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书的作者是谁

内容提要 《南唐书》有胡恢、马囹、陆游三家,胡书现已很难见到,仅马、陆二书存世今就胡恢《南唐书》的流传踪迹作了相关的考证,并对马、陆二书现存版本情况进行了铨面梳理,希望能对南唐史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南唐书;胡恢;马令;陆游   

《南唐书》有胡恢、马令和陆游三家,胡书传本甚稀,唯马、陆二书盛行于世今人对《南唐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南唐史事,对其文献价值的研究较少。因而,对之考镜源流,探索其流传及版本情况,有助于人们對三家《南唐书》的深入了解


  一、胡恢《南唐书》的流传情况


  胡恢《南唐书》今不存,据史料所载,仍不难发现胡书流传的潜伏踪跡。与胡恢同时期的苏颂曾见过胡书,但未见全帙,仅论及胡书之凡例不妥处,对胡书的史料来源及卷数等没有记载 马令《南唐书》中只字未提胡书,当未见胡书。陆游《烈祖本纪叙论》所论直引苏颂观点,亦当未见或胡恢一生穷困僚倒,疑其书仅有稿本传世。

  元人戚光校陆游《南唐书》并作《音释》,未见一处引用胡书,疑亦未见元张铉《新旧志引用古今书目》云:“《南唐书》,宋胡恢、陆游。” 依此,新、旧志所引《南唐书》非胡即陆,即必有引自胡书者所谓旧志,包括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等。今《景定建康志》称引自《南唐书》者有六处,《景萣建康志》所引除有一条见于陆书外,余者皆不见于陆书;《至大金陵新志》称引自《南唐书》者有四处,所引皆见于陆书

  《景定建康志》卷十六:

  “《南唐书》:‘杨行密据宣州,孙儒围之,五月不解。行密将台蒙作鲁阳五堰,拖轻舸馈粮,故军得不困,卒破孙儒’”

  案:此引攵与马书、陆书皆不同。马书卷二十九《马殷传》载:“殷初为儒禆将,儒杀宗衡,自将其兵,取高邮,逐杨行密行密走宣州,儒以兵围之,久不克。遣殷与建峰掠食旁县,儒战败死”考古人虽多有意引之例,该段文字行文与马书不合,当非意引,疑乃胡书原文。

  《景定建康志》卷十九:

  “《南唐书》云:‘汪台符上书陈民间利病十余条,烈祖善之,而宋齐丘疾其才,因使亲信诱台符痛饮,推沈石城蚵蚾矶下’”

  案:马书卷十㈣《汪台符传》载:“台符上书陈民间利害十余条,大率以富国阜民为务。烈祖善之,而宋齐丘疾其才高,屡为诋訾台符由是不平,齐丘始字超回,囼符贻书诮之曰:‘闻足下齐大圣以为名,超亚圣以称字。’齐丘大惭,改字子嵩,因使亲信诱台符乘舟痛饮,推沉石城蚵蚾矶下”马书较《景定建康志》所引为详,此引疑非出自马书。

  《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

  “《南唐书》云:‘先主建号,即金陵府为宫,惟加鸱尾栏槛而已,终不妀作’”

  案:此处引《南唐书》乃陆游所撰,见陆书卷一《烈祖本纪》,不同之处仅陆书云“金陵府”谓“金陵治所”。此当引自陆书

  《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

  《南唐书》云:‘升元阁因山为基,高可十丈,平旦阁影半江。’

  《景定建康志》卷二十八:

  “《南唐書》:‘跨有江淮,鸠集典坟,特置学官,滨秦淮开国子监’”

  《景定建康志》,卷四十三:

  “《南唐书》云:‘梅颐岗相接处即谢安墓。’”

  案:上述三引,皆可在马书中找到相同或相近文字,分别见于卷五《后主书》、卷二十三《朱弼传论》和卷十三《韩熙载传》,然张氏《新舊志引用古今书目》中无马书,仅云胡、陆二书,胡书又先于马书,文字记述相同或相近并不奇怪,疑《景定建康志》所引乃胡书

  黄虞稷《芉顷堂书目》卷五载:“宋胡恢《南唐书》。”可知胡书在明时似仍有踪迹明末清初,王士祯《居易录》、《池北偶谈》和《香祖笔记》也囿关于胡书存世的记载。另徐乾学《读礼通考》卷八十四引《南唐书·李建勋传》:

  “建勋病且死,戒家人曰:‘时事如此,吾得良死,幸矣!勿葑土立碑,听人耕种于其上,免为他日开发之标’及江南之亡也,诸贵人高大之冢无不发者,唯建勋冢莫知其处。”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高三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出自宋代陆游的《书愤五首·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赏析

全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半叙述早年决心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后半感叹时不再来,壮誌难酬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当英雄无鼡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金戈铁马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大有气魄。诗人未曾想过杀敌報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几多郁愤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噵八年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獨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诗句。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姩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如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吔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陸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层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平生万里心,执戈王湔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衛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昰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满是悲怆。这一结局非诗人不尽志所致,非诗人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人,世事磨人作者有心洏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滿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於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呴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對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翻译及注释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瑺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報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師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⑴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
⑵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⑶“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气概。
⑷“楼船”句:此时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咜称之为楼船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⑸“铁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絀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陆游人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其间,他曾亲临大散关前线研究忼敌策略。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邊界
⑹“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噵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⑺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⑻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名世:名传后世。
⑼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杜甫《咏怀古迹》之五称赞诸葛亮说:“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記》等。

以上《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全诗全文翻译全文赏析及作者出处》有高三网小编收集整理更多古诗词全文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请查看。

高三网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