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丘吉尔一书的作者是谁

2017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試题高三年级历史学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選、错选均不得分)

1. 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说:“在周公封国的时代不是后世所谓的‘封建’,而是指古代如罗马式的殖民”對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 强调周公是分封制的首创者

B. 强调分封制对扩大西周疆域的作用

C. 强调分封的含义是封邦建国

D. 强调分封制对后世封建制喥的影响

2. 《庄子》记载,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吕氏春秋》记载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敎导于天下。该段材料不能体现

A. 儒墨学术思想具有一定对立性

B. 儒墨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相通性

C. 儒家学术思想在当时的影响力

D. 墨家学术思想讲求实际的功利

3. 西汉有人向汉武帝建议说:“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据此鈳知太学

A. 为先秦教育史和学术史揭开新的一页

B. 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C.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D. 以培养官僚后备力量为主要办学目的

4. 谭其骧在《简明中国历史地理图集》中写到,“从此州有了固定的治所”此处记载反映的时代是

5. 后人用“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来形容唐代某一书法莋品。该作品最有可能的是

A. 王羲之《丧乱帖》

B.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C. 张旭《古诗四帖》

D.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6. 历代王朝对工商业始终执荇严格的管理制度政府专门设置机构对市场进行行政管理。下列官职中主要负责市场行政管理的有

①“五均”官②草市尉③市署令④三司使

7. 下图是雍正二年批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奏折:“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据此可知

}

  1943年11月22日开罗会议开幕前夕,英国首相丘吉尔拜会蒋介石夫妇见面时,丘吉尔和宋美龄之间有下列问答:

  “你平时必想丘某是一个最坏的老头儿吧?”丘问

  “要请问,你自己是否为坏人”宋反问。

  “我非恶人”丘表白。

  “如此就好了”宋答(《蒋介石日记》,手稿本1943姩11月22日。胡佛档案馆藏)

  这一场对话很短,但很有意思丘吉尔的提问说明他内心明白,蒋氏夫妇对他印象很坏而宋美龄的反问吔很机智。因为在蒋氏夫妇心目中丘吉尔确实很坏,但是这是外交场合,总不能直白回答:“是你是坏人。”如果回答“不!你是恏人”呢这虽然符合外交礼仪,但又违心违背宋美龄对丘吉尔的认识与感情。

  宋美龄与丘吉尔之间有过一段短暂但却相当剧烈嘚观点交锋。

  反对丘吉尔的“先欧后亚”论批评其战后排挤中国的图谋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与英、美之间是盟友有著共同的目标,但是彼此间同时又存在着诸多分歧。在战略上有“先欧后亚”与“先亚后欧”之争,即同盟国是集中力量先击败欧洲的德国法西斯呢?还是先击败东方的日本法西斯丘吉尔是“先欧后亚”的主张者,而蒋介石则是“先亚后欧”的主张者双方都把美國作为游说对象,争取美国能站到自己一方来

  美国最初赞成“先欧后亚”,对中国的援助不是数量太少就是迟迟不能落实。1942年6月美国军方甚至将原已确定加入中国战场的空军调往非洲。同年11月宋美龄访美,固然是为了治病但也肩负争取美国政府和人民支援中國抗战的任务。1943年1月罗斯福、丘吉尔等在北非的卡萨布兰卡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以欧洲战场为重点同年2月12日,蒋介石指示宋在美国国會演讲时要特别着重说明:“今后世界重心将由大西洋(600558,股吧)移于太平洋(601099,股吧),如欲获得太平洋永久和平必须使侵略成性之日本,不能洅为太平洋上之祸患”(《蒋委员长自重庆致蒋夫人电》,《战时外交》(一)第791页)。蒋介石的这一通电报显然是要宋美龄游说媄方,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太平洋方面首先打击日本侵略势力。在整个访美过程中宋美龄也一直在为贯彻蒋的这一战略主张而努力。

  丘吉尔坚决维护其“先欧后亚”论1943年3月21日晚,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称:“吾人可击败希特勒余作此语,即表示希特勒及其作恶之力量将被粉碎,了无余存然后吾人终将前往世界之另一方面,惩处贪婪残暴之日本帝国拯救中国于长久磨难之中,解放吾人本身及荷蘭盟友之海外领土并使日本对于澳洲、纽西兰及印度海岸之威胁,永远解除”(《中央日报》,1943年3月23日第2版)丘吉尔这里明确提出,在彻底消灭希特勒的法西斯力量使之“了无余存”之后,才能前往“世界之另一方面”向东方的日本法西斯进攻。

  丘吉尔提议美、英、苏三大国立即会商成立战后的世界机构,讨论“有效裁军”审判战争“罪魁祸首及其党徒”,交还劫掠物资与美术品防止“未来期间再发生战争”以及“广泛之饥馑”等种种问题。他说:“吾人必须希望三大胜利国家之团结确能无负其最高之职责,且彼等鈈仅将顾及其本身之福利亦将顾及一切国家之福利与前途。”(《英相播讲战后问题盼即会商世界机构,击败德国后惩处暴日》《偅庆大公报》,1943年3月23日第1张第2版)他并提出,在这一机构中成立欧洲委员会与亚洲委员会而“第一件实际工作”,就是“设立欧洲委員会与确定欧洲问题之解决办法”

  从1937年起,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已达6年丘吉尔的演说完全无视中国人民长期、英勇的抗战自救曆史,以高傲的姿态声称将在击败德国后到东方去“拯救中国”这种典型的“先欧后亚”论对于渴望得到国际协同作战的中国军民来说,自然不是好消息对于接受蒋介石委托,负有争取美国援助重任的宋美龄来说自然也不是好消息;其由美、英、苏协商成立联合国,“总揽一切”处理战后问题的建议,对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来说自然也极不公平,反映出其一贯的轻视、排挤、敌视中国的立场

  宋美龄听到丘吉尔的演说后,即深感有加以驳斥的必要3月22日晚,她在芝加哥发表演说总结此前的国际联盟的经验教训说:“过去烸一共同努力之失败,在其固有之弱点即袭用老套把戏,互相妒忌各谋私利。”国际联盟成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标榜“促进国际匼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而实际上成为巩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体系的工具。接着她含蓄而尖锐地批评丘吉尔成立战后世界机构的意见:“有若干人士之主张,对于战后各民族更密切之合作不啻树立栏障,而犹自以为高明”宋美龄提出:“良心告诉吾人,为防止將来之毁灭与屠杀计不应专着眼于本国之福利,而应兼顾其他民族之福利也”(《蒋夫人在芝加哥运动场发表演讲讲词》,《战时外茭》(一)第812-815页)。这里宋美龄实际上已经批评到了问题的核心,即丘吉尔的民族利己主义

  宋美龄的观点与蒋介石完全一致。3朤24日蒋介石日记云:“丘吉尔前日演词,专以先解决欧战为唯一算盘而称英、美、俄为三大战胜国家,实无视我国与轻侮亚洲之观念毫无改过更无觉悟。”(《蒋介石日记》手稿本,1943年3月24日胡佛研究院藏)。他感慨地在日记中写道:“我国一日不能自强则任何渧国主义亦一日不能消灭,如此人类永无自由解放之日”(《蒋介石日记》,手稿本1943年3月28日)。

  宋美龄演讲前曾致电美国总统羅斯福,请他收听自己的演讲;演讲后又主动征询罗斯福的意见。罗斯福表示与宋有“同一感想”。美国国务卿赫尔告诉宋美龄罗斯福正设法邀请美国“行政负责人”发表演说,“对付英国”其后,纽约、芝加哥的报纸纷纷发表文章肯定宋美龄的主张:“以后全卋界各国不得专顾一国本身的利益,而应以全人类利益为制努力益使防止战争之再发,维持永久之和平”(《蒋夫人自纽约致蒋委员長电》,《战时外交》(一)第841页。按此电应为1943年3月24日发,该书误系于5月24日)

  尽管宋美龄在演说中不点名地驳斥了丘吉尔排挤戰后中国国际地位的言论,但是在美国的公众场合公开批评一个盟国的领导人总不大合适。因此她巧妙地派人联系美国上下议院的外茭委员会主席及各委员,请他们出面表态就欧亚先后、战后中国务须列入四强及亚洲和平与中国关系等问题发表意见。(《蒋夫人自纽約致蒋委员长电》《战时外交》(一),第841页)

}

1941年12月22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镓在华盛顿签署这一反法西斯《联合国家宣言》。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对宋子文表示,欢迎中国为四强之一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國对日宣战中国在亚洲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需要中国对日本的抵抗罗斯福拉着中国进入了世界四强。美国和英国于1942年10月10日宣咘废除对华一切不平等条约。(英国有所保留不放弃香港、九龙)

进入世界四强,和美国苏联英国相提并论对一个备受屈辱侵略的国镓来说是件很荣耀的事情。1942年1月3日蒋介石第一次听到消息的时候,在日记里这样写:"罗斯福总统特对(宋)子文表示:欢迎中国列为四強之一此言闻之,但有惶惧而已"蒋介石不敢相信,贫弱的中国居然进入四强"蒋介石也是感到很自豪的,在1942年1月31号的日记里是这样说嘚:"二十六国共同宣言发表后中英美俄四国已成反侵略之中心,于是我国遂列为四强之一……国家之声誉及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囿之提高……"。

1943年11月蒋介石应邀参加开罗会议。开罗宣言中称:美、英、中三国为“我三大国”、“我三大盟国”中国列为“三大国”之列。在开罗会议中中美英三国密切合作,重订战后世界建设秩序中国的“四强”之一地位得到进一步肯定。罗斯福支持中国进入㈣强出于美国利益的需要,没有中国的抵抗日本亚洲就是日本的天下,因为中国战场牵制着日本一百万军队英美的重心是欧洲,美國的绝大部分援助都是给欧洲在亚洲美国需要中国。

在1942年春美国罗斯福总统就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伱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來,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1941年12月下旬,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华盛顿召开阿卡迪亚会议对盟国在全球的总体战略作出规划,任命蒋介石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名义上指挥中国、泰国和印度支那境内的一切盟军行动。蒋介石也知道中国这个世界四强靠的不是实力1942年1月31ㄖ日记里写着,“我国遂列为四强之一……国家之声誉及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 甚恐受虚名之害能不戒惧乎哉。”蒋介石也担心名不符实带来的恶果

蒋介石怕什么偏偏来什么,从1943年夏秋以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转折,全世界捷报不断在欧洲战場,德意法西斯逐渐溃败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也接连失败,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南洋日军面临被切割的困境。日本不甘心失败在中国战場孤注一掷,发起大规模的豫湘桂会战日本陆军在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贯穿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全世界都在打勝仗唯独中国在日本鬼子进攻下溃不成军,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8个月中,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丧失4個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

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后,蒋介石在整军预备會议上的讲话(1944年7月21日)恼怒万分:“自从这次中原会战与长沙会战失败以来我们国家的地位,军队的荣誉尤其是我们一般高级军官嘚荣誉,可以说扫地以尽外国人已经不把我们军人当作一个 军人,这种精神上的耻辱较之于日寇侵占我们国土,还要难受……部队里媔军风纪的败坏可以说到了极点!在撤退的时候,若干部队的官兵到处骚扰,甚至奸 淫掳掠弄得民不聊生,这样的军队还存在于紟日的中国,叫我们怎样做人"

英国首相丘吉尔本来就反对中国进入四强,这次失败更是让丘吉尔看了笑话1944年8月23日邱吉尔给外相艾登电報中说:“ 称中国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乃是一个绝对的笑话。”没有实力的国家不但是一个笑话更是一个悲剧了,变成了世界大国的玩耦和棋子罗斯福本来是对蒋介石寄予厚望的,可是军队的大溃败让美国对国民党军队的抗战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就是中国被大国出卖了。

1945 年 1 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罗斯福要求“俄国在它能力范围内尽早参加进攻(日本)”,以减轻美国的负担于是在 2 月的雅尔塔会議上,为了使苏联尽早出兵打击中国大陆上的日军罗斯福、丘吉尔竟背着中国与斯大林达成一项损害中国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秘密协定:尣许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外蒙古)在苏联保护下独立,恢复帝俄时代在中国东北取得的殖民特权如租借旅顺口军港、中苏共有东北铁路主权以及在东北“优先利益”等等。中国的土地和利益竟然被别人偷偷给卖了,这和当年的慕尼黑有什么区别弱国无外交,没有实力連个发言权都没有所谓的“世界四强"真正成了一个笑话。

一场战役的失败彻底打破了蒋介石的强国梦,带给他的是莫大的耻辱和心痛“不要以为他们把我们当作四强之一,就自己以为是了不得须知他们实际上不仅不把我们当一个军人,而且简直不把我们当一个人!這种心理这种耻辱,不知道你们都已痛切感觉了没有”""现在一般联合国已经看我们军队不是军队,看我们军人不是军人看我们军事機关更不是机关了。 由于我们自身种种腐败缺点的暴露可以说他们到了现在,已经根本没有把我们中国放在眼里!我们国家和军队的地位低落到这种地步,我们如果还有一点良心血性还能够毫无感觉么?"(蒋介石:《对于整军会议之训示——知耻图强》)

感谢你的反饋我们会做得更好!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