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人类进化到自体繁殖后代会怎样?

大鼠的眼睛始终关注头顶

眼睛朝前的动物如灵长类需要将两只眼睛对准同一方向,以便使左眼和右眼的图像融合,而不管头部怎样动。Jason Kerr及其同事发现,啮齿类的眼睛协调遵从一个不同的策略。利用一个定制的微型化“眼睛-摄像系统”,他们发现,对自由运动的大鼠来说,眼睛运动的作用是,使两只眼睛的视场在头顶上连续重叠,但未必要对准同一方向。大鼠是在地面上生活的动物,经常受到来自上面的威胁,所以这种策略可能是作为对来自头顶的捕食者不断保持警惕的一种手段而形成的。

中国发现一种保存很好的早期灵长类动物化石

我们关于灵长类演化最早阶段的知识受限于化石记录中所存在的空白。来自中国“始新世”早期(距今5500万年前)的一种很小的、非常古老的灵长类动物的一个近乎完整的、基本上还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的骨架的发现,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线索。这一新发现的灵长类动物似乎是眼镜猴的最早已知近亲,说明类人猿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分化的时间非常早。这种动物跟现代“矮鼠狐猴”大小差不多,其骨架特征说明它是一种灵敏的食虫动物,习惯白天活动。

发现,在DNA损伤后,c-Abl激酶磷酸化“酪氨酸44”上的KAT5,增强其与H3K9me3的相互作用,并允许由ATM介导的信号作用来启动DNA损伤检查点。这些发现也许可帮助解释“赖氨酸脱乙酰基酶”(它们作为治疗药物正在研发中)的作用机制,因此也许还能为应该怎样最好地将这类药物用于癌症和神经退化疾病的治疗提供线索。

万众一心的“超级蚂蚁”

蚁群有时被当成超级生物,即它们在群落层面上会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在对“红色收获蚁”(Pogonomyrmex barbatus)的集体行为与群落中生殖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所做的一项长期(27年)研究中,Deborah Gordon发现,它们的确能表现出这种超级生物特性。在干旱时期,“收获蚁”的觅食往往不像它们在食物丰富时那么多;它们似乎是等待时机,直到状况改善。这种懂得克制的特征会传给它们的子群落,说明它的确可被看作是一个群落层面的特征。[链接]

隐藏的代谢物在蛋白合成中的作用

作为细胞过程的终极中介物的很多小分子仍未得到描述和报告,因为它们的身份通过以代谢通道为目标的传统方法可能无法确定。Jungwook Kim等人识别出了这样一个分子,即carboxy-S-adenosyl-L-methionine (Cx-SAM) 。这个人们以前不知道的代谢物是在对大肠杆菌的CmoA酶(SAM-依赖性甲基转移酶超级家族的一个成员)所进行的一项结构研究中发现的。Cx-SAM被埋在CmoA的活性点中。本文作者确定了Cx-SAM的生物合成通道(其合成是通过一个异常活泼的“叶立德中间体”进行的),并且发现,该代谢物在一系列细菌的tRNA修饰中起一定作用。这项研究凸显了结构基因组研究对于发现新颖代谢物和通道的潜力。[链接]

糖尿病风险的肠道标记物

最新证据表明,被改变的肠道菌群与包括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代谢疾病相关。Fredrik B?ckhed及其同事对一批血糖控制情况正常、受损或患有糖尿病的欧洲女性的粪便元基因组进行了定性,并将这些发现与最近被描述过的一批中国女性做了对比。他们的分析显示了这两批女性研究对象之间在2-型糖尿病的判别性元基因组标记物上的差别,说明元基因组预测工作对于被研究人群的年龄和所在地域可能是有特异性的。

最近被定性的“先天淋巴细胞”(ILCs) 在功能上可被划分成三类。第一类的ILCs 产生干扰素-γ;第二类的ILCs 表达白介素-5、白介素-13和双调蛋白;第三类的ILCs 产生白介素-17A和白介素-22。ILCs在适应性免疫存在时的功能及它们影响适应性免疫细胞反应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的。现在用小鼠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第三类的ILCs处理和呈现,并通过一个依赖于“MHC-class-II”的机制控制CD4+ T-细胞对小肠共生菌的反应。这一发现也许有助于了解与对共生菌的炎性宿主免疫反应相关的人类慢性病的病理。

有关格陵兰和南极冰层减少速度的结论

在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未能对冰层通过动态过程(如因冰下水文活动的变化而发生的冰加速)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做出一个估计。这个问题,再加上来自卫星观测工作的成熟数据流,导致了大量研究工作的进行。Edward Hanna等人回顾了过去六年有关冰层物质平衡变化的研究工作,得出结论认为:来自格陵兰的冰层加速消失是一个可靠的发现,但来自南极洲的冰层消失可能远低于人们以前所想的。

猎豹被普遍认为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所报道的最快速度为每秒29米。然而,人 们所做过的精确测定极少,而且只是在罕见的情况下才记录到其速度比作为赛狗的灰狗速度(18 m s?1)更快。现在,来自英国皇家兽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与“博茨瓦纳捕食性动物保护信托”合作,采用含有GPS和惯性测量单元的特制跟踪项圈来捕捉在野 外狩猎的猎豹的运动动态。他们观察到的最高速度是25.9 m s?1 (每小时93公里)。大多数捕猎活动只涉及中等速度,它们的成功依靠的是力量、加速度和灵活性的组合。封面图片:一只猎豹在追赶猎物,地点在坦桑尼亚“塞 伦盖蒂国家公园” (Winfried Wisniewski/Corbis)。

姐妹染色单体在分裂中的命运

在 用一种具有单染色体分辨率的CO-FISH方法所进行的实验中,Yukiko Yamashita 和 Swathi Yadlapalli发现,性染色体(而不是常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在果蝇雄性生殖细胞 (GSCs) 的非对称细胞分裂过程中是被非随机分离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GSC过度增殖过程中和在“去分化的”GSCs中被随机化。鉴于这些发现,作者提出:非随机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不大可能像以前人们所提出的那样保护所谓的“不朽链”(immortal strand),以避免发生由复制诱导的突变。

牙齿钡含量是灵长类断奶年龄的一个标记

断奶是任何哺乳动物(尤其是人类)生命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断奶较早可以让妇女在较短时间内生更多孩子。因此,早期断奶的形成有可能对“智人”的演化和成功产 生过深远影响。此前,人们一直不能比较准确地从化石确定断奶的年龄,但Manish Arora及其同事在这项研究中发现,牙釉质中的钡-钙比例是人类和猕猴哺乳期的一个可靠标记。 钡含量在哺乳期升高,在断奶时突然降低。对来自一个保存完好的比利时“尼安德特人”的一颗牙齿所做的研究,显示了完全进行母乳喂养(哺乳)的时期和接受混 合饮食的时期的时间长短以及一个非常早的断奶年龄——只有大约14个月。

白介素-1α在自体炎性中所起作用

在 编码酪氨酸SHP-1的Ptpn6基因中携带一个错义突变的小鼠,自然出现一种“自体炎性综合症”,它类似于人类的“嗜中性粒细胞性皮肤病”。在这 个模型中,Lukens等人定义了一个新颖的“RIP1激酶和白介素-1α依赖型自体炎性通道”,该通道需要NF-NB,并由SHP-1控制。这项工作凸 显了白介素-1α在自体炎性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也表明:白介素-1α的治疗性中和可能会对治疗自体炎性疾病有好处,而又不会干扰由白介素-1β介导的反 应。

蚊子传播媒介在疟疾感染中的作用

疟 疾寄生虫依次通过啮齿类、灵长类或人类宿主会增加寄生虫的毒性。其意义是,媒介传播改变毒性,但关于这一点的直接证据却一直都没有。在这项研究 中,Jean Langhorne及其同事发现,蚊子传播内在改变“无性血液阶段”的夏氏疟原虫,后者又会引发被改变的宿主免疫反应。作者提出,疟原虫在蚊子媒介中的改 变可能是在疟原虫生命周期多个阶段起作用的各个调控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项工作凸显了传播媒介、疟原虫和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疟疾发病中的 重要性。对这种三角关系的彻底了解,可能会为疫苗设计提供新的选择。

Ben Blencowe及其同事发现,“盲肌样RNA结合蛋白” MBNL1 和 MBNL2是在胚胎干细胞和其他细胞类型之间被以不同方式调控的另类剪接事件的负调控因子。来自几个方面的证据表明,它们参与“胚胎干细胞样另类剪接模 式”的调控。作者还发现了在成纤维细胞重新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过程中的一个调控作用。

始祖鸟在进化史上的地位得以恢复

过去二十年在中国有关长羽毛兽脚类恐龙的发现,使我们对鸟类演化及飞行起源的认识发生了巨大改变,其中包括这样一个观点的提出:著名的始祖鸟化石与现代鸟类的祖先也可能还有一些距离。现在,随着另一只像鸟类的恐龙在中国辽宁省“髫髻山组”(中-晚“侏罗纪”)的发现,始祖鸟又回到了其应有的位置。新的系统发生分析恢复了始祖鸟作为一种早期分化的“鸟翼类”的地位,也重新将“伤齿龙”确定为“鸟翼类”的姐妹类群。这些结果与中-晚“侏罗纪”鸟类在亚洲的早期分化以及鸟类靠拍打前肢来飞行的行为的单一起源观点是一致的。

HIV-1怎样引起细胞死亡

人们知道,CD4+ helper T-细胞(重要免疫调控因子)会被HIV-1感染清除,但该病毒是怎样引起细胞死亡的却一直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Gary Nabel及其同事发现,HIV-1结合是触发CD4+ T-细胞死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其结合通过“DNA-依赖性蛋白激酶” (DNA-PK) (DNA修复机制的一部分)的激发以及p53的磷酸化来触发细胞死亡。这项工作也许可帮助解释病毒库在被HIV感染的患者身上是怎样建立的,并且也表明:用“整合酶”或DNA-PK抑制药物来治疗也许能延长CD4细胞的存活时间和延迟艾滋病的发展。

紊乱核心蛋白中变构相互作用的调控

细胞功能依赖于错综复杂的信号作用网络,这些网络包含多个蛋白信号作用核心,它们与几个合作伙伴发生相互作用,来调控多个下游信号。对这样一个核心(即腺病毒“早期区域1A” (E1A) 致癌蛋白)所做的这项研究,利用新颖的单分子FRET测定来克服整合问题,直接探测E1A与两个关键合作伙伴的变构相互作用。这些结果显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合作性调制方式,它是由多种相互作用及E1A相互作用主题(interaction motifs)的有无调控的。变构相互作用的这样一种调制方式,可能是内在紊乱的核心蛋白(hub proteins)的一个共同特征。

神经退化疾病的治疗目标

大脑中突变蛋白(有时或是野生型蛋白)的毒性积累是遗传性神经退化疾病病理的一个常见原因。减少这种积累可逆转疾病表现型。Huda Zoghbi及其同事制定了一个“交叉物种基因筛选策略”,用来识别有可能降低“ataxin 1”(“1-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致病蛋白)水平的药物作用目标。该策略揭示了多个治疗目标 (RAS–MAPK–MSK1)。当这些目标被抑制时,它们可降低“ataxin 1”水平,抑制其在人类、小鼠和果蝇身体中的毒性。

Gumby蛋白是线性泛素特异性“去泛素化酶”

小鼠的gumby突变与胚胎中致命的血管生成缺陷有关。Sabine Cordes及其同事发现,gumby基因编码一种“去泛素化酶”,这种酶专门识别和分解线性泛素链;他们还发现线性“泛素化/去泛素化”与Wnt信号作用和血管生成有关。在人类中,染色体5p15.2上含gumby的删除与在“cri du chat综合症” (CdCS) 患者中所观察到的智力迟钝和颅面异常有关。虽然gumby并不是惟一被删除的基因,但它也许通过其对线性“去泛素化”的影响来促成一些CdCS症状的出现。这项工作说明,gumby基因及调控“去泛素化-泛素化”平衡的相关通道对于抗血管生成疗法可能会有意义。

先天免疫系统检测细胞溶质DNA、发布有关其信号的机制,是人们有浓厚兴趣的一个研究课题,因为它是检测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的手段。细胞溶质DNA已知通过DNA传感器“cyclic--AMP synthetase (cGAS)”的激发来诱导I-型干扰素;cGAS催化一个“环状二核苷酸”的合成,后者又激发一种名为STING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的蛋白。Karl-Peter Hopfner及其同事发表了cGAS的一个C-端碎片本身、在与UTP形成的复合物中、以及作为一个DNA–ATP–GTP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在本期的一篇补充性论文中,Veit Hornung及其同事发现,cGAS的产物不同于以前被定性的“环状二核苷酸”。相反,它是一种“非正统”的“环状二核苷酸”,在鸟苷和腺苷之间有一个2′–5′联系。cGAMP (2′–5′) 的这种两步合成可能会成为用于治疗自免疫疾病的、以cGAS–STING轴心为作用目标的特定抑制药物的开发工作的一个核心。

火星上有一条南北分界线。约占火星面积60%的南部高地有很多陨石坑,而北部低地陨石坑较少,且地质年龄较轻,地壳较薄。对火星南北两半球的这种差异,有两种人们乐于接受的解释:地幔对流或巨大撞击,但几乎没有证据来区分这两种理论解释。本期Nature上有三篇Letters论文,为"巨大撞击"模型提供了支持。Marinova等人对形成南北半球之分的撞击进行了动态模拟,其结果表明,这种南北半球差异的形成源于一次巨大撞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对研究人员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撞击条件所作的一次模拟图片发布在本期Nature封面上:该图片是撞击后大约30分钟的情形,图上的颜色代表内部能量。Andrews-Hanna等人利用引力和地形数据对Tharsis火山下面的南北半球分界线进行了测绘,发现了一个椭圆形边界,这与南北半球之分源于一次倾斜的巨大撞击的推断是一致的。Nimmo等人利用数值模拟发现,一次垂直撞击以及一个大小正合适的地壳空腔的形成,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地壳破坏及北半球低地地壳的形成。

晚泥盆纪鱼类向四足动物的过渡

在晚泥盆纪(距今大约3.60亿年前)动物从水里向陆地的过渡,以著名的早期四足动物Ichthyostega 和Acanthostega以及与四足动物一样的鱼类Tiktaalik为标志。但很多其他形式的动物也已被发现,只是因为它们比较零碎而不太为人们所知。来自拉脱维亚晚泥盆纪的Ventastega curonica就是其中之一。对最近发现的材料所作的一项新的分析显示,Ventastega像Tiktaalik和Acanthostega之间的一种简单的中间体,其颅骨形状像一种早期的四足动物,但比例却更像一种鱼类。但是,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这是由于早期四足动物具有意想不到的形态多样性,也是由于它们最初的分化要早于人们过去所认为的这样一个事实。

一种新型双催化对映选择性反应的有效性,因在无保护性官能团的情况下diterpenoid cyanthiwigin F(一种海洋天然产物,最初是从海绵Myrmekioderma styx中分离出来的)的快速合成而得到验证。双催化对映选择性反应,有可能通过在同一分子框架内不同点上创建几个立体中心,来在一个反应步骤中合成具有立体化学性质的复杂分子。Cyanthiwigin F的9个合成步骤中关键的一步是,将外消旋和内消旋非对映体转换成具有极好的对映体过量值的一种在合成上有用的中间体。

热带海洋边界层的臭氧光化学破坏

对流层臭氧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同时还影响空气质量、大气化学成分的光化学处理及生态系统的维持能力。过去150年间,对流层臭氧含量的增加导致了显著的气候波动,所以我们需要对控制对流层臭氧预算的因素有一个全面了解。热带海洋边界层是全球最重要的臭氧损失区域,这是由于该区域具有很高的水蒸气含量、很高的太阳辐射水平和很大的地理范围。对该区域的表面大气观测工作极少,因此,来自热带北大西洋佛得角天文台的一组新的全年观测数据集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些观测数据显示,热带海洋边界层的臭氧光化学破坏速度比当前的全球模型所预测的结果大约大50%,而且这种破坏是由卤素化学反应引起的。

昆虫也具有"空间工作记忆"功能

一个复杂环境中视觉方向的确定,需要对环境中所存在的不同目标的位置有一个记忆,以防它们暂时到了视线之外。脊椎动物具有这种功能,被称为"空间工作记忆",这是一种至少持续几秒钟的工作记忆形式。Neuser等人通过利用一种虚拟现实环境向走动的果蝇呈现虚拟目标发现,昆虫也具有这种功能。将正在前往一个隐藏目标的果蝇引开,它们能在一个目标被移走之后几秒钟记住该目标的位置。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神经元是GABAergic环神经元。

一些个体在完成有具体目标的任务时能够比其他个体更成功地获得奖励,但有可能调控这种以奖励为目的的学习活动的神经变化却不是很清楚。Tye等人训练大鼠来自己管理一种蔗糖奖励,发现奖励学习依赖于杏仁核(大脑中一个对情绪学习很重要的区域)中增加的活动及突触力量。不同动物所达到的学习水平与突触力量增强的程度有很强的关联。增强对奖励学习过程中大脑变化的了解,将有助于为自然奖励学习缺陷或失常的奖励学习症状如药物上瘾或饮食失调等制定治疗干预方案。

}

自然界的动物,同类相食的情况还真的比较常见,它们有的是为了繁育下一代储备能量的需要,比如螳螂、部分蜘蛛等;有的是为了报复,比如公狮作了头领之后会杀死原来头领的幼子;有的是为了生存的竞争,比如刚孵化的蝾螈会吃掉其它比较弱的小蝾螈;有的是为了填饱肚子,比如在非常饥饿的情况下,母狮会把小狮子吃掉,等等。但是,动物吃自己的情形就比较少见了,因为吃掉自己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难以实现的事情,在自身机体受损的条件下,动物本身的生存能力就会大大下降。一切动物都是以生存为首选,吃掉自己难度太大,也不符合常理,但事情总有例外。

一种是为了逃生。这是被动的吃自己,比如一些老虎、熊、狼等动物,在自己的四肢被困住、夹住难以脱身时,会被迫咬断四肢的皮肤、肌肉和骨骼。还比如壁虎,在受到威胁时,会主动断尾。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都不算是“吃”自己,是把自己的某些组织脱离自己的身体,从而获得逃生的机会,毕竟能够活下去才是首要的。

第二是误食。主要是一些可以捕食其它蛇类的蛇,比如眼镜王蛇等。它们有时会把自己的尾巴误认为是其它的蛇类,从而用大嘴把自己的尾巴吞入,往往会造成窒息死亡的惨剧。

第三是消化吸收。有些海洋动物,比如海鞘,其背部分布的简单神经前方,有一个称为脑泡的神经节,它们在成年之后,这些脑泡会逐渐消失不见,有的人说是它自己把自己的大脑吃掉了,也可以这么理解,但并不是用我们传统意义上“吃”的方式,而是将脑泡转化为更简单有效的脑神经节了,是被身体“转化再利用了”。

可以看出,动物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吃自己”的动物,上面的例子无非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繁育下一代的需要,或者被表象迷惑误吃了自己,不会“傻”到真正把自己吃了,那么个体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正如题主所说,在自然界中动物的同类相食并不奇怪,比如螳螂、蜘蛛、北极熊等等这些动物都有同类相食的习性。那么,自然界中,有没有“狠起来”连自己都吃的动物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自然界中,还真有这种“狠人”,它们连自己都不放过。下面我们来说一下,这么狠的角色到底是谁?

在我们的认知中,同类相食都是一种残忍的行为。其实,在自然界中,同类相食的动物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动物为了自己种群的发展是不会同类相残或者相食的。既然同类相食的动物都不多,那么具有自食行为的动物就更加的稀少了。下面,我门一起来说几个有比较明显自食行为的动物。

养过蛇的小伙伴大都见过蛇的自食行为,许多蛇会从自己的尾巴开始吞食自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经过科学的研究发现,蛇的自食行为有一个主要的原因。

就是蛇是一种食肉动物,自然环境下,它们是需要自己捕猎的,因此,在蛇的原始冲动中捕猎是一种本能,但是在人工饲养下它不再需要自己捕猎,在本能的驱使下它就会把自己的尾巴当成猎物。其实,这一点与猫和狗喜欢追自己尾巴是一个道理,都是维持捕猎本能的一种行为。

比如人工饲养下的环箍蛇就经常会出现自食的行为,当环箍蛇吞食自己尾巴到达极限时,它的整个身体就会成为一个圈。如果及时发现,人可以帮助它取出尾巴,如果没人注意,蛇也会因为自食而死。

海鞘是一种常见的海洋脊索动物,也是进化最早的脊索动物之一,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大海洋中。现已知的海鞘种类超过了1200种,生活在不同海域中的海鞘在外观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总的来说,海鞘的外观与它生活的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海鞘也是拟态动物,有的海鞘是透明的,比如玻璃海鞘、有的海鞘长的像茄子,有的长的像花朵等等。

海鞘的幼年和成年是完全两个状态的,海鞘的幼年看起来就是一条蝌蚪,而成年后的海鞘则退化掉了尾巴,与尾巴一起退化掉的还有许多组织和器官,比如海鞘的脑泡、脊索等等。

起初,科学家们以为这是海鞘的生存方式,但是随着对海鞘深入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海鞘的这些器官包括尾巴并不是自然退化的,而是被它自己吃掉的。

当然海鞘的进食并不是通过嘴巴,而是通过肠道直接摄取水中的微生物,而它的一些幼年时的器官和组织也不是用嘴吃掉的,而是自己吸收的。

所以,海鞘是典型的会吃自己的动物之一。

03 小部分的哺乳动物

经过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自然界中有一部分哺乳动物也有自食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表现在雌性动物上。一些雌性的哺乳动物会在生育后吃掉自己的胎盘。这种行为并不像蛇和海鞘一样,有捕猎的本能和为了更好的生存而有的,这些哺乳动物吃掉自己的胎盘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生产后体力消耗过大,为了补充体力;第二个就是消除自己生育的痕迹,不被其他食肉动物发现,这其实是一种保护幼崽的行为,比如猫就有这个习性。

以上就是三类有自食行为的动物,蛇是因为栖息环境的改变(由野生到人工饲养),自己的本能得不到释放,才有了自食行为,而海鞘则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而“吃掉”自己的身体,一些哺乳动物则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下一代或者是补充体力才会吃掉自己的胎盘。

所以说,这些动物都是会自己吃自己的动物。

你还知道那些自己吃自己的动物呢?欢迎一起讨论。

动物为生存,将老弱病残吃掉保存自身实力的很多,但是吃自己的动物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保证身体的完整才能有更好的活动性以便捕猎,仅少数动物会自己吞吃自己。

同类相食是极端环境情况下动物适应性的表现,因为没什么吃的,进化中的适应就使它们会以所有可以吃的东西为食物,包括自己的同类。就生物的构造来说,同类相食没什么,只是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和物质而已,生物的组成物质被吃进肚之后会经过消化吸收重新合成自身物质的过程,但是对于高等动物尤其是人类来说,同类相食缺是一种相当残酷的行为。同类相食多发生于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的,生物将自己的身体作为食物是很少见的,毕竟保证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更有利于活动,更有利于捕猎等活动,所以动物都会避免伤害自己,即便自己受伤了,一般也是找个地方慢慢疗养,保存生命才有可能更长久地度过危机。而生物自残的行为也多是为了自救,一些身子组织分化程度较低的物种,比如螃蟹、壁虎等,在紧急的时候会扯掉自身的一部分喂给天敌,为自己争取逃脱的可能。

在一些蛇类中,它们却偶尔会有自己吞食自己的行为,不过从本质上说它们也不是有意识地这样做,而是本能决定它们的行为。蛇等动物和人类不同,它们的大脑很小身体的很多活动是靠脊椎中的神经元控制的,而蛇就保持着对外界威胁较为警惕的特征,一旦觉得有威胁就会发动攻击,而很多蛇在进化过程中掌握了特殊的能力,尾巴的一部分特化成为外形类似于昆虫或者以抖动产生的某种声音来吸引猎物,这些活动就可能导致蛇无法分辨而采取攻击,甚至从尾巴开始将自己给吞吃了。最后的结局并不是自身被消化而死亡,而是由于这种活动造成的窒息死亡。在哺乳动物中基本没有这样的行为,多是成年个体吞吃刚产生的幼崽,主要是外界环境有某种危险,生物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并且避免幼崽被别的动物吃掉,干脆自己吃了。还有些食腐的哺乳动物也会以同类的尸体为食物,比如鬣狗等,北极熊也有攻击同类并吃掉的行为。

生存是生物的本能,吞吃自己就是自杀的行为,至今科学家还没有在自然界发现哪种生物有确定的自杀行为,这种行为主要还是集中在人类之间,主要是因为精神方面的问题和现实的不统一,无论如何而无法满足自信而采取的消极行为。

同类相食虽然被人类认为是禁忌,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在动物王国的某些成员中相当普遍。肉食性动物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在正常情况下都可能相互捕食,鲨鱼,北极熊,鳄鱼,眼镜王蛇和狮子等等甚至在人类历史上都有观察到同类相食的行为。

肉食性动物同类相食的饮食习惯都倾向于源于一种固有的生存本能,大多数情况发生在幼崽出生前后或交配后不久。例如,螳螂和蜘蛛的交配习性有时会使雌蜘蛛在交配完后咬掉并吃掉配偶,为自己提供营养并为孕育后代做好准备。

有的同类相食动物会吃自己的后代,原因有很多。当其他地方的口粮不足时,有些动物会转而以自己的食物为来源,如蝎子,这些动物的后代通常较多,通过牺牲并吃掉一些,母亲可以给一部分后代带来更好的生存机会。一些动物母亲,主要是筑巢的动物,如兔子和仓鼠,会吃留在筑巢区生病的、虚弱的或死去的幼崽,以阻止气味引诱食肉动物进入它们的领地。

无论如何,虽然很残酷,但是从长远看来,动物中的大多数同类相食可以提高整个物种的存活率。然而,吃自己的动物,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存在的。

经常有人拿蛇来举例子,一些以其他蛇类为食的蛇,被关在笼子里面时,可能会咬自己的尾巴,这种奇特的行为在人工饲养和野生蛇类中都能观察到。主要原因是由于视力差、压力过大或体温过高饥饿感增强,蛇就会产生强烈的捕食冲动,把尾巴当成了猎物。虽然能看到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圆圈,但是蛇并不会真正的吃自己,因为蛇是无法咀嚼的,只能吞下猎物,而蛇不可能吐下自己。

事实上,把自己身体当成食物吃的代谢吸收效率是很低的,食物链不同生态位之间捕食的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左右,远不如动物动员并降解自己身体的脂肪和肌肉提供能量的效率高,而且降解肌肉脂肪提供能量速度快,损伤相对较小。

动物如果同类相食一般都被人称为冷血动物,而如果动物吃自己的话那就属于自残了。当然除了人类之外其他动物是没有这样概念的,动物吃自己一种是进化的结果,属于它们特殊的生存方式,第二种就纯属于脑子拎不清的那一种,除此之外还可能为了自己的生存。

在自然界中野生动物如果掉入陷阱或者说被特殊环境困住了,为了逃掉极端的情况下,它们会咬断自己的一肢来让自己脱离困境。能做出这样行为的狼算其中之一,因为狼对自己是非常狠的,除了狼之外就是鬣狗。尤其是那些和人类生存空间有交集的野生动物,通常都会有有极端的行为。野生动物为了生存下去,它的行为就难以预判了,当然这些都是被迫的行为,并不属于主动的吃自己。

蛇是地球生进化比较成功的一大类生物,全球范围内有3000多种,体型从几厘米到近十米不等,其中小部分是毒蛇类,大部分无毒。当然人类对于蛇类有着天生的恐惧,这是从老祖宗那里遗传下来的。可想而知在远古时代,这种危险的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有多大。蛇是变温动物,需要没事晒晒阳光保证自己的体温,可以更好的移动。

蛇就是大家常说的冷血动物,蛇类之间是可以相互捕杀的,这不仅发生在不同蛇种之间,而在同类蛇里也常常发生。最典型的就是眼镜王蛇,它们几乎是以蛇类为主要食物来源,无论是否有毒都照吃不误。蛇类有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它们会咬住自己的尾巴一点点的吞食消化。这种行为属于罕见的,科学家认为受到环境、温度等刺激,蛇类会把自己的尾巴当成小蛇来吞食。在过程中伴随着疼痛,这更加激起了它们的自残行为,简单来说就是“看起来不是太聪明的样子”。

还有一种动物海鞘,它们属于简单的低等动物,无论是生存行为、繁殖行为都是那么随心所欲,没有严格的要求,既能卵生、卵胎生还能胎生,大部分都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当然了还有少部分是雌雄异体的。海鞘的幼体都是类似于蝌蚪的小动物,比较擅长游泳,但体长不到一厘米。在这种状态仅仅持续几个小时,之后就开始它的变态发育。在这个过程中海鞘的尾巴以及内部的脊索和尾肌逐渐萎缩,最后被彻底吸收掉。

这种行为听起来很残忍,但实际过程并不是如此,这就是对于自己身体资源的有效利用。海鞘选择灵活的移动方式,消化掉自己的尾巴和“大脑”,“钉”在岩石上开始了定居,在我们的角度来看这是从高级到低级生活方式的转换,但实际如何我们又能了解多少哪?

因此说一般吃自己的动物都是那种低级的,掉只胳膊断只腿影响都不大,而我们所接触到的大多数动物尤其是哺乳类动物,是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除非是那种“脑子坏掉”的。当然有些哺乳动物会吃掉自己的胎盘,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一般野生动物生娃之前好几天就不再进食,找一个安全隐蔽的位置等待娃的降生。

野生动物繁殖之后体力消耗严重,一般会吃掉胎盘,例如猫科动物就有这样的行为。除了补充能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尽快“恢复现场”,不然容易引来其它野生动物,危害自己的宝宝。


文/杜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

人类作为大自然食物链的顶端,很少会亲身感触到自然界的残酷。而其他生物为了生存和繁殖,经常会搭上自己的性命。在动物王国里有许多物种甚至会同类相食,以获取食物或统治地位,其实这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还有一种行为比简单的同类相食还要极端,这肯定不会是大自然进化的一个倾向。有些动物有时会吃掉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种怪异行为被称为“自体相食”。当然,你平时喜欢咬指甲,这并不算!

上图中的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在陷阱中失去了一条腿。

研究人员认为任何动物都不会为了食物而故意吃自己的身体或者伤害自己,因为任何动物都有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吃东西也是为了生存,这种“自体相食”的行为与大自然的进化和动物的保护自我的潜意识相违背。但是,许多动物会咬断自己的腿或尾巴来摆脱陷阱,这只是为了自救。

有大量的证明表明,狗、熊和猿类会咬破皮肤、肌肉、肌腱和骨头,主动移除被陷阱困住的肢体或尾巴。生活中常见的壁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2007年,在苏门答腊岛中部的Tesso Nilo国家公园里,一只老虎为了摆脱陷阱,咬断了自己的前爪。

因此,这些都不是自体相食的案例,这些动物只是放弃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活命,少一条腿总比丢了姓名强,它们并没有吃掉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

尽管咬断自己肢体的行为很极端,但它们有着清晰的逻辑。毕竟,失去一条腿总比失去一条命要好。然而,有些动物有时会吃掉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但它们并不是出于理智的行为。

海鞘,也被称为被囊生物,是生活在海洋中比较简单的动物。它们的幼虫一开始会游动,就像小蝌蚪一样。每个幼虫随后都会附着在岩石或其他物体的表面上,之后就定居在那里,像植物一样再也不会去任何地方了。

和我们经常看见的毛毛虫一样,海鞘的外观也会经历着巨大的蜕变。成体就跟植物一样,看起来像小而笨重的袋子,靠过过滤周围水里的食物生存。

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意味着海鞘的幼虫和成虫在体内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失去“脊骨”的成年被囊动物

幼虫的身体有一个基本的布局,背部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神经弦,有点像复杂动物的脊椎,在这个神经弦的前部有一个神经节,也就是‘脑泡’,以及感觉光和重力的器官,这些器官在幼虫时有助于海鞘找到一个可以安家的地方。

一旦海鞘成年,大部分器官都会消失。因为一旦附着在其他物体上,成虫就不再需要感觉器官、神经弦甚至尾巴,所以这些器官会被重新吸收。脑泡转化为更简单的脑神经节,只帮助静止不动的成虫进食。在进化上,海鞘不是前进而是倒退,它从有脊索变为无脊索生物,这种“逆行变态”现象,在动物界很罕见。

因此海鞘的行为听起来其实没那么血腥。它不是真正的通过“吃”或“消化”它们的大脑。相反,只是海鞘为了节约能量,循环利用了这些对它们已经无用的器官,来制造成年后其他更有用的器官。

然而,还有其他以吃自己尾巴而出名的动物。

这条雄性眼镜王蛇正在吃一只雌性。但是蛇会吃自己的尾巴吗?

研究人员发现,吃其他蛇的蛇有时会把自己的尾巴误认为是另一条蛇,最终会吃掉自己。有一个希腊词叫ouroboros,一条蛇咬着自己的尾巴,它象征着生命和死亡的永恒循环。蛇吃掉自己一半的身体,最终的结果就是窒息而死。

难道有些蛇真的笨到把自己当成了盘中餐吗?

大多数蛇用热感来寻找猎物,所以它们自己的尾巴正常情况下不会吸引它们的注意力。但也有一些蛇会通过快速摆动尾巴来吸引猎物。有些蛇甚至在兴奋的时候也会这样做。蛇的大脑很小,它们的条件反应能力比主动性更强,所以这个动作能吸引它们的眼球,让它们认为自己的尾巴‘猎物’。

因此蛇虽然有时会吃掉自己,但这并不是故意的。

一只家猫正在吃自己的胎盘。

哺乳动物经常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吃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包括雌性动物(比如猫)在分娩后会吃掉自己的胎盘。

这种行为很常见,大多数哺乳动物在分娩过程中会吃胎盘和羊水,食胎盘(吃胎盘)可能对刚生完孩子的动物能起到镇痛的作用。其实有一种更复杂的哺乳动物,也偶尔会吃胎盘。

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人类的食胎盘行为,发现这种情况相当罕见。这也是一种相对现代的现象,但是有些医学从业者和健康专家们将其宣传为自然和传统。

在不同文化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人类母亲有这样做的历史记录。这种行为似乎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现象,首先发生在西方文化中。目前还发现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食用胎盘对人体健康有益。

食胎盘的倡导者经常引用动物研究作为对人类有益的支持,但这些益处,包括预防产后抑郁、增加泌乳和能量,还没有在动物研究中得到研究或支持。

吃自己显然是一种不太适合生存的行为。所以自然界很少有这种情况,但并非没有被观察到,世界如此光怪陆离,什么怪事都可能发生。

  • 短尾蟋蟀会吃掉自己的翅膀。

  • 有证据表明某些动物在过渡到新的生命阶段时会消化自己的神经组织。例如:长得像蝌蚪的海鞘其头部具有一个神经节“大脑” ,但当其附着到岩石上之后就会转变为类似海葵样的生物然后它会消化掉自己的“脑子”。有研究表明海鞘大脑和神经组织的目的主要是负责长官运动。附着到岩石上之后,大脑似乎就成了多余的器官,于是被消化掉――无脑一身轻啊!

  • 北美鼠蛇有自残的行为,曾有报道一只人工养殖的蛇两次尝试吃掉自己,并且死于第二次尝试。另有报道发现另一条野鼠蛇居然吞下了其身体的三分之二。

有时,蛇会变成“贪吃蛇”开始吃自己的尾巴,盘成一个圆圈。蛇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行为呢?

蛇是冷血或者说变温动物的,这意味着它们无法调节体温。它们需要外部热源(例如,太阳,或人类饲养的宠物蛇需要安装可供蛇加热的灯)来加热自己。但是,如果它们的体温变得太高,它们并不像人类有出汗的机制使自己冷却下来,因此通常我们可以发现蛇在高温的气候下会找荫蔽处蛰伏。

如果蛇的体温变得太高,它们就可能会变得混乱和迷失方向。而且高温还会加速它们的新陈代谢,使它们产生错误的饥饿感,并渴望“搓一顿”。由于圈养蛇通常独自生活,而且通常无法持续获取食物,因此它们最终可能会开始“吃自己”。

此外,如果蛇蜕皮或者视力下降时,它们也有可能会攻击自己,将蛇尾误当成猎物吞下。

如果宠物蛇开始出现吃自己的怪异行为的时候,饲者可以通过关闭加热灯并用冷水喷洒蛇来降低温度,这样可以帮助其减轻压力,使蛇松口,但这种情况有时候还是需要兽医干预。蛇的这种自食行为可能是致命的。由于蛇已经进化出强大的吞食能力,因此一旦它开始进食,可能很难吐出来。

生物学家发现章鱼“吃自己”是一种疾病。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章鱼在极度饥饿的时候回发生这种行为。此外,一些章鱼被囚禁的章鱼会感到压力而产生吃自己的行为。压力过大的动物最容易感染病原体。当压力过大时,某些可能感染章鱼神经系统的细菌会导致这种恐怖的行为。

一旦这种行为开始,就很难停止。这种感染甚至能传播到其接触的其他章鱼。章鱼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开始吃自己,然后在几天之内死亡,死于它自己啃咬自己的肢体(腕足)所造成的伤害。但这通常发生在圈养的章鱼身上。而那些没有被囚禁但吃过自己的肢体的章鱼可以长出新的腕足。而圈养章鱼最后死于鱼缸水中的微生物感染的情况比较多。

上图:章鱼的腕足当中有非常多的神经元,以至于章鱼失去的(切断)的腕足可以自发地抓取食物。

个人猜测,上面描述的这个情况可能是章鱼吃自己的一个心理因素,章鱼在压力之下可能无法协调自己的八条腕足,以至于将其作为异体生物,或者某种发泄的对象。想想,如果你的手臂和腿都有自己的思想,那么你压抑的时候,是不是会拿他们出气呢?

吃自己的生物不多,但确实有。


自己吃自己的动物没有听说过,虽然有些“贪吃蛇”自己吞自己的尾巴,但这是误食。然而同类相食是现代文化中最持久和普遍的禁忌之一。吃自己同类的想法在人类中经常遭到厌恶,但这种做法在动物中实际上相当普遍。 这些动物的饮食习惯都倾向于源于固有的生存本能,大多数情况下要么发生在幼崽出生时,要么发生在交配后不久。

例如螳螂的交配习惯,一些种类的蜘蛛,有时会让雌蜘蛛在受精后不久咬掉并吃掉配偶的头,以努力滋养自己,为孕育后代做好准备。 出于各种原因,有些动物会吃掉自己的幼崽。当食物短缺时,有些动物会这样做,蝎子就属于这种情况,它们可以养活大约100个后代。通过牺牲一些,母亲给了大多数小蝎子更好的生存机会。

一些动物妈妈,主要是筑巢的动物,如兔子和仓鼠,会吃留在窝里的多病、虚弱或死亡的幼崽,以此来阻止被气味引诱的捕食者进入它们的领地。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是后代背叛了他们的母亲。这种情况通常是自我牺牲的极端行为的结果,在这种行为中,母亲为了下一代的生存而奉献自己的身体。 一些母亲会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年幼孩子的食物,这些孩子从内部进食。

与此同时,某些动物,如蟹蛛,甚至会在它们吃掉自己的身体之前,留下未受精的卵给它们的后代吃。这是一个缓慢的死亡过程,但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导致后代更高的存活率。令人震惊但却切实可行,毕竟动物王国中存在如此多的同类相食行为。

}

【摘要】:基于个体水平上的生存和繁殖的专业化分工程度α(0.5≤α≤1)和市场交易成功率p(0≤p≤1)的不同,在动物性别从无性繁殖进化到雌雄异体的有性繁殖的过程中,出现许多中间过渡状态。在专业化分工程度很低,即α→0.5时形成雌雄同体动物,这时若生存和繁殖产品的市场交易成功率很低(p→0),雌雄异体动物自体受精,而市场交易成功率很高(p→1)时则异体受精。若专业化程度α介于0.5和1之间则动物形成雌雄异体,这时当交易成功率很高(p→1)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动物发生性逆转,交易成功率很低(p→0)时则改变子代的性比例。如果专业化程度很高(α→1),雌雄异体动物在交易成功率很高(p→1)时,发展进化为现存的高等动物,而如果交易成功率很低(p→0),则会以长寿来等待十分稀少的繁殖机会并提高后代的存活率,或者灭绝。作者认为,动物的性别在进化过程中是遵循经济学规律的。


徐正尧,马绍宾,胡昌平,杨彩云,胡志浩;[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7年03期
吴新忠;[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邹新慧,何平,郭琳萍;[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周国庆;[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张玲敏,冷延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年02期
孙桂玲;江永海;文建凡;;[J];动物学研究;2008年04期
周志钦;[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刘嘉龙,陈萍;[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黄荣福,沈颂东;[J];西北植物学报;1999年01期
滕百军,陈峰,梁红;[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9年02期
刘建全,陈之端,路安民;[J];植物学报;2000年06期
吴晓雷,贺超英,陈受宜,庄炳昌,王克晶,王学臣;[J];遗传学报;2001年04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进化十大缺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