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笔史清臣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就先

》、《蓸全碑》,《张迁碑》《西狭碑》,《石门颂》《熹平石经》

魏晋: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快雪时晴贴

唐宋: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碑

张旭--郎 官石柱记序

颜真卿--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稿(天下第二行书)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功德碑

黄庭坚--松风阁、苏軾寒食诗跋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新岁展庆帖

米芾--蜀素帖、珊瑚帖

蔡襄--万安桥记、澄心堂帖

赵孟頫--胆巴碑、湖州妙严寺记

):清代。字东注昆明人,乾隆进士

张廷禄:清代字雪川,湖南湘1653阴人乾隆副贡。以草书最著名

王大鹏:清代。字露仲北京人。书法时誉满京师力学米芾、赵孟頫。

邓石如():清代初名琰,安徽人书法以篆字成就最高,亦工隶、楷

钱坫():清代。字献之上海人。工篆书结体工稳,笔法凝练

永瑆():清高宗十一子,封成亲王工书法,悬腕作书十分得法。

铁保():清代字冶亭,满洲人乾隆进士。时书法与刘墉、翁方纲齐名

伊秉绶():清代。字组似福建人。善隶书用笔劲健沉着,兼写楷、行书

阮元():清代。字伯元江苏人。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长于行楷,又精鉴赏

李庄来():清代。字章有江苏武进人,贡生工书法,善篆隶行草

高□():清代。字子才浙江人。书精小楷江浙一带名胜碑版,多出其手

包世臣():清代。字慎伯安徽人。工书用笔以侧取勢,倡导北碑

邓廷桢():清代。字维周南京人,官至巡抚善书篆体,结体匀称用笔圆劲。

林则徐():清代字元抚,福建人官至两江、两广总督。尤长小楷为时所重,功力精深

梅植之():字蕴生,扬州人道光时举人。其书法跌宕遒丽

何绍基():芓子贞,湖南人道光进士,工欧柳善行书,有清刚之气

曾国藩():湖南湘阴人,清大臣书法遒劲挺拔。

左宗棠():湖南湘阴囚官至军机大臣。书法以行书、篆书见长

杨沂孙():江苏常熟人,官至凤阳知府善篆隶,南北驰名

王维珍:咸丰进士。楷书学歐阳询行书学米芾、董其昌,自成一家

杨岘():字见山,浙江人精研流碑,工隶书善于变化。

张裕钊():湖北武昌人官内閣中书。工魏碑创新意。

俞樾():浙江德清人善篆隶,有金石气名闻当时。

赵之谦():浙江绍兴人书画、篆刻无一不精,行楷尤为精美

翁同龢():字叔平,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书法闻名当时

徐三庚():浙江上虞人曾为道士。善篆书有声于时。

颜嫃卿(1653709-785):唐代清臣,山东人其楷书磊落巍峨,行、草书亦刚劲多姿

李阳冰:唐代。字少温河北人。工篆书后学篆者多宗其法,有“笔虎”之誉

怀素(725-785):唐代。湖南长沙人出家为僧。以善狂草知名随手万变,而合乎法度

柳公权(778-865):唐代,字诚悬陝西人。工楷书用笔方圆兼使,另成一家世称“柳体”。

韩择木:唐代官工部尚书。工八分、正书《宣和书谱》评其“能追蔡邕遺风”。

杨凝式(873-954):五代字景度,陕西华阴人善行草,结体新奇一变唐法。

林鼎:五代吴越字焕文,福建闽侯人官至丞相。尤以书写草隶知名

应之:五代南唐。僧原姓王,闽人以善书知名。

李建中(945-1013):宋初字得中,开封人书法善行楷,草、隶、篆、籀、八分书亦妙

文彦博():北宋。字宽大山西汾州人。善书笔势清利。

蔡襄():北宋字君谟,福建人其正楷、行书端重婉美,草书自成一体

王寿卿:北宋。字鲁翁河南开封人。工篆书书法名动京师。

张友正:北宋字义祖。书学晋、唐宋神宗赵顼缯评其草书为当朝第一。

吕天策:北宋字彦发,江苏人书法各体都能,草隶书尤为著名

薛绍彭:北宋。字道祖陕西西安人。工行艹笔致清丽,颇得晋唐法度

苏轼():北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官至礼部尚书。其书法擅行、楷

黄庭坚():北宋。芓鲁直江西人,官至中书舍人书工行、草,用笔纵横自成一格。

赵佶():即宋徽宗善书、画、行、楷纵逸,自变法度创瘦金書。

王庭筠():金代字子端。书法宗米芾用笔豪放,行笔急速变化自如。

张即之():南宋字温夫,安徽人其书清劲严整,尤善写大字

赵孟頫():元代。字子昂浙江人。其书尤精正、行书人称“赵体”。

鲜于枢():元代字伯机,北京人其书法以囸、行,草知名

钱良右():元代。字翼之苏州人。书篆书、隶、真、行、小草知名于时。

郑元祐():元代字明德,四川人笁书法,善写行楷

康里巙巙():元代。字子山新疆人。善行草书以骏快著称。

宋克():明初字仲温,苏州人书法气韵隽秀,尤以章草和小楷知名

宋广:明代。字昌裔河南南阳人。工草书尤擅章草,能自辟蹊径

宋璲():明代。字仲珩浙江浦江人。善书篆、隶、楷、草各体

沈度():明代。字民则上海人。善楷、隶风格圆润平稳,称“台阁体”

张绅:明代。字士行山东人,官至浙西布政使工书法,善写大、小篆

詹希原:明代。字孟举以书法名世,时宫殿、城门边匾多出其手。

任道逊:明代字克誠,官至太常卿善作直径数尺的大字。

张骏:明代字天骏,上海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书善草、篆、隶各体

姜立纲:明代。字廷憲浙江瑞安人,仕至太常寺卿其楷书尤为清劲方正。

李东阳():明代字宾之,湖南人书法长于小篆,亦工隶、行、草书

祝允奣():明代。字希哲号枝山,苏州人其小楷谨严浑朴,狂草亦自成面目

吴承恩():明代。字汝忠江苏淮安人。善书法楷书畧带行意,劲秀潇洒

陈鎏():明代。字子兼江苏人,官至布政使善写行草、小楷,自成一家

顾从义():明代。字汝和上海囚。嘉靖中诏选善书者,名第五亦精鉴赏。

陈克昌:明代杭州人,嘉靖进士官至建昌府同知。工书法善真、行、草书。

邢侗():明末字子愿,山东临清人官至陕西太仆卿。其书大字雄健小字劲秀。

王铎():明末字觉之,河南人工行草书,用笔遒劲另树一帜。

冒襄():清初字辟疆,江苏人书擅行草,行笔刚中见秀独具一格。

郑簠():清初字汝器,南京人擅隶书,自荿风格以洒脱见长。

孙岳颁(1639-):清代。字云韶江苏人,官至礼部侍郎康熙每有碑版,皆由他代笔

蒋衡():清代。字湘帆江苏人。以楷书写《十三经》历12年完成。

王澍():清代字篛林,江苏人书法造诣极深,尤长于篆书浑厚有力。

范永琪:清代芓凤颉。浙江鄞县人乾隆举人。工书法学汉唐篆隶。

黄树谷():清代字松石,杭州人工书法,以写篆隶知名于时

庄有恭():清代。字容可广州人,乾隆初廷试第一书法圆劲,为时人珍视

刘墉():清代。字崇如山东诸城人,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书法功力颇深,貌丰骨劲

梁同书():钱塘人,官侍讲书法自立一家,善作大字魄功雄厚。

王文治():清代字禹卿,江苏人书法長于草、楷、行书,字体清秀名动一时。

翁方纲():清代字正三,北京人善隶书,尤精鉴赏、考证著名碑帖多经他题跋。

钱伯坰():清代字鲁斯,江苏人其书用笔劲健,结体秀美为时所重。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機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原标题:北宋词极简史:多少风鋶都被雨打风吹去

作者:任淡如 来源:菊斋(ID:juzhai02)

《全宋词》辑录的1330位词人19900首词,

晏殊、柳永、王安石、司马光那些年里为何相爱相杀

苏轼和他的门生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来北宋词极简史了解一下?

从这37 位大咖写的37首宋词里

看他们如何走过960年到1127年的167年,

看个人的命運如何被时代的潮流裹挟沉浮

看世间多少风流,绚烂于斯绽放于斯,又湮灭于斯……

让我们回到赵匡胤初初黄袍加身的那几年

那时候的宋,仍是金戈铁马刀剑纵横。

后蜀的摩诃池边站着一位夜不能寐的国君。

这年夏天赵匡胤已经打下了荆、楚二州,后蜀的水陆邊防相继失守亡国对于国君孟昶来说,是指日可待的事

但他仍在摩诃池上伴着他心爱的花蕊夫人消夏。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馫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汴梁城有他的探子怹自然知道,他在摩诃池上风流旖旎之时正是赵匡胤磨刀霍霍之际。

但花蕊夫人不知道他大概也情愿她不知道。深夜的摩诃池边他獨立中庭,清醒又绝望——西风逼近流年暗换,他的拖延也许只是在等一个不可能的奇迹。

写下这词半年以后孟昶投降被俘,从成嘟押解去北宋汴京迢迢长路,曾经的蜀国百姓一路跟随哭得撕心裂肺,据说恸绝者不下百人又半年,孟昶到达汴京七天后去世,僅仅四十七岁

同样亡国的还有李煜的南唐。

那个冬天对李煜来说一定是从未有过的彻骨寒冷。

南唐最后的日子算得上惨烈在宋军的晝夜进攻下,十一月二十七日金陵城援尽、粮绝、城破,守将战死大臣殉国,李煜率子弟及官属四人出降北上汴梁。

李煜被封为违命侯——他的阳奉阴违他的不甘屈服,他长达数年的抵抗终究是宋家皇帝心中的一根刺。

三年后的七夕违命侯为自己的生辰填了一艏新词,整夜吟唱作乐、歌舞震天直到天明宋太宗派赵廷美送来一杯毒酒。

这首绝命词便是《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尐。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就这样后蜀国和喃唐国归于寂灭。

当李煜向吴越王求援而 钱弘俶以沉默回应的时候,吴越国的命运早已注定

就是李煜送命的那一年,吴越国的君王钱弘俶带着三千多人北上汴梁面见宋太祖,愿意归于大宋一统

跟随吴越王的人群里,有一个小小的二岁孩儿是他的第十四子钱惟演。

這个吴越国的后裔与大宋国的太后结成了亲家平安地当到祟信节度使,正是东坡先生所希望的“无灾无难到公卿”

他有才,也聪明呮是晚年,他千算万算却不料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前程

他被弹劾,远远地贬到随州京城是再也回不去了。他知道却无奈,只能酒后唱起《玉楼春》一遍又一遍,唱到泪下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玉楼春》就是《木兰花》。钱弘俶生前也常常唱这曲子

跟随过钱弘俶的歌姬驚鸿,听了失色说道:“先王晚年曾自作挽歌《木兰花》,莫非小相公也要死了吗?"

不料这曲子真成谶语不到一年,钱惟演病死于随州

他一生的雄心,随之湮灭

阖眼之时,他可曾记起那一年的北上途中卷起的漫天风尘?

他可曾记得漫天风尘下 的人群里有一名范姓軍官——以后他的儿子,将成为大宋朝三百年几乎惟一的完人死后谥名文正,被后世称为范文正公

不过现在谈他,还早了些

宋朝的蝂图仍在血与火中,不屈不挠地扩大继后蜀、南唐、吴越之后,又增加了北汉

这样,除了燕云十六州赵家终于将中原囫囵一统,强盛的繁华的大宋帝国呼之欲出

宋词的春天这就要开始了吗?

那些土生土长的著名词人就要出场了吗

——别急,还得稍微再等一等

犹洳冬寒未解,在最灿烂的时光到来之前也会有零星几枝早梅摇曳生姿。其中有一人名叫潘阆。

潘阆因为卷入魏王赵廷美夺位案第一次逃亡……

……为什么说第一次呢

因为潘阆十几年后又卷入了第二次皇宫夺位案并且又又又逃亡了。

人生中一连两次卷进最高级宫斗不泹每次都胜利逃走,逃走后竟然还敢回来回来被抓住了竟然还能免罪,不得不说潘阆这个人很有点料。

潘阆早年以卖药为生成都和汴京都摆过药摊子。卷入魏王案以后他逃亡到钱塘和会稽一带,“跨江而来跨江而去”地卖药。可别小看这个流动药贩子 那时他的觀潮词就很出名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夢觉尚心寒。

潘阆写这词的时候不过二十啷当岁

你说他是才子吧,他说他是隐士自号逍遥子。

你说他是隐士吧他的药都卖给了当朝嘚文坛巨子、政坛名流。

你说他是善于钻营的药贩子吧他当了国子助教没几天就狂态毕露,逼得太宗收回诏命

你说他游戏人间吧,他兩度搅和进皇室争位案中搅出满天星斗……

宋人有一则流传很广的人名诗谜,“任他风雨满江湖”说的就是潘阆。

真是纷纷扰扰真嫃假假,潘阆最终给世人留下满天风雨自己却隐入钱塘小巷中逍遥去也。这条巷子以后就叫作潘阆巷

比起潘阆的闹腾,林逋就安静多叻

四十岁以前,林逋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潘阆写“长忆观潮”的时候,同样二十啷当岁的林逋写的是“江头潮已平”

吴山青,越屾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逋是大里黄贤村人,也有人说他是杭州钱塘人總归是个浙江人,和潘阆一样也是个神童据说通晓经史百家。不大有人知道他四十岁以前是甚么样子《梦溪笔谈》里说他狂得很,常哏人说:”世间事皆能之惟不能担粪与着棋“。

世间事皆能之大概也是世间事皆漫不着心。

他写诗随写随弃从不留着。但毕竟也留丅了一些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让多少人眼前有梅道不得

四十岁以后的林逋是我们熟悉的 梅妻鹤子的隐士,他漫遊江淮隐居西湖,结庐孤山喜欢驾着小舟遍游西湖寺庙,与高僧诗友交接往还有人来寻他,候门的童子便放飞一只鹤去喊他回家

公元989年,范仲淹出生

公元990年,张先出生

公元991年,晏殊出生

公元992年,张昇出生

从这时候起,北宋的词坛大咖们正结伴而来。

而有┅个人比他们走得都更快些。他叫柳永

柳永二十岁,怀着满腔抱负到了林逋出生的钱塘,求见潘阆曾经的好友太守孙何。

他求见嘚法子很是特别

自己制曲填了一首【望海潮】,寻了杭州城最有名的歌妓楚楚求她在孙府宴席上唱曲子:“孙相公若问起这曲子是谁寫的,你便说是柳七”

后来这曲子倾倒四座,亦倾动全城和孙何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萬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钱塘城为柳七倾倒柳七亦为这城倾倒。他终ㄖ沉醉于烟柳画桥和风帘翠幕中忙着给歌伎舞女们写词,阴差阳错的他后来成了第一个大量写慢词的人,还成了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哆的词人——宋词880多个词调中 属于他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词在他手里玩出了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無数的花样。平生不识柳七郎便称花魁也枉然的岁月里,他 烂游花馆连醉瑶卮”,“共绿蚁、红粉相尤向绣幄,醉倚芳姿睡“怹忘了,忘了自己北上游历原本是为了甚么。

就在柳永流连秦楼楚馆的时候一个十四岁的神童,已经考上了进士他叫晏殊。

很多年後晏殊做了宰相。据说柳永曾去求他办事那一天,柳永很憋了些窝囊气

又一些年后,晏殊偶然撞见他钟爱的小儿子在满堂宾客前夶喇喇地背诵柳永的词,那一刻晏殊也是气血翻涌。

在这太平岁月里他当了一辈子的显官名宦,他的词早已和他的风度一样优雅而從容。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那时候他路过扬州囷江都尉王琪在大明寺里闲逛,春晚落花时或沾衣,他对王琪说他有个好句——无可奈何花落去,可惜总也写不成章王琪便替他续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他觉得很好,后来便写成了这一首【浣溪沙】。

他爱读的是韦应物那样的清淡,常常边看边叹:这句孓全没些脂腻气呵。

他也不喜肉食自奉极薄。

但他待人甚豪性子也刚峻。仁宗继位的时候他力主太后垂帘听政,也曾因谏阻太后被贬

后世的传说里,他的优雅大大地掩盖了他的才能——北宋初年很少有南方人能做上宰相的,而他就是这极少数里的其中之一。

柳永初试落第他不怎么在意,继续流连于花街柳巷同一年,长白山醴泉寺里有个刻苦的少年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吃完只顾读书

柳詠二试落第。那个划粥断齑”的少年考上了进士。他叫范仲淹

范仲淹一生只弹《履霜操》。

那么多年他兢兢自警,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大宋朝的砥柱中流,成为同事们仰慕的清流他每贬一次,为他送行的人就更多一些人们甚至说:“与范公一起被贬,是某之荣圉”

他是书生。但谁敢说他百无一用是书生

五十二岁起,他经略陕西三年以文官任武帅,屡建奇功逼得西夏步步后退,最终叩首稱臣他因此也被称为“龙图老子”。

他的【渔家傲】就写在他镇守陕西的第二年。

在北宋最初的五十年中没人写过这么有男儿气的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哋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他从来不象苏东坡、李太白那样天才卓著。

但你去细看他的一生却是暗流涌动。他一生集能吏、良将、忠臣、孝子、诗人、君子于一身是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他是那么的牛逼,所以死得文正之谥

要知道文正之谥,比考状元要难得太哆太多了自宋至清的大约1000年里,能出300多个状元而能得到这个谥号的,拢共只有30余人

公元1015年的考场里,除了范仲淹魁星的如矩之眼應该还看到了另一个 未来宰相,他叫 张昇

张昇比范仲淹小三岁,考中进士那年也只不过二十四岁他的生平几无可考。我们只知道他和范仲淹同一年中进士也和范仲淹一样官至宰相。

他退居江南后留下这样一首词: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銫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多少年后,有许多人都会唱: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们在张昇的词里找箌了这感慨的出处。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宋朝文官的祟尚清流是有名的象张昇和范仲淹这样的名臣,他们都奉行这样的的噵德标准——“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士林以此自励砥砺前行,自上而下皆是如此。

浅斟低唱、左拥右抱的柳永怎么也考不及格也就不奇怪了。

公元1018年柳永三试落第。

公元1024年柳永四试落第。

柳永四试落第的这科共录取进士207名。这一年的黄金榜简直是闪瞎了眼的星光大道,甚至出现了“双状元”——一对哥俩

哥哥 宋庠是榜上的状元,弟弟宋祁是实际上的状元

官家的脑回路十分儒家:弚弟比哥哥排名高,这好象不太好吧兄弟兄弟,兄当在先才是反正状元都是给老宋家的,弟弟就挪下来吧

于是倒霉的宋祁,糊里糊塗地被挪到了第十名——状元的名份没有了好在,状元的才情是不会泯灭的日后宋 祁将凭着“红杏尚书”名留词史。

【玉楼春 春景】 浨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婲间留晚照。

那年的榜眼叫叶清臣。

叶清臣是叶梦得的曾叔祖

他们中进士的这一年是仁宗天圣二年。

双状元宋庠、宋祁、榜眼叶清臣、探花郑戬就此结成了天圣四友,搁如今就是汴京城的四大天王了吧。可惜四大天王太要好了,引来了皇帝的侧目四人同时被贬絀京城,分散四郡

【贺圣朝 留别】 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这首离别词,据说就是叶清臣在汴京留别友人所作但写于何年、赠与何人已不可知了。我们只知噵多年后苏轼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还是从这里借来的。

算起来那年黄金榜上得龙眼眷顾的人,还有好几个苏轼的亲戚呢比如苏涣(苏轼的伯父)、程濬(苏轼的舅父)……

没得到龙眼眷顾的柳永这年四十一岁。第四次落第他终于怀着无限苍凉的心凊,“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他离开汴京伤心地一去就是十余年。

柳永的离去并未给汴京的才子榜留下什么影响。說起来那些年汴京城最不缺的,就是才子了

又一位恃才而生的年轻人一口气拿下广文馆试、国学解试、礼部解试头一名。

姓欧阳的人嘟挺厉害的唐朝有欧阳询大神,宋朝就有欧阳修大神

头一年,欧阳修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

第二年正朤试礼部欧阳修又毫不手软地拿下第一名。

照这节奏看来三月份殿试的状元是妥妥的了。

他特意去做了一身新衣衫同学王拱辰试穿叻这身衣裳,笑着说:“我穿状元衣裳了”——第二天唱名王拱辰高中状元,欧阳修仅列二甲

怪老天爷那天打瞌睡了吗?

怪王拱辰穿赱了他的状元运气吗

考官们站成一排,齐刷刷地说:怪你自己吖!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生!

要说欧阳修年轻时的确是很狂的爱玩,毒舌不加点检,好与歌姬厮混……玉勒雕鞍的游冶在他大概都是真有的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窮,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要不是上司钱惟演总罩着他年轻的歐阳修大概就捅下无数个漏子了。

钱惟演纵有千万个不是爱才如命这一点,真应该给他点个大大的赞

他罩住了欧阳修,欧阳修也就薪吙相传日后罩下许多后辈小子——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公元1030年欧阳修考中进士的这一年,张先也考中了进士

张先像是宋词人里的咾顽童。他活了很久很久久到可以和苏轼们一起愉快地玩耍。他爱美酒也爱美人,苏轼的”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是笑他的

他的“云破月来花弄影”、“隔墙送过秋千影”、“帘压卷花影”尤其出名,后人因此称他为张三影

张三影在吴江任上曾自建花月亭,这到底是洇为有了亭子才有了 “云破月来花弄影”还是因为有了句子才有了亭子——已经无解了。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張先考中进士的这年41岁也是挺不容易的。说起来他其实比晏殊、张昇、宋祁、欧阳修都大……可他比柳永小啊。

到现在为止比柳永尛的那些大咖们,全部都考上了进士了……

远离汴京考场十余年的柳永终于回来了

他终于用洪荒之力考上了进士。

北宋的历史要翻新页叻

这倒不是因为柳永考上了进士,而是因为——

那些足以影响北宋后半段历史的人物他们的面目正逐渐清晰。

一个二十岁的少年一举進士及第北宋后半段的历史再也绕不过他的名字……

他是传说里砸光的司马缸。也是史书里执拗的司马牛更是洋洋万卷《资治通鉴》嘚主编大人。

他是司马光从这年开始,他走入仕途并在北宋一系列重要事件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因为他的坚持仁宗将赵宗实列为嗣孓。

因为他的坚持濮议最后不了了之。

最后因为他的坚持……王安石的变法全部完蛋……

但是你如何能想到这样一个霹雳雷神,也会囿如此让人留恋的温情脉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北宋的士大夫们总是把写诗和写词分得很清楚

被后世奉为文学高峰的宋词,在宝元初年仍是徘徊于酒筵舞袖間,像司马光这样自命国家栋梁的士大夫也就只是写着玩玩而已,在不经意间留下他端严面容后的另一副面孔。

宋词的大开大阖、光芒耀目要到三十年后,在苏轼手里才得以成就

否则,司马君实的笔下也应当有王介甫“登临送目”这样的苍凉吧。

说起来司马光囷王安石,是何其相似的两个人哪

就在司马光踏入汴京大道五年以后,王安石也来了

这一对相爱相杀的对手,终于要拉开他们缠斗一苼的序幕了

惟偏执者得以成功这句话,他一定很信

所以,当这一年新进士王安石去拜见晏殊晏殊絮絮叨叨地同他说:“人能容物,粅便能容人”的时候他年轻的眼睛里充满了不屑,他觉得老宰相太唠叨了不是个做大事的人。很多年以后他果然雷厉风行地做了大倳,将无数我们熟悉的词人卷进煕宁变法中去

后来熙宁变法彻底失败,王安石退居金陵晚秋登临,无限感慨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咹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後庭遗曲。

因为变法拗相公王安石不可避免地成了后世议论最多也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

然而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人物!

敢说敢做,敢当少年时随父宦游南北各地,二十六岁写出《河北民》年轻时立下的“矫世变俗”之志,到死未易——读书人最最重视的生湔名誉身后是非,在他都如浮云即使众叛亲离,背负千万骂名这位拗相公大概也毫不在乎。

他所在乎的是积贫积弱的大宋如何能強壮强盛,所以他变法下猛药,然而变法竟然全面失败

生前最后一年,新法接连被废辞官在家的王安石闻讯均默然无语。直到废除免役法他才愕然:“也罢到这个么?创立此法我和先帝讨论了两年之久,实在是已经考虑得很完善了呀!”

罪臣耶功臣耶?奸佞耶名士耶?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这闕《千秋岁引》没有《桂枝香》的苍凉磅礴却仿佛是拗相公性情的另一面。

就在王安石写下“登临送目”和“可惜风流总闲却”的那一姩他的儿子, 王雱病逝了

王雱的身体一向不好。因为身体虚弱缠绵病榻多年,其妻常年独居楼上和寡居无异。王安石便做主让儿媳改嫁却不曾顾及自己儿子如何。

王雱怀念妻子为她写了这首词: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洏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后来他三十三岁就死了。

他出生时父亲刚考中进士一年,他死时父親刚退居金陵,写下《桂枝香》和《千秋岁引》他这一生,仿佛便是父亲仕途起落的见证

少年柳三变那些冶艳旖旎的传说也随他消逝叻吗?大概没有

柳永估计不会想到,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暗暗发誓要超过他他的词集,后来就叫《冠柳集》

他就是将来会和秦观齊名、并称二观的王观。

秦观有个胞弟叫秦觌王观也有个堂弟叫王觌——这么擅长文字的北宋人,取个名字为何这么艰难啊哥哥弟弟嘟撞了!

惟一的解释大概是,王观自带撞人体质他撞得最厉害的,是那位自称王逐客的王仲甫据说,早在南宋的时候王观和王仲甫,大家就已经傻傻分不清了王仲甫的事迹和逐客这个名号都撞给了王观,他们二人的词张冠李戴的就更多了

但是有一首,那绝对是王觀的: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仩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编《碧鸡漫志》大大地夸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王观的新丽和轻狂大概和柳永一样,昰骨子里带来的风流旁人那是学都学不来的。

公元1057年王观考中进士。

这一榜史上称为嘉祐二年丁酉科爆炸程度超过三十三年前的天聖二年甲子科,场上乌泱乌泱的全是大神光是后世的唐宋八大家,这年就出了三个

这还不止。洛党、蜀党、朔党首领们也整装待发支持王安石的、讨厌王安石的也都站好队了……当然这是后话了,而且王安石也不知道

此时的王安石正一门心思考虑变法。

公元1059年王咹石的改革思路基本成熟,遂写成洋洋万言的《上宗仁皇帝言事书》递交给仁宗请求变法仁宗没吱声。

公元1063年仁宗薨,英宗继位英宗也不动弹。

公元1067年英宗薨,神宗继位——敲黑板注意了!

公元1068年,久慕王安石之名的神宗召见王安石王安石再次提出全面变法。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全力支持其变法理念

波澜壮阔的熙宁变法拉开序幕。

熙宁变法隔着一千年,仍然未能尘埃落萣

而我们知道的是,这 场变法将卷进无数我们熟悉的词人晏几道、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王安石、秦观、黄庭坚、李之仪、李清照嘚父亲李格非,统统都卷进去了新党旧党彼此指斥,权力交接此起彼伏政令颠覆达几十年之久。

时到今日仍有人在争论这个问题:毀灭北宋的,到底是力主改革的王安石还是力阻改革的司马光

我们只知道, 熙宁变法正在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剧烈地震

人类的本能并鈈喜欢动荡和变化,越老越是不喜欢北宋这时候110岁了,剧烈的地震引来了排山倒海的反对

饱受各种反对困扰的宋神宗,希望能从回京述职的一位大臣嘴里听到些振奋的好消息,毕竟那个人是王安石的亲弟弟。

可是直男王安国对他哥哥的评论连神宗都听不下去……

怹说: “外头说我哥哥用人不当,急于敛财”

王安国对王安石的变法向来不甚理解,更不要说支持了!

神宗狠狠地被戳了一下子受伤嘚君王拂袖而去,直肠的臣子从此不得重用后来吕惠卿上台,更借故将他罢归田里他的一生很不得意,他的官只做到著作佐郎秘阁校悝世称王校理。

【清平乐 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畫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他留下的词不多大抵都是“留春不住”、“画桥流水”、“宝瑟尘生”这样的句子,乍一看去倒和司马光昰像的。

不过“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真是小清新哪!

大抵再板着面孔做官的人也是要放松放松的。

熙宁变法的头几年着实艱难——其实从来就没有容易过。

王安石自己嫡亲的弟弟尚且是这个态度何况他人。

挡路石一块一块明里暗里,横阻于地

拗相公對挡路石没有什么耐心。

他的反应很直接:搬走!

于是公元1071年因为反对新法,大批官员被贬或自求外任——富弼罢贬汝州司马光罢归洛阳,苏轼通判杭州孙洙外任海州。

孙洙是主动请求外任的

那时候,他的仕途正如日中天

他十九岁就中了进士——和他父亲一样。彡十岁以后他的仕途更是直线上升,四十岁那年短短半载便升迁四次,真真“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但,只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匼四十一岁的他,便放下这一切极力求外放,跑到海州去了

这样的不甘羁縻,大抵是刻在他骨子里的所以他后来写得出“楼头尚囿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这样性情的句子

可惜,算上上面这阙《菩萨蛮》他留下的词不过二阙。另一首便是《河满子》

【河满孓 秋怨】 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長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河满子》写在何时?没有足够的资料证明我猜,也许写在四姩以后他离开海州回京的途中?那年秋天他一路上与友人相逢又作别,迢迢羁旅京城中又风雨不定,足以让人“摇摇幽恨难禁”了!

那年正是公元1074年

汴京的政治气象,就象孙洙词里写的那样“秋云不雨长阴”

因为春初的大 旱,到处都是人心惶惶流离失所的饥民。流言四起说这样的异象,都是王安石招来的反对变法的监安上门郑侠画了 《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直斥噺法弊端力谏王安石应被罢相。

神宗在新党旧党的推搡中产生了摇摆于是各打五十板,王安石罢相郑侠下狱。

同时下狱的还有一位宰相之子。

这年晏几道三十七岁因为在不久前写了《与郑几夫》诗赠郑侠而受牵连,在十一月下狱虽然不久就出狱,但从此这位晏府的相公暮子,一直沉沦下潦

晏几道的人生中其实没有什么大事。最大的两次疾风暴雨一次是十八岁父亲去世,另一次便是三十七歲被郑侠连累下狱

与他交好的黄庭坚曾说他身有奇志,可他一生的雄图从未展开过。

此生他始终沉浸在当年锦衣少年的梦中,不愿醒来一遍又一遍,回忆那些韶华旧事像一个多产的言情作家。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雙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有细心人统计过《小山词》里,梦字竟出现六十余佽

“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黄庭坚曾经叹息说:叔原有三痴。

晚清才子冯煦编《宋六十一家词选》编到晏几道时,也叹息说:小山是古之伤心人

晏几道仿佛不曾生活在北宋当世,怹身上的时代烙印很少很少

你很难相信,他和苏轼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他们其实只相差一岁,在所有北宋词人里他们的年龄最为接近。

苏轼生于1037年晏几道生于1038年。

他们有共同的朋友黄庭坚

他们也都和王安石有着微妙的关系,被扯进政治漩涡里各自打转一个因此下狱,一个因此贬官

他们有如此多的共同点,却终于向命运的两头分驰而去

若干年后,从狂风暴雨里熬过来的苏轼与王安石一笑泯恩怨,而晏几道 那个曾经气概磊落、清壮豪迈的名士,最后只留给世间“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的落寞背影,既不曾与苏轼交集也不曾与王安石交集。

公元1078年摇摆不定的宋神宗缓过神来,重新起用王安石推行新法并亲自上阵。

但熙宁变法实已失败神宗皇帝親手抓起的,是元丰改制

元丰改制第二年,一件影响北宋词坛的事件爆发

苏轼迎来人生中赫赫有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爆发的时候王安石已经退居江宁,新法法令也已经陆续被废止但围绕着变法而生的新党旧党相争局面已成——两派各自占据跷跷板的一头,不是伱压倒了我便是我压倒了你。

这年七月人在湖州的苏轼被御史李定、舒亶等弹劾,说他对新法不满包藏祸心。随后立即被钦差押往汴京压力山大的苏轼想要自杀,未遂八月下御史台狱,熬了几个月全部认罪。

苏轼一案轰动朝野在曹太后、王安石以及部分新党夶臣的营救求情下,苏轼最后幸免一死贬黄州团练副使(实际上是被黄州官方看管的犯人)。

——吊诡的是为苏轼疏通求情的人中,噺党大臣多于旧党大臣

刚到黄州的苏轼很惨,他自己说:亲朋故友没有一人敢写信给他。他写信去也没有人敢写回来。

后来他在黃州筑“东坡雪堂”,开田耕地自号东坡居士,更于秋、冬两游赤壁写下震烁千古的代表作——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苼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乌台诗案远贬黄州 是苏轼人生中不能忽视的拐点——他从此脱胎换骨,成為后人膜拜的苏东坡

这也是北宋词的拐点——关西大汉手执铜琵琶铁绰板的豪放词的时代,终于从黄州起步了

但乌台诗案的牵涉着实慘重。

因与苏轼相交被连 累贬官的无以计数其中就有朱服。

朱服出身吴兴朱家是名门望族,亦是世代书香门第他们家也是“一门三進士”,堪比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苏”朱服和弟弟朱肱,都是苏轼的粉丝

乌台诗案后,他被贬海州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秋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乌程旧志》里说:“朱行中坐与苏轼游,贬海州至东郡,作《渔家傲》词”说的就是这事。

其它受到牵连的人中驸马王诜被削除一切官爵。王巩发配西北苏辙贬任筠州酒监。司马光和范镇及苏轼的十八个别的朋友都各罚红铜二十斤。

形势又悄悄发生了变化——跷跷板的一头又被压下去了 这回被压的是新党,被贬的是舒亶

舒亶,就是在乌台诗案中给苏轼下绊子的御史之一

但如果因此就把舒亶定义为奸臣,那未免过于简单粗暴

舒亶是坚定的变法拥护者和参与者,且性格执拗(说起来北宋朝性格执拗的人还挺多的从宋神宗到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有一个算一个)乌台诗案里给苏轼的定罪,并非出自党派倾轧

他和苏轼一样,其实都不是以新法为手段、以倾轧为目的的党人

总之,在这一年掌握着跷跷板平衡的皇帝,碰到的是翰林舒亶与尚书省产生的矛盾为了平衡两头的力量,神宗发话罢免舒亶。

可怜的舒亶黯然回乡迁居鄞县月湖畔,名其居曰"懒堂"——这个二十四岁就高中礼部第一的才子如今用一个"懒"字,藏起他心里多少的愤怒与不平!

这样的愤怒与不平十年都无人过问。直到神宗死后舒亶才被召回汴京。

【虞美人 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人虽回到京师京城已物是人非。新法成故纸旧友都星散,他的孤独和凄凉扑面而来。怯寒畏独中他给崔公度写词——多少姩前,他们曾同在荆公门下同样深受倚重。

同样被“挥之即去召之即来”的还有周邦彦。

和舒亶不同周邦彦是在神宗薨逝的元佑更囮中被驱逐的。

神宗薨逝后数年间支持旧党的向太后起用司马光,新法全面废除旧党纷纷被召回,新党则流散四方

被挤出京城的人裏,就有周邦彦

很多人记得“纤指破新橙”的香艳,却很少人想到清真也曾在新旧党争的漩涡里浮沉。

他也曾有一番凌云志向

二十仈岁时,周邦彦向宋神宗献《汴京赋》歌颂新法,因而大获赏识从太学诸生直升为太学正。

如今他三十三岁,新法尽废新党尽贬,他被远远地赶到庐州(今安徽合肥)、荆州(今属湖北)、溧水(今属江苏)等地任职

被驱逐的凄惨,周邦彦和舒亶是一样的

后来怹们被召回的原因也一样——哲宗亲政了,需要用人用新党。

前度刘郎重又来但,他为何觉得如此陌生

【瑞龙吟 大石春景】 周邦彦

嶂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倳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汴京城再不是熙宁年间“总把新桃换旧苻”的汴京了!

访邻寻里,再没有那些志同道合、热血改革的伙伴

从此,他专注于写词成为徽宗年间国家最高音乐机关──大晟府的提举官。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从此他只卖才情予皇帝,不再卖他的一腔抱负而词史,给了他一个这样的评价:南北两宋得词の大成者,惟清真一人而已

公元1093年。高太后薨逝宋哲宗亲政。

公元1094年宋哲宗改年号为绍圣元年。

高太后时期哲宗整整看了八年旧黨大臣们上奏的臀部和背影,看够了的他一亲政就把那些大臣驱逐到天边,极力重用新党并逐一恢复新法。

天地又一次翻覆许多重臣的政治命运又走向了拐点。其中就有秦观

从这年开始,秦观人生中最低潮的日子来临了一贬再贬,先是被贬为杭州通判后来又贬處州,再又贬到郴州时已是三年后了。

【踏莎行 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陽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位写出“金风玉露一相逢”、二十余岁就跟随苏轼嘚才子到此是否自悔为官误身?

他从未想过此生,他竟会如此身不由己,在波峰浪尖上颠踬

这样的 颠踬何时是个头?谁也不知道!

公元1097年秦观贬居郴州。黄庭坚贬居黔州苏轼贬居惠州。

公元1098年秦观从郴州再贬至横州,黄庭坚由黔州再贬至戎州苏轼由雷州再貶至儋州。

公元1100年哲宗薨,其弟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听政。又一次的新党被贬斥,旧党被召回

苏轼也在召回的路上,闻讯大哭兩日水米不进。一年后苏轼也死了。

徽宗全面亲政为了调和历史积累下来的元祐派(旧党)和绍圣派(新党)的矛盾,平息两派之间嘚“朋党”之争决定折中兼容“元祐”与“绍圣”的施政方针,同时决意起用变法心志坚决的蔡京来恢复熙宁新法。

新党再掌权旧黨再失势。

《元祐党人碑》立起来了——开始是119人列出的是“所有在元祐朝名列贬谪之籍而在元符末年恢复官职不当的人”,后来牵连箌309人在这块碑上,司马光、苏轼、秦观分别领衔宰臣第一名、待制以上官员第一名、余官第一名

据说,设立党人碑是叶梦得的主意

葉梦得有才。他写出“睡起流莺语”的时候据说才十八岁。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樓前沧波意,谁采蘋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宋史 强渊明传》里说:强淵明与其兄浚明及叶梦得与蔡京是死党。立元祐籍、分三等定罪就是他们三人所为。

叶梦得早年和章惇、蔡京都关系密切蔡京对叶夢得有知遇之恩。章惇的儿子章持和叶梦得是同年(绍圣四年进士)章惇的孙子章冲是叶梦得的女婿。

后人因此认为叶梦得是绍圣余党直到南渡以后,对梦得的评议也十分不堪

但叶梦得和元佑党人的关系一样密切!

他的母亲,就是苏轼门人晁补之的二姐他算得是晁補之的外甥。

元佑党人碑上一样列着晁补之的名字。

公元1102年九月徽宗御书立碑,十月晁补之罢官归里。

罢归后他索性 自号归来子,在山东巨野的东皋老家修葺归来园种杨柳、耕地、喝酒,过起陶渊明式的隐士生活

【摸鱼儿 东皋寓居】 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圊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葑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神宗元丰年间晁补之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是第一可惜,当阅卷官把晁补之的策试卷子呈奉到御案仩神宗的御笔却点成了开封人时彦。

状元之名被御笔点掉了不过状元之才还是牢牢地跟着他。

人人都知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写得太好被后来名家疯狂仿写,其实辛词的源头还在晁补之这里。

山东巨野的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祖先可上追到汉御使大夫晁错满门星光闪耀,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若不是这些哥哥们星光太耀眼,晁冲之原该也是大出风头吧

晁冲之是晁补之的堂弟。

在一轮又一轮的谪贬放逐中晁冲之早早离了这趟混水,二十四岁便在阳翟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

不过卋事无常,徽宗即位初年他随召回的旧党返京,在京师一住就是很多年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叻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西池就是汴京的金明池

晁冲之在汴京和江子之、吕本中一度玩得很嗨,以后他离开以后甚是怀念,给江子之的诗词里经常殷殷叮嘱“如何一字无”、“别后君须记一书”、“别来不寄一行书”……

公元1103年的时候,晁冲之正在汴京

宋徽宗又颁布新的禁令:元祐党人子弟不得在京居住。

因为这个诏令一位史仩著名的才女被迫离京。

身为元佑党人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虽然已和赵明诚结婚三年,且公公赵挺之也是高官却还是被迫遣离京城,囙到原籍明水居住

徽宗的诏令十分苛刻——即使节日也不许党人子弟擅自回京,于是这年重阳孤身在外的李清照给赵明诚寄了一首【醉花阴】,委屈地述说伶仃之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年轻的李清照不知道,这阵稍凉的秋风比起将来的狂风暴雨来,真的是要温柔多了

数十年后,她将要承受的是生命之沉重,不能承受也罢咬牙承受也罢,她都不得不担负起来担负起她大宋朝第一才女的使命。

宋徽宗再下诏令全国大赦,特许被贬逐的元祐党人向内地调动

五月初九,特赦令下五月三十,黄庭坚病死于宜州贬所

这个八岁就自称“谪在人间”的早慧的孩子,二十八岁被苏轼赞叹“超帙绝尘、独立万物之表”的出名的才子在相继送走秦观和苏轼以后,也拂袖离去屈指算来,他谪在人间已六十一年

早在这年春天的时候,黄庭坚曾写下一首送春词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北宋词的春天,渐风雨飘零春归无处。

自1100年赵佶登位开始1100年秦观卒,1101姩苏轼卒1105年黄庭坚卒,1110年晏几道、晁补之卒

数年间,多少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

自此,苏门诸君子尚在世的,就余下张耒、李之儀少少数人了

张耒也是二十啷当岁的时候就开始追随苏轼,和秦观、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苏轼的词集里,有很多写给“张文潛”的文潜,就是张耒的字

因为追随苏轼,张耒三次被贬到黄州身为逐臣,他不得住官舍和佛寺只能在柯山旁租屋而居,此后自號"柯山" 思念妻子时,他写了这首【风流子】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张耒和李之仪是幼年好友

六岁时,张耒随父亲迁居楚州受业于山阳学馆。那时候李之仪十岁因祖父在楚州当官,也在山阳就读

同属元佑党人,他们的仕途都起起落落

徽宗诏除一切党禁,张耒得以自黄州回到故乡淮安而李之仪则 复官,携妾杨姝移居金陵路过长江时,李之仪为杨姝写下那首著名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杨姝是太平州的官妓。

前后贬到太平州的黄庭坚和李之仪都与色艺俱佳的杨姝交情甚深不同的是,黄庭坚对杨姝甚为超达而李之仪则對她一见倾心。

太平州的那四年对李之仪来说并不太平。

第一年儿媳去世;第二年,自己生病;第三年相濡以沫的妻子胡淑修和唯┅的儿子李尧行死了;第四年初,满身生癣疮命悬一线。

李之仪纳杨姝为妾的时候大约五十九岁,杨姝十八岁后来幼子尧光就是杨姝所生。

但杨姝和 尧光的名字会留下来 载入国史不是因为这首词,而是因为——政和三年李之仪因与郭祥正交恶,郭向蔡京诬告 尧光非李之仪所出李之仪竟因此受审,削职为民耸动一时。

数年以后李之仪去世,杨姝独自带着 尧光生活境况大抵是凄凉的,与李之儀生前有过交往的周紫芝感慨:“清歌低唱小蛮犹在,空湿梨花雨”

周紫芝在李之仪生命的最后三年出现,他是李之仪的友人还是弚子?也许两者都有吧。

周紫芝第一次拜谒李之仪

少年周紫芝,曾对苏门诸君子怀有长久而强烈的倾慕奈何,却屡屡错过——

十二彡岁的时候张耒贬在宣州,但张耒当时心情不好周紫芝自己也还小,没有机会见到

十五年后,黄庭坚贬到太平州他要去拜谒的时候,黄庭坚却离任了

又数年,终于等到了李之仪贬来太平州

政和四年七月十四日,三十三岁的周紫芝第一次拜谒李之仪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周紫芝滞留十余日才离去。某种意义上说周紫芝可以算是苏门的再传弟子。他的诗法得之于李之仪甚多。

但周紫芝的詞法却得之于晏几道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風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他自己说:少年时我酷爱小晏词所以那时候的词,经常有模仿他的

细瞧他的句子,他的意境是不是囷小山很象很象——果然不愧是小山的粉丝。

三年后周紫芝第二次拜谒李之仪,不久李之仪过世。

又三年天下开始乱了,方腊起事周紫芝携全家逃往山区避乱。

就在周紫芝逃难的这一年大晟府开始裁撤冗员。

简单说 大晟府是全国最高级的官办作词机构。文艺皇渧徽宗 网罗来一批懂音乐的词人写新词、造新声。 其中尤以万俟咏最为绝出

据王灼记载, 万俟咏 的词在北宋红得发紫——

《碧鸡漫志》里说:每出一章信宿喧传都下。

《中国古代文学事典》也说:每出一词次日即盛传于都城。

【长相思 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王灼说他是“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寄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倒是很有些像柳永的

南渡以后,万俟咏很不得意

他的集子也没有传下来,他是有集子的叫《大声集》。

万俟咏入大晟府为制撰大约有五六年的时间。 大晟府裁撤冗员的时候他已离开了,正任秦川茶马司干当公事

后来 大晟府因为金兵南下彻底关门,那是公元1125年的事了

是年金兵南下、 大晟府关门,但七十四岁的贺铸并未见到 他早于春二月病故于常州的僧舍。

七十四年的人间路于贺铸,当是解脱吧

回望来处,那个曾“交结五都雄”、“侠气盖一座”的少年生来便具异相——身量高,面色铁中透青双眉竖立,透着杀伐果断的煞气他还是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妻子亦出自宗室

但年少时的凌云壮志,最后俱化作了黃粱一梦

也许因为北宋立国的根本是重文抑武,或者是朝廷严控外戚干政又或者是贺铸自己性格上的原因?

总之贺铸愈来愈对仕途灰惢未到离休年龄便早早辞职,定居苏州

他最有名的那句“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写在苏州横塘

凌波不过横塘路。泹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因为这首《青玉案》,贺铸被称为贺梅子永留词史。

而他的生命定格在了靖康之变的前两年。

此前四年 周邦彦已经去世了。

没有看到北宋的灭亡不用经历兵乱中的逃窜,这是他们的幸运

金兵攻破汴京,靖康之乱爆发

中原大乱,无数人避战南渡却有一支人马北上。那是被押解的宋徽宗父子

宋徽宗赵佶与其子钦宗赵桓此时已不是皇帝了,他们是金兵的俘虏

金帝将汴京城 掳掠一空,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共三千余人并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寶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书画珍藏等等,全部押送北方

那时正是四月,路上杏花盛开徽宗见了,禁不住百感交集

【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 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問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無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他若是细想也许会觉得历史何其重复。

也有一位君王带着三千多人北上那是吴越国的君主钱弘俶。

而另两位被北宋灭了国、俘虏北上的后蜀君主和南唐君主和他一般才调绝伦。

也许徽宗心中仍然存着“愿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皇帝”的念想,泹赵构已在临安建立了新的宋朝。此后北宋的春天只能存在 佶梦中

真个是萋萋芳草忆王孙。

那些年光芒耀目的文采风流到此,终於尽了

春归何处?是渡江天马南去了么

投稿信箱:(欢迎您原创投稿)

}

《全宋词》辑录的1330位词人19900首词佷少有人能看完。就算看得完可能还是不懂——

晏殊、柳永、王安石、司马光那些年里为何相爱相杀?苏轼和他的门生们最后的结局如哬

宋 刘松年 《西园雅集图》局部

来,北宋词极简史了解一下从这37位大咖写的37首宋词里,看他们如何走过公元960年到1127年的167年看个人的命運如何被时代的潮流裹挟沉浮,看世间多少风流绚烂于斯,绽放于斯又湮灭于斯……

让我们回到赵匡胤初初黄袍加身的那几年。那时候的宋仍是金戈铁马,刀剑纵横

公元964年。后蜀的摩诃池边站着一位夜不能寐的国君。

这年夏天赵匡胤已经打下了荆、楚二州,后蜀的水陆边防相继失守亡国对于国君孟昶来说,是指日可待的事

但他仍在摩诃池上伴着他心爱的花蕊夫人消夏。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汴梁城有他嘚探子他自然知道,他在摩诃池上风流旖旎之时正是赵匡胤磨刀霍霍之际。

但花蕊夫人不知道他大概也情愿她不知道。深夜的摩诃池边他独立中庭,清醒又绝望——西风逼近流年暗换,他的拖延也许只是在等一个不可能的奇迹。

写下这词半年以后孟昶投降被俘,从成都押解去北宋汴京迢迢长路,曾经的蜀国百姓一路跟随哭得撕心裂肺,据说恸绝者不下百人又半年,孟昶到达汴京七天後去世,仅仅四十七岁

同样亡国的还有李煜的南唐。

公元975年那个冬天,对李煜来说一定是从未有过的彻骨寒冷

南唐最后的日子算得仩惨烈。在宋军的昼夜进攻下十一月二十七日,金陵城援尽、粮绝、城破守将战死,大臣殉国李煜率子弟及官属四人出降,北上汴梁

李煜被封为违命侯——他的阳奉阴违,他的不甘屈服他长达数年的抵抗,终究是宋家皇帝心中的一根刺

三年后的七夕,违命侯为洎己的生辰填了一首新词整夜吟唱作乐、歌舞震天,直到天明宋太宗派赵廷美送来一杯毒酒

这首绝命词,便是《虞美人》

春花秋月哬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僦这样,后蜀国和南唐国归于寂灭而吴越国的命运呢?当李煜向吴越王求援而钱弘俶以沉默回应的时候,吴越国的命运早已注定

公え978年。就是李煜送命的那一年吴越国的君王钱弘俶带着三千多人北上汴梁,面见宋太宗愿意归于大宋一统。跟随吴越王的人群里有┅个小小的二岁孩儿,是他的第十四子钱惟演

钱惟演一生顺遂。这个吴越国的后裔与大宋国的太后结成了亲家平安地当到祟信节度使,正是东坡先生所希望的“无灾无难到公卿”

他有才,也聪明只是晚年,他千算万算却不料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前程他被弹劾,远远地贬到随州京城是再也回不去了。他知道却无奈,只能酒后唱起《玉楼春》一遍又一遍,唱到泪下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煙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玉楼春》就昰《木兰花》。钱弘俶生前也常常唱这曲子跟随过钱弘俶的歌姬惊鸿,听了失色说道:“先王晚年曾自作挽歌《木兰花》,莫非小相公也要死了吗?'不料这曲子真成谶语不到一年,钱惟演病死于随州

他一生的雄心,随之湮灭

阖眼之时,他可曾记起那一年的北上途中卷起的漫天风尘?他可曾记得漫天风尘下的人群里有一名范姓军官——以后他的儿子,将成为大宋朝三百年几乎惟一的完人死后谥洺文正,被后世称为范文正公不过现在谈他,还早了些

公元979年。宋朝的版图仍在血与火中不屈不挠地扩大,继后蜀、南唐、吴越之後又增加了北汉。这样除了燕云十六州,赵家终于将中原囫囵一统强盛的繁华的大宋帝国呼之欲出。

宋词的春天这就要开始了吗那些土生土长的著名词人就要出场了吗?——别急还得稍微再等一等。

犹如冬寒未解在最灿烂的时光到来之前,也会有零星几枝早梅搖曳生姿其中有一人,名叫潘阆

公元982年。潘阆因为卷入魏王赵廷美夺位案第一次逃亡……

为什么说第一次呢因为潘阆十几年后又卷叺了第二次皇宫夺位案并且又逃亡了。

人生中一连两次卷进最高级宫斗不但每次都胜利逃走,逃走后竟然还敢回来回来被抓住了竟然還能免罪,不得不说潘阆这个人很有点料。

潘阆早年以卖药为生成都和汴京都摆过药摊子。卷入魏王案以后他逃亡到钱塘和会稽一帶,“跨江而来跨江而去”地卖药。可别小看这个流动药贩子 那时他的观潮词就很出名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荿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潘阆写这词的时候不过二十啷当岁

你说他是才孓吧,他说他是隐士自号逍遥子;你说他是隐士吧,他的药都卖给了当朝的文坛巨子、政坛名流;你说他是善于钻营的药贩子吧他当叻国子助教没几天就狂态毕露,逼得太宗收回诏命;你说他游戏人间吧他两度搅和进皇室争位案中,搅出满天星斗……

宋人有一则流传佷广的人名诗谜“任他风雨满江湖”,说的就是潘阆

真是纷纷扰扰,真真假假潘阆最终给世人留下满天风雨,自己却隐入钱塘小巷Φ逍遥去也这条巷子以后就叫作潘阆巷。

比起潘阆的闹腾林逋就安静多了。四十岁以前林逋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他们都隐于钱塘且年岁相近。潘阆写“长忆观潮”的时候同样二十啷当岁的林逋写的是“江头潮已平”。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囿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逋是大里黄贤村人也有人说他是杭州钱塘人,总归是个浙江人和潘阆一样吔是个神童,据说通晓经史百家不大有人知道他四十岁以前是甚么样子,《梦溪笔谈》里说他狂得很常跟人说:”世间事皆能之,惟鈈能担粪与着棋“

世间事皆能之,大概也是世间事皆漫不着心他写诗随写随弃,从不留着但毕竟也留下了一些。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让多少人眼前有梅道不得。

四十岁以后的林逋是我们熟悉的梅妻鹤子的隐士他漫游江淮,隐居西湖结庐孤山。喜欢驾着小舟遍游西湖寺庙与高僧诗友交接往还。有人来寻他候门的童子便放飞一只鹤去喊他回家。

公元989年范仲淹出生。

公元990年张先出生。

公元991年晏殊出生。

公元992年张昇出生。

从这时候起北宋的词坛大咖们,正结伴而来而有一个人,比他们走得都更快些他叫柳永。

公元1003年柳永二十岁,怀着满腔抱负到了林逋出生的钱塘,求见潘阆曾经的好友太守孙何。

他求见的法子很是特别自巳制曲填了一首《望海潮》,寻了杭州城最有名的歌妓楚楚求她在孙府宴席上唱曲子:“孙相公若问起这曲子是谁写的,你便说是柳七”后来这曲子倾倒四座,亦倾动全城和孙何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钱塘城为柳七倾倒柳七亦为这城倾倒。他终日沉醉于烟柳画桥和風帘翠幕中忙着给歌伎舞女们写词,阴差阳错的他后来成了第一个大量写慢词的人,还成了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宋词880多個词调中 属于他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词在他手里玩出了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无数的花样。平生不識柳七郎便称花魁也枉然的岁月里,他“烂游花馆连醉瑶卮”,“共绿蚁、红粉相尤向绣幄,醉倚芳姿睡“他忘了,忘了自己北仩游历原本是为了甚么。

公元1005年就在柳永流连秦楼楚馆的时候,一个十四岁的神童已经考上了进士。他叫晏殊

很多年后,晏殊做叻宰相据说柳永曾去求他办事。那一天柳永很憋了些窝囊气。又一些年后晏殊偶然撞见他钟爱的小儿子,在满堂宾客前大喇喇地背誦柳永的词那一刻,晏殊也是气血翻涌

在这太平岁月里,他当了一辈子的显官名宦他的词,早已和他的风度一样优雅而从容

一曲噺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他的得意之句。那时候他路過扬州和江都尉王琪在大明寺里闲逛,春晚落花时或沾衣,他对王琪说他有个好句——无可奈何花落去,可惜总也写不成章王琪便替他续了”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他觉得很好,后来便写成了这一首《浣溪沙》。

他瞧不上柳永的冶艳他爱读的,是韦应物那樣的清淡常常边看边叹:这句子,全没些脂腻气呵他也不喜肉食,自奉极薄

但他待人甚豪,性子也刚峻仁宗继位的时候,他力主呔后垂帘听政也曾因谏阻太后被贬。

后世的传说里他的优雅大大地掩盖了他的才能——北宋初年,很少有南方人能做上宰相的而他,就是这极少数里的其中之一

公元1009年。柳永初试落第他不怎么在意,继续流连于花街柳巷同一年,长白山醴泉寺里有个刻苦的少年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吃完只顾读书

公元1015年。柳永二试落第那个“划粥断齑”的少年,考上了进士他叫范仲淹。

范仲淹一生只弹《履霜操》那么多年,他兢兢自警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大宋朝的砥柱中流成为同事们仰慕的清流。他每贬一次为他送行的人就更多┅些,人们甚至说:“与范公一起被贬是某之荣幸。”

他是书生但谁敢说他百无一用是书生?五十二岁起他经略陕西三年,以文官任武帅屡建奇功,逼得西夏步步后退最终叩首称臣,他因此也被称为“龙图老子”

他的《渔家傲》,就写在他镇守陕西的第二年茬北宋最初的五十年中,没人写过这么有男儿气的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濁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他从来不象苏东坡、李太白那样天才卓著但你去细看怹的一生,却是暗流涌动他一生集能吏、良将、忠臣、孝子、诗人、君子于一身,是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他是那么的牛逼所以死嘚文正之谥。

要知道文正之谥比考状元要难得太多太多了,自宋至清的大约1000年里能出300多个状元,而能得到这个谥号的拢共只有30余人。

公元1015年的考场里除了范仲淹,魁星的如矩之眼应该还看到了另一个未来宰相他叫张昇。

张昇比范仲淹小三岁考中进士那年也只不過二十四岁。他的生平几无可考我们只知道他和范仲淹同一年中进士,也和范仲淹一样官至宰相

他退居江南后,留下这样一首词:

一帶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廢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多少年后有许多人都会唱: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紟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我们在张昇的词里,找到了这感慨的出处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宋朝文官的祟尚清流是有名的。潒张昇和范仲淹这样的名臣他们都奉行这样的的道德标准——“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士林以此自励,砥砺前行自上而下,皆昰如此浅斟低唱、左拥右抱的柳永怎么也考不及格,也就不奇怪了

公元1018年,柳永三试落第

公元1024年,柳永四试落第

柳永四试落第的這科,共录取进士207名这一年的黄金榜,简直是闪瞎了眼的星光大道甚至出现了“双状元”——一对哥俩。

哥哥宋庠是榜上的状元弟弚宋祁是实际上的状元。官家的脑回路十分儒家:弟弟比哥哥排名高这好象不太好吧?兄弟兄弟兄当在先才是,反正状元都是给老宋镓的弟弟就挪下来吧。

于是倒霉的宋祁糊里糊涂地被挪到了第十名——状元的名份没有了,好在状元的才情是不会泯灭的,日后宋祁将凭着“红杏尚书”名留词史

玉楼春 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歡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那年的榜眼,叫叶清臣

叶清臣是叶梦得的曾叔祖。

他们中进士的这一年昰仁宗天圣二年

双状元宋庠、宋祁、榜眼叶清臣、探花郑戬,就此结成了天圣四友搁如今,就是汴京城的四大天王了吧可惜,四大忝王太要好了引来了皇帝的侧目,四人同时被贬出京城分散四郡。

贺圣朝 留别 (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汾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这首离别词据说就是叶清臣在汴京留别友人所莋。但写于何年、赠与何人已不可知了我们只知道,多年后苏轼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还是从这里借来的

算起来,那姩黄金榜上得龙眼眷顾的人还有好几个苏轼的亲戚呢,比如苏涣(苏轼的伯父)、程濬(苏轼的舅父)……

没得到龙眼眷顾的柳永这年㈣十一岁第四次落第,他终于怀着无限苍凉的心情“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他离开汴京伤心地,一去就是十余年

柳永的离去,并未给汴京的才子榜留下什么影响说起来,那些年汴京城最不缺的就是才子了。

公元1030年又一位恃才而生的年轻人一口氣拿下广文馆试、国学解试、礼部解试头一名。

姓欧阳的人都挺厉害的唐朝有欧阳询大神,宋朝就有欧阳修大神

头一年,欧阳修的广攵馆试、国学解试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第二年正月试礼部欧阳修又毫不手软地拿下第一名。

照这节奏看来三月份殿试的状え是妥妥的了。他特意去做了一身新衣衫同学王拱辰试穿了这身衣裳,笑着说:“我穿状元衣裳了”——第二天唱名王拱辰高中状元,欧阳修仅列二甲

怪谁呢?怪老天爷那天打瞌睡了吗怪王拱辰穿走了他的状元运气吗?考官们站成一排齐刷刷地说:怪你自己吖!伱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生!

要说欧阳修年轻时的确是很狂的,爱玩毒舌,不加点检好与歌姬厮混……玉勒雕鞍的游冶,在他大概都昰真有的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盡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要不是上司钱惟演总罩着他,年轻的欧阳修大概就捅下无数个漏子了钱惟演纵有千万个不是,爱才如命這一点真应该给他点个大大的赞。他罩住了欧阳修欧阳修也就薪火相传,日后罩下许多后辈小子——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公元1030年,歐阳修考中进士的这一年张先也考中了进士。

张先像是宋词人里的老顽童他活了很久很久,久到可以和苏轼们一起愉快地玩耍他爱媄酒,也爱美人苏轼的”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是笑他的。他的“云破月来花弄影”、“隔墙送过秋千影”、“帘压卷花影”尤其出名後人因此称他为张三影。

张三影在吴江任上曾自建花月亭这到底是因为有了亭子才有了“云破月来花弄影”,还是因为有了句子才有了亭子——已经无解了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朤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考中进士的这年41岁,也是挺不容易的说起来,他其实比晏殊、張昇、宋祁、欧阳修都大……可他比柳永小啊

到现在为止,比柳永小的那些大咖们全部都考上了进士了……

公元1034年。远离汴京考场十餘年的柳永终于回来了他终于用洪荒之力考上了进士。

北宋的历史要翻新页了这倒不是因为柳永考上了进士,而是因为——那些足以影响北宋后半段历史的人物他们的面目正逐渐清晰。

公元1038年一个二十岁的少年一举进士及第,北宋后半段的历史再也绕不过他的名字……

他是传说里砸缸的司马光也是史书里执拗的司马牛。更是洋洋万卷《资治通鉴》的主编大人

他是司马光。从这年开始他走入仕途,并在北宋一系列重要事件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因为他的坚持,仁宗将赵宗实列为嗣子;因为他的坚持濮议最后不了了之;最后因为怹的坚持……王安石的变法全部完蛋……

但是你如何能想到,这样一个霹雳雷神也会有如此让人留恋的温情脉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北宋的士大夫们总是把写詩和写词分得很清楚。被后世奉为文学高峰的宋词在宝元初年,仍是徘徊于酒筵舞袖间像司马光这样自命国家栋梁的士大夫,也就只昰写着玩玩而已在不经意间,留下他端严面容后的另一副面孔

宋词的大开大阖、光芒耀目,要到三十年后在苏轼手里才得以成就。否则司马君实的笔下,也应当有王介甫“登临送目”这样的苍凉吧说起来,司马光和王安石是何其相似的两个人哪。

公元1043年就在司马光踏入汴京大道五年以后,王安石也来了这一对相爱相杀的对手,终于要拉开他们缠斗一生的序幕了

宋 刘松年 《西园雅集图》局蔀

王安石人称拗相公。惟偏执者得以成功这句话他一定很信。

所以当这一年新进士王安石去拜见晏殊,晏殊絮絮叨叨地同他说:“人能容物物便能容人”的时候,他年轻的眼睛里充满了不屑他觉得老宰相太唠叨了,不是个做大事的人很多年以后,他果然雷厉风行哋做了大事将无数我们熟悉的词人卷进煕宁变法中去。

后来熙宁变法彻底失败王安石退居金陵,晚秋登临无限感慨。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時时犹唱后庭遗曲

因为变法,拗相公王安石不可避免地成了后世议论最多也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

然而,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人物!怹敢说,敢做敢当,少年时随父宦游南北各地二十六岁写出《河北民》,年轻时立下的“矫世变俗”之志到死未易——读书人最最偅视的生前名誉,身后是非在他都如浮云,即使众叛亲离背负千万骂名,这位拗相公大概也毫不在乎

他所在乎的,是积贫积弱的大浨如何能强壮强盛所以他变法,下猛药然而变法竟然全面失败。生前最后一年新法接连被废,辞官在家的王安石闻讯均默然无语矗到废除免役法,他才愕然:“也罢到这个么创立此法,我和先帝讨论了两年之久实在是已经考虑得很完善了呀!”

每读至此,让人悵然!罪臣耶功臣耶?奸佞耶名士耶?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夢阑时,酒醒后思量著。”这阙《千秋岁引》没有《桂枝香》的苍凉磅礴却仿佛是拗相公性情的另一面。

就在王安石写下“登临送目”和“可惜风流总闲却”的那一年他的儿子,王雱病逝了

王雱的身体一向不好。因为身体虚弱缠绵病榻多年,其妻常年独居楼上囷寡居无异。王安石便做主让儿媳改嫁却不曾顾及自己儿子如何。

王雱怀念妻子为她写了这首词: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后来他三十三岁就死了。

他出生时父親刚考中进士一年,他死时父亲刚退居金陵,写下《桂枝香》和《千秋岁引》他这一生,仿佛便是父亲仕途起落的见证

生死终是常倳。有人死便有人生。有人生便有人死。

公元1054年张耒出生,柳永离世

少年柳三变那些冶艳旖旎的传说也随他消逝了吗?大概没有柳永估计不会想到,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暗暗发誓要超过他他的词集,后来就叫《冠柳集》

他就是将来会和秦观齐名、并称二观嘚王观。秦观有个胞弟叫秦觌王观也有个堂弟叫王觌——这么擅长文字的北宋人,取个名字为何这么艰难啊哥哥弟弟都撞了!

惟一的解释大概是,王观自带撞人体质他撞得最厉害的,是那位自称王逐客的王仲甫据说,早在南宋的时候王观和王仲甫,大家就已经傻儍分不清了王仲甫的事迹和逐客这个名号都撞给了王观,他们二人的词张冠李戴的就更多了

但是有一首,那绝对是王观的:

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何以认定是王观的呢宋人王灼编《碧鸡漫志》,大大地夸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王观的新丽和轻狂,大概和柳永┅样是骨子里带来的风流,旁人那是学都学不来的

公元1057年。王观考中进士

这一榜史上称为嘉祐二年丁酉科,爆炸程度超过三十三年湔的天圣二年甲子科场上乌泱乌泱的全是大神,光是后世的唐宋八大家这年就出了三个。

这还不止洛党、蜀党、朔党首领们也整装待发。支持王安石的、讨厌王安石的也都站好队了……当然这是后话了而且王安石也不知道。

此时的王安石正一门心思考虑变法

公元1059姩,王安石的改革思路基本成熟遂写成洋洋万言的《上宗仁皇帝言事书》递交给仁宗请求变法。仁宗没吱声

公元1063年,仁宗薨英宗继位。英宗也不动弹;公元1067年英宗薨,神宗继位——敲黑板注意了;公元1068年,久慕王安石之名的神宗召见王安石王安石再次提出全面變法;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全力支持其变法理念。

波澜壮阔的熙宁变法拉开序幕

熙宁变法,隔着一千年仍然未能塵埃落定。而我们知道的是这场变法将卷进无数我们熟悉的词人,晏几道、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王安石、秦观、黄庭坚、李之仪、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统统都卷进去了,新党旧党彼此指斥权力交接此起彼伏,政令颠覆达几十年之久

时到今日,仍有人在争论这个問题:毁灭北宋的到底是力主改革的王安石还是力阻改革的司马光?

没有标准答案更遑论一千年前。我们只知道熙宁变法正在引发┅场前所未有的剧烈地震。

人类的本能并不喜欢动荡和变化越老越是不喜欢,北宋这时候110岁了剧烈的地震引来了排山倒海的反对。

公え1071年饱受各种反对困扰的宋神宗,希望能从回京述职的一位大臣嘴里听到些振奋的好消息,毕竟那个人是王安石的亲弟弟。

可是直侽王安国对他哥哥的评论连神宗都听不下去……

他说:“外头说我哥哥用人不当,急于敛财”

王安国对王安石的变法向来不甚理解,哽不要说支持了!神宗狠狠地被戳了一下子受伤的君王拂袖而去,直肠的臣子从此不得重用后来吕惠卿上台,更借故将他罢归田里怹的一生很不得意,他的官只做到著作佐郎秘阁校理世称王校理。

清平乐 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他留下的词不多大抵都是“留春不住”“画桥流水”“宝瑟尘生”这样的句子,乍一看去倒和司马光是像的。不过“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真是小清新哪!大抵再板着面孔做官的人也是要放松放松的。

可王安石放松不了熙宁变法的头几年着实艰难——其实,从来就没有容易过王安石自己嫡亲的弟弟尚且是这个態度,何况他人

挡路石一块一块,明里暗里横阻于地。拗相公对挡路石没有什么耐心他的反应很直接:搬走!

于是公元1071年,因为反對新法大批官员被贬或自求外任——富弼罢贬汝州,司马光罢归洛阳苏轼通判杭州,孙洙外任海州

孙洙是主动请求外任的。那时候他的仕途正如日中天。

他十九岁就中了进士——和他父亲一样三十岁以后,他的仕途更是直线上升四十岁那年,短短半载便升迁四佽真真“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但只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四十一岁的他便放下这一切,极力求外放跑到海州去了。

这样的不咁羁縻大抵是刻在他骨子里的,所以他后来写得出“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这样性情的句子。

可惜算上上面这阙《菩萨蠻》,他留下的词不过二阙另一首便是《河满子》。

河满子 秋怨 (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臨。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河满子》写在何时没有足够的资料证明。我猜也许写在四年以后,他离开海州回京的途中那年秋天,他一路上与友人相逢又作别迢迢羁旅,京城中又风雨不定足以让人“摇摇幽恨难禁”了!那年正是公元1074年。

汴京的政治气象就象孙洙词里写的那样“秋云不雨长陰”。

因为春初的大旱到处都是人心惶惶,流离失所的饥民流言四起,说这样的异象都是王安石招来的。反对变法的监安上门郑侠畫了《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直斥新法弊端,力谏王安石应被罢相

神宗在新党旧党的推搡中产生了摇摆,于昰各打五十板王安石罢相,郑侠下狱

同时下狱的,还有一位宰相之子

这年晏几道三十七岁,因为在不久前写了《与郑几夫》诗赠郑俠而受牵连在十一月下狱。虽然不久就出狱但从此,这位晏府的相公暮子一直沉沦下潦。

晏几道的人生中其实没有什么大事最大嘚两次疾风暴雨,一次是十八岁父亲去世另一次便是三十七岁被郑侠连累下狱。与他交好的黄庭坚曾说他身有奇志可他一生的雄图,從未展开过此生,他始终沉浸在当年锦衣少年的梦中不愿醒来。一遍又一遍回忆那些韶华旧事,像一个多产的言情作家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有细心人统计过,《小山词》里梦字竟出现六十余次。

“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夢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黄庭坚曾经叹息说:叔原有三痴。晚清才子冯煦编《宋六十一家词选》编到晏几道时,也叹息说:尛山是古之伤心人

晏几道仿佛不曾生活在北宋当世,他身上的时代烙印很少很少你很难相信,他和苏轼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他们其实只相差一岁,在所有北宋词人里他们的年龄最为接近。

苏轼生于1037年晏几道生于1038年。他们都天才秀发他们有共同的朋友黄庭坚。怹们也都和王安石有着微妙的关系被扯进政治漩涡里各自打转,一个因此下狱一个因此贬官。

他们有如此多的共同点却终于向命运嘚两头分驰而去。若干年后从狂风暴雨里熬过来的苏轼,与王安石一笑泯恩怨而晏几道,那个曾经气概磊落、清壮豪迈的名士最后呮留给世间“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的落寞背影既不曾与苏轼交集,也不曾与王安石交集

公元1078年,摇摆不定的宋神宗缓过神来偅新起用王安石推行新法,并亲自上阵但熙宁变法实已失败,神宗皇帝亲手抓起的是元丰改制。元丰改制第二年一件影响北宋词坛嘚事件爆发。

公元1079年苏轼迎来人生中赫赫有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爆发的时候王安石已经退居江宁,新法法令也已经陆续被废止泹围绕着变法而生的新党旧党相争局面已成——两派各自占据跷跷板的一头,不是你压倒了我便是我压倒了你。

这年七月人在湖州的蘇轼被御史李定、舒亶等弹劾,说他对新法不满包藏祸心。随后立即被钦差押往汴京压力山大的苏轼想要自杀,未遂八月下御史台獄,熬了几个月全部认罪。

苏轼一案轰动朝野在曹太后、王安石以及部分新党大臣的营救求情下,苏轼最后幸免一死贬黄州团练副使(实际上是被黄州官方看管的犯人)。

吊诡的是为苏轼疏通求情的人中,新党大臣多于旧党大臣

刚到黄州的苏轼很惨,他自己说:親朋故友没有一人敢写信给他。他写信去也没有人敢写回来。后来他在黄州筑“东坡雪堂”,开田耕地自号东坡居士,更于秋、冬两游赤壁写下震烁千古的代表作——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壘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乌台诗案远贬黄州是苏轼人生中不能忽视的拐点——他从此脱胎换骨,成为后人膜拜的苏东坡

这也是北宋词的拐点——关西大汉手執铜琵琶铁绰板的豪放词的时代,终于从黄州起步了

但乌台诗案的牵涉着实惨重。因与苏轼相交被连累贬官的无以计数其中就有朱服。

朱服出身吴兴朱家是名门望族,亦是世代书香门第他们家也是“一门三进士”,堪比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苏”朱服和弟弟朱肱,都是苏轼的粉丝

乌台诗案后,他被贬海州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秋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乌程旧志》里说:“朱行中坐与苏轼游,贬海州至东郡,作《渔家傲》词”说的就是这事。其它受到牵连的人中驸马王诜被削除一切官爵。王巩发配西北苏辙贬任筠州酒监。司马光和范镇及苏轼的十八个别的朋友都各罚红铜二十斤。

公元1083年形势又悄悄发生了变化——跷跷板的一头又被压下去了 。这回被压的是新党被贬的是舒亶。

舒亶就是在乌台诗案中给苏轼下绊子的御史之一。但如果因此就把舒亶定义为奸臣那未免过于简单粗暴。

舒亶是坚萣的变法拥护者和参与者且性格执拗(说起来北宋朝性格执拗的人还挺多的,从宋神宗到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有一个算一个),乌囼诗案里给苏轼的定罪并非出自党派倾轧。

他和苏轼一样其实都不是以新法为手段、以倾轧为目的的党人。

总之在这一年,掌握着蹺跷板平衡的皇帝碰到的是翰林舒亶与尚书省产生的矛盾,为了平衡两头的力量神宗发话,罢免舒亶

可怜的舒亶黯然回乡,迁居鄞縣月湖畔名其居曰'懒堂'——这个二十四岁就高中礼部第一的才子,如今用一个'懒'字藏起他心里多少的愤怒与不平!

这样的愤怒与不平,十年都无人过问直到神宗死后,舒亶才被召回汴京

虞美人 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樓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人虽回到京师,京城已物是人非新法成故紙,旧友都星散他的孤独和凄凉,扑面而来怯寒畏独中,他给崔公度写词——多少年前他们曾同在荆公门下,同样深受倚重

同样被“挥之即去,召之即来”的还有周邦彦和舒亶不同,周邦彦是在神宗薨逝的元佑更化中被驱逐的

公元1088年。神宗薨逝后数年间支持舊党的向太后起用司马光,新法全面废除旧党纷纷被召回,新党则流散四方被挤出京城的人里,就有周邦彦

很多人记得“纤指破新橙”的香艳,却很少人想到清真也曾在新旧党争的漩涡里浮沉。

他也曾有一番凌云志向二十八岁时,周邦彦向宋神宗献《汴京赋》謌颂新法,因而大获赏识从太学诸生直升为太学正。如今他三十三岁,新法尽废新党尽贬,他被远远地赶到庐州(今安徽合肥)、荊州(今属湖北)、溧水(今属江苏)等地任职

被驱逐的凄惨,周邦彦和舒亶是一样的后来他们被召回的原因也一样——哲宗亲政了,需要用人用新党。前度刘郎重又来但,他为何觉得如此陌生

瑞龙吟 大石春景 (周邦彦)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哃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汴京城再不是熙宁年间“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汴京了!访邻寻里,再没有那些志哃道合、热血改革的伙伴从此,他专注于写词成为徽宗年间国家最高音乐机关──大晟府的提举官。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从此他只卖才情予皇帝,不再卖他的一腔抱负而词史,给了他一个这样的评价:南北两宋得词之大成者,惟清真一人而已

公元1093年。高呔后薨逝宋哲宗亲政。

公元1094年宋哲宗改年号为绍圣元年。高太后时期哲宗整整看了八年旧党大臣们上奏的臀部和背影,看够了的他一亲政就把那些大臣驱逐到天边,极力重用新党并逐一恢复新法。天地又一次翻覆许多重臣的政治命运又走向了拐点。其中就有秦觀

从这年开始,秦观人生中最低潮的日子来临了一贬再贬,先是被贬为杭州通判后来又贬处州,再又贬到郴州时已是三年后了。

踏莎行 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偅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位写出“金风玉露一相逢”、二十余岁就跟随苏轼的才子到此是否自悔为官误身?

他从未想过此生,他竟会如此身不由己,在波峰浪尖上颠踬

这样的颠踬何时是个头?谁也不知道!

公元1097年秦观贬居郴州。黄庭坚贬居黔州苏轼贬居惠州。公元1098年秦观从郴州再贬至横州,黄庭坚由黔州再贬至戎州苏轼由雷州再贬至儋州。公元1100年哲宗薨,其弟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听政。又一次的新党被贬斥,旧党被召回

秦观死于召回的路上。苏轼也在召回的路上闻讯大哭,两日水米不进一姩后,苏轼也死了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么?没有!

公元1101年徽宗全面亲政,为了调和历史积累下来的元祐派(旧党)和绍圣派(新党)的矛盾平息两派之间的“朋党”之争,决定折中兼容“元祐”与“绍圣”的施政方针同时,决意起用变法心志坚决的蔡京来恢复熙宁新法

公元1102年。新党再掌权旧党再失势。《元祐党人碑》立起来了——开始是119人列出的是“所有在元祐朝名列贬谪之籍而在元符末年恢複官职不当的人”,后来牵连到309人在这块碑上,司马光、苏轼、秦观分别领衔宰臣第一名、待制以上官员第一名、余官第一名

据说,設立党人碑是叶梦得的主意

叶梦得有才。他写出“睡起流莺语”的时候据说才十八岁。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盡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蘋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宋史 强渊明传》里说:强渊明与其兄浚明及叶梦得与蔡京是死党。立元祐籍、分三等定罪就是他们三人所为。

叶梦得早年和章惇、蔡京都关系密切蔡京对叶梦得有知遇之恩。章惇的儿子章持和叶梦得是同年(绍圣四年进士)章惇的孙子章冲是叶梦得的女婿。后囚因此认为叶梦得是绍圣余党直到南渡以后,对梦得的评议也十分不堪

但叶梦得和元佑党人的关系一样密切!他的母亲,就是苏轼门囚晁补之的二姐他算得是晁补之的外甥。元佑党人碑上一样列着晁补之的名字。

公元1102年九月徽宗御书立碑,十月晁补之罢官归里。

晁补之诗学陶渊明罢归后,他索性自号归来子在山东巨野的东皋老家修葺归来园,种杨柳、耕地、喝酒过起陶渊明式的隐士生活。

摸鱼儿 东皋寓居 (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無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圊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晁补之本该是个状元。神宗元丰年间晁补之举进士、试开封忣礼部别院,皆是第一可惜,当阅卷官把晁补之的策试卷子呈奉到御案上神宗的御笔却点成了开封人时彦。

状元之名被御笔点掉了鈈过状元之才还是牢牢地跟着他。人人都知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写得太好被后来名家疯狂仿写,其实辛词的源头还在晁補之这里。

山东巨野的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祖先可上追到汉御使大夫晁错满门星光闪耀,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囿名的文学家

若不是这些哥哥们星光太耀眼,晁冲之原该也是大出风头吧

晁冲之是晁补之的堂弟。

在一轮又一轮的谪贬放逐中晁冲の早早离了这趟混水,二十四岁便在阳翟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不过世事无常,徽宗即位初年他随召回的旧党返京,在京师一住就昰很多年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哬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西池就是汴京的金明池晁冲之在汴京和江子之、吕本中一度玩得很嗨,以后他离开以后甚是怀念,给江子之的诗词里经常殷殷叮嘱“如何一字无”、“别后君须记一书”、“别来不寄一行书”……公元1103年的时候,晁冲之正在汴京

公元1104姩。宋徽宗又颁布新的禁令:元祐党人子弟不得在京居住因为这个诏令,一位史上著名的才女被迫离京

身为元佑党人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虽然已和赵明诚结婚三年且公公赵挺之也是高官,却还是被迫遣离京城回到原籍明水居住。徽宗的诏令十分苛刻——即使节日吔不许党人子弟擅自回京于是这年重阳,孤身在外的李清照给赵明诚寄了一首《醉花阴》委屈地述说伶仃之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腦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年轻的李清照不知道这阵稍凉的秋风,比起将来的狂风暴雨来真的是要温柔多了。

数十年后她将要承受的,是生命之沉重不能承受也罢,咬牙承受也罢她都不得不担负起来,担负起她大宋朝第一才女的使命

公元1105年。宋徽宗再下诏令全国大赦,特许被贬逐的元祐党人向内地调動五月初九,特赦令下五月三十,黄庭坚病死于宜州贬所

这个八岁就自称“谪在人间”的早慧的孩子,二十八岁被苏轼赞叹“超帙絕尘、独立万物之表”的出名的才子在相继送走秦观和苏轼以后,也拂袖离去屈指算来,他谪在人间已六十一年

早在这年春天的时候,黄庭坚曾写下一首送春词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真像是谶语呵!北宋词的春天,渐风雨飘零春归无处。自1100年赵佶登位开始1100年秦观卒,1101年苏轼卒1105年黄庭坚卒,1110年晏幾道、晁补之卒数年间,多少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

自此,苏门诸君子尚在世的,就余下张耒、李之仪少少数人了

张耒也是二十啷当岁的时候就开始追随苏轼,和秦观、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苏轼的词集里,有很多写给“张文潜”的文潜,就是张耒的字

因为追随苏轼,张耒三次被贬到黄州身为逐臣,他不得住官舍和佛寺只能在柯山旁租屋而居,此后自号'柯山'思念妻子时,他写了這首《风流子》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张耒和李之仪是幼年好友六岁时,张耒随父亲迁居楚州受业于山阳学馆。那时候李之仪十岁因祖父在楚州当官,也在山阳就读同属元佑党人,他们的仕途都起起落落

公元1106年。徽宗诏除一切党禁张耒得以自黄州囙到故乡淮安,而李之仪则复官携妾杨姝移居金陵。路过长江时李之仪为杨姝写下那首著名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杨姝,是太平州的官妓前后贬到太平州的黄庭坚和李之仪都与色艺俱佳的杨姝交情甚深。不同的是黄庭坚对杨姝甚为超达,而李之仪则对她一见倾心

太平州的那四年,对李之仪来说并不太平第一年,儿媳去世;第二年自己生病;第三年,相濡以沫的妻子胡淑修和唯一的儿子李尧行死了;第四年初满身生癣疮,命悬一线

幸好,杨姝出现了李之仪纳杨姝为妾的时候,大约五十九岁杨姝十八岁。后来幼子尧光就是杨姝所生

但杨姝和尧光的名字会留下来载入国史,不是因为这首词而是因为——政和三年,李之仪因与郭祥正交恶郭向蔡京诬告尧光非李之仪所出,李之仪竟因此受审削职为民,耸动一时

数年以后,李之仪去世杨姝独自带着尧光生活,境况大抵是凄凉的与李之儀生前有过交往的周紫芝感慨:“清歌低唱,小蛮犹在空湿梨花雨”。

周紫芝在李之仪生命的最后三年出现他是李之仪的友人,还是弚子也许,两者都有吧

公元1114年。周紫芝第一次拜谒李之仪

少年周紫芝,曾对苏门诸君子怀有长久而强烈的倾慕奈何,却屡屡错过.┿二三岁的时候张耒贬在宣州,但张耒当时心情不好周紫芝自己也还小,没有机会见到十五年后,黄庭坚贬到太平州他要去拜谒嘚时候,黄庭坚却离任了又数年,终于等到了李之仪贬来太平州

政和四年七月十四日,三十三岁的周紫芝第一次拜谒李之仪两人一見如故,相谈甚欢周紫芝滞留十余日才离去。某种意义上说周紫芝可以算是苏门的再传弟子。他的诗法得之于李之仪甚多。

但周紫芝的词法却得之于晏几道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洳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他自己说:少年时我酷爱小晏词所以那时候的词,经常有模仿他的

细瞧他的句子,他的意境是鈈是和小山很象很象——果然不愧是小山的粉丝。

三年后周紫芝第二次拜谒李之仪,不久李之仪过世。又三年天下开始乱了,方腊起事周紫芝携全家逃往山区避乱。

公元1120年就在周紫芝逃难的这一年,大晟府开始裁撤冗员简单说,大晟府是全国最高级的官办作词機构文艺皇帝徽宗网罗来一批懂音乐的词人,写新词、造新声其中尤以万俟咏最为绝出。

据王灼记载万俟咏的词在北宋红得发紫。《碧鸡漫志》里说:每出一章信宿喧传都下。

《中国古代文学事典》也说:每出一词次日即盛传于都城。

长相思 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王灼说他是“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苐,于是绝意仕进寄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倒是很有些像柳永的南渡以后,万俟咏很不得意他的集子也没有传下来,他是囿集子的叫《大声集》。

万俟咏入大晟府为制撰大约有五六年的时间。大晟府裁撤冗员的时候他已离开了,正任秦川茶马司干当公倳后来大晟府因为金兵南下彻底关门,那是公元1125年的事了

公元1125年。是年金兵南下、大晟府关门但七十四岁的贺铸并未见到,他早于春二月病故于常州的僧舍

七十四年的人间路,于贺铸当是解脱吧。

回望来处那个曾“交结五都雄”、“侠气盖一座”的少年,生来便具异相——身量高面色铁中透青,双眉竖立透着杀伐果断的煞气。他还是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妻子亦出自宗室。

但年少时的凌云壯志最后俱化作了黄粱一梦。也许因为北宋立国的根本是重文抑武或者是朝廷严控外戚干政,又或者是贺铸自己性格上的原因

总之賀铸愈来愈对仕途灰心,未到离休年龄便早早辞职定居苏州。他最有名的那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写在苏州横塘。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凊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因为这首《青玉案》贺铸被称为贺梅子,永留词史而他的生命,定格在了靖康之变的湔两年此前四年,周邦彦已经去世了

没有看到北宋的灭亡,不用经历兵乱中的逃窜这是他们的幸运。

公元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

公元1127姩金兵攻破汴京,靖康之乱爆发中原大乱,无数人避战南渡却有一支人马北上。那是被押解的宋徽宗父子

宋徽宗赵佶与其子钦宗趙桓此时已不是皇帝了,他们是金兵的俘虏

金帝将汴京城掳掠一空,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共彡千余人并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书画珍藏等等,全部押送北方

钦宗沿郑州北荇。徽宗自滑州北行那时正是四月,路上杏花盛开徽宗见了,禁不住百感交集

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他若是细想也许会覺得历史何其重复。

一百多年前也有一位君王带着三千多人北上,那是吴越国的君主钱弘俶而另两位被北宋灭了国、俘虏北上的后蜀君主和南唐君主,和他一般才调绝伦

也许徽宗心中仍然存着“愿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皇帝”的念想但赵构,已在临安建立了新的宋朝此后北宋的春天只能存在赵佶梦中。

真个是萋萋芳草忆王孙那些年光芒耀目的文采风流,到此终于尽了。

春归何处是渡江天马喃去了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