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浸礼头发没湿会怎样?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跨 文 化 哲 学 研 讨 会 时间:2015年1月17日 地点:哲学学院南楼114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跨文化哲学研讨会”进程安排 (每人发言15分钟,回答问题10分钟) 上 午 9:00——9:10 吴院长致开幕词 9:10——9:35 连凡 “试论儒家与天主教性论之比较” (第3页) 9:35——10:00 黄超 “托马斯与朱熹情感理论比较” (第11页) 10:00——10:25 徐弢 “论“梵二”对耶佛关系与对话的影响” (第14页) 10:25——10:35 休息 10:35——11:00 曹彦 “天理与神灵——散点透视下的中印核心文化” (第22页) 11:00——11:25 沈庭 “关于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第33页) 11:25——11:50 潘磊 “意见分歧与信念调整” (第39页) 下 午 14:30——14:55 吴根友 “镜像中的中国传统道德” (第49页) 14:55——15:20 肖 航 “孝与中国传统社会治理” (第61页) 15:20——15:55 陈江进 “中西文化语境中的伪善问题” (第70页) 15:55——16:05 休息 16:05——16:30 桑靖宇 “略谈中西宗教哲学的差异与汇通” (第76页) 16:30——16:55 陈晓杰 “荻生徂徕的不可知之天” (第80页) 16:55——17:20 秦平 “秩序的失落与重建:《穀梁传》政治哲学的主题” (第91页) 17:20——17:30 桑靖宇致闭幕词 试论儒家与天主教、朱熹的性论的 连凡 哲学学院,武汉] 一、荀子的性论”是一事物区别于事物的本是事物其构成具有的(知良能”)的“先秦学的殿军荀子:[1](巻五《王制篇》第九P164) 唐“生谓滋长,知性识”“义谓裁断也”“滋长”指生长“性识”指天性所具有的认识能力,里指生来即具备的知觉能力。”作为所说的德”义礼智)一,具体指和判断非能力。子[1](卷十三《礼论篇》第十九P372-373) 作为五行生物)最基本素“水火”是由气构成。荀子中国传统视作构造万物形体的材质,又用“”的三阶段来了生物中的植物、动物人类。荀子的思考,万物的构造可依次表示如下:物——气气 人 类子谓“有血气属”是指动物人类他用“”(知觉能力)区分“血气”无生物、植物与“血气”动物类一方面,人类动物虽然都有“”的能力者的区别在于“”,即是否具有决判断的能力。于人和动物的这种区别,荀子其理由:[1](巻三《非相篇》第五P78-79) [1](巻五《王制篇》第九P164) “辨”作为辨别能是)作用主要指知觉、辨别、思虑、选择判断,与前述的“”(裁断)相同。荀子“辨莫大于分”可知辨的于“”。杨倞注“有上下亲疏之分也”可知所谓“”具体是指社会职分、关系(下、尊卑贵贱)辨别与区分。说“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杨注云“生于有礼也”知圣王制定的“”(礼乐制度与规范)是“”的依据和前提。有具”之后才能有“”。众所周知,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而提倡性恶论,认为人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端”“四德”些的道德理性人生来是恶的,通过来改规范性以社会秩序了社会秩序,基于其人相分”立场了自然客观性之天与的不同职分人来说,“”即社会职分群(团体)社会组织荀社会秩序与团体能力的立场了人生具有“”或“辨”的能力,以此能力与责任的一种人文主义荀子“义”作为“”与“群”的前提,以“”与“群”作为“”的结果只有“义—分—群”或“辨—分—礼”的顺序推广,是确立人为“物之长”尊与社会成立的根据。总,正如汉学家芬莱)所的,“是一种仪性的存在物”[6](P14)荀子人内能力社会性作为人的。性论氏父子的评论 天之生物,有有血气知觉者,人兽是也。有无血气知觉而但有生气者,草木是也。有生气已绝而但有形色臭味者,枯槁是也。[8](卷四十九《晦翁学案》下《答余方叔》P1567) 属性儒家如荀子 无 生 物——形气 植   物——形气+生气 动物?人类——形气+生气+血气 另一方面,朱熹继承程颐“理一分殊”思想家倡导的性中有道德本(高度以理为于万物源清浊纯驳,因此“气异”。其着点在本源之同,即“理一”[8](卷四十八《晦翁学案》上《语要》P1520)万物之形质的气质虽有清浊之同,但都是阴阳五行之气而来,所以“气相近”即是性)贯注于气中并之为浊禀赋的说“绝不同”其着重点在对理性)的遮蔽和影响,即所“分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点水礼与浸水礼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