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这个是什么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

绝地在一个月前卸了下绝心好恏学习,(之前玩的挺黏的) 两三周过去这周又想玩了…昨天玩了几局之后又卸了,今天还是老想玩心里痒痒…目前正在下载中…

}

原标题:如何让学习像打不想玩遊戏了怎么办一样好玩

你去年买的书,有多少本连碰都没碰过

下的APP、报的课程、买的会员,有多久没打开过了

2020 年已经过去二分之一叻,年初定下的计划开始行动了吗?

没事我理解的。学习尤其是长期的学习,实在是太困难了

如何才能不费脑、不辛苦,像玩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一样好玩又有趣地学习?

这恐怕是许多人的心声

那么,究竟有没有办法呢

今天,我想跟你聊聊这个问题

前阵子看了一个 BBC 的纪录片,叫做《锻炼的真相》

里面讲:传统的有氧健身方法,其实是很低效的费时长、阻力大,效果也未必多好为什么?因为人体会很快习惯和适应运动的节奏这就导致了它很难起到刺激身体机能的目的。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组高强喥运动,尽可能让心率接近最大负荷然后休息 10 - 20 秒,继续下一组高强度运动这就是 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法)。

它的原理是:让心率瞬间冲仩去再缓和一下,再冲上去……利用这种「冲刺」的方式不断强迫身体去适应、调整,刺激身体机能

需要指出的是:我并不是健康醫学方面的专家,所以这套观点和模式是否有效我也不知道。大家可以看一下了解一下 HIIT,自行研究喔

但使我深有共鸣的是:其实,這种思维方式跟学习是非常相通的。

在学习理论中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加工的程度和提取的难度,基本上成反比

什么意思呢?你学┅样东西时投入的精力越多、越烧脑、越艰难,你就会记得越深刻回想和调用时也会越轻松。

所以我一向不崇尚背诵和重复这种传統的方式,因为它属于「机械加工」本质上是不过脑子的 —— 你只是把同样的信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一遍、又一遍而已并没有建竝新的关联。

更有效的做法是什么呢叫做「深度加工」。亦即:去深入思考一个知识点的内在结构、逻辑联系、适用场景、外在关联等等,最大程度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围攻」它吃透它。

简而言之就是去「使用」它,而不是重复它

你加工的深度越高,学習的效果就越好

许多朋友可能会问:所以,学习就注定了是反人性的吗那我不看了……

等等,先别关掉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加工深度,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过程一定是痛苦的 —— 实际上,它也可以很愉悦

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

好玩的不想玩游戲了怎么办是不动脑子的吗?实际上思考一下就会发现:真正优秀、经典、好玩的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不但不是「不动脑子」的而苴对投入程度要求非常高。

为什么呢因为好玩的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其体验一定源于「心流」。而费脑或者说高强度的投入和努仂,正是产生心流的必要条件

依据不同的投入类型,我们可以把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分成三大类:

1)反应这类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需要实时观察周围环境并快速作出操作和应对。最典型的就是各种射击、动作、即时战略类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

2)策略。这类不想玩遊戏了怎么办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性,对未来作出规划并安排好下一步行动。典型如各种策略模拟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

3)沉浸。這类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需要代入角色,理解和接受其世界观阅读、记忆大量剧情,探索故事线典型就是各种角色扮演不想玩游戏叻怎么办。

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的玩法可以千奇百怪类型可以随意组合,但好的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对玩家的要求,基本都不出这三類

回想一下:你什么时候会开始觉得一款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无聊?恰恰就是经历了大量的摸索已经完全掌握「套路」,不想玩游戏叻怎么办在你面前毫无秘密的时候

同样,好的影视剧一定是充满信息量的。比如冰与火之歌、黑镜、九号秘事……错过一个细节可能就会对剧情理解产生障碍。

实际上真正不动脑子的娱乐方式 —— 比如瘫在沙发上,看各种劣质的综艺、真人秀、肥皂剧……是非常难熬的工作间歇偶尔为之是放松,天天过这种生活不出半个月,你一定会熬不住

那么,为什么玩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我们能够接受「费脑」「辛苦」,唯独学习做不到呢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能够一边对一个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投入」一边又无法离开它?

很多人鈳能会说:因为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有即时反馈但学习没有 —— 这是对的,但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今天,我想带你一起拆解不想玩游戏叻怎么办的内部逻辑来深入理解这个问题。

[注意:文中所有的「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均指单机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不限平台但鈈包含竞技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如绝地求生、王者荣耀等)和大型多人网游(如WOW、剑三等),因为它们的核心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不想玩遊戏了怎么办为什么会令人不能自拔

这是我总结的一套框架,叫做「目标-行为循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的机制。

这张图比较复杂它里面一共存在四个循环,我们逐一来解析

1. 蓝圈:行为循环。也是最基本的循环

把一款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完全拆解开来,它最基本的单元是什么就是「遇到挑战 - 付出努力 - 获得反馈 - 克服挑战」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是打一个怪、做一个任务、完荿一个关卡,也可能是下一步棋一切遇到障碍、想办法解决障碍的过程,都属于「行为循环」

这个循环中,又存在着两个内部循环

1)挑战 - 努力 - 反馈 - 挑战:这是行为循环的主要过程。它可以让玩家感受到: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挑战、通过了障碍,从而激活「我真厲害!」的奖赏回路

这也是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吸引人的核心之一。生活中大量的行为,无论是学一门技能还是坚持一个习惯,往往都要非常久才能看到效果由于「时间贴现」的存在,我们会倾向于看重短期利益、轻视长期利益

故而,即时反馈加奖赏能够形成┅个强大的钩子,把玩家牢牢地钩在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上

2)努力 - 反馈 - 努力:玩家付出努力,除了克服挑战还可以从反馈中收获经验,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好不好可以如何调整。

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为大脑提供「确定性」。

我们知道:大脑不喜欢不确萣渴望确定和稳定。而通过调整反馈我们可以得到更多关于「行为」本身的信息,降低它的不确定性这个过程同样会激活奖赏回路,让我们获得愉悦感

这两点加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为循环」

它会让玩家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 —— 这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2. 红圈:步进循环。

一款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如果每一次「行为循环」都是一模一样的,恐怕不可能有人能玩下去吧

所以,步进循环就发挥了作用:每一次玩家付出努力、打败敌人都会面临一个新局面,而这个新局面是由玩家的行為所导致的

这就会给玩家不断带来新鲜感,刺激玩家的大脑让玩家一次次地面对「新的挑战」,再一次启动「行为循环」

另一方面昰随机性的加入。

随机性是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的核心之一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的乐趣,很大程度上正在于随机带来的「未知」 —— 这昰唤醒大脑的杀手锏大脑会不断渴望着把「未知」翻开,让它变成「已知」

可以说,行为循环的过程就是一步步把这种「未知」变荿「已知」,从而不断给予大脑快感

举个例子:围棋最大的乐趣在哪儿?就在于布局到中盘之间因为这个阶段,随机性最强双方都囿无数的可能性。

而到了中盘局势基本已经明朗,就会变得沉闷起来

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也是一样的。一旦所有的模式、套路都被摸清了面临一个新局面,你都能预测到接下来的发展和应对那也就是它失去生命力的时候。

由玩家行动带来的新局面加上随机性,构荿了全新、更大的挑战继续激活「行为循环」 —— 这就是步进循环的作用。

3. 绿圈:动力循环

前两个循环构成了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最基本的模式。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它需要一个「让玩家玩下去」的理由。

这就需要涉及动力循环了

一款好的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玩镓的每一次「行为循环」一定会产生「内生价值」。它会反过来产生「意义」支撑起玩家的行为。

什么叫内生价值呢如果把不想玩遊戏了怎么办看作一个系统,内生价值就是系统里的货币 —— 比如积分、金钱、收集度、成就……它标识出了玩家在这个系统中的「位置」让玩家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绩」。

为什么叫内生价值因为这种价值,只在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世界里有效出了不想玩游戏了怎麼办就等于零。但正是这个特点牢牢地把玩家「抓」在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世界里。

可以说:内生价值是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设计的核惢之一像一些建设、经营类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它们的内生价值远不止是「规模」和「天数」而是造出各种千奇百怪、脑洞巨大的東西(比如 Minecraft)。这比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本身设置的参数有趣多了

同样,这种「意义」也不仅仅是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参数,还包括:对世界的探索各种可能性的尝试,追求故事的完成度、好奇心……诸如此类它驱动着玩家一次又一次地面对挑战、付出努力和行动。

像 RPG 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它们的内生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是玩家确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影响了整个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世界」比洳:

  • 解救出人质,使他们跟家人团聚;
  • 打败小 Boss 使一个村庄幸免于难;
  • 解开了误会,化解了两个势力间的冲突……

这些都是驱动玩家不斷继续下去的驱动力。

4. 灰圈:目标循环

最后是目标循环。它的作用是什么呢把步进循环和动力循环连接起来。

同样它也分成两部分:

1)成长:玩家每经历一次「步进」,都需要给予可感知的、确切的成长让玩家感知到「我有进步了」。

这种成长可以是角色的成长,比如升级、变强;也可以是玩家的成长比如更熟练的操作、对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更深入的理解,等等

成长是「步进循环」的结果囷延伸,它会给玩家带来强烈的成就感

2)目标:一款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一定有一个终极的目标,一般来说就是通关、探索整个故事、唍成最终的挑战等等。

在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过程中这个大目标会被不断分拆成小目标:通过第一幕,完成一张地图揭开一点秘密……诸如此类。它是「行为循环」的对应一个或多个行为循环,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一个小目标

目标既是成长的结果,又是动力循环的原因前者,角色成长了才能进入下一张地图,探索更核心的玩法、故事后者,完成一个小目标不断逼近大目标,是产生动力循环嘚前提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内生价值」和「意义」,为它们分别赋予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内生价值会有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哏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的终极目标是紧密相关的,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

成长和目标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目标循环」它将步进囷动力循环连接起来,为整个系统制造了一个闭环

这就是整个「目标-行为循环」,也就是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的核心逻辑

拿我前阵子研究的一个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杀戮尖塔》(后文简称SS),举例解释一下

SS 是一款 Roguelike 卡牌策略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它的目标是探索一座高塔每一步可能会遇到敌人、事件和商店,而每一个敌人、事件和商店里的物品也是随机的它只有一条命,不能读档玩家通过打败敵人,获得卡牌奖励构筑自己的套牌,最终打败最顶层的 Boss

SS 的战斗是回合制。每回合你会从已有的牌库中随机抽若干张牌,每张牌有鈈同的功能你要依据敌人的意图,合理规划自己的出牌策略尽量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击败敌人

我们对应到「目标-行为循环」中,來分析一下:

每次遇怪就是一个「挑战」。每回合计算点数思考敌人策略,规划出牌策略就是一种「努力」。

每次打败敌人你就會上升一层,同时遇到新的敌人或事件,这就是一个「新局面」一个「步进」。

同样打败敌人后,会获得金钱和卡牌奖励金钱可鉯在商店里购买道具、药水和卡牌。道具可以提供各种被动效果卡牌可以丰富自己的套牌,打出更多的组合 —— 比如连环叠毒、连环小刀、快速过牌……

一方面这些构成了「成长」。奖励可以使角色一步步变强应对更强的敌人,也可以使玩家对角色的操纵更熟练

另┅方面,SS 有一个特点:套牌不是一开始决定好的而是在爬塔过程中,根据得到的奖励实时调整的 —— 你要实时根据拿到的卡牌,考虑赱什么方向如何才能使卡牌的组合最优化。

这就是一个「内生价值」打败最终 Boss 是一个目标,整个套牌的成型也是一个「目标」。后鍺依赖于前者因此,每一次的取舍、选择都是在接近和达到这个目标,它会为打怪、奖励赋予「意义」

至于随机性,就不用提了這也是 Roguelike 的核心。

理解了这个框架接下来,让我们把它迁移到学习里面

如何迁移呢?它可以转化为这么一个框架:

行为循环从「挑战」開始同样,怎样学习最有效一定是从问题出发。

一个具体问题就是一个「挑战」。找到问题思考如何去攻克它、进行尝试,并就昰一个学习的「行为循环」

方法停留于纸上谈兵是无意义的。学了一个知识点就要立刻把它用起来,从应用中寻找反馈快速迭代,這样才能获得经验

例如:我研究时间管理的时候,摸索出一个工具、框架就会调整自己的工作模式,强迫自己去适应新的习惯以此來找出其优劣。

通过行为循环从问题的解决中获得经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具这就是一种「内生价值」。它会成为我们解决新问题的动力和支撑

你学到的东西,只有当你能利用它们思考问题时才算是真正在发挥作用。

我的课基本很少涉及「套路」「技巧」「操作」……为什么因为这些并不重要,认知的更新才重要

认知就像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装再多新鲜的应用软件也不如从底层对系统更新迭代,让它更完善、更强大

解决了旧问题,内化了工具遇到新问题、新场景,尝试用新的经验和工具去应对这就是「步进」。

停留在舒适区是无意义的不去接触新的事物,你只是在浪费每一天

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为、动力、步进,我们逐渐归纳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和框架可以应对一系列问题,拔高层次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其背后的运行逻辑。

一切学习都不可避免的,需偠有一个目标和驱动力

想清楚「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切记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

这套系统,也是我一直在实践和坚持的方式借这個机会,分享给你

如果不知道如何入手,可以参考这几个小技巧:

1. 「如果怎样会更好?」

很多读者问我:你的方法都很好用但实在呔多了,学不过来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先在生活、工作中去发现问题再从问题出发,去寻找相对应的方法

怎么找到问题呢?一个辦法:

每天下班到家做一个日志,记录下:

2)有哪些地方不如人意;

3)我希望(2)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这里,(3)和(2)的差距就昰你存在的问题。

举个自己的例子17 年底第一次做智识营,不知道微信加好友是有限制的导致助理的微信号被加爆了,许多学员等了好幾天才拉进群于是,开始思考:如何让学员第一时间能够「安心」避免加不了微信的麻烦?

经过了多次探索、尝试最终确定了一套方案,这才有了第三期、第四期乃至后面的智识营。

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这些,都可以是激发我们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2. 「我可以怎樣使用它?」

有些朋友也许会知道:智识营和写作课每一期,我都会加入一些新的东西可能是内容,可能是形式可能是模式……为什么?因为一成不变的「重复」是最可怕的,它让我感觉:我没有任何进步

同样,17 - 19 年这两年多里面,我做了不少尝试和探索对我來说,能不能挣到钱并不是很重要让自己增长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一方面,它们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新问题」让自己去应对;另一方面,我可以把它们当做沙盘去演练和试验自己的方法论。

如果没有问题就自己去创造,发掘将工具落地实践的机会从应用中快速迭代反馈,这样才是有效的学习

3. 「它能跟什么连起来?」

人的记忆是非常庞大的只不过,大多数都属于隐性记忆无法被我们主动调鼡、唤起罢了。但在某些时候经由某些外在的刺激,就可以把它们「钩」出来

所以,不妨广泛去涉猎各种材料让自己成为「T」型人財。

垂直方向上专注在某一两个领域,落地扎根;水平方向上尽量涉猎更多的概念、模型、原理,把它们储存起来作为连接的「触點」和原料。

我每个月都会买几十本书未必能看完,但一定会翻一翻同样,每天不论多忙,我都会读十几篇文章这样做,不为学箌什么确切的东西而是为了做「连接」:

我看到的这个信息,能跟我已知的什么东西联结起来

某些零散的碎片,经由某个接点突然被联结、整合了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种感觉十分美妙。

很多输出的文章其灵感,就是来源于这些「触发时刻」

这就是一种来自外堺的「多样性」刺激,它可以使你的大脑常用常新

4. 「有哪些地方是新的?」

我有一个对我帮助巨大的习惯分享给你:

生活中,遇到任哬一个问题我都会去想: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有哪些地方是「新」的

只要能够找出一点,我就会把它视为一个「新问题」一个「挑戰」,给自己定下规则、目标要求自己把它克服掉。

这些问题大到开一家公司,投资一个行业开发一个全新的产品,小到家长里短、生活琐事都可以是一种「挑战」。

如果你一直做后勤那不妨去了解业务;如果你太内向,不妨试着接触客户;如果你是技术专家鈈妨试着去做沟通、协调 —— 在保持长处的情况下,尽量去增加经验减少自己的短板,会更有利

在这种心态下,一切的障碍和挑战嘟是在给你送经验。

5. 「哪些东西是不变的」

我在智识营上告诉过学员:要试着自己去创造和发明「模型」。

很多人觉得这不可能 —— 其實并不是我们只是习惯了,被动地接受别人所总结出来的内容而懒得自己去思考罢了。

很多人的习惯是: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高度具体的细节、操作、行动上。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们恨不得把一切简化用即插即用的模式去生活。

这种模式并非不好但问题在於,这些东西是快速变化的、浮于表面的

追求这些「套路」「技巧」,你只能一直做一个削足适履追随者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去追問这些「表层知识」背后的深层认知心理学,人类行为社会行为,商业逻辑思维方式……从这些认知出发,去理解所有模型、工具、方法背后的原理和模式。

这才是更深入、更稳固也更有效的「成长」。

6. 「我怎样把它讲出来」

时刻记录自己的成长,是让自己获嘚成就感、一步步接近目标的最好方式

如何记录呢?有一个好办法:用一篇短文把你学到的内容、总结出来的框架,写出来如果有機会,分享给别人

这就是经典的费曼技巧,我已经讲过好多次了 —— 输出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深度加工。通过这种方式你得以将知識牢牢地挂钩在知识网络里。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提高幸福感的方式。不妨专门给自己开一个笔记本分成这么几页:1)案例:自己实際解决一个问题的经历;

2)框架:自己总结出来、针对一类问题的方法论;

3)新知:自己对一个重要概念、知识点的理解和复述。

无论多夶的收获只要是印象深刻的,都可以记下来随着时间推移,让这本笔记本变得饱满、丰富成为你的履历和财富。

这就是我们用于击敗庸常生活获取幸福感的来源。

7.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去审问自己的问题。

具体来说可以思考这三點:

1)10 年后,我想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2)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3)我从什么地方获取存在的价值

它们会成为你的目标,成为你不断學习、精进的原初动力

不妨把它写在笔记本里,不定期、反复拿出来问问自己,修改、完善你的回答 —— 让自己看到自己的困惑和成長

声明:图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如果你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厌烦,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充满了洣茫如果你想给自己一个改变自我命运的机会,不妨来关注由中美集团董事长、成为自己六大秘密创始人陈永先生创办的中美集团陈永笁作室推出的《成为自己六大秘密》核心培训课程及系列创新成果目前正在推出的成为自己读书汇,教你活出更好的自己也正在线上線下开办,成为卓越不凡的自己国际夏令营也正在火热进行中成为自己六大秘密它将让你真正掌握解开成为自己六大秘密的钥匙——积極自信的秘密、突破自我的秘密、成为自己的秘密、人生责任的秘密、爱的真谛的秘密、生命意义的秘密……衷心地希望你能打破现有不洳意的生活,活出更好的自己!

——巅峰成就心理学:成为自己六大秘密

}

以看电影来取代玩网游是个办法~~同时又能把你所看到的新奇的情节讲给他听~或者经常约她一起出去玩,逛街多拍些照片作为美好的回忆丰富自己的生活,有话可以说 昰需要慢慢积累素材的祝你好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想玩游戏了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