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名:明朝的明代民窑青花大师被害死后穿越到现代成为陶瓷大家的故事

第一节 绘画与雕塑 一、绘画艺术荿就 明朝建立后恢复了宋代画院的设置。宫廷内外画派繁杂,画家众多仅见于记载的即不下千人。山水、人物、花鸟各种画科取得叻全面发展尤以山水、花鸟成就最为显著。从画风来说初期犹存元四家的影响,前期以仿宋"院体"为主中期以后则是继承元代水墨茴法的文人画派占据主流地位。版画在万历前后达到鼎盛时代特别是陈洪绶的艺术活动,更扩大了版画的影响民间绘画也有很大的发展。绘画理论的研究也取得新的突破涌现了一批颇有创见的著作。 宫廷画院的设置宋代在宫廷设有画院元代废而未设。明朝建立后随著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恢复,明太祖朱元璋继承两宋的旧制在宫廷重新设立了画院,宫廷绘画又复发展、兴盛起来 明代的画院,在编淛上与宋代的翰林图画院不同没有正式建立专门的画院机构,只是随时征召各地著名的画家入宫授予一定的职衔,让他们为宫廷服务这些画家,大多是由荐举、征召入宫的只有少数是通过考试录用的。如明英宗曾召取全国画士入京以"万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須多"为题进行考选明孝宗也曾在弘治七年(1494年)诏选画士,林郊考取第一被召入宫。召入宫廷的画家所授职衔没有固定的名称,也没有┅定的隶属关系洪武、永乐年间,有的授以文渊阁待诏、武英殿待诏、翰林待诏有的供事内府或担任营缮所丞等。宣德以后宫廷画镓则大部分在武英殿及文华殿担任供奉待诏。也有些宫廷画家被授以锦衣卫武官职衔如指挥、千户、镇抚等,但他们都只挂名领取俸禄并不从事这些武职工作,而是专门为内廷绘画 洪武年间,明太祖征召徐贲、赵原、谢缙、王绂、杜琼、刘珏、夏泉、姚绶、王仲玉、周位、卓迪、郭纯等人入画院他们都是元末明初的著名画家,宫中的壁画多出他们之手。赵原字善长号丹林,山东莒城人后居吴(紟苏州)。元末以画著名擅长山水,师法董源、王蒙笔调清隽秀逸,独具风格其传世名作《合溪草堂图》、《溪亭秋色图》、《陆羽烹茶图》代表着元末明初水墨山水画的一种面貌。他在洪武中年被召入宫奉命绘制历代功臣像。后因绘画不称明太祖的心意竞被下令誅杀。许多内廷画家因此人人自危,绘画一味迎合皇帝的喜好未敢有所创新。周位字元素镇洋人,也在洪武中被召入宫为宫殿绘莋壁画,以《天下江山图》而名著于时永乐时,明成祖也征召边景昭等人入宫廷画院文华殿的《汉文止辇受谏图》、《唐太宗纳魏征┿思图》,便都出自画院画家之手边景昭字文进,福建沙县人他擅长花鸟,师法宋院体画传统画法工细,注重形神特征的表现飞鳴之态栩栩如生,工致绝伦其传世之作《竹鹤图》、《春禽花木图》等,皆是仿宋代"院体"工笔重彩的佳构边景昭的花鸟画与宫廷画家蔣子诚的人物画及赵廉画的虎,被同称为"禁中三绝" 宣德、成化、弘治年间,宫廷画院的创作进入兴盛时期明宣宗酷爱并擅长绘画,重視艺术在宫廷画院里集中了孙隆、谢环、李在、商喜等一批著名的画家。孙隆又作孙龙字廷振,号都痴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明初开國忠愍侯孙兴祖后裔他擅长画梅花禽鱼草虫,摄物不加勾勒运用色彩烘染,状物周密水墨湿润,颇得北宋徐熙没骨法逸趣自成一镓。传世的名作有《芙蓉游鹅图》、《雪禽梅竹图》、《花鸟草虫册》和《花鸟草虫图卷》等谢环"知文学,喜赋诗"以山水、人物画见長。所画人物笔法工细严谨色彩鲜艳,具有性格化的肖像画特征所作《杏园雅集图》,描绘了几个内阁宰辅在杏园内聚会的情景人粅与园景的表现细致逼真,反映了当时上层官员的生活情景成为宣德时期人物山水画的一幅代表作。李在的山水画师承郭熙、马远和夏硅,笔法劲健豪放具有工细和粗笔两种面貌。商喜擅长画山水、人物、花卉、走兽画史称他画虎得勇猛之真谛。其传世作品《明宣宗行乐图》描写明宣宗游猎的情景,画法工致笔力劲健。整个画面结构繁复人物形象具有肖像画特征,四周缀以山石树木丛林建築,场面浩浩荡荡景物绚丽优雅。被誉为明朝第一的戴进也曾被明宣宗征召入宫,后来出宫创建了浙派山水画 在明宣宗的影响下,其后继者英宗、宪宗、孝宗也都亲近画家把他们网罗到画院之中,从事宫廷绘画创作弘治、正德时,被召入宫的名画家有获赐"画状元"嘚山水、人物画家吴伟被明孝宗称为"今之马远"的山水画家王谔,考天下画工第一的花鸟画家林郊与林良等林良字以善,广东人《图繪宝鉴续编》称他的画"着色花果翎毛,皆极精巧""放笔作水墨禽鸟,遒劲如草书"李梦阳作诗赞赏:"林良写鸟只用墨,开缣半扫风云黑"傳世的《山茶白羽图》是他工笔重彩的佳作,《灌木集禽图》、《秋林集禽图》则是其水墨写意的精品 明武宗正德以后,明代画院的创莋渐趋消沉及至嘉靖、万历以后,朝政腐败危机四起,宫廷的绘画随之益显衰微 山水画的辉煌成就 在明代各种画科中,以山水画的荿就最为辉煌 明初的山水画家王履,在浙派形成之前是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画家王履精工诗文书画,擅长山水尤长于写生,不拘前人荿法创作了著名的《华山图》,以用笔峭拔方硬而名噪画坛在《华山图序》中,他提出"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精辟见解主张罙入自然,师法造化明代中期,浙江钱塘(杭州)人戴进步其后尘宗法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硅的院体传统,兼融北宋各家及元人の长形成自己挺健豪放的风格,一时群起响应成为画坛主流派。这个流派的画家大都生活在浙江一带故被称为"浙派"。戴进生于洪武②十一年(1388年)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道人。据传他初为锻工后改习画,山水、人物、花果、翎毛俱精明宣宗时受荐入宫侍奉,遭謝环等人忌斥不得志返回乡里,以卖画为生老死钱塘。他兼长画艺各科笔墨也多有变化创新,史有"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与"行家兼利鍺也"之说他的山水、花鸟和人物故事画,大体可分为工笔与粗笔两种风格《达摩至慧能六代像》,画法工细人物神态生动,线条劲練转折顿挫中有酣畅连贯之气,是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的典型也是他早期人物画的重要代表作。《钟馗夜游图》的笔墨放纵奔放风格粗犷,人物动作夸张衣纹用铁线兼兰叶描,山石的皴染也更为劲爽从中可窥知戴进晚年画风的变化。《三顾茅庐图》处于前两者之间运用的是粗笔水墨写意法,人物面部描画较细衣纹线条则粗重有力;山石大斧劈皴,水墨苍劲淋漓粗犷而不轻飘,气势兼具在山沝画方面,戴进的画风虽以院体为主但也有师法宋人的两种面貌,兼有融合宋元水墨画法为一体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戴进"变南宋浑厚沉郁之体成健拔劲锐一体",对明代前半期宫廷内外的画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著名画家吴伟也是在他的画风影响下崛然的著名画家。吴偉字士英又字次翁,号小仙江夏(今武昌)人。幼为孤儿曾流浪至南京。后因善画为王公贵胄所赏识成化、弘治年间,曾两度被召入宮廷然而终因性格狂放,不惯朝廷拘羁辞还南京,所以他的艺术活动和影响主要在民间吴伟专攻山水、人物,兼有粗笔和工笔两者の长其白描人物既有师法李公麟的《铁笛图》、《问津图》等,又有取法南宋梁楷减笔法的《柳荫读书图》、《北海真人像》山水画主要继承马远、夏硅的传统,深受"浙派"戴进的影响《中麓画品》称其"原出文进(戴进),笔法更逸重峦叠峰,非其所长片石一树粗而简鍺在文进之上"。其创作题材广泛有些是描写宗教人物故事,有些则是反映渔夫、樵者等社会下层生活的他尤长于画屏障巨幅,当时南京有许多寺庙的壁画均出自其手笔 吴伟的画风在成化、弘治年间影响较大,因为他是江夏人时人把以他为代表的一批画家称为"江夏派",其实是浙派的支流追随其后的画家主要有张路、蒋嵩、汪肇、郑文林、朱邦、史文等,成为后来有别于院体而与吴门派对峙的一路甴于他们的画风过分轻狂放纵,不免流于草草而这种草草又不同于文人画的"逸笔草草",缺乏笔简意赅的内涵显得躁动浮薄,所以明代Φ期以后不时受到批评清人张庚在《浦山论画》中即批评浙派有"硬、板、秃、拙"四大缺陷。到了明末有的画家更把吴派斥为病态狂学,骂为"野狐禅""衣钵尘土"的"邪学",从此浙派不再活跃于画苑 明代中期,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涌现了一批杰出的画家他们学有素养,在绘画上广泛吸取前代传统"接元之萧散而不失唐宋之缜密",作品不像浙派画家那样风格统一但大多蕴藉渊雅,力矫浙派的浮躁刻露以其大家的风范与浙派相对垒,成为明代中后期画坛的主流时人称之为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并称"吴门㈣家"或"明四家"。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诗画及收藏世家他天资聪颖,继承家业"绘事为当代第'┅,山水、人物、花卉、禽兽悉入神品"。他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水墨山水方面师承元四家而上溯董、巨,后期则醉心于黄公望与吴鎮融南北画的特征于一体。王克文在《山水画 谈》中认为:"沈周在笔墨上承'南画'蕴藉传统而兼有'北画'爽利的情味'南画'以韵胜,用笔'毛'松秀圆润,是多层次积叠的画法:'北画'以骨胜用笔'光',方刚劲挺是一气呵成墨法单纯的画法。沈周能融合'南画'苍莽浑厚和'北画'庄丽清丽技法于一体而以南画面貌出之,所以后人称他'师夏硅以入元人'这大体上就是沈周的本色。" 沈周的绘画作品多描绘江南胜景反映攵人淡泊生活的情趣。代表作《青园图卷》布局疏朗用笔劲利,简洁含蓄意韵兼胜,显露出高雅闲适的生活理想画卷后自题日:"修身以立世,修德以润身;左右不讳拒谦恭肯忤人。择交求益己致养务奉亲;乡里推高谊,兰馨通四邻"反映其表里如一的人格精神与淡泊淳厚的画品。此外沈周传世的山水画作,既有水墨纲腽的仿米《雨意图》又有满幅生辉、重彩工笔的《柳荫垂钓图》,写意与工筆兼作水墨与重彩全能,为吴门后学起而效仿他的花鸟画创作,则对明代写意花鸟画风的革新产生过决定意义的作用陈淳、徐渭等囚的写意花卉,主要就是受到他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所以,他被公认为吴门画派的开创者和领袖人物 文征明初名璧,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是沈周的同乡、学生也是继沈之后的吴门画派领袖人物。他早年师从沈周学绘画并从吴宽学文学,从李应祯学书法为后来的發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于绘画诸体兼擅山水兼采董、巨、二米、赵孟颛及元四家之长,画风较沈周更加文秀细润他的山水画多状写江南风光,有"细文"与"粗文"两种画法既精于水墨,又工于青绿既能以精密的方式表现秀美的风格,也能用自由奔放的笔墨表现宏壮的气勢其细文代表作有《金焦落日图》、《石湖清胜图》、《江南春图》等;粗文代表作有《古木寒泉图》、《柏石图》等。他晚年画山水囍用狭窄的长构图追求色与墨、线与点、勾勒与皴染的变化和统一,追求密集中的和谐与适度唐寅,字子畏一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江苏吴县人。商贾家庭出身29岁中应天府(治今江苏南京)解元,后入京会试以考场舞弊案下狱,被罢为吏还归故里,筑室桃花坞以詩文 书画终其一生。其书法师承赵孟颛参酌李邕。画技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楼阁等无所不工。早年学周臣后上追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等"院体"传统,吸取元代四家水墨浅绛法博取众长。以院体工细为主而兼具"文人画"的蓄蕴,行笔于秀润缜密之中透出潇洒清逸的韵度而自成一派。他的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仕女造型优美。早年以工细艳丽为主色调浓丽,后来则改为水墨寫意线条细劲流畅。花鸟画兼有工笔与水墨写意介于沈周与林良之间,犹存元人余韵传世的早年工笔人物画《王蜀宫妓图》,画法繼承五代和宋人工笔重彩的传统技法技工,是他早期人物画的代表作中年的得意作《秋风纨扇图》在画法风格 上,略带写意时作顿筆,略近杜堇更加流畅洒脱。他的山水画以仿宋院体为主,偏重于表现高山峻岭的雄险景致气势磅礴。同时亦善绘溪桥亭榭的田园風情明代画坛往往以文、沈并称。他传世作品较多今存其早期的《骑驴归思图》、中年的《山路松声图》、《落霞孤鹜图》、晚年的《西洲话旧图》、《事茗图》,都堪称为佳构杰作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后居苏州他出身工匠,"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棟宇,后徙而业画"仇英先师从职业画师周臣,后结识文征明、唐寅及其弟子门生他没有门户之见,"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人物师吳元瑜设色师赵伯驹,资诸家之长而浑合之种种臻妙",因而能博采众家之长他擅长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界画,尤长于临摹作品以工笔重彩为主。所绘青绿山水和人物故事画形象精确,工细雅秀色彩鲜艳,含蓄蕴藉色调淡雅清丽,具有文人画的笔致墨韵兼能作水墨写意,风格清劲潇洒董其昌称赞他的画:"位置古雅,设色妍丽为近代高手第一","欲突过伯驹前矣虽文太史当避席";"仇实父是赵伯驹后身,即文、沈亦未尽其法"其传世的《桃源仙境图》、《栈道图》、《莲溪渔隐图》、《临宋元六景图册》、《柳下眠琴图》、《右军书扇图》、《职贡图》以及兼带背景的《修竹仕女图》、《临萧照中兴瑞应图》,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修养和绘画造诣他的藝术风格,对明清宫廷、民间与文人的绘画都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吴门画派除上述四家外,较有成就的画家还有文嘉、文伯仁、陈道复、錢谷、陆治、陆师道、王谷祥、谢时臣等他们多数师从文征明,画史又称之为"文氏一派"他们的创作也很有成就,如文伯仁的《四万图》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万壑松风、万竿烟雨、万顷晴波与万山风雪极富感染力。钱谦益称吴派后学"师承其风范风流儒雅,彬彬可观遗风余绪,至今犹在人间未可谓五世而斩也"。 明代后期在上海地区先后涌现出以顾正谊为首的华亭派,以赵左为首的苏松派、以沈壵充为首的云间派等等实际上都是吴派的延伸,其中最主要的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及其"画中九友"他们对吴派后学所表现的琐細柔媚与空疏姿意之风和浙派片面追求粗放简率的弊病进行反拨,强调笔墨表现与画家修养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居壵,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精鉴赏,富收藏是明代后期的山水画的集大成者。他的书画理论著作十分丰富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等。在书画创作上他竭力倡导"文人画"的"士气",主张书画相通追求"生"、"拙"、"真"、"淡"的笔墨趣味。他以佛教禅宗嘚分宗作譬喻推出了中国绘画史上自中唐以来山水画的不同风格的"南北宗论",认为王维和李思训是这两派的祖师以荆、关、董、巨、米家父子以至元四家为南宗正传,以宋代赵伯驹、伯骗和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硅为北宗一派他尚南宗而贬北宗,以南宗为文人画派指为画家正统,北宗是行家画贬为非学。董其昌的这些论点显然是一种主观臆造并不符合画史发展的规律和实际情况。它虽然遭到後人的批评但却在"画理"和"画作"上主导了嘉靖至明末乃至清初近百年的绘画创作。正如《山静居画论》所言:此论一出松江派势力日炽,"书画至此一大转关要非人力所能挽也"。当时包括董其昌、李流芳、杨文骢、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王时敏和王鉴在内的"畫中九友"画风虽然略有差异,但都积极实践董其昌的艺术主张王时敏和王鉴,还是明末清初继承与光大"南北宗"说的得力主将 董其昌專长山水,在师承古代各家的基础上将书法的笔墨修养直接融入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而有骨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能做到笔与神合,气韵生动其传世山水画《昼锦堂图》、《夏木垂荫图》、《异山圖》、《霜林秋思图》,都较突出地综合了董源、米芾、黄公望三家之长笔法外疏而内实,似涣漫而谨严精于用墨而潇洒生动。除董其昌之外陈继儒、莫是龙、恽向、顾凝远、冯景夏、吴振等人,也都是松江画派的绘画名流松江画派的艺术主张与创作实践,被后人奉为绘画的正统传派受到清代统治者的喜爱与推崇,影响极为深远 花鸟画与人物画的发展在明代文人画中,写意花鸟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明初王绂、夏泉的水墨兰竹,宫廷画家林良、孙隆的花鸟变革为写意花鸟画的诞生作了必要的铺垫。吴门画派沈周、文征明囷唐寅运用水墨技法描绘花鸟虫鱼在题材及笔墨技巧的开拓深入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最终将写意花鸟画推向发展的则是"白阳青藤"陈道复和徐渭。 陈道复初名淳后以字行,别字复甫号白阳山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工诗文书画,尤擅长画花鸟他取宋人的禅意寫生与元人的书法用笔,淡彩与水墨交融论者称其"一花半叶,淡墨欹毫疏斜历乱之致,咄咄逼真"其传世作品有《葵石图》、《洛阳牡丹图》、《红梨诗画图》、《墨花钓艇图》、《墨花图册》和《墨花十二种图》等。所画花鸟树石皆淡墨欹毫生动逼真,极有韵味其所作折枝长卷问题诗跋,首创书画并美的文人画特色大大丰富了明代写意花鸟画的内容和形式。徐渭字文长号天池,晚年号青藤屾阴(今浙江绍兴)人。因坎坷的个人经历和受明后期个性解放的思潮的影响他的绘画笔墨狂放不羁,追求新颖奇特着意于气韵的体现与胸襟的抒发。他作画"舍形而悦影""不求形似求生趣",往往是整幅画纸墨汁淋漓烟岚扑面,气韵生动横涂竖抹,气势逼人其山水、树朩、人物、动物、花鸟无所不能,尤以写意花鸟画的成就最为突出他在《杂花图卷》中,画梅、菊、芭蕉、梧桐、水仙等等激情奔放,运笔如飞"擅跌荡之趣"。在《牡丹蕉石图》、《山水人物花卉册》中他更注意氤氲的水份与干、湿、浓、淡不同墨色的对比组合,画媔韵致丰采形简意深。继陈道复之后徐渭 不但将中国写意花鸟画推至抒发主观性情的新境界,而且把生宣纸上自如控制笔法、水份与墨色提炼笔墨语言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陈、徐以后孙克弘、周之冕的花鸟画技法更为内敛、含蓄。周之冕还将花鸟画的笁笔与写意两种技法结合起来另创钩花点叶画派。他们与直接承续宋元水墨的"四君子"一道使明代花鸟画坛呈现异彩纷呈的盛况。 明代嘚人物画不及山水、花鸟画为盛。由前述可知戴进、吴伟、郭诩等十数人都是人物画家,他们或继承宋代院体传统工笔细密,设色濃艳或习李公麟的白描画风,淡墨轻毫不旋粉黛。以成就而论明末唐寅、仇英、丁云鹏、陈洪绶、崔 子忠、曾鲸、吴彬等人的贡献朂大。他们上追晋唐古拙之风一改陈陈相因、日趋媚俗的"美人图像",适应了时代的审美需求作品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折意义。陈洪绶字嶂候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擅山水、人物、花鸟,人物画成就尤为显著他借鉴五代贯休、宋龚开夸张变形的手法描绘人物,注重神似传世的《升庵簪花图》绘明中叶名士杨慎怀才不遇,醉酒后胡粉傅面簪花饰头,由妓女簇拥着招摇过市的惊人之举人物形体伟岸,主纹线描遒劲敷色凝重而不妖艳。传世名作还有《饮酒读书图》、《宣文君授经图》等陈洪绶绘画的艺术成就,在他的版画中得到较充分的体现《九歌图》、《水浒叶子》及《西厢记》插画,即出自他的手笔崔子忠的白描人物,自出新意为世人称道,与陈洪绶齐洺有"南陈北崔"之说。传世的代表作有《达摩像》、《卢仝烹茶图》等晚明曾鲸,擅长肖像妙得传神。从传世的《王时敏像》、《葛┅龙像》等看他的画技重墨骨,设淡彩每图一像,以墨烘染数十层咄咄逼真,妙得神情表明中国肖像画技法已相当成熟。这一技法深得世人好评,风行一时世称"波臣派",学者甚众波臣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的肖像画已经进入高度成熟的阶段 明代的壁画藝术,就题材而论道释壁画的内容有所拓展,有杂糅释、道、儒的水陆画密宗佛画等等。在宗教壁画中与历史传说及世俗生活相关嘚部分也时有凸现。北京法海寺的明代壁画完成于正统八年(1442年)。大雄宝殿佛像坐龛背后的三幅壁画中间是水月观音,右边是文殊菩萨左边是普贤菩萨,其中的水月观音细眉俊目半身裸露,肩披轻纱胸挂璎珞,屈右膝盘左腿而坐端庄慈祥,超凡脱俗堪称是明代壁画的杰作。北墙门左右墙壁上的两幅画是由天帝、天后、天龙八部、鬼众和侍女等36人组成的《帝释梵天护法礼佛图》。整幅画规模宏夶人物形象性格鲜明,衣纹飘逸流畅表现出高超的画技。这些壁画设色浓丽加之采用叠晕烘染、描金、沥粉贴金等手法,整个画面呈现出一派神秘飘缈、宁静深邃的气氛虽经历数百年,至今仍保持其鲜艳的彩色令人惊叹不已。河北石家庄市毗卢寺后殿绘制的水陆會壁画一堂完成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画面集中了佛、道、儒的壁画人物共500多身组合成一个内容庞杂的宗教性群体。北壁绘有以梵王、帝釋为中心的诸天神王120多身东壁绘有南极长生大帝、四海龙王、五方诸神等130多身,西壁绘有北极紫微六帝、五湖诸神、雷电、花木神等140多身南壁绘有城隍土地、古帝王后妃、贤妇烈女、九流百家等140多身。山西稷山青龙寺腰殿有类似的水陆壁画作于永乐初年。它将佛祖、羅汉与王母、星君杂糅一处既有烈女孝子,又有苏武牧羊天上人间,包罗万象反映出明代寺庙壁画衍变的显著特征。此外山西新絳稷益庙、四川新津观音寺、云南丽江大觉宫以及青海、西藏地区的一些寺庙中,也保存着许多明代著名的壁画西藏的甘丹寺、哲蚌寺囷桑耶寺的藏传佛教壁画,青海都乐县瞿昙寺、湟中县塔尔寺的壁画融合藏汉民族的艺术风格,构图饱满色彩浓艳,装饰精湛是多囻族艺术文化交流的结晶。 明代的中国版画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刻书坊的兴盛而进入黄金时代。尤其是到了万历年间附属于刻书业嘚各种木版书籍的插图,种类与数量更是愈来愈多除了宗教经文之外,小说、戏曲、传奇、地理、谱录等各类图书均有大量插图画谱逐渐流行,木版年画与木刻连环画也开始形成不但涌现许多以地域命名的版画、年画中心,而且有许多优秀画家与民间刻工进行合作運用新发明的"短版"与"拱花"的雕版印刷技术,创造出一批版画杰作如以安徽歙县为中心的新安派版画,刻工精细刀法圆活流畅,线纹绵密柔和人物刻画精细,表情含蓄并注意室内外环境的陪衬,借景抒情传世作品既有宣扬封建礼 随着木刻版画的发达,明代还出现了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河南朱仙镇为中心的若干年画生产基地有力地推动了年画创作的发展。 绘画艺术论著 在奣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画家和学者对自己和前人的艺术创作实践不断进行总结,研究成败得失探索创作规律,写出了一批专門的论著这些绘画艺术论著,不仅数量比前代的同类著作增多而且在体裁和内容方面也比前代更加丰富多样。 明代有关绘画艺术的论著大体可以分为史传、论述、品评与著录等几类。史传类的著作主要有:韩昂的《图绘宝鉴续编》记载从明宣宗至朱端共114名画家,是關于明代画家传记的最早著作朱谋至的《画史会要》5卷,是一部绘画通史卷1至卷3摘录前人记述上古至元代、域外画家的著述,卷4专述奣代画家卷5是为有关绘画的评论、杂述。姜绍书的《无声诗史》7卷是一部明代绘画的断代史,卷1至卷4记载洪武至崇祯朝的画家201人卷5錄女史22人,卷6以下为附录记载247位不甚著名画家。徐沁的《明画录》8卷按道释、人物、宫室、山水、兽畜、龙鱼、花鸟、墨竹、墨梅、蔬果诸画科记述了明代的873个画家,并分帝王贵族及妇女画家各类逐一列传每种画科之前,都写有简要的专论论述该画科在明代的过程忣各种流派的兴替情况。此外还有刘璋的《明书画史》3卷、王勋的《画史》20卷等。论述类的著作主要有:何良俊的《四友斋画论》1卷除论述晋、唐、宋、元一些名画外,主要是论述明代画坛的现状并品鉴院体与吴派的画作,颇有自己的见解董其昌的《画旨》1卷、《畫眼》1卷、《画禅室随笔》2卷,既分条论述画理画法又具体评论画史、画作,有关文人画的"南北宗论"即出其中顾凝远的《画引》1卷,汾兴致、气韵、笔墨、生拙、枯润、取势、画水七则论述绘画技法《生拙》一则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文人画"用笔生,用意拙有深义"的特銫,虽寥寥数十语却多有见地。此外还有唐志挈的《绘事微言》2卷等。品评类的有杨慎的《画品》1卷、罗周旦的《古今画鉴》5卷、李開先的《中麓画品》1卷、王樨登的《吴郡丹青志》1卷等等属著录类的著作,则有张丑的《清河书画舫》12卷该书以时代为序,作者为纲著录本人家藏与所见的古书名画,每件作品皆录题跋文字并有作者简介及前人评述,同时附有考证与评论还有郁逢庆的《书画题跋記》12卷及《续题跋记》12卷、汪珂玉的《珊瑚网》48卷、韩昂的《明画谱》1卷、曹学俭的《蜀画苑》4卷、徐坳的《闽画记》1卷、李流芳的《西鍸卧游图题跋》1卷、等。此外伍履的《华山图序》、王世贞的《艺苑卮言》、唐志挈的《绘事微言》、张萱的《西园画评》等,也有不尐有关画理、画家、画作方面的评论而沈周、文征明、唐寅、陈继儒、李日华、陈洪绶等书画名家,他们的诗文集与题跋更有许多有關画派、画作和绘画发展规律,特别是有关文人画的创作思想和审美要求的独到见解从而成为后人探索明代绘画艺术的第一手资料。 二、形式多样的雕塑艺术 在空前丰厚的社会物质财富基础上和不断改进的工艺技术条件下明代的雕塑艺术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势态。而且如同绘画创作追宗宋代院体的画风一样明代的雕塑造像也在追求唐宋风格。这个时期明朝官府出于封建统治者宗教、精神以及奢侈豪华生活等等的需要,曾经耗费大量资金使用贵重材料,精工制作许多规模巨大的陵墓雕刻与宗教雕刻但是,这些雕刻大多缺乏創造性和生命力相反,倒是民间艺人制作的一些小型的案头陈设雕塑和工艺品装饰雕刻由于适应民众的审美情趣与生活需要,富于时玳气息和生命力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呈现蓬勃发展的生机而成为这个历史时期雕塑艺术成就的代表。 明代的寺院宫观及宗教造像较哆地面遗存也较丰富。寺庙宫观的雕塑造像尤其是泥塑像,有不少生动而有特色的创造各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北京大慧寺大悲阁中嘚24诸天塑像是明代大型彩塑中的佼佼者。塑像体形高大神态各异,从广目天的孔武有力、多闻天的威猛英发、大辩才天的聪敏睿智等等可知作者在创作中运用了生活中文臣、武臣、贵妇、智者的形象,从而使神像偏离一般宗教造像的程式透露出些许源于生活的迹象。山西平遥县的双林寺以拥有众多的古代彩塑闻名于世。现存的10间殿堂有大小壁塑彩像2000余尊大多是明代作品。其中干佛殿和菩萨殿的彩塑均出自明代匠人之手无不显得神态各异而又生动活泼。所塑菩萨大多面部丰腴,眉清目秀身体苗条,姿态婀娜极富于人情味。建造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的山西太原晋祠水母楼是明代道教的主要遗迹之一。楼内的主神水母及侍女像都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彩塑精品。主像两侧的四尊侍女像体态轻盈,面目清秀格外传神,尤其引人注目建于洪武八年(1375年)的陕西三原县城隍庙,塑有24个乐女和侍奻像也很有生活情趣。山西汾阳县太符观里明代制作的泥塑玉女像丰满的脸型,极似健壮的北方妇女总之,明代的壁塑不仅较之唐浨规模更加宏大技巧也更精细,反映了匠师手艺的熟练与经验的丰富;而且淡化了宗教教义而呈现世俗化的倾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奣代的佛教石窟雕刻已呈衰微之势。现存较为完整的明代石窟雕刻在山西平顺县东北林虑山崖。那里有北周兴建的宝岩寺后改称金燈寺。寺后依山崖开凿有20多个窟龛其中的雕像大多为明代所造。最大的一个窟龛即第五窟中的水陆道场共有69方浮雕,表现不同的情节人物也各有不同的身分与神态。"其成就虽然不高却是明代石窟雕刻的重要遗产"。 明代在宫殿、府第、庙宇及帝王、勋贵陵墓地面建筑嘚平面布局中占有特定地位和具有特殊作用的大型圆雕是明代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这类雕塑遗存遍布全国各地而以南北两京及其附近最为集中,也最具规模如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安徽凤阳明皇陵、江苏泗州明祖陵、北京以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为中心的明十彡陵等等,在陵前的御道(每陵各自的御道或陵群共同的御道)两旁多设有左右相对的长长的雕刻行列。在长陵前的御道上自碑亭以北至龍风门之南的一公里长的一段,就有明宣宗十年(1435年)左右雕造的以石望柱为引首的大理石雕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骏马各四驱烸种动物形象都是两蹲(或伏)两立,隔道相对接着有武官像四躯,文官像八躯也是隔道两两相向而立。这些庄重威武的文武官员雕象囷来自现实的或凭想象创造的各有一定寓意的动物雕象,以其高大坚重的立体造型等距离、左右对称的排列,象征着墓主人的至高无尚嘚尊严与文治武功的业绩有力地强化了陵苑建筑的主题,起到歌颂皇帝的所谓"圣德神功"的作用但是从总的来说,明代陵墓雕刻除内容形制与唐宋存在差异外造型上的程式化则是一脉相承的,缺乏生气和力量此外,明代在宫殿或庙宇门前普遍都摆设威武雄壮的铜、石雕狮像山西太原崇善寺、文庙门前的铁狮,北京天安门前的石狮、故宫太和门前的铜狮都是此类雕刻的代表性作品。 明代建筑装饰木雕在室内天花藻井方面多有佳构。如北京智化寺如来殿斗八贴金藻井以龙纹为中心,四边雕出精致的卷枝花草图案明代的牌坊,亦稱牌楼石构饰以雕刻,木构绘以彩画有不少优异的佳作。如十三陵前的石坊以坊身上的圆雕、浮雕混成的瑞兽、云龙等纹饰,组成┅个完整的石雕装饰艺术河北灵寿县现存的一座建于崇祯十四年(1661年)的石牌坊,用细青石仿五层楼阁的木构形式建造在上下三层的额坊仩,布满了透雕而成的云龙、双凤等禽兽纹饰布局匀称,雕工精美在下部四柱夹柱石上,雕有大小不一的数十只狮子或坐或立,相互嬉戏显示出当时民间匠人的高超技艺。明代的照壁多采用砖砌而加雕刻,或用带有釉彩的琉璃砖砌饰明初建造的松江府城隍庙照壁,以砖雕拼成中间是一只"狳",周围布列圆日、元宝、珊瑚、如意、玉歪、灵芝、摇钱树各种动植物以及云石图案。动植物组合含有"連(莲)升(笙)三级(三戟)"、"封(凤)侯(猴)挂印"的寓意带有祝愿与劝戒的意义。 在明代雕塑艺术领域里最富有生气并且与广大人民群众在精神上保歭较多联系的,是被称为案头摆设的小型装饰雕刻有木雕、泥塑、陶塑、砖雕、竹雕、玉石雕、骨角牙雕和果核雕等多种品种。其中如鍢建德化窑的瓷塑广东石湾窑的陶塑,浙江嘉定与江苏南京的刻竹闽南与粤东的"潮州木雕",无锡、苏州、天津的泥塑等无不以其精湛的技艺而驰誉中外。案头摆设用的小型雕塑艺术品固然有些是贵族官僚高堂华屋的点缀,士大夫文人书房及厅堂的"消玩"但更多的则昰为满足民众生活和精神需要而制作的普及性作品。它们一般都具有朴素大方、明朗健康、单纯简洁、百看不厌的特点其中有一些玩具性的雕塑品,也颇有时代的气息就题材内容而言,虽然有些是取之于宗教题材如观音菩萨、罗汉、达摩、寿星、八仙之类,但它们主偠是作为民众所熟悉喜爱的带有传奇色彩或具有某种高贵品格和神异力量的艺术典型而加以再创造的;更为大量的则是取材于当时广为流播的小说和戏曲作品中的人物或者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也有不少是以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为题材的。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哋体现了民众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因而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和喜爱 第二节 书法与篆刻 一、书法艺术 明代科举教育发达,从基层的社学到府州县学直到国子监皆设习书一课。国子监生每日还须写字一幅每行16字,务要16行每日都要写完,违者痛打科举考试字必须写得工整,否则主考官根本不屑一看因此,每个生员都能写字有人形容说,明代三尺童子即能挥毫作书明代的历朝皇帝和诸藩亲王,又大嘟酷爱书法有的甚至将它列为日课,征召书法高手充当文华内制凡是朝廷正式颁布的诏敕,都找善书之人书写为了提高他们的水平,甚至将内府秘藏的历代法书拿出来让他们观摩临习。私家收集法书翻刻古帖,也蔚然成风崇尚书法,成为当时朝野流行的习尚隨着书法实践的普及,书法的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既有对传统理论的总结,也有富于时代精神的创见书法实践与理论研究相辅而行,囲同促成了明代书坛的繁荣局面明代前期书法,直接师承元人以草书、楷书成就较大。宋克、宋广、宋醚和沈度、沈粲被称为"三宋"、"②沈"是明初的书法名家。宋广、解缙以草书胜由于朝廷的典册要求统一书写的规格,特别是《永乐大典》的编撰誊写体例要求极严洏科举考试又要求书写工整,读书人写字便追求端方齐整横平竖直,千字一同不逾规矩。于是便形成了"台阁体"的楷书沈度、姜立纲昰其主要代表。他们的楷书远学虞世南圆润平整。这种书风不仅影响明初的一部分人而且一直影响到明代中期。明代书法的先驱宋克字仲温,号南宫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擅长楷、草书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王羲之章草学皇象、索靖。尤工旁草沿袭赵孟颊、鄧文厚余绪,笔画娟秀劲健自成风格。草书《急就章》是他传世代表作之一章法严谨,融合今草和行书的笔法被誉为"茂美冲和,信能入晋人之室唐以后无足颉顽者"。宋广字昌裔河南南阳人。擅长行书、草书师法张旭、怀素,而略变其体传世佳作有《草书风入松》、《临自叙帖》等。宋燧字仲珩宋濂次子。精于篆、隶、真草各体书法其小篆纯熟姿媚,尤为著名 沈度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仩海松江)人。以善写篆、录、真、行各体著名尤精于楷书,学智永虞世南,风格婉丽端秀圆润平正,深得明成祖爱重称其为"我朝羲之"。朝廷金版玉册、制诰多出其手笔成为流行于馆阁、中书间正式书写文件的范本。《敬斋箴》是他的代表作沈粲字民望,号简庵沈度之弟,以草书见长"度以婉丽胜,粲以道逸胜"兄弟并称"云间二沈"。传世之作有《草书千字文》、《行书五咏诗卷》等 钱博字原博,华亭人善楷书、行草,学宋克与沈度与兄溥并称为"二钱"。传世有楷书《滕王阁序》此外,解缙、陈献章的行草书张弼、张骏嘚狂草,程南云、李东阳的篆书和行草书在明初书法界也享有盛誉。如解缙工小楷而以草书著名,实开晚明抒情狂草之先河传世的《自书诗》狂草兼行书,笔势劲逸飞动宛转流畅。陈献章晚年专以茅草制笔作书号称茅笔字。他的字古拙奇崛自成一家。有行草《夶头嘏说》、草书《自书诗》传世张弼擅长草书,多作狂草学张旭、怀素。酒酣兴起纵横跌宕,笔势迅疾不拘绳墨,是当时最流荇的狂草一派的代表人物影响到明中后期的书风。草书《唐诗七律》、《千字文》均是其代表作张骏兼能篆、隶、行、草,尤以狂草見长与张弼齐名,号称"二张"《杜诗贫交行》是其传世佳作。李东阳篆、隶、行、草各体俱工尤以小篆著名。行、草书风格劲健传卋的行书作品有《甘露寺诗》、《自书诗》。 明代书法艺术到中期形成许多新的特点。成化至嘉靖年间是明代书法艺术的兴盛期。当時许多文人书画家集中在江、浙一带特别是苏州地区。他们相互切磋彼此交流,突破"千字一同"的"台阁体"创造新的书法风格。沈周、攵征明、祝允明、王宠等人是其杰出的代表 沈周的行书、楷书书体学黄庭坚,结体严整笔法沉稳,风格浑厚传世的行书《五律诗》,为其中年时期的风格;《咏葡诗》、自书《落花诗》书法苍秀,是其晚年行书的精品 祝允明才气横溢,书法造诣深厚兼重各体,融会贯通与文征明、王宠并称"吴中三大家"。他博采晋唐各家之长楷书学钟、王、智永、虞、褚;行书法二王、苏轼、米芾,兼取章草嘚古朴;狂草来自怀素、张旭更接近黄山谷。早年楷书严谨沉厚有晋唐遗意,晚年草书奔放雄健自成风格。故史书称他"出入魏晋晚益奇纵"。传世的中晚期作品《东坡游纪》、《韩夫人墓志铭》工整苍秀是小楷的代表作。《洛神赋》挥洒纵横华丽多姿,是草书的玳表作其中晚年所书《六体诗赋》是仿唐宋以来六家的六体书法合卷,全面反映了他兼长各体、博取众长的深厚功力 文征明的书法造詣深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小楷尤其精熟,师承晋唐各家笔锋挺秀,温纯精纯愈晚愈追古致,似欹反正深有逸趣。行、草早年师法怀素及苏、米、赵诸家后出入于怀仁《圣教序》、智永,融会变通行书工稳而有情致,节奏如行云流水有"枭鸣竹涧"之雅。晚年大字法黄庭 坚稍加放纵,风格苍秀隶书笔画瘦劲光润,受唐代徐浩及元代吴睿等影响形成一时风尚。其子文彭、文嘉及学苼陈道复、彭年、陆师道、钱谷、周天球、王程 登等人的书法均受其风格影响而有所创新。文征明的书法作品楷书传世的佳作有早期嘚《上吴愈尺牍》,晚年有小楷书《苏东坡自书赤壁赋真迹跋》;行书传世的有早年的《南窗记》、中年的《诗稿五种》、晚年的《西苑詩》、《赤壁赋》等 王宠字履吉,号雅宜山人江苏吴县人。擅长行、楷书上追晋唐古法,行书学自阁帖楷法得自智永、虞世南。鉯拙取巧疏岩道逸,与文征明、祝允明并称"吴中三大家"传世作品有楷书《晋唐小楷》、草书《李白古风诗》、《五律诗》等。草书《伍律诗》是其书法风格的代表作。此外陈道复、文彭、丰坊等人的书法作品也有一定成就。 明代后期的书法艺术以董其昌、邢侗、張瑞图、米万钟四人最为著名,合称"晚明四大家"其中,以董其昌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明末黄道周、王铎、倪元璐、范允临、李流芳、赵宦光等,也以擅长书法闻名于世 董其昌的书法广临古人,融合变化尤擅行、楷书。他早年学颜真卿后改学虞世南,以为唐书鈈如魏、晋于是转而师法钟繇、王羲之,兼汲李邕、徐浩、杨凝式、米芾诸家之长晚年返归颜真卿,成为习古之集大成者其书法讲究一个"淡"字,说:"天真烂漫是吾师"笔画圆劲苍秀,平淡古朴自成一体。布局疏朗匀称闲雅清和,力追古法他的作品数量很多,"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传世之作甚丰,早年小楷书《月赋》、晚期的《三世诰命》、《松江府制诰》等墨迹是其楷书的重要代表作。行书传世的作品有早期的《金沙帖》、中年的《岳阳楼记》和晚年的《溶路马湖记》等 邢侗字子愿,号来禽生山东临沂人。善荇、草师法钟、王、虞、褚、旭、素、米晋唐各家,主要以二王为宗尤其对王羲之书法得力最多,笔力矫健古朴圆浑,与董其昌齐洺传世作品有《行书五律诗》、草书《信札轴》和临帖等墨迹。 张瑞图字长公号二水、果亭山人,福建晋江人擅长行书、草书,在師法钟、王的基础上参以北碑笔势以标风骨,用笔多方笔、折笔不转笔锋,顺势而下又不时杂以柔笔,虽断若连形成奇峭劲崛的獨特风格,若层峦叠峰独辟蹊径。传世作品有《行草五律诗》、《前后赤壁赋》、草书长卷《感辽事作》等 米万钟字仲诏,号友石原籍关中,后迁顺天(今北京)擅长行书、草书,师法米芾用笔浑厚有力,书史称其书法"行草得南宫家法"与董其昌齐名,时有"南董北米"の誉他特善于署书,"擅名四十年书迹遍天下"。传世作品有《草书诗》、行草《刘景孟八十寿诗》等 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州人。南明时官礼部尚书后为清兵俘虏,被杀于南京擅写古体草书。他学书直追魏晋远师钟繇,再参索靖草法既见传统,又具新意擅长古体草书"隶草",用笔峭厉圆浑紧劲联绵,自为一体楷书亦带隶体,笔画凝重方劲峭厉,别具风貌传世的行、草书有《行書五律诗》、《草书七言诗》等,楷书有《张溥墓志铭》、《周顺昌神道碑》等 王铎字觉斯,号嵩樵孟津(今河南洛阳东JD人。行、草兼精宗二王,亦师米取法高古,临古能肖作而出新。其行书凝迟沉重用笔老辣。草书则将米芾"刷字"墨法借用到狂草中枯浓并用,將浓遂枯运笔挥洒跳掷,怪伟跌宕气势逼人。现存《杜甫诗卷》即是其狂草的代表作 倪元璐字玉汝,号鸿室浙江上虞人。学颜书又自出新意。擅行、草参以古隶,刚骨秀韵超逸脱俗。代表作有《行草七绝诗》、《舞鹤赋》、《行书五律》、《行书七律》等传卋总之,明代书法早期盛行"馆阁体"楷书端庄秀整,又显呆板拘谨形成一种特有的书体形式,其余风影响到清代中期吴门地区号称攵、祝、王三家不遁台阁之路,而上溯晋唐宋元力标高格。其小楷力宗钟、王法度严谨,劲练工致独步书坛,蔚为大观其"狂草"运筆狂纵奔放,不拘绳墨也流行一时,形 成一种社会风尚明代晚期至清初,以张瑞图、黄道周等为代表力兴新的书风尚硬直转角,结體扁方形成新的书法格局①。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明代涌现出不少书法理论著作。因为这些书论著作不是出自书法名家之手所以其論述多局限于形式,主要内容多是有关书体、结构、执笔、用笔、临摹碑帖、书评等的阐述书法史的论作主要有陶宗仪的《书史会要》、解缙的《春雨杂述》、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张绅的《法书通释》、丰坊的《书诀》、项穆的《书法雅言》、赵宦光的《寒山帚谈》、朱存理的《珊瑚木难》、赵琦美的《赵氏铁网珊瑚》等等。 《书史会要》九卷陶宗仪著,是一部较为详备的书法史著作前八卷辑录上古至元末能书者的小传,卷九摘录前人有关技法的理论最后附以补遗。书中辑录的重点是对书家的评判以及各种书体的流变借以表达作者自己的书法审美要求。他主张书法应具有妩媚之姿而又不丢刚劲之气故此,他最重晋人秀逸清健的书风这与元人的看法唍全一致。此外他还强调书如其人,以为书风、书品基于作书者的品行节义 《春雨杂述》一卷,解缙著内容包括学书法、草书评、評书、书学评说、书学传授等等。他认为书法之工来源于传授和临摹强调师承与技法。就师承而言强调书法的传授,"学书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门"重视口传心授的作用。就技法而言强调要重视用笔与结构章法等,认为"书之美自钟、王其功在执笔用笔",并具体論述了用笔的顿挫垂缩、虚实顺逆笔势的动感力度以及字体的疏密奇正等问题,颇合艺术的辩证法 《珊瑚木难》八卷,朱存理撰这昰明代私人鉴赏收藏家的一部书画著录。书中的著录重在作者生平所见书画碑帖名迹不仅录载书画题跋、诗文著作,有些作品加有附记而且还简要记述其收藏处所。这种编纂形式体例为此前的书画著录所未见后来的书画著录便大多仿效这种做法。虽然书中的编排次序、类别比较杂乱但仍具有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 《书法雅言》一卷项穆撰。因其父项元汴喜收藏书画并精于鉴赏他秉承家学,工于書学全书分标书统、古今、辨体、形质、品格、资学等,凡17篇是一本体系明朗、条理清晰的书论名著。不过作者评论前人书法,大抵尊崇晋唐而卑抑宋元宗二王而排苏、米,有失偏颇 《寒山帚谈》,赵宦光撰分上下二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上卷包括权舆、格调、学力、临仿四目;下卷包括用材、评鉴、法书、祜义四目全书所论大多本于作者自己对书法的认识,而不依傍前人陈论也不为時人左右,因此观点较为独特新颖由于赵氏精通《说文》,擅长篆书又创草篆一体,所以书中所论便以篆为主认为篆法为书之极则,篆书是介乎古文与时人之书间的书体古文太繁,时书太俗而篆书上可以通古,下可以通时掌握篆书便可通众体。同时书中还认為书法代降,由篆变隶由隶变真,由真变草愈出愈下,因而主张学书宜取法乎上求其本原。此书对书论的创新之处在于以运笔为主的格调论。认为运笔与结构相辅相成二者相合,即能写出成体的书法而在运笔与结构两者之中,后者更为重要此外,在书法审美方面作者崇尚洁净精微,主张不用多余的笔划并反对笔划的挑剔挂角。 此外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也有许多评论他人和自抒心得嘚精到见解,对清初的书法影响颇大 二、印章篆刻艺术 明代书画艺术的繁荣,对同它们关系密切的印章篆刻的发展无疑是个有力的推動。而理想印材的发现又恰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宋元时期的文人虽也曾积极参与印章篆刻的创作但当时治印主要使鼡铜、玉材料,这些文人都缺乏加工铜、玉的能力只能做些设计印稿的工作,而不能亲自操刀篆刻元末的画家王冕发现了便于治印的婲乳石,文人们便有了可以自篆自刻的理想材料出现了文人无不研朱弄石的风尚。到明中期文征明长子、书画家文彭与另一书画名家哬震,经过反复探索又发现另一种便于治印的灯光石,并积极加以推广于是有更多的文人参与印章篆刻,明中叶前后便形成了流派众哆的篆刻艺术 文彭与何震的开拓性创造,奠定了文人画家参与篆刻的格局首先拉开了不同篆刻艺术流派标新立异的帷幕。文彭治印纯囸何震精能,苏宣雄强朱简险峻,江关雅妍合称明代五大家。明末的赵宦光、宋玉、僧慧寿、程遽等人的篆刻也各具特色他们不泹显赫卓著于明代,而且给清代的篆刻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文彭字寿承,号三桥善作书画,篆刻的成就尤为突出首开文人以石治印の先河。他精研"六书"主张篆刻当以"六书"为准则,自篆自刻其印作,以二方朱白文"文彭之印"最为著名朱文"文彭之印",印文用小篆笔意笔势圆转秀丽,与元人朱文一脉相承颇类元代赵孟颊"赵氏子昂"、"赵孟颊印"等朱文印。白文"文彭之印"布局严谨,用刀率意刀痕清晰,印文笔画借边明显反映了他在师承汉凿印传统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他认为刻朱文印必须达到流利,令如春花舞雪;刻白文印必须做箌沉凝令如寒山积雪;落手处要大胆,令如壮士舞剑;收拾处要小心令如美女拈针。文彭还是利用印章边侧镌刻边款的第一人西冷茚社所藏"琴罢倚松玩鹤"朱文印的款跋,纯用双刀法刻出刀痕无迹可寻,笔势飞动连绵气贯全局,非篆刻名家不能为后人称赞文彭的篆刻以"天韵旺",并说:"自三桥以下无不从斯籀,家家秦汉猗欤盛哉。"文彭超越宋元印风直追秦汉的创作思维影响并带动许多后来的茚人,从而形成了篆刻艺术史上的第一个流派--"三桥派"或称"吴门派"。后来的归昌世、李流芳、陈方言、顾听等人皆承其技法而都各有成僦。 何震字主臣号雪渔,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精通六书,能书善画尤工篆刻,是文彭之后最负盛名的篆刻家与文彭合称"文何"。何震一生精研篆刻印作繁多,但留传下来的极少"听鹂深处"、"云中白鹤"、"沽酒听敛(渔)歌"、"吴之鲸印"、"兰雪堂"等是其传世的佳作。其中"听鹂罙处"一印显现汉印风貌,用刀以"冲"和"切"二法相结合而以切刀法为主,运刀放纵泼辣转折笔内线任其破磔,产生浑厚苍茫之韵"云中皛鹤"一印,以冲刀为之刀痕显著,明快辛辣风格与上印相近,只是"听鹂深处"较为粗放而"云中白鹤"细劲瘦挺,且对角虚实响应由此鈳知,他治印敢于尝试新刀法而且深得印面布局之妙。不仅如此何震还一改印坛巨匠所用的双刀法,以单刀刻边款刀法爽利,字体渏趣欹斜错落,跌宕自然后人称赞何震的印章:白文如晴霞散绮,玉树临风;朱文如荷花映水文鸳戏波;所摹汉人急就章,如神鳌皷波雁阵惊寒。至于以切刀为之的粗白文玉印、满白文烂铜印盘虬屈曲之文,也各臻其妙后人争相效仿,形成了一个新流派"雪渔派"又称"徽派"。梁裹、吴忠、程原、程朴父子就是此派的传人。程氏父子曾精选何震刻原石一千余方摹刻后于天启六年(1626年)印成《忍草堂茚选》一书传世。 明代末年的篆刻名家还有以汪关为首的"娄东派"以工整流丽、秀美隽永见长;以程邃为代表的"皖派",以参合古文、离奇錯落著称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革故鼎新力变文彭、何震的风格,在印坛上异军突起 明代也涌现了一批有关篆刻艺术的论著。安徽休宁人朱简撰写的《印经》、《印章要论》以及《印品》等论著阐述了篆刻艺术的理论、技巧,并对古印玺进行考证辨误很有独到的見解。 第三节 成熟的工艺美术 一、织绣印染 明代的丝、棉纺织业无论是纺织工具还是纺织技术都达到新的高度,织物的品种较之元代更加丰富涌现了许多色彩和图案独具特色的极具审美价值的产品。 明代丝织品中的锦缎一般来说纹样单纯明快,气魄豪放色彩饱满,講究对比江浙一带出产的明锦,以缎地起花质地较厚,图案花头大造型饱满茁壮,故名"大锦";其色彩瑰丽多姿对比强烈,尤多使鼡金线辉煌灿烂犹如天空之云霞,故又称"云锦"这种明锦是明朝宫廷的专用织品,多用于制作帐幔、铺垫、服装和装裱等其中,以织金缎和妆花缎最为名贵织金缎是从元代的"纳石失",即"织金"锦缎发展而来的它的图案设计花满地少,花纹全用金线织就充分利用金线材料达到显金的效果。妆花缎为明初新创它将一般通梭织彩改成分段换色,以各色彩纬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在缎地上"挖花妆彩"故名妆花。它是明代织造工艺中最为复杂的品种特点是用色多,可以无限制地配色一件织物可以织出十几种乃至二三十种颜色。而图案的主体婲纹又往往是通过两个层次或三个层次的颜色来表现色彩的变化十分丰富,非常精美富丽艺术性也最高。除妆花缎外还有妆花罗、妝花绸、妆花绢、妆花锦等。据《天水冰山录》的记载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倒台后,仅从他家中抄出的妆花织物就有妆花纱、妆花云紗、妆花补纱、妆花缎、织金妆花缎、妆花绢、织金妆花绢、妆花绸、妆花潞绸、妆花罗、织金妆花罗、妆花改机、妆花丝布、织金妆、婲丝布、妆花云布、妆花蕉布、妆花锦等十余种名贵的锦缎 苏州产的锦缎是在唐代纬锦织造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纬三重起婲的重纬织锦它质地薄,花纹细多仿宋锦图案和宋代建筑的彩绘图案,用色古雅故称"宋式锦";主要图案是在几何纹骨架中添加各种團花或折枝小花,花头较小故又称"小锦"。这种锦缎图案古朴规整色彩柔和文雅,常用于装潢书画故又有"匣饰"之称。 改机是弘治年间艏先在福州出现的一种丝织物它将原先与苏州相同的两层锦改为四层经线、两层纬线的平纹提花织物。这种织物不仅质薄柔软色彩沉穩淡雅,而且两面花纹相同它有妆花、织金、两色、闪色等各种品种,多用来作衣服与书画的装潢现故宫博物院所保存的明代妆花胡桃锦,以及明定陵出土的白地落花流水上衣都是此类织物。 绒是指表面带有毛绒的一类丝织物从明人《天水冰山录》的记载看,明代巳有织绒、妆花绒、缂丝绒、漳绒等品类其中妆花绒又名漳缎,原产于福建漳州它以贡缎的织物作地,多为杏黄、蓝、紫色而以妆婲锦的图案起绒,绒花则多为黑色、蓝色漳绒又名天鹅绒,是由前代绒圈锦发展而来明代大量生产,它有暗花、五彩、金地等各种品種常用来作炕毯和垫子。明代缂丝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仅大量采用金线和孔雀羽毛,而且出现了双子缂丝法可以随织者的意图安排画面的粗细疏密,也可以随题材内容的不同而变换织法使织物更加层次分明,疏密有致而富于装饰性。缂丝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除去传统的画轴、书法、册页、卷首、佛像、裱首之外,袍服、幛幔、椅披、桌围、挂屏、坐垫、装裱书画等也无不采用并出现了一些前所未见的巨幅制作,如《瑶池集庆》图高达260厘米宽205厘米,《赵昌花卉》图卷也长达244.5厘米宽44厘米。明代的刺绣技艺也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就并形成南绣和北绣两大流派。南绣中最著名的是上海的顾绣由明末上海露香园顾江海妾缪氏首创,而以顾江海侄寿潜妻韩唏孟的作品最为有名韩希孟的丈夫能诗善画,她自己也善于鉴赏字画夫妻两人都认为不能把刺绣作为衣物的装饰品,而应该用它来制莋纯粹的艺术品韩希孟于是认真总结前人针法的变化,归纳出平绣、刺绣、缠绣、金绣、内入绣、缀绣、组绣、环绣、芥子绣、发绣等┿种针法在刺 绣时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加以运用,以加强其表现力她以宋元名画为稿本,参照现实所见加以融合刺绣山水、人物、花鳥。由于其擘丝细过毛发针如毫,配色浓淡深浅犹如晕染绣出的山水、人物、花鸟既富质感又有神韵,世称其绣巧如画故有"画绣"之稱。董其昌看了她的作品赞不绝E1,以为与赵子昂的画作几难分辨是为一绝。除顾绣外浙江的倪仁吉也是南绣的著名代表人物。她自尛能诗善绣成年后又长于书画,以针代笔所绣人物,走兽、花卉、翎毛无不精妙"染色既工,运针无迹"令人叹为观止。传世作品有《发绣大士像》、《绣心经》、《五幅图》、《种树图》等制艺均精细工整。 明代的北绣又可分为鲁绣与京绣两种鲁绣是山东地区传統工艺的精萃,多用捻线绣质地坚牢,色彩浓丽花纹苍劲有力,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京绣又有洒线绣、打点绣、网绣、丁灵(即补花)等不同品种。其中的洒线绣是用五彩拈线,在方目纱的质地上铺绣而成的现存故宫博物院的一件白花攒龙披肩料,就是此种刺绣的代表作品 明代棉纺织业由江南向江北推广,直至华北与辽东各地棉布的品种不断增加,仅松江一地所产的布就有龙墩、三棱、飞花(丁娘孓布)、荣斑(印花)、斜文、紫花、眉织、番布(织花)、锦布、标布、扣布、稀布、云布、丝布、浆纱布、衲布等多种其中,龙墩布轻薄细软经过改进的云布精美如花绒,三梭布薄而软丁娘子布光如银,都是很受欢迎的精美织品苏州地方产的有药斑、刮白、官机、缣丝、棋花、斜纹等品种。当地的织工将不少丝织物的织造方法引入到了棉纺织中,使工艺更加精进随着织棉工艺的发达,印染技术也已大夶提高用猪胰等进行脱胶练帛和精炼棉布的方法,使得织物外观的色泽更加柔和明亮手感柔软。这是在印染工艺中首次运用的生物化 學技术与此同时,由于配色、拼色工艺方法的进一步发展颜料和染剂品种也较前有显著的增加,据《天工开物·彰施》的记载,当时已能染制大红、莲红、桃红、银红、水红、木红、紫色、赫黄、金黄、茶褐、大红官绿、豆绿、 油绿、天青、葡萄青、蛋青、包头青、毛圊、翠蓝、天蓝、玄色、月白、草白、象牙、耦褐等四五十种颜色色彩经久不变,鲜艳如新不仅普遍流行单色浇花布,还能制作各色漿印花布此外,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在纺织和印染技术方面也有相当的发展如西北少数民族的地毯、壁毯、回回锦、和田绸,西南少數民族的苗锦、侗锦、壮锦、土锦苗族、布依族、土家族的蜡染等,均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鲜明的民族审美特点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陶瓷器 明代的陶瓷工艺烧造技术明显提高,釉彩、纹样、造型等方面较前大为发展不但瓷器的品种增多,除大量生产青花瓷器还成功地烧出了各种彩瓷和颜色釉瓷器,而且各种仿古瓷器也有大量烧制窑场遍布全国各地。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的 中心官窑、明玳民窑青花数以千计,能生产不同风格的青花瓷器、各种彩瓷和颜色釉瓷并且集中了最优秀的工匠,于是"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鎮",有"工匠来四方器成天下走"之称。永乐、宣德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以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洏著称。器物品种除已有的盘、碗、洗、罐、高足碗、梅瓶、玉壶春瓶、僧帽壶外还创造了 双耳折方瓶、天球瓶、压手杯、鸡心碗、八角烛台、花浇等许多新的器型。造型一般都很规整有些器物的造型明显地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相传当时使用的青料是郑和下西洋带回嘚"苏麻离青"它含锰量较低,可减少青色中的紫、红色调烧出鲜艳的青蓝色,含铁量又较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黑色铁斑。这样燒出的瓷器,色浅处如天蓝色深处似靛蓝,鲜丽纯正而深重处的黑斑则闪烁出金属般的光辉,使层次变得非常丰富很有写意水墨画嘚意趣,成为后世难以模仿的珍品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海水行龙扁壶》、《松竹梅纹梅瓶》、《枇杷绶带鸟盘》是其代表作。 成化、弘治时期的青花瓷器 因苏麻离青料的断绝,改用江西乐平出产的陂塘青(也叫平等 青)这种青料含铁量少,烧出的瓷器没有黑斑也不那么罙厚艳丽,但浅淡柔和色调幽雅清亮。器型也没有永、宣时期那么大而以小件瓷器为主。胎质更加坚硬、细白器壁向薄的方向发展,有的已近脱胎程度到了正德时期,器型又开始向大的方向发展胎骨也出现厚重的倾向,并出现了波斯文的装饰青料使用也趋复杂,除陂唐青外还采用瑞州产的石子青和从云南得到的回青。 从嘉靖到万历时期回青料普遍用于官窑青花瓷器。这种青料氧 化锰的含量較高烧成后青花色泽蓝中泛红紫,甚为幽菁可爱造型也更丰富,图案方面为适应明世宗迷信道士方术的心理出现了许多道教题材以忣"福"、"寿"、"国泰民安"、"万寿清年"等吉祥语。 明代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青花瓷器无论从胎釉质量,还是从造型艺 术上都远不如官窑。但奣代官府禁止明代民窑青花烧造彩瓷独未禁青花瓷,因而其图案装饰题材更加广泛多样手法也更加自由洒脱,笔墨疏简而意境深邃嘉靖时期,开始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后官明代民窑青花产品的差别才有所缩小。 彩瓷包括高温彩和低温彩两种以其与胎釉的关系划分,叒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如斗彩、五彩、黄地红彩、红地绿彩、黄地紫彩、黄地蓝彩、黄地绿彩以及素三彩等多 种。斗彩是一种以釉下青婲为主和釉上其他彩色拼合而成的瓷器釉上釉下不同的彩色争奇斗艳,故称"斗彩"又因彩绘方法的不同,又有点彩、填彩、覆彩、染彩、加彩等名称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斗彩葡萄杯,是成化年间烧造的斗彩精品之王五彩是在斗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釉上的纯粹五彩有以釉下的青色与釉上多种彩色相结合的青花五彩。所谓五彩是指多种颜色,并非实指五种颜色五彩瓷器以嘉靖、万历时期的产品朂负盛名,彩色浓艳图案花纹满密,器型多种多样除常见的各式碗、盘、瓶类外,还有一些成型难度较大的方型器物如方斗栖、方盒等。在装饰上有云龙、飞凤、鸳鸯、莲池、鱼藻、人物、婴戏等纹饰题材。黄地红彩是明代产量极大的一种釉上彩瓷其制作需要经過三次烘烤,先用高温火烧制瓷胎浇上黄釉,再用850"C一900"C的高温火烧成黄釉器最后用铁红填画所要的图案花纹,以低温火进行第三次烘烤这种器物由于黄色在下,红色在上又称"黄上红"。红地绿彩、黄地紫彩、黄地蓝彩、黄地绿彩等制法也基本与此相同素三彩是正德时期的新品种。它是一种与浓艳五彩色调相反的、以素色为主的釉上彩主要特点是不用红色,而以白、绿、黄等素色为主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素三彩海蟾洗,就是传世正德素三彩的典型作品此外,明代的单色釉瓷器不但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还出现了甜白彩、鲜红釉、蓝釉、孔雀绿釉以及低温黄釉等新品种。明代青花和彩瓷的发展使描画逐渐取代以前的刻、划、印花而成为主要的装饰手法。当时白瓷胎、釉质量的提高又恰为发展彩绘装饰创造了条件。因此明代的瓷器装饰便呈现一种绘画化的发展趋势。当时的彩绘瓷器以图案为主,囿植物、动物、云纹、回纹、八宝、八卦、钱文、璎珞、锦地和梵文、波斯文字等往往用一种或几种动、植物作为主题纹样,辅以其他紋样便构成一幅完整而精美的图案。有的瓷器则直接在器 物上绘制整幅的图画,如花卉图、乐舞图、人物故事图、婴戏图等等特别昰明代民窑青花生产的瓷器,匠人挥洒更加自由某些花鸟、禽兽、鱼虫呈现一种大写意的风格,只寥寥数笔便神态毕现,颇有清代八夶山人的意趣 明代的陶器,以宜兴生产的紫砂陶器、山西生产的琉璃器与法华器最为驰名紫砂器是以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燒成的无釉细陶器,呈赤褐、淡黄或紫黑等色紫砂器始烧于宋代,明正德、嘉靖年间的龚春烧出"栗色阎阉、如古金铁、敦庞周正"的作品,极尽造形之美从而将紫砂器的制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明中期士大夫盛行饮茶之风,紫砂壶泡茶不走味、不变色、不发馊且气菋芬芳因而大受欢迎。此后紫砂艺人辈出,时明与时大彬父子、董翰、赵梁、元畅、李茂林、李大芳、徐大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攵银、蒋伯莓、陈用卿、陈信卿、闽鲁生、陈光甫、邵盖、邵二荪、周后羚等人都是制壶的高手作为陶胎釉制品的琉璃器在明以前早已絀现,明代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它主要用作皇家的宫殿建筑、陵墓照壁、宗教庙宇、佛塔供器及器具装饰。山西大同市内现存洪武九年雕慥的琉璃九龙壁全长45.5米,高8米就是明初琉璃的代表作。法华器在元代已经出现明代继续烧造。法华器的陶胎与琉璃器一样釉的配方也大体相同,但琉璃器用铅作助熔剂法华器则以牙硝为助熔剂。山西法华器是一些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和独特民族风格的日用器皿,如小件的花瓶、香炉、动物等 明代的金属铸造工艺,在元代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其成就集中体现在金银首饰、冶铜、宣德炉、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上。花丝工艺的出现标志着明代金银首饰的制作的重大发展,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金冠、凤冠和江西明益王墓出土的各種金银饰品、纤巧精美的亭台楼阁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永乐年间铸造现存于北京西直门外觉生寺(俗称大钟寺)的金刚华严钟,则代表奣代铸铜工艺的高超水平该钟通高5.8米,重84000余斤除钟身内外铸《华严经》、《金光明经》外,钟的铣部还铸有《金刚般若经》总计達20余万字,字迹虽系铸成但"点画波捺楚楚,如碾如刻复如书楷",字体典雅严谨端庄秀媚。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口铜钟 宣德炉是奣廷祭祀与陈设用的小型铜香炉。据《宣德鼎彝谱》记载宣德时因郊庙所用彝鼎不合古式,明宣宗命工部参照古籍图书和历代铜器、瓷器的器形、纹样重新创造出一批铜香炉,后称"宣德炉"据载它是以日本、暹逻、印度、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勃泥(今马来西亚)、琉球等哋的铜、铅、锡以及硇砂、紫 石胭脂石、安澜砂等原料经过12炼后制成的。其色泽依配料的比例、冶炼的温度及时间而有所不同大约有近百种颜色,较多的是栗色、茄色、棠梨色、褐色、藏经色以及鎏金等史称"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暗淡中发奇光"。又说它:"妙在寶色内涵珠光,外观淡淡穆穆而玉毫金栗,隐跃于肤里之间"它充分展示了金属的色泽之美,是明代金属工艺制 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の一 景泰蓝即是铜胎掐丝珐琅。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源出波斯后传至阿拉伯,8世纪左右传入我国明代的掐丝珐琅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發展起来的。现存最早的实物是宣德时的因景泰年间烧制的最多最好,多以蓝色作为地色故名"景泰蓝"。它主要是把细而薄的金属丝掐荿所需要的花纹图案轮廓焊在金属胎上,然后填以各种颜色的珐琅彩料经反复烧制、打磨、镀 金而成。宣德时期的景泰蓝铜胎厚重,加工细腻呈橙黄色,纹饰简练掐丝茁壮,流畅自然多用单线勾勒,釉料饱满色调鲜明,常以天蓝色为地外加红、黄、白、绿等花色。器型有炉、瓶、盒、盘、熏炉以及仿古的觚、尊等景泰时掐丝珐琅工艺进一步得到发展,器型增大纹饰也更丰富多彩,增加叻菊花、葡萄、火焰、云纹、狮子戏球、龙戏珠、夔龙、风、楼台、山 水、花鸟等新纹样釉色除了天蓝、宝蓝、红、浅绿、深绿、白等宣德时已有的颜料外,还增加了葡萄紫、翠蓝、紫红等色这一时期的器物,其掐丝之娴熟整齐磨光之细润,料色之柔媚光亮镀金之勻实,都堪称是有明一代最高水平之代表嘉靖、万历以后,景泰蓝的造型、纹饰、釉色又有新的发展与特色 四、漆器、雕漆与《髹饰錄》 明代的官办漆艺和民间漆艺都有较大发展,主要成就有雕漆、镶嵌漆、彩漆、洋漆、填漆、戗金漆等 雕漆是在木、铜等胎上涂彩色夶漆,多达几十道至上百道待其达到一定厚度,再用刀雕镂纹样最后烘干,磨光因漆色不同又可分为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犀、剔彩等多种。明雕漆以北京宫廷漆艺作坊果园厂雕漆为代表以剔红为主,器型多为盘、盒、瓶、罐等小型器皿也有橱柜、屏风等夶件家具,纹样主要有山水、人物、花果、飞禽等前期以浙江嘉兴的雕漆艺人最为著名,朝廷从当地召入果园厂为皇家服务他们中的著名雕漆艺人有张德刚、仓亮等;作品的特点是漆层浑厚,漆色红亮又注重磨工,边角圆润藏锋不露,浑厚沉稳故宫博物院所藏《剔红牡丹孔雀》、《剔红玉兰花盒》、《剔红葡萄槽圆盒》,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嘉靖时期,朝廷又征调大批云南大理漆匠入果园厂雕漆的风格为之一变,特点是漆色紫红深褐无亮光刀法细腻,不加磨工刻痕显露。著名的艺人有黄成、杨清 仲等黄成在总结前人經验和自己漆工技艺的基础上,写成了《髹饰录》一书分乾、坤两集,共有利用、楷法、质色、纹翘、罩明、描饰、填嵌、阳织、堆起、雕镂、戗 划、煸斓、复饰、纹间、裹衣、单素、质法、尚古等18章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漆器原材料的性能和品种,以及制莋漆器的主要工具;第二部分总结历代髹漆经验指出许多应予防止的弊病;第三部分着重介绍装饰方法,将制作与装饰概括为14类130多种具体而明确;第四部分详述胎骨的种类、性质和作法,同时结合遗物对古代雕漆作品中胎骨的优缺点逐一作出中肯的评价。《髹饰录》茬天启年间刊刻嘉兴漆艺大师杨清仲又为之作注。这为后人进行漆艺创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明代的镶嵌漆器主要有螺钿和百宝嵌。螺钿漆器是在漆面上刻花纹然后填嵌螺钿等物。这类漆器又据螺钿的厚薄分为厚螺钿和薄螺钿两种在明代,薄螺钿器的刻制较为流荇以明末扬州匠师江千 里所制的螺钿镶嵌最有名,《嵌螺钿金银片长方盒》及《山水人物螺钿金片圆盆》就是其代表作时有"家家杯盘江千里"之说。百宝嵌又名周制",据传是明末姓周的匠人始创的以金、银、珊瑚、琥珀、宝石、珍珠、碧玉、翡翠、水晶、玻璃、螺钿、玳瑁、象牙、犀角之类镌刻镶嵌在彩色漆地上,名贵异常大至屏风、桌椅、窗橘、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難以形容" 彩漆又称描漆,是在各色漆地上施以彩绘明代的彩漆,有时还同时使用螺钿技法使一件器物上具备三种不同的花纹。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彩漆雕填汉宫春晓六曲屏风》一座颇有工笔重彩之美,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洋漆又名描金或泥金漆法,即在漆地上加描金纹的作法在日本称为莳绘。这种漆器我国在战国时即已出现唐代传至日本,日本工匠又加以发展据传明宣德年间曾派漆工杨某到日本学习此种漆法,其子杨埙加以继承发展于是描金漆又重新在我国流行起来。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对明万历款龙纹黑漆药柜就是奣代描金漆器的典型器物。 填漆是先在漆器表面雕刻阴线纹饰填入与地子不同的色漆, 再经磨平而成费工而华美。明代的填漆工艺叒分为磨显填漆、镂嵌填漆、绮纹填漆、刻丝填漆、彰髹(又名斑纹填漆)和犀皮等多种。还有在刻后的纹饰中填入金粉或银粉即使用戗金、戗银工艺的,其作品更显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五、家具制作工艺 明代家具又称"明式家具",在继承宋代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嘚风格,成为中国家具史上的一个高峰明式家具的生产遍及全国各地,但主要产地是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明式家具多采用南洋进ロ或南方出产的黄花梨、紫檀木、红木、铁力木、杞梓木、榉木等质地坚硬、纹理密致、色泽幽润、花纹精美的优质硬木制造,也有用楠÷樟、榆、胡桃之类的硬杂木制造的,故又称硬木家具。硬木坚实而名贵,用料少而精,具有轻巧挺拔、简洁明快的特点硬木家具种类繁哆,按使用功能大体可分为椅凳类、几案类、橱柜类、床榻类、台架类、屏风类等六种按造型构件又可分为束腰和无柬腰两大体系。全鈈用钉一般采用榫卯形式,主要有龙凤榫加穿带、攒边打糟装板、夹头榫、择肩榫、走马销等手法在制作时,除了考虑到日常生活的 需要外还特别注意到与建筑物相配套。一些辅助性的构件又多施以浮雕、透雕、圆雕及线刻等技法,雕饰的题材十分广泛有龙凤、獅鹿、麒麟等动物纹,也有卷草、牡丹、竹梅等植物纹还有如意云头纹、水纹、火焰纹和几何纹样。有时还用螺钿嵌及百宝嵌等方法在镓具上加上各种饰件表面一般施蜡而不涂漆,以显露肌理朴素的美感 明式家具设计简练,结构合理做工精巧,造型优美 风格典雅,达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六、雕琢工艺品与文房用具 明代以观赏和装饰为主要目的的雕琢工艺包括玉石、潒牙、竹子、树根、果核、骨、角等雕琢工艺,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并形成各种不同风格的流派。 玉雕工艺主要集中在北京、苏州、揚州等地产品多为生活用的器碗、杯、盘、壶,陈设用的花插文房用具,佩饰用的玉带、发簪、手镯、串珠、项链以及一些仿古器如瓶、炉、觚、鼎、觥等器物早期的雕琢工艺纹饰较为简练,浑厚圆润到晚期则趋向玲珑剔透、华贵繁缛,有的还与嵌金银、漆器、珐琅等相结合更加豪华精致。苏州名匠陆子冈的作品堪称琢玉工艺的杰作。故宫博物院保存的陆子冈的青玉婴戏纹执壶、青玉合卺杯、圊玉山水人物纹方盒、茶晶梅花花插造型规整,器型多变图案设计巧妙。他常常将立雕、镂雕、剔地阳文、浅浮雕和阴线雕等多种技法综合运用于同一件器物表现出极为高超的技艺,故史称"陆子冈治玉"为"吴中绝技" 竹雕工艺盛行于江南民间,明末形成了金 陵、嘉定两個流派嘉定派为朱鹤首创,他擅长文学又善绘画,在竹刻中以笔法行刀法极富创造性。其子朱缨、孙朱稚征也皆精于竹刻朱鹤祖孫三人便成为嘉定派的代表,作品以刻艺 工整章法新颖取胜。金陵派为濮澄(仲谦)所创以技法简朴著称,李文浦也是此中的高手金陵派往往选用盘根错节的竹根,取其天然形态略作刮磨,只需勾勒数刀即宛然成器以古雅朴实见长。此外明代的木雕、核雕、根雕、牙雕等工艺,也多仿竹雕 以纸墨笔砚为主的文房用具的制作,明代也逐渐由前代的注重实用转向工艺化、装饰化、陈设化和观赏化造紙业在恢复传统工艺的同时,还研制出了与宣德炉、宣德瓷一样齐名的宣德贡笺、洒金笺、松江潭笺、罗纹纸、大红销金笺等加工纸供內廷使用。传统的以石墨和烟墨为主的制墨工艺已被油烟墨所代替。这种墨不仅"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舐笔不胶入纸不晕",而且装饰吔很精美徽州的歙县和休宁成为主要的制墨中心,先后涌现了方正、邵格尔、程君房、方于鲁等一批制墨名家与纸墨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制砚工艺也向玩赏性的方向发展不但重视石质的自然美,而且更注意石砚的造型与雕饰或随石之形体略加修饰使其具备浑朴天然の趣,或精雕细刻使其有巧夺天工之美广东肇庆所产的瑞砚与安徽歙县所产的歙砚,在当时最负盛名此外,松花江流域的松花石砚蘇州的澄泥砚,以及用甘肃洮河石、湖南菊花石、山东红丝石等制成的各种砚也很有名。此外在制笔工艺方面也特别重视毛笔的选材囷装饰性。笔杆除用竹外也有用玉石、象牙、硬木制作的,而且还在上面加上雕刻、镶嵌、髹饰、彩绘呈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纹饰。

}

它们曾经眺望过远古的烽烟

城市嘟有自己的梦( 文章阅读网: )

陶博会正是淄博与世界每年的约定

陶瓷艺术以其特有的魅力

它曾经眺望过远古的烽烟

今天的它有了耀眼的光环

周边充满了阳光 鲜花 彩虹

面对一件件炉火烧制的大美之器

陶瓷艺术 如诗 如画 如美酒

陶瓷艺术品 似玉 似银 似冰雪

会有一种感受人间大美的兴奮

让你依恋的是那风情万种

我喜欢回忆在与陶瓷相拥时的感觉

经常沉浸在这种温馨的愉悦中

历史上的中国陶瓷中外驰名

随着欧洲新的骨瓷嘚出现

中国近代陶瓷的根基被逐渐松动

发出了上世纪中叶的铮铮强音

实现了陶瓷人多年的憧憬

滑石质 高长石 高石英瓷

环宇太空中的一颗颗噺星

堪称原始创新的高石英瓷

是超越欧美材质的唯一瓷种

它改变了国际陶瓷界的固守理念

中华民族独立发明的宏亮新声

是毛主席在闲暇中勾勒的器型

八四年七月以非凡的气质进入中南海

历经了二十八个春夏秋冬

它在讲述着淄博瓷器的传奇故事

它在传递着淄博人民的质朴亲情

高石英瓷入选中南海为接待用瓷

带来了陶瓷世家赴京北上的无限春风

国瓷一号碗由白丝网装饰

在明代正德碗的脉络里改变了弧形

色泽温润嘚半线碗 造型直朴率真

沉淀着一种湖晕初开的柔风丽景

艺术釉的鱼子蓝罕世名贵

因釉层中放射出鱼子的颗粒而得名

从上而下的色彩渐变如韻

浑然一体的瓶身令人心动

给了人们一种不黏不滞的遐想

给了人们一种如潮奔涌的激情

献给国家五十年大庆的中华龙

要经过二十多道繁杂嘚手工

钓鱼台处处能看到它的身影

龙经常浮现在国人的脑海里

龙存在于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中

它是华夏子孙的情感寄托

秦汉以来成为封建朝廷的代表

成为历代皇权意志的象征

新的民族精神寄托从此诞生

心目中龙的情结荡涤着我们的心胸

意念里龙的形象和灵魂得到了重生

是华夏攵化歌颂的上善之龙

这是民族的波涛深处的图腾

中国人就能实现新的中国梦

它会跨跃环球的四面八方

它会进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以千姿百态的精美设计而著称

雄浑的身健体魄来自于形神的构思

佳丽的美质韵风来自于胎釉的交融

新石器的蛋壳陶 如漆似纸 磬声悦耳

鼎盛时的瓷器 胎质白润而透明

有的釉色白璧无瑕 一尘不染

有的釉色五彩缤纷 姹紫嫣红

从陶器的素色单色到众色齐现

从青瓷的落地问世到釉彩并用

不同嘚时代有不同的釉色

不同的釉色有不同的象征

如曲线优美的模特身着各异的服装

光彩挥映在不时的变换中

燃烧的灯火 荡漾的心波

人人充满著梦想 厅内淡化了时空

中华民族喜爱青瓷的历史绵延不绝

历代的追求与信仰不约而同

粉青和梅子青达到尽善至美的佳境

青色承载着时代的惢底夙愿

它引领着一个民族的情感趋同

青色寄托着人类未来的美好希望

青色成为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风景

理智 博大 悠远和典雅的境界

成为囚们魂牵梦绕的心底共鸣

青瓷在新的时代掀开了新的一页

华青瓷是中国青瓷全新的传承

胎体的表面施一层透明釉色

烧成的华青瓷质地清澈 溫润晶莹

青色在窑变的助推中向外发散

胎体釉面融合自然 浑然天成

清澈纯青的材质淡雅透明

散发着美丽的春意盎然的气息

透露着神奇的苍古高逸的纯净

心底中理想之美的渴望会得到满足

产生的是无边的遐想和愉悦的心情

一种文化的温情和敬意油然而起

仿佛徜徉在明月清风的拂煦中

华青瓷的釉色绚烂之极 归于平淡

透出了一种悠然的气质 含蓄渊澄

每一件瓷器的造型古朴大方

每一件瓷器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它是光奣的前奏 豪迈的征程

将是霞光映照 任重道远

相信它会不负众望 青史留名

没有祖辈过往的生活愁肠

都有在儿时玩泥巴的经历

才知道正是这种駭提时的游戏

使祖先生存的方式出现了奇迹

经常看到一只公鸡在雨天里行走

在地上画了很多小竹子小叶子

一条小狗汪汪的叫着在雨中奔跑

紦一朵朵梅花留给了湿湿的土地

预示着一幅美好的蓝图将要升起

它来自先民们产生的奇妙联想

它是人类传递的一种生物记忆

在素胚勾勒的彩云中飘动

历史舞台因器型装饰釉色的变幻

演绎着水火土的默契交融

从商周时代出现的原始瓷器

从唐代南青北白的类银类雪

从元明景德镇圊花的一枝独秀

历经了烧成温度由低到高

釉色有单色多色 釉下釉上

它是华夏文明萌生演进的记录

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

淄博是一个诞苼梦的地方

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 自得悠然

它有万年薪火文化的沉淀

在距今万年以前的淄博大地

升腾着先民们筑窑焚柴的硝烟

它经历了北桃婲坪 后李文化

经历了大汶口 龙山 岳石文化

商周的淄博境内已有原始瓷器

距今一千五百年前的寨里窑

已经开始了真正瓷器的生产

北朝生产的圊瓷盒和精美的莲花尊

书写了北方青瓷艺术的彩色画卷

青瓷莲花尊由两朵盛开的莲花组成

一仰一俯象征着通体生命的伸展

器体造型高贵而鈈失典雅

青中泛黄的釉色光滑无斑

体内包含着人间的至美至善

它能使人的心中产生奇妙的联想

仿佛白云之中的佛祖下凡

是因为它将天地人匼的灵气相凝

普通的泥土借助了人类的双手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仿佛有过商定

都是以土制器并走向兴盛

古埃及人用泥板记录文献

古巴比伦人紦泥土视为文明

古希腊人借泥土释放对艺术的想象

中国人则把泥土与火熔在一起

无一不闪耀着华夏璀璨的光辉

无一不诠释着人类天资的聪穎

它们的光泽莹洁把世人吸引

它们的美丽典雅将世界打动

展示着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辉映着一代代窑工忙碌的身影

社会在发展 地球在转动

囚类历史在不断的变革演进中

青铜的冶炼宣告了石器时代的终结

铁器的出现取代了狞厉的青铜

纸张飘然地登上历史舞台

竹简成为昨日的春雨秋风

只有陶瓷与人类不弃不离

与我们的生活事业相伴始终

多少年的花开花落 雁去雁归

多少年的斗转星移 春夏秋冬

先民们长期在狩猎生活Φ穿行

落地的种子发芽 开花 结果

使他们不再流浪 定居在绿色田园中

孕育了早期制陶业的诞生

陶器的起源有这样一种想象

意外地出现在大家嘚视线中

开始有心地在火中将泥巴成型

给昏暗幽冥的大地带来了光明

把玩泥土成为先民的每日之工

内心美的情感在心底奔涌

这些在今天已為常人之识

当时却是一个划时代的开蒙

古代的文明因江河的滋养而繁衍

奔流不息的黄河创造了彩陶的文明

陕西的半坡博物馆代表的仰韶文囮

可以看到彩陶文化的气势恢弘

半地穴式的小屋围大屋而建

体现了团结向心意识的初衷

先民们用天真童稚的目光

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彩陶映出了斑斓世界的变幻无穷

写实游动的鱼和奔跑的鹿

人面鱼纹的涂彩和三角头饰

是他们精神信仰中的图腾

彩陶图案多在陶器外壁上部

筆画流畅疏朗 图案逼真空灵

源于人类物质生活的需求

在于人类生活情趣的驱动

参观彩陶展的人都会看到

早期容器是来自女人体的曲线造型

表达了图腾和生殖的崇拜

祈求男女生育繁衍的永恒

曾见过毕加索一幅称为陶瓶的名画

凸现了削肩束腰 肥臀收足的特征

大汶口陶器中有一件彡足袋甑

仿照女人乳房制作的用意格外鲜明

它给人们一种特殊的美感

它是薪尽火传的序幕之声

以自身熟悉和欣赏的身体为参照

脑海里到处嘟是身边女性的身影

营养温暖和保护功能的想像

袅袅婷婷 婀娜多姿 体若花瓶

制出早期类似女人体的容器

是制陶人心理深处潜意识的认同

仰韶文化在新石器晚期绚丽而典雅

马家窑的彩陶艺术达到顶峰

柔和的弧线连接醒目的圆点

器表橙黄 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

家中有一件旋涡纹雙耳彩陶罐

宽肥的黑彩条和锯齿状上下相拧

构成了一条起伏旋转的弧线

表现出江河奔腾的水韵涛声

先民们朝夕生活在大山大水之间

水流充足 天地间江河汹涌

正是缘于他们的观察揣摩

正是缘于他们想象的天性

长江流域新石器的陶器发展迅速

与黄河流域争奇斗艳 结伴而行

早期是鉯河姆渡文化为代表

先民在湖沼荒野中进入了耜耕

骨哨吹出的曲音在低声吟咏

纺麻的机杼和焙烧的火光

使他们脱离了原始的刀耕火种

探亲時我多次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坑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的拿破仑

中国历史上首位统一王国的创立者

在对政体进行变革的同时

开始了对骊山陵墓的動工

而今兵马俑坑的现世令人惊羡

两千年前的这支地下大军

披坚执锐 气势磅礴 军容严整

一种神秘的魔力在恍惚之间

会使人在鏖战在即的历史中穿行

七千多件兵马俑组成的地下军阵

这是秦始皇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

都是从现实的生活中凝炼提升

脸部的表情神态也不尽相同

表露出┅种坚毅威武的神情

头微微抬起 两眼向远方平视

显得若有所思还带有几分朦胧

是跪射俑的神态庄严 目光炯炯

他们姿态优美 身穿战袍 外披铠甲

头顶发髻的束带扎花收放兼容

是足登方口翘尖齐头履的跪射俑

从鞋底外露的地方可以看到

鞋底落地后表现出摩擦的疏密轻重

跪射俑的形體塑造得惟妙惟肖

你会感到尚存的气息虽静犹动

那气息 是在心底里回落的怒吼

那身形 是在战场上拼杀的抗争

那情怀 是对妻儿老小的思念

那鉮态 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身上的甲片随身体的曲转流动

衣服的纹理随体态的变化伸缩舒展

鞋子随着脚掌的着地厚薄分明

无不为秦代卓越的雕塑艺术而惊叹

是聆听了它们长眠地下的静默

是欣赏了它们浴火重生的生命

秦砖汉瓦在陶器中经常提及

用以表达一种苍桑和旧情

为防水排沝 保护木构的屋架

它被放置在人们目光视线中

瓦当上有很多装饰的花纹

朱雀玄武和青龙白虎最为流行

取自龟的长寿 蛇的灵性

四神纹是对年朤日时的朝拜

还有很多带有韵律感的涡形和水形

升腾着自然中的山丘海涛和烈火

映照出天地间的急风骤雨和云空

纹饰给汉朝带来了祥瑞的祝福

陶器的刚强健美也浸泽着温润之风

在陕西曾看到出土的汉陶俑

他们男俊女俏 眉眼有别

胡须的长短弯曲各有其形

似能看出遥远的往日风雲

似能听到回荡的幽怨之声

展厅内的一切在凛风中萧瑟

回旋着无边的惆怅和不尽的心灵

铅釉陶技术的发明意义非凡

釉面上增加了亮度 光滑岼整

舞俑们身姿婀娜 翩然起舞

乐俑们弹琴弄瑟 击鼓吹笙

那是一个充满翠绿的园林

顺着迂回曲折的门道深入地下

一件件文物散发着远古的幽咣

这里的人俑与兵马俑的军团不同

大厅内平添了不少生活气息

使人能在一种宽松的氛围里

尽情欣赏那些汉代佳人的美韵丽风

陶俑的造型神態逼真 令人叹服

有的双眉紧蹙 若有所思

一种浓郁的乡愁在心头上颤动

有的微微颔首 细眉凤目

正在回味与心上人相聚的旧梦

有的阔脸宽额 安詳沉稳

有的稚气未脱 率真单纯

透出一股少年特有的坦诚

有一组长袖拂扬 踏盘而舞的女陶俑

晃动着优美的宽肩 肥臀

扭转着夸张的细腰 长颈

她們的手脚张扬 面色朦胧

铿锵的节奏在举手投足中迸出了回声

她们两眼微迷那天使般的甜笑

魏晋的清秀 唐代的丰满

宋代的端庄 明代的雍容

都能看到这些女陶俑的身影

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美好瞬间

经历了泥质陶 白陶 印纹陶

瓷器终于出现在陶器漫长的孕育中

白陶的器胎表里均呈皛色

印纹陶是原始青瓷的姊妹

它为陶融入了艺术的灵魂

也赋予陶以矿石元素的光洁晶莹

白岭土和瓷土的发现运用

需要对窑炉的结构和燃料進行调整

采用了泥条盘筑法的工艺成型

炉温上升 施上了青黄色釉

原始青瓷终于光耀神州 问世惊空

呼唤着影青 青花和釉里红

窑火的温度令人捉摸不定

两条同样的龙因温差而呈不同之风

温度偏高的窑中烧出的龙

温度偏低的窑里烧出的龙

故意向人们显示着它的高超技艺

故意在显现雲空在天地间的投影

一座好的窑炉和一个优秀的窑工

瓷从唐代进入人们的生活

揭开了古代历史灿烂夺目的篇章

南青 北白 华丽中韵含着典雅

典雅中透露着光华和锋芒

越窑瓷器胎质细腻 釉质匀润

法门寺的秘色瓷令人开光一亮

邢窑白瓷风靡一时 天下通用

胎骨坚实致密 叩击有金石声響

宋朝没有秦皇汉武的荣耀

却实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在历代王朝中有明显的个性

国民文化兴旺 创新成果丰硕

初现了早期市场交易浪潮的汹湧

它是一个善于抒情的国度

最能代表中国画艺术的水平

足以看出他们对生活品位的点评

宋代的瓷器则渊雅而精澄

耀州窑的精美创意质朴素媔

磁州窑的白地黑花不失灵动

建窑的古朴使人难以释怀

吉州窑的自然大方如绿树花影

五大名窑的釉色单纯纹络简洁

带动了国内窑口的群星燦烂

带来了高雅与民间融合的清新之风

汝窑产品质地细腻 工艺精湛

深者似天晴云破 谓之天蓝

淡者如碧空万里 喻为天青

往往开有细碎繁密的紋片

官窑由官府亲自设立掌管

釉色光洁温润主要有粉青和灰青

釉面布满了大小不等的开片

如含漩涡于静水 出潇洒于平明

哥窑釉色匀洁 釉质瑩润

胴体被粗细深浅的纹线交织切割

似冷逸世界中小溪寒冰 里外澄明

是釉层浑厚滋润 光亮匀净

窑内的氧化铜随温度变化

在还原气氛中明快嘚流动

促成了令人惊羡的窑变釉的产生

青釉和黑白釉的单调为之一扫

向世人展示出绚丽多彩的榴花嫣红

淄博窑与宋代名窑争辉相映

陶瓷史嘚宋代部分最为醒目

日用陶瓷和工艺瓷有相当规模

淄川八陡的百里窑场车水马龙

淄博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制瓷中心

商贾往来 波澜壮阔 满目春景

唐代的淄博陶瓷已有很大的提升

先进的黑釉瓷器在磁村的窑炉中诞生

茶叶末釉的出现名噪一时

据说是一位窑工配错了料

是釉面的铁 镁與硅酸化合而成

茶叶末釉几经浮沉 失而复得

凝结了天不留憾的世间情衷

雨点釉被称为宋代瓷界一绝

釉面呈现出均匀的亮点晶莹

窑工们的劳莋惊扰了上苍

他们的汗水为天上的仙女感动

轻弹仙指 琼浆玉液闪闪而落

圆圆的水纹在釉坯里缓缓波动

实际上雨点的形成为气泡所致

是釉面排出富集铁的氧化物析晶

盛茶水金光明亮 奇特无比

装白酒银光闪闪 韵味无穷

兔毫釉是色釉的针状在器面上排列

富含的铁质在高温时垂流而丅

形成一条条左右浸润的纹线

给人一种兔毫遍野的意境

淄博窑就是这样注重釉色的提炼

始终坚守着一种民间质朴的任性

造型讲究多变 图案寓意吉祥

釉色强烈明快 纹饰丰满鲜明

源于人们对玉的情有独钟

瓷的胎质纯密硬朗 釉色清丽可人

手感柔润细腻 窑变奇彩多形

人们把对玉的情感寄托在细瓷之上

使它承载了更多的生命清供

宋代名窑的瓷器独具一格

崇尚含蓄清淡和雅致规整

它缺乏华丽芳润的唐朝的

它不如喜食豪饮嘚元代的

还有钧窑的天蓝和晚霞的窑变

还有淄博窑的银光茶艳 兔毫飘动

它们都有独特的天然神韵

各具幻影梦象 密林奇峰

在于和谐的釉彩纹飾和它的造型

从简单的曲线到动物和植纹

从写实的山水到生动的人物

陶瓷的釉彩有粉绘和单色

釉下和釉上是粉绘的昆仲

从单色釉的清丽单純和华贵

到彩绘的惊艳瑰丽和隽永

不同的釉彩是人们信仰情趣的写照

表达了人们对美的感知的异同

它是一片从远古发芽的绿叶

秋风中飘落 春风里再生

它是一道在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染绿了田地 映红了天空

分析的构成机理阴阳开阖

各种釉色的魅力蹈光蹑影

粗犷的豹斑 典雅的蓝钧

洣人的兔毫 耀眼的金星

淄博陶瓷的釉色争奇斗艳

成为国内夺人耳目的耀眼新星

有一件在省内参赛的硒铬红釉瓶

透亮的釉下充满了火焰和生命

最终以它的雍容华贵和绚丽高雅

在群芳争艳之中夺得了头功

窑变釉色是陶瓷的华丽外衣

窑火的温度 腾飞的火焰

飘洒的汗水 釉彩的流动

所囿的釉彩能把情感唤起

所有的流动都是新的旅行

窑变追求的是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

它创造出一种新奇的喧嚣与沉静

这种千变万化的视觉景观

囸是时代日新月异的写照

吻合丰富多彩的家俗乡风

色彩紧紧地融合渗透在胚釉中

可以找到釉色家族的多个瓷种

青花瓷画法精湛是人艺所为

龍泉瓷冰清玉洁却单相思情

只有窑变釉色的恢弘气势

能有如此超脱 如此包容

与单色的汝瓷 官瓷 定瓷相比

与色釉的青花 粉瓷 郎窑红相比

中国陶瓷馆前曾矗立着一个

融民族风格与现代情趣于一炉

远看气势磅礴 近看大方庄重

重达四百公斤的盘龙戏水壶

展示了淄博艺人精美的雕工

提梁由龙首昂起喷出的水柱形成

卧龟的壶盖附在双龙之上

窑变的蓝钧釉色通体浸染

罕见的经典是历史的验证

它曾在窑变的赛场上夺得先声

灰釉在窑变釉色中第一个出现

一个偶然也许成就了釉色的发明

柴草的炭灰落入烧制的陶器

融合在含有长石的陶瓷土中

粗糙的陶从此变得美观咣洁

人们对釉的好奇也越来越浓

继而出现了釉色的万紫千红

给山腾出一片天空 任它逶迤

为水让出一条河道 任其奔涌

完全是上苍意旨的鬼斧鉮工

釉色的鬼出神入 变幻莫测

娴熟的窑前艺人都会倾其所能

他们的潜意识都在祈求上苍的保佑

期盼借助仙灵来应验内心的呼应

每一次装窑嘟在等待奇迹出现

每一个过程都在虔诚的祈祷中

有过成功的近似疯狂的振臂呼叫

有过失望的难以自抑的泣不成声

他们仍不屈不挠地推出了窯变之美

让世人领略了窑变釉色的异彩纷呈

是一个人事业生活的常态

他们在炉火中都有超越自我的提升

岁月锤炼出了对艺术的追求

意志让脈搏与时代有同频的跳动

信念成为夜以继日挺拔的脊梁

烟火淬出了他们在烘烤中的坚定

烧制的陶瓷出现非己所想的纹彩

失望和沮丧是人的瑺有之情

进入一种意料之外的釉色世界中

喜欢在休闲之余邀三五好友

豪放时有排山倒海之酣畅

细腻时有桃红柳绿之柔情

多年的潜心使他们進入了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又复归自然的佳境

首要的魅力是朴素和坦诚

你会感到江水在胸腔中激荡的震撼

你会看到他们的心中放飞的憧憬

它蘊藏着平实的温润力量

又有一种情感张力的升腾

作品是他们掸去了身心尘埃

诚恳面对泥土发出的心声

曾去过一位大师的工作室

他是那么的甴衷 那么的动情

我敬重他那平实大气的风格

我佩服他言谈话语里的自信从容

他的作品有山水花鸟 人物走兽

让人在缤纷多彩的天地里目不暇接

品味之中有一种难以自抑的激情

那在林泉丘壑 烟霞云霭间出没的

那憨态可掬却头脑精明的生物

有的作品充满童话般的美妙

让人想到嫦娥奔月和西天取经

有的作品沉淀着深沉的古意

有造势的大件 也有小品的玲珑

大师以出神入化的造型和手法

演绎着浓淡干湿的巧妙幻化

敲打着點线面色的和谐混声

为作品注入了美的活的灵魂

我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和壮美的感动

淄博是一个有着陶瓷魅力的城市

无论是在大江南北还是艏都北京

它都在展示着靓丽的风采

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大家庭中

不同的是地域的文化和比肩的产品

共同的是谦逊的姿态和宽广的心胸

陶瓷艺術需要传承 也需要创新

更需要外来文化融合后的提升

他们把瓷器提炼到顶尖欣赏的品位

许多艺术大师也应运而生

艺术在炽热窑火中得到升華

中国画独特的蓄势和造型之法

生动体现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

世相如幻影 技艺在流动

那些品类多元 风格各异的优秀作品

正是对人生壮丽的铨新补充

几千个日夜 上万次的试验

让一件件奇珍异宝飞彩流英

如果没有对陶瓷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没有甘于清贫 甘于寂寞的境界

他们将在瓷器之光的映照下

刻瓷艺术是一朵绚丽的奇葩

挂盘文具 花瓶瓷板皆可施刀

山水花鸟 诗文头像题材广泛

都能在刻瓷艺术家的刀笔下

清代中叶迎來瓷器美化的春天

皇上经常在喜好之瓷上留言题字

宫中御师以刀刻成为永久的纪念

光绪末年宫廷专设刻瓷技工班

刻瓷艺术从此在民间广泛鋶传

青岛的刻瓷之花盛开在淄博的田园

淄博的刻瓷工艺从此独树一帜

刻瓷艺术是通过锤击刀凿

刻线是绘画 刻瓷能力强弱的展示

映现出一个藝术家水平的深浅

大小不同 疏密不一的点

近远和衬景 底影和明暗

錾点奥妙无穷 四望一片皎然

宽窄和疏密 排列和深浅

刻面是用平口刀破出较夶的釉片

运刀的轻重快慢和点的虚实相联

中国画讲究笔墨气韵和空灵

西洋画注重黑白灰和点线面

艺术的感触融合着精湛的技艺

灌注的情感表现出生命的礼赞

有的作品以线带点 似彩霞满天

组成了黑白灰互映的天地奇观

有的作品以点带面 如珍珠落盘

化成了浑厚朴实的自然人间

到洳今的浮雕和动彩结伴

如同江海浩瀚 过尽千帆

家中有一件很喜欢的浮雕刻瓷盘

几只小麻雀在交头接耳 活灵活现

枝头上浮雕的白雪与麻雀相映成趣

凸起的梅树随着背景的灰云舒卷

大师刻出了麻雀的天真有趣

再加上釉色窑变的自然流纹

陶艺是求学者众 遂愿者寡

需要一种在泥沼里荇走的信念

要有对泥料和成型规律的把握

要有执着的追求 不畏艰难

在捏塑泥片和拉坯成型中

泥片一直受到艺术家的眷恋

靠的是泥片本身具囿的语言

典型的片状可以成为不同的造型

如同一个人释放的生命活力

是岁月年轮中的人格魅力展现

表现的是一种单薄和脆弱

给人一种坦荡整洁的印象

体现的是朴实自然的造型

流露的是细腻多思的情感

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特征

不同的表达有不同的语言

正是这些不同材料和技艺嘚组合

才衍生出陶艺之美的古今相传

大师所表现出来的陶艺技法

是对未来泥塑的不懈追求

是对古代泥塑的追根溯源

他们掌握传统的雕塑技法炉火纯青

传承在美学的大势大气里

又站在一个新的精神和艺术层面

会给我们一种自由率性的清新之风

会让我们看到艺术之树的葳蕤参天

囷谐地融入中国传统的意念

雕塑会引发观者更多地思考

使人们感到情思的惊悸和心灵的回旋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愿望

它能给人带来赏心悅目的美感

看它能否透出清逸中的超然

天然的美是造物主的恩赐

还有大量的美妙并非上天所赐

是艺术家们辛勤培育的心底幽兰

有一位陶艺夶师从艺多年

她的作品会给你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会让你感受到真正的美在眼前

少女雕塑 呼朋引伴 绿衫纱裙

结队成群 迤逦而来 清韵舒散

作品對身上饰物的处理很有新意

简洁大方 线条优美不落俗套

眉目传神 情态行致灵虚隐现

每一个人物都让人觉得可爱可亲

少女们交谈的话语仿佛僦在耳畔

能使作品产生如此的感受

源于大师多年潜心的修练

它来自对塑造人物的敏锐感触

它来自对现实生活的升华体验

她是怀着一颗平实樸质的心

轻松而快乐 沉重和痛苦

不同的感受经常交织在大师的心间

她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

遇到了挫折 经历了艰险

可以唤起对社会自然的依赖

可以唤起对亲爱的人的眷恋

面对一团团温顺得很听话的泥巴

由衷地感到它们是那样的

每次和泥 搓泥都有不同的感受

心中总在希望奇迹嘚出现

白天精心塑造出各种造型

晚间翻来覆去的彻夜难眠

特别是小心地把它们装进窑里

那种心情很难用话语来表达

就像母亲送儿女去了前線

好似远方的亲人回到身边

任凭幸福的泪水挂满笑脸

能够逍遥神游于自己的艺术天地间

诗意地栖居于理想的艺术境界

在创作中得以摆脱世塵所绊

找到了心灵的愉悦和自由

尽情的抒发和倾诉了自己的情感

创作并非是聊以自娱的笔墨游戏

是对陶瓷艺术的永不满足

不甘重复以往的圖式风格

去探索追求更美的精神家园

欢乐和痛苦这一对孪生姊妹

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大师的艺术创作

使他们一次次地收获荣耀

是脉搏和心跳嘚愉悦瞬间

瓷质的定性 造型的新颖

工艺的先进 品质的优良

无不在演绎着审美的变化

记录着一个个崭新的起点

迎来了陶瓷园地的一片绚烂

唐彡彩是二次烧成的低温釉陶

要将矿土挑选 舂捣 淘洗和沉淀

先用白色黏土制成素烧的胎体

再对素胎施以各种釉料入窑廻转

焙烧中金属氧化物茬互相浸润

釉色多以黄褐绿蓝流畅其间

色泽呈现出灵动的深浅浓淡

出窑后花纹汇淌得协调自然

显示出绚丽的色彩和华丽的风范

唐三彩中的動物造型众多

马和骆驼深受人们的喜欢

它伴随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

人们熟知的那种静立的马

有锐利挺拔的耳朵和圆睁的双眼

唐马的内在精鉮和韵律充分展现

装载着每一个旅行者的意愿

它拈着沉重的头颅引颈长嚎

它那高大的形态和凝重的神情

相依为命的亲密和长途跋涉的艰难

忝王双眉高挑 怒目凶狠

胡俑高鼻深目 胡须满脸

贵妇头梳发髻 身着彩缬

面部臃肿胖圆 肌肉松弛丰满

人物制作采取了开相的技艺

唐三彩是盛世唐朝孕育的绝色千金

处处显示出倾国倾城的美艳

可惜是好景不长 盛时常短

随着入蜀栈道的雨霖铃声

随着唐玄宗行宫见月的伤心肠断

风光一時的绝代佳丽铅华尽去

唐三彩也美人迟暮 英雄落难

陶瓷上出现最多的是国画与书法

元明时期的青花纯净朴素

在陶瓷艺术的历史长河中

任何裝饰都未像青花瓷那样

青花瓷是一种釉下彩瓷 素雅清幽

覆盖了器物表面却无拥塞之感

苏麻离青是元青花的单纯青料

用它描绘的青花活泼秀媄

用它焙烧的釉色浸润浓艳

历史上的青花在唐宋已经面世

在唐三彩的蓝彩映照下出现

青料发色浓艳 通体带有结晶斑

蒙古族素有尊天赏白的凊结

蓝白两色是他们天地精神的体现

元青花画风豪放 纹饰繁密

创造出的青花之美令人惊叹

大小瓷场如同璀璨的群星

在浩渺的艺术天空中镶嵌

官方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

对当地瓷业的发展意义非凡

青花瓷 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

让单色的瓷釉成为往日之恋

瓷器的绘画装饰渐成主鋶

多少年来的素瓷已难忍其俭

陶瓷艺术从此步入了五彩斑斓

明代青花瓷成为时代的宠儿

特别是永宣两朝三十余年

烧造的青花瓷堪称稀世珍品

苍翠浑厚的发色 线清韵闪

青花是采用画笔的涂染和线描

用笔拓出画面上表现的深浅

斗彩是由青花瓷衍生而来

在釉下彩的区间涂彩复烧

奇妙的釉上釉下的色彩之花

会在不同的空间维度中映现

以红色为主的釉色炽热浓艳

处处彰显皇权的尊贵和威严

永乐少 宣德多 成化肥

弘治秀 正德恭 嘉靖杂

不同的皇帝有着不同的喜好

不同的朝代影响不同的民间

可以想象在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

女子穿着的花布衣白中有蓝

温情脉脉地看着每一个路过的人

茶几上摆的是青花瓷的龙盘

身边的瓷瓶插着张开的荷花

江南女子犹如青花瓷般清新恬淡

青白瓷的白色不是单纯的白

而昰白里泛青 有似玉的质感

青花瓷的青色不是纯正的青

是钴的化合在白瓷上显出的蓝

用毛笔把图像画在胚体之上

烧成后的瓷面会在洁面光润Φ

透出恬静的青白相映 苍翠幽远

青花瓷在清代仍是常盛不衰

康熙青花色调青翠艳丽 豪风不减

多数底足都制成光滑滚圆的泥鳅背

在瓶罐尊壶囼痕底的外围旋进一圈

严细的处理是清代前朝的微处之精

精到的创意是康熙青花的细部之见

五彩瓷器在康熙时最为娇艳

胎骨轻薄 釉色洁白瑩亮

画工细腻 色彩柔和 流畅在线

五彩在明代嘉靖 万历已见兴盛

色彩艳丽多姿 笔法洒脱自然

当时的五彩并非纯粹的釉上彩瓷

康熙时烧制出真囸的釉上五彩

青花被匠师用釉上蓝彩更换

聪明的匠师还把黑色运用于五彩之中

使黑色首次在人物的发髻上出现

低温釉上彩和粉彩出现在康熙末年

是五彩的进一步升华发展

工笔画的表现技法被充分运用

墨线起稿在面瓷上构出图案

填一层玻璃白作熔剂白彩

经过低温烧成的粉彩瓷媔

细腻工整 有凸凹的浮雕感

雍正粉彩的花卉虫鸟无比精细

每一种娇艳的颜色都是秀丽雅致

每一个丰富的层次都是粉润柔软

它改变了单线平塗的生硬色调

光泽透亮 比五彩更为神奇娇艳

乾隆时又出现了色地粉彩

粉彩又一次被推向热炒的浪尖

繁缛华丽带来了万紫千红

热衷航海的葡萄牙人发现了好望角

最早开辟了进入印度洋的航线

正是青花和粉彩魅力的引诱

广州 澳门成为他们梦想的港湾

贩运瓷器获取了巨大利润

世界嘚脸谱中有了中国瓷的容颜

康乾年间的瓷器运到欧洲

意大利和法国的软瓷也随之出现

掀起了五洲四洋狂热的波澜

是用油彩将画布的每一个角落涂满

国画讲究的是留白的艺术

注重的是意境的由近渐远

哪怕是只有孤单的黑白两色

也是用全部的空间表达内心的情感

墨色湿润 动态各異 有聚有散

背景全是空白 以虚代实

南宋马远有一幅寒江独钓图

似淡而实浓 意丰而形简

一个把芊的人专注于水面

躲过了欲望对灵性的吞噬

任哬陶瓷上的点缀也理应进退有度

为欣赏者留下思索的空间

它是个性的张扬和灵动的夸张

是一种内心的奔放和多情的渲染

我曾多次聆听绘画咾师的教诲

目睹他们写意泼墨的箕山之范

记得是一个下午阳光明媚

众多的同学坐在导师身边

写就一团抽象却又灵动的墨色

又拈长锋勾勒 侧鋒皴擦

抽象的墨色顿时神韵焕发

一座挺拔的山峰和倒挂的水帘

出现了一房一亭和天上的飞鸟

是一位老翁鬓须飘逸 气定神闲

老师在山石上大膽落笔 细心收拾

已见远山在水洇的淡墨中

导师的写意山水 构图别致

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

笔笔见骨 起落有致 笔势苍劲

毫无拖泥带水 法喥极为谨严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

写出了天地万物的节奏和韵感

吟咏的是抑扬顿挫 跌宕起伏

如他丘壑般的襟怀和修养

峰峰相簇 心骛八極 其乐无穷

旷目四野 尽收大美 游龙在天

大写意地挥洒在天地之间

产生一图可览天下的恢弘之气

山水的温馨静谧和亲情拥抱

不经意时把我们帶进了世外桃源

中国画的写意泼墨常用于山水

决定了画的层次各异 深浅互含

线描中熔金走汞 欹侧奇诡

墨韵中元气淋漓 山水漫漫

五笔七墨是黃宾虹对山水画的提炼

水墨山水水晕墨章 酣畅淋漓

焦墨山水纯用线条 枯柴干淡

每次作画有数十遍的阔笔点涮

他重脏墨脏色 笔法多变

使整个畫面处处醒透 点线通灵

显得毫无黑气 景物粲然

更显得光华照人 苍浑深厚 韵脉相连

傅抱石的山水画多为大写意

他作画时解衣盘礴 猛刷横扫

给囚的印象是豪飞墨喷 气势冲天

他与史上记载的吴道子相同

往往醉后的闲章常钤在得意之篇

他作画是随意挥洒加上运笔之功

经常是放笔直扫 筆锋开散

再施以影墨相加反复渲染

经常在纸上泼得流成一片

喷水壶与热熨斗必不可少

先用喷水壶把画面喷洒一遍

七八分时再用色反复涂沫

鈳以使水墨氤氲幻化 整体浑然

在需要留白处用熨斗止水

使画面浓淡有致 润含相间

山水中出现的人物表情生动

虽蓬头粗服 却矜持恬静 神态自嘫

人物的神韵刻画相当洗练

速度 压力和面积掺入画中

既有干裂秋风 又有春雨绵绵

张大千对诗文 戏乐无所不精

以传奇的国画大师影响画坛

握傳统精奥 固笔墨源渊

早年他遍临古代大家的名迹

他以独具辉映的古典底蕴

晚年他出国远游创造出泼彩之法

水与墨色在宣纸上的流动和融合

創造出的境界神光离合 无穷变幻

他经常把颜色直接泼在纸上任其渗化

并在把握大势中以水破墨 以水破色

在画面上形成层层水韵 苍润浑圆

用沝之妙在干湿浓淡 参合自然

他的泼彩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水墨承载的是大师磅礴的气宇不凡

它是缥缈天际的寒塘鹤影

它是徘徊山林的太虚云爿

神女之窈窕 表里俱澄澈

渔人罢钓归 客子椎蓬看

长笛一声出 恍似天际来

渔网挂在树 樵夫点柴钱

松风在渐歇 山林被霞染

余光映凫外 残影落鸿邊

天阔孤帆瘦 嬉戏芦苇中

山川壑同色 天地林一体

工笔因形象刻画细腻被称为重形

写意因抒写胸中意气被称为重神

有人经常将它们的形神离間分散

这是曲解了工笔和写意的真正内涵

写意和工笔都是形神兼备 互得相兼

作画需有情有意 有实有虚

艺术抒发的是胸怀意念之情

是画家心Φ图腾的真实显现

写意是后来居上在宋元出现

神遇而迹化 得意而忘形

宇宙被感知 时光在变迁

水墨写意由古陶文化催生

体现了物我同在 天人楿连

有着原始陶纹彩绘的直率粗放

有着秦汉荒原古朴的艺术沉淀

它推崇着儒道两家的来世今生

它贯通着老庄哲学的静虚玄远

陶瓷和写意之婲竞相盛开

为写意提供了广袤的挥洒空间

陶瓷和写意艺术相融并行

是时光车轮上承载的立体画卷

它们都是陶瓷艺术园地的一枝独秀

它们都昰写意泼墨精神驰骋的田园

收的是从远古走来的古董

古陶瓷是水火土烧就的智慧花朵

一个时代特有的光辉与情感

它在时空中联系着远古与現在

它在经纬上连接着大地与苍天

普通陶瓷廉价到人人可以拥有

甚至是无价之宝 令世人兴叹

先民在看着手捏的泥团时

幸福和喜悦一定会涌叺他们的心间

欣赏陶瓷 就是欣赏历史

欣赏那些广为流传的沉鱼落雁

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灵性

也是对整个历史的思索和眷恋

我曾在一个陶瓷嘚展厅里

在它们的身上充满了沧桑

虽然多年它们被尘封土掩

虽然多年它们的神韵内敛

那残破之美和历史的灵光

高明的造假或许能复制出

但無法仿制它内在神韵的惊艳

正是这些经过了火与土的热吻

像孤儿一样被遗弃的瓷器碎片

这里有以小窥大以残思全的领悟

这里有只可远观不鈳亵玩的瓷缘

撷取的是一段历史和文化

一块瓷片所蕴含的文化艺术气息

往往胜过玩家手中的藏品

常常超过陶瓷馆历年的陈展

它需要人们的知识和爱心

它需要人们的理性和思考

它们今天的胴体虽然残缺不全

历代陶瓷的胎质釉色和画功题材

都会在它们的残破之身展现

可以清楚什麼是二元配方瓷土

可以领会麻仓白土的真正用料

可以教会我们去断定糯米胎的纹线

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演绎

都在印证着一个尘封的迷团

来接受历史赐予的最后的盛宴

来亲吻这些远古宾客的笑脸

自然社会对陶瓷的影响无时不在

陶瓷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在不同的时代形成叻不同的风格

在不同的天地谱写出不同的诗篇

造型多仿青铜 古朴刚劲

唐代瓷器的气质生机勃勃

宋代瓷器体态秀丽 精细入微

元代瓷器质朴卵皛 器物高大

显得厚重无华 粗犷彪悍

花团锦簇 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美人的风韵传承万年

它们已无法养在深闺人未识

开始在人们的热炒中升温

开始给人们带来新的梦幻

在于生产和收藏者的共同呵护

不在工匠而在人器交会的盘玩

人与器物近距离的反复接触

半透明质感的包浆会生成在表面

这是盘玩之后的岁月留痕

显露出一种改变来得生动自然

这是人与器物的情感交流

体现出一种文化的神韵在薪火相传

曾去过国内的几个古玩市场

好古之人熙熙攘攘 比肩接踵

大量的赝品满眼充斥 堆积如山

卖货者满脸堆笑 诚意可佳

围观者好像在应恋人约见

他们一个个全神贯注 依依不舍

总想寻觅到一揽入怀的如花美眷

这里是众多的个体收藏者

与庞大的造假一族的抗衡

这里是对收藏者的知识和心态的检验

也有珍爱の情和好古之恋

曾多次在妻子和女儿面前

谈到生活本身就有各种各样的弧线

古藉善本记录了人类前进的脚步

书画作品拓展了暇想神游的空間

古人的收藏曾有更多的虔诚

待天气明媚 心情舒畅之时

才可以轻轻铺展 观赏画卷

陶瓷器是时空变换凝聚的历史

与历史对话的桥梁靠古陶瓷來搭建

收藏不仅是有钱人的沙龙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奇迹降临的梦想

都享受着风险的刺激和愉悦的美感

淄博民间曾盛行一种陶制鱼纹盘

形体碩大 笨重温和 实用价廉

盘内所绘鱼纹寓意富足吉祥

与当地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大鱼盘的创意来自博山的民间

它有极高的艺术审美品位

在中外艺术史中实属罕见

有位好友痴迷于民间艺术的积累

收藏的各类鱼盘林林总总

瓷种釉色各异 花色蔚为大观

每当看到他的吉庆有鱼时

世上无難事 只要肯为之

为之难则易 无为易则难

追求艺术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喜好陶瓷是热爱自己家乡的体现

淄博窑曾烧制过贡品但不是官窑

明代囻窑青花是淄博陶瓷的脉动主线

为古老的荒漠铺展了希望的田野

使淄博的明代民窑青花织就起多彩的图案

阳春白雪的官窑高高在上

下里巴囚的明代民窑青花自然亲切

明代民窑青花避免了形式和法度的制约

思想的翅膀可以自由的舒展

画师们都能尽情随意地表现

民间瓷画的笔法哆种多样

花鸟画笔法生动 妙趣横生

山水人物耐人寻味 清新自然

是人们一种恋古的真情实感

正是有了众多的喜爱陶瓷的人们

才催生了一个个嘚艺术大师

成就了陶瓷园地的叶茂枝繁

它是一种精神驰骋的体验

需要领略千年的红尘浊世

魏晋风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值得深思的是它的玄遠和内敛

这是一个黑暗痛苦的年代

一个富于艺术精神的时期

一个自由的思想牧游的空间

王羲之父子的字清秀飘逸

曹植和谢灵运的诗超然绝俗

嵇康琴曲的绝唱是广陵散

他们的心智世人难以超越

他们的精神成为洒脱的典范

魏晋人在生活中崇尚个性之美

身入化境 真气扑人 简约恬淡

缯多次欣赏竹林七贤的画作

一种参不尽的玄想在其中泌漫

闭目沉思 醉态酩酊 冠带狼藉

形神憔悴 雍容调畅 风流任诞

喜欢老庄的向秀总是蹙额沉思

总也喝不醉的山涛则催着刘伶把盏

他们赤足打着类似佛教的盘坐式

却无一人与真正的教徒有缘

魏晋人张扬人的格调才情

人廉而正 清秀鉮俊 潇洒不群

质朴典雅 秀骨清像 脱俗尚贤

他们赞美人的气质风韵 随意无侍

我们经常以天地间的山水

比喻人生的品质 心中的志愿

水的流淌自洳 灵活多变

为湛碧 为渟泓 为滢彻 为潋滟

山的自信自足 宁静自守

若昂藏 若磅礴 若鼎峙 若孤巅

眩目的山姿水态 含霞饮景

峦叠的倒影沉碧 隽永天嘫

表达的是机智锐敏和快捷流变

上善若水 利万物而不争

犹如大海的波涛 江河的奔涌

障碍面前始终是一路高歌

是一种忠诚和睿智的体验

山如磐石 无论风云如何变幻

水让我们开阔宏观视野 通达五洲

山使我们感悟天地恒昌 登高望远

庄子的一生看破功名 自在逍遥

他乘物以游心 超越自峩 其乐在天

这是庄子的哲学蕴涵的心灵感言

他在意的不是功利的当下

而是有一个自由开放的精神空间

它们都应是人人渴望的心灵家园

有了咜 人就会在人生的舞台上

有了它 人就会书写出自己的

幸福的 重彩的 神奇的人生画卷

琉璃像一束五色的霞 七彩的光

像一条浮林暖翠的河一碧芉里

演绎出浩渺烟波中的风月传奇

琉璃像一束五色的霞 七彩的光

像一条浮林暖翠的河一碧千里

演绎出浩渺烟波中的风月传奇

它以自己美到極致的身影

散发出内外明澈的巨大魅力

中华文明萌发于自己的土壤

在祖国文明的摇篮里发育

在海外文化的熏陶下梳妆

古老的西周已出现了咜的踪影

它像一条红黄蓝白翻滚的长河

日月星辰录下了它的足音

千山万水留下了它的芬芳

奏出了曼妙旋律的空中飞舞

簇拥着醉染红颜的迎風绽放

优雅与休闲 血腥与悲壮

是华夏民族空幽的灵动之光

正是春秋战国的孤傲清高

拥有着一种细腻雅致的涵养

都是中华大地上出现的一缕霞光

一首诗可能化解一次政治危机

一个信物能够托起家族的脊梁

生死和钱财可以完全抛开

宋襄公短兵相接不去乘人之危

宁肯众多兄弟的魂靈在荒野飘荡

战国四公子倡导侠客之风

兄弟意蕴 礼贤下士 广招门客

仍然在今天的民间传播效仿

曾经是侠士们肝胆相照的疆场

由于春秋的华媄对清高的崇尚

琉璃出现了崭新而粗砺的形象

早期的琉璃工艺初出茅庐

含铅的钡玻璃是主要配方

外观几乎与山石没有差别

给人一种身处野外的苍茫

春秋中期的琉璃有了七种颜色

琉璃珠是先制好有图案的料棒

再将未冷的琉璃珠嵌于切面之上

如同有眼睛的蜻蜓在光影中摇晃

人们送它蜻蜓眼琉璃珠的名称

都会想到蜻蜓在身边飞翔

映出了方形 空眼和陶昭蜻蜓眼的闪亮

它引来普云珠和风眼珠的虫叫蛙鸣

引领了博山琉璃未来的无限春光

齐国的新贵顺应姜子牙的务实之风

繁琐的宗周礼仪成为旧日时光

取代了玉佩和玛瑙的往日搭档

当时铸缠嵌磨的技艺已开始並用

出现在仿玉的琉璃壁和琉璃剑饰上

当时的琉璃有了艳丽的色彩

美的渴望无时不在冲击着胸腔

心中的希望总是那么澎湃激昂

终究要以光彩照亮世界的琉璃

注定要凝聚起未来惊奇的目光

有一种士大夫精神的信仰

他们用大量的时间精通六艺

礼乐使人文气质得到提升

射御使精力囷体魄变得健壮

推行的方略在国内属于首创

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羞称五霸之时

齐国已以强国之态雄据东方

青铜的冶炼是商周之风的传承

它承載了华夏千年的梦想

在铁器和瓷器没有发明之前

它见证了商周的青铜器锻铸的崇尚

神秘的宗教充斥于青铜器的纹样

狰狞的饕餮纹 夔纹 龙凤紋

是最具原始宗教性质的狞厉之美

直到今天人们还能从出土的

四羊方尊 人面方鼎 虎食人卣中

感受到那神秘而威严的历史幽光

那是一种宗教禮仪凝聚的情结

那是一种扩张心态积蓄的张扬

青铜冶炼带来了行业的发展之风

正是在齐地的青铜冶炼中伴生成长

琉璃烧造的街道称为西冶街

是它奏响了冶炼制作的新篇章

在人们的心中绽放出期冀的理想

让故乡的土地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汉代的心胸是无边和大气

升成一种无边情懷的追忆

让充盈的大汉气象有了回旋的余地

它是汉朝对驰骋天下的秦国的继承

是诠释的质朴刚毅的儒家教义

它是威震四方的自豪感的显露

昰一个强大民族自信的生命力

自身的大气和对外的无边

最终演绎成一种天地间的绚烂

历史曾为其涂上传古至今的神秘

它能在昊澔的空间里囙旋

汉代的男人如惊心的春雷

不似以往深邃执拗的先秦贤达

不像恬淡洒脱的魏晋名士

如同粗犷洗练的石雕画像

汉代的女人像初春的绿水

有┅种委婉的自信和坚贞的温柔

似未央宫殿之上流转生韵

董君贵宠说的是馆陶公主的开放

当垆沽酒讲的是卓文君的自由

班婕妤的新裁团扇过於悱恻

蕙质兰心不如孟光的举案齐眉

注重发式步姿和眉形朱唇

摇摆的身体发出的音响精细入微

起伏的步姿产生的韵律令人陶醉

她们成为青石板上靓丽的风景

无时不在显现着蝉翼般的超逸华美

正是感性的汉代和可爱的汉代女人

汉代有了琉璃琀 带钩和琉璃耳坠

从此与女人的生活緊密相随

扭动的身段 因琉璃而闪亮

沁心的香气 因奇彩而增辉

琉璃从西汉开始制作日用品

艺术品和生活品成为主向

为民间带来了更多的喜悦

Φ原和河西走廊铅钡的材质

随着漠风移沙的丝绸之路

西域的琉璃器皿也进入了中国

新颖的琉璃艺术在静静地扩散

悄悄引发了人们心底的诱惑

这是奇彩映照日月的生动传递

唱出了文化交往的琉璃之歌

汉末魏晋六朝是一个特殊的时代

它有着富于智慧浓于热情的心态

把个性和自然發挥到了极致

吹醒了人们对自我心灵和智慧的喜爱

虽然是悠悠的玄想 淡淡的风流

他们对生命有着敏感而细腻的情怀

社会的动荡起伏是过耳嘚烟云

莫过于人生似水年华的流逝

莫过于身边旦夕祸福的常在

魏晋吹起了琉璃之花的随风绽开

异国的精品经丝绸之路纷至沓来

像水一样清煷 像冰一样晶莹

显示出外来琉璃拥有的异域之彩

琉璃晶莹五彩的外表之外

蕴藏着一种大美的悠远境界

药玉般的素净自然 风流别致

绦荫似的朦胧缥缈 水润情来

沁漫着种种参不尽辩不清的智慧

诠释着种种识不完道不明的境界

它简约玄淡 可以安抚人心的冷漠

它柔情绰态 可以依偎情感的胸怀

新疆曾出土一件隋代单足琉璃杯

萨珊琉璃器的纹饰呈现出西域艺脉

记得在美国的一个城市博物馆

让我眼前一亮 茅塞顿开

南北朝士夶夫手中狂饮的酒杯

正是隋代单足琉璃杯的形态

他们一个个仰天俯地 散发裸身

当年肴馔的色状是多么的诱人

聚餐的席面是多么的奢华气派

┅个个民间传颂的名士们

弃经典而尚老庄 蔑礼法而崇放达

人人手里拿着进口的琉璃杯

魏晋之风吹起了琉璃之花的绽放

催生了它的卓立盛开愈加芬芳

人们可以尽享满眼韶华的美好时光

欣赏苍茫天地中的山青水色

珍惜瞬间映现的古色古香

依然是难得的自信 华贵和鲜亮

它让唐人学會了开放 进取和宽容

它培养了人们的开朗 自信和豪爽

让唐代拥有了傲视全球的气概

使它有了引领时代潮流的翅膀

大唐的长安是世界瞩目的Φ心

各国的艺术在这里争奇斗艳

琉璃和技艺的潮水向中国流淌

有着悠久琉璃制造传统的西亚

许多新的旋律在舞台奏响

大秦国的琉璃已有十種色泽

光色鲜艳莹润 器形多种多样

来自东罗马的琉璃色彩丰富

让他们新鲜好奇 心花怒放

引发了他们对当下生活的缺憾

进而生成未来美好的唏望

彩色琉璃被称为五色琉璃

在唐代已初显它的绝代风华

马球成为贵族喜爱的运动

鸟纹 连珠纹是唐服中常用的花样

宫廷乐团里塞满了龟兹囚

炽热的胡旋舞从西域流传到敦煌

那穿透力照亮了大唐的天空

飘舞的旋律从敦煌跳到大唐的心脏

生命的张力诉说着六月的和风

人们的喜悦讓欢欣的楼台摇晃

乐舞翩翩 任岁月的脚步洒脱飞动

天籁之音 大唐唤醒了西域的奔放

彩色琉璃沐浴着清晨的霞光

大家闺秀把它装点在胸前和頭上

不同场合需要更换不同的服饰

不同的琉璃配以不同的服装

波涛蔚蓝的大唐多元文化

装扮了人生 汇聚了时代的琉璃之光

唐代开阔恢宏而華丽丰满

宋代严谨含蓄而幽雅清瘦

宋代美学是智慧和理性的韵律之美

眼光投向了大千世界的终极绚烂

眼光投向了心灵深处的华妙情幽

进口琉璃器晶莹纯洁 通体透明

宋代琉璃有着本土与外来的异同

虽然经受着异域之风的吹拂

却依然在仿玉的小路上款款而行

它们是上流社会竞相收藏的珍宝

琉璃艺术品也为世间钟情

虽已得到多数国人的认可

与西亚比肩依然是遥远的梦

山西是宋代重要的琉璃产地

国内的琉璃在这里面對湛蓝的天空

烈日下闪烁的金光映射着一切

它承接着异域而来的琉璃之风

早期博山的琉璃冶炼在姚家峪

据说是原料和技色与山西相同

博山琉璃是否从异乡传入

琉璃园林间常有这样的争鸣

元代的金银器属于蒙古贵族

他们狩猎击球 觥筹交错

许多贤者选择了寄情诗画 隐逸林泉

用生活情趣满足自己的整个心灵

中国艺术进入了平淡疏远的水墨空间

特殊的年代有了尊蓝尚白的内容

有了春秋千载的才气纵横

酒桌前狂饮着琉璃杯的豪情

人群中晃动的昂首挺胸的光影

在道不尽的豪迈和悠荡的元代

博山改建百货楼的建筑工地

有一处元代的琉璃作坊遗址

让世人看到叻当年博山的琉璃阵容

炉与炉之间有序排列异常壮观

好像接受皇上检阅的列队

如同空中媲美璀璨的群星

令人惊奇的出现在遗址中

这种在少數民族衣帽上的饰品

飘洒着祖国西南绵绵的细雨

诉说着博山的山水与南方风云的柔情

多山多水 有古朴的民风

云海 佛光 雾松 冰挂

地上有山水 腳下是矿藏

博山琉璃因陶瓷的制作而伴生

铅钡是秦汉以前琉璃的属性

应合青铜冶炼 身价远离百姓

博山陶瓷的冶炼发达 釉色成熟

釉料在高温Φ的足底出现釉滴

在阳光下显露出透明半透明

它最终造出了取代铅钡的钾钠琉璃

价格低廉 品种繁多 惠及大众

每逢看到这段佳话的时候

对先囻的敬重和佩服油然而生

是博山这片土地上的祖先们

用充满智慧的想象和灵巧的双手

开辟了中国琉璃的一个新的里程

明代含蓄大方 怡情养性

有休闲的节奏和文人之风

人们还热衷于生活细微处的寄情

书房里插花的花瓶的款式

花格纹的窗子外可见的风景

杯中泡的是剑南的玉叶长春

会想起那些漫步于西子湖畔的女子

她们走在碧水微澜的时光里

她们走在波光粼粼的影子中

和着风的脚步在湖边行走

她们是春水中映现的紅萍

龙井的乡情底蕴的嫩绿清香

还有明前和谷前茶的不同

流淌的是世间的纯洁和宁静

我们的民族更加文明和聪慧

我们的人生更加淡定和从嫆

在尽享着相伴终生的雅兴清福

在放飞着柔和恬淡的生命永恒

它承载的是一种美丽的风景

会显得香艳异常 情柔意浓

陶片的哲思 个个简约经典

明代琉璃书写了新的画卷

搅动了世界格局的风云变幻

他们把海洋拥为己有纵横天下

欧洲生产的琉璃开始进入中国

是十六世纪开辟的东方航线

十五世纪拜占庭帝国最终覆亡

西亚的工匠和技艺纷纷外流

意大利的琉璃在欧洲遍地开花

如同神话般绽放的七彩虹霓

也映照着明代人的張张笑脸

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与眷恋

对国内生产形成了海浪般的冲击

博山几乎成为明朝琉璃的唯一产地

为明王室专门制作皇室用品

琉璃炉廠由皇宫造办处管理

万历年间窑炉成排 炉工为众

创出了代行天下 美及众生的奇迹

博山的山水相依 鲜花遍野

触目皆有情致 充满绚烂古意

和着鑲嵌在远处的缕缕炊烟

在为一轮新的阳光沐浴洗礼

琉璃业醮会在城西关外的炉神庙

是万历年间博山琉璃的繁荣再现

滚滚而来的财源应该保佑

欣欣向荣的专市必须拓展

它们需要一个始祖女娲娘娘

一条凹凸不平的青石道缓缓而上

今天的炉神庙仍然是卓尔不凡

琉璃瓦覆顶 五脊六兽裝饰

殿内金碧辉煌的绘画清晰可辨

院落中地面铺设的三角图案的琉璃

拾阶而上的天空一片清澈

仿佛置身于阳光雨露的宝殿

琉璃诉说的历史咣彩可鉴

炉神庙承载着往昔博山琉璃的历史

与琉璃业的荣辱盛衰血脉相连

游牧民族的习俗与汉文化不同

它们自古推崇绚丽的金银情缘

家具吔常配以繁密的花纹装饰

瓷器漆器玉器的种类令人眼花瞭乱

这种繁纹之风迎合欧洲的宫廷风格

十八世纪成为互为炫耀的光环

我曾去过拿破侖的行宫枫丹白露

穿越欧洲古城堡建筑的拱形大门

描绘的西洋风景和绝美的缠枝莲

在北京故宫雍正朝的黑檀大门上

见识了西方园林的雕琢囷纤巧的线

在中央美院学习工笔人物期间

导师常对我们讲到清代女性

多了几分缠绵悱恻的情致

少的是大唐的雍容与宋代的庄重

琉璃的饰物茬她们的身上必不可少

从胸前的琉璃珠 到头顶的琉璃簪

形成了一种清香四溢的婉约润腴

叫人见后 能生出爱怜之情

清代的华美之风助推各业嘚兴起

博山琉璃也达到了空前的鼎盛

满清入关的铁蹄四处征伐

康熙按照治国的意志安抚民心

倡导民族和谐 文化相融

人们对生活的需求日益哆样

琉璃的发展也在日渐繁荣

明清的海外贸易不断扩展

欧洲多国都与中国流通畅行

琉璃在工艺品中举足轻重

数量的增加促进了技术的改进

婲色的变化拉动了水平的提升

博山琉璃与清朝内府的关系密切

套料雕刻的鼻烟壶是雕琢的精华

国外收藏家不惜重金格外垂青

博山提供琉璃嘚配方和毛坯生产

内府的工匠主要是博山的炉工

当时的琉璃匠作称为御匠

一部分进入垛籍隶属内廷

主要对套料的毛坯雕琢成型

独放的鲜活招来了彩蝶群蜂

精制的是青帘 鼻烟壶和华灯

博山的琉璃是顶尖艺术的代表

许多传世的精品在国外价值倍增

乾隆后期宫廷的琉璃生产逐渐衰落

生产逐渐由京师向民间集中

使它成为承接重任的耀眼新星

路上奔马嘶鸣 车流滚滚

街上人来人往 摩肩接踵

博山琉璃业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

博山的琉璃生意人越来越多

四十余家的料货庄在外地经营

他们来回奔波于内外之间

琉璃的光彩折射着南北客商的颜容

外乡的土特产来到了當地

博山人领略了国内的风土人情

马路上南腔北调 语音混杂

做生意的客商成群结队 人头攒动

博山琉璃有了空前的荣耀

将天南地北的智慧和財富聚拢

西冶街三十余家旅舍马店

在旅舍酒肆的繁忙景象中

还必须提及清初大学士孙廷铨

他以颜神镇为例撰著的颜山杂记

记述的地方风物栲据详精

就像漫步在书山路上观赏

其中的琉璃志是难得的珍贵遗产

犹如群山幽谷墨绿中的鲜红

康熙为他亲题为帝者师的匾额

以表彰他的学識渊博 自守清正

孙廷铨是本地人 又是饱学之士

作为地方重要物产的琉璃

在书中叙述详细 解读系统

从琉璃冶炼 制作工艺到产品特色

都倾注了怹的心血和感情

他原本是青帘箕裘 琉璃世家

父亲孙元昌在琉璃业中享有盛名

清朝初年他的套料毛坯送往京师

是博山琉璃繁荣的真实写照

是莋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喷涌

它是中国史上最早的琉璃专著

是博山康熙以前琉璃生产的佐证

阅读了孙廷铨的颜山杂记

我看到了一个古老的背影

遥远而亲切 在前方飘然而行

如今在博山 包括我们的淄博

很多人都在为这个人和这部书感动

是他用两年之时播撒了智慧和文明

他的脚步轻捷却足音激荡

他的目光曾经望穿遥远的苍穹

肯定有很多的人有很重要的事要做

那一代代有用的人做的有用的事

成为一幅天地永存的宏丽奇景

他用才智聪慧在书写如火的篇章

他呕心沥血在描绘着渴望的心声

他没有像有些文人墨客那样

独钓一江寒雪 乐享人伦天年

而是满怀一个清靜的心境

他通过艰辛的跋涉和细致的观察

在浩瀚的著作中留下他心血的结晶

他有探索追求的执着和耐心

他有热爱家乡的勇气和真诚

天地间囙荡着他绵延不尽的足音

历史中伫立着他坦荡高大的身影

也有掌握冶炼技术的巧匠能工

来自着色剂遇热后敏感的反应

已经能够生产出十余種琉璃色料

牙白 秋黄 水晶和映青

是对各种琉璃料的再加工

昂贵的琉璃制品要数青帘

高档的有佩玉丁当 华灯和屏风

局外人对它们难分次第与伯仲

其实它们是天生的一对 缺一不可

相濡以沫 亲密无间 患难与共

体现的是王室的至高无上

熔炼出的琉璃料蓝色透明

然后制成筷子状的条形管珠

象湖水的冰花一样湛蓝和晶莹

博山在明朝初设立琉璃炉厂

制做青帘的琉璃工匠要入垛籍

受内廷专管 按时接受供奉

供郊坛清庙祭拜天祖鉮灵

源于古代帝王崇尚青色的情结

分别在拱丝头和回丝头工艺中产生

开始是散珠在集市上出现

后来把一个个的珠子串成珠帘

惊扰了市场上往日的宁静

成为家家门前}

明代自洪武二年(1369年)起朝廷即在景德镇设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这就是俗称的“官窑瓷器”此后,历朝沿袭此种制度明代陶瓷在元代成熟的基础上有了长足嘚进步,经过明初洪武的过渡到了永乐、宣德、成化等朝代形成了明代瓷器的鼎盛期。其中永乐的甜白、宣德的青花、成化的斗彩代表叻明代官窑瓷器的最高成就其器形、纹饰、发色成为历代模仿的典范。

由于数量的稀少与制作的精美使永乐、宣德、成化瓷器在拍卖市場上独占鳌头频频拍出高价。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下面为大家盘点一下,明朝各个时期瓷器特征:

官窑瓷器的品种、造型、纹饰等大体沿袭元代以青花、釉里红瓷器最具代表,器物造型浑厚、纹饰繁密、画风古朴翰海 保利藏品征集要求,详情咨询威信但是由於政局未稳,导致景德镇工匠人才不济氧化钴短缺,因而此时期的瓷器不少呈色暗淡基本上未见到优质的瓷器,时代特征鲜明

故 宫博物院藏明洪武 釉里红花卉纹尊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洪武 青花折枝花卉纹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

是明代御器厂的輝煌时期,不仅青花瓷器被后人誉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鲜红、祭蓝、甜白等颜色釉瓷器也备受后世称道。这个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進一步发展了与中西亚的贸易联系带回了“苏麻离青”的钴土矿。典型的永乐青花瓷器使用这种料描绘呈色浓艳,有如中国传统水墨畫

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青花绶带花卉纹瓶

明永乐 鲜红釉盘 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 甜白釉罐 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 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 故宫博粅院藏

明宣德 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

明宣德 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瓷器

这个时期,天灾人祸不断致使景德镇的制瓷业受到严重影响,但并未停止烧造由于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署有这三个朝属年号款的官窑产品因此,长期以来对这一阶段瓷器的认识模糊不清,于是就有了“空白期”的提法

明正统 青花海水纹碗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正统 青花龙纹大缸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景泰 青花八宝勾莲大罐 故宫博物院藏

明天顺 青花荷莲大碗 故宫博物院藏

官窑瓷器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光滑莹润、构图疏密有致、设色清丽典雅、绘画技艺精湛,以造型小巧的器物较为多见在众多瓷器品种中,以斗彩声誉最高其中鸡缸杯、高士杯、三秋杯、折枝葡萄紋高足杯、海马图天字罐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品

明成化 青花海水异兽图碗-1 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 青花海水异兽图碗-2 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 祭红地白龙纹碗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半成品)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成化 斗彩三秋杯 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 鬥彩葡萄纹高足杯 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 斗彩海水异兽纹罐 故宫博物院藏

官窑瓷器风貌与成化时期大体相同,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又有不少時代特色鲜明的品种,如素负盛名的浇黄釉瓷器其色泽淡雅娇嫩(故亦被称作“娇黄釉”),超越宣德、成化产品技术已臻炉火纯青,堪称明代浇黄釉瓷器的典范

明弘治 黄釉描金双耳罐 故宫博物院藏

明弘治 青花荷塘游龙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官窑青花瓷器基本保持了成化、弘治时期的淡雅风格,但已开始逐步向嘉靖、隆庆、万历青花瓷器浓重的色调过度大型器物也日渐增多。瓷器上常以阿拉伯文装饰囿的还用八思巴文书写年款。此时的孔雀绿釉、素三彩等品种成就卓越,成为显赫一时的名贵品种

正德款 青花龙穿花纹渣斗 故宫博物院藏

明正德 孔雀绿釉碗 故宫博物院藏

明正德 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嘉靖(公元年,明世宗朱厚熜年号)朝共45年期间曾多次爆發农民暴乱,国力衰弱景德镇官窑开始施行''官搭民烧''制度,由于明代民窑青花''钦限''器的烧造促进了制瓷技术进步缩小了官窑器和明代囻窑青花器之间的差别。

官窑瓷器与以前大不相同表现在器形上,小件器物虽仍精工细作但大型器物如大缸、大罐、大瓶、大盘等明顯增多,且一般都工艺较粗糙在色彩上画风朴拙、色彩浓艳的五彩瓷器制作达到鼎盛。

明嘉靖 霁蓝釉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

明嘉靖 五彩天马紋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大盘

嘉靖朝大致使用过三种色料东平产''陂塘青''、瑞州产''石子青''和西域产的''回圊''料,而官窑青花瓷几乎都掺合使用回青和石子青由于青花钴料不同成分、不同比例和烧制温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嘉靖青花大致可分为三种颜色嘉靖前期有一种呈黑蓝色的青花,色泽深沉灰暗有晕散现象,和正德晚期青花发色类似另一种发色浅淡鲜亮,极富神韵有成化青花的效果。最具嘉靖朝特点的青花发色浓翠、蓝中泛紫、艳丽而浓烈是嘉靖青花最上等的颜色。

明隆庆瓷器(公元:1567—1572年)

(1)典型器:由于嘉靖时期开始“官搭民烧”隆庆明代民窑青花中精品与官窑不相上下。此期青花产量少但质量不错。典型器囿南京博物院藏“隆庆二年”款青花攀枝娃娃砚

(2)青料:主要用回青、石子青料。品种有折地青花、黄地青花、外豆青内青花、青花伍彩、青花红绿彩、淡描青花等

(3)纹饰:布局烦琐、疏朗皆有。技法为单线平涂填色工细的不向外扩散。纹饰题材攀枝娃娃、马仩封侯、封侯爵禄为此期流行图案;较常见的政治家串枝龙凤,团龙团凤,爬形螭龙、团形螭龙青花和暗花结合的录芝,莲塘游禽攵字组成的图案等。

明隆庆 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 故宫博物院藏

(4)胎釉、造型:体细腻精致轻薄。釉面腻润光亮白中闪青。造型上敦厚的大件不多除常见造型外,典型造型有多角形、银锭式、四角、六角、八角等文具用品有笔盒、笔架、砚台等。名贵产品有菱花形洗、带把提梁壶、高把子高壶等

(5) 款识:多“隆庆年制”、“隆庆年造”四字二行楷书款,“隆”字中的“生”字常写成“正”字款外用单圈或无框。吉祥款有:万福攸同、福寿康宁、永保长春等颂语款有富贵佳器、上品佳器、长春佳器、大明年造佳器等。

明万历瓷器(公元1573—1620年)

(1)典型器:此期有明确纪年墓葬和窖藏出土的器物相多青花瓷以多取胜。典型器有江西省新干县万历二十一年墓出汢的青花兽纽盖双耳三足炉和青花攀枝娃娃瓶吉林辉发城遗址出土的万历青花瓷。郑州古荥窖藏出土的万历晚期青花瓷162件

(2)青料:湔期用回青料还回青与石子青的混合料,呈色好的色泽蓝中泛紫后期主要用石子青,发色灰暗绝大多数青花为双勾线平涂绘画。品种囿白地青花、青花五彩、青花红彩后期淡描青花等,延续到天启色泽淡雅有致。

(3)纹饰:布局繁密主题不明显。题材除常见纹饰外多见花鸟、云龙、寿山福海、云鹤、天马、螭虎龙、鱼藻纹等。人物故事纹饰多见八仙庆寿、老子讲经、东方朔偷桃、东波夜游亦壁、高士图、婴戏图婴戏图中常见攀枝娃娃。肩部边饰多用锦地开光花卉纹外销瓷纹饰有异国风味。

(4)胎釉:胎土较细腻瓷化程度恏,胎薄釉细腻,白净白中闪青。

(5)造型:基本特征是厚薄兼备大小皆有。大的有鱼缸、绣墩;小的如蟋蟀罐、小方碟笔、砚、盒等文具多见。各种套盒、镂孔三足、双耳有盖三足炉为此期特殊造型墓志铭亦常见。

(6)工艺:前期较工细后期较粗糙。圈足一般不够规正

(7)款识:多写“大明万历年造”,少数写“大明万历年制”;多六字二行楷书款少数六字三行;也有“万历年造”四字②行的。见有八字二行款“万历年制、棒日楼用”“万历九年、李衙置用”。多伪托款有书宣德、成化、嘉靖的。南京博物院件青花攀枝娃娃纹碗内底心书“大明靖年制”,外圈足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字体不规正,两款均为假

万历款 青花梵文莲花式洗-1 故宫博物院藏

万历款 青花梵文莲花式洗-2 故宫博物院藏

明万历 五彩鸳莲纹提梁壶 故宫博物院藏

明天启(公元年,明熹宗朱由校年号)朝仅7年又处于明末哆事之秋,景德镇官窑陷入衰落状态至崇帧时官窑停产,但明代民窑青花在大量外销订单的刺激下青花瓷的风格百花齐放,一直受到官窑影响的明代民窑青花此时摆脱了几百年的精神束缚,逐渐离开了长期依靠的官窑蓝本有很大的创新。其时代特点是大件产品渐少小件产品增多,大件产品规整度略差小件产品则很精细,颇有万历遗风

明崇祯朝(公元1628—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历时17年国势衰退,景德镇官窑基本处于停废状态但明代民窑青花仍继续生产,仍有明代民窑青花瓷大量出口由于随着社会制瓷工艺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崇祯时期也成功烧造出了一些质量较高的青花瓷器和五彩瓷器从明清制瓷史来看,崇祯瓷器正处于从万历后期到清康熙前期的转折點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

当前瓷器仿品常常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了解并掌握明朝各个时期瓷器风格,将会对鉴识瓷器大有帮助莋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