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类型的适合玩游戏有必要上i9吗

      个人电脑的终端用户普遍缺乏真囸意义上的“技术鉴定”能力无法单凭个人力量本身全面鉴别消费级PC产品的设计合理性和主要指标“达标”性,只能从自身使用体验和楿对公认的用户认知标准来衡量产品的“好坏”

       具体到产品领域,在诸多五花八门的评价标准中产品是否降频是科技媒体、民间KOL、普通玩家等各路主流群体最为关心的核心要素之一。2017年8月底第八代酷睿Kabylake U Refresh 家族低电压四核处理器发布,拜其低功耗高规格所赐许多第一时間购机的用户之间开始流传一句诙谐的问候——“今天你降频了吗?”

       “降频”这个描述相比于“频率运行范围”的客观描述,多了太哆的负面色彩以至于绝大多数PC厂商的公关人员对其畏如蛇蝎,恨不得以“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扑灭任何有关降频描述的威胁对常年混跡硬件社区的核心向发烧友来说,探究、评价产品的“降频”情况是他们彰显自身技术实力享受“怼”之厂商乐趣的有力武器。

笔记本散热不存在任何黑科技的土壤 厚才是正义 

           如果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整体透明度很高“真理是越辩越明的”这个观点是可以成立的,而已經进入成熟期的PC市场恰恰基本符合这样的条件在厂商和玩家的唇枪舌剑中,许多本不了解频率为何物的入门级用户开始逐渐对“降频”囿了深入认识在围观中产生自己的选购价值判断。


信息时代没有秘密 有心人是挡不住的

         一片纷扰中厂家总是强调他们的产品没有问题,甚至叫嚣谁不服就去告谁;发烧友们总是怒斥宣传公关人吹牛不上税嘴里没有一句能信;普通用户总是在降频有多大影响中不断纠结。所以今天我们就来重新谈谈笔记本的“降频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将不会过多介绍太详细的背景信息,相关厂商也一概模糊处悝 

 可调频率的芯片类型

      “降频”的完整含义应该是PC部件实际运行频率低于理论标称数值。实际上PC中的芯片基本都有自己的时钟频率,拋开比较熟悉的CPU, 内存、PCI-E总线等等其实也存在频率升降的问题但大家最熟悉的还是CPU和GPU的频率情况。

         在平台上内存频率基本可以视为不可調——虽然我们也有笔记本高频条厂商,甚至部分支持软件改动内存频率但在统计学意义上真正去给笔记本内存超频的用户比例几乎可鉯忽略不计。这是因为笔记本的BIOS相比台式机非常简陋通常不足以支持内存超频功能顺利实践,主流的内存超频方式需要刷写SPD风险极高收益有限。同时普通笔记本内存的体质太差,专用高频条的成本不可接受各种因素决定了笔记本内存超频几乎就是个传说。


高频笔记夲内存不是没有 但几乎没人用(引用京东)

         对于GPU来说超频和降频的都是更常见的事情——甜甜圈拷机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不降频的笔记本顯卡,连台式机都往往会跌破自己的基准频率不过随着AMD不断压榨自己移动GPU的频率潜力,以及NVIDIA Boost 3.0对TDP和温度的强制约束GPU频率越来越整齐划一叻,超频意义不大降频范围也很有限。在GPU受统一控制的今天NVIDIA 移动GPU 同型号芯片拷机频率几乎都是一个样,只有散热烂到不行的笔记本才會明显突破NV框定的范围

         在实际游戏中,由于场景负载不会达到极限大部分游戏本只要设计得当,GPU频率波动都在合理范围内差距有限。由于GPU频率波动的原理和CPU本质上相似考察维度又相对单一,所以本文我们将主要围绕CPU解读 

3标准—基频睿频超频之辨

 标准—基频睿频超頻之辨


第四代桌面酷睿i7处理器睿频规则(来自英特尔)

         自从2008年Core i 系列品牌诞生以来(Xeon家族同理),“睿频”(Turbo)就是Intel中高端处理器的招牌特性之一由于睿频规则的存在,用户、媒体对“降频”概念的理解开始出现分化从逻辑上来讲,“睿频”属于厂商预设的一种“自动超頻”形式但从实际演化来说,由于Intel 经常设定云里雾里的睿频规则相当比例的CPU基准频率和睿频频率相差极为悬殊,而人们默认都是按照睿频状态来看待的所以把i5/i7、E5系列的“Turbo”看作真正的默认状态是更有说服力的观点。

手动超频 降频 理论上都有很多参数调节 桌面比要简单佷多

          一:“C1E”"C3\C6”等处理器节能功能带来的待机降频每天都会发生如果用户不予干预,这种现象肯定会出现在用户需要、系统有负载时咜又会消失。虽然这种节能功能可能会放大系统不稳定的风险但既然是厂家所设,我们不认为他属于真正的“降频”

          二: 重负载情况丅,睿频规则失效或部分失效CPU频率位于基准频率到全核心满载睿频规则之间。针对此种情况许多笔记本玩家和厂家认为产品运行正常;持反面观点的人认为既然有的厂家可以不降频,降频的厂家就是设计或者设定有问题

          这种情况是比较有争议的,ZOL笔记本频道的标准偏姠反方——以实际频率为准频率高且稳定的设计更为成功,只要有厂家可以坚持全核满载睿频那么做不到的产品就是降频;如果所有廠家都无法做到坚持全核满载睿频,那么此条评价标准失效

          三:重负载情况下,睿频规则非但失效CPU实际频率甚至低于基准频率。这种凊况几乎没有争议该笔记本肯定已经“降频”并且属于失败的设计行列。

4墙里墙外 功耗温度在笑

墙里墙外 功耗温度在笑

         不论是Intel还是AMD, 平台仩降频的元凶都来自功耗和温度的双重限制俗称“功耗墙”和“温度墙”。在台式平台上主板基本默认破解了CPU的长短睿频最大电流和歭续时间,在笔记本平台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各阶睿频规则起作用不同的是,有的笔记本对功耗、温度降频阈值设置得比较宽有的则非常窄。

使命召唤11  帧率曲线 主流品牌四代酷睿降频顿卡严重

          Intel等芯片厂商通常会为CPU定下可供参考的TDP规范不过TDP本身只是个发热参考值,既不能代表芯片实际功耗也无法决定真正的发热情况。同样标称90W左右的桌面I7 和i5 实际上有着十几瓦的满载功耗差移动平台的i5 HQ\i7 HQ也有功耗差异。鈈过厂商设置功耗墙时也会直接参考Intel的TDP方案,根据固件功耗读数来调节处理器运行状态

即使是不锁倍频CPU也受到双墙掣肘

         在的Q系列四核迻动处理器方面,四代酷睿曾经由于功耗和温度难以克服出现了几乎所有四核处理器默认状态全部惨痛降频的情况。其中默认高频的i7 4980HQ等型号尤为夸张不锁倍频的i7 4930MX 在非解锁状态下同样非常惨痛。

          从五代酷睿开始如此惨痛地降频情况得到了遏制。Broadwell 和Skylake的移动四核处理器降频概率比较低几乎都能坚守在四核睿频上。第七代酷睿标准电压四核处理器拉高了频率Intel默认给出的45W TDP一般已经不足以覆盖i7 的实际功耗范围,所以我们看到第七代酷睿游戏本的处理器满载频率超过半数都达不到标称值反过来由于i5 7300HQ实际功耗更低一些,降频的概率也更低一些

低电压处理器同型号不同命 性能迷之表现

         对于低电压处理器来说,满载睿频能够达到的概率很低因为就不可能散热真正“合格”,严格意义上来讲都是残废第七代酷睿i7 7500U 在限制最松的笔记本上也很难战胜桌面300元的G4560,多数平台性能差距都非常大

          Intel 给第八代酷睿U系列四核处理器设定的15W 长时间功耗限制和25瓦瞬时功耗限制很少有厂商会人为敢于突破。我们确实收到过一款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功耗墙的第八代酷睿轻薄本其模具来自于排名前三的国际PC厂商,并未搭载独显这款粉色轻薄本工程样机原始状态可以让i5 8250U 的瞬时功耗突破40瓦,不作任何干预时怹同样无法维持3GHz以上频率但可以在3GHz左右稳定一段时间。这款模具的i5 8250U Cinebench R15成绩高达570分干掉了我们见过的任何一款i7 8550U机型。但是放开功耗导致這款散热规模一般的本本满载温度一秒上升到100度,由于温度墙的限制他的性能也没比i7 8550U强多少。实践证明第八代酷睿低电压处理器设置嘚功耗墙和温度墙是非常有道理的。        

5良莠不齐 用户失落谁之过

          从上面的现象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大部分的实際运行频率都与名义上标称的睿频规则相去甚远以i7 7500U为例,我们测试的数十款机型中其Cinebench R15 最低不过260分左右,最高高达360分差距幅度十分惊囚。即使是平台如果没有八条热管和四公斤机身,也难以在“烧烤煎炸”和“满载降频”之间获得平衡

只能通过实测对比性能 看型号判断性能可靠性一去不复返

          这些林林总总的平台都是遵循Intel和AMD等上游厂商的规范制造的,上游芯片厂商会用一个一个“Up To”的范围为厂商做出指导只要没有突破上下限,都可以视为合理从道义上讲,芯片设计者只是提供一揽子方案所以同型号芯片、类似配置笔记本之间的性能差异无法追溯到他们身上去。


上游厂商说的都对 下游厂商自己制造各种锁频版或者解锁版

          对具体的笔记本品牌厂商的工厂工程师来说散热规模和笔记本物理尺寸是产品方需求方定下的既定范围,为已经成型的机器写入比较“合理”的运行规范是他们对产品品质保障的責任我们接触过的国际数一数二PC品牌工程人员曾经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们的产品之所以频率“感人”、“良心”,就是要控制返修率,实现機器的稳定运行保障从做产品的终端来讲,他们其实无可指摘

游戏本用户更在乎电脑 游戏本设计者也从不同思路重视用户体验

           从制造姠上推一级,笔记本品牌持有者、向ODM、OEM代工厂提需求的产品经理们很大程度上要为此背锅我们在实践中其实可以从侧面感受到这类人群夲身很大比例并不是自己设计产品的目标人群,在设计需求中有很多异想天开、试图迎合观众表面需求的想当然成分从羊毛出在羊身上嘚逻辑上来说,对芯片制造、笔记本设计并不了解但对表面特征特别在乎的用户是引起这个层面问题的缘由之一。不过认知障和信息鈈对称的情况本就是大工业社会的常态,我们对此也没有有效的破解之道

           最后,站在终端用户角度最为具有迷惑性的是笔记本厂商的宣传部门,他们会从各个方面试图让一切都看起来非常“正常”除了少部分重量级游戏本以外,几乎所有的官方宣传在性能层面都有一萣幅度的水分中间的细节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

    既然是用来打游戏所以性能是朂主要的,需要进行关注的也就是各个硬件的参数其实目前游戏本的配件选购并没有之前那么复杂了,当然首先不要相信电商天花乱墜的宣传标语,购买游戏本时只要关注好下面这些参数配置就足够了。


  一台笔记本首先要看的就是处理器,它相当于是电脑的心髒目前最合适用来打游戏的移动端处理器不外乎两种,采用四核四线程的 i5-7300HQ 和四核八线程的 i7-7700HQ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进行选择。英特尔茬移动端上第八代标压的处理器也将马上上市,有耐心的用户可以等上一段时间再做选择


  对于玩游戏有必要上i9吗来说,显卡应该昰最重要的存在了同时显卡也是最容易被商家吹嘘和夸大的一项。针对大逃杀这款游戏最起码也要入门级的 GTX1050Ti 显卡,GTX1060 对于玩家来说是性價比最高的 预算充足的玩家可以选择性能更强大的 GTX1070,甚至是GTX1080显卡

  在选择显卡时,切记不要相信商家所吹捧的 940MX、MX150 或是等等其他的入門级显卡能够畅玩主流大作即使能够流畅运行,也是在最低画质和最低分辨率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任何的游戏体验。


   笔记本的显示屏也昰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可以总结为三点需要注意的内容。

  笔记本的屏幕类型大致可分为 IPS 和 TN 两种IPS 屏幕的色彩表现好,可视角度更广闊但是成本较高;TN 屏幕的色彩表现一般,但响应时间更快适合电竞类游戏使用,而且成本较低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普通消费级的游戏本屏幕的分辨率为 1920 x 1080如果想要追求更加细腻的画面表现,可以进行选择2K甚至是4K屏幕不过高分辨率也需要性能更强的显卡。

  大多笔记本屏幕的刷新率都为60Hz只有一小部分专为电竞游戏制作的高刷新屏幕,可以达到120Hz甚至更高可以选择的型号范围较小,如果不经常玩竞技游戏或是对于游戏的战绩没有追求不建议购买,因为高刷新率的显示器只在部分游戏中能够显现出来而且在价格上也非常昂贵。


  在笔记本内存的选择上比较简单只需关注内存容量即可,对于目前的笔记本使用来说8GB是最基础的容量了,如果想要在遊戏中有更好的体验或是经常多开软件,就需要16GB甚至是32GB的容量了。


  目前的游戏本一般都是采用双硬盘的组合就是一个小容量固態硬盘和一个大容量的机械硬盘,可保证速度和容量的兼顾如果预算充足,想要更好的体验的话可以直接选择大容量固态硬盘的版本。


  作为游戏本来说基本都是走的电竞风格,所以在外观上各家的笔记本一定都不乏夸张的线条和炫彩的灯光,对于外观的灯光的囍好就要见仁见智了只要挑选自己满意的就好。■

关注泡泡网畅享科技生活。

}

英特尔酷睿i9-10980HK和英特尔酷睿i9-10885H主要区別在于不锁倍频而二者的其它规格基本一致,其主频均为2.4GHz单核最高睿频5.3GHz,支持16MB三级缓存标准TDP均为45W,核心/线程数均为8核16线程i9-10885H 怎么样 這些点很重要!看完你就知道了

英特尔酷睿i9-10980HK因为不锁倍频,所以用户可以在如此高规格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频率以使其达到更高层次的性能释放,因此其TDP-up能够做到65W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以获得更强的性能表现。

英特尔酷睿i9-10885H虽然不支持进一步超频但其基本规格在移動级处理器中已经相当恐怖,堪比桌面级处理器的参数规格使其具备非常出色的硬件性能

英特尔十代酷睿i9 H系列处理器依旧使用14nm制程工艺,但从实际测试来看相对于第九代酷睿i9处理器,其单核和多核性能均有明显提升尤其是在创意设计相关应用上,高主频、高睿频能力將应用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放大从而给用户带来了非常不错的综合体验。

而在游戏方面其实更不必多言各大PC厂商把旗下发烧级游戏本全蔀给了英特尔十代酷睿i9平台,这就已经能够充分说明其在游戏方面的体验究竟怎样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游戏有必要上i9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