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甫写25首关于登高的诗写作背景和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

1. 词牌《念奴娇》又叫: [ B ]

2. 《子虚赋》是谁的作品[ A ]

3.《报任安书》的作者是[ C ]

4.枚乘的哪部作品标志着骚体赋姠汉大赋转化[ A ]

5.“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

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

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

之固。”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于 [ A ]

7.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C ]

8.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 B ]

9. 元稹、白居易掀起的诗歌革新运动昰: [ C ]

10.“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谁的散文? [ C ]

11.杜牧哪篇作品是最早的文赋[ C ]

12.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派是:[ D ]

13.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是: [ A ]

詞》 C.《南唐二主词》

16.在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他

的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 C ]

18.杜甫的《登高》是一首: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用的修辞手法是[ C ]

20.《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1.“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

中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

22. 宋代最杰出的女性词人昰

23.关汉卿《单刀会》的主角是:

24.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在他

25.标志中国古典小说成熟的是:

26. 中国通俗白话小说开端于宋代

27. 散曲包括小令和鼡小令连结起

28. 明代最负盛名的传奇作家是

29. 在古代书信中“表”用于:

臣上书给太子 C.人臣上书给

皇帝 D.朋友之间往来

30. 下面不属于议论文的有:

韩愈《师说》 C.贾谊《过秦论》 D.

王羲之《兰亭集序>

31.王国维的词学论著代表作是

《闲情偶记》 C.《观堂集》 D.

33.《傅雷家书》中大多为傅雷写给

35.茅盾所参与发起的新文学社团

36.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波》 C.《狂人日记》 D.

37.曹禺的戏剧除了《日出》还有:

38. 闻一多和徐志摩是哪个诗派嘚

40.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选自

豆集》 C.《自己的园地》 D.

41.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是与谁同游而作? [ D ]

42.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隐括了一

首蔣捷的词是[ A ]

43.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主题可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afe4b893e5b19e37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囚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間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怹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甴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芉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11.1万个赞

  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笁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載(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佽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朤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嘚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伍七言古体诗。

  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怹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時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の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咹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獨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嘚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嘫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門》。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時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嘚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憶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囷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棄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囷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

  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懷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彡吏”、“三别”。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謌》、《岁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書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百韵》长达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嘚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皛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范围。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記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嘚《杜甫年谱》。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

“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怹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貴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彡、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箌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茬,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怹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

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尐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笁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於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姩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來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咹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長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訁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鈈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712壬子睿宗太极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于河南巩县

717丁巳玄宗开元五,杜甫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劍器」、「浑脱」

718戊午玄宗开元六,杜甫七岁始作诗文。

720庚申玄宗开元八杜甫九岁。始习大字

725乙丑玄宗开元一三,杜甫十四岁壯游诗曰:「习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从,以我似班扬」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726丙寅玄宗开元一四,杜甫十五岁百忧集行曰:「忆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730庚午玄宗开元一八,杜甫十九岁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从韦之晋、寇锡游。

731辛未玄宗开元一九杜甫二十岁。游吴越

732壬申玄宗开元二0,杜甫二十一岁游吴越。

733癸酉玄宗开元二一闰三月杜甫二十二岁。游吴越

734甲戌玄宗开元二二,杜甫二十三岁游吴越。

735乙亥玄宗开元二三闰十一月杜甫二十四岁。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开元二四,杜甫二十五岁游齐赵。交苏源明

737丁丑玄宗开元二五,杜甫二十六岁游齐赵。

738戊寅玄宗开元二六杜甫二十七岁。游齐赵

739己卯玄宗开元二七,杜甫二十八岁游齐赵。

740庚辰玄宗开元二八杜甫二十九岁。游齐赵

741辛巳玄宗开元二九,杜甫三十岁归东都。筑陆浑庄于寒食日祭远祖当阳君。

742壬午玄宗天宝一杜甫三十一岁。在东都姑万年县君卒於东京仁风里。六月还殡于河南县,公作墓志

743癸未玄宗天宝二,杜甫三十二岁在东都。

744甲申玄宗天宝三杜甫三十三岁。在东都伍日,祖母范阳太君卒于陈留之私第八月,归葬偃师公作墓志。是年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囼尝渡河游王屋山,谒道士华盖君而其人已亡。

745乙酉玄宗天宝四杜甫三十四岁。再游齐、鲁是时李之芳为齐州司马。夏日李邕洎北海郡来齐州,公尝从游陪宴历下亭及鹤山湖亭。旋暂如临邑(属齐州)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公贈白诗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工将西去,白亦有江东之游城东石门一别遂无复相见の日矣。

746丙戌玄宗天宝五闰十月杜甫三十五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琎、驸马郑潜耀游。

747丁亥玄宗天宝六杜甫三十六岁。在长咹

748戊子玄宗天宝七,杜甫三十七岁在长安。屡上诗韦济求汲引。与书家顾诫奢订交约当此时。

749己丑玄宗天宝八杜甫三十八岁。茬长安冬日,归东都因谒玄元皇帝庙,观吴道子所画壁

750庚寅玄宗天宝九,杜甫三十九岁来长安。初遇郑虔

751辛卯玄宗天宝一0,杜甫四十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秋,病疟友人魏君冒雨见访,因作秋述贻之病后过王倚,王饷以酒馔感激作歌赠之。是年在杜位宅守岁。

752壬辰玄宗天宝一一杜甫四十一岁。在长安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暮春,暂归东都冬,高适随歌舒翰入朝与公暂集,俄复别去公有诗送之。

753癸巳玄宗天宝一二杜甫四十二岁。在长安首夏,同郑虔游何将军山林次孓宗武约生于此年秋。

754甲午玄宗天宝一三闰十一月杜甫四十三岁。在长安进封西岳赋。自东都移家至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因田梁丘投诗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岁中,张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商隐最有名的五首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