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模拟出正弦波与直线交替出现的波形?

伏以下的工频电压),还可测量雷电冲击电压(最高测量2000kV)

电容分压器的测量范围:测交流、冲击电压(几千到3000kV)。

23.集总,分布参数的区分与应用

当传输信号的波长远大于传输线的长度时,有限长的传输线上各点的电流(或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与传输线长度可近似认为相同,就不显现分布参数效应,可作为集中参数电路处理。但当传输信号的波长与传输线长度可比拟时,传输线上各点的电流(或电压)的大小和相位均不相同,显现出电路参数的分布效应,此时传输就必须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

防雷保护的基本措施有:避雷针,避雷线(即架空地线,主要用于输电线路的保护,也可用来保护发电厂和变电所),避雷器(专门用以限制线路传来的雷电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接地装置(埋入地中的金属接地休,用于降低接地电阻)。

25.操作过电压有哪几种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常见的操作过电压有:合闸空载线路过电压(正常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和重合闸过电压)、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以及解列过电压等。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操作过电压主要是弧光接地过电压。

26.雷电冲击和工频下,哪个滑闪电压低,为什么?如何增大滑闪电压?

雷电冲击电压下滑闪电压更低,因为雷电电压的等效频率比工频高得多,电场的强垂直分量更明显。

增大滑闪电压的措施有:增大固体介质的厚度、采用相对常数较小的固体介质、减小表面电阻率。

27.流柱放电的外形为什么呈细丝状,还有分叉,为什么阴极材料无关。

电子崩形成流注后,当某个流注由于偶然原因发展更快时,它就将抑制其他流注的形成和发展,并且随着流注的向前推进,这种作用越来越强烈,最终导致流注的放电外形呈细丝状,还有分叉。

根据流注理论,维持放电自持的是空间光电离,而不是阴极表面的电离过程,因为击穿电压和阴极材料基本无关。

28.汤逊放电为啥与阴极材料有关。(低气压需碰撞电极,自持放电,有伽玛过程)

因为低气压时,电子崩发出的光子容易到达阴极,而不易被气体分子吸收,从而引起民阴极表面电离,所以汤逊放电包含了阴极表面的电离过程即 过程,故汤逊放电与阴极材料有关。

29.测固体电介质体积电导率的三电极法,后边的一个问题好像是什么画出电流变化的三

}

1-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值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两者的根本区别是携带信号的参量是连续取值还是离散取值。

1-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偶哪些优缺点

答:利用数字信号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点: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储存;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缺点:一般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系统设备较复杂。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信源编码: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通过数字压缩技术降低码速率),完成A/D转换。

信道编码/译码: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加密与解密:认为扰乱数字序列,加上密码。

数字调制与解调: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同步: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1-5 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答: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传输系统。

1-6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答: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7 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1-8 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方式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解释他们的工作方式。

答:按照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分类。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向传输。半双工: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收发消息。

1-9 按数字信号码元的排列顺序可分为哪两种通信方式他们的适用场合及特点

答: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方式。并行传输一般用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如计算机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串行传输使用与远距离数据的传输。

1-10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1-11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有效性:传输速率,频带利用率。

可靠性:误码率,误信率。

1-12 何谓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码元速率:单位时间(1秒)传送码元的数目。

信息速率: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

}

1.(1)幅度档太小,要不就是没信号输入.(2)幅度档太小,调节时基档(3)调节时基档2.调节方法:将触发方式选为内触发(intern),触发源(source)选择你正使用的通道,触发条件通常选“上升沿”(“下降沿”,“毛刺”等...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odelsim仿真波形是直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