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离子氧化性那么强,为什么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还是二价铁?

  分离提纯是指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以此提高其纯度。分离提纯一种常用的化学,在化学学习中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方法又有那些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必备化学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必备化学知识点一

  熟记重要的实验现象:

  1、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①火焰为蓝色或淡蓝色的是:H2、CO、CH4、H2S、C2H5OH;

  ②火焰为苍白色的为H2与Cl2;

  ③钠单质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都呈黄色。钾则呈浅紫色。

  ②向一溶液中滴入碱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进而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③与碱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必是Fe3+;生成蓝色沉淀的一般溶液中含有Cu2+

  ⑤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一般是Mg2+和Al3+,若加过量NaOH沉淀不溶解,则是Mg2+,溶解则是Al3+;若是部分溶解,则说明两者都存在。

  ⑥加入过量硝酸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硅酸沉淀(原来的溶液是可溶解的硅酸盐溶液)。若生成淡黄色的沉淀,原来的溶液中可能含有S2-或S2O32-。

  ⑦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的往往是含有苯酚的溶液,产物是三溴苯酚。

  ⑧有砖红色沉淀的往往是含醛其的物质与Cu(OH)2悬浊液的反应生成了Cu2O。

  ⑨加入过量的硝酸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溶解的有AgCl、BaSO4、BaSO3(转化成为BaSO4);AgBr和AgI也不溶解,但是它们的颜色是淡黄色、黄色。

  ⑩能够和盐溶液反应生成强酸和沉淀的极有可能是H2S气体与铜、银、铅、汞的盐溶液反应。

  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此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般是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含有SO32-或HSO3-或者含有S2O32-离子。

  ②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且此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气体一般是CO2;原溶液可能含有CO32-或HCO3-。

  ③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应为H2S,原溶液中含有S2-或HS-,若是黑色固体一般是FeS。

  ④与碱溶液反应且加热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此气体是氨气,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⑤电解电解质溶液时,阳极产生的气体一般是Cl2或O2,阴极产生的气体一般是H2。

  ①Fe3+与SCN-、苯酚溶液、Fe、Cu反应时颜色的变化;

  ②遇空气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必为NO;

  ③Fe2+与Cl2、Br2等氧化性物质反应时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褐色。

  ④酸碱性溶液与指示剂的变化;

  ⑤品红溶液、石蕊试液与Cl2、SO2等漂白剂的作用;

  石蕊试液遇Cl2是先变红后褪色,SO2则是只变红不褪色。

  SO2和Cl2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褪色后若加热,则能恢复原色的是SO2,不能恢复的是Cl2。

  ⑥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⑦卤素单质在水中和在有机溶剂中的颜色变化。

  ⑧不饱和烃使溴水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褪色。

  5、与水能发生爆炸性反应的有:F2、K、Cs等。

  高考必备化学知识点二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正确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硝酸

  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7.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8.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9.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10.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

  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

  11.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13.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

  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4.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

  16.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

  错误,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由于电离不完全导电性都较弱,比如BaSO4的饱和溶液

  17.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18.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9.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

  21.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2S、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

  正确,建议从电荷守恒角度来理解

  23.电解、电泳、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

  错误,电离不需通电,电化学腐蚀自身产生局部电流,电泳为物理变化

  24.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乙烯、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25.氯化钾晶体中存在K+与Cl-;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1: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

  错误,过氧化钠中Na+与O2 2-为2:1,没有O- ,石英中存在杂质

  26.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错误,NO2会部分双聚为N2O4

  27.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个氧气分子;60gSiO2中含有NA分子、3NA个原子

  错误,SiO2中没有分子

  28.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错误,稀有气体在固态时以单原子分子晶体形式存在

  29.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故胶体不带有电荷

  错误,胶体带有电荷

  30.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数就越多

  错误,没有说明体积

  31.只有在离子化合物中才存在阴离子

  错误,溶液中阴离子以水合形式存在

  32.原子晶体熔化需要破坏极性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错误,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4.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正确,比如Hg常温为液态

  35.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

  错误,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也不一定升高,考虑氢键

  36.电解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强

  错误,如果以Cu做阳极电解酸性就会减弱

  37.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离子有6个

  错误,远远小于NA个,胶体中的一个胶粒是由许多个离子构成的

  39.在HF、PCl3、P4、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错误,HF和SF6都不满足

  40.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错误,比如Ag和Ca

  高考必备化学知识点三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和难点。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高考必备化学知识点四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高考必备化学知识点相关:

}

这是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教材P39实验3-1)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问题】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探究,推导出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3.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1)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39实验3-2(让学生描述出反应的实验现象)

  现象: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光,生成一种淡*固体——过氧化钠(Na2O2)

  2Na+O2==Na2O2(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0科学视野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

  【探究】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不与水反应呢?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41实验3-3

  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为水?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探究】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学生探究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怎样?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归纳、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课后作业】【拓展、探究】

  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

  5.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现象?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①钠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4、钠的存在及保存

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高二化学说课稿金属的化学性质范例,欢迎参考!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茹下教学目标:

  A认知目标: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体协作的能力。

  c.情感和价值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A.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本课题的重点。

  B.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是本节课的难点。

  A.本章主张自主学习为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B.本课题是比较系统地认识一类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对比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五、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实物呈现,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思路的综合评价。

  以生活中的事例“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金牟取暴利,我们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引入,同学们能够想到的多数是利用其物理性质,告诉同学们除物理性质以外还可以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列举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属的反应,比如铁的生锈,铜绿的产生,铁质菜刀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银白色等,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金属,这里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让学生认识金属的通性;复习和金属相关的化学性质,并分类归纳:铁可以和氧气反应,活泼的金属可以和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等。最后总结性思考这些反应中金属原子的失电子情况,引出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

  在学习金属跟氧气的反应时,采取“回顾—引导—自学—讨论—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铁可以和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那么其他的金属呢?从金、铁、镁和氧气的反应看,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属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属钠、铝分别和氧气反应的情况。

  (四)师生互动,边讲边实验,探究钠的相关性质。

  展示钠的存放,取用和切割,从中让学生领悟钠的物理性质;从切割后截面的颜色变化让学生体会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考,去认识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并根据化合价自己去尝试书写反应方程式。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主体的理念,接下来让学生去思考钠燃烧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钠,提供必要的仪器让学生去加热钠,使之燃烧,观察现象,比较性的提出问题,引出钠的燃烧反应。从产物的颜色认识到这是不同于氧化钠的新的物质,此时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初步认识过氧化钠。

  (五)比较着做实验,认识铝和氧气的反应。

  从钠的反应和镁、铝表面有氧化膜的层次,让两位学生比较着做实验,观察铝在打磨掉氧化膜前后两种情况下加热融化后的现象,让学生自发思考为什么现象会一样?认识到反应的发生,体会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护作用。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开放性的思考对铝的氧化膜的认识,可以作为课外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的拓展,提高学生能动的学习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总结性的让同学们先讲讲这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点,让后教师归纳一下。在以布置一些针对性的作业结束课堂。

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1.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1. 提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及交流、汇报等方面的能力,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2.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乐趣。

2. 激发创新精神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的概念;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教学难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课前准备 :铜丝,铝丝,金,铁丝,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在现代考古中,发现从地下出土的文物里,金银器具总是比铁器保存得完整、完好,而且年代比铁器早。你知道为什么吗?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开始购买很多金银首饰。想一想,如何辨别真金和假金呢?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你知道这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些问题,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回顾学过的铁、镁等与氧气的反应,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再结合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设置学生讨论(老师可适当引导比较),得出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和氧气反应。如果把金 (Au) 的化学活泼性与这两种金属比较,则金 (Au) 排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从这些实验现象我们知道,最容易和氧气发生反应的金属是最活泼的,你能试一试排列一下镁、铁、铜、金的金属活性顺序吗?

大家都排列出了这几种金属的活性顺序,接下来我们来探究几种常见金属的活泼性,验证一下大家的结论。

选取 4 只试管,先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再 依次 向四只试管中加入 Cu 、 Fe 、 Zn 、 Mg 四种金属,来做这个对比实验。值得强调的是加入的顺序( Cu 、 Fe 、 Zn 、 Mg )很重要,这样实验现象有个递进的过程,便于学生观察、对比,把握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清晰地比较出这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从而比较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或播放视频:金属与酸、酸与金属的反应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通过该实验探究现象分析,能否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突出重点。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使学生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整理、展示结论:

b. 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观察这些化学反应方程式,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其实它们都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学反应在我们化学学科里有专门的名称:置换反应。置换反应就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想想如果在实验室制取氢气,你认为选用那种金属最合适?为什么?

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a. 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

b. 铝丝进入硫酸铜溶液中

c. 铜丝进入硝酸银溶液中

d. 捅死进入硫酸铝同学中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学生分组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结论:铝能置换出铜、银,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铜、银强。铁能置换出铜、银,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金属活动性: Al > Cu > Agb.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应出来。

通过以上三个探究过程的结果,以及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的真实结论, 进而给出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用途。

你能设计实验比较铁铜汞的金属活动性吗?

通过我们的探究,发现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各种金属的活动性。人们在长期的 的 实验研究中,归纳和总结了各种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表,我们来对照一下,和刚刚我们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不是一致。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比后面的金属活泼,也可以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活性顺序表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里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根据我们的探究发现,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或剧烈程度,可以判断出这种金属的活动性,也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比较 2 种金属的活泼型、性,比如铁、铜不能置换出铝,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铜强。

我们还知道置换反应就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1.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钠、铝、铁与氧气的反应。

  3.了解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会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4.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了解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通过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和钠加热时氧化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和分析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1.金属与氧气反应规律

  2.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4.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金属有铁、铝、铜、银等,你知道这些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还是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吗?

  阅读教材第46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并解释原因。

  PPT投影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示意图。

  学生读图,并说出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

  归纳整理: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O、Si、Al、Fe、Ca。

  过渡: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金属单质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了解金属更多的性质。首先请同学们根据你对金属的观察和使用,说出金属都有哪些物理性质?

  归纳整理: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易导电、易导热、有延展性。

  阅读教材,观察并分析第46页图3-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交流,回答。

  归纳整理: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思考与交流: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比较Na、Mg、Al、Fe的还原性强弱,预测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评析。

  1.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较大块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观察钠的表面。

  2.用小刀从中间切开,观察钠的“真面目”:颜色、光泽,感受钠的硬度,并注意观察切面的颜色变化。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过渡:如果加热,钠又有什么变化呢?

  1.用坩埚钳夹持坩埚放在三角架的泥三角上,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钠块,用滤纸吸干煤油后放入坩埚中,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2.观察现象和生成的固体颜色、形态。

  加热条件下:钠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火焰,生成淡*粉末状固体——过氧化钠。2Na+O2Na2O2

  思考与交流:你认为铝能否与氧气反应?若能,反应的理由是什么?若不能,依据是什么?

  讨论推测:铁能与氧气反应,根据金属活动性,铝比铁活泼,应该能与氧气反应,但在生产生活中铝却不会生锈,也可能不与氧气反应。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并轻轻晃动,观察现象。

  2.重新取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除去其表面的氧化膜,加热。

  学生观察、对比、思考,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氧化膜熔点高,加热时氧化膜包裹着的内层铝熔化而不会滴落。

  思考与交流:请解释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铁制品需要刷漆或采用其他措施防腐,而铝制品则不用。

  解释:这是因为铁锈比较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而铝表面的氧化膜比较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氧化。1.金属钠是_______色固体,质地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发现金属钠的表面变暗,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是___________色。

  2.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A.水中B.煤油中C.棕色瓶中D.酒精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金属如铁、铝、铜等是不和水反应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不和水反应呢?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钠的几点性质,并且知道了钠比较活泼,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钠是否和水反应?

  实验探究: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放入一小块钠。

  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归纳整理:现象:浮、熔、游、响、红。

  思考与交流: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浮: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比较低。

  响:生成的气体能燃烧。

  思考与交流:结合实验现象,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生成气体的成分。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释:钠的化合价升高,必然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在水中氧的化合价为不能降低,只能是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产物为氢气。

  (二)金属与水和酸的反应

  思考与交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H2。

  通过点燃生成的气体来证明。

  思考与交流:金属钠着火,能否用水灭?为什么?应该如何处理?

  解释:不能。因为钠能与水发生反应,且生成的氢气能燃烧,火会更旺,应用沙子盖灭。

  思考与交流:根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请你预测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

  过渡:下面我们来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预测是否正确。

  实验探究:取一试管,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再加入一小块钠,观察现象。

  归纳整理: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思考与交流:根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我们预测应该有红色固体铜生成,而实验结果是有蓝色沉淀生成,那么沉淀的成分是什么?试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整理:当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时,由于钠非常活泼,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

  过渡:通过生活常识我们知道铁不与冷水反应,也不与热水反应,那么铁能否与水蒸气反应呢?

  思考与交流: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使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提示:从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反应产物的检验等环节,讨论反应装置的设计。)

  PPT展示几名学生画的装置图,师生共同分析各装置的优缺点,归纳整理出方案。

  实验探究:按照教材第51页图3-9进行演示,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与交流:对比钠、铁与水的反应条件,以及钠与铁的活泼性,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整理:当不同的还原剂和同一种氧化剂反应时,所需要的条件越低,该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过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那么金属与酸反应会是怎样一种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回顾初中学习过的金属与酸的反应,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三)金属与酸的反应

  [学生实验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

  实验目的:能否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实验用品:铁丝、铜丝、铝条、稀盐酸、稀硫酸、试管

  每4名学生为一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并将全体学生分成A、B两大组

  A组: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小段铁丝、铜丝、铝条,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控制相似的实验条件,即保证同种酸的体积相同),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类似的实验。

  2.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2)比较三种金属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排列。

  3.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铁、铝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元素,而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由此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铁、铝比铜活泼。而铝跟酸反应比铁剧烈,则铝的活动性比铁强。

  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学生讨论:金属活动顺序中为什么有氢的位置?有何作用?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说明:学生亲眼看到了上述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通过比较、讨论,容易认知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从而为后面给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打下基础。】

  1).在上面的实验中,铁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硫酸亚铁,并放出氢气;铝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铝、硫酸铝,并放出氢气。试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观察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3).得出置换反应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这类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4).强调:铁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后显+2价,用铁锅炒菜,铁和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给人体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说明: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特点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

  (四)、实验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

  【实验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

  实验目的: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实验用品:锌片、铁丝、铜丝、硫酸铜溶液、*银溶液、氯化钠溶液、试管

  实验要求: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小段锌片、铁丝、铜丝,然后分别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银溶液、氯化钠溶液,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1).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1)哪些物质之间会发生反应?反应产物是什么?

  (2)对照金属活动性顺序,找出金属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有什么规律?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说明:在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规律后,学生对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利用给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现象,通过学生讨论,得出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这样安排,既找出了规律,又应用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起到对当堂所学知识加深巩固的作用。】

  (五)、金属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金属铝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

  (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1.银、铂、金等经常被用作贵重首饰这与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有很大关系,试想,用铁做首饰行吗?

  2.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会利用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原理来冶炼金属,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说明:利用问题导思,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激励学生加倍努力把我们祖先的业绩发扬光大。】

  1.家用铝锅、铁锅为什么不能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食品?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锌与硫酸铜溶液

  (3)铜与硫酸锌溶液

  (4)铁与稀盐酸反应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3.新买的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这与水含下列哪种盐有关()

  A.钠盐B.钾盐C.钙盐D.铁盐

  4.填写下列表格。(“混合物”栏中括号内为杂质。)

  混合物除去杂质使用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金属能与氧气、酸以及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能表示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还能用来判断金属和酸、金属和盐溶液之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来谈一谈鉴别真假黄金的几种办法。

  【说明:请学生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和应用,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实验鉴别真假黄金,跟开始创设的情境照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设想解决问题的途径,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科学引导,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提出的设想;

  3、集体讨论,组织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比较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懂得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知道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勇气。

  实际教学中,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纪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这一系列步骤,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1.在进行钠和水反应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和实验现象,请根据钠的性质解释说明。

  (1)刚用小刀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_____色,在空气中放置几分钟后发生的变化为

  (2)切下来的金属钠块要用吸干煤油后方可放入水中实验。

  (3)金属钠块必须用_______夹取,而不能用手拿取。

  (4)金属钠块投入水中后,钠很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浮于水面上,这是因为

  (5)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这是因为。

  2.在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有()

  a.试管夹b.镊子c.小刀d.冷凝管e.滤纸f.研钵g.烧杯h.坩埚i.石棉网j.玻璃片k.药匙l.燃烧匙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分析对比:完成下表

  1.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现象和产物。

  2.不同金属相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反应现象和产物不同。说明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系。

  3.通过钠与水和盐的反应,我们知道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性质和其他金属有所不同。

  4.学习了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5.总结归纳了金属与酸反应规律。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现象:浮、熔、游、响、红

  3.金属与酸的反应

  三、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作业】课本P48、P50科学探究;P53习题1-9。

}

某溶液中仅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溶质,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溶液分为ABC三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1)若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其滤液中的溶质是--------- (2)若将B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此滤渣中一定有---------

解题思路: 因为银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铜离子。故铁粉加入该混合物将先与硝酸银反应得到硝酸亚铁和银单质;若铁粉足量,会继续与硝酸铜反应,得到硝酸亚铁和铜。若铁粉量很多,则充分反应后也会有剩余。
某溶液中仅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溶质,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溶液分为ABC三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1)若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其滤液中的溶质是---------
(2)若将B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此滤渣中一定有---------
滤渣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则滤渣中含有铁
因为铜和银均与稀盐酸不反应,只有铁可以反应得到氯化亚铁和氢气。
则此时硝酸银和硝酸铜均被铁粉反应完全
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亚铁
则滤渣可能为银或银铜混合物
则可能铁粉很少,只将硝酸银反应一部分,此时滤渣为银。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亚铁、硝酸银和硝酸铜
铁粉将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滤渣为银。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亚铁、硝酸铜
铁粉将硝酸银反应完毕后,将硝酸铜反应一部分,此时滤渣为银和铜。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亚铁、硝酸铜
铁粉将硝酸银和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滤渣为银和铜。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亚铁
则可知一定含有:硝酸亚铁
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则硝酸银一定有剩余。因为只有硝酸银可以和稀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
故此时铁粉量很少,只可以将硝酸银反应一部分;硝酸铜尚未反应。
故滤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硝酸银和硝酸铜。
“百变星君”送给101学员的学习体会:
1、我就是金子,我会发光的。
2、扎实基础,才可以提高能力。
3、平和的心态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4、对待问题既要执著又要耐心,这样才可以彻底打败它。
5、学后反思能使你更快的成为一个学习中的强者。
回答如有问题,欢迎继续交流。可以发短信给我,会及时添加讨论答复的。谢谢你的合作,希望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你进步,我快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价铁与银离子氧化性强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