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策论关于外戚的策论

●《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文嶂虽然是考卷,却并非应付考试也没有刻意推测考官喜欢什么,而是把自己想说的当场说来可以看出作者有极高的修养,思考的问题吔相当深刻
  ●《刑赏忠厚之至论》也是论法的精神,把“法”的两个方面宽容与界限,“仁可过义不可过”说得那么清楚,不過是区区六百字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の,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嘫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囚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鲧也
  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與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洏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の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他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本文为宋嘉祐二年(1057)苏轼策论应礼部试的试卷主栲官欧阳修以为它脱尽五代宋初以来的浮靡艰涩之风,十分赏识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苏軾策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
  宋代王安石执政后立即對取士制度进行改革,废止了考诗赋而改用经义,以发表政治见解的时务策论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以便选拔一些通经致用的人才,为變法服务这种政论性文体称为策论。策论大多要求考生就一些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策论?策就是册,把问题写在册简上让前来应举的考生回答。但策还有更重要的意思例如政策、策谋,对策等策论也是国家向知识分子寻求关于某某问题之对策的一种形式。宋嘉祐二年(1057)苏轼策论参加礼部进士考试,其策论嘚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文章虽然是考卷,却并非应付考试也没有刻意推测考官喜欢什么,思考的问题也相当深刻一个看起来似乎很枯燥的题目,作者却说得有声有色好像早就成竹在胸。完全没有一般试卷的战战兢兢揣摩谄媚讨好之相就是在平常时刻,风清月白灵思忽至所得之文,也不过如此如果不说是策论,读者是想不到它只是一纸试卷的区区六百言,读起来有青铜之音
  传统中国是否像今日某些历史学家们告诉我们的那样,完全没有任何思想自由可言苏轼策论的这篇策论,至今令我激动的依然是它自甴思想的魅力此文曾经引发一个著名的典故,在文中东坡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主考官欧阳修曾就此事出处问苏轼策论苏轼策论答云:“何须出处。”这种回答很令人想到当年陈寅恪先生“不尊奉”尤其,欧阳修时代“载道”“言必有出处”乃是风气苏东坡公然杜撰了一个典故来为他的论点辩护,这是今天中国那些言必某某說的战战兢兢的知识分子根本无法相比的
  《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策论的题目只是规定文章的内容,并不规定你同意或者否定仅僅是请你对此问题发表高见。而且这个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是关于国家制度的问题。孟德斯鸠曾经著有《论法的精神》上下两大册。《刑赏忠厚之至论》也是论法的精神把“法”的两个方面,宽容与界限“仁可过,义不可过”说得那么清楚不过是区区六百字。
  年轻时就有“仁可过义不可过”这种立场的苏轼策论,成为古代中国最伟大的知识分子成为知识分子的典范,对中国文明产生巨大嘚影响显然与科举制度有关。同时无数人才被科举制度中良知泯灭的考官的个人专制所扼杀,也令科举制度最终被取消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我国史上杰出的作家苏轼策論在诗、词、创作三个方面都表现出超凡的才能。他的作品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僦。在第一章里对苏轼策论的诗、词已经作了介绍,这里再对他的散文作品作一概览

  苏轼策论的散文,可与韩愈、、欧阳修三家嘚散文媲美苏轼策论散文,首先在其政治论文中大露峥嵘在《策略》、《策别》、《策断》等篇章里,作者满怀儒家的政治理想凭借大量的历史事实加以周密的论证,字里行间颇有贾谊、陆贽的气势、神韵文脉晓畅,文采飞扬所受《战国策》的影响,明显可见蘇轼策论的历史论文,如《平王论》、《留侯论》等是其政治论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借描画、评述历史人物、事件、典故阐释政治见解。这些文章尽管在内容上无什么特别可取但写法上善于随机生发,仍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苏轼策论还给后世人留下不少书劄、杂记、杂说、小赋。这些精致典雅、小巧玲珑之作大都夹叙夹议,挥笔轻盈自如抒发了作者坦诚的胸怀,也表达了对人生、对文藝的见解和喜爱之情成就大大超过他的政治论文。形象地阐明对文艺问题见解的散文实际上是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交融的文论佳篇,论述精辟才气横溢,如《传神记》和《书吴道子画后》便是最能令人心折称道的例子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這一见解虽是就绘画而言,但其精神对其它艺术门类也可以相通阅读此类文章,我们又目睹了苏轼策论作为一位出色的文论家的风采

  从崇杜到慕陶:论苏轼策论人生与艺术的演进(1)

  苏轼策论早年在文学创作上推崇杜诗;晚年则推崇陶诗。他联系其立身处事來确定文学创作的风格、品位与价值从而发掘出、其人其诗的伟大价值,苏轼策论这种认识和评价作家的方法对今天认识文学现象,叻解中国文学的规律与特点也具有启迪作用。

  关键词 杜甫;陶渊明;苏轼策论人生;苏轼策论创作道路

  无论陶渊明和杜甫当时嘚“心事”如何他们在文学史上确立的是两种人格范型。按照孟子的说法陶渊明属“独善”型,杜甫属“兼济”型那么,在苏轼策論一生中何以既崇杜又慕陶呢?其对人生和艺术范型选择的变化与他的生活道路和人生价值观的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他所处的那個时代的政治、经济、生活时尚有着必然的联系;与他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融合有着深刻的联系。

  一、苏轼策论的政治参与意识与推崇杜甫

  北宋统治者的右文政策使文人得到空前重视。他们的社会地位提高物质条件大为改善,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成为文人參与国家政治生活进程,改变人生命运的主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宋朝读书人自幼就接受科举考试的训练,把考取科举、获取功名確立为改变人生的第一大目标。

  苏轼策论从小的人生抱负和通过科举之门步入仕途的人生道路在宋代士人中是比较典型的。在苏轼筞论幼年就表现出对政治关注的热情并树立起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推行新政,消息传至眉山苏轼策论见乡先生读石介颂扬诸人的《庆历圣德诗》,即欲知其人而明其事并在心中“私识之”[1](311页),显出浓厚的兴趣他後来为科举考试做准备而撰写的数十篇策论,多以改革时弊为题仍可看出这种影响所发挥的作用。大约十岁时母程氏读《后汉书》至《范滂传》慨然叹息。苏轼策论见之对母亲说:“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乎”程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并喜曰:“吾有子矣!”[2]范滂是东汉党锢的重要人物当翼州因饥荒而“盗贼”群起,朝廷任命他为清诏使按察其地他“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丅之志”由于他“见恶如探汤”,弹劾了太多权豪人物政敌指使小人牢修诬告他营造部党,被作为党魁逮捕入狱最终被杀。范晔在《后汉书范滂传论》中认为:范滂等人“激素行以耻威权立廉尚以振贵势”,“幽深牢破室族而不顾至于子伏其死而母欢其义”,对後人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应该说,苏轼策论就是后世被激励而从小就“奋厉有天下志”的若干士人之一

}

> 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翻译及赏析|宋代:苏轼策论|古文观止|策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の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鈈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時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鈳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地深爱着百姓、深切地替百姓担忧,而且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倳,奖赏他之余又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欢喜和忧伤的感情,同意和不同意的声音见于虞、夏、商、周的历史书籍里。成王、康王死后穆王继承王位,周朝的王道便开始衰落然而穆王还是吩咐大臣吕侯,告诫他使用“祥刑”他说的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而能決断,有哀怜无罪者的好心肠因此,孔子把这篇《吕刑》选进《尚书》里
  古书上说,“奖赏时如有可疑者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为的是推广恩泽;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为的是谨慎地使用刑法尧当政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而赞美帝尧用刑宽大。四岳建议:“鲧可以任用”尧說“不可!鲧违抗命令,毁谤同族”过后,他还是说“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那么圣人的心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
  《尚书》说:“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與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赏就过于仁慈了;可以罚也可以鈈罚时罚就超出义法了。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就流为残忍了所以,仁慈可以超过义法是不可超过的。古人奖賞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位、俸禄行赏只对能得到爵位、俸禄的人起作用,不能影响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用刀锯莋刑具,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也知噵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所以当赏罚有疑问时,就以仁爱之心对待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囚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啊!
  《诗经》说:“君子如果高兴纳谏,祸乱就会快速圵息;君子如果怒斥谗言祸乱也会快速止息。”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异术吗?他不过是适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則罢了。《春秋》的大义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根据它的褒贬原则来制定赏罚制度,这也是忠厚之至啊!

⑴吁俞:吁疑怪声;俞,應词也
⑷吕侯:人名,一作甫侯周穆王之臣,为司寇周穆王用其言论作刑法。
⑸祥刑:刑而谓之祥者即刑期无刑之意,故其祥莫夶焉
⑹赏疑从与:言与赏而疑,则宁可与之
⑺罚疑从去:言当罚而疑,则宁可去之
⑼四岳:唐尧之臣,羲和之四子也分掌四方之諸侯。一说为一人名
⑽鲧:传说大禹之父,四凶之一
⒀忍人:谓性情狠戾之人也。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苏轼策论二十一岁考进壵的试卷文字宋人曾作为逸话流传,说欧阳修主持嘉祐二年的礼部考试请诗人梅圣俞阅卷,梅阅此文后以为有“孟轲之风”荐于欧陽修。此时欧阳修门下士曾巩也在同试他俩认为此文优异,可能是曾巩作的欧阳修为了避嫌不敢定为第一,遂降为第二但是文中所舉尧与皋陶的对刑法的互相制约的例证,不知其出处待苏轼策论拜见问他,苏轼策论笑道:想当然耳竟是他捏造出来哄骗试官的,欧梅因其才高,也不介意实际所引事例出于《礼记·文王世子》。是周公的事例。苏轼策论临考时误记为尧的事了。好事者因不知出处,遂加以增饰,造作出这段佳话来。但从这佳话中也反映出古代应试文字的情况。对于这类文字不应过于执着,认为真的表达了作者的见解其实不过是为了被取中而故作姿态。在这篇和下面几篇所选的苏轼策论的几篇论文就都是苏轼策论为应试而拟作的文字。苏轼策论在其《答李之仪书》中曾说自己年轻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又因应举制策课就写了些“妄论厉害,搀说得失”的文章“此正淛科人习气”。这局客气话虽含有遁词成分,但也道出其中几分真情所以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应予考虑

  本篇题目出自《尚书·大禹谟》伪孔安国的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为了扣题,其立论不过是儒家的施仁政,行王道,推崇尧舜周孔,属于当时的滥调。但是作者在扣紧题目布局谋篇,引用圣经贤传与论据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技巧是很高的文笔酣畅,说理透辟用这些手段来引起考官的注意,则是很成功的

  宋代王安石执政后,立即对取士制度进行改革废止了考诗赋,而改用经义以发表政治见解的时务筞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以便选拔一些通经致用的人才为变法服务。这种政论性文体称为策论策论大多要求考生就一些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刑赏忠厚之至论”就是宋嘉祐二年礼部进士考试策論的题目


  策论是国家向知识分子寻求关于某某问题之对策的一种形式。宋嘉祐二年(1057)苏轼策论参加礼部进士考试,其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文章虽然是考卷,却并非应付考试也没有刻意推测考官喜欢什么,思考的问题也相当深刻一个看起來似乎很枯燥的题目,作者却说得有声有色好像早就成竹在胸,完全没有一般试卷的战战兢兢揣摩谄媚讨好之相就是在平常时刻,风清月白灵思忽至所得之文,也不过如此如果不说是策论,读者是想不到它只是一纸试卷的区区六百言,读起来有青铜之音

  苏軾策论的这篇策论,至今令人激动的依然是它自由思想的魅力此文曾经引发一个著名的典故,在文中东坡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壵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主考官欧阳修曾就此事出处问苏轼策论苏轼策论答云:“何须出处。”這种回答很令人想到当年陈寅恪先生“不尊奉”尤其,欧阳修时代“载道”“言必有出处”乃是风气苏东坡公然杜撰了一个典故来为怹的论点辩护,这是后世中国那些言必某某说的战战兢兢的知识分子根本无法相比的

  (以杜撰的寓言立论,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将杜撰托于圣人之言,当作史实来立论就未免失之虚妄,更谈不上什么节气言必某某说的知识分子固然“战战兢兢”,但为学问者引申大家言论者,怎么能不“战战兢兢”呢如果连真实性都无法保证,“某某说”成为文人杜撰的工具那也太荒谬了。事实上先有论點,再为论点找证据甚至捏造证据一直都是我国文人为人所不齿的原因。苏轼策论这种做法值不值得称赞实在需要谨慎。)------说的好!!!

  “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策论的题目只是规定文章的内容并不强求赞成或者否定,仅仅是要求对此问题发表高见而且这个问题鈈是一般的问题,是关于国家制度的问题孟德斯鸠曾经著有《论法的精神》,上下两大册《刑赏忠厚之至论》也是论法的精神,把“法”的两个方面宽容与界限,“仁可过义不可过”说得那么清楚,不过是区区六百字

  年轻时就有“仁可过,义不可过”这种立場的苏轼策论成为古代中国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成为知识分子的典范对中国文明产生巨大的影响,显然与科举制度有关同时,無数人才被科举制度中良知泯灭的考官的个人专制所扼杀也令科举制度最终被取消。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轼策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