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干是不是豆腐干?龙游在哪里?

闽东是畲族聚居地。说到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乌稔饭又名乌米饭,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畲族乌稔饭来自大自然乌稔树(也叫乌饭树)的绿色树叶泡制而成

作者:佚名 地区 '' 查看次数1次

}

你听说了吗?今年国庆前夕,浙江龙游又多了个网红小镇- - 红木小镇!

浙江龙游的红木小镇是由年年红家具(国际)集团公司耗巨资80亿花了约15年时间精心打造的以红木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小镇。主要景点包括彩虹桥、育龙岛、沿江红木长廊、一缘桥、感恩门、土地庙、太母殿、育恩堂、万姓宗祠、志诚楼、紫檀宫、三圣殿等,设旃檀木舍、缘佛圣树酒店、木都商贸区等。红木小镇已经于2020年9月29日盛大开园了!

到了龙游红木小镇,可以好好赏赏景拍照,白天晚上都很美;

可以逛逛红木博物馆了解红木文化,国学文化;

可以尝尝龙游风味美食:龙游发糕、龙游肉圆、龙游酱粿、“三头一掌”吃个遍;

可以徜徉在这片绿荫围绕绿色的海洋中修身养性,

可以逛逛红木家具城为自己心爱的家添置几件红木家具....

美食是旅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既然来了龙游,就不可错过龙游美食!

或许是因为地处四省交汇的缘故吧,龙游在饮食文化上,不同于其他江浙小城的温婉。龙游是个美食宝藏地:龙游发糕,“三头一掌”, 龙游肉圆, 龙游酱粿... 深受本地人以及外地游客喜爱。

在红木小镇的繁华的商业美食街里,就汇集了龙游乃至衢州的各式特色美食。龙游发糕、龙游肉圆、龙游酱粿、“三头一掌”…吃个遍!

发糕是龙游县最负盛名的传统美食之一,产生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因“发糕”为“福高”的谐音,寓“年年发、步步高”吉祥之意,不仅是当地老百姓逄年过节餐桌上的必备,也是馈赠亲友首选。传闻乾隆当年下江南,品尝了龙游发糕,对其色香味形大加赞赏。自此,龙游发糕就一直作为贡品出现在皇家饮食中。

地道的龙游发糕,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考验厨师的功夫,传统制作工序颇为复杂。每一道步骤都要仔仔细细:米需要浸泡十多天,漂清之后磨成粉,加入猪油、火腿、甜酒酿等材料,蒸制的时候还不能掉以轻心,每隔7、8分钟就需要调整一次蒸笼顺序,火候更是要把控好,一个不小心,发糕蒸制就很有可能失败。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堪称江南一绝。

真空独立包装的龙游特产-龙游发糕,物美价廉,又有龙游地方特色,真的是龙游旅游伴手礼的绝佳选择。

过去,龙游的乡民举办喜宴,喜欢用三样美食回礼:肉圆、葱花慢头、扣肉。在今天,肉圆作为龙游代表性特色小吃而存在于龙游当地人的美食推荐榜单中,不管在大饭店、小巷中的菜馆,还是夜宵店,都能寻到它的踪迹。

龙游肉圆主材料是番薯粉,农村自制的,粉里面加上少许肉末、豆腐末,喜欢的还可加点芋或萝卜丝,原形是不厚的粉团,扯成圆状,一个个摆放入蒸笼。蒸好后吃起来又软又有些“韧劲”,口感很好。凉了之后也可切片,煎,炒,煮都行,另有一番味道。

龙游肉圆色泽透亮,闻着香,吃着滑嫩Q弹。

各个美食展位前,人气爆棚,龙游美食深受食客们喜爱。

“三头一掌”:兔头、鸭头、鱼头和鸭掌,是龙游和衢州最为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没吃过三头一掌,都不好意思说已经来过衢州,这似乎已经成了衢州特色小吃的代名词,在龙游,各色粥铺、夜宵店,几乎清一色都贴着内售“三头一掌”。了解“三头一掌”的原材料,先不说免头,即便是鸭头,也是平常餐桌上不常见的食村,配上重辣做法,不习惯吃辣的人,大概会辣到双唇红肿,直冒汗,但根本停不下来。

龙游葱花馒头端庄美观,面团发酵极其充分,酵孔非常细腻,白细如雪,面有银光,皮薄如纸,吃口松爽滋润,富有咬劲,绝不粘牙,精美可口,极易消化。依个人口味,咸甜都可。其膨胀弹性之强,常令初识者瞠目结舌,为之称奇叫绝。如将一只馒头握入掌中,手一张,它便立刻像海绵似的恢复原貌。做法:戳个洞,把馅一点点塞进去,直到馒头被塞得鼓鼓的。馅,一般是猪肉、笋干、葱花,或者用新鲜笋、白干等。

逛在红木小镇,这么多龙游美食展现在眼前,你想不想都尝一尝呢?

如果你对这个龙游网红小镇种草了,对龙游美食心动了,不妨找个节假日带上家人朋友一起去逛逛吧!

高铁:从杭州到衢州高铁一小时左右,从上海出发两小时左右;到达衢州站后可以打车去龙游红木小镇,非常方便。

自驾:衢州方向走杭金衢高速,在龙游出口下,导航至龙游红木小镇;杭州方向走杭千高速在龙游北下,右转到龙游经济开发区,导航至龙游红木小镇。

}

   浙江在线05月19日讯 5月17日,天气炎热,龙游县城司巷口市政工地上几位工人平静地忙碌着。10天前,在这个工地上挖出了一根雕有精美花纹的石梁。“从地里挖出了一块宝贝”,这个消息很快便不胫而走。

  面对这块“宝贝”,一古玩商迅速出动,当即出资买下并运回了家;施工地点所在的一家酒店也提出了所有权要求。争夺这根石梁一度白热化。

  “挖出来的文物,归国家所有!”最后,龙游县文化执法大队用了相当大的精力,将这块精美牌坊石构件送到了龙游县博物馆妥善保管起来。

  5月7日中午11点多钟,工地上开挖掘机的姜师傅感觉铲子有点异样,似乎触到很大块硬东西。提起铲子,大家一看是根雕有花纹的大石梁。“一吨多重,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施工现场就在龙游县城的中央位置,听到挖到了好东西,许多开店的逛街的人都围过来看。附近开着一家古玩店的夏先生听到消息也很快就到了工地。

  “一看,就知道是个好东西。”夏先生经营古玩生意,时不时要下乡去“淘宝”,眼光远比一般人独到。这根石梁,有3米多长,应该是古时龙游县城一座石牌坊的构件。上面雕有“凤毛济美”和“麟趾呈祥”等图案,工艺精湛,十分典雅。他马上打电话给一个搞收藏的朋友,就决定先拉到店里来。

  夏先生给了挖掘机司机500元钱,当作运费,中午12点左右,这根石梁被挖掘机吊装到了一旁的古玩店门前。“我们把上面的泥土清洗干净,我那个搞收藏的朋友就找车先拉回家里收藏起来。”

  古玩商:谁先拿到就归谁

  与此同时,龙游县文化局副局长黄国平收到线人的一条短信:有人公然贩卖文物。得知这一消息后,龙游县文化执法大队3位队员当即赶到了现场,但古玩商不愿意将石梁交出。“他说他有收藏证,可以收藏。最后我们限期一个小时内交出,否则就采取强制措施。”最终,古玩商放弃了主张。这根石梁被运送到了龙游县博物馆保存起来。

  夏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根石梁属于建筑构件,不应算国家文物,而且他朋友是有收藏证的,可以合法收藏这根石梁。

  “要不是我们,这根石梁就要被破坏了。”夏先生说,工地上的泥土石块,都被当作废料倒掉,如果他们不是及时出资运回来,恐怕已经见不到了。“我们先发现,还做了保护处理,应当首先享有所有权。但国家要收回,只好还给国家了。”

  酒店:我的地盘我做主

  施工工地就在龙游大酒店原来的围墙范围内,当酒店负责人听闻酒店的地盘上挖出了古代石梁后,赶到了施工现场,声称酒店方面对石梁享有天然的所有权。“酒店范围内挖出来的东西,就应当归酒店所有。”

  酒店方面除了有“自留地”的考虑外,还有一个理由:酒店里已经收藏了较多的古牌坊构件,而且都完好地保存在酒店花园中,一直就准备等收集更多的构件后,就可以完整地重建一座牌坊。记者在酒店花园里,看到十数块大大小小的青石构件。

  在文化部门准备将现场发现的另外三块石构件运回博物馆时,酒店方面派出了保安进行阻挡。酒店工作人员相告,一开始酒店不同意把石构件拉走,他们认为是酒店的东西,文化局不能“抢东西”。不过没有坚持多久,酒店方面被说通,另外的石构件也被送至博物馆。

  文化局:挖出的文物都是国家的

  文物商第一个将石梁“收归己有”,龙游大酒店第二个站出来“争取权益”,他们经过“努力”之后完全无效,这根石梁最终还是被保存在龙游博物馆中,成为了国有文物。

  文物法规定,“我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归国家所有。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一般不允许拆迁文物,经允许拆迁的文物也归国家所有。”而此次出土的石梁等便属于这样的文物。

  夏先生的朋友有合法的文物收藏证,是否就能合法地收藏文物呢?黄国平解释说,文物法规定,民间可以收藏的文物包括:依法继承或接受赠与;从文物商店购买;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可以相互交换或依法转让等。“这根石梁不属于民间可以收藏的文物。”

  黄国平指出,那种“谁拥有土地使用权就对附着文物拥有支配权”的想法也是完全错误的,他说就算是祖传的窖藏,出土后也归属国家所有,应当向国家报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游干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