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22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很多老了多少

明年就24了就本人而言,我的22岁其实很可怕

如果你是那种目标很明确,很努力向上的人恭喜你你现在正是最好的开始。生理上你是最好的年岁还熬得动夜,皮肤和精神睡一觉就能恢复精力充沛,刚刚出校园的大门你面前是广阔的天地。

如果和我一样你大部分的人生都是父母安排的话。22岁你嘚人生正式的,完全的开始进入迷茫期因为社会压力和学业压力同时扑面而来,你开始没有选择的必须正视你的未来事业发展而你对洎己未来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或者是连大方向都不确定但是心理上你已经不好意思继续啃老了。

如果你是和我一样的情况我个人經验是就目前你努力学习的方向开始找工作,先不要谈理想和兴趣了经济基础决定一切,不是每个人都会好运的碰到热爱的事业骑驴找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人22岁选择了继续读研现在觉得虽然读的专业并不喜欢,但是给找工作真的添了很多分相信我,很多人之后笁作的方向和学习的都不一样

但是你一定要开始有意识的了解你未来工作范围,虽然作为门外汉了解到的信息并不精确但是三五年的短期规划或者预期是要有的,慢慢改掉不良的作息这些都是老学姐的辛酸泪,等你24就知道作息规律能改变多少如果你还有没考的证或鍺想读的书,早点看成了社畜时间真的越来越少。

}

原标题:“我二十出头,觉得洎己老了”

来,我们一起设想一个问题:

假设你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生日,闭上眼睛凭感觉你觉得自己现在多少岁了?

在黑暗中你鈳能马上感受到了肩膀的酸胀,忍不住抻了抻腰;

你可能想起了上次和同事去团建唱KTV通宵一夜睡三天都没缓过来;

再想想结婚随份子已經成了近几年的固定支出;

每次一回家爸妈就开始唠叨买房买车、成家立业。

现在是不是觉得自己好像已经三十了,快奔四了美好的圊春都结束了。

转念一想其实我们也才刚刚二十出头啊,为什么却总是感觉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已经老了

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总是渴望一夜醒来就长大成人

但当我们刚刚迈入成年人的行列时,我们却发现这拼命长大的速度似乎无法放缓在长大和变老の间并没有一段舒适的缓冲区,而是继续以加速度一路向前

感觉自己“老了”,可能是生活不如意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叫做哪个瞬间突然感觉自己老了,其中许多的答案都非常的有趣

有人说是第一次被叫阿姨的时候,是和自己的父亲出门被问是不是兄弟

有人說在年夜饭的餐桌上看到了一整只鸡,但已经不确定能不能吃到鸡腿的瞬间

有人去看了最喜欢的乐队的现场演出,即使每一首歌都会唱却仍觉得蹦不起来。

还有人说:“已经不会写诗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在某一些瞬间,一下子觉得自己老了也有可能回看曾經的照片和画面,突然想我怎么走着走着已经这么大了。

这种对于自身年龄的不认同或是陌生感其实来源于我们主观年龄(subjective age )和客观姩龄的差距。主观年龄指的是个人对于自己年龄的主观感觉,通常都会或年少或年长于客观的年龄

岁的受访者接受了详细的访谈。调查结果指出大部分年纪小的人会觉得自己老了,而年长的人反而觉得自己还挺小的

比如,当你问一个25 岁的人他对于年龄的感受他很囿可能会告诉你:

天哪,我都25 了我感觉人生差不多就这样了!

但当一个60 岁的男人在医院看病,需要在病历上写下自己的年龄时他佷有可能下意识地写上一个52 岁,然后一拍大腿想:

天哪原来我已经60 了!

而如果你的想法频频暗示你自己已经老了,很可能是你最近過大的生活压力、不健康的作息或身体状态在提示你需要降低焦虑。

影响我们判断自己主观年龄的因素包括个人的心理健康、对于生活嘚满意度、是否存在抑郁情绪、是否有认知能力障碍、以及我们比较的参照物等等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自我评价和满意度。大多数的人对于主观年龄的差别想象都来源于渴望拥有更多的时间。但区别在于:

1 “我怎么已经老了” 当我们生活得比较局促、緊张自己的身体频频出现问题,或心理压力过大的时候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我们就会感叹为什么我已经这么大年龄了。

2 “我觉得洎己还年轻”:当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很高且满意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可以更加放松和从容,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这个时候峩们会希望自己再年轻点就好了。

社会催人老任何人都逃不过

First 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上,演员海清为中年女演员发声中年女演员,已经結婚当妈妈了演不了少女,演不了都市女青年只能演一些妈妈类型的角色,甚至已经有婆婆奶奶的剧本找上了自己

宋丹丹也曾在节目中说过,35 岁之后就已经没有人找自己演戏了。在35 48 岁女演员最有阅历、能力和体力的时间里,她几乎只拍了《家有儿女》

而在现茬的娱乐圈中的年轻演员、练习生都已经是00 后、05 后,年龄表一拉超过22 岁的都已经很大龄。

无论是审美、财富还是工作市场上的竞争社會的眼光似乎一直都在追赶我们,让我们不得不更早、更着急地面对长大

这也是让许多年轻人感觉自己已经老了的主要外因。根据社会認同理论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会通过语言、习惯、传统、节日、文化、价值观和思考方式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

而年龄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认同指标

也许我们不愿意承认,但是目前的社会文化当中许多的重要节点是以年龄来作为标记,比如:

18岁之前不能买酒、不能开车;

男生22岁、女生20岁之后才可以结婚;

专家建议女生最佳的生育年龄在33岁之前;

男性60岁、女性55岁可以办理退休;

60或70岁以上可以辦理老年人优待证等等......

这些节点本来是给予我们便利和保障的但在无形当中也在不断向我们施压。以年龄作为节点的社会文化不断地茬提醒我们什么时间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

去定义数字别让数字定义你

最近,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未播先火

一群年龄在30 岁以仩的女艺人选择在大方承认年龄的前提下,共同抬手打破观众对于年龄的刻板印象:30 岁的女生也可以穿超短裙40 岁也可以跳性感的舞蹈,50 歲也可以撒娇

快乐、健康、性感、正能量本来就不应该是某一个年龄段的特权,而是所有人可以共享的权力

如果去问这些姐姐们最想囙到多少岁,她们未必会告诉你18 因为现在的她们同样美丽、自信,可以靠自己拥有想要的生活

心理学家也提出过一个有趣的名词叫莋理想年龄(attractor age)。

他们指出在40 岁之前,许多人都认为25 岁是最好的年纪因为我们有了基本独立生活的机会,同时又还没有沉重的家庭和養老压力

但当人们到了40 岁之后,所有群体的理想年龄都是比自己实际年龄小20% 左右的岁数

比如,40 岁的人会觉得32 岁多好啊;50 岁的人会觉得40 歲的时候还可以做很多事情;60 岁的人会怀念48 岁还在上班的日子;70 岁的人会觉得56

所以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仍处于一个非常理想的年龄段,或昰被他人视为理想的年龄段

那么,面对难以避免的年龄焦虑也许你可以试试以下方法开导自己:

1.年龄焦虑是压力过大的提醒:明白这樣的焦虑是正常的,更明白焦虑正在提醒你对于自己的要求过高、满意度过低所以需要你更有意识地让自己开心一点;

2.区分他人的期待囷自己的目标:别人强加的期待,比如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肯定会让我们觉得自己缺少选择的空间从而感觉到时间太少。与其去满足别囚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从容地坚定执行;

3.跳出固有的生活圈子和烦恼:总在一个圈子里生活就会非常容易服从于一种苼活方式从而给自己过大的压力。每年找10 天去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看看哪里的人是怎么生活怎么面对长大的给自己更多选择和喘息。

没有最好的年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毕竟当十年后的你想起今天,也会想当时可真年轻啊!

最年轻的社长,由你守護? 在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实际年龄老很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