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湖南天气预报,水稻病虫害情况?

内容提要: 与多年同期相比较,月平均气温偏高,月降水总量偏少,月日照时数偏少。本月上中旬以阴到多云天气为主,下旬以多云天气为主,整体光热水条件较好,有利于大春作物积极生长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

}
水稻防台风措施:疏通沟渠,开好田间排水沟,利于排水确保排灌畅通;受涝田块,灾后要及早采取排水,如遇高温晴热天气,避一次性排尽田水,而要保留田间3
}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86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第第5章第二节章第二节 的预测预报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植物病虫害 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内容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内容 (一)发生和为害情况调查。 (二)病虫或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 (三)越冬情况调查。 (四)防治效果调查。 二、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取样方法二、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取样方法 最常用的病虫调查取样方法有:五点式、单对角线 式、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和“Z”字形取样。 不同的取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虫分布类型。 田间分布均匀的病虫:五点式、单对角线式, 田间分布不均匀的病虫: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 行线式, 田边分布比较多的病虫:

2、“Z”字形取样。 2. 1 五点取样法 从田块四角的两条对角线的 交驻点,即田块正中央,以及交驻点到四个 角的中间点等5点取样。或者,在离田块四边 410步远的各处,随机选择5个点取样,是 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2.2 对角线取样法 调查取样点全部落在田块 的对角线上,可分为单对角线取样法和双对 角线取样法两种。单对角线取样方法是在田 块的某条对角线上,按一定的距离选定所需 的全部样点。双对角线取样法是在田块四角 的两条对角线上均匀分配调查样点取样。两 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棋盘式取样法, 但误差较大些。 2.3 棋盘式取样法 将所调查的田块均匀地划 成许多小区,形如棋盘方格,然后将调查取 样

3、点均匀分配在田块的一定区块上。这种取 样方法,多用于分布均匀的病虫害调查,能 获得较为可靠的调查。 2.4 平行线取样法 在桑园中每隔数行取一行 进行调查。本法适用于分布不均匀的病虫害 调查,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2.5 “Z”字形取样法 (蛇形取样)取样的样点分 布于田边多,中间少,对于田边发生多、迁 移性害虫,在田边呈点片不均匀分布时用此 法为宜,如螨等害虫的调查。 三、植物病虫害调查的记载方法三、植物病虫害调查的记载方法 1.“两查两定”:调查病虫为害植物的发生期,以确 定防治时间;调查病虫田间的发生数量,以确 定防治对象田。 例如:防治玉米螟要进行: 查卵块,定防治田块。卵块多的要防

4、治。 查卵色和孵化程度,定防治适期。当卵粒出 现黑点和孵化卵块占一半左右时,定为防治适 期。 玉米螟产卵及孵化情况调查记载 表 “两查两定”调查的记载表如下: 2.病虫调查记载 记载要求准确、简明、有统一标准。常用的 调 查表如下:(具体项目可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确定) 四、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四、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 1、被害率:反映病虫为害的普遍程度。 虫口密度也可用百株虫数表示: 2、虫口密度:表示在1个单位内的虫口数 量。 例题: 某地调查小麦田中蛴螬为害情况,采用五 点取样法,每点面积为1平方米,各样点 活虫数分别是7、3、5、4、6头,求该小 麦田蛴螬的虫口密度(头/平方米)。 3.病情

5、指数:取样点的每个样本,按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 调查出各级样本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病情指数. (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数值) 病情指数= 100% 调查总样本数最高级代表数值 例二: 科研小组系统调查玉米小斑病,根据样点 共查叶片220片,按其严重度分级标准, 调查结果为:0级150片;1级30片;2级 20片;3级12片;4级8片。求其病情指数。 4、损失率 损失是指产量或经济效益的减少,所以病虫所造成的 损失应该以生产水平相同的受害田与未受害田的产量或经济 总产值对比来计算,也可用防治区和不防治的对照区产量或 经济总产值对比来计算。 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 损失率= 100

6、% 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第二节、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 病虫害的发生消长都有它的规律,人们有目的地 针对某种病虫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然后结合 掌握的历史资料、天气预报等,对该病虫的发生趋 势加以估计匡算,这一工作叫预测。将预测的结果 通过电话、广播、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通知有关 单位做好准备,及时开展防治,这一工作叫预报。 五、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五、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 一病虫害预测预报种类 (一)按预测的内容分: 1.发生期预测:预测病虫害发生时间的,称为发生期预 测。尤其是指明防治的关键时期。 2.发生量预测:预测病虫害发生数量的,称为发生量预 测。目的是指明具

7、体的发生数量和发生轻、重的不 同级别。 3.产量损失预测:预测产量损失的,称产量损失预测。 4.扩散蔓延预测:预测病虫害蔓延情况。指明病虫害的 发生区域范围。 5.迁飞害虫预测:根据害虫发生虫源或发生基地内的迁 飞发生动态,数量极其生物学、生态学及生理学特 性,以及各迁出迁入地区的作物生育期及季节相互 衔接的规律性变化,结合气象预报资料,来预测迁 飞时期、迁飞数量及作物虫害发生区域等。 (二)按预测时间长短分: 长期预测:在病虫发生半年以前就发出预报的 中期预测:在病虫发生一两个月以前就发出预报的 短期预测:在病虫发生几天或十几天以前就发出预报的 二病虫害预测的基本方法 害虫的发生期预测方法害

8、虫的发生期预测方法 (一)发生期的预测 1.历期预测法历期预测法,这种预测法是通过对前一虫态田间发 育进度,如化蛹率、羽化率、孵化率等的系统调查, 当调查到其百分率达到始盛期(16%)、高峰期 (50%)、盛末期(84%)的标准时,分别加上当 时气温下各虫期的历期,即可推算后一虫期的发生 时期。 例: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2000年系统调查了稻田二化螟越冬代化 蛹率,4月16日为50%左右,即越冬代化蛹高峰日为4月16日,可继 续求得越冬代成虫的发蛾高峰期: 发蛾高峰期=化蛹高峰期+蛹期 如当时气温下的蛹期为16天,则越冬代发蛾高峰期为5月2日。计 算出发蛾高峰期,再测知产卵前期和卵期,则又可求得

9、第一代卵孵 高峰期。 卵孵高峰期=发蛾高峰期+产卵前期+卵期 如当时气温下产卵前期为5天,卵期为15天,则第一代二化螟卵孵 高峰期为5月22日。依此类推,可继续测知二、三龄幼虫高峰期。 课堂练习: 科研小组系统调查玉米二代三化螟的发育进度, 至7月16日化蛹率达16%(始盛期),7月20日 化蛹率达50%(高峰期),7月26日化蛹率达 84%(盛末期),当地常年二代三化螟蛹的历 期为6天,产卵前期为5天,请推算出二代三化 螟产卵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 2.期距预测法。 期距是指害虫各虫期的时间距离。害虫从前 一个虫期发育到后一虫期,或一年多代的 害虫,从前一个世代的某一虫期发育到后 一世代

10、的同一虫期,都要经历一定的天数, 这个天数就是期距。 3.物候预测法 物候:是指自然界各种生物现象出现的季节 规律性,它表明了各种生物现象与气候之 间的关系。 通过多年观察记载,找出某些动物或植物某 一发育阶段或动物的某一发育阶段或活动 的出现为标志,来预测某种害虫某一阶段 的出现期。例如“毛白杨花絮落地,棉蚜卵 变蜜”,“柳絮遍地扬花,棉蚜长翅搬家” 4.有效积温法则。 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外界摄取一 定的热量,其完成一个虫期或一个世代发 育所需积累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为有 效积温法则。即昆虫发育所经历时间与该 时间内有效温度的乘积应为一个常数,称 为有效积温法则,以日度为单位。利

11、用这 个公式可以有效推断出害虫发生期。 (二)发生量的预测 1.有效基数预测 前一世代的基数大,下一代发生量可能多; 根据害虫前一代的有效虫口基数,推测后 一代的虫口发生数量,是应用比较普遍的 一种方法。 2.以害虫的形态指标预测。 外界环境对昆虫的有利或不利,在一定程度 上也反映在昆虫的形态上。例如:蚜虫在 食物充足、环境条件又适宜时,就产生无 翅蚜;当食物缺乏、环境条件变得不适宜 时,蚜虫群体中就出现大量有翅蚜迁飞。 因此,可以根据有翅蚜的发生量,来预测 未来蚜虫数量的消长。 3.以影响害虫数量变化的气象因素预测 在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中,对害虫发生量起着决定 性作用的某种因素,即为主导因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病虫害防治图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