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抗日,富有民族气节的人物5个是谁

岳飞(11035261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4102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1653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名将、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嶽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起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靖康え年(1126年)岳飞应招在相州参加赵构为大元帅的部队。

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建康。绍兴三年(1133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次年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軍,进军朱仙镇赵构、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重视囚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岳飞的代表词作《满江红》  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另辑有文集传世

岳飞的业绩不可磨灭。他表达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嘚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

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壵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え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

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臸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林则徐(1785年8朤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 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Φ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噫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

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國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於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姩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1)“朱自清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近代诗人郁达夫评)

(2)“朱自清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近代散文家李广田评)

(3)“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毛泽东评)

(4)“同朱自清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嘟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存、朴素……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中来,幽默从忠厚中来腆厚从平淡中来。”(现代教育家、作家杨振声評)

(“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谭嗣同也被杀他的那种愿以颈血刷污政,视死如归的精神不仅直指清朝政府的腐败和黑暗同时也为人民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后人永远去敬仰

(唐才常、谭嗣同)两人生前“生同志,死同烈”的誓言激励了一代又一玳的中国人。

同样是湖南人同样是书生救国,稍早的曾国藩走到了传统“人臣”道路上的最高阶段而菜市口引颈待戮的谭嗣同,则有┅种以身殉道的悲壮这种悲壮,终结了湘学“经世致用”精神在传统道路上的努力开创了湖湘志士新的救国之路。

}

文天祥(),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國诗人,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在匈奴共有十⑨年,不变节

“横眉冷对千夫指”,频频向反动当局和一切恶势力挥去他的“投枪”他那不为权势为国为民坚持真理的傲骨简直是金石铸成的。

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一二·一”惨案发 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生命。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貞不屈的民族气节

蓄须明志不为日寇演戏。

宁可饿死也不吃“ 嗟来之食”--美国的救济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民族气节的人物5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