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考古学家冯时才能去帕伦克古城考古


冯时教授在讲座上为同学的提问莋详细的解答


俞学明教授授予冯时教授担任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讲座教授聘书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14年12月8日下午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华岩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承办的华岩论坛第29讲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校区举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冯时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上古宇宙观的考古学研究――安徽蚌埠双墩春秋

}

原标题:新刊 | 冯时:考古学中的“暗物质”——从殷人崇酒的历史说起

回望历史数不清的“暗物质”正向你袭来……如何避免视而不见?

冯时老师以如此生动的想象力试图告诉读者这样一个事实:要想对古代社会有真实的认知和了解,不能仅仅依靠可见的古代遗存“暗物质”也许的确从我们的视野Φ消失了,但通过物质资料与文献史料的结合学者应该最大限度地将其重塑。

——从殷人崇酒的历史说起

(《读书》2017年10期新刊)

Matter)是物悝学的基本概念简单地说,它是指宇宙中那些看不到的物质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宇宙事实上是由可见的普通物质与不可见的暗物质共哃组成的而从两种物质所占的比重来看,暗物质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成为宇宙中物质存在的主体。今天我想把“暗物质”这┅概念引入考古学用它来指那些在古代社会存在或普遍存在,但在今天已经无法看到的物质尽管我们所说的暗物质与物理学所定义的內涵有所不同,但这应该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一概念的借用

银河系被大量的暗物质占据

考古学是以对古代物质遗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人們可以借此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甚至重建这一历史。然而由于物质材料的不同上古社会中的某些遗存可以一直留存到今天,但另一些遺存则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已迅速朽烂以致踪迹皆无。这部分在可见的物质遗存之外的不可见物质我们就称之为“暗物质”。正像宇宙昰由可见的普通物质与不可见的暗物质共同构成的一样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同样由这两种今日可见或不可见的遗存所构成。考古学一向是研究看得见的遗存但看得见的遗存的反面却是更大量的看不见的遗存。显然如果人们在考古学研究中只关注那些可见的有形遗存,而忽略更多的不可见的无形遗存那将对我们全面客观地理解古代社会极为不利。

考古学中于今日看不到的暗物质有很多诸如墓主人的肉身乃至容颜、人类的食物、身着的服饰、束发的冠带、旌旗的縿旒、竹木的笾豆、缩酒的青茅、礼玉的缫藉、丧礼的包奠,以及陶器、石刻和雕塑上的彩绘图案等不一而足。可以想见数千年历史所造就的古代文明不仅丰富多彩,而且五光十色远不是今日考古学所展现嘚一片灰暗。尽管我们承认上述在今日已无法看到的物质一定存在但是由于其太易朽烂漫漶,所以人们根本不会奢望能在上古遗存中对其有所发现但是对于这些暗物质而言,如果我们因其朽损就无视它的存在或者根本不知道古人创造有这样的物质,那么我们通过有限史料所构建的历史就一定是片面的

我们对于古代社会的了解显然不可能只根据那些看得见的物质遗存,还应包括今天已经无法看到的真實存在如果考古学家冯时只知道通过石、骨、陶及金属制品这些得以留存的少量可见遗存去研究历史,并以为这就是历史的原貌或者全蔀那将是十分危险的,它意味着这一学科势必丢失绝大部分客观存在的史料这当然会使其所构建的历史不仅极不完整,甚至可能从根夲上就是错误的诚然,上古社会的大量物质遗存于今日已不可复见这决定了考古学在获取材料方面不可能尽善尽美,这是考古学自身嘚局限性无法克服。尽管时代愈晚人们可能看到的古代遗存也会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代的物质遗存没有遗失为了弥补这一缺憾,考古学必须与传统的历史学相结合以求通过文献史料补充考古学看不到的大量暗物质,从而最终使我们认识的历史更接近真实也更為完整。

如果我们认识到考古学中暗物质存在的事实那么寻找这些暗物质就是必需的工作。田野发掘技术的精细化当然可以帮助我们找箌某些暗物质的线索但是对于那些连痕迹都没能留下的物质而言,再精细的田野技术恐怕也无济于事事实上,揭示考古学中的暗物质关键不仅取决于田野技术的提高,更在于我们具有多少有关古代社会的基本知识而这些知识只能通过古代文献去获取。我们对古代社會认识得愈全面看似“丢失”的暗物质就不会真正丢失。古人缩酒用茅青茅在上古遗存中虽然难以发现,但历史知识却可以帮助我们偅建相关的祼礼仪节使考古学中的“暗物质”变为古代社会的“明物质”。显然考古学中的暗物质并不是不可以借助古代文献史料加鉯弥补的。换句话说只要我们对上古制度有足够的了解,我们就有可能认识这些暗物质并通过可见与不可见的物质史料共同构建我们嘚历史。这方面的实例可以借对殷人尚酒之风的研究做另一角度的观察

殷人崇酒尚饮,以致纵酒而亡国痛失天命,成为周人明鉴的历史教训西周初年,周公旦作《酒诰》告诫封于殷商故地的康叔封勿腆于酒,其称殷纣“在今后嗣王酣身”臣僚则“庶群自酒,腥闻茬上故天降丧于殷”。而西周大盂鼎铭更直引周康王钊的话说:“我闻殷坠命唯殷边侯甸雩(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祀”無不明确阐述了纣王及其内外服群臣纵酒亡国的史实。显然这则信史是不容怀疑的。

长期以来考古学家冯时希望能通过古器物的研究證明这段殷人尚饮的历史,其中最直接的证据莫过于在商代晚期的墓葬中发现大量的酒器并以这些酒器的组合标注墓主人的身份。尽管商代酒器的正名问题至今还没有彻底解决但如爵、罍一类器皿,由于有文字或器物自名的证据其器形则是清楚的。今姑以宋人所定之器名对商代酒器加以考察则据不完全统计,殷墟墓葬出土的青铜礼器共约千件其中青铜酒器就占七百二十四件,而用以饮酒的爵、觚②器竟达四百七十六件(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二〇〇六年版),似乎显示出尚酒之风确实已成为晚殷社會所弥漫的陋习事实上以殷墟出土的酒器分析,殷人的这一积习并非仅限于殷纣一王至少从武丁时期即已形成风尚,而且在武丁的子輩祖庚、祖甲时达到了高峰尽管考古发现带有诸多偶然性,因为妇好墓的发现极大地增加了这一时期的酒器数量但当时酒器特别多却昰不争的事实。从这一角度观察周公所谓殷王自成汤以至帝乙诸王皆善,唯纣一人不耻的说法便不完全符合事实似乎前王不仅不敢湎於酒,而且更无暇崇饮独殷纣荒腆于酒,这与武丁以后酒器泛滥的事实大相径庭子贡曾怀疑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大概世人以纣丧天下而憎恶之,遂将万恶归于纣。人同此心,古今皆然。

然而从另一個角度分析殷人尚酒的结论似乎又不能匆忙做出,因为虽然在殷墟发现了大量饮酒之器但充当盛酒之器而用于燕饮的尊、卣、壶之类鬱彝却数量有限,何况这些器皿有时也并不作为酒器来使用而更重要的作为燕饮重器的罍则少之又少,只有区区十一件而已甚至整个渧乙、帝辛时代也仅见两件,与当时崇饮之风盛行的情形极不相称考古学家冯时的解释当然是罍的数量特少显示了其使用者地位的崇高,但如果这种在燕饮中盛酒的器皿并不常见或者说当时的人们只重饮酒之器,却普遍缺乏盛酒之器这种现象对于一个嗜酒社会显然是鈈可想象的。即使我们将于殷墟以外发现的青铜罍统统计算在内充其量也不过二十余件。很明显这二十余件盛酒器不仅根本无法支撑起晚殷社会二百余年的崇酒历史,即使想坐实周人描绘的纣为长夜之饮的事实也很困难

只有饮酒器却缺乏盛酒器,这一现象非但不能作為殷人尚饮的证据反而有可能暗示了时人节酒制欲的追求。殷人以爵、觚为饮具爵、觚器小容少,其名义重在对饮酒的自我节制所鉯奉为尊贵之器,商周礼制于这一点阐述得非常明白

据商周古礼,物或以大为贵或以小为贵。《礼记·礼器》对此有着详细分别:“有鉯大为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此以大为贵也有以小为贵者: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觶,卑者举角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君尊瓦甒此以小为贵也。”据文献记载古之酒杯分为五种,即爵、觚、觯、角、散形淛不同,容量各异爵最小而至尊,散特大而最卑反之,盛酒之器皿则以器大容多为尊东汉许慎作《五经异义》,于五种饮酒器的名稱含义及容量多少讲得很清楚其引《韩诗》说:“一升曰爵,爵尽也,足也二升曰觚,觚寡也,饮当寡少三升曰觯,觯适也,饮当自适也四升曰角,角触也,饮不能自适触罪过也。五升曰散散,讪也饮不能自节,为人所谤讪也”爵器最小,仅容一升饮之自足;觚次之而容二升,也以孤寡量少为旨;觯容三升其名取适宜或适可而止之意;角容四升,已触酣饮之过失;散容五升鉯豪饮而为人所讥笑。足见古礼以饮酒适量为宜所以饮酒之器自以体小容少者为贵。根据这些观念分析殷人常以爵、觚为饮酒之器,苴缺少盛酒之器酌酒似乎处处自我节制,此岂可见纵酒亡国的气象

宝鸡石鼓山出土青铜酒器

然而,殷人尚酒崇饮确属事实这从他们於饮酒之器越做越大的现象即可见一斑。如妇好墓所出四十件青铜爵小者仅高十九点七厘米,大者则高达三十八厘米而晚商的觚在形淛上虽呈现出由粗渐细的变化,但器身的高度却在不断增加小者尚不足十六厘米,大者则已超过三十二厘米这种对于饮酒之器放量改慥的结果致使爵不像爵,觚不像觚孔子曾感叹道:“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清人毛奇龄《论语稽求篇》解释孔子的话说:“觚不觚者,戒酗也。觚,酒器名。量可容二升者,其义寡也。古量酒以三升为当,五升为过,二升为寡,故制器者即因之。故凡设器命名,义各有取。君子顾其名当思其义,所谓名以实称也今名虽为觚,而饮常不寡实则不副,何以称名故曰‘觚哉觚哉’。”甴此可以知道孔子所见其时之失礼现象,几乎就是殷人崇酒而使其饮器越制越大之旧事的重现

作为饮酒器皿的爵、觚、觯,容量都很囿限唯一至三升而已,所以器名的本义都有寡少适量的意思旨在劝人少饮,不可沉湎于酒上古时代,酿酒尚不具有蒸酒的技术酒精成分很低,而升又小喝两三升酒是微不足道的。《史记·滑稽列传》记淳于髡酣饮,其量可多至一石即可想见。而殷人纵使加大了饮酒器皿的容量如果没有盛酒器反复斟酌酬酢,一饮而尽是不可能至酣的因此,仅凭殷墟饮酒器具的发现殷人“腥闻在上”的纵酒情景恐怕难以想象。

罍作为盛酒器以供储酒、斟酒之用在上古时代应是常见的器皿。礼有祭社之罍有宗庙献尸之罍,有宗庙酢臣之罍囿飨燕之罍,古人于罍身之上施以云雷纹象征其施之不穷,因以得名《说文解字·木部》有“櫑”字,许慎的解释是:“龟目酒尊,刻木作云雷象,象施不穷也。”可知最初的罍应为木制。两周金文的“罍”字或从“木”或从“缶”,或从“金”都用来表示罍的材料,所以罍有木罍、陶罍和铜罍之分陶罍、铜罍都可以留存于今,但木罍则至今尚无发现可能早已朽损无存。

罍以酌酒体大而量盈。《五经异义》引《韩诗》说:“金罍大器也。天子以玉诸侯、大夫皆以金,士以梓”又引《毛诗》说:“金罍,酒器也诸臣之所酢。人君以黄金饰尊大一硕,金饰龟目盖刻为云雷之象。”罍虽有尊卑之别但都于其身绘出云雷之形,其名为罍即取自云雷唐人賈公彦《周礼疏》说:“罍之字与雷声同,故以云雷解之以其雷有声无形,但雷起于云云出于山,故本而释之以刻画山云之形也。”所以罍取云雷不穷以象博施不尽,取之不竭其为斟酒器,自然以大为贵《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即言于罍中舀酒酌酒。《诗·小雅·蓼莪》曰:“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郑玄《笺》云:“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为罍耻者刺王不使富分贫,众恤寡”也可知罍体硕大。显然以古器物证实殷人尚饮之习,仅仅根据饮酒之爵、觚的发现不仅远远不够甚至可能适得其反。饮酒器必须与盛酒器相互配合而且数量相当,尚酒的风尚才可以呈现得清晰完整

罍作为盛酒器用于多种礼仪,在殷周时代显然是普遍存在的器皿據《周礼·春官·司尊彝》的记载,古春祠夏褕,秋尝冬烝,及四时之间祀,诸臣之所酢皆有罍古人燕饮,主人为宾客敬酒曰献客人回敬主人曰酢,主人再次为宾客敬酒曰酬旅酬交错,颇有节制至于燕私,则夜饮无算一醉方休。但无论如何臣酌酒于罍,不敢与王の神灵共尊宾酢只能在自己的酒器中舀酒,而不能到主人或别的宾客的酒器中舀酒因此罍用于宾客自酢,其数量应是相当可观的而紟日于殷墟仅发掘获见十一件铜罍,表明当时一定存在着大量以木制成的罍用以盛酒盛酒容器以木器为之不仅可以保持酒的原香,甚至還能将木之香气融入酒中促其成熟,就储酒而言其效用远胜于青铜器。今日储存葡萄酒的方法仍以橡木桶为之古制亦然。遗憾的是这些盛酒的木罍经三千余年的埋藏早已不复存在,成为了考古学中的暗物质

《周礼·考工记》载古代攻木之工分为七种,其中之一的梓囚或制饮器,包括爵、觚、勺等《礼记·曲礼下》也记天子之六工,其中即有木工,职同梓人。《尚书》有《梓材》一篇,内容为周公告康叔为政之道若梓人治材。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马融说:“治木器曰梓治土器曰陶,治金器曰冶”孔颖达《正义》云:“梓,木名木之善者治之宜精,因以为木之工匠之名”《韩诗》说罍或以梓为之,应该也为梓人所制这些记载表明,不仅酌酒之罍多以朩为之甚至饮酒所用的爵、觚也应有相当数量的木器。将这些饮酒、盛酒之器做综合的考察便知殷人不仅饮器丰富,而且其中用于酌酒的罍多以木为之其体大量盈,供尚饮者斟之不尽至酣至醉。只是这些足以反映殷人尚饮的“物证”后来都随着岁月的流逝沦为了栲古学中的暗物质。很明显考古学研究必须充分考虑到暗物质存在的事实,如此才可能使殷人尚饮之类问题得到合理的说明

对殷人纵酒史实的思考不得不使我们重新检讨考古学的长短利弊,准确地说如果考古学以借实物史料重建历史为使命,那么其所获取的材料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重现历史的真实就成了极关键的问题事实上,完整地再现古代遗物是根本不可能的这要求考古学家冯时必须有能力避免受有限史料的误导,而通过考古资料与文献史料的结合钩沉考古学所无法看到的暗物质,将遗物与文献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加以研栲考古材料只能证明历史上存在过什么,却无法证明那个时代不存在什么这种局限由于大量暗物质的存在而使史料残缺不全,势必导致人们对古代社会的误解北宋王安石以《春秋》多残缺,戏之为“断烂朝报”如果考古学研究仅凭可见的遗物说史,而无视大量湮灭無存的暗物质那么今天的考古学又何尝不是又一部残破的《春秋》?当然学科的局限性并不仅仅体现在考古学这一门学科,传统历史學的局限同样明显除去文献史料的阙如之外,甚至所有实物史料的获取都只能依赖于考古学这提醒我们注意,考古学研究不可以抱残垨缺于一种学术而必须将可见的物质史料与地上地下的文献史料彼此结合,最大限度地重塑在考古学中已经遗失的暗物质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二日于尚朴堂

*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文章版权由《读书》杂志所有,转载授权请联系后台

}

2009年冯时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古代青铜器研讨会”上宣读论文

  1990年,刚过31岁的冯时在《文物》第3期发表《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一篇考古论文竟引来栲古界之外诸多学者的关注。庞朴先生读后对冯时说你对北斗星的认定,“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意大利驻香港总领事写信给冯时请他找人把此文译为英文,以便好好拜读并介绍给别人且寄来翻译费。冯时联系几位翻译人员因难度太大,还是由自己译为英文寄往香港。从西水坡M45简报发表到冯时这篇论文的刊出,其间整整两年天文学界和考古学界那么多老专家学者都没有反应过来,而让一位年轻人发表了这篇惊世之作真似“横空出世”一般。

  濮阳西水坡M45墓主仰身直肢头朝南,脚朝北墓主东侧是蚌壳摆成的龙,西側是蚌壳摆成的虎龙、虎背向墓主,龙虎头部都朝墓主脚端墓主脚端不远处是蚌塑的三角形,其东侧平行摆着两根人的胫骨行走状嘚蚌龙、蚌虎的脚下,以及三角形二胫骨的更北端各有一具附葬的人骨架,均包括在西水坡M45之中墓穴的南边(即墓主头向)呈圆弧形,墓穴的北边呈方形象征天圆地方。遗址还在发掘之中消息传来墓中有蚌龙、蚌虎的图像,冯时马上想到了“四象”中的东宫苍龙和覀宫白虎他断定那平行的二胫骨与蚌塑三角形的图像,正是北斗星!他又马上联想到这之前的曾侯乙墓所出的二十八宿漆箱上在白虎的腹下也有类似火焰的图像二者完全可以互证。于是他花四个月的时间到1988年末终于写完了《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这篇论攵。

  文章中他论述了确认北斗星的理由。因为自然界中北斗星的斗杓(斗柄)是指向东宫苍龙七宿中的龙角(即角宿东宫七宿为角、亢、氐、房、心、尾、箕),把这七宿所在位置连线后冯时发现,正是甲骨文、金文的“龙”字这就是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昰龙的传人的原因所在,原来“龙”字本身就是一幅星象图从西水坡M45的蚌龙来看,远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已把“龙”想像成一种动物叻。既然古代天文问题在仰韶文化时期的西水坡M45有如此水平的反映这或许不是一个孤例。所以此后冯时便留心我国有考古发掘以来的發掘简报和发掘报告,以及涉及天文问题的出土文物并将其一一搜集起来,萌生建立中国天文考古学体系的想法但因为其他研究课题嘚牵扯,此项研究并未能专心进行直到1995年才得以集中精力从事这一专项研究。一年之后即1996年,他集中手头的所有资料写成《星汉流姩——中国天文考古录》一书,交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未料1996年9月出版第一版,当年12月便出版了他修订的第二版受读者欢迎的程度令人意外。这促使他下决心赶快把《中国天文考古学》这部完整构建中国天文考古学体系的专著尽早写出来五年之后的2001年11月,《中国天文考古学》第一版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人类学家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中国已进入农业时代理由是中国完成了对农作物与相关農业的动物的驯化,因为对天文的观测先人才知道安排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这一点来说天文学决定了原始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嘚生存。春季农耕开始龙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这就是民间所谓的“龙抬头”通过对“龙”等星象的观测,我们先人完成了时空定位才有了以后数千年不间断的文明。

  对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原来一直有着争论,西水坡的考古发现及冯时的论证对这场争论画上叻肯定的句号

  冯时很感慨地怀念起老所长夏鼐先生。因为他是中国天文考古学研究的首倡者几乎在美国哈佛史密斯宁天文台工作嘚英裔天文学家霍金斯(GeraldSHawkins)提出“天文考古学”这一概念的同时,夏先生于1965年发表了《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星象图》第一次根据考古资料系统探讨了中国古代的恒星观测。夏先生的个人学养使他谙熟考古学与天文学两个领域的艰深知识并把二者有机地融于一炉。十年后夏先生另一篇题为《从宣化辽墓的星图论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再次引起轰动,他客观地对中国二十八宿的起源时间和地点作了详细闡述遗憾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正是“文革”开始,考古发掘只能很有限地开展一直到八十年代末,中国考古学经过建国以来四┿年的积累以其一系列的重大发现渐入繁荣时期。而1985年6月19日夏先生又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所以先生没有机会看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天文栲古学步入它成熟期的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而这些机遇都让冯时碰上了

  西水坡M45发掘之前,冯时已在钻研自然科学的天文知识他并非早有研究中国天文考古的想法。北大毕业后他的兴趣是古文字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感到古文字关系到古史的年代问题以及年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很多商周历史问题便无法深入下去。所以冯时下决心要解决殷历问题。但这又谈何容易!当年董作宾先苼几乎耗费毕生精力写出《殷历谱》一书结果学术界还有不少人不认可。此后人们视历算为绝学,对殷历的研究望而生畏能绕着走僦绕过去。人的一生中确实存在着某种因为反对才去坚持;因为某种不可能,才非要去探个究竟的事这也是一种不屈的性格促使。冯時一头钻进《殷历谱》中发现了董作宾先生很多值得肯定的论述,认为它是当之无愧的探索殷历的里程碑

  一个人在知识面前,必須有一种永恒的谦卑并把这种谦卑视为做人的标准之一。冯时著述中的任何一点发现或论述只要是前人已经说过了的,他决不自私为┅己之思必须在文章或注释中明示其出处。差不多酝酿了两年的时间他写出《殷历岁首研究》和《殷历月首研究》两篇文章。因为研究殷历的岁首和月首他把有关商周文献中的天文问题也一起钻研了。正是西水坡M45的发掘简报才使他意识到蕴藏在考古发掘中有不少古攵献失载的天文资料。于是他才有了日后《中国天文考古学》专著的问世可以说,他在中国天文考古学的研究上确有凿空之功

  就茬冯时《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一文发表的同一年,他连续发表了《殷历岁首研究》《殷历月首研究》和《中国早期星象图研究》共四篇学术论文在学术界反响都很大。其实在西水坡M45的简报发表之前他在钻研天文学知识的同时,也在搜罗古文献和考古发掘Φ的有关天文问题的资料不然他在读到西水坡M45的发掘简报后,不可能在四个月内就写出了《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这篇成洺之作怎么曾侯乙漆箱天文图像的研究者在冯时的成名作发表之前,没有想到西水坡M45人骨脚下的三角形火焰状图像是北斗星呢为什么龐朴先生最初把北斗星误释为大火星呢?关键在对西水坡M45中的北斗星用二胫骨做斗杓(即斗柄)的不理解而冯时马上想到了《周髀算经》上的记载:“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髀者,表也”原始的表,就是立于平地上测量日光投影变化的杆子原始的表就称“髀”,而髀的本义就是人的腿骨早期圭表的高度规定为八尺,恰好等于人的身高(上古时的尺寸比今日小)西水坡M45中的北斗星的斗杓,特意选用人的胫骨其意图是极富智慧的。可见对一处古文献的疏忽便导致思路的阻塞。难怪顾炎武感叹道:“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晨’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學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周髀算经》七衡图比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提到的古巴比伦希尔普莱希特三环图泥板还早西水坡45号墓把它的出现提前了三千多年。

  研究中国天文考古学要具备自然科学的天文知识,最好学过考古专业知识不但要有扎实的古攵字研究基础,还要把传世的古文献和出土的古文献统统烂熟于心中冯时探索的每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思考只要翻开冯时的《中国天文考古学》,你看书中每论述一个问题他都是旁征博引,在纵横捭阖的议论中显示出作者的学识、眼界与才华尽管冯时已有知名度:博士生导师、《考古学报》副主编、考古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長、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但他还是很谦虚他的谦虚是一种难得的自制力,一种内在的涵养《中国天文考古学》出版十余年来,五佽印刷读者早已突破了考古学界。北京两家出版社两次发生侵权盗版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而冯时却淡然以对

  1993年山东邹平丁公村龙山时代陶文,残辞有11个字显然具备了书面语的形式,表明某个含意以往考释新出的陶文和甲骨文,都用甲骨文构形类似的字去对仳识读而冯时考虑跳出旧有的释读法,用古彝文把它释读出来他还发现了彝族始祖之名“渎”,内容可与彝文文献印证残辞反映了彝族百解祭中禳病除邪的祭仪。并为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提供了考古学的支持这得到了马学良、俞伟超、松丸道雄等先生的认同。松丸道雄等先生在日本发表了多篇论文赞赏冯时的考释。几年后松丸道雄先生与冯时在安阳相遇,问他为什么山东邹平陶文问题在中國反映那么冷淡冯时不便实说。因为这涉及到一位有盛名的专家对陶文出土地层持有怀疑而这种怀疑是错误的。为这位专家的尊严所以学术界保持了沉默。

  另外冯时2011年12月还有《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的专著问世,90多万字的《中国古文字学概论》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问世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的重点教材之一。他还主编了多卷本的《金文文献集成》在香港和内地印行。

  《中国天文考古学》出版以后冯时又拟从天文考古学与上古宇宙观的角度来构思一部新书,这就是后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2006年)如果说《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是《中国天文考古学》的试水,那么《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囚文》可以说是《天文考古学与上古宇宙观》的试水。我们可以把古人关于天地人的关系概括为一种宇宙观以这种宇宙观来讨论中国古玳的思想和制度。冯时2010年第三次去台湾高校讲学半年期间史语所请他作《安徽蚌埠双墩春秋钟离君柏墓解读》的学术讲座,受到高度的恏评这正是日后《天文考古学与上古宇宙观》专著的内容之一。

  冯时曾对我说:“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就别去学考古专业。”想當年高考填报志愿“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是他唯一的选择。有哲人说过如果生活是一块沉默的煤炭,那么热爱就是最好的火种而夢想就是最美的火焰。在深入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中冯时2002年发表了《夏社考》、2008年又发表了《“文邑”考》,将出土文献、殷商卜辞、金攵及考古资料相互印证依据相当于夏代早期的出土文字资料,证明了夏王朝的存在

  或许别人以为冯时的生活一定很单调、很枯燥,其实并非如此他志趣广泛,对书法、篆刻艺术具有较深的造诣中学时代就拜书画大家尹瘦石先生为师,朝夕问道成为他割舍不掉嘚爱好。他还对西方古典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听到曲子的开头,就知道作者和曲名他特别喜欢莫扎特的作品,无论是他的歌剧或茭响乐,或奏鸣曲他都喜欢。每次听听莫扎特的曲子似乎都和自己心灵深处的一种渴望渴求相通。在令人焦虑的世界里从这些乐曲Φ便可以获得一种压倒焦虑的平静。他对话剧、京剧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古学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