即得。

进一步地,将钒酸钠溶液浓缩或钒酸钠结晶配制饱和溶液时,以溶液中出现微量结晶物为宜。

进一步地,碳酸氢氨和/或碳酸氨以粉末形式加入。

进一步地,碳酸氢氨和/或碳酸氨中碳酸根离子的摩尔数:钒酸钠中钠离子摩尔数=(1~3):3。

进一步地,于20~50℃反应30~60min。

进一步地,反应结束后通入二氧化碳再继续升温。

进一步地,二氧化碳的通入时间为30~60min。

进一步地,于80~95℃反应30~60min。

进一步地,于80~95℃反应30min。

进一步地,收集固体后进行干燥。

进一步地,固体于105~110℃烘干。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钠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非常方便地制备碳酸钠,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而且所得产品的纯度高达97%以上。

2、本发明方法能够对接钒铬渣提钒工艺,以钒铬渣提钒工艺产生的钒酸钠溶液或钒酸钠结晶为原料制备碳酸钠,不仅回收了其中的钠资源,所得碳酸钠可再返回焙烧工序,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钒酸钠经过提钠后,有利后期钒产品的制备,能够降低后期钒产品制备过程中所需其它原料的消耗。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

本发明提供了碳酸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钒酸钠饱和水溶液中加入碳酸氢氨和/或碳酸氨,于20~50℃反应,反应结束后升温至80~95℃,继续反应至无二氧化碳生成,固液分离,收集固体,即得。

发明人在优化钒铬渣提钒工艺的沉钒工序时,本来尝试用碳酸氢铵在碱性条件下沉钒,结果发现析出的沉淀并非沉钒目标产物偏钒酸铵,而是高纯度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经过加热释放二氧化碳即可生成碳酸钠,从而提供了一种制备碳酸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其中,若反应原料钒酸钠水溶液不饱和,反应液中很难析出沉淀,会导致碳酸钠收率大幅降低。

进一步地,上述反应结束后,通入二氧化碳,再进行固液分离,能够进一步提高碳酸钠的得率。

实施例1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碳酸钠

钒溶液100ml(其中tv=32g/l,na+=65g/l),加入碳酸氢氨粉末7.4g,在常温20℃反应30min,通入二氧化碳继续反应30min,升温至80℃继续反应半小时,过滤,洗涤在105℃烘干,测得获得碳酸钠4.2g,测得碳酸钠纯度为97.1%。

实施例2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碳酸钠

钒溶液2000ml(其中tv=22g/l,na+=45g/l),加入碳酸氨粉末375g,在50℃反应60min,通入二氧化碳继续反应60min,升温至95℃继续反应半小时,过滤,洗涤,在110℃烘干,测得获得碳酸钠175g,测得碳酸钠纯度为97.2%。

实施例3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碳酸钠

钒酸钠结晶物500g(其中tv=114.3g,na=220g),加入碳酸氢氨粉末75.5g,以溶液形式加入,在50℃反应60min,通入二氧化碳继续反应60min,升温至80℃继续反应半小时,过滤,洗涤,在105℃烘干,测得获得碳酸钠430g,测得碳酸钠纯度为97.5%。

实施例4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碳酸钠

钒酸钠结晶物1000g(其中tv=22.86%,na=44%),加入碳酸氨粉末612.17g,以溶液形式加入,在20℃反应30min,通入二氧化碳继续反应30min,升温至95℃继续反应半小时,过滤,洗涤,在95℃烘干,获得碳酸钠810g,测得碳酸钠纯度为97.3%。

本发明涉及碳酸钠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领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碳酸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钒酸钠饱和水溶液中加入碳酸氢氨和/或碳酸氨,于20~50℃反应,反应结束后升温至80~95℃,继续反应至无二氧化碳生成,固液分离,收集固体,即得。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非常方便地制备碳酸钠,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而且所得产品的纯度高达97%以上,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伍珍秀;蒋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酸氢铵的精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