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年份是怎么来的从1919到1971,这两个年份对中国的年份是怎么来的到底代表什么有什么共同点和历史意义

     大家好我是执念斩长河。今天講述的是莫里斯·威尔克斯的获奖之路。1967年第二届图灵奖颁布给他表彰他为第一台存储程序式电子计算机EDSAC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杰出贡献看完本篇博文大家可以收获的是:

  • EDSAC对诺贝尔奖的贡献
  • 如何描述一个语言翻译系统?
  • 威尔克斯所描述的计算机未来

     威尔克斯1913年6月26日出生于英國中西部的达德利从小对无线电波感兴趣,对组装收音机有特殊的爱好为学校的广播站制造过一些设备。1931年他进入剑桥大学的圣约翰學院 .193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卡文迪什实验室。在这里完成了“关于甚长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的研究并以此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与1938年10月取得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而硕士学位是在其博士学位获得前的年初取得 。之后他在实验室中收到关于冯诺依曼的EDVAC设计書并展开了自己对EDSAC的研究,在试运行期间完成了一系列关于诺贝尔实验的任务
     学过概率论的同学应该都能明白,Fisher在统计学的地位它茬创建方差分析的时候拿来一个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当程序员编出程序输入EDSAC很快就得到了结果。包括帮助1962年诺贝尔生物学奖肯德烈分析X射线图片、帮助1974年诺贝尔物理奖马丁·里尔分析天文照片。EDSAC的作用是真的不容小觑啊
     EDSAC的工作原理用到了很多新的技术和概念。比如:“宏指令”“变址““微指令”“子程序””高速Cache”等等所有这些都为计算机体系结构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977年时,他还提出了一个语言翻譯系统叫做“语义原语系统”,这个系统利用字典处理输入文本中各个单词的各种不同的意义字典中的定义利用了80个语义原语,共分5類即实体类、动作类、情况类、修饰类以及类型指标。利用原语构成的一个重要有点是允许信息冗余有利于表达信息关联。后来有人為其提出从属理论降低原语使其达到实用性目的

  •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程序设计》
  • 《剑桥CAP计算机及其操作系统》

     威尔克斯在获奖发表演說中设想计算机的未来预见到硬件与软件的结合、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结构的重要作用其至谈到了可移植性的问题。那时1967年还没有1978年的程序设计哟!果然是大佬!最后来张图灵奖威尔克斯镇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年份是怎么来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