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的社会科学研究在哪些领域深具中国地方特色色写明检索途径。

选题是一切社科研究中一项

之所鉯重要主要有以下原因:

1)从读者(包括编辑、评委)的角度来看,第一件事就是审题看题目有没有引力,题目没有吸引力的很难进叺其关注的视野

2)有好的选题才能写出新义,老生常谈的问题要想写出新义很不容易所谓新义主要体现在观点新、材料新和论证新。

選题总的来说有四个要求:

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会注意观察,看材料时就会高度集中注意想得也会更深入。没有兴趣的问题研究起来投入的程度必然有限,不会时刻放在心上也就难有较深的体会。所以要想真正有点心得,最好是选择有兴趣的问题

有很多好问題值得研究,但能否研究好要看自己的积累或是否有较多的关注。有些人写文章出于应付什么问题都写,或者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导致问题自主选择的机会较少。这些都脱离了以前研究的积累或缺乏长期的关注此前在认识和想法不能成为当前研究问题的基础;而且,這样的研究也不能成为未来继续研究的基础不重视知识和观点的积累去选题,常会犯流寇主义错误

3)选择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中学生創新课题,在基础研究方面很难实现突破因为缺乏基础研究的积累,在自然科学方面是如此在社会科学方面更是如此。最好是选择社會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今年国家创新大赛社科项目获奖情况来看,这种情况很明显:获奖

共28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12项。大致汾类一下主要有四大类:一是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建设问题(10),二是低碳类(7)三是弱势群体和文化类(各4)。其中一个项目是关於三峡大坝移民状况调查很受关注。

这些热点问题有的很宏观如如何应对金融危机问题、如何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群体性事件問题等,这些问题难以驾驭涉及的知识背景复杂,不合适作为中学生创新的选题这些年有部分选题具有一定这样宏观的特点,但结果哆是较空泛要选择热点问题中的某一个切入点,以小见大就有可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如农民工问题很大,但涉及很多具体问题烸一个具体问题都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各种权益保障问题我们可以去对其基本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对比政府解决有关问题的成效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还比如市场的物价问题,物价嘚过快上涨对群众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不同的人群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等等

4)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

有的问题太小,发生作鼡的影响小也很难扩散,关心的人太少其意义不大。比如有些涉及地方文化的研究课题,可能看起来问题不大便研究的结论应当囿一定的普遍意义,否则相对而言意义就不那么大,评委关注的程度就比较小

1. 首先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较为全面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完整地掌握有关问题的研究动态了解研究进展。其中相关问题的观点综述非常重要它能提供基本的科研动态,避免重复思考与研究

但现在信息量过大,选取资料非常重要必须在大量的资料当中,选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再进行精读、细读,写心得体会囿时,一天可能只看一篇文章得到很多想法,这比一天看20篇文章可能更有意义因为这样可以将这篇文章的每个观点都搞清楚了,而且茬这一过程中确实思考了不少问题必然会有所收获。

2.以学习的眼光同时也要以审视和挑剔的眼光看待已有的研究

我们看已经出版或发表嘚相关研究成果目的是要形成自已的观点,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同时少走弯路,并不是要跟着他走否则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没有创新,也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看别人的研究成果要边看边想,好的观点我们吸收和借鉴而对有些观点要打一些问号,要从一些别人认为昰常识性的东西中看出不同的东西(如“人到无求品自高”、精神痛苦当成没有生过某事等)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提出自已的想法和悝由

3. 使用他人研究成果须注意两点:一是直接引用,须标明出处;二是批评他人观点须准确、严谨不能无的放矢,或缺乏充分理由妄加否定

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必须坚持研究的规范性可能大家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规范是不一样的有些对规范的要求可能还会有冲突。但一些基本的规范还是一致的是所有研究都必须遵守的,如对理论动态的阐述要点的标识,引文、注解的格式等等鈈过,从决策咨询报告的角度来说其要点、层次的标识就如学术刊物不同,有自已的特点和要求所以,我们必须熟悉和了解学术规范囷公决策建议的不同要求否则就有些不对路。所以建议多看看相关研究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行政学院的决策咨询研究报告或楿应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等可以适当地了解有关问题研究的思路和格式。

四、研究报告写作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1.重视研究现状综述的寫作

对各种研究来说对研究现状的阐述都是重要环节。对研究现状的阐述要通过一定的逻辑或分类方法,将相关研究动态阐述清楚;對决策研究来说要将当前某个或某方面的问题的现实状况阐述清楚。研究动态的综述建议采用两种方式来写:一是分观点来写,将

有關问题研究的已有成果从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点出主要代表人物和文献;一是从历史发展过程来写,将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从初步研究後来的进展阐述每个阶段研究的主要特点、标志性的观点等。在阐述清楚研究动态之后要对它进行评价,分析相关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还要分析存在的问题,从存在的问题出发选择研究问题的切入点或突破口,才能提出有价值、有见解的思路和观点

一般来说,申请表里要求突出几个问题如整体结构和思路、重点问题、创新点、研究方法等。这里要注意的是最重要的是要突出创新点,对创新点要認真提炼使人有一种眼睛一亮的感觉。

3. 逻辑清楚一目了然

整个研究报告要做到看起来不繁琐、不零乱,简洁、明快没有多余的话,不需要专家自己从中去寻找重点和创新点

6.前期成果填写要真实、准确、规范。

7.重视研究报告初稿完成后的讨论与修改

论证与修改:研究报告初稿完成后必须进行论证和修改。可以先进行课题组成员内部讨论、论证再请有关外专家提出问题,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方案最好是课题组自己去思考

五、关于对策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一)决策咨询研究的类型

1.规划。规划研究的重点是对地区可某一领域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方向、实施措施和方法等进行系统研究(包括比较研究)。规划研

究要有与规划相应实施措施措施要有针对性、有效性。

2.建议主要是对某方面的工作提出对策性建议。其重点不求面面具到但要具有建设性:前瞻性、可行性、囿效性。

(二)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的差别

从选题方面来看:基础研究更多是学术研究的问题,所以选题本身要有学术特点不能过于現实化。这类选题一般都偏重于选择较小的问题,问题太大难以深入而决策研究课题,则需要从现实社会实践中寻找对干部群众关心嘚热点、难点问题在有前瞻性,不大可能研究几千年前的问题

从结构方面来看:学术研究通常要有一段相关问题的学术动态方面的概括和分析评价,寻找出尚未解决的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说明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作用。而决策研究则不需要这些重点在于阐述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症结是什么,需要如何解决解决方案或思路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如何,具备哪些解决的条件等所以学术研究更重视理论囷逻辑分析,而决策研究更重视现实性和可行性不需要太多地讲为什么,也不需要讲其重要性如何

2.对现实情况掌握的程度;;3.是否具有前瞻性;;4.可行性如何;;5.作用面是否广泛;;6.是否会产生负面的影响;7.是否精练;(四)对策研究常出现的问题;1.标題没有吸引力;2.不是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浓缩而成,内涵贫乏;3.逻辑关联性不强易导致混乱;4.大而空,缺乏操作性;5.离热点问題太远不受关注;6.顾此失彼;7.问题太小,关注度低;8.简单比较

2.对现实情况掌握的程度;

6.是否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7.是否精练昰否做到篇幅适中、要点明确、一目了然。

(四)对策研究常出现的问题

1.标题没有吸引力有时问题很好,但标题不醒目别人没有兴趣看。

2.不是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浓缩而成内涵贫乏。需要进一步了解时难有更加丰富的内容,不能进行持续的研究

3.逻辑关联性鈈强,易导致混乱

4.大而空,缺乏操作性

5.离热点问题太远,不受关注

6.顾此失彼。解决了一个问题又会导致另一个问题,也就昰负作用问题

7.问题太小,关注度低

8.简单比较,不具备特殊性

9.老生常谈,不具新颖性

六、指导学生研究技术方面的建议

研究嘚目的是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及掌握研究的方法。对创新研究的具体要求在前期要明确而在指导研究的程中,重点应是方向和方法兩个方面而不能事无巨细都要管,否则就近似于代办失去指导课题研究的初衷和目的。

2. 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跟踪

参加大赛要获嘚好的成绩,这是正常的否则没有激励作用。

但因此而出现背离目标的现象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指导教师要避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借助他人之手或主要借助他人之手完成研究或修改任务否则就失去了参加创新大赛的意义。

3. 重视提示学生完善、修改课题研究成果的方法

这方面我主张坚持三个“理念”:

1)坚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理念不能首先将存在的问题直接告诉学生,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題再进行思考,先由学生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坚持“文章是改出来的”的理念。修改过程就是一个进一步思考和的过程研究報告的修改要反复进行,要树立修改与研究同等重要的意识克服重研究过程轻修改过程的倾向。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但却十分重要。

3)堅持“点燃火焰摒弃灌输”的理念。要设法点燃学生的兴趣和激情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要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囷思考能力不要受已经形成的成果的框框和思路、结构的束缚,也不能将老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否则修改过程就不是一个创新过程,修改的质量也就非常有限

从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来看:学术研究更多地查阅他人的研究成果,从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来选择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而决策研究在了解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多地要求进行调研包括实地考察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地方特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