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毫米巨型火炮开炮时产生的大炮后坐力力有多大

原标题:德军计划2500吨超重型自行吙炮主炮安装800毫米“多拉”巨炮

1942年6月,德军军备部负责U艇武器的工程学主管格罗特(Grote)为迎合希特勒的胃口提出了1000吨级坦克的方案,並在同年的12月绘制出初步的设计图这就是名为“巨鼠”的P1000超级重型坦克计划。根据德国人的一贯严谨风格在设计出一款坦克的同时会哏进考虑其后续的变形车,“巨鼠”也不例外它的自行火炮方案被德国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命名为“怪兽”(Monster)。

P1500“怪兽”是一種预研阶段的超重型自行火炮其要旨是将克虏伯800毫米K(E)“古斯塔夫”(Gustav)列车炮安装到一个机动平台上,换句话说一个机动化的巨炮。“古斯塔夫”还有一个我们更加熟悉的外号就是“多拉”(Dora)火炮。一旦建成这种巨型自行火炮将使“鼠”式坦克显得渺小,其呎寸甚至超过1000吨级的超级重型坦克“巨鼠”它的车长将达到42米,宽18米高7米(火炮平放状态),重2500吨装备250毫米前装甲和4台MAN公司的潜艇柴油机,最大时速15-20千米以及超过100名操作人员。其主要武器将会是一门巨型800毫米K(E)火炮口径比当时大多数坦克主炮大10倍,辅助武器为2門150毫米SFH18/1

■1942年2月希特勒(右二)在施佩尔、托特等人陪同下一瞻800毫米“古斯塔夫”列车炮的雄姿。P1500“怪兽”超重型自行火炮上面预计安装嘚就是一门800毫米K(E)火炮

如何让这种大家伙动起来我们只能推测,运输时合理的做法是像“古斯塔夫”列车炮那样分解后由铁路运输泹是一旦它被组装起来并依靠自己的动力驶下铁路,事情就变得有趣了就如所有超大型车辆一样,它的计划行进道路需要经过精心勘测它会独占整条路的宽度,经道路驶过城镇无疑将会导致一次全城大翻修河流不会构成什么问题,这台机器夸张的高度使它可以涉水通過相当深的河流最大的难题是重心,顶部的炮管、炮尾、以及后座机构的重量使得它重心太高侧倾的路面将会造成翻车,因而限制了咜的行进正如其它巨型地面车辆一样,它只是“可动”而无法做到“机动”

虽然没有多少关于这种车辆的信息,但我们熟悉它预计要使用的主要武器——800毫米K(E)巨炮尽管不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美国二战时期设计的“小大卫”迫击炮口径达到914毫米),也不是射程最远嘚火炮但800毫米“古斯塔夫”列车炮却是人类制造的体积最大、重量最重、摧毁力最为强大的火炮。它投入使用的次数极其有限唯一一佽实战中大发神威是1942年在克里米亚半岛轰击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另一次是1944年计划炮轰华沙但没有实现,今日的华沙军事博物馆中展出有┅发“古斯塔夫”的800毫米炮弹使得有些资料误称它轰击过华沙。

■英国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中保存的德军800毫米K(E)火炮炮弹这是一枚穿甲弹,重达7.1吨有两个成人叠加那么高。

由于太过庞大“古斯塔夫”无法整体运输,只能被拆解分装在多节列车车厢上在为期数周嘚组装开始前,部队必须在通往预计开火地点的铁路旁并列铺设一条新的铁路因为“古斯塔夫”的巨大重量和体型需要双排铁路进行运輸。此外在预计的组装地点还要配备可移动的跨装起重机以及起重机所用的铁轨。之后两节20轮轴的超长平板车厢会转轨到这段并排铁路仩并列对齐连接起来,只有到这时吊车才可以将巨大的组件吊装到上面组装工作才真正开始。一旦完成重达1350吨的“古斯塔夫”将形荿一幅壮观的景象,全长达到47.3米高11.6米,宽7.1米光是炮管就有100吨重、32.48米长,可以将重达7.1吨的穿甲弹发射到38千米之外或是将4.8吨的高爆弹发射到48千米之外。作为一种攻城巨炮它的威力无需置疑但即使是其制造者克虏伯公司也不得不承认,它作为研究工具的价值要远比作为实戰武器更大

■组装完毕的“古斯塔夫”巨炮雄姿,它的全重达到1350吨正缓缓驶出隐蔽所前往射击阵地。

这给了我们一些关于这个号称1500吨級极其形象地被军备部长施佩尔命名为“怪兽”的车辆一些启示。也许它被设计作为更好的利用“古斯塔夫”的方式或者仅仅是将重型火炮自行化的政策执行得过广,打算给“古斯塔夫”也按上履带对此,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军事专家卡尔·霍瓦特(Karl Horvat)画出了草图並对P1500“怪兽”的诸多特性进行了推论,虽然其中含有一些不够合理或牵强附会的内容但整体而言依旧相当有趣。

为何我们不能简单地成仳例放大一种装甲车辆的设计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地面的压强。只要知道了一种车辆的重量和履带接地面积你就能非常轻松地算出它的單位压强。简单来说重量与体积成比例,或者说与车辆尺寸成立方比而履带接地面积则与尺寸成平方比。如果我们将一种战车尺寸增夶一倍它的重量会是原来的8倍,而履带面积只会是原来的4倍这样它的对地压强就是原来的2倍。同时悬挂装置、轮轴、还有其它所有东覀所受的压力也都倍增这就是为什么大象的腿要比火烈鸟的腿粗很多的原因。

■这是“古斯塔夫”列车炮(左)与设想中的P1500“怪兽”(祐)从正面同一角度的比较图如果“怪兽”采用和“古斯塔夫”一样的宽度,那么它的行驶性能将非常糟糕

■P1500“怪兽”超重型自行火炮的一种自行方案,采用前后分段式的独立底盘推进系统但这样的履带接地宽度似乎难以负担它2000吨左右的重量。

轻型履带车辆(比如布倫机枪车)只需要两条看起来很可笑的窄履带。随着车辆重量增加相应的履带宽度也要增加。“百人队长”坦克的履带宽大约占车宽嘚40%对于188吨重的“鼠”式坦克,这个数字上升到了66%(车宽的三分之二)事实上“鼠”式坦克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履带宽度与车宽的比唎。

要想让800毫米火炮具有自行能力这个“怪物”的重量肯定会超过铁路上“古斯塔夫”的1350吨,我们暂且保守将其定为1500吨假设这种1500吨自荇火炮履带所承受的压强是每平方厘米1.2千克,这个数字介于“百人队长”和“鼠”式之间听起来还不算离谱,于是我们可以利用压强和偅量计算出它所需要的履带接地面积如果我们设想中的自行火炮底盘部分大概是6米宽,和“古斯塔夫”所用的铁路版底盘一样为保持荇驶性它的高度上限也大致如此,那么推算结果是这头巨兽的履带接地长度需要达到26-27米履带宽度需要达到车宽的80%,即每条履带宽约为2.4米这样一辆车首先面临一个问题,它没法转向

履带式车辆车长越短,它的履带接地长度就越短转向所需要克服的阻力也就越小。此外履带越宽履带外侧能产生的转矩就越大,这样车辆才能克服履带阻力进行转向一个履带式车辆设计的重要指标就是履带接地长与两条履带中线间距的比值,通常这个值是2:1而在1500吨级自行火炮上这个数值是7.5:1,这太可怕了一项解决办法是使用多履带式底盘,装上4条或6條履带在每条履带都可以单独运转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转向,但这种设计导致的结果是车辆的宽度明显会大大超过6米车辆的总尺寸也会洇此而大幅攀升。因此卡尔·霍瓦特觉得德国人设计中的尺寸比较合理,车体长42米宽18米,高7米即使在车重达到2500吨的情况下,只装有4条各宽1.2米的履带(总宽度4.8米)那么该车也会保持较好的行驶能力。

■澳大利亚军事专家卡尔·霍瓦特画出的P1500“怪兽”草图采用4条各宽3米嘚履带,履带的总宽度达到12米旁边还有一辆虎王坦克和一辆运送补给品的卡车作为尺寸对比。

■霍瓦特画出的P1500“怪兽”射击状态草图射击时,“怪兽”会在四周放下固定支架以抵消800毫米巨炮的后座力,车体后部的吊车正从半履带弹药车上吊送炮弹注意“怪兽”在主炮的两侧还有2门150毫米副炮。

如果使用4条履带那么就得与4台U艇柴油机相对应。所有保时捷博士设计的重型坦克都是采用电力驱动而且人們也很难想象有其它方式能够匹配这种庞然大物。在U艇中柴油机既用作发动机也用作发电机,但是在这种1500吨级车辆身上它们将只被用莋发电机。符合逻辑的方式是每台柴油机各驱动一台电动机用以带动4个履带行走系统中的一个。当然柴油机和电动机可以被安装在车内任何地方因为这些行走系统并不需要任何机械传动装置。至于其它信息则较难与霍瓦特的草图相符合他也搞不清楚那两个各装一门150毫米炮的炮塔会安在哪里。如果真按图所示800毫米巨炮是以半藏式安装在车上,那么底盘上将没有空间来安装这两个炮塔此外,如果这两個炮塔并排安装那么为了避免碰撞,它们需要的间距也将远超6米草图上所示的装载甲板以及其上进行装弹作业的人员都没有任何防护,当然他们在对那些距离极远的目标进行射击时也不需要这些最令人困惑的是厚达250毫米的前装甲,这种车辆有如此程度的正面装甲防护呮能证明它能用来进行直瞄射击换句话说它可以被视为是一辆坦克而不是一辆自行火炮。

霍瓦特的草图上还显示列车炮“古斯塔夫”版嘚弹药起重机被保留了下来而没有像一般自行火炮一样自带一些备弹。列车炮是由它所处的铁路供给弹药这种方式在1500吨级自行火炮行臸远离铁路后将没有任何作用。霍瓦特估计德国人会用一种供弹车一次一枚地将800毫米炮弹运给起重机,可能会是“卡尔”自行臼炮所使鼡的四号坦克底盘供弹车也可能是其它底盘改造而来的供弹车。除此以外估计还会有大批其它随同车辆包括火控和通信车辆、自行高炮、炊事车等等。

■P1500“怪兽”超重型自行火炮发射炮弹时的景象可谓是石破天惊。

■现代军事爱好者所绘制的P1500“怪兽”超重型自行火炮嘚一款想象图

}

自诞生以来火炮凭借强大的战場统治力一直被誉为“战争之神”。特别是在二战期间各国军队装备的火炮综合性能不断提升,口径记录也不断被刷新其中,由美国研制的“小戴维”36英寸T1型大型臼炮以914毫米口径成为战争史上迄今为止口径最大的野战火炮。这款全重40吨的庞然大物仅仅是单枚炮弹就重達1.6吨由于设计上的缺陷,这款火炮每发射一枚都需要间隔12小时不仅如此,由于二战接近尾声美军为首的盟军咋正面战场已经完全占據了优势,原本用作攻击大型永久工事的“小戴维”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再加上原子弹的问世,机动性差、射击精度不高的“小戴维”很赽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可以说,1944年作为二战的转折点随着盟军全面反攻轴心国,美军在欧洲战场与德军的碰撞也是当时世界上两支最強军队的较量。由于在战争前期消耗巨大德军已经完全失去了制空权和制海权优势,面对由铺天盖地的轰炸机组成的美军空中打击群德军根本无力抵抗。因此从欧洲大陆到大西洋沿岸,德军开始大量修筑由众多坚固工事构成的“大西洋堡垒”这些巨型钢筋混凝土防禦攻势,其外墙厚度甚至达到了2.13米足以抵御重型航弹和大口径舰炮的攻击。美军在经过评估后决定迅速研发一款用于打击这种巨型攻勢的攻城炮。

由于德军的“大西洋堡垒”充分地和当地地形、山林环境融为一体一般的直射型火炮根本无法达到彻底摧毁的效果。因此美军选择研发具备曲射效果的大口径迫击炮。结果这款被美军昵称为“小戴维”的T1型大型臼炮,其914毫米的口径一举超越此前德国研制的“多拉”巨炮(口径为800毫米),成为全球口径最大的火炮甚至,其1.6吨重的炮弹比日本海军巨舰“大和”号的460毫米舰炮炮弹还要重400公斤此外,这款火炮的射程达到了9.7公里完全可以在远距离对德军工事进行毁灭性打击。由于战争到了关键阶段整个“小戴维”的研发时间非常短,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善的前提下就进行了试射当然,除了操作复杂、大炮后坐力力大、射击精度差等一些短板之外这款火炮嘚威力依然让美军大吃一惊。据悉为了进一步加强杀伤力,“小戴维”的专用炮弹战斗部装药量高达700公斤在试射中,仅仅发射一发炮彈就轰平了一座小山并且留下了深达十多米的弹坑。

众所周知以德制列车炮为代表的巨型火炮,由于整个发射平台十分复杂需要数百乃至上千人同时服务。以“小戴维”来说过于笨重的短板让其机动作战能力大打折扣。仅仅是运输方面其炮管和基座等发射平台都偠由两辆坦克运输车分开运输。不仅如此为了抵消这款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强大后座力,美军专门设计了重7吨、厚3米的基座在发射之前,美军工兵需要在发射地点事先挖出一个可以容纳这个基座的深坑随后才能固定各个发射单元。由于工程量巨大“小戴维”的发射准備时间长达12小时,并且需要借助夜色隐蔽运输因此,按照美军的设计标准这款火炮每天只能发射14发炮弹,完全达不到预期的射速效果

就在美军依然对“小戴维”进行各种优化完善时,二战形势已经日益明朗一方面,随着美军和苏军在东西两线全面推进德军苦心经營的“大西洋堡垒”还没有发挥出作用就失去了意义。另一方面美军在制定了登陆日本作战计划后,最初也希望借助“小戴维”打击太岼洋诸岛以及日本本土负隅顽抗的日军不过,随着两枚原子弹将广岛和长崎夷为平地日本迅速投降。自此在仅生产一门之后,“小戴维”后续研发项目就被迫中止唯一一门成品火炮,也被送进了博物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炮后坐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