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比听觉慢 说明什么 ,?

【摘要】自考练习题是做完真题后用来练手以及查漏补缺的,在复习中的作用非常大。希赛小编整理了2022年4月自考28665心理学模拟题三,希望能帮助各位自考生更好地学习,顺利通过考试。

希赛频道整理了2022年4月自考28665心理学模拟题三,以供考生们能更好的巩固核心重点知识,得到更好地复习效果,顺利通过考试。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自考试题及答案,只要课程代码和课程名称相同,都可参考使用。

2022年4月自考28665心理学模拟题三

1.感觉 2.知觉 3.感受性 4.感觉阈限

5.绝对感觉阈限 6.差别感觉阈限 7.适应 8.明适应

9.暗适应 10.社会知觉 11.首因效应

12.晕轮效应 13.社会刻板印象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是( )

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

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蠢,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4.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

A.感觉 B.感觉器官C.感受器 D.感受性

5.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心理量

6.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7.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8.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9.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10.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1.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2.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像不变的特性,这是(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3.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4.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5.当认知者对一个人某种性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往往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性。这种社会知觉偏差称为( )

A.首因效应 B.定势作用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16.古人日:“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实践活动的影响 B.感觉适应 C.感觉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17.电影开映后,走进电影院起初什么也看不清,等一段时间后慢慢能看清了,这种现象叫视觉的( )

A.明适应 B.暗适应 C.感受性 D.恒常性

18.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 )

19.有的人听觉能力特别好,能够听出远处的轻微声音,这说明他的听觉( ) 、

A.差别阈限高 B.差别阈限低 C.绝对阈限低 D.绝对阈限高

20.常看到有人对老年人讲话要放大声音,这说明老人的听觉的( )

A.差别阈限高 B.差别阈限低 C.绝对阈限低 D.绝对阈限高

21.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成( )

A.正比 B.反比 C.没有关系 D.平行关系

22.在视觉后象中,所保持的形象与原有的刺激性质相反时,这种后象被称作为( )

1.人的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 )

A.近距离感觉 B.内部感觉 C.远距离感觉 D.超感知觉 E.颜色感觉

2.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是个临界值。它包括( )

A.绝对刺激量 B.差别刺激量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阈限 E.差别感觉阈限

3.视觉的适应现象最常见的有( )

A.明适应 B.暗适应 C.大小适应 D.形状适应 E.距离适应

4.颜色感觉的属性有( )

5.声音感觉的属性有( )

6.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可把知觉分成( )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触知觉 D.嗅知觉 E.味知觉

7.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知觉可分为( )

A.空间知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社会知觉 E.颜色知觉

8.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E.集中性

9.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也称格式塔原则,主要包括( )

A.接近性 B.相似性 C.连续性 D.封闭性 E.良好图形

10.知觉恒常性包括( )

A.大小恒常性 B.形状恒常性 C.颜色恒常性 D.亮度恒常性 E.味觉恒常性

11.人们对时间知觉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

A.对时间的分辨 B.对时间的确认 C.对持续时间的估量D.对时间的预测

1.简述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2.什么是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3.简述颜色感觉的三种属性。

4.简述主要的色觉理论。

7.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8.什么是知觉组织的格式塔原则?

9.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哪些方面?

10.简答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

11.简述形成社会刻板印象的主要原因。

12.简述社会知觉有哪些独特性。

1.论述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2.结合实际论述社会认知过程中信息整合的特点。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吉姆是一个学生,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而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将吉姆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打招呼;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打招呼等。实验中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让四组被试各阅读一段文字,然后问他们:“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热情的;第二组大部分认为吉姆是孤独内向的,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95%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外向的;第四组只有3%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另外,心理学家又在呈现两段文字之间增加了一些其他活动,结果发现,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材料对吉姆的个性进行判断。

请用心理学的有关社会知觉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2.通常人们会对不同职业、性别、民族、地区、国家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比如:人们通常觉得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日本人善于模仿、进取、尚武、有野心;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我国大多数人认为,北方人直率、豪放、粗扩、大方、但缺乏灵活性和耐心等;南方人精明、心细、开放、思维灵活、但有点斤斤计较等等。

(1)请用心理学中有关社会知觉的理论知识分析以上现象。

(2)简单说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不懂制定学习计划?无法提炼教材考点?不妨跟随名师学习,2022年希赛自考网络直播班,让你有效提分!点击查看你的提分秘籍!【

}

2022年自考《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6)

11.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C)

12.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像不变的特性,这是(D)

13.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D)

14.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B)

15.当认知者对一个人某种性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往往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性。这种社会知觉偏差称为(C)

16.古人日:“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B)

17.电影开映后,走进电影院起初什么也看不清,等一段时间后慢慢能看清了,这种现象叫视觉的(B)

18.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C)

19.有的人听觉能力特别好,能够听出远处的轻微声音,这说明他的听觉(C)、

20.常看到有人对老年人讲话要放大声音,这说明老人的听觉的(D)

21.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成(B)

22.在视觉后象中,所保持的形象与原有的刺激性质相反时,这种后象被称作为(B)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觉自己目光呆滞反应慢怎么回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