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各个功能空间尺度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居住区规划原理知识点整理

方法:细心观察生活,随手翻规范,再就是有空看看电视剧

1)、城市:城,防卫;市,交易。

2)、城市规划:古代的城市规划坊、里、瓦、肆……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开端:1898年,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次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居住区规划

4)、居住:a、居住是城市四大功能之一:《雅典宪章》中城市的四大功能工作、游憩、交通、居住

b、居住形式在城市中的存在

c、居住用地占城市用地:20%—32%

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沿革)——对应课本P492—P494

A、邻里单位:1929年,美国克拉伦斯?佩里提出,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

提出了现代布局的六条基本原则

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为5000人左右

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单位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5)邻里单位占地约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0.8km

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应用:新泽西州的雷邦德和英国哈罗新城

B、扩大街坊:20世纪50年代,苏联

在空间布置上比邻里单位更强调轴线构图和周边布置,扩大街坊比邻里单位更活泼。

C、居住综合体:是指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是建筑组合体

应用:1940年代末1950年初,法国,勒?柯布西耶,马赛公寓(素混凝土)

这种居住综合体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是十分有利的

D、居住小区:以城市道路或是自然界限(如河流等)划分,并不被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规模,一般以设置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下限的依据,以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最大服务半径作为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应用:对我国从1950年代末开始的居住小区建设以及其后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另外:还有“扩大小区”与“居住综合区”模式和新城市主义模式(了解)

常识:人的步行速度,4km/h;人骑自行车的速度:12—15km/h;人步行的心理承受力:10—15min

A、1)居住区按照居住户数或是人口规模分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内空间的功能包括哪两方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