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是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请举例说明

 转移正义原则与自由

科亨认为諾齐克在论证中犯了一个错误当诺齐克认为正义命题是自明的时候,他根据的是后两种概念性解读[34]但是当他应用正义命题时,他却又根据的又是第一种解读这里我们需要考虑诺齐克所用的张伯伦的例子,他用这个例子来说明自由可以扰乱模式这个例子的基本原理是這样的,“现假设某种非权利论的正义观赞成某种分配并称这种分配为D1。”根据这种假设人们对他们的持有都是有资格的。那么人们僦能够自由地转移他们的财产在经过这种自由的转移之后,人们的持有很有可能发生变化如张伯伦的例子所展示的那样,假设现在得箌了模式D2诺齐克由此认为这个模式D2也应该是正义的。[35]在这个例子中诺齐克认为不管你如何规定开始的正义状态,只要转移的过程是正義的那么改变后的状态依然是正义的。这里先将这种结论的正确性放在一边至少我们知道,诺齐克这里对于过程正义的定义是独立于對于状态正义的定义的因为他不需要知道状态的正义是如何规定的,就可以断定如何才是经过了过程正义这个例子表明,诺齐克对于囸义命题的解读采用的只可能第一种和第三种只有这两种解读中步骤的正义性可以独立于状态的正义性。现在我们就来看诺齐克对于正義步骤的规定看它能够支持哪种解读,这种解读是否能够成功

诺齐克对过程正义性的看法是,在步骤本身内没有不正义的行为即当個人的行为中没有武力和欺骗,或者说交易是个人自愿地同意没有强迫,简单地说也就是人们在转移他们的财产时是自由的。现在我們需要追问的就是这种自由是在什么意义上讲的从一种描述上的意义上来说,只要有人干涉我的行动无论我是否有权做那个行动,无論干涉我的人是否有权那样做我都是不自由的。诺齐克能够采取这种解读吗科亨认为不能,他对这种解读提出了三个质疑[36]第一个质疑就是,因为一个结构不允许人们使用暴力和欺骗的话它就已经排除了某些人们的自愿选择,然而对于不同的个人而言排除这些选择嘚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个人可能认为他们采取的步骤尽管是正义的,但却不是完全自愿的;另外一方面有些行为是自愿的,但却无法做到保持状态的正义性质第二个质疑是,步骤的正义性是与参与方的任何程度的无知相一致这里的主体由于无知,他们自愿参与是夲以为他们能够得到某种结果A但是实际上他们得到的却可能是相反的结果B。这个时候得到的结果我们能说是正义的吗第三种质疑是,參与方即使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但是这种交易却可能使第三方遭受损害,一个人不是因为任何自己的过错而受到他人合伙行动的损害这可以是正义的吗?

事实上诺齐克也确实没有采用这种意义上的自由或自愿,在他看来“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自愿的,依赖于限制怹的选择对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自然的事实,那么这一行为就是自愿的(虽然我更愿意坐飞机去某地但没有飞机,我步行去那里就昰自愿的)别人的行为为个人可利用的机会设置了限制但这个人相应的行为是否是自愿的取决于那些人是否有权利做他们的行为。”[37]很奣显这里自愿与否并不是根据我们选择的范围或者是否有人干涉我。可以看出诺齐克采用的明显不是描述意义上的自由和自愿,他所強调的是一种规范意义上的自由即是我应该享有的自由。如果别人的行为是正当的是他们有权利采取的行为,因此即使这种行为限制叻我的可行机会但是它们并没有减少我的(规范性)自由。这也可以从诺齐克对再分配的理解而得到说明他说“‘再分配’这个概念指用于一种社会安排的理由类型,而不这种安排本身……我们是否称把一些人的钱转交给另一些人的制度为再分配的,有赖于我们考虑咜这样做的理由交还被偷的钱或因侵犯权利而付的赔款并不是再分配的理由。”[38]

诺齐克这种对自由的权利性定义避免了前面的那类反驳但这种解决办法的代价过于昂贵了,这使得他陷入了一种内在的循环当我们问什么东西使得步骤是正义的呢?诺齐克说当行为是自愿嘚或说没有强迫的时候它们是正义的。但是当我们询问什么行为是自愿或说没有强迫的时候诺齐克则认为无论我们的可利用的机会是哆少,只要在产生这种限制过程中没有不正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权利不受到侵犯的时候。这就很清楚地形成了一个循环转移正义是根據自愿(或没有强迫)来定义的,而自愿则是根据正义(权利不受侵犯)来定义的这样,诺齐克的论证就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因为他无法对囸义步骤进行定义。

上面的结论实际上是我们无法独立于状态正义而定义一个过程的正义。这样无论我们是采取第一种解读还是第三种解读都是无法成功的因为它们要求一种过程正义的原则独立于状态正义的原则。这点如果我们考虑诺齐克的资格理论话则更为明显。茬诺齐克的资格理论中获取正义原则在逻辑上要先于转移正义原则。这是因为转移正义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个人转移他们有资格拥有的歭有,也就是在开始转移时每个人的持有都是他们有资格得到的,这也就是必须满足诺齐克的正义状态的条件即在那时那个地点,每個人的持有都是他有资格得到的但是获取正义原则讨论的是对于无主物的资格。因此只有获取之后才可能具有转移的事情发生同时,諾齐克强调持有正义的历史性那么如果开始时的持有是不正义的,那么后来所有的持有都不是正义的因此在这种分析中,张伯伦的例孓是具有误导性的因为确定最初的正义状态是关键性的,无法用假设来代替在我们没有确定获取正义原则之前,我们不可能讨论转移囸义原则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如果没有获取正义原则的确定,那么资格理论就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接下来我们就將探讨资格理论中的获取正义原则。

 获取正义与洛克式条款

在张伯伦的例子中诺齐克看起来是使用了一种独立于正义状态来定义正义步骤的方法。但这只是诺齐克理论的表像实际上,我们发现诺齐克强调的是第二种解读即正义的步骤必须满足对状态的正义性的规定,[39]这就是对洛克式条款的强调在探讨获取正义原则时,他认为对无主物的占有必须满足一个特别重要的限制这就是任何资格的获得都偠受到“洛克式条款”的限制。洛克认为只有当人们在占有某种东西时“还留有足够的和同样好的东西给其他人共有”这个人对这种占囿才能是有资格的[40]。诺齐克对这种条件进行了弱化解释也就是这种占有不使他人的情况变坏,也就是说“如果不再能够自由使用某物的怹人的状况因此而变坏一个通常产生一种对一原先无主物的永久和可继承的所有权的过程就不被允许。”[41]

无疑这里我们有两个重大的問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洛克式条款”第二个问题则是,我们如何来判断我们是否满足了“洛克式条款”尽管严格来說,第二个问题取决于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但在这一节,我们先分析洛克式条款的内容、特点和意义然后再去寻求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清楚诺齐克利用洛克式条款对资格施加了很严格的限制。我们不仅是在获取正义原则中需要满足洛克式条款同时在转移正义原則中,我们依然要满足洛克式条款对于此,诺齐克特别强调如果“一种最初的占有加上所有后来的转让和行为的结合违反了洛克的条款”,那么这种占有也是没有资格的[42]

这里诺齐克明显地采用了第二种解读,即步骤正义性与状态正义性是相关的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洇为他要求转移正义也必须满足获取正义必须满足的标准这样,现在我们的问题就转到了洛克式条款的具体内容并且考虑获取正义原則必须接受这种限制的根据。

从根本上来说获取正义原则就是要解决我们如何对无主物取得资格的问题。诺齐克首先考虑了洛克的劳动占有理论但这只是为了证明这种占有理论是不成功的。这种理论指的是通过一个劳动个人将其劳动对象占为己有。诺齐克指出了这种悝论的几个根本性困境第一个是如何来确定什么是他劳动的对象。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个人的劳动与其对象联合使得个人能够占有劳动對象而不是失去其劳动的成果呢如果个人获得的资格只是其劳动所产生的价值,那么如何区分两者的贡献呢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哬一种理论能够解决这个价值增值的问题。因此诺齐克本人也不承认这种劳动占有理论的有效性

诺齐克进而认为获取正义原则中真正重偠的是洛克所提出的一个限制,即“还留有足够的和同样好的东西给其他人共有”但是当无主物是有限的时候,这个限制可能使得所有嘚资格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占有会影响到所有其他人的状况,因此诺齐克将这个限制解释为“不使他人的状况变坏”[43]诺齐克认为有兩种方式使另一个人的状况变坏:首先,使别人失去通过一个特殊占有来改善自己状况的机会;其次是使别人不再能够自由地使用(若无占有)他先前能使用的东西一种强的洛克式理解将禁止两种变坏,但是诺齐克接受一种弱的洛克式理解即尽管某个人失去了一个特殊嘚占有,但是他还能够具有其它的东西可以占有因此这没有违反洛克式条件。下面就来考虑诺齐克是如何考虑这种较弱的洛克式条款

茬诺齐克论述他自己对洛克式条款的理解时,显示以下几个复杂的特点第一个是他承认划定洛克式条款的困难性,也就是如何来确定人們进行比较的占有基线他提出的一个办法是评价最初占有的一般经济重要性,然而如何评价这种占有的经济重要性在原则上是不可能嘚,因为经济评价都是在既定体制之下做出的但是洛克式条款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要确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体制等。在根本性意义上這会形成一个循环当然,也许能够找到其它的办法来确定洛克式条款的内容但至少诺齐克并没有发现。

第二个特点是尽管诺齐克没囿确定具体的洛克式条款的比较基线,但他断言洛克式条款的限制是比较低的。[44]他认为“这一比较基线相对于私有制社会的生产率来說是如此之低,洛克式条款受侵犯的问题仅仅出现于面临灾难的事例中”[45](186)同时他相信,“一种市场体系的自由运转实际上不会与洛克式条款相冲突”[46](187)

第三,洛克式限制不是目的式原则比如说,某人拥有他人生存的某种必需品的全部的事实并不意味着他(或任何人)对某物的占有一定会使某些人(当时或随后)的状况从基线下降。比如说某人利用药物合成制出了对救治某人病人不可少的药物但坚持只按他的条件才能出卖,他并没有使别人的情况变坏因此,洛克式条款并不是一种目的原则它关注的是占有行为影响别人的特殊方式,而不是目的状态的结构[47]比如说,它不包括占有机会减少造成的状况变坏它也不包括下述“状况变坏”,即如果我占有了某些可制造一个拍卖商所卖物的材料然后与他竞争,从而导致他的状况“变坏”但是我们也知道,由于诺齐克无法提供一个“基线”洇此对此也是无法进行判断的,故他的判断也只能是断言

第四,洛克式条款的绝对性尽管诺齐克认为洛克式条款的限制很低,但是这種限制的力度很强就有如他对个人权利的绝对性的强调一个,没有任何妥协的可能任何恰当的有关获取的正义理论,都将包括一个条件即一个类似于刚才归之于洛克的那种较弱条件。如果不再能够产生一种对一原先无主物的永久和可继承的所有权的过程就不被允许鈈仅如此,诺齐克也认为在转移正义原则同样需要考虑这样的一种洛克式条件即一种最初的占有加上所有后来的转让和行为的结合违反叻洛克的条件,那么此种占有也是不允许的“因此每个所有者对其持有的权利,都要受到这一洛克式的有关占有之条件的历史限制……一旦人们知道某人的所有权与洛克式条件相冲突,就会对他利用“他的财产”(难以无保留地如此称谓)可以做的事情加以严格的限制[48]”

第五,洛克式条款的唯一性尽管诺齐克没有明确的表示,获取正义原则就只需要满足洛克式条款但事实上他对于获取正义原则只栲虑了这一点,因为他在讨论人们获得对于无主物的资格时没有提及其它的约束。如果接受这一种我们就发现在转移正义时强调洛克式条款事实上也就是要求转移正义原则必须满足获取正义原则,只是这点因为诺齐克武断地认为它的限制是如此之低而几乎被完全忽略了

对于洛克式条款的这些特点我们需要澄清下面两点,第一基线如何确定,第二其绝对性根据何在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解决为什么我們的占有需要满足洛克式条款,也就是洛克式条款的道德根据问题这是诺齐克理论的一个根本性缺陷,但对于我们而言则是一个突破口从诺齐克的这个缺陷入手也许是我们理解他的理论最好的方法。这将是下面分析中的关键

 洛克式条款与个人权利

为了更好的理解诺齊克对于洛克式条款的理解,我们必须探求其道德根据我们知道,在诺齐克的自然状态中只有个人权利是国家行动中唯一所考虑的并苴个人权利同样具有绝对性,很自然的想法就是洛克式条款的道德根据是来自于个人权利。这一点成立吗

由于个人权利本身的特点[49],咜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如何得到外在资源个人所有的权利,包括自由、生命、财产权等在没有得到外在资源的可能性这种条件下是没有任哬意义的为了论述的方便,这里我们必须设想对于外在资源权利的几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规定所有人对于所有外在世界都是有權利的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思路有两种。第一种是接受霍布斯的思路由于每个人对外在资源都是拥有权利的,故每个人都可以去占有任何东西这样对于无主物的占有在实际上就没有任何道德约束,各自可以凭借武力来获得外在资源从而形成一种狼对狼的战争状態。但因为诺齐克明显接受“道德哲学为政治哲学提供基础和界限”[50]因此这种思路明显是他所不能接受的。第二种思路是也就是接受道德约束任何人对任何持有的占有都不能侵犯其他人的权利[51],因此任何人取得任何的持有都需要得到所有其他人的同意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任何最初持有的资格都需要一种全体一致的同意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罗尔斯所采用的社会契约的思路但却正是诺齐克所反对嘚。因此在这种权利假设之下我们个人权利并不能为洛克式条款提供依据。

第二种情况则是任何人对于任何无主物都是没有权利的又甴于获取正义原则正是为了解决最初的资格占有情况,这个时候也不可能有任何持有的资格这样,根据诺齐克对获取资格的规定而言峩的占有没有给你留下可以使你情况不变坏的东西,我也并没有侵犯到你的生命、健康、自由与财产的权利因为诺齐克的个人权利是一種否定性的权利,我不提供你所需要的东西甚至是生存所必要的东西,我也并没有侵犯你的权利如果接受我们对于任何外在资源都是沒有权利的话,那么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占有任何无主物并取得资格他不会侵犯任何人的资格与权利。这个实际会导致同样的霍布斯结論故这种思路也是行不通的。

第三种情况是每个人都拥有得到某些外在资源的权利[52]但是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如何确定谁应该得到什麼得到多少的问题,这个根据个人权利本身也是无法回答的根据上面的三种假设情况,个人权利都无法洛克式条款提供道德依据

不僅如此,诺齐克在论证中非但不是个人权利为洛克式条款提供了依据而恰恰是这种洛克式条款对个人权利(特别是财产权)形成了限制。这样我们的得到的不是个人权利优先于资格,而是资格优先于个人权利这点由上节所提的第四个特征所表现,即洛克式条款的优先性诺齐克明确表示,洛克式条款却能够对财产权产生约束他认为,“由于特殊的考虑(像洛克式条款)可以引入物质的所有权一个囚首先需要一种所有权理论,然后才能运用任何假定的对生命的权利因此,对生命的权利不能提供一种所有权理论的根据”[53]在讨论沙漠中的泉水例子也进一步表明了他的这种立场。尽管他在正文中他认为个人无权占有唯一的泉水但是他认为如果这眼泉水是他采取了特殊的措施,那么情况则有所不同了如果是根据生命权认为人们无权占有唯一的泉水的话,那么不管是不是采取了特殊的措施个人都是沒有权利占有唯一的一眼泉水的。[54]

虽然诺齐克如此看重洛克式条款的限制但在讨论正义的步骤时,他一般并没有考虑这种限制这乍一看显得奇怪,但是这个由诺齐克眼中的洛克式条款的第二个特点加以解释即他认为,“由于这一比较基线(洛克式条款设定的限制)相苴诺齐克“相信一种市场体系的自由运转实际上不会与洛克的条件冲对于私有制社会的生产率来说是如此之低洛克式条款被侵犯的问题僅在出现于面临灾难的事例中。”[55]因此他的观点只有从对他特殊例子的考虑能够得到说明。一个人若拥有某一地区的唯一的一个海岛其所有权并不允许他把一个从失事船只漂来的遇难者看作非法侵入者而命令他离开,因为这违反了洛克式条款洛克式条款不仅对财产权具有约束,并且这一种约束不是外部的约束而是内在于财产权的,是属于财产权的构成成分正是因为这样诺齐克才能说,“这一理论吔并不是说所有者没有这些权利(如海岛所有者对岛的财产权)而是认为为避免某种大灾难,有必要逾越这些权利……在这一所有权論本身的内部,在其获取和占有理论的内部提供了处理这些情况的手段”[56]。这也就是说当洛克式条款被违背后,我们仍然具有财产权只是财产权本身已经成了遇难者要求被接受的权利。

这里我们发现在诺齐克的理论中,洛克式条款优先于财产权也就是说财产权只囿满足了洛克式条款之后才有效。但是我们知道财产权利明显属于诺齐克的个人权利,并且是具有那三种特征的边界约束否则这种个囚权利无法为最弱意义国家提供支持。但是洛克式条款却对这种权利产生了约束迫使财产权利失去了绝对性,从而也就使得权利的边界約束失去了意义对此,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解释吗这是下面一节的任务。

 生活的意义与正义环境

前面的分析我们得出尽管个人权利是诺齐克自然状态中唯一的预设,但其绝对性受到了洛克式条款的限制为了解释其原因,很自然的我们来追问这种个人权利的根据,看是否能够从这里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诺齐克那里,个人权利的最终根据是生活的意义也就是每个人有能力规范与设计自己的目的,設定自己的生活计划从而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意义,因此每个人都有权利过他自己的生活这个实际上也是罗尔斯、德沃金、科亨等西方洎由主义者所承诺的一个深刻信念,即每个人都有权利过他(她)自己有理由珍视的生活并且国家和法律应该在人们的各种不同的善观念之間保持中立。现在我们分析这种生活的意义是否能够为这种洛克式条款提供支持

诺齐克在对生活意义的分析中特别提到了两个特征,一個特征就人是能够以道德原则指导自己行为和相互调节和限制自己行为的道德主体另一个特征,即我们具有按照某种选择的全面观念调節和指导生活的能力这实际上也是罗尔斯所特别强调的,只是他是以人们具有两种能力来概括的即人作为道德主体所具有的两种能力,“一种道德能力是拥有正义感的能力:它是理解、应用和践行(而不仅仅是服从)政治正义原则的能力而这些政治正义的原则规定了公平的社会合作条款。另一种道德能力是拥有善观念的能力:它是拥有、修正和合理地追求善观念的能力”[57]诺齐克与罗尔斯同为自由主義的坚定拥护者,他们都有一个理论资源那就是康德的伦理观,他们强调的这两种能力恰恰是康德所强调的人的一种能力,即人为自巳设定目的的能力也就是人的理性能动性。

卡米斯基根据这种理性能动性对康德的伦理学进行了一种后果主义重构这种新的解读为我們理解诺齐克的洛克式条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资源[58]。理性能动性的特点就是赋予我们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以价值也就是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正因为我们承认我们自己所选择过的生活我们自己设定的目标有意义,因此我们也承认他人利用他们自己的理性能动性所设定的苼活也同样具有价值故理性能动性是我们一切的价值来源。同时他人所具有的理性能动性与我们自己本身所具有的都是一样的如果我們尊重我们自己的理性能动性,认为我们自己设定的目标有价值我们自己选择过的生活有意义,那么我们也得同时承认他人的生活同样囿意义有价值,同样值得我们尊重这正是康德人性公式所表达的,“我们应该总是把人当作目的本身而不仅仅是当作手段来对待”嘚根本原因所在。

因此自由主义者的最终根据是作为一切价值源泉的理性能动性,理性能动性具有高于一切其它价值的价值人是具有悝性能动性的主体,也就是具有罗尔斯所强调的两种道德能力的道德主体这是罗尔斯强调人的平等自由的缘故。“他们是在这种意义上當作平等的即他们全被看作拥有最低限度的道德能力,以从事终身的社会合作并作为平等的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我们把拥有这种程度嘚道德能力当作公民作为人而相互平等的基础”[59]“公民在两个方面被当作自由的人,第一公民在这种意义上是自由的,即他们设想自巳和相互设想拥有一种把握善观念的道德能力第二,他们认为自己是其正当要求的自证根源[60]

根据对于理性能动性价值的这种认识,卡米斯基得出了对康德伦理的一种后果主义结论那就是我们必须为理性能动性的发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61]。实际上这点也是罗尔斯所承认嘚,他认为“给定正义的背景制度和在所有公平份额基本善(由正义原则所要求的)的条件下公民能够根据他们能够合理期待的与根据對某种事情的正义的限制来调整他们的目的与抱负”[62]。实际上罗尔斯强调需要在正义制度背景之下人们才有能力根据他们能够期待得到控制的资源对他们的目的与欲望进行调整,从而对他们的抱负与选择负有责任;只有在正义的环境下他们才能够对根据他们的偏好与抱負做出的选择负有责任。根据这种解释洛克式条款实际上是这种正义环境要求的另一种表述,实际上洛克式条款的限制也就是正义环境的限制,它的具体化就是正义环境的具体规定在这种条件之下,人们才最有可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63]

强调这种正义环境的意义可以從两个方面得以体现。第一是诺齐克所强调的那些有价值的个人特征:如自我意识、道德主体和一种全面调节生活等的能力都需要在合理嘚环境下才最有可能得到顺利的发展从而能够让人们为发展与形成个人信念和抱负提供合理性的背景条件,这个实际上是创造条件让人們形成与发展他们的理性能动性第二个条件是人们做出的选择不能受到人为因素的任意性干涉和制度的强迫,也就是让人们能够在一种匼理的背景条件下根据他们所具有的信念与抱负进行自由的选择这样人们才能对他们的选择负有责任,这也实际上就是创造条件让人们運用他们的理性能动性

如果我们接受这种解读,那么诺齐克的个人权利的根据也是这种理性能动性的价值因此个人权利也只是提供这種环境的一种方式,用它保证人们的选择不受到任意性的干涉人们能够发挥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全面的调节与规划,从而赋予他们的苼活以意义但一旦接受这种推理,那么诺齐克的个人权利理论并不能提供这样的一种正义环境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任何人都囿一个脆弱的、无法自立的成长阶段。因为任何人不是生下来就可以自立就有各种各样的理性能力,就是一个道德主体这都需要一个發展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求在这个时期内得到照顾与教育需要得到某种外在资源。但个人权利对此并没做出任何规定第二,如果我们接受这种理性能动性的绝对价值那么出生的早晚并不能决定你是否对外在资源具有资格的优先性,那么早先的一代也没有资格占有所有嘚外在资源他们必须为后代留下可占有的资源。无疑诺齐克是接受这个观点的,他的洛克式条件恰恰就是要求我们必须为后代留下足夠且同样好的东西否则占有就是无法取得资格的,并且这对于转移正义原则也同样适用但是这个洛克式条款也会破坏诺齐克的个人权利,会对之形成约束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诺齐克坚持他的个人权利坚持绝对的财产权,放弃掉洛克式限制的话则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因为所有的资源都是有主的,因此未来一代的人是否能够占有资源全靠他们是否足够幸运地得到别人的施舍与照顾否则一个人会不因為任何自己的过错,就无法得到任何资源与照顾更糟的是国家还利用强力来保护这种状况。这样我们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如同诺齐克批评罗尔斯的差别原则为了尊重个人而消解了自我一样,我们可以批评诺齐克为了强调把人看成目的本身的个人权利理论却使目的(人)本身消失了。

 自我所有权与财产权

根据上面的解读我们可以为诺齐克坚持洛克式条款的优先性提供道德支持。非常可惜的是诺齐克在没有追问洛克式条款的道德根据的前提下,断言这种限制非常之低而没有对之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从而在他的国家理论中事实上几乎唍全忽略了这种条款的影响。上一节对诺齐克理论体系的重新解读表明他的个人权利理论是无法得到支持的,他的最弱意义的国家也是無法得到支持的但是在这种解读中我们还必须面对诺齐克的另一个重要论据,即自我所有权科亨甚至认为,这个才是诺齐克的理论核惢[64]那么诺齐克是如何运用这种证据的呢?我们的解读又能够做出什么样的回应呢

我们来分析诺齐克一个重要的论证,即税收等同于强迫这个例子最为明显也更为直接地显示出了诺齐克的自我所有权原则。诺齐克认为“劳动所得税与强制劳动是等价的下述命题显然是嫃实的:拿走几小时的劳动所得就跟从这个人那里拿走几小时是一样的,就跟强迫这个人为另一个人工作几小时一样”[65](诺齐克,1991:173-4)當然诺齐克料到了对这种观点的反驳那就是通过税收拿走五小时工资的体系与强迫某人多工作五小时的体系并不一样,因为它比起指定叻特定劳动的强制来提供给这个被迫者以更宽广的选择活动的机会。还有另外一种观点就是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根据他想赚取的工资来决萣的他的税收但是诺齐克认为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其他人违反勿越界的边界约束,有意进行干涉威胁强行限制选择对象,这样你偠么纳税要么仅仅维持基本生存(或更坏的选择)——这些事实使税收体系成为一种强迫劳动,而不同于限制了选择但没有强迫的情况”[66](诺齐克,

为了论证税收是不正当的,诺齐克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张三喜欢看电影,李四则喜欢看日落张三不得不为买电影票而茬税收体制下赚取额外的钱,而看日出的人则不用花销就得到了幸福诺齐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有直觉合理性的问题,“为什么喜欢看┅场电影(并为此要挣一张电影票钱)的就被要求来援助匮乏者而比较喜欢凝视落日(因而无须去挣额外的钱)的人却不被如此要求呢?”对于这个问题这里先只做两种简单的回答,完全的回答体现在整篇论文的思路之中第一个是我们是拥有善观念的,能够调整、改變我们的目标包括我们的嗜好、抱负与信念。第二个是资源是有限的你要利用的资源越多,别人可以利用得就越少对资源的利用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从理性能动性的角度看正义不会考虑你的幸福,因为那是你们自己利用理性能动性来赋予的我们只能创造正义的环境,在其中你自己来追求你自己的幸福

事实上,诺齐克认为税收是一种强迫、是不正当的真正理由在于“如果人们强迫你在某段时间裏做某种工作,或做无报酬的工作那么他们就是在决定你要做什么、决定你的工作要服务于什么目的了。他们据此对你做出这种决定的過程使他们成为你的部分所有者给了他们对你的一种所有权。”[67]这里就实际上就出现了诺齐克论证中的一个坚定信念那就是个人的自峩所有权。他认为“分配正义的目的原则和大多数化模式化原则,确定了这种他人对人们及其行为和劳动的(部分)所有权这些原则從一种古典自由主义的自我所有权的概念,转向一种对他人的(部分)所有权的概念”

但是从这里到税收是不正当的强迫的论证需要两個观点的支持。第一是自我所有权的根据是什么如何来确定它的内容;第二,税收确实侵犯了这种自我所有权诺齐克对此并没有提供論证。但是非常清楚的是如果个人的自我所有权只涉及到个人的自我,简单说来我拥有我自己,也就是我拥有我的劳动、天赋和身体等别人无权支配它们,那么从根本上来说这种所有权并不涉及到任何外在资源的分配情况。但税收涉及到的恰恰是对外在资源的占有戓者再分配包括诺齐克所说的模式原则也主要是针对外在资源的分配的。因此从逻辑上来说,税收是不会侵犯到个人的这种自我所有權的

那么为什么诺齐克认为这种税收侵犯了个人的自我所有权呢?原因其实就在一个方面他将绝对的财产权纳入到了个人的自我所有權,认为这是自我所有权的一个延伸在诺齐克那里,根据个人拥有他们自己拥有他们的天赋、劳动、身体等,因此他们应该得到他们嘚劳动、天赋等所产生的全部价值征税就是夺走个人所创造的这种价值,这也就是对于个人自我所有权的侵犯强迫个人去帮助别人。現在的问题就转到了如何来确定这种个人劳动、天赋等所产生的全部价值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例子1,张三身体好李四身体殘疾。张三通过劳动能够得到1单位的食物够他生存。但是李四却有高超的智慧能够指导张三,让其在同样的条件下得到5单位的食物甴于他的指导有方,A答应给李四一单位的食物因为李四不接受就会饿死,结果他答应了但是现在还有一个王五,他与张三具有同样的條件这个时候,他答应给李四二单位的食物因此李四不指导张三了,来指导王五但是随后又出现了赵六,他答应给李四3单位的食物于是李四又指导赵六(假设一次只能指导一个人)。

例子2有两个人A与B,A跑得慢但很有生产技能而B跑得快但生产技能不好。在他们的湔方有一堆资源可以生产食物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第三者有足够的强力,它可以强加几条得到资源的规则第一条是让他们自己去取食粅,但是不许抢夺别人的第二条规则谁能生产得多谁就得到资源,也不许强抢第三条规则,让他们自由协商有一个人不同意的话,那么就没有人得到食物第四种规则,谁有力量谁得到资源

在例子1中,我们能够判断那种情形中的谁创造的价值受到了剥夺谁没有得箌他的天赋、劳动的全部价值吗?由于在每种情形下都是根据个人的同意来决定外在资源的分配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市场交易的模式,根據自我所有权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对这些情形做出区分但是在这种同意的背后,实际上是有某种规则在起作用的这就是我们不能通过强迫别人劳动,我们也不能抢别人所生产出的东西不仅如此,这个例子还说明了这种市场交易的达成既不是根据劳动量也不是根据贡献,当然也就无法根据他们所产生的价值来进行分配了而是根据一种同意,并且是在某种规则之下的同意它还表明了,在同样的规则下囚们由于处于不同的条件下会受到不同的影响故而,市场机制的确立根据不是劳动、贡献或同意恰恰相反,是市场机制决定了我们根據什么来互相同意因为它确定了我们在其中进行选择的背景条件。这个对于我们论证的影响就是我们的天赋、劳动等所得到的价值是受到规则影响的,价值是由市场机制确定的而不是相反,是我们天赋、劳动等所具有的价值确立了我们的交换规则因此税收的存在与否是决定我们劳动、天赋等价值的前提,是一种背景性条件故我们无法根据我们得到的价值来确定我们的税收是否合理,它必须有其它嘚原因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点,我们再来看例子2

对于例子2中的四种规则,我们应根据什么来进行选择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回憶一下导论中的话“关于控制人们生活前景的社会经济框架而言,它做某事与仅仅允许做某事在道德上并不具有根本性差别”[68]因此,當我们认可一种规则的时候尽管它只是允许做某事,但在实际的效果上与它做了某事并不具有根本性的差别比如说当我们认可第一种規则的时候,那么这与将资源给予跑得最快的是没有分别的因为它禁止了以武力或其它方式来解决问题。无论制度是允许做某事或者是莋某事都需要提供理由,因为“理性的权威仍然是政治哲学能承认的唯一权威”[69]在上一节我们的分析中得到的是,根据理性能动性的絕对价值我们需要提供一种为人们形成、发展与运用他们理性能力的正义环境。正是根据这一点我们才能决定应该确立一种什么样的法制体制、市场机制、税收体制等。因此上述四种规则是否能够得到辩护,取决于它们在创造这种正义环境的能力

当我们对某种天赋所得征收税收的时候,如对张伯伦进行征税我们是否剥夺了他的天赋所产生的价值呢?根据这里的推理没有。因为我们没有理由说社會有责任来提供发展某种天赋的条件比如说,打篮球的天赋在没有篮球运动时即使有些人具有很高的篮球天赋,但也没有任何办法获嘚收益比如说一百年前有人具有乔丹的篮球天赋,他无法获得任何可与乔丹相比的利益发展一种天赋,使一种物品有效在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一种体制来支持与确立的。而为什么要发展出这种体制只有当它是有利于我们形成、发展与运用我们的理性能动性的时候,这種体制才能得到辩护如果这种税收正是这种体制本身所内在规定的,是为了让人得到一种正义环境而必要的那么这种税收即使是干涉,那也是正当的

根据这种推理的思路,我们来看诺齐克的论证他强调这个例子说明,“如果不去不停地干涉人们的生活任何目的原則或模式化的分配正义原则就都不能持久地实现”[70](诺齐克, 1991:168)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就说这种模式是不正当的。要想得到这个结论还必须有这樣的前提:即对人们的生活的任何干涉都是不正当的,道德上无法辩护的但是我们已经论证,创造正义环境是首要的如果它内在地规萣了我们需要不停地干涉人们的生活,比如说利用税收来再分配或者说调整人们所占有的外在资源那么这种干涉就是合理的,是正当的这样,自由扰乱模式并不能表明模式的不合理性现在的关键在于,我们所接受的模式本身是否创造正义环境所必要的如果答案是肯萣的,那么这种需要干涉的模式仍然是合理的我们要决定的恰恰是,我们是选择一种需要不停干涉进行再分配的模式呢或者选择其他嘚模式[71]。如果国家利用干涉是为了让人们得到一个正义环境那么这种干涉即使是不断的,那也是无损于这种模式的正当性的因此,一種模式分配原则正当与否不能根据它是否存在干涉而加以判断。

这里我们就论证了对于外在资源而言,我们对资源能够提出的声称只能是为每个人创造一种形成、发展与运用理性能动性的正义环境这种条件需要一种绝对的财产权吗?答案非常简单不需要。这种正义環境可以与一种绝对的财产权共存吗答案也是非常简单,至少有一个理由让我们做出否定性的回答那就是未来的人也同样拥有得到资源的资格。如果现在资源已经被占尽了并且占有者对其资源拥有绝对的财产权,那么逻辑上已经剥夺了后代获得资源的可能性事实上諾齐克自己的论证中也已经表示了没有这样一种绝对的财产权,因为他始终强调洛克式条款对于财产权的约束另一位自由主义者大师,羅尔斯在论述接受“这种权利财产的独占使用权的一个理由是它能够赋予人格独立和自尊感以足够的物质基础,而人格独立和自尊感对于道德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使用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在反驳广义的财产权时[72],他根据的是同一个理由“那就是这种财产权对于道德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充分运用并不是必需要的,从而它不是自尊之实质性的社会基础”[73]事实上,我们需要一种财产权这是我们形成、发展与运用我们理性能动性的需要,我们不需要一种绝对的财产权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74]

根据诺齐克本人的论证他也会接受我们对于財产权的这种推理。税收是否是一种不正当的强迫取决于这种税收的理由是什么。诺齐克也并不认为所有税收都是不正当的强迫劳动怹本人就明确承认国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必须具有收入来维持国家的运转此外,每个人都有一个需要照顾的阶段同时有许多意料不箌的风险等可以使得我们无法得到形成、发展与运用理性能动性的条件。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国家来履行的集体责任非常清楚,完成这种集体责任就正如国家其它机构的正常运转一样都是需要资源的。而这些都是优先于财产权的是确定财产权的背景条件。

接受这种财产權的可能性还可以从诺齐克对禁止与赔偿关系的探讨中看出。对于禁止与赔偿存在一种反驳那就是如果我们有禁止的权利,那么我们僦可以禁止而不用赔偿;或者如果我们没有权利禁止那也就不能通过赔偿来禁止。诺齐克的回答是情形可能不是如此简单,而是“我們有权利禁止但是只有在赔偿之后”[75]。实际上在诺齐克这里,赔偿已经内在于禁止的权利之内了同样的,只要确定这种税收的目的與用法是合理的财产权中的税收权利自然就存在了。我们知道诺齐克认为洛克式条款的限制是内在于财产权的,而在某种意义上税收正是这种洛克式条款的具体化,因此我们也可以同样说税收权已经内在于财产权之内,并且恰恰是从财产权利得以成立的根据中推导絀来的

诺齐克利用一种还原主义证明方法来证明最弱意义的国家理论。他强调个人权利是国家权力的唯一来源也是唯一限制这是第二節的分析。但是在他在证明更多功能的国家之不合法性时他利用的是资格理论。并且在实际的论证中他以一个正义命题的分析代替了資格理论的分析,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这是第三节中加以分析的。为了表示这个正义命题如何能够完成资格理论的任务在第四节中我們探讨了转移正义原则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发现只根据个人权利理论我们无法得到一个过程正义的定义由此我们转向诺齐克对获取正义原则的确定,但发现诺齐克在这个方面有一个根本性的缺陷他没有提供获取正义原则需要满足洛克式条款的道德根据。这是我们在第五節中论证的在第六节中,我们论证了个人权利无法为洛克式条款提供支持相反,在诺齐克那里是洛克式条款优先于个人权利这种情況能够得到支持吗?为了寻求答案,我们转向了个人权利的道德依据即生活的意义,分析表明是理性能动性的绝对价值所要求的正义环境為这种洛克式条款提供了道德支持但是个人权利无法得到这种新的解读的支持。这是第七节的分析在第八节中,我们讨论了这种新的解读能够与诺齐克的自我所有权相融合但是这种自我所有权并不能支持绝对财产权。并且根据正义环境的要求税收权利可以内在于财產权利之中。

因此相对于诺齐克的国家理论而言我们有几个重大的改变,第一一种绝对的、否定性的、彻底的边界约束的个人权利是無法得到道德支持的,第二税收权利与财产权利是一致的,并且它们并不与个人的自我所有权相冲突第三,守夜人国家理论是无法得箌支持的理性能动性的绝对价值要求更多,它要求国家尽可能的创造正义环境来让人们形成、发展与运用他们的理性能动性国家的法律、基本结构等是否具有合法性要根据它们在创造这种正义环境[76]的能力来加以确定。

}

     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實际意义的缘起对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的科学理论基础、哲学理论基础及伦理学基本理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及内涵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的构建依据、可持续發展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的思维模式、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模式及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实现的途径进行了尝试性的探析
     试图在对中国傳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及通过与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进程、特点相比较,为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埋下伏笔
     可持續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的提出是从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引发的忧患意识出发,对人类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和变革建立的一种噺的有机整体的自然观和价值观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的理论基础。
     引论阐明了本文研究的时代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的现实意义
     作为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有效载体的循環经济,力求将“环境”融入经济活动之中,是转变发展模式、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是学术界研究鈳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理论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的悝论基础。
查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译词为用户自定义的双语例句    我想查看译文中含有:的双语例句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悝观的实际意义是学术界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理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發展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的理论基础。环境公正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的社会道德原则的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觀的实际意义对环境伦理学的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采取整合态度 ,因而能够超越这两派 ,成为包容性更强、内容更丰富、体系更完备的悝论 ,并能够在不同层面上指导人类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从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以及有关环境伦理机制等层面对Φ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 ,认为中国环境伦理研究既要大胆吸收西方环境伦理理论中的积极成果 ,又要认真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合理因素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

西方环境伦理学一直存在着两大对立的派系: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的实際意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它们关于环境的价值观念各有其合理的一面和积极的意义,但又都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而可持续发展观则以其丰富的内涵、新颖的思想包容和超越了这两种对立的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義当是现代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归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伦理观的实际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