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x=42怎么解方程?

回复特岗山西特岗专项刷题库+网课免费领!

回复申论70个申论热点合集免费领!

回复人工1V1中公老师为您答疑解惑

亲爱的小伙伴们,在数量关系的备考中,有一个知识点在我们考试中非常重要,那就是不定方程,这类题型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视。而讲到不定方程,可能很多同学都想问,什么是不定方程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

在解释不定方程之前,首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普通方程。相信普通方程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例如,我们经常遇到的一元一次方程2x+5=140,1个未知数给我们1个式子,通过移项可以解出x的值。又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组,2个未知数对应2个式子,我们通过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可以将方程的解求出来。

那么什么是不定方程呢?假如给我们一个方程2x+3y=5,2个未知数1个方程,如果我们想去求解这个方程,就会发现解是不固定的,可以是x=1,y=1;或者x=1.75,y=0.5;又或者x=4,y=-1……对于这类未知数个数大于独立方程个数的方程,我们就称其为不定方程。

既然不定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有无穷多个解,那怎么求解呢?一般情况下,在考试里求解不定方程是有限定条件的。通常都会把所求未知数限定在正整数范围内,这样不定方程由原来的无穷多个解就变成有限个解了。

通过题干要求,我们发现x和y都在正整数范围内,那我们最先想到的解法就是从x=1,x=2……代入求解,但是这种方法显然比较费时费力。有没有更省时的方法呢?为了缩小尝试范围,我们可以寻找未知数的数字特征。

22山西省考延期加训刷题营

行测140题+申论16道核心热点题!

中公老师16小时直播专项解析!

长按扫码进入省考加训刷题营

首先观察未知数系数,我们发现3和6,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奇偶性来判断未知数数字特征。因为42为偶数,6y是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因此3x为偶数,所以x为偶数。而选项中只有2为偶数,确定答案是A。此时我们利用的是奇偶性。

小结:当未知数前的系数一奇一偶时,可根据奇偶性判定所求未知数的奇偶性,从而快速选择选项。

那么如果未知数的系数并非一奇一偶,这时怎么办呢?

观察未知数系数3和7都是奇数,而奇数乘一个数的奇偶性是不确定的。这时我们观察未知数系数和常数项,我们发现7和49都是7的整数倍。7y为7的整数倍,49为7的整数倍,7的整数倍+7的整数倍=7的整数倍,因此,3x也是7的整数倍,从而确定x为7的整数倍,选项中只有B为7的整数倍,因此确定答案是B。此时我们用到的是整除特性。

小结:当未知数前的系数和等号右边的常数有公约数时,可根据整除特性判定所求未知数的整除特征,从而快速选择选项。

如果利用奇偶性和整除特性都无法解决题目,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首先观察未知数系数3和10,符合一奇一偶的特点,由于10y为偶数,49为奇数,因此确定3x为奇数,确定x为奇数,而选项均为奇数,无法判定答案。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x的取值范围。而我们知道10乘一个数,尾数一定是0,而49的尾数是9,尾数9+尾数0=尾数9,因此确定3x一项的尾数为9,所以x的尾数为3。选项中只有B符合条件,确定答案是B。此时我们用到的是尾数法。

小结:当未知数前的系数是5或10时,可根据尾数判定所求未知数的尾数特征,从而快速选择选项。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实际考试中会怎么出题,也检验下大家是否掌握了这三种方法!

由于在考试中,题目并不会像上面例题一样,直接给出方程和“x和y为正整数”的限定条件,一般会赋予x和y现实意义,例如人数、件数、个数等,如下所示:

Eg:建筑公司租用吊车和叉车各若干辆,每日租金为10万元,已知吊车和叉车的日租金分别为1万元和1500元,问:建筑公司最多租用了多少辆吊车?

首先告诉我们,吊车和叉车的日租金,而且知道了每天的租金总和是10万元这样一个比较明显的等量关系。利用吊车总租金+叉车总租金=10万元构建等量关系。我们知道了每辆车的日租金,设租用吊车x辆,叉车y辆。即:

求建筑公司最多租用了多少辆吊车,也就是求x的最大值。我们发现式子里面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个数大于独立方程的个数,所以这个方程是不定方程。而且这里的x和y是车辆数,所以都是正整数。接下来解不定方程,首先化简得到

由于x和y为正整数,结合前面讲到的奇偶性、整除或者尾数法。观察发现,x系数以及常数项都能被20整除,说明3y是20的整数倍。因此y一定能被20整除。求x最大值,和一定,y要尽量小。y又是20的倍数,所以y最小为20,此时x=7,所以选择B选项。

Eg:某单位购买A和B两种耗材,单价分别为50元/件和70元/件,共花费710元.且所购耗材中A的件数占比不到一半,在单位共购买AB耗材多少件?

题目告诉我们,单价分别为50元和70元,共花费了710元。那其实就告诉我们A耗材花的钱+B耗材花的钱=710块钱,又告诉我们A耗材占总比不到一半。我们设购买A耗材x件,B耗材y件,得到

最终要求的是x+y的值。由于x和y都是件数,所以x和y都是正整数,所以还是不定方程的求解。整理化简得到

由于5和7都是奇数,同时5、7、71没有公约数,所以不能利用奇偶性和整除特性。我们发现x前面系数是5,可以考虑尾数法。5乘一个数,尾数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5x尾数为5,71尾数为1,因此7y尾数为6,所以y的尾数是8。y可能是8,18,28……由于7×18=126>71,y只能取8,解得x=3,满足x

第二种情况:5x尾数为0,此时7y尾数为1,y尾数为3。由于13×7=91>71,所以y只能取到3,此时x=10,x>y,不符合题目要求,所以最后确定答案为A选项。

所以,我们发现只要我们能够找到题干中的等量关系,确定未知数的限定条件,掌握不定方程的三种巧解方法,解决不定方程问题自然易如反掌。

写在最后:获得成功没有规律,但是解决不定方程问题有规律!不定方程在任意数范围内的解是不固定的,但是在正整数范围内却有可能得到固定的解。正如数学涉及到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难以全部掌握的,但是在数量关系题目中,我们却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方法,掌握规律,解决问题。最后祝大家前程似锦、前途光明!

政综高能爆破班即将开班

6天考前冲刺直播课圈考点

11位中公实力导师亲研亲授

手把手教你作答思路与技巧

}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让学生学会在计算公式中求各个量的方法。

  3、让学生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1、让学生学习配套教与学的平台

  一、复习(1)学生尝试。(抽生板演)

  先设这个长方形的宽是x厘米,

  再找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就是一个等量关系。)

  (3)板书:解:设这个长方形的宽是x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

  (4)比较算术与方程的解法。(建议学生,选择方程的方法。)

  2、补充例题:一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是900平方米,高36米,它的底边长多少米?

  问:(1)这道题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

  (2)能不能直接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算出高。

  (3)可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列方程,未知数高怎样表示?

  学生练小结:根据计算公式列方程解应用题。

  [说明:让学生通过尝试、分析、交流、比较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体会用方程解的优越性。探究活动开始,先让学生尝试练习。

  (1)有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0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2×0.81+10.4简便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