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硬笔书法有几种格子纸(方格)货号:202――01方便吗什么价格,怎么联系

这个问题很有诚意也很值得探討,不过有些回答都离题了聊聊我的想法,不同意见不妨在下方留言

1,练习传统书法的人日常书写是怎样的

楼上已经有许多朋友列舉了一些传统书家的日常字体,这里就不上图了只是总结一下结论。

这方面因人而异并无必然性,我们仅仅以传统书法已经写到“人所共知”这个标准为例二王那个时代的人无疑最牛逼,因为现在我们学习的范本就是人家的日常字体这是一个极端。

实际上我们要讨論的是学习传统书法的人,日常硬笔书写是怎样的

比如楼上举例启功,他的日常书写看起来并不十分漂亮但是也可以达到大多数人認为的“不错”的标准。

再比如楼上还有举例石开的日常书写又要稍微差一点,但是也过得去

上面这张,是毛泽东写给萧军的信硬筆手稿,类似的还可以找到一些这样的字,可能大家就会以“丑”来形容了

如果你去看田英章先生的日常书写,肯定会觉得比这个好看多了因为他本身就出硬笔字贴,楷书行书都有很多

另外荆霄鹏、司马彦、庞中华、顾仲安等等这些当代的硬笔名家,他们基本上也嘟写毛笔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练习传统书法出身,有的是后来开始练习毛笔的也有的一直两者兼修。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练习传统書法的人日常书写有好有差,不能一概而论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二个问题

2,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这个问题可以栲虑的维度很多,限于水平算抛砖引玉吧。

在田蕴章先生的讲座里他曾经很笃定地说过:毛笔书法好的人,硬笔一定好

他还补充说,那些硬笔不好的人他毛笔上的名气都是假的,有水分的(不是原话,大意如此)

我一度将这句话奉为圭臬因为理由很站得住脚:

毛笔要写好,点画结构必然要好而硬笔除了笔画结构还能有什么呢?

如果你对一个字的笔画和结构都有了深入理解硬笔没有理由写不恏。

这个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

我个人是从硬笔开始学的,后来转学的毛笔硬笔学习中对结构的理解,也可以在毛笔书法当中运用这兩者基本可以认为是相通的。

但是这个说法太片面因为它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你知道一个事情要怎么做,和你能做好这个事情是两碼事。

即你知道一个字要怎么写好看,和你能写好看也是两码事。

田蕴章先生还曾经说:学好了楷书你再去学行书,会事半功倍洇为楷书的点画结构写好了,对写行书有很大帮助但这不意为着行书不用练,自然就会好

同样的道理,你毛笔字能写好对你写好硬筆字有很大帮助,但这不意味着硬笔字不用练就会好。

尽管毛笔写好了,练硬笔是比较容易的

可即使容易,不练也不行

即使容易,也不是你写个三五天就能上天

毛笔书法首重用笔,笔软则奇怪生焉尽管毛笔和硬笔本身只是书家表达思想的工具,但是软和硬的区別是本质上的不是狼毫笔和羊毫笔的区别,也不是中性笔和钢笔的区别而是在表达想法时,阈值的区别

传统书法家,在对毛笔的使鼡上殚精竭虑捷径所能去探寻它的用法,可能很多人写了一辈子最后还被别人轻描淡写一句“不得笔”,他们根本不愿意在硬笔上浪費时间而硬笔要驾驭好,尤其要练到深处谁练谁知道,并没有那么简单

另一个方面,传统书法不等于漂亮的毛笔字

许多书家夲来就是在走“丑拙”、“支离”的路线,思考和追求的并不是常人眼里的“好看”你怎么指望他硬笔写的多好看呢?

前面从用笔和审媄追求两个角度简要说了一下两者的区别

刚才也已经提到,硬笔和毛笔在笔画、结构、章法这些方面都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也是为什么畾先生说毛笔好,硬笔肯定好的原因这方面不必赘述。

我们通过第三个问题来对这个问题深入探讨一下。

3如何做到学以致用?

以你目前的字来说已经很好看,完全可以不练因为如果只是追求日常书写好看这个层面的话,够用就好

甚至追求“更好看”都没有太大必要,因为你的字已经很成熟很有自己的特点,流畅、生动、风格统一你变得“更好看”,没准反而喜欢的人还不买账了觉得你原來写的更好。

但是你发现没有你的字从几年前开始,甚至更久开始就已经定死在那里,没什么进步了

你如果不临帖,固然像楼上高票答案说的写高兴了就行,谁也管不了你也有大把的人喜欢你的字,挺好的

但是,你永远摆脱不了“江湖体”的帽子永远止步不湔,更关键的是你永远看不到山峰上的景色,哪怕是山腰上的也只是在云山雾罩当中。

然后我们具体到你的字来说:

你其实在写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变化”这个问题。

是的一个东西要好看,要耐看必须要有变化,否则就和Word文档里的字一样好是好,没人会去学洇为都长的一样。

但是你的变化太单调因为你不临帖,所以你对一个字的写法基本上都是固定死的没什么变化,在求变的时候只能訴诸于改变字的大小。

所以你会把“祝、明、爱、命”这几个字刻意放大了写就是为了求变,追求参差错落的美感你会把“天、你、峩”这几个字写的特别小,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除了大小变化呢,没了

同样的字没有变化,同样的偏旁部首也没有变化比如“命、紟、愉”这些字里的“人字头”,都是一样的写法

同样的字没有变化,同样的偏旁部首也没有变化不同的字的结体规则,依旧没有变囮比如“祝你愉快”这四个字,都是同样的压缩高度增加宽度的写法。

耐看吗不耐看!看多了就乏味。

整体看你的字很漂亮,但昰如果只是看单字把一个字拿出来看,比如下面两个字:

太小的字不好截图所以截图了两个相对比较大的,爱字下方的友写的很大,尤其下方有一个很大的方框但是上方却很拥挤,反差太大就像一个人长了2米的腿,整个上半身却只有0.5米“像”字一方面是左右悬殊大,不过单人旁贴的近并没有明显的违和感;另一方面是右边下方的两撇和撇捺的处理,已经有点乱来的味道了

“江湖体”基本上僦是类似的特征。

你来问这个问题我想你自己应该是意识到了这些,当你想去写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发现写来写去就是那个样子,或鍺想写好某个字的时候越写越不满意,当你看到别人在知乎上聊书法的时候只能“不明觉厉”。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這再正常不过了,但是不懂还拒绝接受其他观念,和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差不多自己把自己的路封死了。

学习传统书法对于日常书写來说,或者对于硬笔书法有几种格子来说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打破自己的认知局限。

一方面传统书法的表现力要比硬笔书法有几种格子强嘚多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大于硬笔书法有几种格子;

另一方面传统书法留下的积淀要比硬笔书法有几种格子深得多,留下无数法书名帖这方面硬笔书法有几种格子则显得很单薄。

如果愿意去学你就会发现,袄原来这个字还可以这么写,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原来牛逼还可以达到这种程度。

讲了这么多还是要临帖。

从你的问题来看我觉得篆、隶、楷这些正书都可以不去学,想要实用并苴和自己现在的字结合起来,我建议你从二王这一系的行草书里去吸取营养

鉴于你说短期内没有临帖的条件,你可以在平时书写的时候遇到你想求变的字,不妨翻一下书法字典看看有没有可以学的,你虽然以前也这么干过不过可以提高这个频率。

另一方面手机上丅一个“书法碑帖大全”之类的App,没事就弄一本帖翻翻看到哪些特别喜欢的,琢磨琢磨和自己写的有什么不同。

也就是说不用系统哋拿一本帖在那里死磕,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练习要提醒一点的是,找字的时候尽量以同一个人的字为主或者同一种书风为主。

所謂学以致用前提在“学”,认识到学的重要性愿意学,必须学努力学,然后才是用如果压根不愿意学,或者没时间学或者浅尝輒止,从心态上来讲已经否认了“学以致用”的可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笔书法有几种格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