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乐府双璧指的是什么什么什么什么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2113》和北朝囻歌《木兰诗5261合称为“乐府双4102璧”

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1653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明人胡应麟《诗薮》中说:“五言之赡极于《焦仲卿妻》;杂言之赡,极于《木兰》”

《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東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古乐 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獻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頭”,“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

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屾。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缯发生过多次战争。

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晋南北朝乐府双璧指的是什么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