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的明白写在缣帛是什么上的书

及时雨宋江是水浒中的男一号。他原本是山东郓城县押司知县老爷的贴身秘书。

水浒原著第18回中宋江正式登场亮相,书中说他乐善好施、仗义疏财更兼“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这几个词成了宋江最大的人生标签。

在梁山真正称得上“刀笔精通”的大约只有宋江一人。那么问题来了。“刀笔精通”的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它是说宋江既精通刀法、又精通笔法,是个文武全才吗

表面上看,宋江确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能型人才

宋江的“文”,自然不必赘述他是水浒中文学造诣最高、文化底蕴最深的人物之一。宋江在书中共作各类诗词九首数量最多,质量較高既有直抒胸臆的浔阳楼无题反诗,又有触景伤情的双林镇《七绝》更有借物喻人的哲理诗《胡敲》。可谓体裁多样名句迭出。

除了出类拔萃的文才宋江的“武”,似乎也并不弱宋江虽然从未展示过自己的武艺,但水浒原著第18回就说他“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藝多般”。再者宋江还有孔明、孔亮这两个枪棒徒弟。这些都足以说明宋江并非文弱书生而是粗通武艺。

那么用文武双全来解释宋江的“刀笔精通”,是否正确呢

显而易见,这种理解大错特错“刀笔”,并不是指刀法和笔法刀、笔这两样东西,都是古代的书写笁具所以,刀笔都是借指文才

造纸术兴起之前,古人都是将文字刻在竹简上以此记事,如有谬误则用小刀刮去重写。因此刀和筆都是古代相当重要的书写工具。读书人大多随身携带刀和笔以便随时记录、修改。古代文官又称“刀笔吏”也是由此而来。

清人沈濤在《交翠轩笔记》中就写得明白:“古人刀以书竹简笔以书缣帛是什么,刀笔自是一物”后来,“刀笔”又引申出了“刀笔之功”、“执笔如刀”等词都是用来形容文章深刻华丽,下笔如有神这中间从来就没有朴刀、腰刀什么事儿。

值得强调的是后世也多用“刀笔”借指诉讼文书。

古人告状打官司都必须呈上诉状。宋江是县衙押司起草诉讼文书、整理诉讼案卷正是他的职责所在。因此“刀笔精通”最符合宋江身份的解释,就是指他的诉讼文书写得相当精彩押司的业务水平很高。

在水浒原著第36回中宋江杀死阎婆惜后回镓自首,就写了一纸超凡脱俗的供状——“……(阎婆惜)为因不良一时恃酒,争论斗殴致被误杀身死,一向避罪在逃”

这纸供状避重就轻,虚实结合亦真亦假。首先妇人“不良”把自己置于道义高地;“恃酒”为“误杀”找到了充足借口;“斗殴”又可从轻发落(杨志斗杀牛二、武松斗杀西门庆,都被轻判)供状中,宋江用文字游戏把自己的罪责推得一干二净杀人就跟杀鸡似的。至于供状所述事实的真伪那就是衙门的事了。而这纸供状正是宋江“刀笔精通”的真实写照。

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加个关注,小编不胜感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针黹缣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