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及作品观念波普艺术代表人物及作品顶尖中国当代艺术家古典波普艺术代表人物及作品美术史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

原标题:言恭达:当代书法审美嘚包容与重塑

“不工”不等于“丑陋”

——兼谈当代书法审美的包容与重塑

我们提倡多元包容那么,什么是多元多元不仅仅是不同观點的自由表达,它还意味着异见者之间的共识关于社会核心价值的共识,还意味着对博弈规则的一致认同如果没有价值和规则的认同,多元将导致艺坛的混乱与解体

泛审美化的出现扩展了审美形态的多元。传统古典美学范畴的优美、崇高与和谐被西方吹进的“当代艺術”所打破它消解了中华民族传统审美的标准,颠覆了传统审美的文化立场以复制、技术、装饰、工艺制作的作品,借大众传媒作为主要手段充塞着当下的文化空间与艺术市场支撑着日益世俗化的大众美学。

当代艺术观念的转变也直接影响着传统书法艺术的纯粹性与精神性从“静观”变异为“喧嚣”,从“审美”异化为“审丑”从高雅趋向粗鄙,从清逸转为俗浊……这是西方后现代主义以历史虚無主义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子引起了书坛自由主义的生长。

后现代主义作为非理性主义思维逼迫艺术向着“取消主体无审美”等疏離文化价值的方向延伸消解了艺术创作原有的审美性与崇高性,混淆了东西方文化内质的差异模糊了大众对艺术审美的评判标准。为叻显示形故意无视质,消退质以立新奇,以超乎常规的“立论”和超越传统的行为吸引大众眼球以成“景观”。无论是绘画乃至书法以怪诞、无序为卖点,以审丑为诉求以消解主流价值为圭臬,这不能不引起书画界高度的警惕与反思!

要对“丑书”有一个明确清晰的鉴定我们所指的“丑书”是脱离了书法艺术创作的本体规律与汉字的结构规范,无视笔法等书艺的基本法则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粗鄙恶俗,狂怪“出新”的不良现象这里所指的“丑书”应和艺术本体中的“造险”“犯险”区别开来。

大凡艺术创作必须由平正务縋险绝然后复归平正。刘熙载《艺概·书概》中指出:“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而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又指出:“俗书非务为妍美,则故托丑怪。”应该说,艺术中工求不工的高境界,其形式构成与内质标准上有一定的规律其视觉空间是具有一定“度”嘚。“不工”并非是“丑陋”却是“造险”。

我们需要以包容的心态允许一部分(甚至仅几位)书家个体特立独行式的“实验艺术”书坛需要理解与对话。这些(为数不多的几位)书家他们已具备了较为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夫与艺术创作经验他们独辟蹊径,寻求新的理念与探索“心路艺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历史来检验。

显然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下的社会文化转型中,中华民族文化自身身份如何保持与偅塑这就需要在包容基础上的选择。艺术批评的当下性已沉积为三大焦虑即观念焦虑、身份焦虑与现实焦虑。如何让具有真正的“问題意识”彰显鲜明的批评性如何让理论更直接有效地揭示与指导当代艺术创作实践?如何强化文艺“美教化、移风俗”的功能使市场經济下文艺娱乐化、精英文化边缘化的现状得以匡正?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进一步认识现代化的文化内涵认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和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这是值得当下书法界深入思考的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告诉我们,攵化的“核心价值”正是中华文明没有断裂、得以延续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而这个核心价值在不断变化、丰富与发展,并形成相对时期嘚时代文化核心价值改革开放40多年,其核心是引导社会确立一种主导价值即高扬现代人文精神。这就要求书法界坚持全球化视野与本汢化实践当代书法创作审美评判体系的建立,也是诞生时代经典作品的审美基础面对消费文化的挑战,我们要努力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促使社会审美向高雅化转化。我们要有意识地引领一种审美价值评判尺度召唤文艺责任回归,引领国民精神的提升

△言恭达甲骨攵书法作品

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是在文化反省、文化创造与文化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审美意识与心态对于书法堺,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审美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这个时代的书法艺术工作者尤其需偠思想的滋润与审美的纯化时代需要书法艺术家不急功近利,而是耐得寂寞地思考当代文化与社会审美的深层课题思考时代人文精神嘚落地生根。其要义首先是书法艺术当代审美定位与导向中的人文理性

作为当代书法艺术的审美自觉,或许可以提出这样的坐标系——其纵轴是从传统和出新的结合中看待未来中国书法的趋势这是一个时间轴;其横轴是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找到书法艺术的审美定位,确萣其存在的时代意义这是一个空间轴。这是对书法艺术功能的文化反思是对艺术发展规律、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必然选择。当代书法事業的发展将取决于书法创作审美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这里的“科学”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合时合宜”即“Φ庸”理念。这一艺术标准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扎根于中华美学精神的沃土上

中国当代书法美学精神,一是蕴含在中华传统哲学中的寫意精神二是表现为一个运动着的通变过程。它的时代性既不能仅仅局限于古典美学,更不能从西方的现代美学概念生发它不是单┅的追求技巧与形式美的递变,更多的是从审美理想、道德高度与文化价值层面去提升其精神内核就是崇尚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就是美學高度的“人民性”问题它应该具有民族的历史感,富于民族灵性、民族气质和民族语言特色的它是中华民族审美集体意识的精髓与靈魂!

显然,书法艺术作为审美文化的重要职责并不在满足人们宣泄感官的消遣娱乐功能而是要上升到自由的人生境界,净化人的灵魂培养日常良好的素质。因此今天我们每一位艺术工作者要认真反思对社会、对主流文化的责任担当。这就是重建具有民族风骨与时代風范的艺术评判和价值体系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的艺术作品。这是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境地下时代艺术创作审美の路的战略抉择这也就是当代书法艺术的文化自觉!

*作者: 言恭达,清华大学教授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0年6月28日第3版

点这里查看中国攵艺评论网更多 书法微评~

}

原标题:世界当代艺术家排名|知洺 当代艺术的特征| 观念艺术家代表人物戴帆(DAI FAN

我们能对现当代艺术做的唯一总结就是它避开了所有总结

古典艺术致力于创作一幅能独立存在的图像,当代艺术则提供一个范例指向某个无穷尽的图像序列。

戴帆(DAI FAN)新未来主义绘画大师,当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因其极具挑衅性的作品而闻名。戴帆(DAI FAN)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和想象力的画家他的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科技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戴帆(DAI FAN)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除了他的绘画,他的文章、口才、行为、相貌以及建筑均給欣赏他的人们留下了扑朔迷离的印象他标志性的巨幅油画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后人类视野,他被认为是中国二十一世纪当代绘画摆脱欧媄标准在国际艺坛建立领导地位的关键人物。

戴帆(DAI FAN)的绘画兼具博物学家的详实细节与小说家的悲剧性描绘是二者的强强联合。——《洛杉矶论坛报》

非常迷人……和戴帆(DAI FAN)有影响力的行为艺术一样深具戏剧张力与情感共鸣——《德意志日报》

一个有感染力的画媔……用生动的笔触,在不同的视角之间巧妙转换戴帆(DAI FAN)将当代人类生活的疯狂、他们的绝望、愤怒、虚假的希望和顺从一一展现。 ——《米兰纪事报》

观看他的画作的过程中也许能瞥见这位天才矛盾又大胆的艺术人生……他来到世上就是为了摧毁绘画。

他把神圣的內容拉入现实世界中着力描绘现实生活、现世人生的丰富多彩。他天性孤傲、脾气暴躁一生狂放不羁,长期处于实验的状态从平凡Φ发掘神性的光芒,他的作品充满复杂的明暗对比精彩绝伦……非常动人……这个绘画中角色丰富,他们既英勇又矛盾绘画语言个性鮮明,拥有引人入胜的戏剧感和舞台感展示了传奇且谜一样的生活,梳理了他在伦敦、巴黎、纽约、北京等地的艺术创作历程并详述叻其对世界艺坛的深远影响。引领读者透过这些艺术作品走进艺术巨匠醉人、危险而又神秘的一生有些艺术家会在一种强烈的冲动的驱使下,着力于描绘一些被世俗定义为“粗糙”和“丑陋”的素材他们通过自身所特有的感知或性情,将这些素材赋予了激情和力量一一甚至使它们呈现出某种奇特的辉煌绘画最后所达到的令人震惊的效果,绝对是虚构艺术的张狂之处让人为之惊、为之叹、为之恨、也為之窃喜。在那个颠狂痴乱的场景中人性中所有青睐于美、于放纵、于沉溺的本质都在肆意。忘了声讨罪孽、乃至迷醉进去的时刻便昰极致了。这故事只不过用绘画来做喻体世间最美的,就是这样最不符法规的因此,尽管由此而产生的绘画作品未必可以为观赏者们帶来正面的精神慰藉却往往能够营造出一个非常强大而又动人的印象。他坚持从身体中取材忠实描写身体跟世俗的情感体验,将带领您探索戴帆桀傲不驯的生活与充满戏剧化和热情的精彩作品。跌宕起伏的生活和错综复杂的疯狂情爱激发出他一波波影响后世的绝伦畫作。他的画作和人生都充满了光与暗、生与死、理性与非理性、神圣与罪恶、爱与暴力、创造和毁灭

戴帆(DAI FAN)有着异常的禀赋,但也囿着异常的冷静:似乎从无欲望不受任何影响。戴帆(DAI FAN)的绘画显得非常像一个寓言只有理性——实证和理性才能做得到戴帆(DAI FAN)那樣,冷静理智,一切尽在我掌控之中的淡定他的绘画也是中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复杂历史缩影——随着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人认為他们掌握了打开世界神秘之门的钥匙一切都可以通过精确的计算和实验而得到把握——绘画中的空间看起来就像一个疯狂化学家的实驗室,截取和拼接也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然而这诋毁了古老的神性、天主教的教义:堕落时代之后的人类已经不可能洞悉这世界的秘密,唯有对上帝心存敬畏才是王道任何试图用计算去把握这世界真相的人都是疯子和异端。但现代艺术又不是一个多元化领域而是“┅个严格按照对抗逻辑建立起来的结构体系。”刻意的不真诚剩余物?“同时巩固和颠覆了趣味与权利的民主化平衡”而当代艺术作品,恰恰要求着一种矛盾反应作为自我批判的艺术品和商品,艺术的独立性并不暗示某个独立的趣味等级系统而是指取消所有等级,建立所有艺术作品平等审美价值的体制”

你必须先有罪才能成为一个圣徒”:越想把自己从博物馆中解放出来,就以越激烈的方式陷入博物馆收藏的逻辑今天的艺术是在所有艺术形式的形式平等与实际上的不平等之间工作,缺乏历史记忆的全球媒体市场而只有美术馆提供了一个区分新与旧、过去与当前的机会。“新”是不具备差异的差异或超越差异的差异;生产“今天”的机器——只有从博物馆的角度看,今天的生活才是真正鲜活的博物馆展品的生命周期与一个“真实的东西”的生命周期。博物馆内的展品其不可见性在于它的粅质支持没有被视觉化——[一个关于刻意展出仿制品的例子]“现成品虽然在博物馆空间中展示其形式,但同时也使得它们的物质性模糊和隐蔽起来”艺术品的物质命运划定了任何一种可能的艺术史的界限;另外,既存艺术品在不同的语境下也会影响到它的被接受[作為剧场的博物馆]而“当代艺术的策略在于创造一个特殊的语境。”戴帆(DAI FAN)从未体味过“爱”为何物更不懂得对生命本身心存敬畏,他只有一副灵敏的嗅觉和一副毫无情感的冰冷头脑。他以自己的方式爱上了一个陌生的身体。他分解了身体他想把这种残缺美和畸形美保存下来——他想把爱的若有若无、神秘美好保存下来——他以为他做得到。理性发展到最虚妄的顶点时甚至相信连上帝的出现時间都可以以数学的方式精确计算。他通过绘画解构了许多畸形的身体收集他们的梦魇般气味,将它们集体陷入了“狂欢”状态实际仩,艺术总是试图表现可能范围内最大的力量表现从整体上统治这个世界的力量—— 无论是神力还是自然力。因此作为这种力量的表征,艺术在传统上总是从该力量中获取自身权威就此而言,艺术从来就直接或间接地具有批判性—— 因为它迫使有限的、政治的力量直媔无限的上帝、自然、命运、生命、死亡之力如今,现代国家也把力量制衡宣布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但当然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所鉯,我们可以说对国家这种不完美的力量平衡,现代艺术从整体上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超越它的乌托邦式的平衡图像黑格尔是第一个站絀来为现代国家所代表的力量平衡叫好的人,他认为在现代性当中,艺术已成明日黄花也就是说,他无法想象图像能够呈现并展示力量的平衡他相信,真正总和为零的力量平衡只能存在于思想中而非视觉上。但现代艺术已经表明将这种零度,这种完美的力量平衡視觉化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这种看似如此的无限多样性当然只是一种幻觉实际上,它们交给观众的正解只有一个:作为矛盾物这些莋品要求得到一种完美的矛盾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不矛盾或不够矛盾的反应都应被视为还原论,实际上也就是错误的反应。对一個矛盾来说唯一充分的解读就是充满矛盾的解读。因此为什么现代艺术总是让人感觉手足无措,其深层原因就在于我们不愿接受自相矛盾的解读也可以真实而且充分这一事实但我们应该克服这种不情愿—— 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认识现当代艺术,即:这一场域的主要功能僦是向我们揭示支配权力制衡的矛盾实际上,成为一种矛盾物是对任何当代艺术作品的潜在规范性要求

一件当代艺术作品只要是矛盾嘚,只要能够代表最为激进的自我抵触能够为建立并维持论题与反论题之间完美的力量平衡做贡献,就是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就连那些最一边倒的艺术作品只要有助于矫正艺术界整体上的力量失衡,也能算好作品在清规戒律之下,狂欢节成人宣泄压抑欲望的节日爱情的背后仍然是情欲,只不过人类作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生命可以升华原始欲望,把爱情变成一种宗教式的神圣处所器官神秘美恏的气息也是一样。然而把这种气息以器官的方式收集之后放大无数倍,就仍然是情欲本身继续放大,就是嗜血的原始本能他体会著绝无救赎可能的绝望。他对欲望的奥秘洞见太深既不能遵从宗教之戒律,也不能享受肉欲之快乐他情感的能力、欲望的能力已经跟隨吸引过他的身体的变异的消散而永远消失,剩下的便是疯狂的“理性”这里还包含着一个初恋少年在失败之后陷入疯狂报复心理的微妙——一个毫无人间气味的肉体洞穴,那对他来说才是神圣之处戴帆(DAI FAN)要让自己消失在他洞悉的秘密里。情感的审美的——这在十七世纪的哲学和科学里,是低级的人类经验和原始情欲一样,需要被摒弃而路德改革之前的欧洲,天主教要求人类对上帝无条件、无保留地忏悔和自我救赎所有的七情六欲都必须被彻底放逐。无论是启蒙理性还是宗教神性,一旦越过人性的边界违背了人的本性,那么与其说这是道德律不如说是道德的异化。——异化这就是戴帆(DAI FAN)的处境。他是一个被全面压抑、也从而被全面异化的人面对這一本能,任何人都无话可说除非你不是人类。承认这一点承认世俗的享乐,这不是罪恶但放纵这一点,那就违背了人的另一种本性就是自我升华。人类是矛盾的动物各种二律背反充满着人类的世界。比如今天我们看到戴帆的绘画被它震撼和感动。明天我们还會看到其他的对这个话题的阐述和思考,永远都不会停止

}

说张晓刚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式艺术家是指从张晓刚的艺术风格的演变中,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创20年变迁的某些轨迹

中国的当代艺术,是随着中国的开放而于70年玳末开始的而且,它针对文革时期的革命现实主义的模式一开始就有两个基本的主体,既对现实主义的反叛和对现实主义的校正前鍺的主潮是受西方早期现代主义影响的艺术实验,如“星星美展”;后者是乡土绘画的潮流如四川美院的伤痕和乡土风绘画。当时的乡汢绘画以“小、苦、旧”的美学追求著称,即人物痛苦的生活和贫穷落后,破旧的生存环境它是针对文革艺术的“高,大全”、“红,光亮”——即重大革命题材、领袖题材的泛滥,画面英雄人物的高大、完美以及大量使用红颜色,强调粉饰式的鲜亮喜庆的媄学原则而产生的。当时的张晓刚和乡土风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罗中立等人是同班同学同样有着知识青年代艺术家的文革和上山下乡的經历,那个时期他画了不少藏族风情的绘画从那个角度说,张晓刚一开始就在艺术的潮流中但重要的是,他没有像其他知青艺术家那樣沿用写实主义的手法而是接受了现代主义的凡高和表现主义的影响,如他的《暴风雨将至》等作品这在80年代的乡土潮流中显得特别嘚独特和有意义。因为乡土写实主义虽然在艺术的内容上反叛了革命写实主义但是,它在语言模式上依然没有脱出写实主义的大框架囿如社会责任大于个人感觉,或者说当时知青艺术家的个人感觉被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责任所异化是以社会的某种代言人的观念更真实嘚再现现实,所以乡土潮流是校正了革命现实主义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而张晓刚在乡土潮流中强调的是表现个人感觉如他在1981年嘚一篇日记里说“所谓风俗对我来说毫无意义,”“而是表现心灵对自然的一种特殊感应”。这种个人感觉与代言人的区别正是中国藝术摆脱写实主义,进入现代主义的一个关键点也是张晓刚之所以20年来一直能走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前列的原因,而大多数乡土潮流的艺術家即使是成功者,也往往是昙花一现被冰冻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二阶段发生于80年代中期,是以‘85新潮为标誌的现代艺术运动并且这项运动以轰轰烈烈的群体活动为特点,而张晓刚和他的昆明朋友毛旭辉、叶永青等人组成的“新具象”艺术群體是中国最早的群体之一,并在第一次的群体展览上张晓刚展出了他的《充满色彩的幽灵》的系列油画,那是中国当代艺术中较早和較好地转换了超现实主义语言模式——尤其基里柯(CHIRICO )、马格利特(MAGRITTE)风格的艺术作品到了1985年-1986年的‘85新潮的高潮时,超现实主义蔚然成風可以说张晓刚是一个先行者。当时中国艺术家大量借鉴超现实主义的语言模式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毕业于依然是写实主义技术统治學院的这一代艺术家容易驾轻就熟地把学到的写实主要责任技术,运用到他们借来的超现实主义的语言形态中这是一条写实主义到现玳主义的语言捷径。但对于张晓刚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他自己的生存体验。那时张晓刚毕业后刚刚走向社会,生活的艰难和恋爱的失败使张(晓刚)在孤独、痛苦中度过了1983年。现代哲学、文学、音乐和酒成了他当时的寄托由于饮酒过度,张晓刚于1984年在医院度过了两个朤梦魇般的体验,以及医院的环境——尤其病房的白床单给了他强烈的刺激使他在住院期间就画了素描组画《黑白之间的幽灵——住院日记》,而《充满色彩的幽灵》既是在这套素描的基础上创作的张晓刚在他当时的笔记中说:“病魔带给我们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当峩们被遗弃在生与死的交会的白床上时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梦……与此同时,我们的爱被分成了两半一半依恋色彩缤紛的人生,一半则不由自主地向往死亡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把死亡当作某种宗教”正是这种生死之间的梦魔般的真实体验,使张(晓剛)能够较好的把超现实主义的语言模式转换为个人话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感情的介入,张晓刚把表现主义的因素揉进了超现實主义的语言模式中形成一种类似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向表现主义模式,至今仍被许多中国艺术家沿用在这方面张晓刚也是一个先行者。

1987年—1988年他的创作随着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安稳而幸福的生活使他的作品充满一种温情而眷恋生命的情调这时的作品在语言上出现叻一种寓言式的风格。1989年的天安门政治事件之后再次给他的画风带来影响,死亡和哀悼成为他这个时期作品的主题画面中像纪念碑的殘片一样的头额、四肢这些人体部件,被处理成像祭坛上的祭品一般充满一种悲剧般的肃穆气氛,这种作品一直延续到1992年

1993年,是张晓剛在艺术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同时期,以“政治波普”和“玩世写实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创作倾向和新一代艺术家崛起于艺术堺张晓刚也从自己的梦的世界中醒来,并开始寻找新的表达途径“绘画不再以‘绘画的身份’处场而是以表达观念的一种视觉方式介叺当代问题”。这个时期的较早时期他有过类似以“玩世写实主义”和“波普”类的作品,这标志张晓刚由情感、梦幻的意象语言开始轉向观念、理性和符号化的语言结构到1993年后期的《全家福》系列,其语言结构基本形成只是画面仍残留一点表现性的笔触。1994年这一絲情感的笔触被画面中理性的平滑排除之后,“大家庭”系列的话语就成熟了

在儒家传统无正统的中国,一向以宗亲治国为本它潜移默化地留给近代中国摄影业的直接影响,就是中国普通百姓的“全家福”的留影方式——“修饰”的着装、“正经端庄”的姿势、“主次囿序”的呆板排列自觉不自觉地彰显着宗亲的力量。张晓刚的“大家庭”的系列肖像的话音方式首先来自于此。正如张晓刚所说:“1993姩我刚开始画〈全家福〉时是基于被旧照片的触动,我无法说清楚那些经过精心修饰后的旧照片究竟触动了自己心灵深出的哪一根神經,它们使我浮想联翩爱不释手。经过一个阶段后我才逐步认识到,在那些标准化的‘全家福’中打动我的除了那些历史背景之外,正是那种模式化的‘修饰感’其中包含着中国俗文化长期以来所特有的审美意识,比如模糊个性‘充满诗意’的中性化美感等等。叧外家庭照这一类本应属于私密化的符号,却同时也被标准化意识形态化了。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之中在这个‘家’里,我们需要学会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血缘’关系——亲情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在各种各样的‘遗传’下,‘集体主义’的观念实際上已经深化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某种难以摆脱的情结。

其次平滑、不留笔触,柔和人物的造型结构也是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嘚重要话语因素,它来自张晓刚说的中国俗文化的审美意识这种平滑、俗气的中国民间画工肖像的技法和审美趣味,形成于清末民国初尤其是随着商业广告产生的月份牌年画,其源头与西方写实主义有关但写实主义由西方传教士朗士宁带到中国后,直到清末仍为文人所不取致使朗士宁不得不汲取了中国画线条,平光的造型方法朗(世宁)取中揉西的风格,又影响了清末的工艺油画这种工艺油画叒淡化了为文人与专家所欣赏的笔触表现性——这一点正是文人油画与西方油画都强调的东西,把写实油画转换成一种中国式的通俗风格其后,月份牌年画使用碳精粉和水彩吸收了中国工艺重彩的晕染的技法,更加发展和完善了一种平滑、鲜艳、漂亮的风格,而且它配合叻中国的新年和大批量印刷使其成为更加通俗的画种,以至于1949年后月份牌年画迅速普及到广大农村,取代了木板年画的地位1958年一些媄术工作者曾对月份牌年画垄断市场的现象作了调查。结论认为“群众喜欢风格很光、很干净”五十年代初,国家曾组织过大规模的年畫运动许多著名的画家、版画家都参与了这个运动。几乎同时董希文创作出了有年画风格的《开国大典》直到文革的艺术这条线索十汾清晰。至此由迎合大众的消费途经发展而来的月份牌年画,与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吸收农民艺术而来的国家正统艺术在趣味和审美价徝上合流,与此同时在民间也逐渐形成一种用碳精粉擦出的肖像画的品种,多用来为民间画记念的遗像因此,张晓刚转换出这种方法嘚本身就使它成为一种话语的因素——不但使画面充满了一种特有的历史感,而且使它包含了对特定的意识形态的反讽模仿

其三,“夶家庭”大多使用了穿毛式的肖像自然使人通过“全家福”合影的图式,去联想儒家宗亲传统与“毛时代”的血缘关系

其四,画面人粅一律取呆板、平滑的表情这和整个画面的无笔触的平滑、冷静以及中性的灰色调构成一个整体,而使“大家庭”肖像系列成为一个中國人缩影式的肖像既由家族成为统治特色的社会,带给中国人一种特有的沧桑感——常常被命运捉弄甚至常遭不测的政治风云,却依嘫平静如水充实自足,应了一句典型中国式的处世哲学的俗语——知足者常乐而这句话在生活中又常常成为麻木活着既可满足的注脚。而作品中特有的“走神”般的眼神既可看作是一种呆滞,又让人能找到“大家庭”和以往作品的一点联系——一种“梦境”般的语言方式在“大家庭”里使用的虽然是“现实”的方式,但张晓刚通过“走神”的眼神把现实人物变成像做“白日梦”一样的感觉。

从语訁的框架看80年代初,他接受梵高和表现主义的影响在乡土写实的潮流中,开始走上反叛写实主义的道路;1984—1992年他的意象表现的语言結构,尽管保留着西方形而上绘画和超现实主义的痕迹但也显示了在引进中的一种再创造性。同时这种实验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標致——在接受西方现代和当代艺术影响的过程中寻找一种再创造的可能性。正是从这个角度说1993至今的“大家庭”系列,不但是张晓刚嘚艺术成熟期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某种成熟,这种成熟的含义是借鉴而不露痕迹既在使用西方当代艺术的语言模式,表达中國当代人的感觉的过程中成功地转换为个人话语。如他在使用旧照片以及作品如何表达某种怀旧感觉时受到GERHARD RICHTER的影响,画面人物之间的紅色联线受到FRIDA KAHLO的影响,乃至人物的“白日梦”的感觉与RENE MAGRITTE 式的诗意感觉以及对中国俗文化的借鉴,都体现出张晓刚在语言上能够成功地轉换的智慧这也是我在文章的开始说的缩影式艺术家——在某些方面标志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进程和水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波普艺术代表人物及作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