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榨菜籽油时怎样判断菜籽的含水量,合理加水压榨?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1.食用植物油感官评定技术。

2.薄层层析分离鉴定食用油中的BHT、BHA实验技术。 2.影响食用植物油脂因素。 3.评价食用植物油脂的主要方法。

1、掌握鉴别食用植物油脂品质的基本感官鉴别方法。

2、学习薄层层析分离鉴定食用油中的BHT、BHA实验技术。

3、学习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食用植物油脂主要特性的分析,包括试样的制备分离提纯、分析条件及方法的选择、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以及数据处理等内容,综合训练有关基本技能。

1. 食用植物油感官评定:利用食品感官评定的基本技术和食用油的一些感官特性进行鉴别判断。 2. 分离鉴定食用油中的BHT、BHA:BHT(叔丁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是食品中的抗氧化剂,用甲醇提取油脂抗氧化剂,用薄层色谱定性,根据其在薄层板上显色的最低检出量与标准品最低检出量比较而概略定量,对高脂肪食品中的BHT、BHA 能定性检出。

2. 油脂酸价:酸价(酸值)是指中和1.0g油脂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酸价是反映油脂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同一种植物油酸价越高,说明其质量越差越不新鲜。测定酸价可以评定油脂品质的好坏和贮藏方法是否恰当。一般情况下,新鲜的油脂感官检验不觉得异常;酸价高于3.5mgKOH/g时,油脂出现不愉快的哈喇味;酸价超过4 mgKOH/g较多时,人们如果食用了这种油脂后可引起呕吐、腹泻等中毒现象,酸败严重的油脂不能食用。同时,在GB1535—2003《大豆油》、GB1536—2004《菜籽油》中规定,其原油质量指标中酸值(即酸价)不得超过4.0mgKOH/g,四级成品油质量指标中酸值(即酸价)不得超过3.0mgKOH/g。由此可见,食用植物油的酸价控制在3.0mgKOH/g范围之内,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因此,油脂酸价的测定是油脂酸败定性和定量检验的参考,是鉴定油脂品质优劣的重要依据。

3. 碘价:测定碘价可以了解油脂脂肪酸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最常用的是氯化碘—乙酸溶液法(韦氏法)。其原理:在溶剂中溶解试样并加入韦氏碘液,氯化碘则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起加成反应,游离的碘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从而计算出被测样品所吸收的氯化碘(以碘计)的克数,求出碘价。

4. 过氧化值:检测油脂中是否存在过氧化值,以及含量的大小,即可判断油脂是否新鲜和酸败的程度。常用滴定法,其原理: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85)‖ 规定:过氧化值(出厂)≤0.15% 。 5. 羰基价:常用比色法测定总羰基价,其原理: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苯胺的反应产物,在碱

-1-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性溶液中形成褐红色或酒红色,在4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可计算出油样中的总羰基价。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羰基价≤20 mmol/kg。

(一)实验室提供下列仪器和试剂

减压蒸馏装置;具有刻度尾管的浓缩瓶;玻璃板(5cm×20cm);层析槽;微量注射器(10μL);碘量瓶(250mL);各种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10mL具塞玻璃比色管;常用玻璃仪器。

酚酞指示剂(10g / L)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0.05mol/L];碘化钾溶液(150g/L);韦氏碘液试剂;三氯甲烷(分析纯);环己烷(分析纯);冰乙酸(分析纯);可溶性淀粉(分析纯);饱和碘化钾溶液;精制乙醇溶液;精制苯溶液;2,4-二硝基苯肼溶液;三氯乙酸溶液;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甲醇;石油醚(30℃~60℃);异辛烷;丙酮;冰乙酸;正已烷;二氧六环;硅胶G。

(二)学生自配及标定试剂

2、显色剂:2 ,6–二氯醌–氯亚胺的乙醇溶液(2g/L)。显色剂溶液见光易变质,应将此溶液配制后存于棕色瓶,最好临用时配制。配制的溶液保存于冰箱中可供3 天使用。

3、展开剂:正已烷–二氧六环–乙酸(42+6+3),异辛烷–丙酮–乙酸(70+5+12)。

4、氢氧化钾标准溶液(0.05mol / L)的标定:(按GB601标定或用标准酸标定)。

5、中性乙醚—乙醇(2+1)混合液:按乙醚—乙醇(2+1)混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所配的KOH溶液中和至刚呈淡红色,且30s内不退色为止。

6、 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的配制: 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60mL冰乙酸,混匀。

7、淀粉指示剂(10g / L)配制:称取可溶性淀粉0.50g,加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至透明,冷却。

8、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ol / L)配制及标定;

9、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0020mol / L)配制:用0.1mol / 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稀释。

-2-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油的色泽深浅因品种不同而不同。色拉油浅颜色的要好一些,但太浅了以至于发白也不好。各种植物油都会有一种特有的颜色,经过精炼,会将它们清除一些,但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精制到一点颜色也没有,有点颜色对身体无害。各种食用油由于加工方法不同色泽有深有浅,如热压出的油常比冷压生产出的油色深。检验方法,取少量油放在25毫升比色管中,在白色背景下观察试样的颜色。

质量好的油,温度在20℃静置24小时后应呈透明。要选择澄清、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知名品牌的瓶装油都应符合这个标准。如果油质混浊,透明度低,说明油中水分多、粘蛋白和磷脂多,加工精炼程度差;有时油脂变质后,形成的高熔点物质,也能引起油脂的混浊。透明度低,掺了假的油脂,也有混浊和透明度差的现象。 3. 看沉淀物

食用植物油在20℃静置24小时后所能下沉的物质,称为沉淀物。油脂的质量越高,沉淀物越少。沉淀物少,说明油脂加工精炼程度高,包装质量好。质量正常的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小。 4. 闻

每种油均有特有的气味,这是油料作物固有的,如豆油有豆味,花生油有花生味,菜籽油有菜籽味,芝麻油有芝麻特有的香味等。各品种油有其正常的独特气味,而无酸臭等异味。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一是盛装油脂的容器打开封口的瞬间,用鼻子挨近容器口,闻其气味。二是取1~2滴油样放在手掌或手背上,双手合拢快速摩擦至发热,闻其气味。三是用钢精勺取油样25克左右。加热到50℃左右,用鼻子接近油面,闻其气味。

通过嘴尝得到的味感。除小磨芝麻油带有特有的芝麻香味外,一般食用油多无任何滋味。质量正常的油无异味,如油有苦、辣、酸、麻等味感则说明已变质,有焦糊味的油质量也不好。用筷子蘸上一点油,滴在舌头上辨其味。 6. 查

查看包装上标注的内容及商标,特别是保质期和出厂日期,并要加贴QS标志,无厂名、厂址及质量标准代号的不要食用,最好不要选购差

一)分离鉴定食用油中的BHT、BHA

植物油(花生油、豆油、菜籽油、芝麻油)样品处理:称取5.00g 油置10mL 具塞离心管中,加入5.0 mL 甲醇,密塞振摇5 min,放置2 min,离心(3000r/min,3-5 min)吸取上层清液置25 mL 容量瓶中,如此重复提取共五次,合并每次甲醇提取液,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吸取5.0 mL 甲醇提取液置于浓缩瓶中,于40℃水浴上减压浓缩至0.5 mL,留作薄层色谱用。

称取 1.4g 硅胶G 置玻璃乳钵中,加3.5 mL 水。研磨至粘稠状,体态均匀后,铺成5cm×20cm 薄层板,置空气中干燥后于80℃烘1 h,存放于干燥器中。

-3-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用10 μL 微量注射器在硅胶G 薄层板上距下端2.5cm 处等间距三点: (1)标准溶液 5.0μL;

(3)试样提取液加标准溶液[点样量与(1)(2)相同]。

把点样的硅胶G 薄层板,放入预先经溶剂饱和的展开槽内展开16cm。

将硅胶板自层析槽中取出,薄层板置通风橱中借助于吹风筒挥干溶剂,喷显色剂,置110℃烘箱中加热10 min。比较色斑颜色及深浅。趁热将板置氨气蒸气槽中放置30 min,观察各颜色点的变化。

根据试样中显示出的BHT、BHA 与标准BHT、BHA 点比较Rf 值和显色后斑点的颜色反应定性。如果样液点显示检出某种抗氧化剂,则试样中抗氧化剂的斑点应与加入内标的抗氧化剂斑点重叠。

BHT、BHA 薄层层析最低检出量Rf 值及斑点颜色变化如下表所示。

根据薄层板上样液点抗氧化剂所显示的色斑深浅与标准抗氧化剂色斑比较而估算含量。 样品中抗氧化剂(以脂肪计)的含量计算:

式中 X——试样中抗氧化剂BHA、BHT(以脂肪计)的含量(g/kg); m1——薄层板上测得试样点抗氧化剂的质量(μg); V1——供薄层层析用点样液定容后的体积(mL); V2——点加样液的体积(mL); D——样液的稀释倍数;

m2——定容后的薄层层析用样液相当于试样脂肪质量(g)。

-4-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称取3.00g—5.00g混匀的试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振摇使油溶解,必要时可置于热水中,温热使其溶解。冷至室温,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0.5min内部退色为终点。

二)碘价测定(韦氏法)

试样的量根据估计的碘价而异(碘价高,油样少;碘价低,油样多),一般在0.25g左右。将称好的试样放入50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环己烷—冰乙酸等体积混合液,溶解试样,准确加入25.00mL韦氏试剂,盖好塞子,摇匀后放于暗处30min以上(碘价低于150的样品,应放1h;碘价高于150的样品,应放2h)。反应时间结束后,加入20mL 碘化钾溶液(150/L)和150mL水。用0.1mol / 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浅黄色,加几滴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剧烈摇动后蓝色刚好消失。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做一空白实验。

称取2.00g—3.00g混匀(必要时过滤)的试样,置于250mL碘瓶中,加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使试样完全溶解。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紧密塞好瓶盖,并轻轻摇匀0.5min,然后再暗处放置3min。取出加100mL水,摇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0.0020mol/L)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用相同量三氯甲烷—冰乙酸溶液、碘化钾溶液、水,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精密称取约0.025—0.5g试样,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苯溶解试样并稀释至刻度。吸取5.0mL,置于25mL具塞试管中,加3mL三氯乙酸溶液及5mlL2,4-二硝基苯肼溶液,仔细振摇混匀,在60°C水浴中加热30min,冷却后,沿试管壁慢慢加入10m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使成为二液层,塞好,剧烈振摇混匀,放置10min。以1cm比色杯,用试剂空白调节零点,于波长440nm处测吸光度。

X——试样的酸价(以氢氧化钾计),单位为毫克每克(mg/g);

V——试样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体积,单位毫升(mL);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实际浓度(mol/L);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5-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V2——试样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 ——空白试剂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的实际浓度,mol / L;

m——试样的质量,g;

3. 过氧化值结果计算

试样的过氧化值按式(3)和式(4)进行计算

X1——试样的过氧化值,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X2——试样的过氧化值,单位为毫摩尔每千克(mmol/kg); V1——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 / L);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0.1269——于1.0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1.000 mol / L)相当的碘的质量,单位为克(g); 78.8——换算因子。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精密度要求: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4. 羰基价结果计算

试样的羰基价按式(5)进行计算:

X——试样的羰基价,单位为毫摩尔每千克(mmol/kg);

A——测定时样液吸光度;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V1——试样稀释后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测定用试样稀释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854——各种醛的毫克当量吸光系数的平均值。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精密度要求: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

1、若点样量较大,可采取边点样边用吹风筒吹干,点上一滴吹干后再继续点加。以免样点过大,影响层析展开结果。

2、测酸价,当样液颜色较深时,可减少试样用量,或适当增加混合溶剂的用量。

3、侧碘价时,光线和水分对氯化钾起作用,影响很大,要求所用仪器必须清洁,干燥,碘液试剂必须用棕色瓶盛装且放于暗处;

4、侧过氧化值时,饱和碘化钾溶液中不可存在游离碘和碘酸盐;

5、光线会促进空气对试剂的氧化,应注意避光存放试剂;

6、在过氧化值的测定中,三氯甲烷,乙酸的比例以及加入碘化钾后径直时间的长短基价水量的多少等对测定结果均有影响,应严格控制试样与空白试验的测定条件一直性;

7、羰基价测定时,所用仪器必须洁净,干燥,所用试剂若含有干扰试验的物质时,必须控制后才能用于试验,空白试验的吸收值(在波长440nm处,以水对照)超过0.20时,试验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理想。

1、油脂中游离脂肪酸与酸价有何关系?测定酸价时加入乙醇有何目的?

2、那些指标可以表明油脂的特点?它们表明了油脂哪方面的特点?

3、本实验中用了哪几种滴定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影响准确度和精密度有哪些因素?

4、你对本实验有什么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

2.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T5009.37—2003第一法。 3. 张水华主编,食品分析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

实验项目的简介:食用植物油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能提供人体热能和必需的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食用植物油产品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所以掌握一些必要的检测和鉴别方法非常必要。通过本实验的综合训练,可以让学生学习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 通过对食用植物油脂主要特性的分析,包括试样的制备分离提纯、分析条件及方法的选择、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以及数据处理等内容,综合训练有关基本技能。另外,还可掌握鉴别食用植物油脂品质的基本感官鉴别方法。

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

第一章 食用植物油概述 1

三、产品主要营养 2 第二章 全球食用植物油行业现状分析 5 第一节 全球主要食用植物油供应情况分析 5

一、全球豆油供应充足 5

二、棕榈油库存高企难消化 5

三、国储菜籽油或开始轮换 6 第二节 国外食用植物油消费情况分析 6

四、日本 7 第三节 全球食用植物油出口情况分析 8 第三章 中国食用植物油环境分析 9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9

二、GDP历史变动轨迹 9

三、固定资产投资 10

四、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 12 第二节 行业相关政策及规定 12

一、行业相关政策 12

二、检疫规定 14 第四章 中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16 第一节 行业发展特点 16

一、原料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 16

二、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稳步增长 18

三、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在总量上保持刚性增长的趋势

四、食用植物油加工装备的进口替代已基本实现 22

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维护食用植物油价格和市场稳定第二节 行业主要问题及建议 24

二、行业建议 26 第三节 食用植物油竞争格局分析 26 第五章 中国食用植物油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 28 第一节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分析及预测 28

一、年食用植物油产量分析及预测 28

二、食用植物油供应区域集中度分析 29 第二节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因素分析 30 第三节 中国食用植物油需求分析及预测 30

21 23 第四节中国食用植物油需求因素分析 31 第五节中国食用植物油价格分析及预测 32

一、中国食用植物油当前市场价格 32

二、影响食用植物油价格因素分析 33

三、食用植物油价格趋势 33 第六章 中国食用植物油进出口分析 34 第一节 中国食用植物油进口情况分析 34 第二节 中国食用植物油出口情况分析 35 第七章 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38 第一节 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38

一、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38

二、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38

三、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39 第二节 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39

一、行业产值情况分析 39

二、行业销售收入情况分析 40 第三节 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财务能力分析 40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 40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 41

三、行业投资收益分析 41 第八章 行业主要食用植物油企业分析 42 第一节 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 42

二、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42

三、企业实力 42 第二节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43

二、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43

三、企业实力 43 第三节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44

二、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44

三、企业实力 44 第四节 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 44

二、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45

三、企业实力 45 第五节 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45

二、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45

三、企业实力 45 第九章 食用植物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行业投资建议 46 第一节 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6

一、行业发展趋势 46

二、行业消费发展趋势 48 第二节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49

二、应对措施 50 第三节 专家建议 51 图表目录

图表 1: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变动情况 10 图表 2: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11 图表 3:2008~2012年我国大豆生产、进口情况 17 图表 4:2008~2012年我国油菜生产、进口情况 18 图表 5:年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分析及预测 29 图表 6:2012年食用植物油供应区域集中度 30 图表 7:食用植物油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31 图表 8:年中国食用植物油销量分析及预测 31 图表 9:食用植物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32 图表 10:部分食用植物油价格情况 33 图表 11:食用植物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4 图表 12:2012年食用植物油进口情况 35 图表 13:2012年食用植物油进口种类情况 35 图表 14:2012年食用植物油进口单价分析 36 图表 15:2012年食用植物油出口情况 36 图表 16:2012年食用植物油出口种类情况 37 图表 17:2012年食用植物油出口单价分析 37 图表 18:2012年1-12月食用植物油(含棕榈油)出口情况 38 图表 19:年行业企业单位数统计分析 39 图表 20:年行业从业人数统计分析 39 图表 21:年行业总资产统计分析(亿元) 40 图表 22:年6月行业产值统计分析(亿元) 40 图表 23:年行业收入统计分析(亿元) 41 图表 24:年行业利润情况统计分析(亿元) 41 图表 25:年行业资产负债率统计分析 42 图表 26:年6月行业投资于收益情况统计分析 42 摘要 植物油是从植物种子、果肉及其它部分提取所得的脂肪脂,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201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稳步增长,加工产业集约化格局基本形成,多油并举的态势逐步显现,但国产油料种植面积不断下滑,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禁止散装油进入餐饮企业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散装油质量安全状况堪忧;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迟迟无法出台,地沟油重返餐桌路径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为形成差异化竞争,营养强化油新产品不断推出,概念炒作愈演愈烈;油脂价格稳中有升,但由于原料价格由国际资本市场控制及人工成本上升等,中小企业竞争环境恶劣,利润空间微小;食用植物油主要加工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替代,但新技术推广缓慢,综合利用技术和加工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

《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发展现状,供需状况,发展趋势;

食用植物油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规模,以及食用植物油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等;

分析了中国5家主要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国外重点生产和消费区域的情况等。

节选 第四章 中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一、原料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

1、主要油料种植比较效益偏低,面积和产量呈减缩趋势,国产油料供应格局悄然发生变化,小品种油料的供给占比逐步提高

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和胡麻等是我国主要的草本油料作物,也是食用植物油的重要201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监测分析来源,其中又以油菜、大豆、花生为主。2012年,国家对油菜、大豆、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均实行托市收购政策,农户种植油菜和大豆的收入相比种植小麦和玉米收入减少。

2012,大豆播种面积717.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71万公顷,产量1280万吨,比上年减少128万吨;油菜收获面积70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2万公顷,产量1220万吨,比上年减少123万吨;花生因种植效益相对较高,2012年的收获面积为46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万公顷,产量1620万吨,比上年增加16万吨。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打工收益的增加也是油料种植面积和产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80%以上的自产食用植物油原料来自于上述草本油料,但兼用型油源和木本油料也是重要的食用油潜在供给资源,其供给占比越来越高。兼用型油源为棉花、水稻、玉米等粮棉作物的副产物棉籽、玉米胚、米糠等,可用于生产棉籽油、玉米油和稻米油。木本油料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包括油茶、油橄榄等。目前,来自兼用型油源的食用油175万吨,来自木本油料植物的食用油30万吨,二者约占国产植物油的20%。

2、原料进口量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从本世纪初的40%上升到60%以上,超过国际安全预警线。

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进口大豆5838万吨(达到历史最高位),比2011年增加588万吨,进口均价599.3美元/吨,比2011年上涨5.8%;进口油菜籽284万吨(达到2008年以来第二高位),比2011年增加158万吨,进口均价为669.6美元/吨,比2011年上涨5.4%;进口食用植物油845万吨(其中进口棕榈油593万吨),比2011年增加188万吨。

从1996年起,我国放开大豆市场,开始进口大豆,当年进口大豆110万吨。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按照承诺,入世后实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取消对大豆、小麦、油菜籽、花生油的进口关税壁垒,国外大豆随之潮水般涌入中国,并逐年增长。2012年,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大豆进口量为5838万吨,16年间,大豆进口量增加了53倍之多。2008~2012年,五年间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从69.41%上升到82.02%。

图表 1:2008~2012年我国大豆生产、进口情况

(万亩) 大豆产量 (万吨) 大豆进口量 (万吨) 进口量是国产 大豆产量的倍数 进口依存度

我国进口油菜籽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曾出现一次进口高峰。2006年以来我国油菜籽进口量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油菜籽进口量为83万吨,而2008年进口量创下7年来新高,达到130万吨,2009年更是达到328万吨,再创历史最高纪录。受国家限制主产区进口油菜籽政策的影响,自2010年起,我国油菜籽进口量呈下降趋势。2010年进口量降至160万吨,2011年降至126万吨。尽管限制主产区进口的政策仍然有效,但由于国内油菜籽压榨能力的不断增加,并受加工进口油菜籽利润相对较高的利益驱动,2012年油菜籽进口量接近300万吨,达到284万吨。

图表 2:2008~2012年我国油菜生产、进口情况

(万亩) 油菜籽产量 (万吨) 油菜籽进口量 (万吨) 进口量是国产 油菜籽产量的倍数 进口依存度

第一节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分析及预测

一、年食用植物油产量分析及预测

图表 3:年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分析及预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慧典研究

年期间,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产量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到201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已经达到5176.1万吨,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仍会持续增长,增长率将保持在17%左右,到2017年,食用植物油的产量将达到11592.9万吨,成为世界名副其实的油脂大国。

二、食用植物油供应区域集中度分析

图表 4:2012年食用植物油供应区域集中度

山东江苏黑龙江天津河南河北安徽江西上海

广东湖北湖南辽宁广西四川陕西福建其他地区4%5%

山东、广东、江苏、湖北和黑龙江食用植物油的供应位居我国食用植物油整体供应的前五名,其中山东占17%、广东占11%、江苏占9%、湖北占8%,黑龙江占6%,仅前五名的供应就占到总数的51%。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宣贯教材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专业技术委员会 ----2006版 主要内容: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修订内容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修订内容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修订内容 四,产品相关标准修订内容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六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修订内容 七 ,检验项目修订内容 八 ,抽样方法修订内容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修订内容

原细则发证产品范围包括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等植物油料制取的食用油. 本细则在原细则的基础上增加了以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仁,椰子果实以及其他小品种植物油料如:核桃,杏仁,葡萄籽等制取的原油毛油,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含食用调和油.其申证单元仍为1个,即食用植物油.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修订内容 2006版 一生产加工工艺

◆增加了冷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如橄榄油. ◆增加了水代法制油工艺流程如芝麻油 2.油脂精炼

◆增加了物理精炼工艺流程: 原油毛油→过滤→脱胶酸化→脱色→脱酸水蒸气蒸馏→脱臭→成品油

3.增加了油脂深加工分提工艺

二食用植物油产品及增加的相关工艺介绍

GB 《芝麻油》根据芝麻油的香味分为香油及普通芝麻油.香油按其加工工艺分为小磨香油用水代法,压滤法制取,机制香油用机械压榨法制取.普通芝麻油是用一般的压榨法,浸出法或其他方法加工制取,香味清淡. 1.芝麻油香油 2006版 ⑴ 小磨香油 1水代法制油

水代法是制取小磨香油的特殊方法,它是通过在磨制好的芝麻酱中,加适量水,利用油料的非油成分对油与水的亲和力的不同,将油脂与麻渣等物质分开的制油方法.

水代法制取的小磨香油,香味浓郁,色泽较深.其工艺流程为: 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 →吹净→磨酱→ 对浆搅油 → 振荡分油 → 芝麻油 ⑴ 小磨香油

①筛选:清除杂质,如:泥土,砂石,杂草籽等. ②漂洗:将芝麻漂洗浸泡1h~2h,含水达25%~30%,水分渗透到细胞内部,使凝胶体膨胀,有利于细胞破裂.沥干备炒. ⑴ 小磨香油

③炒子:采用直接火炒子.先大火,后文火.炒熟后,泼冷水,再炒1min出烟后出锅.炒子要求不焦不煳,生熟均匀.炒子可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油脂逸出,同时生成香味物质. ④扬烟吹净:出锅的芝麻要立即降温,扬去烟尘,焦末,碎皮. ⑴ 小磨香油

⑤磨酱:将炒酥吹净的芝麻用石磨或金刚砂轮磨浆机磨成芝麻酱.磨酱要求越细越好,这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油料细胞充分破裂,以便尽量取出油脂;二是在对浆搅油时使水分均匀地渗入麻酱内部,油脂被完全取代. ⑴ 小磨香油 ⑥对浆搅油:麻酱入搅油锅,分4次加入相当于麻酱重量80%~100%的沸水.不断搅拌,水逐步渗入到麻酱中与非油物质结合,油脂被代替出来.对浆搅油是整个工艺的关键工序,是完成以 水代油的过程.适宜的加水量才能得到较高的出油率. ⑴ 小磨香油

⑦振荡分油墩油:利用两个空心金属球体作上下运动,迫使包在麻渣内的油珠挤出升至油层表面,撇油. ⑴ 小磨香油

2压滤法制油液压榨油机

压滤法制取的小磨香油,香味浓郁,色泽清亮.其工艺流程为: 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 →吹净→磨酱→调温均质→压榨→沉淀过滤→芝麻油

①筛选~⑤磨酱与水代法工艺相同. ⑥调温均质:入榨前,将麻酱胚打入均质锅内,进行调温均质,边搅拌边加热,温度保持在80℃~90℃,使胚料充分混合均匀,不分层,水分适当蒸发,达到入榨要求.

⑦压榨:榨油机进行预热,机体温度上升到85℃~95℃以后,进料,高压压榨,同时自动卸饼. ⑵机制香油机械压榨法制油 ◆工艺流程: 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 →吹净→压榨→沉淀过滤→芝麻油 ⑶普通芝麻油浸出法制油 ◆工艺流程: 毛油过滤→普通芝麻油 ↑

芝麻→筛选→轻轧胚→蒸炒→压榨 ↓

芝麻饼 →溶剂浸出→混合油处理→毛油→脱胶→脱水及脱溶→普通芝麻油 2. 橄榄油 2006版 2. 橄榄油

橄榄油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国家.近年来,中国作为橄榄油消费的新市场,橄榄油进口呈上升趋势.有原瓶包装进口,也有进原油再分装.我国四川,云南,甘肃少数地区引进油橄榄种植技术,也有极少量橄榄油加工生产. 2. 橄榄油

分类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 _ |——特级初榨橄榄油 |——优级初榨橄榄油 |——普通初榨橄榄油

1橄榄油—|——初榨油橄榄灯油不能直接消费 |—— 精炼橄榄油精炼处理 |—— 纯正橄榄油初榨+精炼 2. 橄榄油

|——粗提油橄榄果渣油

2油橄榄果渣油—|——精炼油橄榄果渣油 |——精炼油橄榄果渣油和橄榄 油的混合油 橄榄油的生产工艺 ●冷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 低温压榨→倾析→离心分离 ↑ ↘ ↙

鲜果→清理→磨碎→融合 初榨橄榄油 _ ↓ ↑

橄榄油冷压榨法制油工艺

①清理:通过除杂,分类,清洗,清除混杂在鲜果中的枝叶,石块,泥土及干瘪果,霉烂果,病果等低质的原料果. ②磨碎:采用破碎机把鲜果打碎成果浆. 橄榄油冷压榨法制油工艺 ③融合:果浆在融合器中通过搅拌混合均匀. ④压榨:混合物分离. ⑤倾析:压榨得到的油,果汁水混合物在倾析桶经油,水自然融合后的果浆通过压榨使果渣与油,果汁水沉降分离,倾析使得大部分油与果汁水分离. 橄榄油冷压榨法制油工艺

⑥离心倾析:融合后的果浆采用卧式离心倾析机分离出油和果渣. ⑦离心分离: 融合后的果浆经压榨得到的油果汁水混合物在倾析桶经油,水自然沉降分离,倾析可得到大部分油,有少量油残留在果汁水中,采用离心分离方式得到剩余的油. 橄榄油冷压榨法制油工艺

融合后的果浆采用卧式离心倾析机离心倾析得到的油有少量水,油中少量的水采用立式离心分离机分离除出. 浸出法果渣油制油工艺流程

果渣→粉碎→烘干→浸出→蒸发→汽提→粗提橄榄果渣油 果渣含有一定量残留的油,可采用溶剂浸出方法提取残留的油,精炼后可供食用. 3.棕榈油,棕榈仁油 2006版

我国棕榈原油主要从马来西亚,印尼进口.国内油脂企业将其加工成精炼油,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业及作为油脂深加工的原料. 棕榈油,棕榈仁油经过制油,精炼后,采用分提工艺,将多组分的甘油三酸酯混合物,按各组分在凝固性,溶解度或挥发性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得到具有不同物理,化学特性的多种组分.GBT 《食用棕榈油》中将其分为三类: 3.棕榈油,棕榈仁油

食用精炼棕榈油,熔点33℃~39℃; 食用精炼棕榈液油,熔点≤24℃; 食用精炼棕榈硬脂,熔点≥44℃. 相对于高熔点的棕榈硬脂,习惯上将低熔点的棕榈仁油,称为棕榈软脂.

棕榈油,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 1干法分提工艺

干法分提法也叫常规分提法,是指油脂在冷却结晶冬化及晶,液分离过程中,不附加其他措施的一种分提工艺.其关键是控制油脂冷却速率和冷却介质温差,使结晶颗粒的过滤性能良好,再将固,液两项的混合悬浮物,用真空吸率机进行分离. 流程: 棕榈仁油→加热→冷却结晶→过滤→软脂,硬脂 棕榈油,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 2溶剂法分提工艺

溶剂法分提是指在油脂中按比例加入某一种溶剂构成黏度较低的混合油体系,然后进行冷却结晶,分提的一种工艺.该法的优点是结晶迅速,晶粒大而硬,产品得率高,纯度高.目前用于油脂分提的溶剂有正己烷,丙酮及异丙醇等. 流程:棕榈仁油→溶剂稀释→冷却结晶→分离→蒸发溶剂→软脂,硬脂

棕榈油,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 3表面活性剂法分提工艺

表面活性剂法分提是指在油脂冷却结晶后,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善油与脂的界面张力,借脂与表面活性剂间的亲和力,形成脂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的悬浮液,促进脂晶离析的分提工艺.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流程:棕榈仁油→棕仁软脂稀释棕仁油→冷冻→润湿硬脂晶体→离心分离→洗涤→干燥→软脂,硬脂 4.椰子油 2006版 4.椰子油

椰子油主要产于东南亚地区,其产量几乎支配了世界市场,其中尤以菲律宾居首位.我国海南省为主产区,雷州半岛,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区也有生产.我国生产的椰子油尚不能满足国内需要,每年都需要进口.椰子油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业及油脂深加工的原料. 椰子油的制取及精炼工艺与大多数植物油加工工艺相同. 5.小品种植物油 2006版 5.小品种植物油

小品种食用植物油是指不常见,产量小,尚无国家,行业标准的食用植物油,如:核桃油,杏仁油,葡萄籽油,沙棘油,月见草油等等.其生产加工工艺与大多数植物油加工工艺相同. 5.小品种植物油

个别小品种植物油也有用与大多数植物油加工工艺不同的工艺,比如: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超临界萃取工艺,一般产量较小.保健油,风味油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2006版 ⒈关键控制环节 油脂精炼:脱酸,脱臭. 水代法制芝麻油:炒子温度,对浆搅油. 橄榄油:原料,低温冷压榨. 棕榈仁油:分提工艺结晶温度,冷却速率,搅拌 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酸值酸价超标 过氧化值超标 溶剂残留量超标 加热试验项目不合格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修订内容 2006版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修订内容 主要是针对食用植物油的冷压榨工艺,水代法工艺,分提工艺及食用植物油分装企业增加了必备的生产设备. 压榨法制油生产企业应具备的生产设备增加了:8离心分离设备需要离心分离时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修订内容

增加了水代法制油生产企业应具备的生产设备:1水洗设备;2烘炒设备;3碾磨设备;4搅拌振荡设备;5过滤设备. 增加了油脂分提工艺设备:1冷却结晶罐;2分离设施过滤,吸滤或离心设备;3冷媒系统.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修订内容

增加了食用植物油分装企业应具备的生产设备:1储油罐;2自动或半自动定量灌装设备;3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修订内容 2006版

四,产品相关标准修订内容 增加了GB 《芝麻油》 增加了GBT 《食用棕榈油》 增加了GBT 《棕榈油》 增加了GBT 《棕榈仁油》

四,产品相关标准修订内容

增加了NY230-1994《椰油 食用椰子油》 增加了LYT《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及其检验》 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删去了《高级烹调油通用技术条件》 _ 四,产品相关标准修订内容 关于食用调和油的补充

原细则:食用调和油行业标准SBT对食用调和油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并将其按产品质量要求分为3个等级,即调和油,调和高级烹调油,调和色拉油.检验结果按照食用调和油行业标准中相应等级指标要求进行判定. 四,产品相关标准修订内容

以大量浅色油脂为基油,加入少量深色油的调和油其质量指标能达到行业标准的要求,但是目前有些企业为满足市场需要,开发了新品种调和油,深色油的加入量增加,其色泽指标达不到行标的要求,如:花生调和油,芝麻调和油等等.此类产品允许企业做企标,色泽指标可以放宽,其他指标应符合行标,其卫生指标应符合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无修订内容. 六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修订内容 2006版

六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修订内容

增加了"四温度计分度值0.1℃,标准中规定了测定熔点项目时,有此要求",主要是针对棕榈仁油,椰子油需要测定熔点. 出厂检验项目使用的检验设备见表1. 表1 出厂检验项目与检验设备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设备 1 色泽 罗维朋比色计 2 气味,滋味 感觉器官,电炉 3 透明度 _ 4 酸值酸价 分析天平 5 过氧化值 分析天平 6 加热试验280℃ 电炉 7 熔点

温度计分度值0.1℃ 七 ,检验项目修订内容

七 ,检验项目修订内容

增加了熔点测定项目 棕榈仁油,椰子油 增加了抗氧化剂BHA,BHT 测定项目. 在酸值酸价的备注中,注释了橄榄油测定酸度 七 ,检验项目修订内容

增补了其他植物油料制取的小品种食用植物油检验项目

如:红花籽油,核桃油,杏仁油,葡萄籽油等,其发证检验,监督检验项目按照GB《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和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进行检验和判定. 八 ,抽样方法修订内容 2006版

八 ,抽样方法修订内容

增补了芝麻油单独抽样,主要是针对芝麻油独特的加工工艺. 增补了生产半精炼食用植物油,同时又分装精炼油的企业,应各抽取1种产品,进行发证检验. 抽样基数:除原细则已规定的同一批次的食用植物油产品不得少于50桶瓶外,又增补了总量不少于80kg.

怎样办理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米糠、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仁)、椰子果实以及其他小品种植物油料(如:核桃、杏仁、葡萄籽等)制取的原油(毛油),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含食用调和油)。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植物油。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⑴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

①以花生仁为例:清理→剥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花生原油。

②以橄榄油为例(冷榨):

低温冷压榨→ 倾析 离心分离

鲜果→清理→磨碎→融合 初榨橄榄油

离心倾析 → 离心分离

⑵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

以大豆为例: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蒸发→汽提→大豆原油

⑶水代法制油工艺流程:

以芝麻为例: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 →吹净→磨酱→ 对浆搅油 → 振荡分油 → 芝麻油

原油→过滤→脱胶(水化)→脱酸(碱炼)→脱色→脱臭→成品油

原油→过滤→脱胶(酸化)→脱色→脱酸(水蒸气蒸馏)→脱臭→成品油

3. 油脂的深加工工艺(包括油脂的氢化,酯交换,分提等)

⑴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

棕榈(仁)油→加热→冷却结晶→过滤→软脂、硬脂

棕榈(仁)油→溶剂稀释→冷却结晶→分离→蒸发溶剂→软脂、硬脂

③表面活性剂法分提工艺:

棕榈(仁)油→棕仁软脂稀释棕仁油→冷冻→润湿硬脂晶体→离心分离→洗涤→干燥→软脂、硬脂

油脂精炼:脱酸,脱臭。

水代法制芝麻油:炒子温度、对浆搅油。

橄榄油:选取原料、低温冷压榨。

棕榈(仁)油:分提工艺。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酸值(酸价)超标;2. 过氧化值超标;3. 溶剂残留量超标;4. 加热试验项目不合格

企业应建在无有害气体、烟尘、灰尘、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地区。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厂房设计合理,能满足生产流程的要求。企业的不同性质的场所能满足各自的生产要求。

厂房具有足够空间,以利于设备、物料的贮存与运输、卫生清理和人员通行。

厂区道路应采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土,沥青及其他硬质材料铺设,防止积水和尘土飞扬。

厂房与设施必须严格防止鼠、蝇及其他害虫的侵入和隐匿。

生产区域(原料库、成品库、加工车间等)应与生活区分开。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压榨法制油生产的企业应具备

(1)筛选设备;(2)破碎设备(需要破碎时);(3)软化设备(需要软化时);(4)轧胚设备(需要轧胚时);(5)蒸炒设备(需要蒸炒时);(6)压榨设备;(7)剥壳设备(需要剥壳时);(8)离心分离设备(需要离心分离时);(9)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2. 采用浸出法制油生产的企业应具备

(1)筛选设备;(2)破碎设备;(3)软化设备;(4)轧胚设备;(5)浸出器;(6)蒸发器;(7)汽提塔;(8)蒸脱机;(9)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3. 采用水代法制油生产的企业应具备

(1)水洗设备;(2)烘炒设备;(3)碾磨设备;(4)搅拌振荡设备;(5)过滤设备;

(1)过滤设备;(2)脱胶设备(炼油锅,离心机);(3)碱炼设备(炼油锅,离心机);(4)脱色设备(脱色塔);(5)脱臭设备(脱臭器);(6)脱蜡设备(需要进行脱蜡时);(7)包装设备;(8)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5. 油脂分提工艺设备

(1)冷却结晶罐;(2)分离设施(过滤、吸滤或离心设备);(3)冷媒系统。

6. 食用植物油分装企业应具备

(1)储油罐;(2)自动或半自动定量灌装设备;(3)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所列生产设备应根据生产工艺设计的需要进行配置。

GB《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T《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GB/T《高级烹调油通用技术条件》;GB《大豆油》;GB《花生油》;GB《菜籽油》;GB《棉籽油》;GB《葵花籽油》;GB《油茶籽油》;GB《玉米油》;GB《米糠油》;GB/T《亚麻籽油》;SB/T《食用调和油》;GB/T《芝麻油》;GB/T 《食用棕榈油》;GB/T 《棕榈仁油》;NY/T 230-2006《椰子油》;LY/T《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及其检验》;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严禁采用混有非食用植物油料和油脂的原料生产食用植物油。企业生产食用植物油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罗维朋比色计(橄榄油除外);

(二)电炉(可调温式);

(三)分析天平(0.1mg);

(四)温度计(分度值0.1℃,标准中规定了熔点项目时,有此要求);

(五)气相色谱仪(溶剂残留量项目委托检验的,此设备可不作要求)。

为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产品质量,规范其生产过程,切实从源头加强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植物油产品包括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等植物油料制取的毛油为原料,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用植物油。其申证单元为1个。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

企业的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生产的范围(半精炼食用植物油、全精炼食用植物油)。半精炼食用植物油包括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等为原料制成的一级油,二级油。全精炼食用植物油包括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企业具备全精炼食用植物油生产能力的,生产许可证范围可以涵盖半精炼食用植物油。

二、环境条件要求。企业应建在无有害气体、烟尘、灰尘、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地区。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厂房设计合理,能满足生产规程要求。企业的不同性质的场所能满足各自的生产要求。厂房具有足够空间,以利于设备、物料的贮存与运输、卫生清理、人员通行。厂房与设施必须严格防止鼠、蝇及其他害虫的侵入和隐匿。

三、生产设备条件。企业应具备过滤设备、脱胶设备、碱炼设备、脱色设备和脱臭设备,需要进行脱蜡的品种要有脱蜡设备及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采用压榨法制油生产的企业应具备筛选设备、破碎设备、软化设备、轧胚设备、蒸炒设备、压榨设备、过滤设备等,对需要剥壳的油料品种要有剥壳设备。

设备应根据生产工艺设计的需要进行配置。

四、原料要求。严禁采用混有非食用植物油料和油脂以及生产过程中非正常使用的矿物油的原料生产食用植物油。生产食用植物油的原辅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五、产品要求。企业生产的食用植物油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六、人员要求。企业负责人应了解产品质量法规,了解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企业的生产操作人员,检验人员上岗前应经过技术(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从事食用植物油生产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七、储运要求。成品必须存放在专用成品库房内。成品库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八、检验要求。化验室应具有分析天平、比色计等仪器设备,能够完成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检验项目。产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销售。

九、质量管理要求。企业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并规定对质量有影响的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和权限及相互关系。检验部门、检验人员能独立行使职权。

十、包装要求。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物(纸箱、容器等)包装成品。

一、分装企业要求。对分装加工的企业,应具有同产品相适应的加工分装设备。其他各项按照《食用植物油企业生产必备条件审查内容及要求》(附件3-1)进行审查。其分装的产品(半成品)来源于国内的,必须具有产品供应企业的生产许可证证明;产品来源于境外的,必须具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合格证明。

二、现场审查。企业所在省、市(地)质量技术监督局于审查前10个工作日通知企业。审查组于审查前填写《企业生产必备条件审查人员及工作计划表》(附件3-4)。现场审查时应按照《食用植物油企业生产必备条件审查内容及要求》(附件3-1)进行审查,做好审查记录,填写《企业生产必备条件现场审查结论汇总表》(附件3-2)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查报告》(附件3-3),并请企业认真填写《企业生产必备条件审查工作廉洁信息反馈表》(见附件3-5)。

十三、抽样。审查组在现场审查的同时,按照GB/T《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标准的要求抽样并封样,填写《产品抽样单》(见附件3-6)一式3份。包装样品并在包装的相应开口处贴上封条。包装好的检验用及备用样品,在抽样后的10个工作日内,由该企业或审查组送检验机构检验。

十四、检验。检验机构收到企业的样品后,应首先检查样品是否符合规定。对符合规定的进行检验。不符合规定的样品,检验机构应将样品退回企业,并通知受理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处理。

检验机构应依据抽样单的要求并按照相应标准对样品进行检验,检验机构自收到样品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任务,出具检验报告一式3份。检验机构、生产企业、质量技术监督局各1份。

检验机构应当确保产品检验工作符合要求,并对检验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十

五、检验项目。发证检验项目按附件3-7(或附件3-8)中列出的发证检验项目进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定期监督检查的项目按附件3-7(或附件3-8)中列出的定期监督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出厂检验项目按附件3-7(或附件3-8)中列出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记的,企业每年应当进行两次检验。

六、委托检验。不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的企业,或部分检验项目尚不能自检的企业,可委托有资格的检验机构(有相关产品授权的法定检验机构),按生产批逐批进行出厂检验。企业的生产批,由审查组在现场审查时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确定。企业应与检验机构以书面的形式签订委托合同,合同中要规定如何组成生产批、检验完成时限、依据标准和方法、检验项目及收费标准等。

十七、加严检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在质量监督抽查中不合格的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在定期监督检查、年审、换证复查中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产品进行加严检验,并书面通知企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成具备发证检验或定期监督检验资格的质检机构,在30日内随机抽取3个批次产品(1个批次产品为同班次,或同生产日期的产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检验。3个批次产品均合格后不再进行加严检验。

八、严重质量问题是指食用植物油产品质量不符合GB《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或GB《色拉油卫生标准》的规定。

九、本细则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十、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一、自2003年8月1日起,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实施无证查处。 附件3-1

食用植物油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内容及要求

1、企业现场审查时,按《企业生产必备条件审查内容及要求》(见附表1)的条款进行评审。

2、每一项目评定结果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等3种,审查人员在对应项后面画“√”。不适用时,在“备注”栏注明不考核。

3、企业必备条件现场审查结果的判定

符合:除企业自检能力外,没有不符合项,基本符合项小于等于8项。

不符合:除企业自检能力外,有1项不符合项;或基本符合项大于8项。

企业申请审查的同一产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生产线时,如果其中有一条生产线审查不合格,则判该产品企业现场审查不合格。

二、食用植物油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内容及要求表(见附表) 详细附件请咨询市场准入处,咨询电话:;8

}

原创 雷鹿野 经济史笔记

1973年4月,一个神秘的电话改变了马来西亚商业教父郭鹤年的生意轨迹。

按照电话约定,郭鹤年来到香港,见到了两位华润五丰行(中粮在香港的总代理)的高级经理。他们告诉郭鹤年,国家现在很紧张,急需100万吨原糖,拜托帮忙采购,同时帮忙买进一些期货。

生于1923年的郭鹤年祖籍福建,26岁时继承了父亲的大米、白糖和面粉经销生意。经营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大米价格波动不大,难有高的利润,还是让给潮汕人去做(李嘉诚就擅长记住客户家米桶的深浅)。白糖产地集中在巴西、古巴、印度和泰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受政治或天气等因素影响,价格变化剧烈,一旦市场缺糖,价钱可以抬得很高。面粉价格波动居于大米和白糖之间。富贵险中求,郭鹤年决定把白糖生意作为主营。

经过多年打拼,郭鹤年控制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80%的食糖市场,人称“东方糖王”。

但与华润经理会面时,郭鹤年手中并无多少存货。别的国家,除了巴西,也没什么货。

郭鹤年一边派人去巴西,另一边去瑞士参加一个糖业国际会议。郭鹤年特地报名参会,就是为了让人不会以为是他要在巴西买糖。

会议期间,有个英国商人朋友走来同郭鹤年聊天:“RobertKuok,你知道吗?最近巴西很奇怪,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日本人,有两三个,天天在糖区出出进进”。

郭鹤年心里一跳,英国人的情报这么厉害,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说:“是吗?你还有行情要告诉我哦。”

第二天,大会正在演讲,突然间,演讲人说,有国际电话找Robert Kuok。“还好他没说是巴西来电。”郭鹤年一怔,赶去听电话,果然是去巴西的同事,听说他们有一点进展。

郭鹤年说:“你不但要有进展,还要快,这边开始有动作了,事情很快就会爆出来。我还在做期货,但还没做得够。你要快,我也加快,多买一些期货。”同事说,懂了。

三四天后,巴西的采购合同签了下来,郭鹤年在伦敦、纽约和巴黎的期货市场也都买好了期货。再过几天,全世界都知道了郭鹤年的动作,原糖价格瞬间飙升。这一波期货操作,郭鹤年净赚1300万美元,按协议分给中方600万美元。

这600万美元,对当时的中国意义非凡。这一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8100万美元。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的第一笔商品期货交易。

这次神秘约见中的一位干部,名叫林中鸣,1983年被任命为中粮副总经理,次年调任经贸部进出口局局长。成功完成国家委托的采购任务,为郭鹤年日后回祖国大陆投资铺平了道路。

就在帮中国采购原糖的这一年,郭鹤年的侄儿、24岁的郭孔丰,从新加坡大学毕业后加入郭氏集团。

郭孔丰意识到食用油的市场潜力,向郭鹤年提议进入食用油行业。1986年,郭孔丰注册“金龙鱼”商标,在马来西亚销售金龙鱼牌小包装油。金龙鱼,是一种生活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的肉食性淡水鱼,在当地人心目中,是幸运、高贵的象征。

马来西亚面积相当于云南,人口只有三千万,不管做什么生意,稍微一努力就会“碰到天花板”。尝到食用油生意甜头的郭孔丰,向郭鹤年建议进军中国。

那时,中国居民用的主要是散装的二级油,二级油颜色很深,炒起菜来满屋子都是烟,对身体很不好。郭孔丰认为,在中国生产销售小包装油,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郭鹤年很认同这一判断。1988年,郭氏在中国组建嘉里粮油集团,并与中粮合资,在深圳蛇口建设了中国第一家大规模现代油脂精炼厂——南海油脂工业公司。

90年代初,中国本土生产的食用油成本高、价格贵,每斤卖到3.5 4元,国外大概每斤2元。嘉里进口大豆油、棕榈油等毛油,精炼后以190公斤大铁桶包装销售,生意好得不要不要的。

就在这时候,郭孔丰悄悄离开了郭氏集团。

像其他东南亚华人商业大亨一样,郭鹤年与政治权力结交,在航运、保险、酒店、房地产等暴利行业捞金,著名的酒店品牌香格里拉就是郭鹤年打造的。在郭鹤年的商业版图中,食用油越来越边缘化。志向远大的郭孔丰不甘心围着一间炼油厂打转。

郭孔丰离开后,在福建出生、新加坡长大的李福官,被任命为南海油脂总经理。他上任后,开始生产金龙鱼小包装油。李福官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小包装食用油教父”。

1991年,中国第一桶金龙鱼小包装油下线。透明塑料瓶中,油像水一样清澈透亮,炒起菜来没什么油烟,但也失去了菜油或豆油原本的香味。中国人做菜,讲求一个香字。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金龙鱼在菜籽油或大豆油中,添加花生油和芝麻油,在烹饪时带有一定的花生芝麻香。金龙鱼第一代调和油产品就这样诞生了。

然而,金龙鱼调和油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欢迎。人们习惯了暗黄浑浊的散装菜油和豆油,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调和油,不知道油还可以装在塑料瓶子里卖。更重要的是,相比有政府补贴的散装油,金龙鱼小包装油价格高昂,一般人消费不起。

与面向餐饮客户的中包装油相比,小包装油需要面对千家万户,销售难度很大。金龙鱼小包装油第一年销量仅3000吨,连南海油脂员工都不看好这个产品。做食用油加工贸易就能轻松赚钱,为什么要做小包装油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

李福官坚信,中国从散装油到包装油的升级换代是势所必然,小包装油迟早会像新加坡一样成为主流。油脂加工贸易,进入门槛较低,利润会越来越薄,不是长久之计。

转机出现在1993年。这一年,粮油开始市场化,粮票走进。没了政府补贴,散油价格暴涨,逐渐与小包装油拉平。消费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购买金龙鱼小包装油。

市场打开后,金龙鱼一口气在防城港、上海、青岛、营口、成都和西安新建了6家食用油精炼和包装厂,正好赶在1995年政府限制外商投资油脂加工行业之前完成了全国布局。

生产布局一完成,金龙鱼马上登上中央电视台,开始广告轰炸,塑造“温暖亲情”的品牌调性。

经销商网络也同步组建。1994年,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浪潮中,大量职工下岗。金龙鱼发展了不少脱胎于国有粮油系统的经销商,他们有较好的销售网络。许多经销商从踩三轮车送货起家,做到上亿身家。

为了提高经销商的仓储能力,金龙鱼要求量大的经销商买地自建仓储物流中心。中国地皮价格的暴涨,让不少经销商意外“被壕”。很多人从白手起家,发展为当地的商界领袖,他们对金龙鱼感恩戴德,唯命是从。

在李福官的领导下,抢得先机的金龙鱼高歌猛进,迅速成长为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

在南海油脂,中粮拥有47%的股权,嘉里粮油只有33%。中粮虽占多数股份,但郭鹤年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控股安排,把南海油脂的管理权牢牢控制在手中。

油脂加工是关系到老百姓饭碗的敏感行业,没有中粮的引路和支持,嘉里粮油当年很难进入这个领域。可是,嘉里自觉羽翼已丰,遂甩开中粮自己大干,除南海油脂外的新建油厂均不让中粮染指。

更糟糕的是,金龙鱼是嘉里的品牌,与中粮无关,中粮分享不到金龙鱼成长的收益。

天下打下来了,中粮却未坐天下。中粮一怒之下,与嘉里签订南海油脂股份出售协议,彻底与嘉里分道扬镳。

1995年,中粮开始砸入重金打造自有品牌——福临门,意欲与金龙鱼分庭抗礼。

中粮在沿海一线由北向南,打造天津北海、山东黄海、张家港东海、广州东洲、广西大海的工厂链条,形成亚洲最大的油脂生产线。

作为中粮子弟兵,福临门享受国家的原料配给,具有成本优势。同样规格的油,福临门定价总是比金龙鱼低一些。

福临门屡屡发起价格战,最为激烈的就是2001年9月,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数万家超市的福临门食用油价格集体跳水。

金龙鱼不愿意打价格战,其市场份额最大,同样降价一块钱,金龙鱼损失最大。为了应对价格战,嘉里推出元宝、胡姬花、香满园、鲤鱼和欧丽薇兰等二、三线品牌与福临门进行价格竞争。

通过价格战,福临门成为紧跟金龙鱼的第二大食用油品牌。

就在金龙鱼和福临门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在山东半岛偏安一隅的鲁花,向行业带头大哥金龙鱼举起了革命大旗。

四、鲁花卡位花生油品类

中粮生产小包装油,需要采购花生油原料。在盛产优质花生的山东莱阳,一家名叫鲁花的乡镇企业幸运地成为中粮供应商。

有了中粮这个大金主,鲁花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年产量由原来的2千吨增加到2万吨,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花生油生产厂家。

但鲁花老板孙孟全不满足于做一个受制于人的供应商,他决定力推自己的鲁花品牌。鲁花既没有资金优势,又没有成本优势,如何向巨人一般的金龙鱼发起挑战呢?

各种食用油,所拥有的粮食属性和调味属性权重是不同的。以芝麻油为代表的调味油,调味属性极高,粮食属性可忽略不计。豆油、一级菜油和棕榈油则主要用做粮食,调味属性较低。居于这两者之前的花生油和三四级菜籽油,调味和粮食属性并重。一般来说,调味属性越高,价格越高;粮食属性越高,价格越低。

孙孟全抓住了金龙鱼的一个弱点:调味属性较低。

金龙鱼主打调和油,其中的豆油和一级菜油占比较高,虽然添加了花生油和芝麻油,但香味还是达不到很多中国消费者的期望。

因此,孙孟全大力研究花生榨油的生产工艺,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独创“5S纯物理压榨工艺”,以独特的浓郁香味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孙孟全想乘胜扩大市场,却苦于资金不够。这时,一个白衣骑士出现了,他就是郭孔丰。为了分享鲁花的发展红利,郭孔丰入股鲁花,不惜成为叔叔郭鹤年的竞争对手。

1998年下半年,鲁花通过中央电视台,将“滴滴鲁花,香飘万家”的广告推向全国。鲁花首次投放央视广告,仅比金龙鱼晚了两年。

随后,鲁花首先拿下在中国小包装油市场具有绝对战略意义的北京市场,接着又迅速拿下广州市场,一南一北两个高地被收入囊中。

鲁花紧接着四面开花,在全国东南西北布设销售网络,配合强有力的媒体投放,迅速挤进食用油品牌前三强,并确立了花生油第一品牌地位。鲁花成为花生油的代名词,就像金龙鱼成为调和油的代名词一样。

福临门和鲁花的进攻,让金龙鱼感到了压力。金龙鱼在暗暗憋大招。

2002年7月,一夜之间,从央视到地方电视台,到处都在播放金龙鱼的广告,拿着小喇叭的老太太在四下高喊“1比1比1”。

金龙鱼的主打产品是调和油。在中国,调和油一直是仅次于大豆油的第二大品类。可是,普通调和油技术含量低。且不说福临门、鲁花等大厂,一个小厂,弄个灌装机,也能把几种油混装到一块做成调和油来卖。如何才能超越普通产品呢?金龙鱼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据金龙鱼宣传,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发布报告称,当人体摄入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比例达到1 1 1时,脂肪酸摄入就更均衡,人体也就更加。

金龙鱼以此为依据,根据每种油的脂肪酸比例,将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等8种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研发出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帮助人体摄入的三种脂肪酸的比例接近1 1 1。

李福官将这款产品称为“有思想的调和油”,让消费者对食用油的认知从调味升级为。

要让消费者理解膳食脂肪酸平衡的产品利益点,相当困难。金龙鱼干脆把重点放在简单好记的1 1 1上。

这个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此之前,金龙鱼调和油的销售虽然也在增长,但只是跟着小包装油市场的大势在走,表现不温不火。自从1 1 1的广告铺天盖地轰炸之后,金龙鱼调和油销量迅速拉升为一条陡峭的曲线。

食用油行业是个产品同质化很高的行业,1 1 1是一个差异化和传播力都很强的概念,轻轻松松就做到了家喻户晓,让金龙鱼避开了与竞品的价格竞争。

而且,金龙鱼还给了消费者这么一个暗示,这个产品是有科学理论作依据的,是得到各大权威机构认可的。这不仅是调和油产品的一次升级换代,还是整个食用油行业的一次革命。

革鲁花的命。既然1 1 1的比例是最的,那意味着单纯的花生油就不那么了。

这触怒了鲁花,鲁花一直在伺机反击。

2003年,由于中国大量进口美国大豆,媒体上大量出现这些文章:《进口大豆威胁东北大豆》《中国东北豆农生计无着》……由于美国大豆绝大部分都是转基因大豆,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发大量讨论。

为了保护东北大豆,中国出台《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食品企业对原料是否为转基因进行标注。金龙鱼依据规定,在产品上标示“大豆油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或“菜籽油加工原料为转基因菜籽”。

鲁花率先发难,提出“100%压榨、100%非转基因”。

多力葵花籽油马上跟进,宣称“非转基因,真正安全无污染”。

西王玉米油更狠,提出“不管几比几,不要转基因”。

很多超市迎合消费者对转基因的反感心理,将“非转基因食用油”和“转基因食用油”分开货架陈列。一些定位高端的超市甚至拒绝转基因原料食用油进场。

消费者看到,在食用油产品上,“非转基因”四个字都标得光明正大、理直气壮,“转基因”三个字都标得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明显说明非转基因好于转基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多花点钱买心安吧。

事实上,大多数食用油品牌,或多或少都卖过以转基因大豆或转基因菜籽为原料的调和油产品。毕竟,市场对于低价食用油有着巨大需求。但它们顺应形势,逐步减少了转基因食用油产品。比如鲁花,就彻底放弃了转基因原料产品线。

虽然金龙鱼也是中国最大的非转基因食用油生产商,但金龙鱼的1 1 1第二代调和油,毕竟是销量最大的转基因原料食用油,船大难掉头,金龙鱼只好闷不作声,或者勉强声辩几句。时间一长,转基因不仅是金龙鱼的“软肋”,更变成了“原罪”。

抓住转基因痛击金龙鱼之后,其他食用油品牌并没有就此罢休。

金龙鱼在1 1 1调和油上投放的大量广告,强化了消费者对金龙鱼是个中端品牌的认识。这虽不利于金龙鱼旗下花生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等高端油品的发展,但可以惠及价位较低的菜籽油和大豆油。

在2004年以前,中国的菜籽油市场由两类产品主导。一类是颜色浅得像水、几乎没有油烟的一级低芥酸菜籽油,主要将进口转基因菜籽浸出加工而成。另一类是颜色浓黑厚重、油烟很大的四级高芥酸菜籽油,为国产非转基因菜籽压榨所得。前者走品质路线,吃的是;后者走风味概念,浓香扑鼻。

金龙鱼把国产四级高芥酸菜籽油和进口一级低芥酸菜籽油,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生产出纯香菜籽油。纯香菜籽油是三级油,颜色金黄,油香芬芳,稍有油烟,满足了消费者对风味和的双重需求。相比成本较高的国产菜籽油,纯香菜籽油通过与进口低价菜籽油调配,成本更低,因此大受欢迎。金龙鱼不仅是调和油王者,也成了菜籽油的老大。

2003年,在一些厂家的影响下,国家出台了新的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根据新标准,食用油产品必须明确标注“压榨”和“浸出”加工工艺。这对金龙鱼又是一记沉重打击。

压榨法制油,是将胚料送入榨油机内挤压出油。浸出法制油,是将胚料浸在溶剂(6号轻汽油等)中把油浸出,经过滤、蒸发和汽提等设备使油与溶剂分离。

压榨法的出油效率低,只能榨出90%左右的油脂。浸出法则能够榨出99%的油脂,生产成本低。在西方发达国家,浸出法是主流制油技术,占油脂总产量的90%以上。但压榨法的油品风味好,这使得压榨法制油在中国还有很大生存空间。

从各项质量指标上看,不管浸出法还是压榨法,都是的、安全的。但是,负责制定国家标准的专家说了,我们要给消费者知情权,所有油脂企业都必须在产品上标注“压榨”或者“浸出”。

2004年10月1日,食用油开始执行新国标,明确标出加工工艺。这时,某花生油厂在各地报纸发出消息:相比浸出法,压榨法制油最大优点是安全、卫生、无污染,绝不含任何溶剂残留。市场由此出现了“压榨油比浸出油更”的观点。

对此,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王瑞元会长发表言论:“说浸出不好是厂家不正当竞争的结果”。国家标准委员会委员薛雅琳更是提出“说压榨更是无知的炒作”。

可是,只要产品上标识了“浸出”,专家们再怎么说浸出法没问题,消费者的心里也会有嘀咕:只看见有人宣传“压榨”,怎么没见有人宣传“浸出”?“浸出油不好”的观点慢慢深入人心。

由于调和油由多种食用油调配而成,将每种油的工艺都标出来意义不大,所以调和油无须标识加工工艺。而大豆油是市面上售价最低的食用油,主要面向低端消费者,标上浸出工艺也没太大影响。那么,浸出标识对金龙鱼的哪个产品影响最大?正是金龙鱼的纯香菜籽油。

在将金龙鱼纯香菜籽油销量做大以后,国产的压榨非转基因原料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必须进口大量的浸出转基因原料。“转基因”和“浸出”成了它无法摆脱的胎记。

无奈之下,金龙鱼纯香菜籽油推出了两种产品。一种用的是国产压榨非转基因原料,另一种用的是进口浸出转基因原料。前者比后者每升贵10元,消费者爱吃哪种油就吃哪种油吧。消费者拥有知情权的代价,就是为同样质量的产品花更多的银子。

2003年,当金龙鱼在1 1 1上忙得不可开交、无暇他顾时,台湾佳格集团在大陆市场推出“多力”葵花籽油。

这个时机选择得好。此时,中国葵花籽油市场刚启动,做的品牌不多,金龙鱼葵花籽油上市也才一两年的时间。

多力投入巨资大做广告。与广告投放相配合,在各超市不惜血本买货架做陈列。

多力一炮打响后,才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建立了自己的葵花籽油生产基地。此前,多力的葵花籽油还是从嘉里粮油的西安工厂采购的。

多力葵花籽油能够成功,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坚持年轻、有活力的品牌形象。多力先后启用蒋雯丽、田亮和林心如等明星代言,明显区别于带有传统乡土味、油腻大叔大妈范的其他领先品牌。

二是专注,十年如一日地做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消费者教育工作。多力宣称,葵花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8%,而所含亚油酸和活性维生素E,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葵花籽油是一种同质化很高的产品,竞争非常激烈。多力因此非常注重差异化,开发了橄榄葵花油、5珍宝葵花籽调和油等产品,对细分市场进行分食,千方百计避开与竞争对手的直接冲突。

在中国小包装油市场上,多力列金龙鱼、福临门和鲁花之后,稳居第四名的位置,并成为成为葵花籽油第一品牌。

经过多年残酷的市场竞争,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连锁大卖场,一般只能看到这四大品牌的产品了,其他小品牌均被淘汰出局。

在多力崛起时,嘉里有品牌经理认为,应该赶紧培养一个玉米油的专业品牌。否则,玉米油市场迟早也会有一个像多力一样的牌子出来搅局。玉米油市场规模大概是葵花籽油的两倍,玉米油成本还低于葵花籽油。理论上,玉米油市场比葵花籽油更有前景。

1998年,山东邹平一个名叫西王村的小村子,有兄弟三人——王明峰、王明星和王明亮。有一天他们突发奇想,要把那一堆准备喂猪的玉米胚芽榨出油来。

在国外,玉米油已有100多年的。中国东北在70年代开始生产玉米油。山东虽盛产玉米,但此前并无压榨玉米油的先例。这难不倒做机械维修起家的王氏三兄弟,他们边试产边琢磨,硬是成功地把玉米胚芽榨出了油。

然后,他们投资300万元建起了三星植物油厂。玉米油是榨出来了,却没有人要。硬邦邦的玉米棒子也能榨出油来?能不能吃啊?山东没人听说过,产品没有销路,三星眼看就做不下去了。

金龙鱼挽救了三星。金龙鱼从三星买来玉米毛油,精炼后贴上金龙鱼商标,再卖给消费者。

西王村村支书王勇是个能人,在他带领下,西王村已创办了面粉厂、油棉厂、淀粉厂等集体企业。看到王明峰这哥仨的玉米油生意好像挺赚钱的,王勇拍板,上马西王村村办玉米毛油厂,成为福临门玉米油的供应商。

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小包装玉米油市场波澜不惊,三星和西王老老实实的为金龙鱼和福临门供货。

和鲁花的孙孟全一样,羽翼渐丰的王明峰哥仨也不满足于仅仅赚些代工费。2005年,三星油脂推出“长寿花”牌小包装玉米油,次年7月召开全国经销商招商大会,把长寿花全面推向市场。

一个巴掌拍不响,西王也推出了“西王”牌小包装玉米油。一条村的两“王”开始掐架,双方比着加大广告投放。这下子,玉米油市场热闹了。

西王请赵薇代言,推出“不管几比几、不要转基因”的广告片。

为了赶超西王,长寿花一狠心,签下范冰冰,宣称“玉米油,长寿花有更高要求”。

2008年,西王和长寿花两家小包装玉米油一共只有1.4万吨,次年增长到3.9万吨,一年增长175%。尽管离金龙鱼还有差距,但增长势头很猛。

不过,令金龙鱼感到尴尬的是,虽然其在玉米油销量大大高于竞品,但调查数据表明,没有消费者认为金龙鱼是玉米油的第一品牌。金龙鱼不是1 1 1吗?它怎么会是玉米油产品的老大呢?玉米油还是西王或长寿花家的才专业吧?

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差异,直接导致西王、长寿花的玉米油溢价能力高于金龙鱼。两个品牌的玉米油都比金龙鱼卖得贵。

2009年底,长寿花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玉米油公司。西王不甘下风,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

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厂址,位于西王村的同一个工业园,直线距离仅2.8千米。双方高层管理人员均姓王,同村年轻人皆在两家企业上班。两个小油厂互掐十多年的结果是,把玉米油这个小油种做成了大产业。

作为一个主打1 1 1的综合性品牌,金龙鱼的花生油在消费者眼里不够专业,根本不是鲁花的对手。为了牵制鲁花,嘉里祭出了专业花生油品牌——胡姬花。

吃花生油吃的就是个“香”字,但压榨工艺不同,“香”有很大差别。

花生油的压榨工艺有两种,一种是把花生炒后去榨,另一种是把花生蒸了再榨。前者焦香、量少、成本高,后者甜香、量多、成本低。一般花生油都是用10%左右的炒香花生油,与90%左右的蒸香花生油调配出来的。

胡姬花声称,如果要想做到最香,那得用青岛本地所产的品质最好的花生原料,100%翻炒后,再用小榨机压榨出来。小榨工艺作业精细、产量稀少,其醇香非一般大规模生产的压榨工艺所能比。

胡姬花由此推出“古法小榨花生油”。这一产品定价很高,5L卖158元,当时市场最主销的花生油定价不过99元。即便如此,古法小榨花生油依然赢得了不少市场份额。

市场中的大多数商品,销量大致呈现金字塔型,即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端产品,价格高但销量小,处于金字塔底端的产品,价格低但销量大,而居于金字塔的腰部的产品,价格不高也不低,销量不大但也不小。

花生油市场却是一个例外。除了一些小众的有机花生油、冷榨花生油外,在大众花生油产品中,鲁花花生油不仅卖得最贵,销量也最大。它仅仅依靠“5S压榨一级花生油”一个产品,就把花生油市场做成了一个倒金字塔市场。

鲁花把花生油做得这么成功,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鲁花眼馋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的热销,也想推出一个类似价位的顶级花生油产品,它要面对的问题是:消费者已经认可鲁花5S压榨一级花生油是最好的花生油产品,鲁花要怎么否定自己,让消费者相信其实还有比这个产品更好的花生油呢?

如果鲁花做不到,那就意味着在超高端花生油市场上,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基本没有竞争对手。

金龙鱼尽管保住了中国第一食用油品牌和市场份额,但竞争对手接二连三的冲击,令郭鹤年压力越来越大。这时,他想起了侄儿郭孔丰。

郭孔丰当初离开嘉里粮油时,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他在郭鹤年翼下工作十八载所学到的郭氏管理之道。郭鹤年被称为“伙伴制经营商业艺术的大师”。在这方面,郭孔丰也不遑多让。他知道,想把生意做好,首先得营建好朋友关系。

离开嘉里后,郭孔丰结识了印尼油棕大王吴笙福,二人联合创建益海公司,经营棕榈油业务。

那时恰逢方便面和美式快餐业进入中国。棕榈油非常适合美式快餐油炸食品,它久炸而不变色,不像一般植物油那样,炸不了多久就发黑。棕榈油更是方便面除面条之外的最大配料。搭上中国餐饮和食品加工业快车的益海蓬勃发展。

在印尼开疆拓土的同时,郭孔丰并未离开中国油脂加工行业。他与中粮、鲁花关系密切,共同投资了多个项目。

郭孔丰还在中国兴建了5个大豆压榨厂,并都在2000年内开工。这是中国大豆压榨行业的一个黄金时期,到2003年10月,大豆压榨利润高达1000元/吨,“榨机一响,黄金万两”。

整个行业一片欣欣向荣,许多厂家急剧扩大产能。没有人预料到,一场行业危机即将来临。

2004年,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国际大豆价格急剧波动,很多大豆压榨厂在高位买进大量大豆。当大豆价格大跌时,这些厂家就被深度套牢。中国大豆压榨厂哀声一片,食用油行业开始大洗牌,80%的油企被淘汰出局。

郭孔丰抓住了这个兼并收购的绝佳机会,从2004到2006年,一口气在全国各地投资了10多个工厂。他甚至把手伸到了新疆,在北疆和南疆各设了一间油厂,为进军中亚建立了桥头堡。短短几年,郭孔丰就力压群雄,成为中国大豆压榨行业老大。

郭孔丰的成功,引起了郭鹤年的关注。郭鹤年认为:“做生意要有一种胆量,看准时机要快。如果每次胆量都太小,永远是穷人。”从郭孔丰的动作上,郭鹤年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在自立门户后的十多年里,郭孔丰与郭鹤年几乎没有见过面。2006年的某一天,郭鹤年听说益海要做一次配股,于是主动向郭孔丰伸出橄榄枝,提出要购买1500万美元的股票。郭孔丰又惊又喜,叔侄关系自此恢复正常。两人经常见面,“一起聊天,一如往昔”。

不久,经郭鹤年提议,嘉里与益海合并。郭鹤年还特意交代嘉里管理团队,要对郭孔丰让步、让步、再让步,以保证合并完成。

整合之前,益海的业务偏重于食用油产业链上游,嘉里偏重于下游。益海的厂多在二三线城市,嘉里的厂则在一二线城市。益海的优势在于散油和中包装油,成本低,销量大。嘉里的优势在于小包装油,销量大,品牌力强,毛利高。整合之后,益海嘉里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通吃。

强强联合的益海嘉里(又称丰益国际),成为世界第六大粮商,一举跻身世界500强。郭孔丰也成了这家世界500强的主人。

在中粮联手鲁花,同嘉里粮油鏖战正酣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最亲密的朋友郭孔丰,居然与最大的敌人郭鹤年变成“益嘉人”了,其心中的不爽可想而知。

美国阿丹米(ADM)、美国邦吉(Bunge)、美国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并称全球“ABCD”四大粮商。四巨头都是老寿星,最年轻的阿丹米也有116年的。

而益海仅用20多年,就成长为比肩ABCD的跨国粮油巨头,这恐怕是一直笃信“你比别人远看十年,就可以成功”的郭孔丰,自己都没有料到的事。(完)

《金龙鱼背后的粮油帝国》,余盛,天津人民出版社

《千亿规模食用油企业起航》,华西证券,202年12月25日

《头豹研究院食品饮料系列概览》,头豹研究院,2020年10月28日

}

日常炒菜时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有油温要四成热、七成热菜下锅,按照一般情况来说这个几成热是油温40度、70度。但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一成热的温度大概是30度,七成热大概是210度。那么如果按照温度来算,油温70度怎么判断更准确一些呢?其实食用油的油温比较好辨别,尤其是70度的食用油更好辨别,70度左右的时候锅里表面非常的平静,而且锅里没有任何的响声,这个时候如果放入一小节葱,会看见葱的表面上会有很多小泡泡冒出来,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榨菜籽油如何去磷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