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导致腿部疼痛,麻木,应该如何做恢复性运动?

腰椎——人的生命之柱!是人身体很重要的一个部位,人难免会生病,可是一旦得了病,便如山塌一般难以忍受。而在人的所有的部位中,腰部算是很特别的一个部位了。在腰部的各种疾病当中,腰间盘突出十分具有有代表性。

当人得了腰间盘突出的时候,必然是十分难受的。因为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管是坐还是走,最核心的发力点还是在腰部。但患病的时候,腰部一直发疼,干什么都力不从心,从而会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其中引起腰间盘突出的主要因素如下:

腰部疼痛是85%以上的腰突病人都有的感觉,它也是腰间盘突出的最主要症状之一,这是由于腰部活动力度较大,承受人体重量较多,致使腰椎间盘劳损、退变比较严重,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 ,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临床中比较少见,不足7%。大部分病人是腰5~1骶、腰4~5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小腿外侧、大腿后方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的情况下会导致腹压增高,进而造成下肢疼痛加剧。

髓核突出,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压迫神经根,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从而使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

腰间盘突出后造成神经根接触区域局部压迫或牵扯压迫,是神经根本身的纤维和血管受压变形而导致缺氧缺血,而使腿部出现麻木,甚至引起下肢发冷,足背动脉减弱等。

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时间较长者,可引起神经麻痹或肌肉瘫痪,有的还可引起脊柱侧凸、侧弯、间歇性跛形等。这些严重的时候现象甚至导致患者失去运动能力。

腰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成为现代人们"偏爱"的流行病。其实这也和我们日常习惯日常坐姿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病者也可以通过一些锻炼方法来辅助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腰突患者仰卧于硬板的床上,双下肢屈髋,肘尖抵于床面,双肘关节屈曲,头着床面,取除枕头。头枕部、双肘尖和双足跟为5个支撑点,通过抬臀挺胸弓背使躯体离开床面成弓状。一上一下为1次,每日10回,每回30~50次。

俯卧在床上,将两只胳膊放在背后,然后用力的将头部、胸部和双腿挺起离开床面,就像燕子飞一样的状态,每次锻炼20~50次,坚持到稍微有疲劳感就可以了。每天早晚一次,然后再逐渐加量。

仰卧在床上,屈膝盖,屈髋部,双手抱住膝盖,锻炼的时候腰骶部向上屈滚使脊柱过屈。这样反复锻炼5~6次,就可以使后纵韧带得到很好的松解,从而提高韧带的张力,增强椎间盘后位的稳定。也使椎间隙得到了很好的调整,关节得到了松解,从而恢复腰部前屈活动的功能,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倒走时尽量选择安全、平坦的场地进行练习。走时要收腹,平视前方,挺胸、双手自然前后挥动,倒退走的速度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每天饭后倒走15分钟即可,每日两次,最好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锻炼。

【注意】在详细了解了各阶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以及各阶段的锻炼方法后,相信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适应。坚持按着上面所述的方法进行锻炼,一定会使您的腰椎间盘突出有些一定的抑制作用以及好转。若长期以往,您的病情一定会有卓越的好转并得到彻底的痊愈。

}

腰间盘突出引起腿麻通常是由于长期运动或压力较大导致造成的对腿部施压。腰间盘突出患者出现腿麻的症状是因为腰间盘压迫神经,此为腰间盘突出与腰肌劳损腰痛的区别,腰间盘突出症发作时患者腰或下肢有放射性麻痹痛,从腰部一直到脚踝,患者最直观感觉如一条筋向下牵拉。

该病起病原因是腰椎骨中央留置的髓核从纤维断裂口处出形成一个凹起物,压迫腰椎肌肉和神经引起腰腿的疼痛及麻木感,若拖延下去可能导致下肢麻木、无力,可能导致腿无法抬起甚至大小便失禁。

}
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期的锻炼恢复方法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在发病期,不建议去锻炼。恢复的方法有很多,首先主要应该以静养为主,其次要佩戴护腰,平卧,同时要借助医生开的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果腰椎间盘突出有明显的坐骨神经痛,比如腰痛伴有臀部疼痛,并向腿部有放射这种情况,说明对神经有压迫,这个时候就不能过度的去锻炼,还是要以静养为主,可以做牵引。

如果腰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腰痛,可以在佩戴护腰的情况下,在屋里面做缓慢的活动,比如行走等。但切记不能做剧烈的活动,如跑、跳,或者长时间的行走。所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应该是在无症状的前提下,也就是说没有腰痛或者坐骨神经痛发作的情况下,再适当的循序渐去锻炼。锻炼主要以增强腰背肌的力量为主,这样才能增强腰椎的稳定性,起到对疾病治疗的作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腿部肌肉麻木怎么回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