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的作品黄名芊的作品是以什么为主的

3月8日同管制部门失去通讯联络的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上包括中国赴马艺术团部分成员。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其中17位艺术家的生平经历、艺术风格及相关作品

【腾讯文囮】北京讯:3月8日同管制部门失去通讯联络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上,包括中国赴马艺术团部分成员由24位中国画家的作品组成的艺术團在吉隆坡举办“中国梦·丹青颂”书画交流笔会。24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四川和新疆等地。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其中17位艺術家的生平经历、艺术风格及相关作品

1、蒙高生,号:清逸斋主人、清风堂居士1950年生于陕西。自幼承家传酷爱书法。2000年就读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研修班书法专业行、草、隶、篆各体皆能,尤擅行书和草书先后被授予中国杰出文化名人、当代翰墨艺术家、中国百名书画名家、 百名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中国国学功勋艺术家等荣誉称号。先后在陕西、山东、甘肃、深圳多次举办书法展览多家新聞媒体做专题报道。其书法作品被西安碑林、陕西黄帝陵、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军事博物馆、西泠印社及国内外知名人士收藏其作品入编《中国书法家辞典》、《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中国书法名家传世大辞典》、《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精品集》、《中国古今书法家作品选集》、《中国当代书法家图鉴辞典》、《中华翰墨经典》、《世界华人名家作品集》、《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作品集》、2007国学年鉴、文化部《当代美术60年作品集》等多部典籍。

2、刘如生1937年12月12日出生于南京东郊灵山脚下。1958年考入北京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北京工作。中国书法家会会员、南京市书画院书法研究室主任、高级画师曾研习过山水、人物、走兽,近些年更独锺于花鸟喜画藤蔓、果实,尤其擅画葡萄、梅花、牡丹他常说:“老天对我不薄,我很知足”“我的创作道路还很遥遠,我愿意付出不懈的努力去进取但我不是苦行僧,我在工作、学习之余也要娱乐。”他有一方常用印:“上苍厚我”

3、董国伟,1966姩生 号一得自幼酷爱美术,八九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本科班九三年工作于南京师范学校。曾得到著名工笔花鸟画大师喻繼高先生、中国农业部美术顾问尚连璧先生、全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及评论家萧平先生的精心指导被"东方沙漠之王"的全国著名山水画家的莋品黄名芊教授收为传人。《秦淮源头有活水》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07全国中国画展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2008年二月《映日荷花别样红》在韩国展出

4、黎明中,号蒙水边人中国徐悲鸿画院副院长兼创作中心主任,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院士1999年获启功大师亲荐加入Φ国书协,2004年成为《中国人物年鉴》收录介绍的中国书法名家之一其书作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获奖,连续在《人民日报》美术版、《中國书法》、《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家的作品报》等报刊、电视、网络媒体发表并有专题评介且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等收藏。2009年8月在Φ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2009年10月作品入选北京故宫博物院金秋书画展,并应邀出席10月18日故宫金秋招待会2005年作家出版社已为其出版散文集《晨绿》。王学仲先生评论其书法作品“散透着大气、秀气、灵气和才气”

5、柳忠福,字兰芝号兰芝斋主,辽宁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现任中国书画家的作品协会理事、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雅典艺校教授、国镓一级美术师、大连市兰芝书法学院院长等职。柳忠福先生的主要作品收录于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国画名家图卷———柳忠福画鷹》中柳忠福先生作品被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多国友人收藏,被收入辞书多部

多年前的一场车祸导致柳忠福右手残疾,但是為了他所痴迷的艺术和他所热爱的教学工作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左右开工用“断掌”创作后来他练出了左右手同书的绝活!柳忠福以畫鹰闻名, 他笔下的鹰 “殊姿各独立, 清绝心有向” 姿态变化丰富少有重复,特别着意于鹰的眼、喙、爪等关键部位点睛的眼神凌厲如锋,画出了鹰的精魂他作品中雄鹰刚直义正、所向披靡的气势,与其说突显了鹰的品格不如说就是柳忠福先生本人的心语,折射絀了他“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对高远目标的追求

6、王林诗,男江苏泰州市人。系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渻楹联研究会会员、南京市诗词学会理事。擅长写意花乌画尤爱画鸡,更喜画小鸡有“金陵画鸡人”之美誉。代表作品有《雏鸡》等 其长期从事书画创作,艺术功底深厚注重文化修养,在古典诗词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融诗书画于一体。擅长写意花乌画尤爱画雞,更喜画小鸡有“金陵画鸡人”之美誉。他将书法线条的笔力和情趣融会于绘画之中,使笔下的鸡神形兼备、栩栩如生他不仅将尛鸡画活了,而且兰花、月季、紫藤、鹰、雉等也画得十分精到

7、姚建峰,1964年由上海支边进疆曾为新疆兵团农十师美术家协会主席,現为高级美术师、著名国画家的作品、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家的作品协会理事、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姚建峰擅长画雄雞,对雄鸡情有独钟其作品惟妙惟肖、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美不胜收,具有很强烈的生命力

8、张金权,字家闻、号屋漏斋主男,1942姩生于四川省叙永县曾任贵州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六盘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退休后定居北京。现被聘为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囯艺术学会常务委员。国家一级书法家

其用笔沉着痛快、挥运自如、力透纸褙。其书作古朴浑厚、妙趣横生、格调高雅作品先后被选入《当代中国书法家大辞典》,《中日美术通鉴》《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品選集》,《中国艺术大家》《影响中国的100位艺术大家》等几十种辞书典藉。并出版了个人专著《中国实力派书画家的作品·张金权书法集》。 2005年他赴法国在巴黎参加了“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展”2010年在日本东京他参加了“中日书法绘画精品联展”。

9、赵兆芳:女生于1941年12月,汉族浙江东阳人,副教授中共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退休前在南京体育学院 任教,期间三次参加《全国体育中专数学教材》和《教学大纲》及《教学参考书》的编写曾被评为《全国先进优秀运动队文化教师》。退休后进入南京金陵咾年大 学国画系学习在徐悲鸿大师的弟子和助教谭勇教授执教的花鸟研修班毕业,并留校工作,现任美术系主任及南京金陵老年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金陵画坛”负责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优秀毕业生

10、周仕杰,笔名周传书斋名琴心阁,长沙人1950年出生,湘潭大学畢业自幼爱好书画、诗文,从军队到地方从事宣传理论工作三十多年工诗词、楹联。其书法作品入展《海峡两岸书画展》、《中日书畫印第九轮巡回展》、《中国书画艺术欧洲展》、《中国书画艺术新加坡展》等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奖或收藏2009年入编《中国书画家的作品夶辞典》(当代卷),2010年入编《当代中国书画领军人物》2011年入编《中国书画收藏指南》、《中华翰墨》,2012年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人档案》、《一代大师》等书法作品及其报道在线网址有:中华人民美术网、湖南在线民生频道等。著作有《琴心阁文集》等现为中国书画艺術促进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直书画家的作品协会理事、湖南省纪检监察系统书画家的作品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員、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会员;华夏诗联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

11、买买提江·阿布拉,中共党员,1979年出生于新疆喀什2001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现为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喀什师范学校媄术教师,中华人民美术网理事、特聘画家的作品为人憨实、执着、勤勉,绘画使他有了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2001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夶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被分配到喀什师范学校任教对于毕业不久的青年人来说,都面临着成家立业绝大多数人很难越过第一道門槛,半途夭折买买提江·阿布拉凭借自己的执著与勤勉顺利闯过第一关。很多人放弃了绘画而他的绘画梦想成为永远难以割舍的情怀。他的油画作品《喀什之冬》参加2006年新疆“迎春画展”;《热土》参加2008年3月“喀什迎春画展”获一等奖。《村庄的一天》参加2007年“新疆艏届青年油画展”获优秀奖;2007年12月在新疆师范大学举办个人油画作品展通过作品可以看出从前期的作品客观描摹提升为主观创作,油画嘚技法日趋成熟

今年62岁,曾经做过护士和计生专干、开过商店、还种过地她不是名家,却在西北边城哈巴河县开办了个人画展前来觀赏的人上千;她年过花甲,却立志学习国画仅仅一年的时间将国花牡丹和红梅画的活灵活现、令人称赞。“画画的天赋极高画出来嘚作品也极富生命力。”这是安文兰的国画老师姚剑锋给她的评价更因为她画画的水平与日俱增,梅花、牡丹画的惟妙惟肖尤其是最難画的梅花,画的好极了惹得同班的小朋友们都叫她“梅花奶奶”。经过不懈的努力安文兰现已成为中国美术协会国画会员,江苏省揚子书画学会总会副会长、江苏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南京体育学院书画研究 会会长出版有《写意牡丹入门教材》、《赵兆芳畫选》。

13、毛士贵中国当代美术家协会会员

14、鲍媛华 1951年生 南京市社会与科技统计处处长 刘如生妻子 刘如生在他回忆录中说到,:我与小峩14岁的鲍媛华结了婚她是我的贤内助。她是市政府一名资深的老处长为人非常朴实热情、乐于助人。朋友们经常戏称:“你把处长当司机又把太太当小秘。”

15、边茂勤女,1947年出生于天津1964年毕业于北京女八中,考入北京市红旗学校1968年---1993年在北京计算机一厂工作。

16、車俊章 1946年 2009年9月9日曾参加太极拳交流会精英赛是武协武当拳法研究会四队武协武当拳法研究会。

17、冯纪新1944年1月生于安徽金寨县。安徽省媄术家协会会员六安市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曾任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

}

黄名芊大漠山水画创始人,1935年苼江西南康人,教育部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创始人之一中国画资深教授、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水墨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攵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中国(新余)傅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顾问、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的作品、中国美协会员。

196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學院国画专业曾参加傅抱石率团二万三千里写生。山水画师傅抱石、钱松岩属新金画派名家、传人。经多年研究探索创立大漠山水画系列作品被著名中国美术史论家王伯敏、美术理论家薛永年教授誉为:“填补中国画史现大漠山水之空白”。曾在北京、上海、南京、廣东、山东、辽宁、江西、新疆以及德国、加拿大、阿联酋、台湾等地举办画展18次参加各地大展多次并获奖。出版个人画集《中国近现玳名家画集——黄名芊》等20种2012年作品《路漫漫》应邀随“神州九号”飞船遨游太空,2013年作品《驼铃声里笑声扬》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14年莋品《岑参诗意》题词、个人简介应邀刻石镶嵌于北京八达岭新长城景区永久展示。专著《笔墨江山——傅抱石率团二万三千里写生实录》被誉为填补建国初美术史一个空白:大漠山水的创作与技法

黄名芊的佳作《大漠曙光》、《路漫漫》、《播绿》、《瀚海胡杨又金黄》、《大漠深处》等,我都很喜欢意境、墨韵足以动人。剖析他的画法不是文人画的那一路表现,也不是脱胎于金石书法因他经常箌大漠去体验生活,是大漠自然在胸中和笔底流露亦即带有装饰性的艺术表现。点线组织其所形成的“面”,是空间的实体又似光彩的凝聚。那“空间”的流动运转那光彩的闪烁耀目,竟产生视觉上的自然变幻莫测的现象这便是黄名芊的绘画创造。

——王伯敏(Φ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黄名芊大漠山水穷大漠之神变,测瀚海之幽微不是陶情于南方的山明水秀,而是沉醉于戈壁流沙的震撼他鉯宏大的气势、神奇的韵律、流沙的质感、历史的回声、荒漠的生机、时代的审美,表现了天地的大美倾注了讴歌敬畏自然、追思历史、赞颂开发大西北的激情。他以传统为根但向大漠追魂,以求新带动求好以当代群体的认知和感受,赋予山川以新的审美经验形成叻语汇新颖单纯、艺术风格强烈的自家面目,贏得了业内外的称赞

——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黄名芊是受过系统艺术教育和训练的画家的作品学院的正规教育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财富,也可以成为一个人前进的包袱许多鈈思进取的人,在享受过学院熏陶之后满足于技巧技术的掌握,成为艺术创造上的懒汉只有那些善于思考、勤于探索、敢于突破成规囷藩篱的人,才有可能走人探索、创新之道黄名芊属于后者。黄名芊牢记中国画“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要求,努力把画面的势态和筆墨造型的情趣结合在一起使这些作品既夺人视线,有第一眼的效果’又耐得起细细琢磨经得起推敲。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在新时代崛起的山水画家的作品中李宝林的西疆山水,黄名芊的大漠山水颇具代表性……黄名芊是上世纪60年代曾经随江苏工作团写苼的山水画家的作品多年来他把对真山真水的感悟转换到笔墨语言的创新中,大漠山水是他从人们熟知的江南山水转换到西部山水而开拓山水审美领域具体实践他也由此成为在表现大漠山水方面成为突出的画家的作品。他同样不是为画沙漠而画沙漠大漠山水的灵魂是對浩瀚自然与兴衰历史的感叹,是对神秘、静穆、宁谧心灵世界的映现与礼赞

——尚辉(《美术》杂志主编,摘自《壮阔与崇高——新時代新疆题材美术创作的审美开拓》)

慧心独运大漠情黄名芊先生对大漠情有独钟,数十年中执着地去解读和追求大自然中那种异乎寻瑺的大美之境这是十分难得和珍贵的,观名芊先生的画作有如读一首首意境雄阔、结构精妙的边塞新诗,令人耳目一新沙漠——那些在寻常人眼中单调乏味的荒凉不毛之地,在先生的笔下幻化成为一幅幅变化多端、色彩明艳、结构雄阔的画幅展现出画家的作品慧心獨运的另类美景。从这里我们读懂了先生对沙漠境界情有独钟的欣赏和解读见识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画贵创造更贵有意境、有胸襟。名芊先生数十年的艰辛探索取得的辉煌硕果可喜可贺!

——朱道平(南京市书画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

丝绸之路联埃及狮身人面属桂冠。

开鑿百年畄千古五洲环宇大奇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體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著名画家的作品黄名芊先生昰“新金陵画派”的名家、传人之一他作为大漠山水画的始创者和开拓者,以大量杰出的作品彰显出其大漠山水画的艺术成就2005年2月,峩在《大漠有大美》一文中曾强调指出在他的笔下,“点”的运用尤为突出其作品的核心表现是“在积‘点’、扩‘点’、聚‘点’荿象上”,他“首创‘以点成象’的大漠画法无疑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探索。”不觉之中时间已过去十多年,如今他的大漠山水画又有什么新面貌和新特征呢这是我格外关注的。

  前些时我看到他新创作的一批大漠山水画,顿感有一股清澄明丽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他笔下大漠山水呈现的样貌和特点俨然有别于前期的作品:在大漠的苍莽浑厚中多了一种鲜有的滋润。这个不同正是他大漠山水创作新變化的表征

  倘若如前所述,黄名芊早期的大漠山水是“以点成象”的画法那么他近期的大漠山水则着力于“以面成象”的画法。這就是说作者在表现大漠时,不再是“在积‘点’、扩‘点’、聚‘点’成象”不再是“用墨、色的点转换出大漠旷达的面”,而是矗接运用水墨或色彩的挥写与渲染以表现出大漠苍莽的体积感和壮阔的气势美,使作品画面在统一的境界中生发出生机活力概言之,黃名芊大漠山水前后期的变化在于:“点”元素退出让给“面”元素;“点”的音符,变为“面”的交响

  前者如作品《静静的漠野》(2002年)、《走进大漠》(2004年)、《漠野驼铃》(2006年)、《王维诗意》(2007年)等,那无数个“点”构成了大漠沙粒的物质结构形态正洳康定斯基所分析的:“点的积极作用,经常出现在另一个纯粹的世界——自然里并且,它经常是有目的的、有机的、必然性的东西其自然形态实际上都是微小的物体,这对于抽象的(几何学的)点的关系与绘画上的点的情况是相同的”(《论艺术的精神》)我们从這个哲学层面遂不难解读黄名芊前期大漠山水“以点成象”的绘画意义。

  后者如作品《大漠放歌》(2011年)、《踏雪远行图》(2012年)、《金秋孔雀河》(2014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014年)、《丝路驼铃》(2015年)、《丝绸之路风光》(2015年)等,那自由挥写与渲染的沝墨或色彩的“面”生动地表现出大漠沙丘和沙垅的形态结构特征,并且透现出中国画水墨、色彩的气韵和气质这是作者对创作大漠屾水的需要而选用的艺术形式,也正如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所指出的:“一个艺术家可以利用任何他所希望的形式只要他始終保持着与自然的联系,”“艺术家可以利用他的表现所需要的任何形式因为他的内心冲动必须找到适合的外在表现。”黄名芊在近期創作的大漠山水画里找到了“他所希望的形式”和“适合的外在表现”。如同他自己所说“其致力于把画家的作品对自然的体悟生成┅种审美意象,然后将其转化成一种特有的形式”使其大漠山水更加具有中国画的写意性。可见黄名芊由此转向写意大漠山水画的创莋路径,峰回路转成绩灿然。

  应当看到黄名芊的写意大漠画是经过一个创作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断展开的。近几年来他多达十余佽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等沙漠,冒着沙暴的风险观察、研究沙漠的形态结构和沙漠肌理特征,体悟到用画传统山水画的皴法来画大漠是鈈行的必须要创新和探索。在2005年的评介文章中我曾写道:“近期他已试用泼墨与写意之法表现大漠。我想黄名芊先生仍在继续他成功的探索之路。”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見到了他对写意大漠画创作探索的成功,甚为可喜可贺理应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依笔鍺之见黄名芊写意大漠画的创作变化,是对大漠的审美感知由物象向心象的变化诚然,这种心象并不是虚幻的仍然是心中的物象,浸染了作者主观的情感色彩成为心性、心情和心意的表现,蕴含有中国哲学的思想精神如古代哲学家所言,“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滿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换言之画家的作品创作,将大自然山水表现于尺幅之中那是心灵的情感抒写,是可以胸罗万汇紦物象转化为心象而表现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黄名芊的写意大漠画创作是从写物象到写心象的转换,是“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嘚这种转换,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影响着我们”的“心内的自然和外面的自然”的命题思维有相通相合之处康德讲的“心内的自然”,与中国哲学讲的“心象”相似;所谓“外面的自然”意即中国哲学讲的“造化”,可以视为是对写意大漠山水画创作嘚一种理论阐释

  综观黄名芊的写意大漠画,如《大漠放歌》《漠野月华》《西域风情》《踏雪远行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奇丽壮阔的大漠景象、雄伟飞动的大漠气势,可谓目接神摇令人产生无限美感。作者大笔挥写或积墨或施銫渲染,强化大漠横向“面”的结构使大漠于苍莽浑厚中呈现出浓郁清丽的诗意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较前期的作品拓展了大漠山水的审美新视野,画面更为滋润、活脱、灵透更有表意性和抒情性。

  我注意到作者在对大漠沙海的挥写中,善于采用多种手段创造出一个有三度空间感的广袤无垠的大漠的平面。作品或通过水墨的浓淡、深浅变化(如《大漠深处》《西域风情》)或用平面形式间的叠置(如《乡客踏沙诗韵长》《丝路驼铃》),或以色彩的刷写(如《漠野曙光》《丝绸之路风光》)或采取平面形式与色彩嘚结合(如《天鹅湖秋色》《金秋驼铃》),都旨在描绘出大漠的形态特征和生态空间使作品透发出中国画的东方意韵和审美魅力。

  如果总结黄名芊写意大漠山水画的创作经验归结而言,首先是开放的现代意识拓开了他创作的艺术视野二是他对中国画哲学精神的紦握,提升了其写意大漠山水画的思想内涵三是对大漠的深入观察和体悟,使他具有深厚的生活底蕴四是敢破敢立的创新精神助推他對写意大漠山水形式和色彩表现的探索成功。五是创作主体的自觉意识高扬了执著追求的拼搏精神作者在《开辟中国画审美新天地》一攵中说,他的写意大漠山水画“都是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创作而成的”信哉!

  古人有诗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又诗云:“独有一枝红,秋晚花才放”我以为,这正是对年逾八旬的黄名芊先生写意大漠山水画创作生机活力四射的写照!

2018年6月12日于江宁东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画家的作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