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装修学徒有十多天了 想学刮灰 但有8-9天下雨 但老板做这个很杂 什么活都做,刮灰没干多久?

  我叫杨必周,性别男,1984年4月14日生,侗族,第一母语为侗语,出生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寨蒿镇乌公侗寨。那是一个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偏远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很美的少数民族小山村,村子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已有一百五十多户人家,共六百多口人。

  我是在7岁时才开始上学,学校共有一到三年级,仅有两个本村的民办教师。老师用我们自己的语言(侗语)教我们学汉语,像我们用汉语学英语的情景一样。11岁读四年级到汉人地方(隔壁村,走路翻一座山才到)读书时才开始学说贵州汉语方言。我们背大米到学校换饭票,用饭票打饭,每天下午放学后,再翻过那座大山回家拿第二天中午下饭菜(大部分是酸菜)带到学校去上晚自习。因为没有电,上晚自习基本上用煤油灯,家里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同学能点上蜡烛,教室里经常有同学在打瞌睡时不小心头发被烧,大家闻到焦味都会哄然大笑,下晚自习后我们留在学校那间比较破烂、二十多人打地铺的木房宿舍里住宿。每个学期,学校会下达任务给各个班级,让学生到山上砍柴交给学校(因煮饭烧柴火要用),我们也被安排到河边扛石头、挑沙子给学校去修建围墙和操场。每个月我们会拿锄头和镰刀为学校的花园除草、抬水浇灌花圃。每个星期学校会安排一节劳动课,用来做全校大扫除。

  因是第一次到汉人的地方读书,我刚开始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特别害怕老师在上课时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记得第一次语文测验,考了17分,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语文考了31分,数学考了40分。直到读了五年级,语文老师让我上黑板拼写自己的名字,都还拼写不出来。写的作文题目,我比较熟悉的不是煮饭、砍柴、放牛,就是打猪菜。

  上初中时,我到镇上唯一的一所中学读书,那时才开始学英语。在上人生第一堂英语课时,英文启蒙老师走进教室,没有用汉语简单做些介绍,就开始说英语,加上他刚从大专毕业看起来很年轻,穿着也朴素,当时的自己还以为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疯子走错了教室在自言自语呢!因为我们那边少数民族比较多,各民族都在说自家的语言。上完了半节课,老师才用汉语说我们学的是一门外国语言课,我多少有些迷惑。由于在汉语都没有会说清楚的情况下,又稀里糊涂的开始学了英语,确实让我这个少数民族少年感到不知所措。

  初一,我寄宿在外婆家,初二,寄宿在杨再能堂兄家,初三,寄宿在姑姑家。在初冬,有一次因去学校时正好赶上下雨,我的鞋子被淋湿,当时就只有一双冬鞋(主要是家里穷,买不起多一双鞋子),所以我只能穿着凉拖鞋去上课。可很不幸,我们的校长带着镰刀一个教室、一个教室的找,看见有哪位同学穿凉拖鞋去上课,就让其脱下,当场就用镰刀划烂了,因为校长规定不允许穿凉拖鞋到学校上课,说是影响校风。那个上午我光着脚上完课和在操场做完课间操,最可怜的是放学后光着脚走路回去的刺骨疼痛感,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

  我很难忘记初中时曾学过的《卖炭翁》,这篇课文所描述的正是我家真实的生活写照。父亲时常带着我和弟弟到深山老林里去砍柴,把砍好的木柴装进炭窑里,我们在山上整整烧了两天后,才把炭窑所有的出口封好(隔氧),再过三天窑里面的柴全部烧完变成了炭,父亲才钻进炭窑里把炭拿出(他的全身沾满灰尘,手和脸面全黑),我们从深山老林里把炭挑回家。等到镇上赶集日,父母再把炭挑到二十里路远的镇上拿到集市去卖,尽管天气寒冷,父母穿的衣服很单薄,但他们还是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因为这样可以把炭卖得价高些,卖炭所得的钱是作为他们孩子的学费与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所以至今我还能把《卖炭翁》这篇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我的父母都是小学文化,也没有什么手艺,只靠种两亩田、三分地过生活,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我的家里真是穷得叮当响,加上孩子稍多,我作为长子在17岁时就辍学去广州做了好几年的农民工。最尴尬和搞笑的是打工的初期,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广州人说的粤语更是听不懂。因没有文凭也不懂技术,所以刚开始只能在小工厂里做杂工,做过最脏最累的活,比如清扫垃圾、手抬和肩扛重物等。那时广州的工厂普遍实行两班制(机器24小时不能停止运转),所以每个月里我们都有半个月的时间是在上夜班,从晚上8点上到早上8点,熬夜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开始时,因什么都不懂,上了半个月的班后,在一次迟到中我就很不幸的被炒了鱿鱼,从工厂财务人员接到手里的150块钱(每天上班12小时,平均每小时挣不到一块钱)心里感觉是那么的五味杂陈,可能因为那是我人生中挣的第一笔小钱的缘故。

  后来我在其他小工厂里,从学徒做起,做过技术工、班长和部门主管。我们主要做衣服加工的工作,工厂里有印花、压花、绣花、滴胶等几种类型的工种。在做技术工时,我主要是操着压花机的工作,有一次上夜班因为加班时间长,在我头脑迷糊时把需要做8厘米长的领子货,做成了3厘米(有8厘米和3厘米两个版型),还好发现得快,只做了200多件产品,但这连累了我那带班的云南工友,扣了他好几百块钱,当然我半个月的工资也没有了。在工厂做班长的时候,另外一个领班在调试压花机时不小心手指被气冲压断,他不得不停工休养,工厂又没有及时招到合适替代的领班,我变被充当白班和夜晚两个班的班长,没日没夜的上班,感到累了实在撑不住就在工厂里睡上几个小时,醒来后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这样一直坚持了大半个月。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压花部门主管时为了赶一批货,我在工厂里硬是48小时没合眼睡觉过,直到把那批货赶出来后,我在车间里才躺下就睡着了。

  我们是社会最为基层的农民工,打工所得的工资低不说,请假一天还要扣一天的工资,而且工资发放也很不准时,经常被拖欠。吃的也很差,典型是的在冬天里,工厂从外面拉来好几大车的冬瓜,我们下班后到饭堂就是一大碗饭的上面全部覆盖煮熟的冬瓜片,在冬瓜片的上边放少得可怜的几片肥肉,这样一吃就是三个月,以至于到现在我看到冬瓜就很不舒服,如果不小心吃到了冬瓜,生理自然反应就会吐出来,真是受罪呀。打工的人没有周末、没有假期,甚至连国家法定节假日都没有给我们放假,就连加班也没有加班费,更不要说工厂为我们缴纳社保及住房公积金了。现在,我想起二十年前的打工生活,真的是莫名的忧伤,更是感到那是多么的无奈。

 打工的几年时间里,只知道拼命工作,没有回一次老家,我面黄肌瘦,才四十七公斤重。那时,我的工友们特别喜欢唱《离家的孩子》《打工十二月》和《常回家看看》这几首歌,开始听到这些歌曲时,我们面面相觑和泪流满面,因为这歌曲唱出了我们千千万万个打工仔、打工妹的心声与心酸,后来我偶尔也会跟随他们哼唱。我的懵懂初恋也是在那时谈的,当时约定等挣到一些钱后就一起回去求学,我兑现了诺言,可惜她没有,这段感情就这样无疾而终。

  21岁时,我拿着在打工期间积攒下来的钱回到老家县城读高中,这个决定居然没有告诉家里任何人。由于当时心里比较着急,没有去读高一,就直接插班去读了高二,多少影响了高考,现在我还挺后悔当初做不去从高一读起的决定。记得教务处主任问我:“你想读文科?还是理科?”因为我读书历来理科好一些,就说:“读理科”,他认真看了我一眼,脸上泛出了久违的笑容,微笑着对我说:“你在社会上已经浪了好几年,现在又要从高二读起,估计读理科跟不上了,我建议你读文科吧,以后多去看几本书,还有可能考上大学”。我听从了他的意见,“误撞”读了文科,去文科班报到时,班主任刘斌老师看了我一眼,说了一句我至今都还记得的话:“你来我们班,不要把我们班带坏了”。

 回到校园,我兴奋无比,非常想学好英语。可在上回校后的第一堂英文课时,由于午休睡过头(打工期间上夜班,回去后生物钟还没有及时调节过来)莫名其妙的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打手势,匆匆忙忙紧张的喊:“报告”,高中英语老师看了我一眼说:“用英语说”。当时我懵了,不知该用英语怎么说,站在门口,大概有五、六分钟的时间,再怎么想也憋不出一个单词来,也没有见到老师让我进教室的意思,我感到特别别扭,想到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就跑到操场玩去了。高中毕业聚餐,英语老师还特提到这事,说:“你就是那个第一次上我的课就迟到,让你用英语说报告,你不会说,站在教室门外几分钟就跑了的那个同学”。因为喝了一点酒,我赶紧端着酒杯敬老师,低头说“Sorry

 高中期间,同学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我们学校有一个班级墙上的大字报写着“为走出大山而努力”),我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校、宿舍和饭堂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既充实,又单调。我知道自己求学之路的来之不易,很用心的去认真读书,特别珍惜在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这期间,我很幸运有班主任潘年海老师的支持和关照,潘老师不但向学校帮我申请减免学费,而且在周末还时常邀请我到他家吃饭,算是给我开小灶。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潘老师对我的帮助都很大。我们现在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每当回老家到县城时,我必定会到他家拜访、看望他。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考上了石河子大学(当时的全国“211”重点高校)。对于一个放牛娃、一个农民工来说,能有机会读大学真是莫大的欣慰,那是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大学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录取通知书却迟迟没有寄到我手,我忐忑不安的带了一件外衣和身上仅有的1000元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终于到达兵团建设的石河子市。那是下午两点,因时差,新疆两点刚下上午班,我在校园里不知所措的走马观花了两个小时后,到四点上班时,才去政法学院问了具体情况。当我问:“老师(学生辅导员),我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可是我知道被石河子大学录取了,是法学专业,这样可以报到吗?”她微微一笑,说:“都开学了这么久,你怎么现在才来呀?没有录取通知书怎么能报到呢!”。我着急的搬出我的高考准考证和身份证给她看,老师帮我在她的电脑系统里查后,又打电话问了大学招生办,才查清楚原来我的录取通知书的邮寄地址少写了一个字,榕江县写成了江县,又退回到石河子市的邮局,老师让我赶快去取来报到。

  在大学期间,我们受到贺卫方老师的思想影响比较大。贺老师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其演讲影响力目前在大陆法学界没有人能超越,因某些原因被安排到石河子大学支援教学,给我们班上法理学和司法导论两门课。贺老师上课时,慕名而来听课的人特别多,有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有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其他院校的师生,还有记者、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等,教室里水泄不通,场场爆满。听贺老师的讲课和演讲,那真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精神享受。

  贺老师要求我们在读大学的四年时间里至少读一百本法学专著,我们班大部分的学生天天没事就往图书馆里跑。因受到乌鲁木齐“7·5事件”的影响,那一年,整个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境内的网络受到严格的管制,基本上我们都上不了网,很多同学在上不了QQ、看不了NBA、也玩不了游戏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家也一起浩浩荡荡约到图书馆去看看书、解解闷。

  我们班的同学喜欢在周末里三五成群的约到学校周围附近的小饭馆聚会,大家吃着简单粗糙的饭菜、喝着劣质的酒、开心的谈天说地。我们谈理想、谈人生、谈情谊,我们聊贺卫方、朱苏力、陈兴良、张明楷、梁慧星、王利明等当代的法学家,我们也聊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洛克的《政府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等外国近代名人及著作。

  10月份后,新疆就开始下雪,石河子大学全校师生带着铁锹到每个班级被安排指定的地点铲雪扫路,同学们喜戏玩闹、打雪仗、堆雪人,这倒是成为大学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很喜欢在石河子时,早上爬起来,就可以喝到当地新鲜出炉的酸奶,味道纯正又经济。还记得和杨方同学一起去新疆大草原游荡的日子,宽阔的绿色草原、成群的牛羊和牧马,蔚蓝色的天空,让人心旷神怡。有一次,我们班贵州籍的几个同学到大沙漠露宿,在那里搞烧烤和睡帐篷,半夜听到狼的叫声,还误以为是狗的声音(第二天听当地的司机说是狼的声音,让大家吓了一跳)。我们把喝不完的北京二锅头和写满我们几个人信息的纸片一起用塑料袋包扎好,埋在一米多深的沙漠里,并约定毕业十年后,大家一起回去那里寻找属于我们青春的美好足迹。我和包明召同学在石河子市检察院实习的时光还历历在目,假期里在老家的县法院实习的那段光阴也值得收藏。

  大三下学期,当我说要考研时,班上的同学劝我放弃,因为我的成绩一直不温不火,连大学英语四级都没考过(我的生性怪异,只考一次,就不再考),再加上自己一把年纪了,没有必要折腾。同学们都笑连英语四级都没过的人也想考研,有点像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感觉。有一位同学用很不屑的眼神并严肃的对我说:“杨必周,深圳大学,你下辈子再去吧!”。很感谢上大学语文课的徐老师及师母,我和杨方时常到他们家拜访,他们特别热情的款待我们,他们对我们说:“希望年轻人到沿海一带去闯一闯”,并激励我下定决心考研到沿海去。

  我和赵明明同学在政法学院专门为学生提供复习司法考试的教室里,努力的复习考研,尽管石河子的冬天特别寒冷(时常零下二、三十度,最冷的有零下四十多度),我们坚持从早上十点开始复习到晚上十二点钟才恋恋不舍的回宿舍。在复习考研的时间里,我把一半的时间用于攻克英文,两门法律专业课和政治科目仅仅花了一半的时间,在周而复始的努力中,不知不觉半年过去就到了考试的时候。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的时间是以北京时间为标准,从早上830分开始。我们班几个考研的同学家里大都经济条件不宽裕,基本上没有在考场(设在距离大学挺远的某所高中)附近的酒店下榻,天还没亮就得爬起来,用冷水洗把脸清醒自己,天空飘着花瓣的白雪,我们踩在有十几厘米厚的雪路上,顶着刺骨的寒风瑟瑟发抖的小跑到考场去参加考试。

  考研的笔试分数出来后,我的总分是第五名。因为深圳大学经济法学硕士的导师组共有9名导师,一名导师带一个学生,所以当年招了9名经济法学硕士研究学生。收到面试通知书后,我积极准备面试,老实憨厚的父母亲担心儿子因时间太长的坐火车去参加面试而影响成绩,他们和亲朋好友东借西凑借到了一千多块钱让我坐飞机去深圳大学面试。我从乌鲁木齐坐上飞机,途径重庆转机到的深圳,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坐飞机。在深圳大学有倪爱坦师兄的帮忙,我住在他的宿舍,他给我讲面试的技巧和谈他的基本经验,并鼓励我积极应对,衷心的感谢倪师兄的慷慨帮助与支持。

  特别感谢大学班主任李卫芳老师!因我是国家助学贷款完成的学业,毕业时根本就不能及时还款,按学校的规定是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原件的。毕业典礼时,我从校长手里接到的是双证的复印件(尽管很尴尬,可我清楚上辈人的贫穷,不是我辈的错)。快离开学校时,是李老师到学校政教处为我作保证人,才拿到的双证原件。

  我们班贵州籍的除我之外的三个同学毕业后都回贵州参加工作。杨方到西南政法大学做政法干警的培训后去了他老家的三穗县检察院上班,孙兴国到贵阳市花溪区的检察院工作,刘先飞回到家乡息烽县做律师。我们大学宿舍的山东籍同学高观建到乌鲁木齐的监狱做狱警,甘肃籍同学何战江刚开始在一家大型公司做法务后去做了律师,黑龙江籍同学王金超到国企神华集团上班,四川籍同学黄春流回老家到一家地产公司做法务,陕西籍同学陈浩在新疆国安局上班。

  大学毕业后,我拿着和潘明约、刘坤等高中同学借到的准备用于还国家助学贷款的3000元(远远不够偿还国家的助学贷款),拉着密码箱、背着电脑包就开始了一个人的穷毕业旅游。我从石河子出发坐火车到兰州后,吃了正宗的兰州拉面,坐兰青线的火车到西宁,发现西宁在炎热的大夏天里,晚上睡觉根本不用开空调(房间里也没有装空调),而且还需要盖被子,不然会感冒。从西宁坐火车到格尔木用了十几个小时,在格尔木第一次住在青年旅社,才知道原来青年旅社一个房间有很多上下铺,有很多青年男女入住,按床位收很低的价钱。

  在青年旅社,我们遇到了一个台湾大美女,正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我们邀请她一起去西藏,她说她非常想去看看,但因为是台湾身份的原因,去西藏时需要特别的允许才可以,她没有特别的许可,所以她不能和我们一起入藏。我坐火车从格尔木去拉萨,在穿过昆仑山和唐古拉山时,看到身边有许多人出现高原反应,幸好自己没事,那时才感到身体的健康是无价之宝。当我向窗外眺望,湛蓝色的天空下,绿色的草原上,骑着骏马的牧民带着套栏杆赶着成群的牛羊,时而奔跑、时而停下。清澈透明、蔚蓝色的湖泊里,倒映着远处俊美的高山,半山处是绿绿葱葱,山顶上长年积着白雪,是那样的宁静与安详。

  十几个小时后,到了拉萨,我住在一个在拉萨支教的朋友宿舍里。朋友告诉我,没有到过拉萨的人,第一次刚到拉萨的前两天最好不要洗澡,因为那样容易感冒,大概率会感染上肺炎。尽管坐了很久的火车,浑身不舒服,我还是得听从朋友的建议。因朋友需要给高中生上课,没时间带我去四处看看,我就独自一人去西藏博物馆、大昭寺、八廓街和布达拉宫广场观光。在布达拉宫广场排了很长时间的队,终于轮到我买上布达拉宫的观景门票,销售人员告诉我,需要三天后才可以进布达拉宫观看,他们实行每天限制人数观看的规定,我没有等到进布达拉宫观赏就离开了拉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小遗憾。从拉萨坐大巴车去林芝市,在林芝等两个晚上终于有一辆大巴车带我们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的德钦县,路途险峻,但风光无限好。从德钦-香格里拉-丽江-大理古城-昆明-贵阳-凯里-榕江,一路顺风的回到家,前后共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在深圳大学法学院读全日制研究生时(国家公费),我学的是经济法学专业,主攻方向为金融法,很幸运有马鸿翔教授和王楠教授的指导,一个学生同时有两个教授做导师在高校里特别少,他们一老一少、一男一女的搭配细心教导,使我受益良多。

  研一时,除了艰巨的学习研究任务,我还在深大法学院做过勤工俭学的图书管理员(我在研究生期间单纸质书就读了四百多本,获得过深大图书馆第一届研究生阅读之星奖),也给本科生改判过作业和实习报告。暑假结束后,我准备考国家司法考试,在仅仅复习一个多月的情况下,就匆忙、草率的参加了考试,出考场后回到学校宿舍睡了整整一天,对这场考试没有信心,可很幸运的是一次性的就顺利通过了,为此还特请我们班的同学到深大附近饭馆吃了一餐饭来庆祝。研二下学期,我到律师事务所实习,带我的是薛俊律师,薛律师还带着我和他的团队一起到汕尾出差谈事,很感谢他的用心指导。研三时,我做过教学助理到深圳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给专升本的学生上过经济法学的课程。同学们来自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省份,年龄差距也比较大,给这样一个班级上课,很有意思,也有挑战。印象最深的是我上的第一堂课,班上有一位半头白发的老者,撑着拐杖、背着背包、戴着一副老花镜来上我的课,他坐在右边的第一排,课间休息时,老者过来问我,说:“杨老师,您看我修完法学本科后能不能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我回复说:“应该可以”。可心里在想,年纪这么大的人,还这么努力、积极进取,我辈真的是自愧不如呀!

  我喜欢和书本做朋友,看的一本书名叫《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张世明教授,那是他的博士论文,我看的时候已经是第二版。张世明教授懂中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的语言,论文参考了这些国家的主要经济法学著作,文章洋洋洒洒二十几万字,资料详实、论证完整、可读性很强,成为经济法学学生必读的书籍之一。可当我翻到该书第5页第五行时,看到作者的引用部分有误,就立即发电子邮件给张教授说明情况,张教授很快给我回复说他会认真的去核查。因为这件事,在研究生读书的几年时间里,张教授还每年用电子邮件给我发来新年祝福,鼓励我好好学习做研究,可惜后来我没有去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士做张教授的弟子。

  叶卫平老师给我们讲《反垄断法》课程。有一次,叶老师请到了该领域的权威研究专家徐世英教授来给我们做讲座。徐教授开始是研究经济学,拿过经济学博士学位,后面转到法学领域,专门研究《反垄断法》。在徐教授讲座快结束后的问答环节,我问了一个问题,我问到:“徐老师,我们都知道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在宪法上也明确规定我国的经济制度是国有经济为主体,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国有企业在各个重要的行业里有着全面的垄断地位(除互联网行业外)。但是在国有企业占有我们国家80%资源这种先天性优越地位的情况下,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仅仅不到40%,解决的就业人口还不到10%。那么请问徐老师在这种现状下,我们的《反垄断法》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很大的意义?我们的这个垄断该怎么反呢?”。徐教授回复说:“你提出的问题很好,想不到深圳大学还有这么优秀的学生。现在,我们国家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相信会有更多适用《反垄断法》的地方。”我知道徐老师的回复是在做礼节性的表扬,或许在徐教授的心目中会认为深大的学生应该不会想到这个问题,看不到这个本质性的东西。

  记得叶老师邀请深圳某律师事务所主任万律师来给我们开研讨会,万律师之前曾在西北政法大学当过好几年的老师,他想做该领域的法律业务,还专门写了一本这方面的实务书,可他在和我们交流时却大吐苦水,说自这部法律颁布以来,他还没有做过一单反垄断法的业务,这多少也反应《反垄断法》在我国大陆地区适用的基本情况。那时候,叶老师给我们讲课,能举出的反垄断法适用的例子无非就是3Q大战,应该说《反垄断法》在我国的发展还属于婴幼儿时期。

  读研期间,应飞虎教授(法学博士,中国十大中青年杰出法学家)带我到贵州老家调研。我们到过贵阳、都匀、凯里、施秉和镇远等地方考察。在我家时,应老师和我一起上坡去看我的父亲割草喂牛、上山砍柴、到水稻田里抓稻花鱼,在小溪里游泳,生活是那样的简单、有趣与快乐。应老师在我家住时,刚好我的妹妹参加完高考,考出的成绩不理想。应老师很耐心的指导我的妹妹报考学校,并鼓励她不要因为一次高考考得不好就萎靡不振,只要不放弃努力,不放弃自己,以后还有大量的机会改变人生命运,也会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一天,应老师突然对我说:“必周,我们带你的父母去县城的好酒店吃一餐饭吧,我请你们!”。我知道老师看到家父家母常年劳作,没什么文化,没有见世面,也没机会到像样一点的地方吃过饭,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真诚的感谢应老师。估计是看到我家的惨状后,应老师特别希望我毕业后能够回去从政,回到家乡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遗憾的是我没有做到。

  在回深大的时候,应老师给我父亲1000块钱做临时家用。在路上老师问我:“必周,你是不是你们村的第一个研究生?我回答:“是目前为止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研究生”。应老师很认真的对我说:“必周,像你这样能从那样艰苦的环境里走出来,很不容易。我知道你带有农村孩子先天的自卑感,加上输在起跑线上又太长,所以你表现得不够自信。你十几岁才开始说汉语,十六、七岁又因为家里没钱上学而南下打工,二十多岁才回去读书,可你还能考上大学、读全日制的研究生,这已非常难得了。中国每年都有2.5亿到3亿的农民工,像你这样知道和能够回去读书的人太少了。你们侗族人本来就不多,读书的更少,能读大学的少之又少,上研究生的应该是寥寥无几呀,你很可能是你们民族的第一个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号称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我知道很多人复习了很久,考了很多次,都没有顺利通过,你告诉我,你就复习了一个多月,一次性通过了,这些都证明你不差嘛!所以,综合这样因素起来看,你应该感到自信才对。”我知道过去的经历真的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毕竟那是在一个人全面长智力、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年龄,我却苦逼的在工厂里没日没夜的劳动,吃的又差。幸庆自己醒悟早些,能从打工生涯的低谷里爬出来,不然,真的是万丈深渊呀!我懂得自卑是一天,自信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自信呢?

  深圳大学是一所包容、创新、实验的窗口大学,那里藏着我年少轻狂般的恋爱。她很优秀,我们在谈恋爱时,她已经拿到了4个学位,还正在攻读两个学位。有一次她带我到她家(福田学区房)见她的父母,因知她的父亲是研究核物理的高级金牌工程师,会面时,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她从小养尊处优,而我则是因区区几百块钱的学费就辍学去打工挣,或许正因为是我们出生背景的较大差异,这段感情在毕业季、分手季的浪潮下被击溃得一败涂地。

   研究生毕业后,我们班9个同学都留在了深圳参加工作。其中有我、潮州籍的詹镇滔同学和河北籍的刘涛同学等3个人到律师事务所上班,有汕尾籍的卢华立同学、河南籍的王茹冰同学、湖北籍的肖湘恒同学和安徽籍的许万东同学等4个人到不同的公司做法务,揭阳籍的张静同学到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工作,韶关籍的谭娇玲同学在深圳市盐田区的法院上班。

  我到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工作,华商律所是一家综合所,于1993年成立,是我们国家设立的第一批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现海内外已经设有28家分所,还在持续不断的进行扩张,内部设立很多研究院和专业委员会。总部在深圳市福田区港中旅大厦21-25层,交通便利,有1200多名工作人员,执业律师800人,大部分的律师都有硕士以上的学历,有很多博士学位的高级合伙人,有好几个博士后律师。

  华商律所的证券法律业务在全国排前十五位,华南地区综合实力排在最前面。最近几年华商律所的创收,在整个广东省地区都是第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工作,大家积极又努力,竞争又合作,尽管很有挑战,但有成就感。

  刚开始我在周燕律师团队工作,周律师的情商很高,做事果断;张鑫律师勤勉尽责,是团队成员学习的好榜样。特别巧的是,我的研究生同班同学及室友詹镇滔律师也在华商律所并和我在同一个核心团队工作,这样的缘分真是难得。工作中,第一年出差我单独飞行就差不多飞了8万里,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早上从深圳飞往北京,在北京核查并访谈了两家公司后,晚上又从北京飞回深圳。星期一到星期五团队成员大家全国各处飞,星期六回到深圳一起开会、做总结,星期天稍作休息。工作三年后,中国大陆所有的省份我都已经到过,尽管很辛苦,但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我们到成都做一家中药公司的股份制改革时,在那边做律师专打刑事官司的李小林同学晚上带我去成都的街头走一走,感受到成都的夜生活是那样的清闲,也许是在汶川地震后,那边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特别急于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出差在西安做一家公司的上市法律尽职调查时,做物联网的老板在没有成立公司时就已经写了一本理论书,并按照他的理论营运公司。开会时,董事长说:“他们要做和BAT相提并论的企业,中国大陆南方有腾讯、东方有阿里、北方有百度,西部有他们的公司,希望上市后2年内市值到100亿,五年后到1000亿”。可惜,后来这家公司没有像老板所预想的那样成功。在广州成功做的一家公司挂牌上市,那家公司所在的位置是我很久以前做打工仔时曾经在那里的小工厂上班呆过的地方,工业园的房子和道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年后我尽然没有认出来,只能感叹沧海桑田、世事变化无常。

  我们在江苏做一家台资企业的证券法律业务时,公司的财务很规范,根本没有需要整改的地方,以至于让会计师和券商都感到有点害怕,可能是在他们的实务工作中,基本上没有一家公司的财务不需要整改。这家公司尽管有一个200多万的知识产权官司正在打,但还是顺利的挂牌了。在汕头做的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我们一帮人还去北京股转公司敲过钟。公司主营4S店,后又做共享汽车,如果我们国家共享经济能够繁荣起来,我想这家公司的业绩应该还不错。在潮州做的一家上市公司,周律师从2007年开始跟进,后面又由王在海律师跟进,我在2015年下半年跟进,在20161229日终于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10年磨一剑,只能说企业上市之路很不容易,有时候也真的需要看老板的运气。

  我们在天津做公司收购的法律尽职调查时很开心,可刚刚回到深圳,天津就发生了大爆炸,有时候还真的相信冥冥中的注定。在上海某酒店开某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做见证律师时,小股东因公司股票下跌厉害、损失惨重在开会现场控制不住自己,就大哭大闹起来说:“我不想活了”的话,让我们感到很意外。有些散户对台上的董事长说,要他对上海市的人民负责,让我们做律师的也哭笑不得,只能套用一句话说:“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我们在深圳做一家公司的投资法律尽职调查时,我遇到一个年仅21岁就在英国拿到硕士学位的投资家。在惠州(公司总部在深圳,实际上办公在惠州)做一家创业板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项目时,公司的老总很年轻,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公司的市值已快接近三百亿,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年轻人是大有作为的。

  我们在云浮市做一家公司的优先股回购项目时,在出具法律意见书后,董事长委托我做他的私人律师法律顾问,谢谢温董事长的信任。贵州省扶贫基金会的理事、副秘书长、广东省办事处主任黄立东先生委托我做其私人律师法律顾问,我们一起去和很多企业多次洽谈关于贵州的扶贫事宜,做扶贫工作是有爱心的体现,但很艰难。

  我们有一个股权纠纷的案子在江西省一个县级法院的法庭开庭,这个法庭设在一个小镇上。当我们下午四点钟到法庭准备提交资料时,法庭已经关门,工作人员早就下班不见人影。第二天开庭时,书记员配了两个,这两个书记员不但打字的速度慢,而且在我们提到有限公司的“人合性”时,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法官不得不赶快进行说明解释。等到他们给我们下裁定书时,尽然把我们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写成广东华商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这完全是不同的性质,真是令人啼笑皆非。这也反映出在我们国家的司法系统里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中国的法治之路虽然不是遥遥无期,但也乐观不起来。

  刚开始工作的头几年时间里,从实习律师到律师助理再到执业律师,工作艰辛、薪资不高,一边需要偿还本科阶段读书时的国家助学贷款,一边要给父母生活费,补贴家用、供小妹读大学、支持弟弟做小工程,加上自己的生活开支,基本谈不上是月光族而是透支一族,自己从住六人间也只能搬到四人间,所有的心酸冷暖都已尝遍。工作到第三年,我才还清国家助学贷款和家里所欠下的全部债务。老家的房子很老旧,住在里面安全性不受保障,工作第四年我在老家建了一栋200平方米三层高木结构的房子,第五年才有钱装修好给父母和弟弟一家进住。在这期间,马老师对学生关爱有加,知道我毕业后到律师行上班很高兴,就买律师袍送我以资鼓励,到国外旅游遇到好看与实惠的衣服与鞋子会买来给我穿。我们基本上一个月会面一次,老师对我淳淳教导,指导我的为人处世,特别感激马老师的恩情。

  工作几年后,周律师让我独立门户。我建立自己的律师团队,团队成员全部来自法学院全日制毕业的研究生,这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大家志同道合,并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加上我们正处于人生事业的黄金时期。我们比较擅长公司法、证券法和合同法,专注的执业领域为公司法律事务,主要包括公司诉讼及仲裁、公司改制及上市(IPO)、并购重组、投融资、股权激励、公司治理、公司常年法律顾问等法律业务。

  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做出了一定的业绩,处理的案件和参加的项目越来越多,比如,公司诉讼及仲裁案件的代理:代理深圳市玖菱科技有限公司诉深圳某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代理彭泽县润诚能源有限公司与时某、第三人深圳市某投资有限公司、黄某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案件;代理深圳市羕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南京某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胡某、龚某、张某、安徽某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追偿权纠纷案件;代理深圳市鑫伦物业清洁管理有限公司与王某劳动合同纠纷争议仲裁案件;代理深圳市泰和源电子有限公司诉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代理深圳市佰圣翔机械有限公司诉深圳宝峰印刷有限公司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代理深圳喜格实业有限公司诉安徽子辰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安徽兰迪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安徽兰卫尔博医疗管理有限公司装饰装修合同纠纷等等诉讼和仲裁案件。股份制改革:深圳市云趣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千方中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集群物联网管理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致智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股份制改革项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及上市(A股IPO):广东新宏泽包装股份有限公司(002836)、南阳森霸光电股份有限公司(300701)、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002902)、深圳市民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656)等上市项目。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457)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548)2017年收购项目,中安消股份有限公司(600654)2016年收购项目等。投融资:深圳华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和美(深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的法律尽职调查、何林威投资广东顺德高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的法律尽职调查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319)2017年员工股权激励计划项目、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724)2017年股权激励计划项目、深圳市奇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781)2017年股权激励计划项目等。新三板挂牌:江苏骅盛车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838437)、广州瀚信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39103)、广东华美易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872690)、深圳市金华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73386)等新三板挂牌项目。新三板定增:江苏骅盛车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838437)2016年定增项目,深圳掌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30217)2017年定增项目,广东通力定造股份有限公司(839336)2017年、2018年定增项目等。优先股回购:广东通力定造股份有限公司(839336)2019年优先股回购项目等。公司常年法律顾问:贵州飞龙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希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鼎峰无限电子有限公司、零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贝腾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德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常年法律顾问。私人常年法律顾问:温国明董事长、王瑞松董事长、黄立东董事长等私人的常年法律顾问。

  目前,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每天会接到不少的各种各样的法律咨询电话,经常会参与开会、协商和谈判,偶尔也会出庭,需要处理大量的法律文件,时常要出差和应酬。我的律师职业生活充满艰辛,但很愉悦与充实。我坚信依法治国的脚步会越来越快,法制天下的理念也会深入人心。

回首过往,不堪矣!我还没有好好享受青春,青春就已经不再;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还没有成熟,就已经老了,这真的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剧呀!如果硬是要说人生有起跑线的话,那么我应该是那个输在起跑线上很远的人了,还好人生是长跑接力赛,还有机会让人尽力跑到终点,并在这过程中欣赏路途无尽的美景。旅途中尽管我被许多人误会,我也误会了很多人,但这没有什么关系。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是的,世界不完美,可还是值得我们去努力。从农民出生的孩子到做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里生活,我的人生轨迹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从大学学习法律、研究生研究法律、做律师适用法律,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美好的时光就这样渐渐流逝,却无能为力。是呀!人生是一个过程,重要的是经历,作为男性,我坚信更需要多经历些,这样才会明白人世间的痛苦与繁华。

就像人用两条腿走路一样,一个国家也需要依法治国和走市场经济的路子。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做支撑,有足够的知识来做保障,所以我一直在坚持晨跑和每个星期看完一本书。

}

第1篇:关于古代作品的歇后语

七仙女嫁董永——采取主动

薛仁贵征东——劳而无功

蟋蟀斗公鸡——各有一技之长

张生碰着崔鸳鸯——一见钟情

钟馗开饭店——鬼不上门

钟馗找饱嗝——肚里有鬼

钟馗嫁妹——鬼混(婚)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曹*下*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周瑜打黄盖——自己人打自己人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张飞卖铁锤——人硬货了当

七擒孟获——叫他口服心服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宝玉和湘云哭贾母——各有各的眼泪

贾府门前的狮子——死(石)心眼儿

贾宝玉看《西厢记》——戏中有戏

贾宝玉的通灵玉——命根子

贾家姑娘嫁贾家——假(贾)门假事(贾氏)

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韩湘子吹笛——不同凡响

铁拐李背何仙姑——将就

白娘子救许仙——尽心尽力

第2篇:关于古语的名言

1.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5.见义不为,无勇也。

7.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10.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11.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1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4.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15.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1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识时务者为俊杰。

2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5.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26.敏于事而慎于言。

27.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0.既来之,则安之。

3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第3篇:关于爱情的古语?

思考爱情的古语,我觉得不读诗三百,不足以体会古人的爱情。无论海誓山盟还是终成连理,思念情深,翻开诗经的篇章,你会发下你心里向往的爱情。最美不过诗经,最爱不过那个心底的人:

1。有多少爱情,是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心间多看了一个人,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关雎鸟,爱情中一种坚贞的鸟,以起起兴,不正是多少男子最初对于爱情美好的向往吗?只是输给了时间。然而在关雎中,我见到了你,从此爱情涌入了心间,夜不能寐,翻转之间只为看到那一眼的某个姑娘。从此思念之苦,多少次幻想和你琴瑟相伴,钟鼓和鸣,不过你是否又懂得我的心意呢?

2。南山乔木,汉*浩浩,爱意被那一*水所阻隔,又该何去何从呢?正如喜欢上了你,却被距离阻隔,多少的爱情折戟在了这里,从此情思随那一*水,漫漫无尽,只让我满怀愁绪。

第4篇:关于工作的谚语

关于工作的谚语,当我们长大了,都会走上工作岗位,工作就要一丝不苟的完成,这是自己的使命。本文由小编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做梁当梁,做柱当柱。

4、抓一个雀娃,用一把秕谷子。

5、只有搁凉的菜,没有搁凉的事。

7、照猫画虎,照方抓*。

9、远路的和尚会念经。

10、又要马儿跑得欢,又要马儿不吃草。

11、有钟不打去炼铜。

12、有枣没枣打三竿子。

13、有钱没钱,照样过年。

14、有米不愁没饭吃。

15、有饭就吃,有车就坐。

16、有多少羊都能吆到圈田里。

17、有车就有辙,有树就有影。

18、有本事的埋头苦干,没能力的吹牛许愿。

20、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

21、一口吃不成胖子。

22、要想过河先搭桥。

23、要骑马先找鞍子。

24、*不出,火不进。

25、牙磨快了吃肉,耳竖直了听话。

26、新造的茅坑三天香。

27、新娘不上轿,怎能到婆家。

28、新官上任三把火。

29、心病还须心*医。

30、响鼓不用重锤敲。

31、现提亲,现拜堂。

32、闲了收拾,忙时用。

33、先开花,后结籽。

34、下雨天,睡觉天。

35、瞎子看戏听梆声。

36、万丈高楼平地起。

38、歪嘴和尚会念经。

第5篇:关于工作的语录

1.把工作当作快乐,好好去做;把生活当作快乐,好好去过;把人当作亲人,好好爱着;把孩子当作宝贝,好好护着;把真情好好把握,就是快乐!

2.工作是你可以依靠的东西,是个可以终身信赖且永远不会背弃你的朋友。

3.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急于问人,应该尽下心来认真思考琢磨,虽然很累,会走很多弯路去询求正确*,但你学会了思考,不依赖别人而活,在你孤立无援的时候,你还有自己,因为你还是自己的主人。

4.勤劳致富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无论当学徒还是做老板,一样要拚要博要奋斗。一件任务交给我,不管多么困难,我都要把它做好。工作是我最大兴趣。

5.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6.得得失失平常事;是是非非任自由;恩恩怨怨心不愧;冷冷暖暖我自知;坎坎坷坷人生路;曲曲折折事业梯;凡事不必太在意;愿你一生好运气!勤劳是我创业的源头。

7.遇到失败,不要悲伤;遇到挫折,不要彷徨;坚持理想,明天就有希望;坚持信仰,未来就在前方。从容面对阻挡,成功之帆启航!

8.面对困难挫折挑战只要你肯相信自己,不断努力的付出,哪怕你现在的人生是从零开始,你都可以做得到。

9.换一个角度就能得到快乐,丢掉生活的负面情绪,要有一种认识挫折和烦恼的胸怀。

10.机会总在怀疑犹豫中产生在叫好后悔中结束。

第6篇:关于古镇的作文

古镇,一般是指拥有着百年以上历史、至现代仍保存完好的较大规模古代居住*建筑的商业集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古镇的作文,欢迎阅读!

那儿没有高耸入云的建筑,有的只是低矮的小瓦房,墙上的沟壑纵横是时间留下的印记;那儿没有光怪陆离的景象,有的只是朴素的民风,村民的笑容是对客人最大的馈赠;那儿没有嘈杂,只给人一种城春草木深之感,这便是我儿时的回忆,我爱的古镇。

沿着村口的小路一直往前走,穿过几条小巷,便抵达我奶奶的家。大大的院子前有一颗柚子树,据说是我爸爸小时候种下的,现在正值硕果累累时期,给我们家带来一屋子*香。古镇的特点就是拥有无数的草木,几乎每一户人家门前都会种着树,整个古镇仿佛处于绿海中,别有一番美感。在每个酷热到难以入眠的夜晚,每一户人家搬出小的凳坐在树下闲聊,夹杂着鸡蛋花香的微风让人们惬意,忙了一天的人们听着蝉演奏的摇篮曲进入梦乡。

早晨的古镇如初醒般的少年,繁忙却不知疲倦。当第一缕阳光*入古镇时,大人们已纷纷起床,或在田里劳作,亦或是骑着自行车赶集。许许多多的孩童亦成群结队地上学去,这时的古镇,是朝气奋发的。午后的古镇则如闲暇的贵妇,慵懒却迷人,妇女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用并不细腻的手织着渔网。傍晚的古镇则像一位迷人的绅士,将人们带入美妙的夜晚。每家每户的袅袅炊*带来米饭的清香,母亲的呼

第7篇:关于员工的工作评语

1、因为你坚信: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事业的征途也充满崎岖艰险,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所以,经历了两次大考的失败,你没有垮下,磨练得更加坚强又回到了第一。相信在冲刺阶段的一年中,困难挡不住勇敢者的脚步,你会靠实力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4、你相信人若有志,就不会在半坡停止。就工作的阶段*而言,你处在初中的半山腰;就你进步的阶段而言,你也处在半山腰,这座右铭包含了你对自己的鼓励,希望你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勇往直前!

5、你说:信念能在我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激励我,鼓励我,永远在心中跳动、呼喊。虽然你很平凡,不违反纪律,老师跟你说话你说的是哦,但从普通的眼神,平时的点滴中,老师看出了你的坚强,挫折面前默默承受,默默起航!

6、你喜欢:失败永远比成功更有吸引力。也许是你失败太多拿来自嘲自勉,也许你尝到了失败之后的成功更加甘甜。但无论因为哪种情形,在决定命运的时候,希望你是成功者,那么希望你能早日振作起来,让智慧的火花早日闪烁起来。

8、你喜欢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所以,你*格开朗、活泼可爱,用乐观感染着周围的同学;你尊敬师长,关心集体,工作自觉,尽量做到让家长老师宽心。各科成绩不太拔尖,但平衡。如此可爱的学生,老师希望你能坚定信心,

第8篇:关于古诗的作文

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的古诗流传,告诉了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底蕴,代表着文化最高的高度,以下是三篇关于古诗的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生活在像樊笼般茂密的竹林中孤寂无伴,在喧闹的山鸡群里显得高雅不凡。

低头饮水时,我唯恐它那鲜红的鹤顶会突然掉落;展翅晾晒时,我常常担心它那雪白的腰身会融化消失。

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污浊,又讨厌鹦鹉的叫声太谄媚。

对风鸣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当时官场失意,对那些妖媚献宠的人极度厌恶,而归隐田园又遥不可及,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与无奈,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借物抒怀,把鹤想象成自己。

只是在囚笼里长唳,惆怅的望向远方,那遥不可及的云水之乡才是梦想的天堂。

这首诗描写了鹤的生活环境和风格的与众不同,突出了它的形态美、**美和声音美。

以鹤与鸡、鸬鹚、鹦鹉作对比,表现了鹤不事权贵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风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沉浮、官场黑暗的厌恶。

古诗词,想说你不容易

乘一叶孤舟,重游历史长河。

最摄我心魂的,依旧是那……

第9篇:工作文档关于古筝的诗句

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 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
---杨维桢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花脸云裘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去,自尽*州司马头。

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开, 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第10篇:关于伤感的古风语句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

*水孤寂,两岸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忧悒清远的气韵,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如微云孤月,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

用我三生*火,换你一世迷离。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长街长,*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谁将*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蹁跹影惊鸿。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的三分之一年。

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谁眼角朱红的泪痣成全了你的繁华一世、你金戈

}

其他:本来会是个历史流小说,姑且简单浓缩成个小故事罢

配对:万历朱翊钧/张居正(无差)

      草长莺飞,雁去匆匆,转眼间已是朱翊钧重生再世的第四年了。这几年里,皇宫内外均没人发觉他们的天子早已变了个人,但也都或多或少觉察到,小皇帝身上发生了些细微的变化。到底他已不是往昔那个受控于东宫,受制于大臣的少年,朱翊钧的身上总带着些让人战战兢兢的威仪,仿佛已经御临天下多年。有些侍奉皇家三朝的老宦私下说起总觉得似曾相识,依稀在伺候晚年的嘉靖皇帝身上看到过。于是纷纷便说,当今万岁可真像极了世宗皇帝。

      过去的这四个春秋,朱翊钧是曾经历过的,可是如今回头从来,才真正明白当初都失去了什么,又错过了多少。万历十年到十四年间,他是一个踌躇满志,刚愎独断的少年天子,还不是龙钟老态、心灰意冷的残躯老人。而今他的腿脚还健步如飞,还不曾坠马重伤,不得不罢朝怠政。一切似乎仍朝发待拾,有着希望。

      可这个年轻的二十出头的躯壳里,到底装了个苍老的灵魂。朱翊钧偶尔想追根问底,为什么他在身陨气绝后,会依旧逗留人间?为什么让他经历那般折磨、那般自我质疑,却最后仍要回到当初?感谢五百年后那场考古工地的广场前烧起的火,因为那些叱骂毁绝里的疯狂,把他的昔日肉身焚为灰烬,于是暴雨里的朱翊钧终于能够解脱了,求一个归尘归土,可却只听见紫霞霄清天的那道纶音对他说:汝牢笼自缚,心不解脱,何谈解脱。

      朱翊钧苦笑,他醒来后方才明白,紫禁城高墙巍峨森严,终只是关他的躯壳,可那筑牢笼,早已横在了他的心里,关住了他冰冷的手脚和蜷缩的灵魂。

      而京师乍一看仍然是过去记忆中的样子,热闹、繁华,盛放着百万人的欢愉盛宴。从朱门高宅,到贫栏矮巷,不过隔了几层白墙、几片砖瓦。可从紫禁城到勾栏卖笑处,又只隔了几步胡同呢?朱翊钧觉得寒冷,这四年里他无一日安眠,无片刻得宁,可四周偏却无人可解。在身边,郑贵妃不会懂他的痛苦,李太后早已因为璐王的事和他母子疏离。在朝堂,申时行不会明白他的战战兢兢,而顾宪成他们又不过只是手下棋子。唯一或许能懂的人……不,天底下早就无人能懂了。

      于是朱翊钧时常忍不住叫上身边的太监陈矩和张鲸,白龙鱼服走出紫禁城。走到那些黎民百姓,朝起暮归的人潮一角里。只有呆在这里,他才觉着片刻的安稳。他看着街上人流匆匆,沿街叫卖着顾宪成他们推出的大公报纸;他坐在茶馆,听着说书先生讲到将要开启的宁波港海禁……只有在这片刻,在繁忙百姓中间,天子才觉得自己所做的有些意义,他才觉得安慰。

      曾经朱翊钧以为自己懂了,可最后他发现他根本不懂。而现在朱翊钧把身段放的很低很低,才明白那些大臣的奏本和圣贤书里说的都是空话。江山社稷不在庙堂上,而在百姓眼前的一碗茶、一匹布,一吊铜钱的喜怒哀乐里,那才是活生生的天下苍生。

      走到街角的书斋,朱翊钧听见一声热闹的招呼,“客官,您慢走。”是店老板做成了生意,热情的笑里堆着好心情,把那顾客恭送了出来。朱翊钧正好瞧见那朴实的笑容满面,心里一动,便抬脚往里面走去。

      大太监陈矩挡住了凑上来的店家,让朱翊钧一人清净得在店里看看,只听陈矩道:“你这里有什么好东西?寻常的就免了。”

      朱翊钧勾起嘴角,他本来是极喜书画丹青的,莫说北宋范宽的画,便是吴道子的他也收过好几副。只是后来……小皇帝脸上的笑忽然散了去。

      一掷千金,宫中的内库是不差这些钱的,可等做成了生意,陈矩捧着话跟着他走出门到了街上,  朱翊钧却忽然觉得心酸。到底那个敢拿钦徽二帝与他做例子,后来再也不允许他习书法的人,已经不在了。

      “陈伴伴,和朕再去那边看看。”朱翊钧脸上没露什么,当头吩咐了一句,抬步前面拥挤的集市走去。陈矩和两个锦衣卫紧紧地跟着,脸上警惕地扫过四周。

      陈矩是朱翊钧身边最得力的太监,和东厂督事张鲸不同,也和已经去南京的冯保不同,朱翊钧记得,陈矩确实是做了些真正的事的。就和他这几年提拔的一些人才一样……

      这几年朱翊钧做了许多,他借着璐王打压了东宫,借着言官打压了内阁,终于收回大权,而后他开始引进高产的种子,大力屯田,以让百姓得以在小冰河来临前的大旱活下去。可朱翊钧却仍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够。他每每想起过去,想起那时候的风云季变,都会忍不住攥紧手。够了!朱翊钧想。那些后悔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也不会再有人品尝了!

      他到底,没有再傻乎乎得清算新政,没有软弱得放纵李太后耗尽国库地供养璐王,一句“郑伯克段于鄞”,申时行心领神会,把东宫外戚赶出权利圈。而至于曾被打压该起复的官员,照样也回到了朝廷,盛赞着他的仁慈。只是,朱翊钧再不会信他们了。

      而至于,至于——那个人。他到底没有毫不留情面得给个“文忠”的谥号,而是用了徐阶的文贞。那个人的儿子朱翊钧也没有赶尽杀绝,只是把他们按在了湖广老家闲住。官场没有震动得那般轰轰烈烈。但是,这也到此为止了。

      三十多年的悔恨交加,连朱翊钧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他心里对张居正,是什么滋味。是爱?是恨?是悔?是怨?他曾那么敬爱他,又那么忌惮他,后来理所当然地恨他……直到发现自己的恨是那么轻浮,最终只变成痛苦的墙砖,一层层砌在他心中的牢笼上。都说世间已无张居正。可满朝上下谁又敢作第二个张居正,朱翊钧很明白的,确实如二十年后他的首辅叶向高说的那样,他心里,绝容不下第二个张居正出现在大明朝了。

      可就算没有张居正。那些惨烈的死亡,那些怨恨的眼神,国破家亡,山河震变,那些被铁骑屠刀杀戮的英魂,被烈马活活拖死踏碎的忠魄,就不在了吗?

      朱翊钧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竟又在发呆,不免自嘲。他摇摇头,示意随从买下。正抬起头来,却只见人群中有个人正望着自己,朱翊钧猝不及防,竟和他对了个照面。

      每个人总有自己习惯的动作,朱翊钧讶然得打量着他,只觉得心理咯噔一声,整个人站在原地。

      朝廷上的臣子,朱翊钧见过面的都认识,将来没见过也认识不少,这个人的脸庞很陌生,可又却很熟悉。隔了几步之遥,那书生似乎犹豫片刻,最后不再看他,转过头去走了。朱翊钧手中的扇子,却掉落在了摊桌上。

      朱翊钧微微皱眉,吩咐下人带走。跟着的锦衣卫也早就如临大敌牢牢盯着那个反常之人,不用朱翊钧的吩咐,便派人去寻找踪迹。

      陈矩应了一声。朱翊钧被这么一打岔,心思顿时也淡了,转过身就慢慢朝皇城方向走去,终究还是要回到那牢笼的。

      海瑞的治安疏大明朝廷上下每一个人都读过,朱翊钧自小就读了很多遍。虽然那时候更多是讲的人讽刺地说这这个政敌。可如今想起庶民生死,朱翊钧却不免自嘲。不要说朝廷上清流天天对他说的三代之治了,就连如今京城脚下的老百姓的一碗糠饭,他是不是能保证老百姓吃得起?

      东厂效率很高,几日里便打探了大概清楚。正月中元宵后刚刚回班上朝,朱翊钧午间回到暖阁便闭着眼睛听张鲸的报告,只听他说:“回禀万岁,奴婢查到此人姓张名贤,字孟龄,乃是绍兴府前年的举人,中举后游历四方,去岁九月来到京师,待赴今年二月的春闱……”

      张鲸偷看着皇帝神色,见此便不敢说话,战战兢兢站在殿中。立时只听见滴答的水声。

      “东厂调到了他写过的几宗卷子,一并呈上来了,他祖籍是山阴会稽人氏。还有听说他游历的时候,拜访了……拜访了湖广……”

      自和东宫太后闹翻后,乾清宫像是骤然进入严冬,朱翊钧很少再有开怀的时候。而即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张鲸,在这样的威压下也常常大气不敢出。而最后两个字他本是不想说的,却不敢不说,又不敢多说。

      朱翊钧果然沉下脸,居高临下看着正高高举着一叠状纸,却恨不得把头埋到地里去的张鲸。

      虽然从来没有明说,但宫里上下都知道和一个名字相关的一切都不能提起,后来这禁忌扩大到许多层面。于是几个伺候朱翊钧的太监很清楚,别看皇帝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实则心底恨极了张江陵。

      朱翊钧不急不缓地抬起茶碗,张鲸知道,皇帝一旦开始深思,就会轻轻用手指叩着扶手。朱翊钧让陈矩接过了张鲸手里的纸头,问道:“他去了湖广哪里?锦衣卫查到多少?”

      张鲸冷汗直流,想了想战战兢兢地说:“只知道这张贤去岁确曾经到——江陵——张家的老宅去——但被拦在了门外……那里有锦衣卫的人手一直在留心,便有个记录。”

      朱翊钧没回话,接过了几篇张贤的文章,看了第一篇开头一句,忽然心底一颤。他草草地翻到第二篇,读完后,竟然失手打翻了茶碗。

      乾清宫跪了一地,朱翊钧挥挥手,让他们平身,等把最后几篇早些年的文章看完后,他才问:“张鲸,东厂看出什么了没有?”

      昔日他把王锡爵、海瑞等一干大臣召回京城后,总有曾被压制的言道跳出来,想要推翻张居正以及其背后的新政。那时候朱翊钧作出勃然大怒的样子,并当着众臣朝野下了这道禁令,刹住了朝廷党争的风气。也令曾经在张居正手下办事的官员收回了心。

      可张鲸日日夜夜相伴在皇帝身边,哪里摸不透他的心思。他连连磕头,涕泣求饶:“万岁爷,奴婢该死,该死!”

      朱翊钧等了一会儿淡淡地说:“你是该死啊。朕问你,一个人或许可以做出千万种模样,但他笔下文章的风格却是极难改了的。何故万历十年前后,此人的时文风格就大变了?”

      张鲸暗中松了口气,知道自己已经从那个禁忌话题里逃了出来,眼下留的一条命在,自然不愿再扯回去,连忙道:“回万岁,奴婢查到了,这张贤在万历十年六月前后,病重地快要死了。家里连棺材都要订好了,后来来了一个游方郎中,不知怎么竟然病渐渐的好了。奴婢想,生死攸关走上一遭的人,性情大变也是理所当然的。”

      朱翊钧又阖上眼,淡淡地“哦”了一声,让张鲸退下了。午后又是日讲,等晚上的时候,他突然私下对陈矩说:“这个张贤是来赶赴下个月的春闱的吧,安排一下,朕要出宫见他。”

      自三年前把太后党的张四维打发回老家守制后,朝堂上的事情,朱翊钧大多托付给了首辅申时行。但经历过曾经四十年君臣猜忌的岁月,这已经成了他的心病,纵然此刻他牢牢把握着朝局,却无法真正信任朝中任何一人。便是连申时行,乃至王锡爵……他也是敬重着却防备着的。至于病根,实则朱翊钧很清楚,但越清楚却越投鼠忌器。如同一团线缠的太紧,缠了三十年,再也解不开了。

      只是申时行到底曾是他的老师,每每看到他,朱翊钧就会自心底浮现起惭愧,那等愧怍是火辣辣的鞭笞。知错能过,知耻而后勇,而许多事朱翊钧都能忍,都能改,能翻到重来,可唯独和张江陵有关的,便成了个死结。他一想到他,便仍然是仿佛片刻前,又仿佛无数年前的那声“张太师病卒”了。自己的慌乱、震惊里混杂着一丝微妙清晰的急切。而那人的种种状貌,竟然是那么遥远,甚至有些模糊。

      可是,直到见到张贤的那一刻,朱翊钧这才狼狈地知晓,张江陵的烙印永远都在那里,仿佛是紫禁城宫墙的三千浮影,丹蔻朱墨,里面埋葬着他噬骨的情感。

      几日后坐在酒楼雅间里等人的时候,朱翊钧等着将被推开的门,心底却浮现出一个似是而非的影子。他在期盼着。他让陈矩寻个由头,把人请来,可倘若那真的是……他会来吗?他为什么还要来呢?他怎么还敢来到天子脚下。或许他弄错了,世间哪有这般巧的事,可那几篇文章锋锐的言辞,那气度又岂是常人能作的。张——张江陵——张居正,曾经的张文忠或现在是张文贞,一个名字就让朱翊钧埋在心底的那些赤子的记忆都搅乱了,一片片浮上来,像残荷漂浮在严冬的池塘上,泛着衰光。卷地人目眩神迷,但到底这么多年沉淀的修养仍在,他没有逃。

      张贤收回了目光,朱翊钧也移开眼睛,心底一颤,站起来对他似一般书生相见行礼:“冒昧请贵驾来此,实有要事相商,还请海涵。”

      张贤垂下了眼睛,收敛地如同没有一丝烟火气,像一个持重蕴意的儒生:“不敢当,还请公子直言。”

      那么处处谨慎、不留破绽,仿佛判若两人。但朱翊钧望进他的眼睛,如深渊,剑眉薄薄挑着,如疏烟,像是温润如玉的归鞘宝剑。曾经年轻的张居正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的?朱翊钧无法控制脑海中紫禁城宫墙里,文华殿上那个威重严厉的帝师模样重合闪烁着,可一抖,就像水中镜像散了涟漪。

      朱翊钧没有让旁人留在房中,等到陈矩退出去关了门,他抬手做了个邀请手势,仿佛随意地说:“张先生请坐。”

      张贤闻言走来自然而然地在对面坐下了。只是下一刻,房中的气氛却忽然凝聚了,仿佛骤然将沸的茶壶,顷刻便要掀了天。

      朱翊钧低着头,轻轻扣着碗里的茶。他的心已经沸腾起来,张贤目光一转,刹那间也明白了。那是句随意的试探,致命却一击必中,但是他已经自然地坐下了。

      张贤醒来的时候,大约是江南秋尽草未凋的时节日,可他不再是权倾天下的大明首辅,却寄魂到了一个刚刚过了小三关,准备去参加绍兴乡试的秀才病躯之中。这等惊世骇俗、匪夷所思的事情竟发生在自己身上,令他一开始无论如何也不敢置信,索性借着病重在床上养着。直到传到手里万历十年的邸报上,他看到了半年前他病卒的消息,连带着天子急召王锡爵等人回京的摆在一起。

      那时候张贤终于冷静下来,想着这样也好。过去的终究已经过去,如滚滚长江再不复还。官居一品,位极人臣时,他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却永远也做不完,也没什么可抱憾的了。那开药方的老道人说了,张贤命中有一劫,天道好还,因果注定。渡过便是解脱。这一世……无论如何蹊跷,或许是梦碎人醒,或许是上天补偿,总之一切已木已成舟。他便安安份份做个绍兴府的秀才。不必再做那个背负天下骂名,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王事的大臣,现在的他,只是天地间渺小的一介书生而已。

      那些往昔治国平天下的胸中锦绣虽然仍在,但张贤却清醒地知道,世间不可能再有张居正了。早在还鲜花似锦、烈火烹油的时候,他就曾对人写信悲哀谈起过,他的心底早有预料,生前如此强势得推行新政,死后必然是要遭到反扑清算的。历史上权臣中枢倒台后的惨烈故事还掩在黄佚里,比比皆是,张居正不可能不知道——可他仍然这么做了。而依照小皇帝的性子,盼望着大权独揽,终不会再容忍第二个张居正僭越皇权。所以即便现在的他亲自来到皇帝眼前,胸中锦绣也是不会得售的。何况,他和小皇帝之间那笔烂账,又有谁算得清楚。

      可出乎张居正意料,后来小皇帝非但没有清算他,还让礼部给了他“文贞”的哀荣,他却又觉得看不懂小皇帝了。或许,天子终究是有那么些不同了。

      于是张贤静静等着,养好了病,便顺势地去了乡试。虽说浙江历来是科举的死亡之组,尤其是绍兴府这才人辈出的地方,但依张居正翰林院出身的才情,乡试一关却没什么可怕的。难却难在阅卷官的评卷上……张贤也算个神童,十五岁就中了秀才,但这几年来却屡第不中,可张居正的强势个性,儒表法里了这么多年,却和这位奉理学为圭臬的秀才大相径庭,一时间到底收敛不住。初时还会令人觉得威势可怕,埋首苦读,在四书五经里熏陶几年时光,渐渐地才疏淡了几分。而去考乡试的时候,他不巧仍是没收住锐气。

      提学大人自然很熟悉这种曾经的风格,卷子落到手里险些骇了一跳,不敢取他,说是朝廷上讲的是中道相和。后来房师据理力争,才让他上了榜,勉强过了。张贤听说后一哂,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来他到底是格格不入了。

      即是如此……索性就不必再趟那浑水。申吴县的性子他很明白,有他从中周转,只要小皇帝不把新政废了,一日日的朝局终是能撑下去的。

      北京这座四九城关了他这么多年,如今他在外头,看着百官文武在里头勾心斗角得挣扎,方才突然觉得,六尺高的宫墙只像座牢笼。人就像动物,在里面被围困久了,竟变得千奇百怪,孽状横行。后来他读到王世贞写的东西,又读到伪托高拱写的病榻遗言,张贤心底倒连气恼都没有了,只是觉得有些令人好笑。他曾原来在人眼里是这个样子的么?原来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究竟是这般的滋味。

      可这权力终究让人上瘾,张贤自己知道,有多少夜半惊醒的时候,他错觉仍在旋涡的中心。那个日日夜夜,魂牵梦萦的京城,那个令他爱之急、恨之极,却也避之不及的宫墙,恐怕此生再也不能触碰了。

      年轻时候他曾经很欣赏阳明心学,于是也不经生出了历游天下,寻柳问道的心思。在他病死前唯一念叨的遗憾,就是临终也未见一面的故乡江陵山水。而深埋心底的愧疚,还有未曾为父丧守制的不孝。等一步步走回江陵故土的时候,张贤心底是凄怆的,他为大明的江山社稷所付出的那些,有谁会理解呢?或许当今天下再无一个人罢……

      在他的心底,天下苍生为重,新政为重,远远重于礼法和朝廷上的清议。他做了取舍,惹来的却是滔天的怨怼和众叛亲离。可是说到底,无论如何分辩,他确实是不孝的。

      高墙黑瓦,牌坊森严,张贤却失了魂。站在熟悉又陌生的老宅前,他最终还是没有走进去。但里面的一草一木,却早已在他心中雕刻着。在家里闲居的张敬修他们如何了,老母亲又如何了?皇帝或许会保他们富贵,却不可能再给他们荣华了。直到真身临其境,张居正才发觉,疾草般的思念早已疯长,可他又如何敢见他们一面?毕竟…终究…

      隔着高墙,他只能朝着老父牌位的祠堂深深一长揖,全做一场告别。他知道里面同样的地方,还摆放着另一块新的灵牌。

      朱翊钧沉默了,那些颤抖跃动的情绪,如同一记重锤敲打在他的心中,砸出一道裂缝。可此刻,故人再见,竟觉得有几分两相看时无语凝噎。

      他是默认了,可说的第一句话仍是不假思索地批判他。朱翊钧开始勃然大怒,从中读出了一丝严厉,可紧接着,却是狂喜。但他连这喜悦自何而来,也说不清楚,便觉得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今科——今科的春闱是王锡爵主考。”朱翊钧有好多话想问他,他想问张居正为什么最后还是来了京师,为什么他还敢来到京城,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依仗。他又想问,问他自己这些年做的事,给天下交出的这份答卷,他是不是都看在了眼里。朱翊钧想问他这四年发生了什么,是不是仍愿意与他君臣相佐……可他最后说出的却是这句提挈,称呼的也仍然是旧时的模样。

      朱翊钧心底如灌了盆冰水,终于忍不住发怒了,他眯起眼睛,带着狂怒扫视着他。他可以忍受张居正的严厉,可以应对他的赞赏,可他无法容忍他的疏远,仿佛那三十年的怨恨眷恋都是一抹青烟,是他一人无望的挣扎,最终化为了彼此间的高墙深渊。

      朱翊钧冷冷地说,他拍着扶手,愤怒的粗喘着。他确实有心怀着修好之心,但张居正的婉拒和他捉摸不定的态度,让朱翊钧一瞬间觉得仿佛回到了焦躁的过去。他狼狈不堪,而他风轻云淡。

      听到那个称呼的一瞬间,张贤脸上闪过波动,他回答道:“主上,张江陵已经卒了。”

      白马非马,公孙龙非龙?张孟龄就不是张江陵了吗?那些过往的旧账恩怨,难道只凭你一句轻描淡写的薄薄话语,便可以烟消云散了吗?

      皇帝惧他,却又渴望他在身边;他信任他,却又百般怀疑他。他忌惮他,怕终有一日又回到过去那个傀儡般的天子生涯,可自幼蒙学以来他却一直依赖着他。矛盾的两面体在朱翊钧和张居正之间流转着,像一个未定的卦象,三个铜钱仍在盘里旋转,搅动的却是天下。

      “张江陵已逝,世上也再不会有第二个张江陵,”他斩钉截铁地说。他看着朱翊钧冰冷的脸庞,终究在成熟的时候,渐渐长地陌生。

      可被切中了心思的朱翊钧,心中却反而更阴鸷了。那种熟悉的暴怒和怨恨又回归心头,望着同龄的张贤,他却仿佛看到了那个不可一世的权相。他当然恨他,薄情自古是帝王,他的愧疚那么浅薄,只愿意给一个死人。可当人起死回生,他却顷刻就怨起了他。因为张居正的出现,仿佛在提醒着他昔日里历历在目、受人摆布的错误,火辣辣得鞭笞在他的脸庞上。于是,他只好拿出几十年的恨意,权当维持体面的张扬。

      张贤却镇定地说出了下一句话:“若是主上不放心,当可把仆杀了。还有仆在老家的九族,也可着人抓起来抄家……若是主上仍然不放心,还有朝廷上的张党大臣,也可尽数抓了……或许主上本也是如此打算的?”

      历历在目的回忆从池塘里一并浮现了。虽说人是邱橓抓的,家是锦衣卫和御史台抄的,可那“如拟”二个字,却是朱笔御批的。那屠刀里的鲜血,大约也是避不开的。当张敬修受刑不过自尽,张懋修等投井不成的时候,准许连坐曾省吾等,仍然是万岁金口准了的。两年多大张旗鼓的清算,朱翊钧方才勉强出了一口恶气,可最后……最后却发现不过是被言官利用了一把他的心理……所谓的贪暴豪夺,却哪里有严嵩抄家两百万的半点影子,那仅有抄出来的二十万家财,如同一个巴掌甩在天子的脸上。愈痛,愈想忘记,愈悔,却恨得更深。

      如今那张家长子明明还好端端地在千里之遥的家中,可那封不存在的血书上的字却凝聚在眼前,挥之不去。缠绕起朱翊钧心脏的乱线,非但不曾松开,却反而更紧了。

      朱翊钧骇之未去,惊慌失措下,竟然想要夺门而去,远远逃开。可他的手抖了抖,却依旧坐在了原地。他听懂了张贤言之未尽的含义,抬起眼,勉强自己与他对视。那双眼睛和往常一般锐利,带着令他冷汗淋漓的刺痛与狼狈。

      果然,今日召故人前来的深意,让他猜了个通透。两人不过再见的第一面,便都亮出了底牌。

      朱翊钧握紧了手中的茶碗。锦衣卫早已安排在门外,只要他端起来,那么一切问题的源泉就会烟消云散。就和他曾做过的一样,在万历一朝里,把属于一个人的痕迹彻底抹杀。

      张贤也看到了他的犹豫,但到了此刻他却释然了。兵家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小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不一样了呢?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万历十四年春闱放榜前夕,正是好一夜瑞雪。内阁首辅申时行和主考王锡爵踏进乾清宫暖阁时,只觉得一股热气拍面而来,卷去了全身的料峭冬寒。

      朱翊钧本正在为新军的操演方法焦头烂额。戚继光今年考成回京述职的时候,带回来了他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朱翊钧自己在紫禁城修练内操这些年,勉强也懂些兵演之道,但多少也知道外行指导内行的危害。而李成梁的辽宁铁骑和戚继光的戚家军,对朱翊钧来说到底还是不够的。无论是对朝鲜和日本用兵的三大征,还是辽东女真的崛起,都需要能培育出急需军事人才的土壤。

      三大征中涌现出许多名将的名字他还记得,杨镐等也被他留意安排去了兵部。可万事终究要一步步来,定个妥全的章程。时不我待。朱翊钧此刻才明白那等急迫自何而来,但人才拣拔,谈何容易。朝廷上清流无数,手谈心性的有,但做实事的却太少了。

      所以,等王锡爵和申时行来向他呈递名单的时候,朱翊钧本来在用午膳后的点心,闻言立刻搁下碗,认真听着他们说丙戌科的结果。

      “回禀皇上,经各房共同推举,臣等一致认为,丙戌科会元,当首推湖广公安袁宗道……”王锡爵一边说,递上了会试前几的卷子,一个个念出榜单上的名字。朱翊钧一直没说话,直到听见他说道,“……第二十八名,绍兴府张贤……”才微微动了动神色。

      他没问这名次的高低,因为朱翊钧颇为信任王锡爵的清正公允。但现在想来,改到某张卷子的时候,到底还是有人取的颇为小心的。

      “国家抡才大典,卿等当慎重之至。朕盼望遴拔真才,肃风清始,莫失于偏废,此心当与尔等共勉。”朱翊钧嘱咐,又吩咐张鲸赏赐给几位阅卷大臣,各分一碗莲子羹。

      是真金是伪金一烧便知,朱翊钧想,他心理仍忆起那场不欢而散,便有那么些不痛快。但到底惊骇遁去后,不知怎么,连他心底重重的纠缠顾虑也散了些许,在暮气沉沉的墙上撕裂了道口子,震动了整座高塔。张居正待他,自然是极用心的,却也是极严厉的。仿佛朱翊钧无论如何都不能令他满意,开始朱翊钧还一直在兢兢业业地追逐,追赶那些圣贤书里尧舜禹汤的身影,后来却发现,那不过是个天大的虚幻谎言。

      待礼部臣子退下后,朱翊钧停下了手上的事情,转头对陈矩吩咐道:“今日停了日讲,朕要出去一趟。”

      陈矩应是,心里猜测万岁想去什么地方。待他宣旨过后,便跟着换上便装的皇帝熟门熟路离开了紫禁城。一走出城门,朱翊钧便松了口气,仿佛身上压着的某个无形重担骤然轻了不少。一路往城南而行,穿过街巷,拐了道弯,最后他却来到了稽山会馆门口。

      浙江是读书胜地,而山阴会稽更是人才杰出。而嘉隆年间造的这间会馆正聚集着不少赶赴春闱的读书人。但见浙江稽山会馆宽敞的大堂里,不少本地士子正三两坐在一起,或谈诗论道,或随意闲话,但饶是如此,空气中漂浮着一层焦躁的紧张,眼底也都有着一层说不清的躁动,大约是明日要放榜的缘故。读书人束发苦读,十年寒窗,都只为了这一刻的鱼跃龙门。

      朱翊钧没有声张,打发了陈矩去问会馆老板,只谎称是顺天的朱秀才来了,问他山阴的张贤在哪里。

      不多时,朱翊钧便见张贤从后堂赶来,那人见了他一身儒生打扮,孤零零站在会馆中央,也没有叫破,只是微微皱起眉头。

      朱翊钧一哂,虽然仍不喜他眼中的严厉,却没有出声呵斥,微微抬头撇了眼示意他进屋再说。

      “先生住的地方,倒是太简朴了些。”朱翊钧走进堂后一座士子租住的小四合院,四处打量,不由带着点惊奇和诡异。他素来知张居正养尊处优,喜好华衣美食,高门大宅,而这也是朱翊钧曾深深恼恨的一点。而今竟不知道他在这小小的书斋里也坐得住。

      张贤任由朱翊钧登堂入室,坐在主位上,陈矩在边上给两人泡了茶,他才以一句李白的诗相答:“千金散尽还复来。仆幼年家贫,后来才过了好日子。何况于那些贫无立锥之地的百姓相比,一座书斋半炭火,仆足矣。”

      “先生倒是好静气。”朱翊钧冷哼了一声,门关上后,屋子里便只有二人,说话也无需太顾忌。他知张贤避过了他言语里的陷阱,但听他言语里带刺,说道天下贫民困苦的话,心中仍然是不舒服。

      而今朝堂上很少有人敢当着他的面这么说话了,朱翊钧自问,从广西引进了一些高产作物以来,饿殍遍野再也不会了。而他也打算过几年便在一条鞭法的基础上推行摊丁入亩,可唯恐时机尚且不够成熟,又无人商讨主持。但说起来,一条鞭法的推广者不正在眼前么。

      孔子述中庸之道,张贤言下之意,似乎便是富贵贫穷,与我如浮云,都不过是两端而已。朱翊钧哈哈一笑,道:“好一个允执厥中。愿请教先生的中庸之道是什么?”

      视彼如仇寇的这对君臣,视京师为囚笼的这对师生,一个年轻天子,一个年轻举子,如此不伦不类的关系,荒谬绝伦的对坐在一张桌子边。烛光里,朱翊钧问他,为何仍愿意回到这牢笼里来,甘愿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呢?

      这个疑惑困扰着朱翊钧,但倘若他知道原因,或许也就不会问了。张贤离开江陵本是要归隐的,可路过荆州府时,却听见有人在谈起一条鞭法。他或许能无所谓自己的身后之名,但对昔日付出一切的政绩,却不得不上了心。张贤心底也明白,万历八年将一条鞭法仓促推广全国,其实还是走的太急了。但那时候他的身体已经病得很重,甚至上了好几道祈求致仕的奏本,心里所想,也就是抱着残躯最后做一点事。当时小皇帝刚大婚完,该亲政了,那是他最后一个急流勇退的机会……可是……

      而后张贤听见他们说:“一条鞭法在南方的湖广之地,或许还勉强可行。但在北方却不是良法了。”

      他本皱眉想与他们辩论,可随即便听见那一桌自己吵开了。北方游历的士子开始一宗宗叙述他所见所闻,竟让张居正觉得无可辩驳、有些触目惊心。北方地贫瘠,肥田大多已被地主兼并,可新政却不分田地好坏,只按统一标准收税。于是一条鞭法非但没有起到均贫富的作用,却成为了剥削穷困百姓的帮凶……后来朝廷也下令许多地方可以暂缓实行新政,但旧法却更为不堪。

      张贤霍然而惊,那个太平盛世,海清宴河,百姓富足的想象,终究是纸上的一个幻境。

      而他曾经披肝沥胆,付出一切的心血,是否又真的为大明天下苍生谋地了片瓦之安呢?

      张贤抬起头看向朱翊钧。事情终于不一样了,曾经他一眼看透的天子,如今变得需要揣摩。而这个问题,张贤无法回答,因为朱翊钧意下索要的不是他心中的答案。无论他回答什么,朱翊钧都是不会相信的。

      “启用罢黜,从来都是主上的恩典,又岂是区区布衣可以置喙妄论。”张贤如此对答道。似乎比开了一切,却点中了真正的风暴中心。

      自古以来,天子想用谁,谁方能入朝做官。如果小皇帝不愿意取他,自然也不会允许他施展抱负的。朱翊钧闻言却勾起了嘴角,他道:“即使这般,如果张先生有心,不妨去找礼部侍郎朱赓,我听说他一向眷顾同乡,有无绍不开衙的说法,想来是会照顾你一个绍兴人的。”

      他很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他懂皇帝就好似皇帝懂他。朱翊钧讽刺的虽是朱赓的折党,说的却曾如日中天,权倾天下的张党,而今却西山日薄,如丧家之犬惶惶之间,连层浪花也翻不起来。朱翊钧想说的,其实是他操持国家、口含天宪,能予取予夺的生杀大权。

      朱翊钧刺了下朝上的乡党,仍故作看不到他不悦的神色,继续煽风点火道:“礼部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但给一个举人安排一个小小的主事什么,想来也不难。”

      说完,朱翊钧静静喝茶。但张贤听完了他最后一个字,却忽然品到一分难言的心悸。他有些失笑道:“劳主上挂怀,仆不甚惶恐。”

      张贤却读出这安静背后的意思,令他心惊,也令他困惑。朱翊钧在试探他,他也在试探小皇帝。张贤说的每一句话都在试探朱翊钧的底线,可他却发现,小皇帝似乎言辞里变得尖锐,但内里却变得容忍了。这种容忍正是令张贤困惑。他想,所以朱翊钧的心里究竟装了什么过往,才让他这般挣扎犹豫。仿佛那些让步里,还带些腆着脸的古怪哀求。便连方才讽意的玩笑里,也带着惊鸿一瞥的苦痛。

      如果张贤此刻就能看破朱翊钧埋藏起来的后悔,那或许就会明白一切。但他终究不知道。而那场惨烈的恩怨因果,只留在朱翊钧一个人的记忆里。到底他心里的不甘和那笔糊涂账,仍然是膈应在那里的,不然他也不会刻意跑出宫来,不放心地来到人跟前。

其他:赶在咱这里情人节还没过,发出来吧x,虽然这两人大约不可能he了吧。。请勿针对历史真实人物。。一切bug由我承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装修木工好学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