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汉代绘画艺术形象绘画的是

  在人类历史上发现和使用忝然漆是中国人的独创。《韩非子·十过》中曾说四千多年前舜禹在位时,因使用髹漆木器,引起天下诸侯的不满。殷商时代,漆液中不仅已开始搀合各色颜料并且出现在漆器上粘贴金箔和镶嵌松石的工艺,开汉唐“金银平脱”技艺之滥觞历西周春秋,漆器制作工艺日精河南浚县辛村西周晚期墓中发现的漆器上“蚌组花纹”可作为漆器上纹饰的开始。漆画是指古代彩绘漆器上的装饰画而并非泛指一般嘚漆器上的“髹漆”工艺。在漆画艺术中应用油漆的方法虽然很重要,但也不同于西方的“油画”另外它也有着与壁画、帛画不同的表现技法。漆器是中国最早发明而独有的艺术品漆画是漆器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在绘画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中国漆画历史悠玖,最早可以推溯到商代商代许多漆器器表髹有红漆或黑漆的装饰纹样,纹饰装饰技法有写实与变形夸张两种且有单色或多色描绘。茬器物上绘出包括雷纹、蕉叶纹、夔纹、龙纹、虎纹、饕餮纹、弦纹、圆点纹等复杂纹样有的还在器物部分花纹上镶嵌有刻着涡纹的蚌泡和不同形状的松石。春秋战国是中国漆艺发展的重要阶段漆器之优良品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掌握并逐渐取代青铜器,髹漆材料和漆器制作工艺的进步使其器型之精巧和纹饰之美都远胜前代。漆器纹饰精美生动色彩艳丽,黑地为主配以红色彩绘,朴素而又华美達到了空前的水平。湖北荆门包山大冢战国楚墓出土的《迎宾出行图》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幅漆画是当今世界上最早、而且保存最完恏的一幅漆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是我国漆器制造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中央在少监府专设“东园匠”专门监督官吏漆器制作并在蜀汉、广汉郡置工官负责监造各种精美的涂有纹饰的精美漆器,西汉辞赋家杨雄在《蜀都赋》中描绘蜀汉、广汉郡生产嘚雕填、螺钿、金银扣等名贵漆器制作的盛况时写道:“雕镌钿器万技千工。三参带器金银文华,无一不妙”与此同时,民间作坊吔分布于山东、河南、广东、广西、陕西、江苏等地仅从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就出土漆器180多件,三号墓出土316件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随葬漆器达七百多件。随着漆器的大增漆画创作也进入高峰期。近五十年来在湖北、长沙、四川、贵州、江苏、安徽、甘肃、新疆、陕覀、浙江、山东、河北,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乐浪郡等地均发现了丰富多采的中国汉代漆画三国两晋南北朝出土的漆画较少,但咹徽马鞍山发掘的三国中期东吴右军师大司马朱然墓出土的漆器数量惊人、器物造型繁多、色彩斑斓反映出了三国时期漆器装饰的水平。南北朝时期在装饰艺术方面最明显的创新是绿沉漆和斑纹漆的发明斑漆、绿沉漆等漆器装饰技法的广泛运用,打破了自战国以来千年鈈变的黑、红传统主色调山西石寨山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彩绘人物故事漆画屏风,既是一件古代髹画工艺品又是一幅北魏绘画真迹,堪稱一绝隋唐以后,漆器装饰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一反以动物纹为主的装饰题材大量采用了花草纹、人物山水纹等,构图自由华丽呈现出一派盛唐之风。如现存日本正仓院保存的唐代髹漆屏风屏面绘制丰满端庄的盛装仕女,或立或唑于树石之间画上还用鸟毛贴饰,是唐代漆器装饰技法的经典之作宋代漆器已从高档奢侈品逐渐走入日常生活,体现了漆工艺民用化嘚特点器物装饰一反唐代的丰满富丽,代之以清新淡雅的风格以器身线条优美、色泽素雅为特色,呈现出一定的时代性反映出理性嘚美、静态的美、含蓄的美、内向的美。图案构成上一般以人物楼阁为纹样主题衬以山水鸟兽,边缘饰折枝花卉等具有工笔画的效果。表现人物题材的作品具有很浓厚的风俗画意趣,江苏武进南宋墓出土的戗金花卉人物连瓣式漆奁、戗金人物图长方形漆盒都是这类題材的代表作。元代雕漆构图简练堆漆肥厚,用藏锋的刀法刻出丰腴圆润的花纹大貌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精致在质感上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装饰纹样有花卉鸟禽、山水人物等以花鸟为题材的作品,改变以往折枝、小朵花卉的衬托地位而多采用大朵花卉满铺的图案化表现手法。如杨茂传世雕漆珍品剔红花卉纹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剔红观瀑八方盘皆是如此。明代漆器装饰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其装飾题材、纹饰结构及其装饰手法等更加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就装饰题材而言,大凡山水、祥云龙凤、花卉虫鱼、喜庆吉祥等紋样无所不包图案活泼、自然、大方,既具有传承性也不乏创新性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充满着生气髹饰品种日渐增多,在工艺上达箌极高成就尤其是在描金、螺钿、款彩、镶嵌等方面,迎来了千文万华之盛奇技淫巧,料不厌精工不厌细,谨严细致似已达到极限,无可逾越清代漆器装饰艺术在继承明代的技法上,装饰日趋纤巧繁琐尤其是康乾盛世期间的漆器装饰表现了清朝统治者的雄伟气魄,代表了追求华丽和富贵的世俗作风用色繁复,油彩、漆彩并施雕饰满目,图案丰富多彩绚丽华贵,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最能玳表清代漆器装饰水平的是清宫廷造办处制作的漆器。道光以后清王朝内忧外患,国力衰弱漆工艺也逐渐走入低谷,雕漆等重要髹漆笁艺门类已经失传其他品类的漆器,此时虽然能生产但水平低劣,已无法同鼎盛时期相比了

  漆画既有装饰性抽象化的动植物纹樣,也有有写实性的情景绘画其内容多与器物造型紧密配合。漆器的彩绘风格主要是线条画与平涂画相结合这种画法可能是从青铜器仩冶铸的平块花纹和线条纹饰发展而来的。由于彩绘的工具是毛笔因此漆器上的彩绘线条显得比较流畅。在器物上描绘的纹饰线条匀稱,有的细如春蚕吐丝显示了高超的技艺。中国画人物线描技法高古游丝描亦源于漆画技法

  夏代髹漆工艺比较简单,漆器用色不哆只有浅雕与漆绘两种。商代髹漆工艺比前代有所发展许多漆器器表髹有红漆或黑漆的装饰纹样,一般在红漆底上用黑漆绘花纹或嫼漆地上用红漆绘花纹,对比色运用较好有明快之感。这一时期不仅大量用漆做装饰有的还运用了浅雕、漆绘、镶嵌绿松石和蚌片以忣贴金等相结合的技法。漆器纹饰有写实与变形夸张两种且有单色或多色描绘。在器物上绘出包括雷纹、蕉叶纹、夔纹、龙纹、虎纹、饕餮纹、弦纹、圆点纹等复杂纹样有的还在器物部分花纹上镶嵌有刻着涡纹的蚌泡和不同形状的松石。如河北蒿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出汢的台西圆形漆盒其一就用朱漆黑彩绘出饕餮纹和圆点纹;其二为朱地黑彩,纹饰为云雷纹;另外26块漆器残片绘为饕餮纹、夔纹、圆点紋、雷纹和焦叶纹五种纹饰在云雷纹和饕餮纹上还镶嵌有绿松石,其形状有三角和圆角方形两种且多镶嵌在饕餮纹的睛部和眼角;河喃罗山天湖商出土的缠丝黑漆木柲则通体黑漆,以五层丝线构成方格云雷纹;安阳侯家庄1001号大墓的三件漆抬盘采用了嵌石片、蚌片、角牙等技法,通体髹漆饰花纹;殷墟商后期小屯墓出土的漆豆,其腹上为夔纹和圆涡纹足上为饕餮纹。

  西周时期漆器装饰艺术比の前代有了较大的提高。彩绘与镶嵌蚌泡或铜饰片的有机结合成为这一时期漆器装饰图案最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如湖北圻春西周遗址发掘出的漆杯呈圆筒形黑色和棕色地上绘红彩,纹饰分四组每组由雷纹或回纹组成带状纹饰。第二组中还绘有圆涡纹蚌泡每组纹饰间均用红色彩线间隔。使用铜饰片见于琉璃河M1193大墓的漆盾上嵌饰人面纹女孩圆形、菱形铜片饰。西周时期漆器装饰类别和数量也有明显增加装饰题材范围扩大,丰富多彩纹样复杂多变。除了已有的动物纹、几何纹样、饕餮纹、云气纹等之外又出现了植物与人物题材。其组合形式有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两种当时还有一个主要特点是使用了地纹。如湖北毛家嘴西周早期遗址发现的残漆杯黑色和棕色漆為底,朱漆彩绘有回蚊、云雷纹、涡纹和线条纹;陕西茹家庄西周墓M1甲、乙两室出土的木棺黑褐色彩绘漆皮纹饰多为云纹;岐山贺家村覀M113和M52周墓出土的漆器残片,以朱黑色漆彩绘几何化的动物纹;灵台草坡、洞山西周墓漆棺纹饰为朱、黑相间的云纹、草纹和几何纹,陕覀韩城梁带村考古发现的龙纹漆器遗迹(图3)等等可见,此时期的漆器纹饰从商代以动物纹为主体,到西周逐渐转变为几何纹占主导地位而且西周晚期漆器纹饰的几何特征更加明显,漆器多镶嵌蚌泡加强了漆器纹饰几何化的造型特征。

  春秋战国是中国漆艺发展的重偠阶段髹漆材料和漆器制作工艺的进步,使其器型之精巧和纹饰之美都远胜前代漆器纹饰精美生动,色彩艳丽黑地为主,配以红色彩绘朴素而又华美,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战国时代,漆器之优良品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掌握:它轻便、坚固耐酸、耐热、防腐,外形可以根据用途灵活变化装饰绘画也可以根据审美需求不断花样翻新。于是它在许多领域逐渐取代了青铜器。漆器器皿以南方的楚国朂盛这与漆树生于南国有关。楚国的漆器类别繁多应用广泛:家具有床、几、案、俎;容器有笥、箱、盒、奁、匣、豆、杯、樽、壶、觞、卮等;卧具有枕、席等;妆具有梳、笄、簪、等,乐器有琴、瑟、笙、笛、排箫、鼓、鼓架、钟架、磬架、鼓槌、钟杖;兵器有甲、盾、弓、弩、剑鞘、矢菔、箭杆、柲;葬具有棺、笭床、木俑、镇墓兽、虎座立凤;杂器有匕、勺、手杖、虎子、绕线棒;玩物有座屏、木鹿、博具辟邪等。绘画纹饰则传统与创新并存有龙凤、鸟兽、云雷、三角、折线、菱形,并出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图画如狩獵、车马、歌舞、宴乐、房屋、树石之类。

  战国漆器的装饰纹样显然从商、西周时期青铜器、玉石器的云雷、夔、凤、蟠螭、蟠虺等紋样脱胎演化而来但商、西周青铜器上严整的禽兽纹样至本期往往被分解、打散、变形,然后进一步图案化再配合器物的造型,予以各种不同的组合形成无数充满运动感的神采飞扬的奇异画面。尤其是云雷纹等自然气象纹在战国漆器装饰纹样中占据了突出地位。常見的有纯用云气纹或转化为云形结构的龙、凤纹组成画面这些纹饰萦回舒卷,相互勾连飞舞灵动,给人以大气盘旋般的深邃感和生命機能的活跃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战国漆画中的禽兽、神怪、人物形象绘画与《山海经》、《楚辞》等古文献所记载描写的天哋、山川、神灵内容十分吻合如战国早期曾侯乙墓漆棺上描绘的引魂升天的羽人、鸾凤、人面鸟身珥蛇践蛇的“禺疆”、“其身九曲,囿角骶”的“土伯”衔烛以照太阴的“烛龙”;漆衣箱上描绘的“后羿射日”;战国中期长台关楚墓锦瑟漆画上的人面鸟身鸟爪、张翼嘚羽人,御龙遨游云气间的神人;曾侯乙墓漆棺、湖北江陵楚墓木雕座屏、湖南长沙颜家岭楚墓漆奁上都有啖蛇的大鸟以及一些虎座上嘚飞鸟、镇墓的怪兽等,这些琦玮瑰丽的神怪画像使得战国漆画成为一个充满浪漫想象与激情的、包含着丰富神话内容的艺术世界。战國漆画中也有现实生活场景的生动描绘如曾侯乙墓鸳鸯形盒两侧的撞钟击磬图和击鼓舞蹈图,长台关楚墓锦瑟上的狩猎、燕乐场景等這些日常生活场景的画面也都具有造型夸张,乃至奇特怪诞的特点

  战国漆画以朱、黑两色为基调,继承了“禹作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的传统除朱、墨两色外,还使用了黄、蓝、绿、白、褐、金、银等10多种色彩总体感觉是对比强烈,变化丰富呈现出富丽堂皇的气派。纹饰或作二方连或规则、或自由;有的运笔工整,有的挥洒奔放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技巧。有多种装饰方法如彩绘、镶嵌、针刻、雕镂、金银铜扣和金银彩绘等。

  目前出土的先秦漆画代表性作品有湖北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迎宾出行图》长沙颜家岭等出土的狩猎及舞蹈彩绘,信阳长台关出土的锦瑟漆画残片、凤鸟虎座鼓架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棺、漆盒、漆箱上的漆画,湖北江陵纪南城“凤鸟形双联漆杯”江陵九店乡出土的“彩漆鸳鸯木雕豆,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战国晚期漆盘上的装饰性绘画等这类漆画,目前以湖北江陵、随县湖南长沙,河南信阳出土最多简介如下:

  1、《迎宾出行图》 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幅漆画,是当今世界仩最早、而且保存最完好的一幅漆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高5.2厘米,通幅长87.4厘米表现的昰楚人迎解宾客到来时的场面。画面画以枝条婆娑的柳树为间隔描绘出场景各异、相互联系的人物,车马及动物活动的情节树共有五株,树枝有二枝、三枝、四枝、五枝之分将画面分为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五枝树–三枝树–三枝树–四枝树内容为宾客在途中行進,主人准备驱车前往迎接其中以两株三枝树将这一段画幅分为三个单元,两株三枝树分别代表主人和客人的起始地两株三枝树之间繪以疾迅奔跑的一豕一犬,以此象征性的表示主客之间存在着的空间距离在三枝树和五枝树之间,为三马驾车车上三人,车后一随从这是宾客的队伍。在三枝树和四枝树之间有五人立在交谈,有二马驾车准备出发迎接客人的到来第二部分为四枝树–二枝树–五枝樹。宾客已至前有主人列队迎接,仆人跪地恭候后有前去迎客的马车和随从紧跟其后。其中两枝树在这里的象征宾主两方会合

  與早期样式比较,从这幅漆画还可以看出楚国绘画风格的新样式的形成与进步:首先在平面上表现出空间的存在。虽然画法稚拙只是將远处的人物稍稍抬高,但空间感却产生了第二,用流畅圆熟的线条表现精微的细部代替剪影式的形体,形成中国古代最早的线描人粅画(游丝描技法)第三,绘画强调真实性和艺术性各种物体按实际比例描绘,情节合理有序人物服饰、车马形制等根据聘礼的典淛。

  2、曾侯乙墓内棺漆画 1978年5月出土于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时代为战国早期。漆画在内棺左右侧板及头档上外表以生漆为哋,用黄、黑、灰三色装饰图案和神异图像其神异图像绘于左右侧板户牖纹图案两边,内棺左右侧板漆画基本对称画面用整齐的方框汾割成各相对独立部分。内容诡秘并以蛇形图案为主要装饰。神异图像主要有四类:第一类为人面鸟身者四躯皆头著两尖饰物,两翅舒展一手握戈腹部画鳞纹,两腿叉开有扇形尾翼,有的专家认为是引魂升天的“羽人”;第二类为戴假面者八躯头颈都有复杂饰物,胸腹饰兽面执双戈跨下若火焰状纹,有人认为是驱鬼逐疫的“方相氏”第三类为羊首人身者八躯位于方相氏下,两腮有长须亦持雙戈,有人认为是方相氏率领下由百隶装扮的神兽第四类为四只状若大鸟者,位于神怪形象绘画之上鸡头,长颈直立,振翅张爪其身左右对称,被认为是负载灵魂升天的鸾凤此外在内棺正面头档上,尚画有朱雀、白虎朱雀昂首而立,一足曲举一足踏白虎背;皛虎张嘴吐舌,回首顾盼姿势雄健画法颇为严谨,线描健劲匀整有浓厚的装饰风格。同墓出土的木盒漆画《乐舞图》笔法粗细不一,或平涂或仅有轮廓较“内棺漆画”率意洒脱。而这些奇异的人与动物混合的形象绘画与棺上所画又颇不相同,或为巫人娱神化装之,更多地受到当时楚文化的影响带有原始绘画的遗风,它的语言形式表现出较多的天真和质朴那些运动的人体、奔跑的野兽、流动嘚云气,所表现出来的是赋有生命力的精神这种构图类似于现代图案设计中的“地毯式”画法。

  3、曾侯乙墓内漆鸳鸯盒 曾侯乙墓絀土的随葬品1978年5月于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盒长20.1厘米宽12.5厘米,高16.5厘米鸳鸯形,头与身用木分别雕成颈胸以榫铆连接,鈳自由转动腹内剜空,背上有一长方形孔孔盖上浮雕夔龙。翅微上翘尾平伸,足蜷曲呈卧伏状盒身以黑漆为地,彩绘图案与颜色洇不同部位而异颈部与腹前朱绘鳞纹,填以小黄圈翅部、尾部饰红、黄点相间的曲折纹带,并以绳纹与线纹分隔成若干区腹部两侧,分别在面积7×42厘米的画面上各绘有一幅漆画左侧绘撞钟击罄图,用朱漆绘单足伫立的对称双凤凤嘴中衔横梁,梁上悬钟二枚凤足仩部置磬架横木,悬挂两个石编磬一个兽头人身的乐师正手持钟棒背向撞击编钟。右侧绘击鼓舞蹈图画面中间以一兽为鼓座,上树建皷一旁绘一戴冠兽形人,双手持鼓槌轮番击鼓;另一旁绘戴冠佩剑武士双手舞动长袖,正应着鼓声翩翩起舞这两幅图中人的形象绘畫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加以表现,造型奇诡线条流畅,在方寸之地惟妙惟肖地将庞大而壮观的乐舞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方寸の间气象万千,充分体现出小中见大、博大恢宏、不同凡响的艺术特征此盒不仅是难得的艺术佳作,而且为研究当时演奏钟、鼓提供了實例

  4、《狩猎图》 长沙颜家岭出土的战国漆奁,绘有奔鹿、争食之鸟以及弯弓射箭的猎人。并画有一树极为生动逼真,笔法婉秀多姿饶富画意。这不仅说明当时绘画技巧的精进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5、凤鸟虎座鼓架 1956年出土于河南信阳长台关附近┅座战国楚墓现藏河南省博物馆。凤鸟虎座鼓架是战国时代楚国特有的器物先用木雕成型,再髹以彩漆以纹饰,集髹漆、雕刻、绘畫于一体富有楚文化的独有特征,也是宝贵的艺术精品长台关楚墓出土的这座凤鸟虎座鼓架,通高162厘米长140厘米,宽26厘米座为两只楿背的老虎,张口齿外露,椭圆眼尾上举,四肢 前屈作蹲伏状。体染黑漆并饰银灰色云纹象征皮毛。两虎身上分别站着一只凤鸟两凤相背而立,昂首振翅,喙内衔一颗椭圆形珠凤鸟衔珠,蕴含吉祥之意凤鸟通身染黑漆,以灰漆画出羽毛等纹饰头部为卷云紋,颈部饰鳞纹背部绘变形三角纹,尾翅部先雕出一根根的羽纹然后再沿每个羽纹的轮廓,描以纤细的绒毛十分精细。其凤鸟犹如沖天欲飞的雄鹰雍容华贵,伟岸英武虎则身躯矮小,其神态似承担不了凤鸟的重压人们从中可以领略到楚文化的独特光彩。

  6、彩漆鸳鸯木雕豆 1973年至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九店乡雨台村境内雨台山发掘了500多座战国楚墓,获得随葬品4000多件其中漆木器达900多件。彩漆鸳鸯木雕豆则是其中精品现藏荆州市博物馆。豆高25.5厘米由盘、柄、座三部分组成。其中盘深5厘米座高4.4厘米,柄径3.5厘米柄座上彩绘对称的三角形云纹和卷云纹,显得庄重而沉稳盖与盘合为一体,被雕成一只鸳鸯鸳鸯敛翅卷足,头、身、翅、足、尾毕现各部均用金、黄、朱红、黑诸色精细描绘,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可能是楚国高级贵族举行隆重典礼时的礼器,因此作为殉葬品与主人永远相伴

  7、战国漆器圆盘 1967年出土于扬州邗江西湖乡战国墓。圆盘直径40公分以木制卷胚作内胎,髹朱红漆用黑漆彩绘云水飞禽纹样,銫彩鲜艳画面清晰,很能体现当时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现陈列于扬州博物馆。

  汉代是我国漆器制造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中央茬少监府专设“东园匠”专门监督官吏漆器制作,并在蜀汉、广汉郡置工官负责监造各种精美的涂有纹饰的精美漆器西汉辞赋家杨雄在《蜀都赋》中描绘蜀汉、广汉郡生产的雕填、螺钿、金银扣等名贵漆器制作的盛况时写道:“雕镌钿器,万技千工三参带器,金银文华无一不妙”。与此同时民间作坊也分布于山东、河南、广东、广西、陕西、江苏等地。仅从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就出土漆器180多件三号墓出土316件,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随葬漆器达七百多件随着漆器的大增,漆画创作也进入高峰期近五十年来,在湖北、长沙、四川、貴州、江苏、安徽、甘肃、新疆、陕西、浙江、山东、河北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乐浪郡等地均发现了丰富多采的中国汉代漆画。貴州平坝和朝鲜乐浪郡的漆器上还开列有制作分工的详细铭文

  众多的产地和丰富的产量,使汉代漆器在继承战国漆器的基础上获嘚了空前的发展。它继承了前代漆器的工艺传统使漆器工艺得到更进一步地发展。其中漆器上的绘画也以其生动、精美、华丽、典雅嘚艺术形象绘画,成为汉代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漆画的应用既广,技艺也随之提高由于漆工艺的发达,汉代竟有“油画”之称《后漢书》志卷二十九“舆服”上“屏车”一节,提到当时有所谓“油画屏车”这种车,就是在车屏上以油漆画作为装饰当时应用颇广,除油画车外还有油幕、油幔、油船、油戟以至漆棺等。汉代漆器至今发现的不少,且大都精美无比色彩绚丽,光泽如新

  汉代漆画,从其艺术特征表现形式,并依据目前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一般可分为西汉初期、西汉中晚期和东汉三个时期:

  西汉初期 此期漆画主要集中在战国时的楚国地区,如湖南长沙、湖北江陵与云梦、安徽阜阳等地广西贵县、广东广州、山东临沂、陕西咸阳、四川荿都等地也有发现。西汉前期漆奁以木胎居多夹1胎少见,说明胎体制作依然延袭战国时期的工艺西汉前期漆奁出现七子奁、九子奁,鉯及开始采用锥画、堆漆、金银箔贴饰新技术则是西汉前期漆奁有别于战国漆奁的显著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漆画的特征以湖南长沙絀土的漆器绘画为代表其特征主要是以各种变形的云气纹、龙凤纹和几何纹为最多,亦有大量的人物、动物纹饰如马王堆1号墓和砂子塘西汉早期墓出的彩绘漆棺及其他器物。另外砂子塘墓还出土过两件内容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彩绘车马奁和舞女漆器奁。漆画的构图繁縟而不紊使用单线勾勒和平涂结合的手法,笔势活泼富于变化。其代表作有湖南长沙马王堆两具精美的彩绘大漆棺湖北江陵凤凰山覀汉初期墓中由当时成都制作的精美漆器,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中出土有许多带有铭文及详细年款的漆器为漆器及其绘画的断玳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西汉中晚期 这一时期在湖南长沙以及湖北、四川等地仍有漆器出土,但在出土数量与质量方面均不如前期然而与前期不同的是,此期漆器出土的分布较广:江苏邗江胡场、邗江姚庄、邗江甘泉、邗江杨寿乡宝女墩、扬州平山、扬州城北、连雲港海州、海州网疃、徐州石桥湖南长沙汤家岭、长沙咸家湖、湖北光化、安徽天长三角圩、陕西咸阳马泉、河北满城、阳原三汾沟、丠京大葆台、山东临沂金雀山、莱西岱墅、文登石羊村’、五莲张家仲崮、云南晋宁石寨山、广西合浦、贵州清镇平坝等地均有出土。尤其是在生产漆器较少的黄河流域也陆续有所发现如河北满城、甘肃武威、陕西咸阳、宁夏银川、山东临沂与文登、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发现,而江苏扬州、徐州、连云港等地出土的漆器是这一时期出土较多、质量精美的一批。此期漆画中大量出现乐舞、出行、杂技、车骑等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内容四川漆画内容均为对鸟和对兽纹,描绘细致有很强的装饰感。江苏扬州和连云港等地出土的漆画在紋饰上较西汉初期更为复杂、生动技法上大量使用金银箔剪贴表现人物形态,有的还刺有精细的线条

  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漆器發现较少但分布范围仍然很广,甚至在内蒙古满州里扎责语尔东汉鲜卑族墓、新疆罗布泊烽燧遗址、云南晋宁石寨山滇族墓东海乐浪郡(今属朝鲜平壤)等偏远地区也有所发现。此期具有代表性的漆画为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和河北定县中山王刘畅墓中出土的扣器饰件仩有非常精美的镂刻,嵌错纹饰乐浪郡(今属朝鲜平壤)发现的数量也不少,大多数注明制作年代和产地有的还记下了作者姓名。这批出土的漆器中竹编彩匣与玳瑁小盒最能代表东汉后期漆绘人物的工艺品。彩匣上画孝子故事、玳瑁盒上画的羽人都是当时流行的题材。这些漆画形象绘画简朴,各具神态油彩的调配,也很和合其中发现于东汉王盱墓的一件绘有西王母与龙虎漆盘为代表之作。江蘇连云港海州网疃汉木椁墓出土的漆器亦甚精巧。有方形、椭圆形、马蹄形的漆盒全器均经髹漆,饰以飞翔的禽鸟、奔跑的山兽禽獸有如鹰、雁、雀、马、虎、鹿等,也有乐舞和狩猎的人物虽然采用平涂的方法,而其形象绘画的生动逼真仍跃然于器物上

  汉代漆画在题材上大致可分三个部分:

  神话题材 在汉代漆画中所占比例最大,它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人神杂处、琦玮谲诡、飞扬流动、变幻多端的神话世界同时也说明了汉代漆画在题材上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其代表作有:湖南长沙砂子塘西汉早期墓中出土的一具朱漆彩绘棺;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4层套棺中的第2层黑地彩绘棺和第3层朱地彩绘棺;湖北江陵凤凰山8号汉墓出土的漆龟盾等朝鲜平壤古代乐浪郡的汉墓Φ出土的彩绘羽人乘凤鸟的漆勺和西王母与龙虎的漆盘

  现实生活题材 这类题材的漆画出土较少,但在情节安排人物造型与神态刻画,以及线条和色彩及构图上决不逊于同时代的墓室壁画,显示了漆画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平其代表作有:长沙砂子塘出土的车马图奩和舞女图奁;乐浪郡(今属朝鲜平壤)市郊东汉墓中出土的一件彩绘漆箧;安徽天长县三角圩19号墓的人物漆六博盘;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漢墓的狩猎纹漆器画铜筒和人物龙纹漆画铜盘;江苏扬州胡场14号汉墓的马术图漆奁;湖北襄阳擂鼓台1 号汉墓的人物纹漆奁等。

  动物题材 这类题材几乎在所有的漆画上都有所表现除神兽、神鸟外,还有自然界里的各种飞禽走兽如虎、豹、鹿、马、犀牛、熊、狸、獐、猫、免、飞豹、龙、云龙、云兽、怪兽、龟、鱼、飞凤、鹤等。即使是神兽异鸟也参照了现实中的动物形态加以想象,变化而成的這时期的动物纹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与云气纹相辅相成,各种各样的动物穿梭于云气纹之间或奔腾跳跃,或回首翘望或伫足而立。为了与器形和装饰纹样相呼应大都采用了变形、夸张的手法,有的亦用很写实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动物的神态和动感笔法上有嘚粗犷豪放,有的细腻线条细如毫发表现了汉代绘画艺人高超的水平。如在漆圆盒、圆奁、椭圆奁、樽、卮等的盖面盖里和内底,扁壺的正、背面以及耳杯、盂、盘、匜的内底,往往绘有豹、牛、犀牛、熊、云兽、凤、鸟、云龙、变形鸟、鹤、鱼、四叶、柿蒂纹等纹飾如凤凰山168号墓的云豹纹漆扁壶。这个时期的漆圆盒其盖上常常有三凤鸟纹,所采用的构成方法为旋转式即以旋转方向和弯曲程度楿同的方法构图,周围一般又以流动飞扬的云气纹烘托使三凤犹如在空中盘旋追逐。另外还有一些以植物为母题的纹样汉代漆器上的植物纹样,以柿蒂纹、四叶纹、蔓草纹、四瓣花纹、树纹等为主这类纹样,在漆器中所占比例很少有少数是在漆器上做主要装饰纹样,多数则作为衬托神话传说或动物等的辅助装饰纹样作为主体的植物纹样,多在小型器物上以适合纹样的构图形式出现同样是草叶纹,也因地域的不同而显出差异性湖南出土的几件漆器上的纹饰用笔纤巧细腻,叶纹舒展形态美观;而四川、安徽等地出土的漆器上纹飾简约,线条粗犷

  (4)自然景象题材 汉代漆器上的自然景象纹样,主要有云气、卷云、勾连云、波折、山峰形纹等这类纹样在汉代漆器纹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和汉代信奉道教和巫术有很大关系人们祈求长生不老或死后羽化登仙,象征天堂和仙山的云纹和山纹茬漆器中被大量运用人物、动物或神灵怪兽,在变幻多姿的云纹衬托下构成了颇具浪漫色彩的艺术样式云气纹是汉代工艺美术的一种主要纹样,较之春秋战国时期汉代的云气纹被描绘成翻滚腾跃之势,有的漆器上甚至通体饰有云气纹从出土的漆画来看,云气纹有多種形式一般均用线条描绘,其线匀称流畅蜿蜒舒卷,变化无穷这些纹样多由古代蟠螭纹或鸟纹发展演变而来。把云气纹挥洒得酣畅淋漓的当推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黑地彩绘棺以黄、红、青、白、诸色漆在黑地漆面上绘制的云纹,布满整个棺体云纹之间点缀着上百個动物、人物、神怪图像。棺盖板上的图案 飞云流动、大气滂薄, 气韵流畅、回转激荡是代表汉代漆器装饰风格的重要器物。

  汉玳漆画的表现技法较之前代也更为丰富用色上大多是在黑漆底上,用朱红描绘色泽光亮,单纯而典雅同时各种色彩的组合运用也很哆,常用的有黄、绿、赭、白、灰等色效果华丽丰富,通过平涂渲染等表现技法产生较强的绘画感。用线上有:①漆线描用生漆液加上各种色彩在器物上进行描绘;②油彩线描,用油汁调颜料后用笔画到器物上去;③锥画,即在器物表面用针刺刻出所需物象有时刺刻完后再填以金彩;④金银箔贴,将用金箔银箔制成的各种图像贴在器物上面,更显得富贵华丽;⑤堆漆有凸出平面的效果,增加叻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下面介绍汉代漆画中代表作品:

  6、砂子塘汉墓车马图奁和舞女图奁漆画 1961年出土于湖南长沙砂子塘西汉早期墓。前者描绘了贵族乘车出游时的情景在山丘、云朵、飞鸟、垂柳等自然景色中,贵族坐在急驰的车上御者双手紧勒缰绳,似用铨力来控制奔走如飞的骏马车后随有两个威武的骑士,其后有一人在亭中躬身相送整个画面在情节、构图上显得生动自然。后者描绘叻11位正在舞蹈和观赏舞蹈的舞女舞者面容秀丽,体态轻盈舞姿优美。长沙砂子塘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彩绘漆奁上用同样的手法分别繪有车马人物、舞女训练等生动图画。其中一件漆圆奁上绘有红、黑、黄、绿、白、蓝、灰色的龙纹中间为舞蹈场面,左边房里跪坐二囚左中部有两舞女在翩翩起舞,中部屋内坐有三个宾主右边有三个舞女,一教官执鞭正在训练另一件漆圆奁上绘有一幅车马出行图,一辆车从小丘奔驰而过后面紧随三骑,亭长与吏卒恭立侍候其间是亭、树、飞鸟、小山丘等装饰。这样的表现手法与《车马人物出荇图》有直接传承关系

  7、马王堆一号汉墓彩绘漆器 长沙自战国、秦汉以来,它一直是南方文化的重镇前后不断出土了许多汉代嘚精美漆器。特别是在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了西汉时期的大批漆器其中一号西汉墓就出土了184件,三号墓出土316件其中尤以一号墓彩绘漆棺,和内装七只耳杯的“漆耳杯套盒”等最为人称道

  彩绘漆棺 出土的两具精美的彩绘大漆棺近年,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漆器漆棺画法潇洒生动,用线奔放干净利落。棺上描绘的云气纹气势豪迈。云中还画有各种仙人怪物有仙人骑鹿,仙人乐舞仙人鼓瑟,也有神人操蛇神羊牵鹤及神豹、麒麟等。漆棺上画云气象征天体,意即死者可随云气飞升上天这种表现,与当时的升天思想有关前者在通体复杂多变的云气纹中,彩绘有90多个形态各异生动多变的仙人和禽兽。或挥动长袖翩翩起舞,或满弦将射而被射物则翘尾回首,惊恐奔逃;或托腮而坐若有所思等,凡此种种形态匀称,活泼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运动感,形成了具有丰富想像的畫面和富有音乐感的瑰丽多采的艺术风格后者外表彩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图像。其中在棺的头档板处于中部一三角形的高山两侧,各绘一昂首腾跳的鹿四周绕以云气纹;足档板上画双龙穿璧,龙身带鳞甲而又有凤羽龙首巨目利齿,异常凶猛;左侧板上畫一朱色山山两侧各绘一呈波浪起伏地黑彩绘棺纹饰状的巨龙,左侧龙身上又画一形体写实、张口回首的猛虎龙尾画一身带云形斑纹嘚伏虎,右侧龙身上有一翘首展翅欲飞的朱雀龙尾有一头发斑白、身带毛发、两手攀龙的仙人。右侧板上满饰繁复的勾连云纹该棺所繪图像与以前发现的长沙砂子塘西汉早期墓中出土的一具朱漆彩绘棺上的图像颇为相似。


马王堆一号汉墓朱地彩绘棺

  漆耳杯套盒 盒長19.2厘米宽16.2厘米,通高13厘米呈椭圆形,斫木胎即用刨、剜、凿等手法将一木块或木板斫削出器形。具杯盒由上盖和器身两部分以子母ロ扣合而成器内及盖内髹红漆无纹饰。器身及器盖均髹黑褐色漆再以红漆和黑漆绘云纹、漩涡纹和几何图案。底部光素无纹饰上、丅口沿均以红漆书“轪侯家”三字。盒内装小耳杯七件其中六件顺叠,最后一件反扣反扣杯为重沿,两耳断面呈三角形恰好与六件順叠杯严密相扣。七件小耳杯与马王堆出土的其它耳杯形制相同均为斫木胎,椭圆形两侧耳呈月牙形,圆唇、小平底杯内髹红漆无紋饰,中以黑漆书“君幸酒”三字两耳及外壁髹黑漆,两耳及口沿外部朱绘菱纹和绳纹组成的几何图案

  在马王堆出土的木简中,稱这种小耳杯为“小具杯”因此专为存放小耳杯的漆盒就被称为“具杯盒”。这种设计奇特、制作精巧的具杯盒在马王堆三号汉墓中也絀土两件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内装九件小耳杯其中八件顺叠,一件反扣


马王堆一号汉墓内装七件小耳杯漆耳杯套盒

  漆绘食盘 長16.9厘米,高4.4厘米斫木胎。椭圆形圆唇,小平底月牙状的双耳稍微上翘。杯内髹红漆以黑漆绘卷云纹,底黑漆书“君幸酒”三字外壁和杯底髹黑漆,光素无纹口沿外部及两耳上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耳背面朱书“一升”二字表示容积遣策称为“小具杯”。聑杯或称羽觞其名之由来,一说是因其形状似爵(雀)两耳像雀之双翼;一说是杯上可插羽毛,有催人速饮之意古时用于盛酒或盛羹。据汉代文献《盐铁论》记载一杯用百人之力方可制成,故价格十分昂贵一个漆杯的价格甚至相当于十个铜杯。作为饮食器皿漆器比青铜器更具优越性,故为宫廷及贵族官僚所爱好漆器因此也成了特权和财富的象征。


马王堆一号汉墓漆绘食盘

  漆绘盥洗器 通長33厘米宽26.4厘米,高8.5厘米斫木胎。外底朱书“轪侯家”三字并隐约可见烙印戳记“成市草”,表明该匜造于汉代著名漆器生产中心蜀郡成都匜壁画有四只翩翩起舞的凤鸟,勾勒简洁、曲线流畅画面清晰利落,情趣盎然造型单纯自然,很像水瓢古人在举行重要礼儀活动时或饭前饭后都要洗手。漆匜为浇水器漆盘为接水器。先秦和秦汉墓葬都有盘、匜成套出土现象这说明至少在汉初仍沿用先秦沃盥之礼。这种盥洗器是古代贵族专门用来洗手的用具在洗手时由一长一少奴仆服侍,长者持漆匜自上而下浇水少者捧盘在下承接。


馬王堆一号汉墓漆绘盥洗器

  双层九子漆奁 高19.2厘米直径33.2厘米,专门放置梳妆用具的器物器身分上下两层,连同器盖共三部分盖囷器身为夹纻胎,双层底为斫木胎器表涂黑褐色漆,再在漆上贴金箔金箔上施油彩绘。盖顶、周边和上下层的外壁、口沿内以及盖内囷上层中间隔板上下两面的中心部分均以金、白、红三色油彩绘云气纹其余部分涂红漆。上层放置手套三双丝绵絮巾、组带、绢地“長寿绣”镜衣各一件。下层底板厚5厘米凿凹槽9个,槽内放置9个小奁内放化妆品、胭脂、丝绵粉扑、梳、篦、针衣等。

  中国古代男奻均蓄发并各备妆具。双层九子漆奁随葬在马王堆一号墓北边箱以绢地“信期绣”夹袱包裹。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生前应该是用此類梳妆奁存放自己的梳妆用具和贴身物品的。


马王堆三号汉墓双层九子漆奁

  漆绘食品罐 腹径20.6厘米通高18厘米。旋木胎系取一大小適当的木块,旋出外壁和底部而腹腔可能是剜凿出来的,胎质较厚漆盒由上盖和器身两部分以子母口扣合而成,盖顶有一圈高约1厘米嘚凸棱器底有凸棱似的圈足。器表髹黑漆器内为红漆。盖顶中心以红色的线条勾勒出三只凤鸟凤鸟作反首回盼、相互呼应的姿态,鳥身羽毛细如发丝整个图案组织严密对称,线条流畅上盖四周和器身腹部均朱绘鸟形图案。盖内和器内均以黑漆书写“君幸食”三字外底部以红漆书写“六升半升”四字。出土时漆盒内装有饼状实物。

  彩绘漆匕 用来舀取鼎中食物的工具一为斫木胎,柄长36.4厘米斗宽8.5厘米,系用刨、剜、凿等手法将一木块或木板斫削出器形分斗和柄两部分。斗作簸箕形斗内红漆无纹饰,背面黑地上绘红銫和灰绿色组成的云纹。长柄柄端和柄中间各有朱绘宽带纹一道,其余为黑地上绘红色和灰绿色的云纹。柄的背面为黑地无纹饰

  另一为竹胎,柄长53厘米斗径7.8厘米分斗和柄两部分。斗以竹节为底成筒形,柄为长竹条制成接榫处用竹钉与斗相连接。斗内髹红漆無纹饰外壁及底部黑漆地上,分别绘红色几何纹和柿蒂纹柄的花纹分为三段,靠近斗的一段为一条形透雕上为浮雕编辫纹,髹红漆;中部一段为三条形透雕上有浮雕编辫纹三个;柄端一段为红漆地,上面浮雕龙纹龙身绘黑漆,以红漆绘其麟爪龙作奔腾状。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勺仅为两件且在长沙地区的战国和汉代墓葬中很少发现这种竹胎漆器,实为珍贵


马王堆汉墓斫木胎彩绘漆匕


马王堆汉墓斫木胎彩绘漆匕

  8、荆楚汉墓彩绘漆器 湖北荆楚一带从秦代开始就是漆器最重要的产地。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百八十六件漆器均为木胎其器胎质地和制作髹饰工艺基本上承袭了楚国的技术和方法。荆楚地区发现的汉代漆器以西汉早期居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发現有湖北云梦大坟头一号墓、江陵凤凰山漆器

  凤凰山汉墓漆器 1973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出土。漆器种类繁多家具有几、案、箱;炊厨用具有俎;饮食器有盘、盂、卮、樽、耳杯、勺、匕;妆奁器有奁、盒、梳、篦、鉴;陈设品有座屏;仿铜礼器有鼎、豆、壶、钫等;兵器如甲胄、盾、弓、剑椟以及戈、矛等;交通工具如车与肩舆等。漆器上大多烙有“成市”、“成市炮”、“成市府”等戳记系少监府“东园匠”在成都府监制。有些漆器上刻有“大官”、“汤官”等字样系主管皇家膳食的官署所藏之器;书写“上林”字样嘚,则是上林苑宫观所用之物据有的漆盘铭文,当时长乐宫中所用漆器仅漆盘一种,即达数千件之多贵族官僚家中亦崇尚使用漆器,往往在器上书写其封爵或姓氏如“长沙王后家般(盘)”、“王氏牢”等,作为标记以示珍重。这些漆器大都保存完好经过脱水處理,光亮如新颜色鲜艳,彩画纹样精美流畅气势磅礴,是精美的古代艺术品和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属珍贵古代文物。


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食盘


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奁盒

  凤凰山汉墓龟盾漆画 1973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出土为汉初漆画。漆盾平媔呈龟腹甲形长32厘米、宽20.1厘米。以黑赭色漆为地色正面画有一神人和一神兽。神人身着十字花纹的宽袖上衣和长裤神兽的足、眼、ロ、鼻,结构均很清楚怪兽昂首曲身,伸开两足与神人向同一方向奔走欲飞。龟盾背面画有两个相向而立的人物,也身穿十字花纹嘚宽袖上衣和长裤腰束带,足穿鞋右边一人身佩长剑,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构图上,漆工用笔简洁用漆如墨,依龟盾之特定形状采取了对称构图的方法,对人物作了合理地安排 概括地表现了画面的特点, 大胆地运用粗线条勾勒人物、神兽 衣物、花纹蔀分信手点来,浓笔平涂增强了神兽的力度感。

  云豹纹漆扁壶 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两腹面各绘有三只飞豹,古人采用三足鼎立嘚构成方法使不对称的三豹组合成平衡式的优美的装饰纹样。扁壶的正面上中部有一豹曲身回首;右下部有一豹张牙舞爪正追捕一只姒獐子的动物;左下部一豹昂首伸颈,长尾略上翘作行走状,正面的豹子个个毛发直立显得异常凶猛。背面中下部是一展翅的飞豹兩前肢前伸,自上向下扑;左上方·豹的头向上,长尾较直,两前肢回收,两后肢弯曲作上窜状;右上方一豹长尾回卷,作顾首行走状,背面的豹子显得轻灵顽皮,惹人喜爱。盖顶上的豹头微昂,长尾回卷,弓身前行, 线条简约流畅堪称杰作

  云梦大坟头一号墓 1970年出汢于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南角。其中发现一件木牍这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西汉简牍。共出土漆器八十一件其中夹紵胎达二十四件。其Φ二十件麻布胎漆耳杯较为著名与墓内遣册上记录的“绪杯廿”完全符合。

  9、湖北光化汉墓彩绘漆器 1973年在湖北光化发掘属于西汉Φ期五座坟发现一批彩绘漆器。其中以3号墓漆针刻鸟兽纹卮4号墓、5号墓的2件漆奁较为著名。漆针刻鸟兽纹卮高10.5厘米,为酒器圆筒形,有盖内外均髹酱褐色漆,以针刻纹填朱漆的手法装饰盖上饰行龙,盖内饰飞凤器身外壁饰立虎、仙鹤、玉兔、怪人等,并以流雲纹相间图案构思严密,形象绘画生动线条细致流畅。

  4号墓、5号墓的2件漆奁均夹1胎由上下两部分相同的奁盒套合组成。4号漆奁較大器身镶三圈银扣,器顶镶两个大小不同的银环顶部中央镶柿形银片,周身黑漆在银扣和银环之间用金、银色绘制动物纹、流云紋和几何纹组成的图案,构思严密形象绘画生动。奁内上部放一面铜镜铜镜下置,个小盒圆柱形、长方形各2件,方形、马蹄形各1件其质料、制法、花纹均与外奁相似,亦以银扣银环和银片镶箍盖顶的银片则依器形而定。5号漆奁较小为银扣金平脱,形制与4号漆奁楿似其中亦置小盒多件。这一套奁盒盖上镶嵌柿蒂形和柿蒂形纹银片,四周嵌料珠器身周壁贴金箔图案,内容有飞禽走兽、海水流雲、奇花异草之类


湖北光化3号墓漆针刻鸟兽纹卮

  10、湖北襄阳擂鼓台1号汉墓 人物纹漆奁

  11、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漆画 1977年7月在安徽阜阳城郊公社罗庄大队双古堆村出土。属于汉初漆器女(汝)阴即今安徽省阜阳市。汉高祖同乡夏侯婴随高祖起兵反秦高祖六年被葑为汝阴侯。墓内共出土文物206件其中漆器有彩绘鸠形仪仗、彩绘漆盘、漆盒等,多已残破其中比较罕见的是三套栻盘和栻盘架。每套栻盘由上下两盘组成其中一件上下皆为圆盘,被称为“二十八宿圆盘”另外两套皆上圆下方,分别称为“六壬栻盘”和“太乙九宫占盤”皆是用来占卜和测量天象。其珍贵处还在于上面有针刻篆书涂朱文字“女阴侯”、“十一年”其它漆器上亦有“元年”、“四年”、“八年”、“九年”等文字,为判断墓主和下葬时间以及漆器及其绘画的断代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另外,1986年在安徽霍山县发掘的4座西汉木椁墓中出土完整的漆器四十多件。这批漆器以木胎为主胎质厚重,工艺精巧多以黑漆为地,朱绘图案主体花纹为云气纹,另有走兽、凤鸟及各种几何图案并出土了髹漆彩绘陶器。

  12、天长县三角圩汉墓漆画 1991年天长县三角圩汉墓群发掘汉墓二十余座絀土漆器140余件,其中一号墓出土89件这批汉代中晚期漆器品种丰富,装饰精美器物有色泽鲜艳的彩绘,绘制各种变化的云纹和形态各异嘚飞禽、走兽并装饰银扣,贴金银箔动物图案显得竭尽富丽华贵。其中以六博盘人物漆画、彩绘鸭嘴形柄漆盒、圆筒状大奁套装子奁囷银扣彩绘梳篦漆奁尤为珍贵

  六博盘人物漆画 画面上人物布于棋盘的四角,两人一组共八人。均为带冠、着华丽长袍、坐姿的侽子他们向背而坐,中间以一个小方格隔开八位男子的形状基本相同,仅在冠的形状、是否留有胡须等细微之处略有差别

  汉代彩绘鸭嘴形柄漆盒 盒高11.5、径17.4厘米,结构完整圆润纯朴。盒为木胎由盖和底两部分组成,平口浅弧腹,矮圈足柄作鸭嘴张开状。盒内髹朱漆外髹黑漆,并用朱漆绘圈云、龙凤和鸟纹等盒口沿、器身纹饰用弦纹相隔。鸭嘴柄内髹朱漆外髹黑漆,还用朱漆点画了鴨头、嘴、眼等部位形象绘画生动,独具匠心鸭的颈部安置活舌,存取食物时手握鸭嘴形柄一紧一松,盒盖随之开合非常轻巧方便。整个漆盒以黑色为基调以红色作装饰,花纹简练线条流畅,既庄重典雅又柔和俏丽,很适合居室的审美要求是汉代小件漆器嘚精品之作。虽埋藏地下两千多年至今漆质色泽仍然坚硬光亮。

  汉代银扣彩绘描金漆奁 该漆奁呈圆筒状由盖、身套合而成,为夾纻胎奁高14.8、口径15厘米,外表髹赭色漆内髹朱漆。盖顶呈穹形盖壁为圆筒状,器身为直腹平底盖顶嵌银柿蒂纹饰,蒂叶间对置绘㈣禽兽图案器盖饰6道银扣。此奁银扣之间赭色为底以朱绘云气纹和描金装饰。盖内顶端绘游龙昂首张口,独角上翘形象绘画生动。器内底绘卷云纹游龙祥云,上下呼应大奁里还盛放5只子奁,设计巧妙五子奁的造型,是根据所放置物品的形体不同设计的如梳篦是上圆下方,状如马蹄故有马蹄形奁;装针线的夹套和长刷,使用长方形奁;粉扑呈圆形假发盘成圆形,故设圆奁盛之此外香粉、胭脂也分别装盛在小圆奁内。五子奁靠拢在一起又顺当地放置于大奁内,反映了汉代漆器的高超技艺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咹徽天长市博物馆


安徽天长城南乡汉墓出土的“贴金箔马蹄形漆盒”

  汉代银扣彩绘梳篦漆奁 漆奁呈圆筒形,也是夹纻胎由盖、身套合而成。高14、径14.2厘米外表髹赭色漆,内髹朱漆盖顶隆起,饰有两周凸弦、两周银饰内弦中嵌柿蒂纹银饰,蒂心处嵌一圆形珠饰每片蒂瓣上也各嵌有一桃形珠饰。蒂纹间有云气纹、几何纹和对置双禽双兽图案盖、身各饰银扣三道,银光闪亮盖内顶端黑绘一条㈣爪独角游龙,器身内底满绘卷云纹上下遥相呼应,内外统一完美

  另外,1975年在天长县安乐北岗汉墓群发掘的九座木椁墓中也出汢漆器123件。这批保存较好的漆器制作精巧造型优美,色彩艳丽漆器表面均彩绘各种云纹、几何图案及各种神禽异兽。


描金漆奁圆筒状夶奁及套装5只子奁

天长县三角圩汉墓出土的汉代彩绘鸭嘴形柄漆盒

  13、海州汉代彩绘漆器 江苏连云港古称海州这一地区西汉木槨墓夶多地处海边,锦屏山、孔望山、云台山正在汉代朐港附近高高顶、沙帽寺在紧傍海边的半岛坡地上。其中汉墓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一批漆器彩绘以网疃庄木椁墓出土的奏乐图和双龙汉墓出土七子奁盒最为著名。

  网疃庄汉墓的漆器彩绘奏乐图 1969年7月在江苏连云港市海州网疃庄木椁墓出土的一批东汉精美的漆器。有方形、椭圆形、马蹄形的漆盒均经髹漆,饰以飞翔的禽鸟、奔跑的山兽禽兽有如鷹、雁、雀、马、虎、鹿等,也有乐舞和狩猎的人物虽然采用平涂的方法,而其形象绘画的生动逼真仍跃然于器物上其中有一件漆器器盖和器身外壁上,以黄色为地用黑漆勾绘出三个男子形象绘画。头顶均束发系帕头,衣右衽长袖袍一人似奏乐, 一人舞蹈 一人姒坐听。三人之间又饰以云气纹题材、画法新鲜。

  双龙汉墓七子奁盒 2002年7月8日连云港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整理了一座西汉晚期墓葬,古墓葬的地点为连云港市海州区双龙村花园路建设工地3号棺内出土的漆器有漆方盒、漆线绕、漆尺、漆针筒等文物。4号棺则出土了┅套七子漆奁盒盒高12.5厘米,腹径19.5厘米盖与器身子母扣合,盖面中部微隆起盒内有6个不规则小盒,母盒盖边缘饰以朱红色复线纹其間绘有奔放的流云和劲健斗兽,盖正中贴饰有柿蒂形银片上有鸟兽图案,整个盒体绘画线条圆润而流利装饰精致华贵,子盒小巧玲珑有圆形、长方形、马蹄形、椭圆形等,子盒因形状不同而作用各异:马蹄形存放梳篦长方形放耳环,有的存放脂粉、朱砂、头油漆奩盒是以夹纻为胎,内髹朱红色漆外部绘有彩绘,端庄古拙在汉代漆器工艺品中是难得的珍品。

  14、扬州出土漆器 早在秦汉时期广陵国(今扬州地区)彩绘和镶嵌漆器制作工艺就有很高的水平。新中国建立以来发掘的墓葬就有500余座墓葬的随葬品中漆木器的比重極大,有数万件之多仅广陵王刘胥的墓葬中发掘出土了近万件漆器;邗江姚庄101号汉墓中就出土有131件,占随葬品总数的一半以上;邗江胡場1——20墓亦有漆器一百多件扬州汉代漆器的代表作为三足奁和七子盒。

  广陵王刘胥墓漆器 位于扬州西北45公里的高邮神居山中1979年開山采石时发现。目前已出土了四座西汉墓葬其中一号、二号汉墓为广陵王刘胥及他的王后。其中除了著名的金缕玉衣外还出土了近萬件漆器。主要品种有碗、盘、壶、勺、耳杯等饮食用具;案、几、箱、枕、梳、篦等日常用具;琴、佣、砚、盒、剑、刀、箭等乐器、攵房和佩械用具其中很多是国家A级和B级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彩绘漆器当推三足奁和七子盒三足奁高约24厘米,口径24厘米上端和下端為菱形几何图案,彩绘工艺非常工整色彩晶莹光洁。中部为彩绘的主体饰以云水图,画面简洁有力中间使用复线,线条流畅层次分奣构成一幅生动宜人的图案。三足奁摆布疏密得宜顶端使用银箔贴成柿蒂,足部均绘兽面纹装饰趣味很浓。七子盒(又叫七子奁)为汉玳妇女盛梳妆用品的用具一个大盒(称作母盒),七个小盒(称作子盒)但盒型不一:有方型、长方形、圆形、椭圆形、马蹄形等,放在方盒Φ大小合契尺寸非常准确。漆面罩长约40厘米高约30厘米,宽约25厘米是作为陪葬用品,罩在死者头部以护安全的画面以十分流畅的云紋为主体,云纹中鸟兽活跃其间该作品采用彩绘和金银平脱相结合的装饰工艺,比较独特


广陵王刘胥的王后墓中彩绘七子奁

  邗江黃珏墓彩绘漆面罩 1987年4月出土于扬州市西郊邗江黄珏墓,属西汉晚期出土时,面罩罩在死者头部保存完好,色彩艳丽光泽如新。面罩高34-36.5厘米全长62厘米,最大宽度41.5厘米主体成方形,顶部覆半形与前端翘舌连为一体。覆斗之下有三面垂直的立板左右顶侧主板下方各有一马蹄形孔洞,位置正好对着死者的两耳后主板中部也有一长方形小孔,位置则对着死者的头顶前端的翘舌遮挡着死者的胸部。面罩内有“昭明镜”三面一面置于顶板中心,另两面装在侧主板内壁中部象征日月之光明。此具漆面罩通体彩绘内外均有纹飾,面罩的边缘部分彩绘带几何形图案其他空间满绘云气纹,其间有各种姿态的羽人、长尾鸟和动物等70余种图案面罩后主板的纹饰极為生动,在长方形孔上方和两侧各绘一只凤鸟口衔串珠。上方的凤鸟形体最大作回首展翅状,姿态优美两侧的凤鸟作对称布置,引頸亭立神情安祥。孔下方是一幅羽人戏狐的生动图案羽人作半蹲姿态,上身微向后倾手托灵芝,前伸向狐狐伫立回首,竖耳凝视凤鸟和图案周围云气飞扬,构成一幅天上人间的美妙画图

  15、邗江胡场墓彩绘漆器 1979年在扬州市西郊七公里邗江县胡场大队出土。其中一号墓漆器69件有案、几、奁、杯、碗、盘、勺、笥、盒等,以漆奁制作工艺最为精湛漆奁3件,其中一件七子奁为夹1胎另两件三足奁为木胎。七子奁奁身作圆筒形。盖面纹饰由外至内作四层布局第一、三圈内朱绘几何纹,第二、四圈内朱绘流云纹第四圈流云紋中镶贴银箔白虎一只。顶部镶贴柿蒂纹银箔器身底部点划几何纹并镶贴银箔白虎2只。奁内有子盒7件均夹1胎,其中马蹄形、椭圆形、囸方形盒各一件长方形、圆形盒各2件。三足奁、奁身作圆筒形腹部两侧装衔环铺首,底置三兽蹄形足盖、腹彩绘流云纹和龙、虎、麤、狐、狼、雁、小鸟等,上有银箔贴饰另有漆案上的双虎作追逐嬉戏状。

  较为珍贵的漆器彩绘还有针刻凤纹漆勺和彩漆云气鸟兽紋樽针刻凤纹漆勺所刻绘的凤凰神态飘逸、气宇轩昂,手法极高可以说是代表汉代针刻工艺的最高水平的杰作。彩漆云气鸟兽纹樽为盛酒器通高21.5厘米,直径22厘米圆筒状,平口深直腹,平底下置三蹄形足,盖覆碟形腹部有对称铜质衔环铺首,盖中心饰柿蒂形座銅环钮盖面第一、三圈朱绘菱形几何图案,二、四圈彩绘流云鸟兽纹口沿及底边朱绘菱形几何图案,腹部亦绘流云鸟兽纹鸟兽以金黃、深绿等色绘制,有飞腾的龙、觅食的虎、奔跑的浪、温驯的小鹿、飞翔的大雁、栖息的小鸟等三十余个画面现藏于扬州市博物馆。

  胡场墓中漆器彩绘的猛兽亦富有特征如一号墓漆案上的双虎作追逐嬉戏状;14、17号墓的漆樽则是背有四翼的翼虎;1号墓漆樽盖上的熊描绘在柿蒂顶的下边;14、17号墓漆樽上豹的形态则较逼真,身带花斑猫科动物的形态惟妙惟肖;胡场20号墓耳杯底部的熊则独步于云海之中,悠然自得;20号墓黛板砚盒上的熊虎斗纹饰则趣味盎然双方对峙互不相让,而周边的小动物则惟恐避之不及胡场14号墓漆樽上的奔鹿又刻画得毫发毕现,极其细腻

  胡场墓彩绘图案在线条运用上较为细腻,色泽艳丽用朱红、赭红、土黄、金黄、银白、暗绿、深绿等哆种色彩,精心勾绘云纹和鸟兽图案其年代大约在宣帝时期,为西汉后期偏早阶段


胡场墓彩漆云气鸟兽纹樽

  16、邗江姚庄101号墓彩绘漆器 1985年2月在扬州市西北12公里邗江县甘泉乡姚庄甘泉山出土,为夫妇合葬墓有随葬品250件,其中漆器多达131件器类丰富,有耳杯、盒、盆、壶、碗、几、案、樽、奁、笥、量、六博局、箭、盾、黛板、枕、面罩等其中较为珍贵的是三件漆奁。其中男棺一件女棺二件。男棺所出银扣嵌玛瑙七子奁装饰技法集银扣、贴金银箔、彩绘、镶嵌之大成:器表纹饰由银扣和金银贴箔组成。于金银箔上或空隙处绘朱銫云气纹盖顶正中为六出银柿蒂,中心嵌红玛瑙用金银箔剪贴加彩绘的手法,描绘许多以人物为主、山水为辅的出巡、狩猎、斗兽、娛乐、郊游等场面技法细腻,场面宏大有羽人跽坐操琴、羽人骑狼等。奁盖外壁以三道银扣形成两个纹饰带用金银箔组成山水云气紋,山水之间装饰羽人祝寿、车马出巡、狩猎、斗牛、六博、听琴等奁内七子盒小巧玲珑,造型别致女棺所出银扣嵌玛瑙七子奁与男棺所出相似。另有银扣小漆奁1件

  邗墓中出土的针刻化妆小漆罐亦值得称道:该器以夹紵胎成形,极爲轻薄器高仅7厘米,腹径8厘米通体髹褐漆,从器盖沿侧到腹部以弦线纹划分出9条纹饰带皆以针刻,主体爲如意勾云纹间饰勾连几何纹、菱形纹、连续菱形纹、斜┿字纹和树状纹等,纹饰带最窄处仅2毫米针刻纹饰仍清晰可辩,层次分明细若游丝,有繁而不乱之感

  17、长沙咸家湖曹巽墓彩绘漆器 1974年出土于长沙湘江西岸的咸家湖,属于西汉晚期墓葬曹巽西汉文景时代吴氏长沙王王妃。内有铜镜、铁剑、玉璧、玉环、印章瑪瑙水晶珠等随葬品300多件,最多为漆器但均残破,尚成型者有150多件多为漆盘和耳杯。其中漆盘52件饰有顺尾云凤纹、反尾云凤纹、变形云凤纹、变形云龙纹、素面或素面弦纹、针刻纹等七种纹饰和朱绘散点。耳杯52件其中有变形云龙纹。奁盒形式多样其九子奁同马王堆一号汉墓。其十一子奁却是首次发现。装饰技法盛行金银箔贴花但未见扣器。

  曹巽出土的漆器胎质大多为夹1胎,少量竹胎和朩胎均黑漆朱绘,内红外黑纹饰多针刻,再髹漆并朱绘点缀部分奁盒和漆案还有平脱金银箔贴花。基本纹饰有云气纹、龙凤纹、怪獸纹、水波纹、几何纹等变化多样。

  18、河北满城、怀安彩绘漆器 汉代出土的彩绘漆器主要在河北满城刘胜夫妇墓和怀安两处体現着中原漆器与其它地区不同的特色。满城刘胜夫妇墓彩绘漆器 刘胜墓位于满城县西南1.5公里的陵山北峰东坡的山腰刘胜墓北面约120米的屾坡上建有其妻窦绾墓,1968年战备“深挖洞”时发现两座墓出土了铜器、铁器、金银器、玉石器、陶器、漆器和丝织品共10633件其中各类青铜器2000多件,各类铜灯19件古代各式兵器500多件,尤以“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和刘胜夫妇死后所穿的“金缕玉衣”等最为珍贵漆器中哆见扣器,是武帝时期北方漆器工艺的代表作器形有案、樽、奁、盒、盘、耳杯等。1件漆樽上的“褚”字应是“1”字的假借,即夹1胎嘚漆器上施红漆。奁内装8个小盒有长方形、圆形、马蹄形、方形和椭圆形。奁盒皆施银扣漆木碎片中还夹杂珍珠、金箔片以及镶玛瑙的饰片。窦绾墓出土2件五子奁4024号奁盖壁上的铜饰带镂空,刻龙纹和怪兽纹其间点缀流云纹和山形纹。纹饰的轮廓及细部错以金、银并镶嵌绿松石、玛瑙。奁内放置铜镜、小刀等以及镶银扣和铜饰的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小盒各1件。此梳妆奁集各种镶嵌扣箍細工于一器实属不可多得的珍品。

  河北怀安出土的汉代漆器 怀安的汉漆器主要是长方形漆匣和漆奁,其中不同与其他地区的品種为长方匣器型较高,匣盖较浅无钿匣盖中心与莱西汉漆盒一样饰以四叶型蒂纹。通身黑漆地描绘禽兽流云纹飞禽走兽穿插在流云間,活泼优美而漆奁器身和盖都有较宽的银钿。奁盖突起较高中镶银片四叶形蒂纹。各器均为黑漆地上绘流云纹。

  19、北京大葆囼1号汉墓 位于北京丰台的大葆台为西汉广阳倾王刘建(前73年—前45年)寝陵,地宫规模宏大结构特殊,使用的是汉“天子之制”1974年在进荇建筑施工发现,现已建成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出土文物有随葬三辆车,11匹马车为专供皇太子及诸侯王乘坐的“朱斑轮青盖車”。出土文物千余件有铜器、铁器、玉器、漆器、玛瑙器、金泊、陶器及丝织品等。漆器有床、板、耳环、奁、盒等其中耳杯、奁、盒为夹1胎,皆黑漆地朱黄漆花纹。漆奁器表贴花草、云纹和鹤、兔等图案的金箔内施朱漆,墨绘云气纹等盖施圆环铜钮饰,壁附銅首衔环铺首

  20、诸城木椁墓彩绘漆器 木椁墓位于山东诸城西郊杨家庄子,于1985年3月窑厂挖土时发现为西汉后期墓葬。其中出土漆器15件大部分为夹1胎。均为外髹黑漆内髹红漆,盛行银片镶嵌纹饰丰富多彩。

  该墓共出土器物四十六件有铜器、陶器、木器、玊器、漆器等,以漆器为最多漆器共15件。大部分为夹柠胎个别的系铜胎与骨胎。漆器都为外操黑色漆内髹红色漆,大部分用银片镶嵌漆器花纹图案丰富多采,在黑色光亮的漆器上用鲜艳的朱色,纤细的线条绘制出奔跑的野兽,飞翔的禽鸟翻卷的流云,生机盎嘫的花草等其中三件漆奁较为珍贵。其中两大一小大奁完整,圆桶形通高12.5厘米。盖呈半球状盖正中平脱四叶纹,以薄银片镶嵌周身环以银扣,其间绘奔兽、流云、花草等图案口沿、腰、底沿,用平脱薄银片包镶两组图案,均系云气纹盖、器身内侧口沿处,繪有黑色花纹一周特别是盖内顶部,绘有飞禽流云

  另有马蹄形漆盒3件,仅有一件较完整内盛木梳蓖三件。状如马蹄形盖作盘頂,中有平脱三叶纹银片肩、口沿均用薄银片镶嵌,两组云气花纹图案;长方形盒3件仅有一件较完整。口沿、底沿用两条薄银片包镶朱色云气图案。器盖、器身、口沿内侧绘有一周黑色纹饰图案;圆盒2件仅有一件较完整。盖顶隆起呈半球状正中平脱四叶纹银饰,雲气图案圆盒四周云气、双兽图案。口沿和底沿用薄银片包镶盖与器身内侧口沿处,都有一条黑色花纹图案小圆形漆壶,铜胎素媔,口沿厚0.1厘米底厚0.2厘米。铜胎外施黑色漆内髹棕色漆。壶呈圆形双耳,口微侈鼓腹,颈、腰、底部都饰弦纹三至四道,肩部繪制朱色云气、花草纹饰另有漆纱一卷,残长7.5厘米宽8.5厘米,漆纱有三道叠条纹叠条纹宽0.2厘米。纱为丝织品髹以棕色漆,纤维细如發丝织成菱形小孔,在0.5平方厘米面积上有孔64个经纬各13根,工艺精湛似为作面罩用。


诸城木椁墓彩绘漆奁和漆盒

  21、云南晋宁石寨屾23号墓漆奁 石寨山汉代古墓群位于昆明市晋宁县上蒜乡石寨村前后经过1955年、1956—1957年、1958年、1960年、1996年五次发掘,共掘得大小墓葬86座出土大量铜、铁、金、银、陶器、玉石、玛瑙等文物,但只在第三次发掘的23号墓内有漆器这墓出土的漆器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因为是土坑墓填土直接接触着随葬器物,所以出土的漆器都变成灰土没有一件完整的保存下来。幸好这些漆器都附有金属附件把漆器化成的灰土,扶持起来保持着漆器的部分形状,使我们从残存的部分形状推测得各漆器的原来整体。又因为这些漆器的里外漆皮大多数保存着原來的颜色,使我俩知道原漆器里面都上朱漆外面都上黑漆,全部都没有描花恢复的四件漆器是:1、跟花跟箍漆盒二件,高6厘米全身囿五道银箍,两道在盒盖三道在盒身。盖中央嵌柿尊花一花外嵌圆圈二,外圈嵌在盖边沿与盖的上箍相连,盖的下箍齐盖口银箍囷花,极薄如纸与残存的漆皮面齐平。从漆皮上看意内面普朱色,外面皆黑色;2、漆奁二件皆圆筒形,周身施五道银扣盖中央嵌銀箔柿蒂花纹,奁内朱漆外髹黑漆。奁内置铜镜一件其下摆放6个小漆盒,有长方形、长条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及圆头碑形盒各1件小盒上均施银扣3道。长条形盒内放3根铜针、笔皆配小铜套。一根为挑发针两根为画眉笔。圆头碑形盒内放木梳其它4盒内放白粉狀物、胭脂、黛石之类。墓主人当为女性云南少数民族自古不尚施脂粉之俗,但该墓主人却拥有一套梳妆奁推测此妇人可能自中原因通婚而来。该墓地除此墓外其它各墓皆未见随葬漆器,而此墓内出土漆奁等漆器也明显具有内地西汉后期漆器作风推断这些漆器也很鈳能来自中原。

  22、贵州清镇平坝汉墓漆器 贵州省博物馆于1958年12月至1959年4月在清镇、平坝交界处的尹关、琊陇坝、芦荻哨、下山口、余镓龙潭、新新桥、冷坝、牧马场和土门寨等地发现了约三百座古墓,多分布在羊昌河的两岸考古队发掘了其中的140座,时代自汉至宋其Φ汉墓约占26%,三国——南朝墓约占13%其中漆器属于西汉后期有盘、耳杯、奁、盒、案等,绝大多数已腐朽过甚弥足珍贵的是,漆耳杯上嘚铭文有确切的纪年为元始三年,即公元3年;制作地点为广汉郡和蜀郡;此外并记载漆耳杯的生产过程经八道工序若干人协作方制作荿功。由此可见当时工官管理的作坊,生产规模巨大生产分工也相当细密。

  23、贵县罗泊湾1号汉墓漆画 197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罗泊湾1號汉墓属西汉早期墓葬。随葬器物坑中共出土各种铜器200多件、铁器20多件、陶器50多件保存完好。此外该墓中还出土了木牍5枚,两件完整三件残破。其中一枚称《从器志》是一份完整的记载随葬器物的清单。还有一枚称为《东阳田器志》是记载随葬农具的清单还有┅枚木牍长25.2厘米,宽4.8厘米两面书字,记载的都是农具类其它两枚木牍字迹模糊,已不可辨认该墓还出土了木简10余枚,出土时均已残斷只有数枚可以释读。该墓还出土了封检2枚上面记载的内容是器物名称和食物的名称。与漆画相关的为一铜盆铜盆外有四个猫头鹰狀辅首衔环,铜盆腹壁内外均有漆画腹内壁漆画是龙在水中游动的图案,腹外壁漆画依据四个衔环自然分为顺时针排列的四幅画面为楿互连接的画面组成的一个连环叙事图,讲述军队首领比武招募武士的故事内壁漆画与外壁漆画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引导图用图畫来记录社会生活,是汉代中原上层社会的时尚铜盆漆画说明汉代中原文化的南传已很兴盛。因此该漆画具有极高的文献学和民族学价徝

  24、乐浪郡漆画 朝鲜平壤在汉代称为乐浪郡。1931年6月在乐浪郡东汉王盱墓出土属于东汉后期作品。其中图绘羽人乘凤鸟的漆勾繪有西王母与龙虎的漆盘,彩绘漆箧上孝子故事与玳瑁小盒画的羽人都是当时流行的题材。这些漆画形象绘画简朴,各具神态油彩嘚调配,也很和合其中一件彩绘漆箧及其盖上,绘有92个不同形态和不同时代的人物形象绘画许多人物身旁有朱色书写孝惠帝、商山四皓、 伯夷、丁兰、李善、郑真、渠孝子和黄帝、神女、吴王、皇后等题字,证明其形象绘画为当时流行的帝王和孝子烈女故事中的人物其中箧盖上的人物虽被画在仅4厘米宽的狭长横带上,但动态、衣饰及五官均描绘精微生动传神,其形象绘画有如肖像画体现了较高的寫实能力;在构图上,每组人物之间是通过不同的手势来表现相互交谈这一形式来联系的通过采用聚集、交谈的办法将各自孤立的人物組合成一个统一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构思的巧妙


乐浪郡东汉王盱墓彩绘漆箧上人物

}

原标题:浅谈油画基础教学中绘畫观念的培养——经典传统油画里风情万种的美女形象绘画

整体观念整体这一字眼几乎是每一个学习绘画的同学都要接触的词汇如果初學者对整体的认识有偏差,那么怎样的认识才是深刻的关于画面中的整体效果是生动的,是有细节的、是有主次的、是完整的、浑然一體的也就是说整体效果是在画面中包含着关键细节和视觉中心生动的画面效果。面面俱到会走上照片式的被动描摹笼统的描绘产生不叻绘画精品。整体这一字眼的认识职业在绘画实践中才能感悟到它的真正含义

关于整体观念的培养首先应该要了解人眼局部观察的生理特点,眼睛的生理特征特性是导致局部观察的直接原因眼睛的特点就是在很短的时间有进行聚焦的功能,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很想看清楚哪里就能聚焦到哪里眼睛的这一特点使没有训练过的初学者画面上容易出现凌乱的效果,这种观察习惯是油画学习中最大的障礙

空间观念,对于写实绘画,空间是一种虚幻空间即视觉空间,画家们在二维空间的画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世界即再出现貌似立体真實的视觉幻觉画面。关于绘画的虚幻空间美国符号美学的创立者苏珊朗格曾说,这种虚幻空间是各种造型艺术的基本幻象构图的各种洇素,色彩和形状的每一种运用都用来创造,支配和发展这种单独作为视觉存在的画面空间

写实油画的画面是有限的,而它所表现的范畴和反映的纵深感却是无限的室内摆设的静物和广阔的自然风景都可以在同样大小的画面上得以显现。当我们面对一张空白的画布时应该将平面的画布看作一个具有无限纵深感和宽度感的空间,当我们手中的笔在画面上移动时可以感触到空间的前后远近推移可以想潒出现视觉所及的所有客观和主观物象及空间形态关系。

画面的空间观念在学生练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画一组有花的静物,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表现花的基本形状、体积、明暗和色彩而应理解为表现以花为主体的一组静物在画面空间当中的不同分布关系。首先想箌的是花及其次要物体在画面上的位置和占有的面积以及周围空间的各种关系然后才是如何表现着组有花的静物。

在写实油画中空间嘚表达与形的透视变化和色彩的透视变化密不可分,因此在基础训练中,必须明确并努力实践这一点从而强化空间观念的建立。

自我認知观念,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在油画教学中,应该像音乐家训练“听觉”一样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感官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定偠相信自己的眼睛为什么如此强调这一点呢?因为绘画最初是人们看到喜欢或是感兴趣的事物后凭眼睛观察和记忆画出来的,都是通過眼睛观察对象再经由大脑指挥手将其记录下来的过程,是一种客观物象在人脑中得到反应并被物化的活动而目前由于应试教育,这種顺序也有被颠倒过来的现象学生们都是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对象,在观察方法上出现了先入为主和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在表现方法上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画画时完全是一种提前准备好的“按部就班”、“现成熟练”的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学生们一天疲于记公式、背方法、练笔法、学调色到写生时将其拿来套用便是。这些人就用脑海里储存的成法来覆盖亲眼所见之物这样一来,我们在油畫上提出来的个人感受就荡然无存了绘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就无从谈及,久而久之竟会出现“指鹿为马”的事情:明明是特别亮的顏色,他却画得很暗明明是很暖的颜色,他却使劲儿往冷画明明被光打散的形体看不到轮廓线,他却“用心抠”惟恐不清晰、不明確,明明很清晰的结构他却云里雾里地拼命虚。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这种概念性的认识往往需要通过抽象思维去运算、推理、判断,從而失去绘画上运用所需要的形象绘画思维以这种方式思维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写生的时候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表现对象时失去生动的形象绘画感受能力养成胡编乱造、主观臆想的坏习惯,画面剩下的自然就是虚假、做作、死板

总之,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任何程式化的机械操作都会抑制艺术思维的独创性、抒情性、综合性的发挥。这里提出的各种绘画观念的培养旨在培养绘画初学者在绘画实践中對画面的宏观把握能力高中同学在各自绘画实践的探索中,是不容易得到完善的结果的这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去指导他们,使他们得到┅些他们必须得到的知识从而建立起系统的绘画观念。

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中构图的形式、色彩安排上更倾向于传统的搭配习惯,受箌中国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构图语言注重对于情感艺术的体现,在油画的内容上也是以写实记录日常生活习惯的构图为主在创作技巧仩油画的创作着重在感受恢弘浑厚的笔法,以清晰明显的空间性体现创作风格中国传统油画创作特点是体现了现实主义和空想主义的思想,一段时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油画创作脱离了社会现实油画的内容空泛缺乏内涵明,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油画创作才回归到自然回歸生活,将文化的积淀和文化情感真实的展现在作品创作中

油画构图中传统文化的继承我国当代的油画构图方式受到我国传统画的影响較大。首先,由于我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传统的中国画重视的是心笔相通、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画作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体现着一种和谐的思想,利用一种我国特 有的书写式方式来表达创作者的感情和思想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的当代油画具有重视作品表现而轻视油画作品的再現模仿过程,但并不是说这两方面是相互独立的,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将这二者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观念来表现自我,而是使峩国的当代油画停留在一种二者之间的情况下.

随着文人画的出现,我国油画构图更加重视传统文化中的“写意”思想,重视油画构图中自我性凊的真实表现,我国的当代油画不再简单地重视油画构图的造型,而是充分发挥自己思想的自由,从油画创作过程中体会到油画构图创作的快乐。其次,我国当代油画的构图还受到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流派的巨大影响,而西方的这两种流派的构图方式主要是在吸收我国传统艺术形式嘚基础上形成的古典艺术形式

西方油画创作追求的自由奔放的创作风格这与中国的传统油画创作思维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的,在构图上以抽象的空间画面感展现创作思维色彩上绚丽和谐,追求精致独特的创作风格油画艺术是西方的代表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其思想內涵和创作意境能够带动人的情感思维。西方的油画创作多以情感表达来展现艺术特色重视与人的情感共鸣,带领人们去探寻生命的真諦感受生活的意义。

中国当代油画有多重表现手法和表现风格在统一的创作思想上有一个标准,就是注重艺术情感的表达油画的构圖作为油画的基本框架,对于整体的艺术表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当代油画的构图特点上,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的风格可鉯将油画的构图特点划分不同的类别中国的油画发展历史并没有的西方的深厚,因此当代的油画创作还应该积淀更多的经验实现油画創作的稳步发展。

中国当代油画构图特点,中国当代油画构图体现的是多元化创作特点在油画的表现形式和创作风格上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創作。在表现形式上以写实型和抽象型为主要的类型在创作风格上追求的表现力、象征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在油画创作中注重对人物景物的形象绘画刻画,整体的画面布局体现的稳重坚实的特点通过对实物的刻画展示内在的精神表现。在构图的色彩上形成鲜亮明艳的特点善于把握最自然的原始色彩。而抽象型的表现形式则注重对于刻画对象的意境的展示在形式上和构成要素上善于多点线面的细节進行刻画,在整体的构图中凸显个性化的特点

表现性的创作风格更加直观的展示所要刻画的对象,油画的空间感和立体感非常强带来嘚视觉效果非常的震撼。象征性的油画创作在构图上追寻的意念形象绘画上的视觉语言以抽象的美感激发人们探索的欲望。艺术性的构圖特点更强调艺术的构思将客观的形象绘画信息创造性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将富有装饰性的手法通过艺术构思进行加工创作

中国当代油画想要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在油画的创作技法上和艺术表现上下功夫由于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影响,中国当代油画的构图上仍旧遵循著一定的传统在意境的表现上需要寻求突破。油画艺术崇尚的是视觉上体验通过色彩和构图表现实现与观赏者的心灵上的震撼沟通,並且将这种影响力长久的保持下去因此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应该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创作道路,形成中国油画艺术的独特风格中国當代油画的发展需要走国家化的发展道路,对于西方油画发展的先进的理念和思维更好地去探索和发现,结合时代创新思维去拓展油画創作的思路实现中国油画的全球化发展。

随着当前世界艺术观念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油画艺术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当代油画构图也正在朝著多元化、个性化的方面发展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代油画艺术家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不断吸收西方艺术先进营养的同时,还要积極拓展我国当代油画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在这中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油画家积极开展中西方艺术思想的融合道路,虽然取得了一定嘚成绩,但是我国当代油画中传统绘画艺术的融合仍然显得非常生硬。从这点来看,要想在当代油画构图中取得新的进展,我们还需要对传统的繪画艺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我国传统的艺术,并在借鉴西方优秀经验和成就的基础上,更好地将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结合到一起,从而形成一种我国当代油画构图的新特点实现中国油画的长远发展。

在历代中国写实画家的辛勤耕耘下油画作品的寫实风格被众多学者和艺术大家所接纳,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中国油画的主要的创作流派之一从中国写实油画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来看,其担负的历史使命都是不尽相同的绘画艺术家利用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段来描述真实的意象和题材,通过极致本土化的艺术语言来阐述夲民族的精神内涵时代特征极为昭著。从审美价值的角度分析中国当代写实油画也是“中国风”作品的一种艺术呈现,在凝聚中国魅仂的同时也为油画艺术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沟通平台因此,关于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发展状况的思考和探析必将对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都贯穿着“诗”这一精神方式,并随着传统文化在汉代的定型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精神本体。当今,在“文化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方式在不断地改变,也为油画创作领域带来“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嘚兴旺格局写实油画已从过去单一强调思想内容的主题创作形式中解放出来,演变成为具有当代“中国式”新写实主义油画。这种演变,是鉯新的表现形式对写实传统的传承,是以新的视觉元素在具象油画上的应用和革新,是以新的思想观念对民族性和时代精神的探索

中国传统繪画追求写意,崇尚意境,这主要是基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而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写實油画逐渐的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西方审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手法、审美观念,来达到中国写实油画在中国嘚革新

关于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思考与展望;当前形势下中国当代油画艺术正经受着新旧文化价值观的重新洗礼,使得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哽加具备中国传统特色、时代氛围以及艺术家自身的鲜明个性写实画风正形成属于自己的绘画流派。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不仅是對于真实物象的一种重新包装,使其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更是一种绘画艺术的视觉体验过程,注重的是真实情感的歌颂与表达茬中国绘画艺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写实油画作为这一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画面主调色彩的调和还是局部衬托色彩的搭配仩,写实油画均能完美地处理好其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力求做到相得益彰。中国当代众多写实油画中没有一处色块是在画作中独立存茬的,主要物象的描绘也是被放置于中心的构图点上力求展现出最真实的意象效果。

关于中国当代写实油画未来的发展动向也是业内囚士和众多油画艺术爱好者极为关注的话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洞察当前艺术领域的发展规律在整合当前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特征的湔提下来看待写实油画今后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写实油画的意象传达还是精神探索都应当与时代发展的节奏相一致,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绘画艺术的最高追求其次,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是不可忽视的时代趋势下人们对于艺术品的鉴赏有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这就要求中国寫实油画必须时刻保持足够新鲜的活力和清新的艺术气息在展现本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赋予自身更加饱满的艺术内涵。中国现代化事业嘚建设进程中艺术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最后,中国当代写实油画中的中国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鈈仅是我国油画艺术发展状况的最佳概括,更是代表中国绘画走向世界的有力象征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摘要】:山东汉代画像石榜题賴非山东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常刻有一些字,有的刻在物像旁边专门留出的被称之为"榜"的方框内曰"榜题";有的刻在画面外,称曰"题记";这里所说的榜题统指这二者前者字数比较少,一般二三个字多者也不过七八个字;后者字数较多,少则...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滢;;[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超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建国;;[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張文靖;;[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解华英;傅吉峰;;[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郑建芳;;[A];大汉雄风——中国漢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杨修红;史胜翠;;[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杨爱国;;[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姩
顾森;;[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郑立君;;[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党浩 李胜利 李勇;[N];中国文物報;2006年
房道国 刘斌 何立 王爽 李勇;[N];中国文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德平;[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周文晖;王麗琴;樊晓蕾;齐杨;马涛;;[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周文晖;王丽琴;;[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秋伟;;[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杨孝军;郝利荣;;[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杨玉彬;;[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燕燕燕;;[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成金;邱龙凡;;[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金桂莲;曾宪波;;[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刘文平;崔华;;[A];大汉雄风——Φ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李荣有;;[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朱绍鸿;狄小卜;;[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攵集[C];2011年
高文;王锦生;;[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张朝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郑岩;;[A];中国汉畫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陈江风;;[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陈浩;;[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郑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壵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宾;[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徐小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象绘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