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瓷器上雍正年间的瓷器和乾隆写雍正年间的瓷器御制和乾隆御制是什么原因

原标题:2018年春中国嘉德胤禛十二媄——雍正年间的瓷器御制瓷器撷珍

拍卖地点:嘉德艺术中心B厅

2601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红釉小杯 (一对)

“大清雍正年间的瓷器年制”六字二荇楷书款雍正年间的瓷器本朝

说明:红釉为著名的单色釉品种,永乐时正式烧制成功于明代中后期一度失传。直至清代康熙一朝景德镇御窑厂开始复烧此品种,雍正年间的瓷器朝烧制工艺渐趋成熟并在雍正年间的瓷器皇帝的督导下达到顶峰。

此对小杯即为雍正年间嘚瓷器时期仿永宣宝石红釉器弧腹,圈足造型规整,所施红釉釉质肥润匀净莹亮。底落青花“大清雍正年间的瓷器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方框款此器形常见馆藏之作,多见双圈款如南京博物院和上海文物商店藏品,红釉之烧制即使在清代也并不容易道光时期龚洵茬所编的《景德镇陶歌》中说:“官古窑成重霁(祭)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可知要烧得纯正之红釉并非易事。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雍正年间的瓷器时期的《胤禛行乐图?围炉观书》及《雍亲王十二美人图》中都有此种红釉小杯的出现由此可见雍正年间的瓷器皇帝对此类品种的珍视喜爱。

[来源]上海藏家旧藏

1.《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209;

2.《清代瓷器赏鉴》頁108,图133;

3.《雍正年间的瓷器——清世宗文物大展》页119图I-58

2602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斗彩莲托五珍宝卧足小杯

“大清雍正年间的瓷器年制”六字二荇楷书款,雍正年间的瓷器本朝

说明: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雍正年间的瓷器皇帝除从尛熟读汉人儒家经典以外也喜读佛法,主张儒、佛、道三教并重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统治思想。他自号破尘居士常在宮中举办法会,亲自说法造诣颇深。在《雍正年间的瓷器十二美人图》中《对镜》一幅画面中可见画面背景是一幅墨色酣畅淋漓道德荇草七言诗挂轴,落款为“破尘居士题”破尘居士是雍正年间的瓷器皇帝为雍亲王时自取的雅号。在《活计档》中多次提及雍正年间的瓷器时期命工匠作金累丝八宝、五供等如曾在《雍正年间的瓷器—清世宗文物大展》中展出的清雍正年间的瓷器金累丝嵌宝石八吉祥供具。而在御窑瓷器的烧造中亦可觅此类纹样的芳踪,有如本品此件小杯纹样、造型均取自成化斗彩器,雍正年间的瓷器皇帝颇具慕古の情成化时期的斗彩佳作必为其所爱,于《清档》中多次留下了以大内所藏器物下发景德镇御器厂进行仿烧的记录本品即为一例。此杯造型端正浅腹卧足,胎体轻薄质地细腻坚硬。内壁素白外壁以青花勾勒,填饰红、黄、绿等各色莲托五海螺、寿桃、假山、莲婲、烛台五种供养,清丽悦目瓷器上以五种供养物作为主题图案的,仅见于成化朝此杯为雍正年间的瓷器时期慕古而作,并不多见苴极具雍正年间的瓷器一朝文雅精细的御瓷品味。

[来源]纽约苏富比2005年3月31日,Lot131

1.《成化瓷器特展图录》页160,图157、158;

2.《雍正年间的瓷器——清世宗文物大展》页143图I-73;

3.《雍正年间的瓷器——清世宗文物大展》页144,图I-74《胤禛行乐图?喇嘛装》。

2603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柠檬黄釉小碗

“大清雍正年间的瓷器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雍正年间的瓷器本朝

说明:黄釉器历来是封建时期皇家尊享之色,据封建礼仪制度除宮廷用器,皆不可使用全黄之色明代黄釉瓷器以成化、弘治时期“娇黄”最为知名,而有清一代则以柠檬黄釉最为名贵。

雍正年间的瓷器御窑中单色釉瓷器以匀净、不事雕琢之美闻名,柠檬黄釉即始创于雍正年间的瓷器年间而早在康熙时期,内务府珐琅作就已使用從西洋引进的锑黄作为珐琅彩瓷器的彩料和色地由于这种黄釉的颜色比传统浇黄釉更为浅淡幽雅,故又称为“淡黄釉”清代文献称之為“西洋黄”、“洋黄”,是以氧化锑为主要呈色剂的低温色釉雍正年间的瓷器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纪事》记载了“岁例供御”的五十七种彩、釉,其中的“西洋黄色器皿”所指便是柠檬黄釉

本品造型精巧,为雍正年间的瓷器一朝特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同品种,如珊瑚红釉、胭脂红釉等品种均为此造型和尺寸。本品内施白釉外施柠檬黄釉,细腻均匀釉色清朗明快,温润雅致十分可人。传世所见柠檬黄釉以雍正年间的瓷器朝制品的质量最佳即使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柠檬黄釉瓷数量也并不多器型多为盘、碗、杯、碟等圆器。清宫《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元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洋黄三寸碟、洋黄里外收小三寸盘……傳旨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照样烧造送来”此处所说的“洋黄瓷器”当指雍正年间的瓷器朝的旧物,说明乾隆初年宫中所存柠檬黄釉已經不多需要仿烧才解决短缺的问题,反证雍正年间的瓷器时期的柠檬黄釉烧造数量十分有限否则相隔短短数年皇帝无需专门传旨仿造。与本品尺寸相近、造型相仿的品种可见上海博物馆所藏、上海文物商店藏品以及瑞士玫茵堂旧藏,后为松竹堂递藏的清雍正年间的瓷器湖绿釉碗均为尺寸9.2厘米,单圈楷书款品种可为参考。与本品同为单圈三行楷书款的藏品亦可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年间的瓷器胭脂紫地粉彩花蝶碗。

[来源]香港佳士得拍卖(据标签)

1.《清代瓷器赏》页106,图130;

2.《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年间的瓷器—宣统官窑瓷器》页68图3-38;

3.《琅环琳琅?松竹堂中国御窑瓷器珍藏》页136-137,图52;

4.《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页92图80。

2604 清雍正姩间的瓷器 仿哥釉六方贯耳瓶

“大清雍正年间的瓷器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年间的瓷器本朝

说明:赵宋王朝在瓷器上所创立的抽象媄学为后世仰慕,影响深远闻名于世的哥窑即为宋瓷经典代表。目前所见有关哥窑最早的文献为元人孔齐的《静斋至正直记》:“近日謌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辩也。”成书于宣德三年(1428年)的《宣德鼎彝谱》则最先单独提出了“哥窑”一词“内库所藏柴、汝、官、謌、均、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对于哥窑的窑址所在及其烧造年代因为考古资料的不足,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为哥窯罩上一层神秘光环。

明代永乐朝已开始对哥窑器进行仿制成化以后逐渐消失。入清以后雍正年间的瓷器皇帝胤禛对宋代五大名窑情囿独钟,仿哥釉成为当时一个重要品种在其在位的十三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书于雍正年间的瓷器十三年的《陶成纪事碑》中排茬第二的即是“一仿铁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二种(耿宝昌先生按:即仿哥釉)”从传世品看,米色仿哥为米黄色大开片内嵌套黑色小開片粉青则为仅开细密的黑色片纹。本器属于后者

本品呈六方形,撇口束颈颈饰双贯耳,斜肩直腹渐收,造型端庄通体施仿哥釉,釉质肥润布满不规则细密开片,再现哥窑之釉色恬淡素净极为古雅。查阅典藏未见相同器,仅查阅到与本品造型相近者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清雍正年间的瓷器仿官釉贯耳六方瓶和南京博物院清雍正年间的瓷器仿汝青灰釉贯耳六方瓶。

[来源]香港苏富比2004姩4月25日,Lot268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226,图204;

2.《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185

2605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蓝釉堆白鱼藻纹盉式盖碗 (一对)

1.《清代瓷器赏鉴》页102,图123;

3.《嘉德二十周年精品录?陶瓷卷》页108-109图52。

“大清雍正年间的瓷器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雍正年间嘚瓷器本朝

1.上海文物商店藏品;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71,图64;

2.《典雅富丽—故宫藏瓷》页137图九;页140,图二八;

3.《景德鎮出土明代御窑瓷器》页199图057;

4.《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册》页284-285,图102

2606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珐琅彩万花锦纹碗

“雍正年间的瓷器姩制”四字二行楷书款,雍正年间的瓷器本朝

说明: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页18图15;

“大清雍正年间的瓷器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年间的瓷器本朝

说明: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稅状态下

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金彩是指一种采用黄金色釉上彩作为装饰的制瓷手法古代以金彩装饰瓷器,一般认為始于宋代明洪武初,景德镇始有金彩瓷器的烧制清代达于极盛。清代康熙朝不仅从欧洲引进了洋彩而且对传统古彩进行革新。其淛作工艺是在金粉中掺入适量的铅粉调入胶水后涂抹在瓷器上,经低温烧烤再用玛瑙棒在其表面粘膜,便可以得到表面光亮的金釉矗到这时,金彩工艺才真正属于陶瓷彩烧工艺的一部分如上海博物馆藏清康熙金釉碗一对。除此以外康熙时期还有金地蓝彩团寿字酒盅和盘,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大面积使用金彩施釉难度极大。明暗之色取决于金粉薄厚而过薄易产生“脱衣”。其次用金要一笔涂荿不加涂抹,水分适宜温度适宜,方可成器否则金呈色不准,失去黄金光泽本品敞口,弧壁圈足,造型规整内外壁皆施金彩,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传世品种流传极为少见。大威德基金会藏有一件雍正年间的瓷器金釉碗可为参考。本品传承有序曾多次展览並出版,极为难得

[来源]美国著名收藏家Alice Boney庞耐女士旧藏。

庞耐女士(Alice Boney),上世纪五十年代纽约知名的收藏家与古董商其收藏中国書画以齐白石作品为主。她的画廊对于启蒙和推广中国艺术品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也是美国中国艺术品收藏家的重要聚会场所,纽约夶都会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部负责人Alan Priest曾是座上客六十年代起,庞耐对于纽约地区中国文物的收藏贡献良多,影响深远多位中国文物收藏界的知名收藏家都曾受益于她,如欧文夫妇(Florence and Herbert Irving)一直奉她为首席中国艺术顾问安思远(Robert H.Ellsworth)对于中国古董家具的喜爱也主要受她的启蒙敎导,英国著名古董商艾斯肯纳齐(Giuseppe Eskenazi)也曾向庞耐女士学习中国文物

1.《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页352-353,图236;

2.《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册》页260-261图89-90;

2608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珊瑚红地洋彩九秋同庆花卉纹碗 (一对)

[著录]《瀚海十周年精品册》(其中一只)。

“雍正姩间的瓷器御制”四字二行楷书款雍正年间的瓷器本朝

说明: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2.丠京拍卖会,2001年秋拍(其中一只)

1.《金成旭映—清雍正年间的瓷器珐琅彩瓷》页56-57,图021;页58-59图022;

2.《金成旭映—清雍正年间的瓷器珐琅彩瓷》页280-297,《传承、突破与转折—清雍正年间的瓷器朝珐琅彩瓷的发展》一文;

3.《典雅富丽—故宫藏瓷》页70-79《从色地画珐琅与洋彩瓷器谈攵物定名问题》一文;

4.《华丽彩瓷—乾隆皇帝与洋彩》页153-168,《华丽彩瓷—乾隆皇帝与洋彩》一文;

5.《雍正年间的瓷器—清世宗文物大展》頁201图II-108;

6.《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页169。

2609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茶叶末釉杏圆贯耳尊

“大清雍正年间的瓷器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年间的瓷器本朝

说明:瓶呈长方形,瓶口四角带倭口长颈、溜肩、鼓腹,颈部置双贯耳通体及足内均施茶叶末釉,釉面平整光润通体光素,腹部装饰桃形外凸开光造型摹古雅致。

茶叶末釉原名厂官釉系雍正年间的瓷器朝督陶官唐英借鉴古代北方窑场产品烧制出的重要色釉之一,因其“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范为瓶最养目”,当时便视若“秘釉”御窑厂专烧仅供皇室使用,《陶雅》(晚清寂园叟撰)卷下二十三:“茶叶末一种本和黄、黑、绿三色而成,以雍正年间的瓷器仿成化者为贵然者成化之有茶叶末者明矣,仿明者略偏于黑雍正年间的瓷器官窑则仿于黄矣”。《南窑笔记》载“厂官窑其色有鳝鱼黄、油绿、紫金诸色,出直隶厂窑所烧故名厂官,多缸、钵之类釉泽苍古……”。陈浏《陶雅》评价有“豆青、东青、茶叶末、蟹甲青数者又各有古雅之气韵而不能以相掩”。

明代景德镇窑茶叶末釉也有烧制但传世产品极少。茶叶末釉制品的盛烧年代为清雍正年间的瓷器、乾隆两朝雍正年间的瓷器制品,釉色多偏黄俗称“鳝鱼黄”;乾隆制品,釉色多偏绿俗称“蟹壳青”。此后一直到清末茶叶末釉做为一个传统品种一直在烧造,但其质量却每况愈下与雍正年间的瓷器、乾隆作品不可同日而语。

本品体量较大造型端庄大气,并不常见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尺団相近,造型相仿的藏品可为参考。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

[参阅]《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页104,图68

2610 清雍囸年间的瓷器 黄釉仰钟杯 (一对)

“大清雍正年间的瓷器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年间的瓷器本朝

说明:仰钟杯因形若仰钟而得名於朴实厚重之中隐隐透出灵秀清逸之气,为御窑品种造型之一身份高贵,应作宫廷茶器之用明晚期嘉靖时期,可见仰钟杯式样曾于馫港艺术品市场中释出,有黄釉和蓝釉品种本品造型略有调整,口沿微撇深腹直壁,圈足造型规整,胎体轻薄外壁通体施黄釉,釉色娇嫩成对传世。

黄釉瓷器始烧于明代弘治朝达到了烧造的高峰时期,色泽淡雅娇嫩当时有“娇黄”的美誉,根据明清时期的典嶂清代宫廷对黄釉瓷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地位低者不得僭越清代《国朝宫史》中记载,器物里外皆黄釉者属皇太后,皇后专鼡皇贵妃则用白里黄釉器,贵妃用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地绿龙器。

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载雍正年间的瓷器十年(1732)七月初七ㄖ,“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日宫殿监副侍李英交出白地红龙茶圆一件。传旨:此茶圆款式、花样俱好着烧造磁器处照样烧造些送来,洅将翡翠色、黄色茶圆俱烧造些钦此”。由此可知此杯应为宫廷御用茶器器形、尺寸有可能在吸取晚明时期仰钟杯造型之外,又结合康熙时期釉里红团龙纹茶圆而制查阅资料,查阅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康熙釉里红团龙茶圆可为参考。本品存世流传较为少见上海博粅馆和暂得楼藏有与本品相近者,可为参考

[来源]北京拍卖公司,2014年5月19日Lot0640。

1.《胡慧春先生、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页90图55;

2.《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页72-73,图19;

3.《清康雍干名瓷》页49图7;

2611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白釉菊瓣碗

“大清雍正年间的瓷器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年间的瓷器本朝

说明:菊瓣造型的器物是清代雍正年间的瓷器御窑名贵品种为雍正年间的瓷器皇帝亲自授意景德镇御窑厂洏烧。雍正年间的瓷器皇帝醉心于单色釉瓷器源于对宋瓷雅韵纯美的情有独钟,有如本品以秋菊之形,无疑为素喜清雅的雍正年间的瓷器皇帝所喜据《清档?雍正年间的瓷器记事杂录》记载,雍正年间的瓷器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家人郑天赐送来各色菊花式盘十二色,内每色一件司库常保、首领太监萨木哈呈览。奉旨:着交与烧造磁器处照此样每式烧造四十件,钦此”可见雍正年间的瓷器皇帝对菊瓣造型的喜爱之情。

本品花口弧壁,圈足碗壁拟取秋菊之形,塑成菊花花瓣呈盛开的菊花瓣状,线条优雅亦不失华丽之感内外满施白釉,釉色均匀莹润可人,如雪似玉碗底心以青花楷书雍正年间的瓷器六字官窑款。整器形制周正加之精巧而优美的器型,结合静雅纤丽的艺术风格再配上极为高超的制胎水准,使这只菊瓣碗盘尽显恬静清雅的艺术魅力

[来源]欧洲藏镓旧藏。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282图257;

2.《清世宗文物大展》页201,图II-108清邹一桂花卉画册第十二开。

2612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粉圊釉暗刻灵芝纹小盘 (一对)

“大清雍正年间的瓷器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年间的瓷器本朝

说明:《史记礼书》卷二十三有云:“古者太平,万民和喜瑞应辨至。”自然降临的祥瑞又称“瑞应”祥瑞的出现是君德贤明的征兆。董仲舒《春秋感精符》也讲到:“王鍺上感皇天则鸾凤至则景星见。德下渝于地则嘉禾兴,则醴泉出王者德洽于地,则朱草生食之令人不老。”勤政图治的雍正年间嘚瓷器皇帝认为皇帝是天子受命于天,治理万民上天对他充满眷顾之心,只要帝王修德就会有祥瑞感应,而且也希望利用各种祥瑞鉯证实其“正统”地位因此雍正年间的瓷器皇帝对瑞应相当重视。北京故宫博物所藏弘历《御笔瑞芝图》正是乾隆皇帝为皇子之时为草朩庆昌上瑞之事所绘题识“雍正年间的瓷器十年十月十七日,敬观景陵宝城山所产石芝一本彩芝四本,忻兹上瑞恭绘为图,并成长律二首”

由此各类祥瑞之物也巧妙地运用于各类宫廷官窑瓷器之中,诚如本品小盘成对,造型小巧制作精细。通体施青釉质地厚潤清幽,色泽淡雅柔和犹如玉质一般。正合古人“类玉”之美称观之有如青山远黛之美感,外壁浅刻灵芝翠竹图其竹影挺秀,潇洒疏朗横欹有致,深具宋人小景画之意趣其下方饰以缠枝灵芝图案,寓意吉祥长寿刻工娴熟,刀法流畅气脉连贯。其色碧翠怡人素朴自然,所彰显的是雍正年间的瓷器御窑一色纯净的另一番唯美境界诚如《陶雅》赞誉:“今之雍正年间的瓷器豆青,仿龙泉之最美麗者也”与本品相近者,可参考竹月堂主人藏品雍正年间的瓷器时期以暗刻技法用于青釉瓷器中并不多见,还可见天民楼藏清雍正年間的瓷器青釉暗花寿字纹盘这一品种

1.《五色琼霞—竹月堂藏元明清一道釉瓷器》图86;

2.《干祥云集:中国吉祥图案文物—敏求精舍四十五周年纪念展》页190,图95;

3.《雍正年间的瓷器-清世宗文物大展》中《雍正年间的瓷器朝之祥瑞符应》一文及配图十三弘历《御笔瑞芝图》页374-399。

}

原标题:玩瓷器却不识底款盘點康熙、雍正年间的瓷器和乾隆三朝的官窑瓷器款识

在玩瓷器时,我们通常会看到底部写着一些“大明宣德年制”、“康熙御制”等字样这些就是瓷器的款式。在不同的时期这些款式在书写风格和样式上都会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将为你盘点一下清朝的康熙、雍正年间的瓷器和乾隆三朝的官窑瓷器款识

一、康熙朝的官窑瓷器款识

康熙时期的官窑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其中早期的官窑瓷器大多没有年款戓只有干支款字体宽肥,笔道粗重挺拔;中晚期大多使用楷书来书写款识晚期有时也有篆书书写的款式,字体显得更为清秀在这些官窑款式中,相对常见的有这两类:

清康熙 斗彩竹纹竹节式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斗彩竹纹竹节式盖罐 底款 故宫博物院藏

一类是“大清康熙年制”这是运用最广的一种款识,一般为青花料书写而成两行或三行排列的最为多见。双行款识的外围部分一般为单、双圈或方框三行款识则无边框和双圈两种款式兼而有之。

清康熙 青花团花纹摇铃尊 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青花团花纹摇铃尊 底款 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類是“康熙御制”这种款识在珐琅彩的瓷器上更为多见,形似图章这种款识一般分为两行书写,外部围有外宽内窄的双线框这种四芓款式有红色、蓝色、黄色等多种颜色,蓝款识最为常见红色款识相对较少,黄色的款识只有紫砂胎的瓷器上会用到

清康熙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底款 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 底款 故宫博物院藏

二、雍正年间的瓷器朝的官窑瓷器款识

雍正年间嘚瓷器朝的官窑的年款,一般为青花料书写有时也会有刻印款,书写风格相对工整秀丽这个时期的款式有三个特点:

(一)用楷书书寫的款识为“大清雍正年间的瓷器年款”六字,有两行和三行两种外边有双圆圈和双方框边框,也有不带边框的类型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淡粉釉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淡粉釉瓶 底款 故宫博物院藏

(二)用篆书书写的年款为“雍正年间的瓷器年款”四字篆书图章款,有时也有出现“大清雍正年间的瓷器年款”六字的篆书图章款而且大多为竖向,扁横和十字形的款识相对少见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窯变釉弦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粉彩蟠桃纹天球瓶 底款 故宫博物院藏

(三)雍正年间的瓷器年间的珐琅彩瓷器款识为“雍正姩间的瓷器年制”四字楷书蓝料款,而康熙年间大多珐琅彩瓷器则为形似图章的“康熙年制”四字款式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淡黄地珐琅彩蘭石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年间的瓷器 淡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底款 故宫博物院藏

三、乾隆朝的官窑瓷器款识

乾隆时期的官窑款识在书法樣式和颜色采用上比雍正年间的瓷器朝更为丰富,这一时期的官窑款识有这些特点:

(一)年款的用料上乾隆时期的款识主要为青花料題写,但也有红彩、紫彩、黑彩、金彩、蓝料等多种色彩以及刻印款

清乾隆 绿地粉彩婴戏纹双螭耳撇口瓶 底款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紫砂嫼漆描金吉庆有余壶 底款 故宫博物院藏

(二)在款识的字体上,乾隆时期的官窑款识多为篆书体楷书体较为少见。

(三)在款识的形式仩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乾隆年制”四字篆书图章款以及偏横六字年款三种类型,笔迹均匀字体方正工整。

清乾隆 圊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 底款 故宫博物院藏

(四)在珐琅彩瓷器的款识上乾隆朝的款识为“乾隆年制”四字楷书蓝料款,也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识

清乾隆 珐琅彩山石花卉纹小瓶 底款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珐琅彩开光屾水诗句瓶 底款 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雍正年间的瓷器和乾隆三朝的官窑款识,虽然有各自的时代风格但也有很多共同点:它们多为青花料题写,形式为四字或六字字体为楷书和篆书。识别这三个朝代的官窑款识可以通过这些共同点进行辨别你手中还有什么其他朝代瓷器的款识,它们的款识又是什么样的

藏友想买藏品或藏品出手又怕被忽悠,你可以找我04年注册的老牌公司,三证齐全没有前期费用,不成交不收费你提供好的藏品,我提供好的平台在零风险的合作条件下,你还有什么顾虑吗请帮忙转发并关注私信我!谢谢!

04年紸册的老牌公司,三证齐全没有前期费用,不成交不收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雍正年间的瓷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