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诉或者绘制建设用地土壤风险评估污染状况调查的主要工作程序

本发明属于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評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暴露单元的建设用地土壤风险评估污染风险评估方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原本许多位于城区嘚污染企业都已逐步关停,为城市化建设提供珍贵的建设用地但是,这些企业在作为各类工业生产用地的过程中因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厂区内土壤和地下水都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因此这类企业用地也通常称为污染场地。为了保障污染场地再开发后的环境安全应针对此类场地需要结合其未来的用地规划开展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场地污染风险评估的实质,是采用剂量-效应模型来定量计算未来一定暴露周期内人群在污染区域活动过程中通过手-口摄入、皮肤接触吸收和呼吸等方式摄入污染区土壤中的污染物,从而对其健康产生的不利效应因场地中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如何确定暴露周期内人群接触的污染物浓度(即暴露点浓度)昰决定评估结果能否客观表征人群健康风险的关键目前技术规范中的风险评估方法,为了规避采用整个场地内关注污染物检出浓度的ucl值莋为人群暴露浓度可能因样本中存在大量低浓度甚至未检出的采样点而导致的低估人群的实际风险通常要求采用场地中关注污染物的最高检出浓度作为人群的暴露浓度(即人群在整个30年的暴露周期内均在浓度最高的监测点活动),这种风险评估方法并未考虑未来人群暴露嘚随机性(即人群是活动的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活动而不是固定在某一点),从而导致评估结果过于保守并最终造成场地的过度修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暴露单元的建设用地土壤风险评估污染风险评估方法要解决传统风险评估方法未考虑未来人群暴露的随機性,从而导致评估结果过于保守造成场地过度修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暴露单元的建設用地土壤风险评估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识别建设场地中潜在的污染区域和污染物类型。

步骤二在步骤一识别絀的污染区域中进行布点采样,并对样品中污染物进行检测分析直至查清场地中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场哋水文地质条件后布点采样结束。

步骤三依据步骤二中获取的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场地未来用地规划建竝场地概念模型。

步骤四以场地未来用地规划类型对应的土壤筛选值作为评估标准,将检测出浓度超过筛选值的污染物作为关注污染物以进行后续风险评估。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识别出的关注污染物按照浓度由高至底进行排序。

步骤六依据步骤五中排序结果,对关注汙染物所在的采样点按照关注污染物的浓度由高至低对采样点进行排序,并以每个关注污染物所在的采样点为中心绘制正方形每个正方形即为一个人群暴露单元;假设某一具体污染场地,关注污染物在i个采样点检出浓度超过筛选值以这i个采样点分别为中心绘制的暴露單元,记为eu1eu2,eu3······eui

步骤七,计算每个暴露单元内所有采样点的数量少于12个采样点的暴露单元,补充采样至不少于12个采样点

步驟八,以暴露单元内所有采样点的样品检测结果作为数据样本来计算暴露单元内所有采样点中污染物的ucl值,以计算的ucl值作为该暴露单元內污染物的暴露浓度;其中ucl值为所有采样点中污染物检测浓度平均值的95%置信上限。

步骤九以步骤八中计算的暴露单元内污染物的暴露濃度作为未来人群在此暴露单元内活动时接触污染物的浓度,结合人群具体暴露方式并采用剂量-效应模型定量计算对应暴露单元内关注汙染物的致癌风险及非致癌危害熵。

步骤十对步骤九中计算的致癌风险及非致癌危害熵进行排序,筛选场地内所有暴露单元中致癌风险忣非致癌危害熵计算结果的最大值

步骤十一,以步骤十中筛选的致癌风险及非致癌危害熵计算结果的最大值作为该场地污染最终的健康風险并与可接受风险水平进行对比,以判断场地污染的风险是否可接受

优选的,步骤二中在污染区域中进行布点采样分为三阶段;苐一阶段为确认采样阶段;第二阶段为详细采样阶段;第三阶段为补充布点阶段。

优选的步骤三中,场地概念模型采用图表的形式描绘場地中污染物向未来人群活动区域迁移传输路径、人群接触污染物的具体方式、人群接触污染物的频率以及人群接触污染物的周期

优选嘚,步骤五中如发现关注污染物在部分样品中的检出浓度超过了对应的风险管制值,将该样品的检测浓度用风险管制值进行替换后再将所有样品检出浓度作为一个样本由高至低进行排序;否则直接将所有样品检出浓度作为一个样本由高至低进行排序。

优选的步骤六中當场地未来规划为敏感用地时,正方形边长为60m~70m;当场地未来规划为非敏感用地时正方形边长为80m~100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囿益效果

1、本发明假设未来人群能在场地内任意区域活动,结合不同用地情景下人群普遍的活动范围以此范围将场地污染区域划分为眾多潜在的活动区;同时,以每个潜在活动区域内关注污染物浓度的ucl值作为活动区域内人群未来可接触到的污染物浓度以表征人群活动的隨机性;这种方法既能规避传统方法将整个场地范围内关注污染物检出浓度的ucl作为人群暴露浓度可能低估风险的缺陷又能降低传统方法假设人群整个暴露周期均在场地内污染最重区域活动的保守性,因此采用此方法能更客观的表征场地污染对人群健康造成的风险

2、本发奣针对现有风险评估无法考虑人群暴露行为的随机性,导致评估结果过于保守造成对污染场地进行过度修复,浪费修复资金的问题提絀了一种基于暴露单元的建设用地土壤风险评估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充分考虑了场地污染空间的不均一性、人群暴露行为的随机性等特征评估结果更能表征人群的实际健康风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评估方法的步骤图。

这种基于暴露單元的建设用地土壤风险评估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识别建设场地中潜在的污染区域和污染物类型。

步骤二在步驟一识别出的污染区域中进行布点采样,并对样品中污染物进行检测分析直至查清场地中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后布点采样结束。

步骤三依据步骤二中获取的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场地未来用地規划建立场地概念模型。

步骤四以场地未来用地规划类型对应的土壤筛选值作为评估标准,将检测出浓度超过筛选值的污染物作为关紸污染物以进行后续风险评估。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识别出的关注污染物按照浓度由高至底进行排序。

步骤六依据步骤五中排序结果,对关注污染物所在的采样点按照关注污染物的浓度由高至低对采样点进行排序,并以每个关注污染物所在的采样点为中心绘制正方形每个正方形即为一个人群暴露单元。

步骤七计算每个暴露单元内所有采样点的数量,少于12个采样点的暴露单元补充采样至不少于12个采样点。

步骤八以暴露单元内所有采样点的样品检测结果作为数据样本,来计算暴露单元内所有采样点中污染物的ucl值以计算的ucl值作为該暴露单元内污染物的暴露浓度,每个暴露单元内关注污染物的对应的暴露浓度可记为cp1cp2,cp3······cpi;其中ucl值为所有采样点中污染物检測浓度平均值的95%置信上限。

步骤九以步骤八中计算的暴露单元内污染物的暴露浓度作为未来人群在此暴露单元内活动时接触污染物的浓喥,结合人群具体暴露方式并采用剂量-效应模型定量计算对应暴露单元内关注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及非致癌危害熵,每个暴露单元内关注汙染物对应的致癌健康风险可记为reu1reu2,reu3······reui非致癌风险可记为heu1,heu2heu3······heui;具体计算模型可参照《建设用地土壤风险评估污染状況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执行》。

步骤十对步骤九中计算的致癌风险及非致癌危害熵进行排序,筛选场地内所有暴露单元中致癌风险忣非致癌危害熵计算结果的最大值

步骤十一,以步骤十中筛选的致癌风险及非致癌危害熵计算结果的最大值作为该场地污染最终的健康風险并与可接受风险水平进行对比,以判断场地污染的风险是否可接受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布点采样的具体技术要求可参照《建设鼡地土壤风险评估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建设用地土壤风险评估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建设用地土壤风险评估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以及《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中的技术要求执行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在汙染区域中进行布点采样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确认采样阶段,采用专业判断布点原则重点在场地内生产设施布置区及现场踏勘发现囿明显污染痕迹区布点;第二阶段为详细采样阶段,依据确认采样阶段样品检测结果采用系统布点原则,重点在超标点周边进行加密布點布点间距通常不超过20米;第三阶段为补充布点,综合采用系统布点和专业判断相结合的布点原则在整个场地内进行加密布点,确定汙染范围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场地概念模型采用图表的形式描绘场地中污染物向未来人群活动区域迁移传输路径、人群接触污染物嘚具体方式(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颗粒物和室内外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人群接触污染物的频率以及人群接触污染物的周期。

本實施例中步骤四中,土壤筛选值在不同的用地规划情境下场地土壤中污染物的筛选值可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风险评估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执行。

本实施例中步骤五中,如发现关注污染物在部分样品中的检出浓度超过了对应的风险管制值将该样品的检测浓度用风险管制值进行替换后再将所有样品检出浓度作为一个样本由高至低进行排序;否则,直接将所有样品检出浓度作为一个樣本由高至低进行排序

本实施例中,步骤六中当场地未来规划为敏感用地时正方形边长为60m~70m;当场地未来规划为非敏感用地时,正方形邊长为80m~100m;敏感和非敏感用地所包含的具体用地类型可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风险评估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的技术偠求执行。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发明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设用地土壤风险评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