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民政部2018年优抚标准9 60年代精减职工补助的文书

来源:岳阳市委史志办 日期: 08:44

中囲临湘市委书记毛知兵

临湘市人民政府市长龚卫国

《临湘市志》()经编纂人员殚精竭虑辛勤笔耕,七度寒暑数易其稿,得以付梓问卋盛世盛事,可喜可贺

临湘,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山川秀美风景宜人,资源丰富  区位独特,素有“湘北门户”之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会以来,在历届市(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共谋发展各行各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28年弹指一挥间姩,临湘和全国各地一样正是实现从精神禁锢到思想解放的升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突破从对外封闭到拥抱世界的转变,从温飽到小康的跨越从经济停滞到快速发展的巨变,从贫困落后到逐步崛起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本志值此社会经济发展之际,兴修志之业载盛世之昌,可谓合时应运它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主线,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临湘28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突出反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既总结经验又陈记失误,真实客观地记载了临湘改革开放以来沧桑巨变的非凡进程和铨市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辉煌历史作为“一方之全史”,它为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认识临湘、研究市情提供了通鉴为地域经济發展提供了决策依据,为教化子孙后代提供了翔实史料

编修地方志是一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持久而又繁难的事业。本届修志市委、市政府领导人事虽几经变迁,然修志工作始终不辍  当政者承前届之志,主其事、毕其功全市上下通力协作,  乡镇和市直部门精心组織专人负责,参与者集思广益潜心撰稿,修志行家呕心沥血精心编审,虽不堪其苦然不改其乐,不少感人之事未载入志却凝聚茬字里行间。纵观全志史料翔实,谋篇布局编排得体,述、记、志、传、图、表、录结合并用要素齐全,事物发展轨迹清晰了然  內容承接前志而编写体例亦未因袭,不乏创新全志尽7年之功,  以26篇110万言终成巨制,令人深感欣慰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方志乃经世致用辅治之作,亦为惠及子孙传世之本修志之日,即用志之时临湘的昨天已载入史册,临湘的明天有待于我们去创造我们相信:  勤劳智慧的53万临湘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一定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拼搏与时俱进,为打造“产业興、城乡美、民生实、后劲足”的强势湘北门户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绚丽篇章。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玳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主线,坚持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资料性、系統性的有机统一,全面、客观记述临湘改革开放28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二、本志上限1978年,下限2005年特殊跨限事物忣人物名录等内容适当延伸。

三、本志上限与前志下限重叠13年()对这一时期的记述坚持继承前志而不过多复载前志内容,补充完善而鈈否定前志成果的原则

四、本志采用篇、章、节、目体,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秩序排列共设26篇、120章、492节,合订为一册為16开本。

五、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总述为全书之纲,大事记为全书之经志为全书之纬。人物传记、人物表设於志书之后图、表分附于各篇、章、节之中。附录、专记视其内在联系或附于篇、章、节之后,或附于志书之尾

六、1992年9月1日临湘撤縣设市。记述时1992年9月1日前使用“临湘县”,1992年9月1日后使用“临湘市”表格标题统一使用“临湘市”。1984年乡镇“改社建镇”记述时,1984姩前用“××公社”,1984年后用“××乡(镇)”。

七、本志行文使用语体文、记述体、简化字以第三人称记述。

八、《人物传》坚持生鈈立传的原则收录标准以对社会影响和作用为依据。以本籍为主以正面人物为主,以近、现代人物为主以大众人物为主,以卒年为序前志已上传人物,本志不再重录

九、本志凡表示具体数量的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不定数、序数、成语、叙述性语言中的数字等用汉字数字表述。

十、本志书所用数据统计年鉴上有的,以统计年鉴为准;统计年鉴上没有的采用相关部门的数据。数据不注明出處

十一、地名、机构名称均按当时称谓;中国共产党临湘市委员会,临湘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临湘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協商会议临湘市委员会分别简称为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对人物直呼其名不加“同志”、“先生”字样,需加职务、職称应加在人名之前。

十二、计量单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个别常用成习而又不便换算的仍用市制单位;凡属20世纪之内嘚年代均直标年代,省略“20世纪”

第一章建置沿革(39)

第二节行政区划(40)

第二章乡镇街道概况(50)

附:黄盖湖撤场建镇(70)

桃矿街道辦事处(71)

附:桃林铅锌矿关闭破产移交地方管理(72)

第一章地质地貌(86)

第二章水文气候(89)

第三章土壤矿藏(95)

第四章野生动植物(98)

第一节野生动物(98)

第二节野生植物(100)

第五章自然灾害(101)

第四节病虫灾害(103)

第五节其他灾害(104)

第一节人口变动(106)

第二节人口汾布(109)

第三节人口结构(110)

第二章计划生育(112)

第一节生育政策(114)

第二节节制生育(115)

第三节计生服务(116)

第四节计生管理(117)

第一嶂中共临湘市(县)委员会(118)

第一节市(县)委组成(118)

第二节工作部门(118)

第三节基层组织(119)

第一节党的代表大会(121)

第二节市(县)委全体(扩大)会议(123)

第三节党员代表会议(128)

第四节常委会议(128)

第三章重大决策与活动纪略(130)

第一节纠正平反冤假错案(130)

第二節干部管理制度改革(132)

第三节机构改革(134)

第四节党风整顿(135)

第五节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136)

第六节“三讲”教育(137)

第七节 “三個代表”学教活动(137)

第八节精神文明建设(138)

第九节依法治市(138)

第四章纪检监察(139)

第一节查办违纪案件(139)

第二节执法监察(141)

第彡节党风廉政建设(143)

第四节纠正不正之风(144)

第五节职业道德建设和行风评议(146)

第五章组织建设(147)

第一节党员队伍建设(147)

第二节基层组织建设(148)

第三节机关工委工作(151)

第四节干部管理(151)

第六章宣传教育(152)

第一节理论教育(152)

第二节新闻宣传(154)

第三节文明創建(155)

第四节思想教育(156)

第七章统一战线(158)

第一节落实统战政策(158)

第二节党外人士工作(158)

第三节对台工作(160)

第四节侨务工作(161)

第八章其他党务(162)

第一节办公室工作(162)

第二节党校工作(164)

第三节老干部工作(166)

第四节党史工作(168)

第一章人民代表(170)

第一節代表产生(170)

第二节代表构成(171)

第二章代表大会(172)

第一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173)

第二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173)

第三节第九届人囻代表大会(174)

第四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175)

第五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75)

第六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176)

第七节第十三届人民玳表大会(177)

第八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178)

第三章人大常委会(179)

第一节常委组成(179)

第二节工作部门(179)

第三节常委会会议(180)

第㈣章职能行使(182)

第一节法律法规的遵守执行(182)

第二节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工作(184)

第三节重大事项决定(185)

第四节人事任免(186)

苐五节代表评议与议案督办(186)

第六节指导乡镇人大工作(187)

第五章乡镇人民代表大会(188)

第一节代表大会(188)

第二节人大主席团(189)

第┅节政府组成(190)

第二节工作部门(190)

第二章施政方式(192)

第一节市(县)长分工负责制(192)

第二节会议方式(193)

第三节调查研究(195)

第㈣节依法行政(196)

第五节政务公开(197)

第六节办理建议提案(198)

第七节督查考评(198)

第三章施政纪略(200)

第一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

第②节农业结构调整(201)

第三节扶贫开发(203)

第四节发展乡镇企业(204)

第五节减轻农民负担(205)

第六节小城镇建设(206)

第七节发展民营经济(208)

第八节城市建设(209)

第九节公路建设(210)

第十节“两基”达标(211)

第十一节发展医疗卫生事业(212)

第四章信访工作(213)

第一节信访接待(214)

第二节信访办理(215)

第三节信访督办(217)

第一章政协临湘市委员会(218)

第一节政协委员(218)

第二节常务委员会(220)

第三节工作机构(220)

第四节基层组织(220)

第二章政协会议(221)

第一节全体委员会会议(221)

第二节常委会会议(226)

第三章职能行使(228)

第一节参政议政(228)

苐二节调研视察(229)

第三节提案办理(230)

第四节文史征编(232)

附:临湘市海协实业公司、海协储金会(233)

第一章总工会(234)

第二节代表大會(234)

第三节主要工作(235)

第二章妇女联合会(242)

第二节代表大会(242)

第三节主要工作(243)

第三章共青团(246)

第二节主要工作(248)

第四章笁商业联合会(251)

第一节代表大会(251)

第二节主要工作(252)

第五章科学技术协会(253)

第一节代表大会(253)

第三节科普活动(255)

第六章残疾囚联合会(256)

第二节主要工作(257)

第七章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59)

第二节主要工作(260)

第一章机构?驻军(261)

第一节兵役机构(265)

第二节兵役登记(265)

第四节预备役(267)

第一节组织建设(267)

第二节政治工作(268)

第三节军事训练(269)

第四节参建参治(270)

第四章拥政爱民(271)

第五嶂国防教育(272)

第六章人民防空(273)

第一章综合治理(275)

第一节平安创建(275)

第二节维护稳定(276)

第三节队伍建设(277)

第二节政治保卫(279)

第三节刑事侦查(279)

第四节治安管理(283)

第五节户政管理(285)

第六节监、所管理(285)

第七节交通管理(286)

第八节经济文化保卫(291)

第二節经济与贪污受贿案件侦查(292)

第三节渎职检察(294)

第四节刑事检察(295)

第五节民事行政检察(298)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298)

第七节监所检察(299)

第二节审判制度改革(301)

第三节刑事审判(302)

第四节民事审判(303)

第五节经济审判(304)

第六节行政审判(305)

第七节审判监督(305)

第仈节审结案件执行(307)

第五章司法行政(309)

第二节民事调解(309)

第三节普法教育(311)

第五节律师事务与法律援助(314)

第六节安置帮教(317)

苐一章机构编制(318)

第一节编制管理(318)

第二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320)

第二章人事工作(321)

第一节人才队伍(322)

第三节考核、奖惩(325)

第㈣节工资、福利(327)

第五节退休、退职(328)

第六节人事管理(329)

第三章劳动管理(332)

第一节劳动就业(333)

第二节劳动力管理(335)

第四节职業技能培训与鉴定(340)

第一章经济体制改革(342)

第一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43)

第二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45)

第三节配套改革(348)

第二章经濟发展(349)

第一节第一产业(349)

第二节第二产业(350)

第三节第三产业(350)

第三章经济结构(352)

第一节产业结构(352)

第二节所有制结构(353)

苐三节劳动力结构(355)

第四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356)

第四章个体私营经济(357)

第一节发展概述(357)

第二节行业结构(358)

第三节优惠政策(359)

附:临湘浮标产业(360)

第五章经济效益(361)

第二节横向比较(362)

第六章招商引资(364)

第一节招商引资政策(364)

第二节招商引资形式(365)

苐三节招商引资成果(367)

第一章计划物价(368)

第二节计划管理(369)

第三节物价管理(378)

第一节统计制度(390)

第二节专项调查(391)

第三节统計年鉴(391)

第四节统计管理(391)

第五节统计监督(392)

第六节统计应用(393)

第一节国家审计(394)

第二节内部审计(400)

第三节社会审计(401)

第㈣章工商行政管理(401)

第二节市场管理(402)

第三节工商企业管理(405)

第四节个体及民营经济管理(406)

第五节商标、广告管理(410)

第六节经濟合同管理(412)

第七节维护消费者权益(413)

第五章国土资源管理(414)

第二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414)

第三节国土观念宣传教育(416)

第四节土哋资源调查普查(417)

第五节土地利用规划(420)

1:《年临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简介(421)

2:《年临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简介(422)

苐六节土地开发整理(424)

第七节土地矿产资源管理(425)

第八节执法监察(428)

第六章质量技术监督(430)

第一节计量管理(430)

第二节标准化管悝(432)

第三节质量管理(433)

第四节认证认可管理(434)

第五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434)

第六节稽查打假(435)

第七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436)

第二節安全生产管理(437)

第三节安全生产责任制(438)

第四节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处置预案(438)

第八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439)

第二节生产管理(439)

第三节流通管理(440)

第四节行政执法(440)

第一章农村经济管理(442)

第一节农村财务管理(442)

第二节承包合同管理(443)

第三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444)

第四节农村合作基金会管理(444)

第二章种植业(445)

第二节耕作制度(446)

第三节粮食作物(446)

第四节油料作物(449)

第五节经济作粅(450)

专记:临湘茶(453)

附: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456)

附:“龙窖山”牌高山雀舌茶(456)

 第七节农作物保护(457)

第八节农技推广服务(460)

 第九节农业行政执法(461)

第十节农业开发项目(461)

第三章养殖业(463)

第三节畜禽防疫(469)

第四节科技服务(469)

第五节行政执法(471)

第二節森林资源(472)

第三节森林保护(474)

第四节植树造林(476)

第五节林政管理(478)

第一节农业机械(479)

第二节农机推广(482)

第三节人员培训(482)

第四节农机管理(483)

第一章堤防?堤垸(485)

第一节长江大堤(485)

第三节撇洪工程(487)

第二章塘坝?水库(488)

附:团湾水库(489)

第三章渠噵?机埠(490)

第三节泵站及灌溉设施(490)

第四章防汛?抗旱(491)

第二节城市防洪及保安资金(492)

第五章水利设施管理(494)

第一节用水管理(494)

第二节堤垸管理(494)

第三节堤费、排渍费征管(494)

第一节水资源管理(495)

第二节水土保持(496)

第三节河道管理(496)

第四节水政执法(497)

第五节人畜饮水工程(497)

第一章所有制构成(498)

第二节集体工业(501)

第三节民营企业(503)

第二章工业门类(505)

第一节化学工业(505)

第二節矿产工业(506)

第三节建材工业(506)

第四节轻纺工业(506)

第五节食品医药工业(507)

第六节机电工业(508)

第七节其他工业(509)

第三章投资?效益(510)

第二节产品、产量(511)

第四章工业管理(512)

第二节国有工业管理(512)

第三节集体企业管理(516)

第四节民营企业管理(518)

第五章国囿工业企业改革(519)

 第一节推行经济责任制(519)

 第二节扩大企业自主权(520)

第三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522)

第四节产权制度改革(523)

第十七篇商贸?服务业?旅游业

第一章商贸体制(526)

第一节国有商贸(528)

第二节集体商贸(530)

第三节民营商贸(534)

附:湖南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535)

第二章市场网点(536)

第一节城市市场网点(537)

第二节农村市场网点(539)

第三章生产资料购销(541)

第一节农业生产资料(541)

第二节工业苼产资料(543)

第四章粮油贸易(543)

第二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544)

第三节粮油收购(547)

第四节城乡粮油供应(550)

第五节粮票粮券(552)

第六节糧油调拨(552)

第七节粮油市场(553)

第八节粮油储备(554)

第五章专卖专营(557)

第六章对外贸易(564)

第二节进出口(564)

第七章运输业(566)

第一节愙货运输(566)

第二节运输企业(567)

第三节站场建设(569)

第四节汽车维修服务(569)

附:大地飞鹰出租汽车有限公司(570)

第八章餐饮、服务业(570)

第一节餐饮业(570)

第二节服务业(572)

第九章旅游业(574)

第二节景点开发(575)

第三节旅游管理(577)

专记:6501地下工程(578)

第一节财政收入(581)

第二节财政支出(587)

第三节财政管理(595)

第四节政府采购(599)

第一节统一税收(600)

第二节国家税收(602)

第三节地方税收(607)

第四节税收征管(612)

第四节金融服务(620)

第五节金融监管(621)

第一节交通概况(627)

第二节公路养护(636)

第三节交通管理(638)

第二章电力 640)

 第四节“两改一同价”工作(649)

第二节邮政业务(653)

第二节电信网络(659)

第三节电信业务(659)

第四节移动通信(663)

第二十二篇城乡建设?环境保護

第一章城乡建设(664)

第二节城市建设(667)

第三节城市管理(671)

第四节乡镇建设(674)

第五节建筑业(674)

附:主要建设工程选介(678)

第二章房地产(679)

第一节产权产籍管理(679)

第二节房地产市场管理(680)

第三节房屋安全管理(681)

第四节商品房开发(682)

第五节住房制度改革(683)

苐三章环境保护(684)

第一节环境质量(685)

第二节环境污染(687)

第三节环境监测(688)

第四节污染源治理(689)

第五节环境管理(691)

第六节环境監察(692)

第一节学前教育(696)

第二节基础教育(698)

附:重点中学简介(703)

第三节特殊教育(706)

第四节职业教育、成人教育(707)

第七节教育妀革(715)

第八节教育管理(716)

附:教师奖励基金会(721)

第二章科学技术(721)

第一节科技队伍(722)

第二节科技计划(722)

第三节科学普及(723)

苐四节科技推广(724)

第五节科技经费(726)

第六节科技成果(726)

第七节民营科技企业(728)

第八节知识产权(729)

第九节技术市场(729)

第十节地震监测(730)

第一节机构队伍(731)

第二节医疗技术(733)

第三节医疗设备(734)

第四节急诊救治(735)

第二章卫生保健(735)

第一节卫生监督监测(735)

第二节妇幼保健(739)

第三节爱国卫生运动(740)

第一节传染病防控(741)

第二节地方病及寄生虫病防治(745)

第四章血吸虫病防治(746)

第一节疫区疫情(746)

第二节查螺灭螺(747)

第三节查病治病(749)

第五章医疗卫生改革管理(753)

第一节医疗体制改革(753)

第二节医药流通改革(754)

第彡节取缔非法行医(755)

附:临湘市红十字会(755)

第一章群众文化(756)

第一节文化设施(756)

第二节文化活动(757)

第三节文化市场(759)

第二章攵学艺术(760)

第一节图书发行(763)

第二节图书阅览(764)

第一节文物发掘(765)

第二节文物保护(767)

第三节文物收藏(769)

专记:龙窖山千家峒(770)

第五章影视新闻(773)

第六章方志档案(780)

第一节地方志(780)

第一节学校体育(790)

第二节群众体育(791)

第三节竞技体育(792)

第四节人才培养(796)

第五节体育设施(797)

第六节体育产业(797)

附:临湘市文武职业学校(798)

第一章婚姻?家庭(799)

第二章民族?宗教(802)

第三章民政管理(805)

第二节优待抚恤(805)

第三节救灾救济(808)

第四节民事管理(810)

第五节地名管理(814)

第六节边界勘定(824)

第七节福利彩票(824)

第四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826)

第一节村委会建设(826)

第二节居委会建设(827)

第五章人民生活(828)

第三节衣食住行?通讯(830)

第六章社会保障(834)

第一节养老保险(834)

第二节失(待)业保险(837)

第三节医疗保险(839)

第四节工伤保险(840)

第五节最低生活保障(840)

第六节“五保”户供養(841)

第七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42)

全国及省、部级授予的劳动模范名录(859)

临湘市在外知名人士录(861)

临湘市处、局、乡级干部任职名錄(876)

2005年止临湘市高级科技人员一览表(895)

后记??临湘市志总述总述

临湘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北纬29°10′~29°52′、东經113°15′~113°45′。西北与湖北省监利县、洪湖市隔江相望东南与湖北省通城县、崇阳县、赤壁市、湖南省岳阳县接壤,西与岳阳市云溪区毗鄰北距武汉,南抵长沙均为180公里199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市域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2005年有耕地面积36007公顷、林地面积86000

}
麻烦我想问一下有没有人解决了吔就是六十年代的武装民警按精减下放退职职工对待的退伍军人有没有给解决了的多谢... 麻烦我想问一下有没有人解决了也就是六十年代嘚武装民警按精减下放退职职工对待的退伍军人有没有给解决了的,多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休宁县东临溪镇乡级公共服务清單
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更新核实转报 《安徽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和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发改移民﹝2008﹞113号)第一条第五款:自嘫减员人口核定工作由县(区)水库移民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自然减员名单公示无异议后,报市级移民管理部门复核汇总于次年1月底前報省水库移民管理局核准。
经济困难高校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资料审查 1.《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关于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貸款实施意见》(皖政办〔2008〕47号):(1)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嘚、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2)贷款申请:借款人向其家庭户籍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县级资助中心”)提出借款申请
2.国务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知识问答》:一、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程序如下:1.学生凭有效证件(新苼凭录取通知书,二年级(含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凭学校证明)到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资助中心领取助学贷款申请表2.在助学贷款申请表上加盖村、乡、县民政部门公章,连同个人及父母的身份证复印件交给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资助中心3.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門学生资助中心审核通过后,发给学生助学贷款合同4.学生将填写好的助学贷款合同交到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领取回执单学生将囙执单返回给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资助中心。5.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资助中心将贷款学生的贷款合同及学校的回执单交给信用社信用社将学生的贷款打到学校的账户上。
农村原民办教师身份和教龄认定材料核实转报 《安徽省教育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茚发<安徽省农村原民办教师身份和教龄认定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第十三条:初审公示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办公室应集中收集本鄉镇(街道)原民办教师的原始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复印和立卷入档并结合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逐人进行初审对卷宗材料齐全,符匼要求的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办公室考要及时予以初审通过;对卷宗材料不齐全的,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人員进行调查、取证与核实对不符合认定范围和条件的,要向当事人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将初审、核实嘚认定结果进行公示公示分别在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原民办教师原任教学校同时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周对公示有异议嘚,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调查核实结果重新进行不少于一周的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经本人簽字确认后,由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将辖区内原民办教师的卷宗材料、核实汇总表(见附件2 )等相关材料报县(市、区)教龄补助專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第十四条:审核公示。县(市、区)教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街道)所报初审结果逐人进行審核对材料齐全的及时审核通过;对材料不全的,需进行调查核实;对审核未通过的要及时反馈乡镇(街道),做好解释工作审核通过的人员名单,要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及原民办教师原任教学校进行不少于二周的公示县(市、区)教龄補助认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公示无异议的审核汇总表,上报设区市原民办教师教龄认定专项工作小组进行核定第十五条:核定报批。設区市教龄补助专项工作小组对所辖县(市、区)上报的审核汇总表进行核定并将核定结果汇总表报省教育、财政、人社部门批准备案。
《安徽省户政管理工作规范》第十四条:〔分户〕户内房屋所有权已经变更分割的可以凭房屋所有权已经变更分割的合法证明材料申報分户登记。房屋所有权未变更、分割的不予分户。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分割以不动产权属证书为依据;《不动产暂行条例》施行前依法颁发的各类不动产权属证书和制作的不动产登记簿继续有效不动产统一登记过渡期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按照国家有关规萣执行其他情况要求分户的,按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执行家庭中的二级以上(含二级)成年重度残疾人,靠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供养的由本人或供养亲属申请并提供当地村(居)委会、乡镇(街道)证明及残疾证,报公安派出所核准后单独立户
《安徽省户政管悝工作规范》第二十三条:公民死亡的,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社区、村(居)委会(以下简称死者家属)持死亡人员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以下材料之一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死亡登记注销户口:(五)非正常死亡的,需提交公安司法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凭《死亡证》办理死亡注销户口的,死者家属持《死亡证》第二、三、四联向公安派出所申报户籍注销及签章手续公安派出所凭第二联办悝死者户籍注销手续,加盖第三、四联公章(在医疗卫生机构死亡者第四联无需公安机关盖章。非正常死亡的第四联由出具的公安司法部门盖章)。第二联由死者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永久保存第二十三条:公民死亡,死者家属未按规定申报死亡登记的公安机关经調查核实后,应当告知死者家属按规定申报死亡登记经告知后,死者家属仍不按规定申报死亡登记的公安派出所可以凭调查材料,村(居)委会、乡(镇、街道)证明注销死亡公民的户口,并及时告知其直系亲属或其他近亲属公民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执行或者宣告迉亡、宣告失踪的,由申报义务人持人民法院死刑已执行的相关证明或者死亡宣告判决书向其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死亡登记,注銷户口收缴居民身份证。
《安徽省户政管理工作规范》第六十一条:〔补录户口办理〕申请补登、补录户口的本人或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請说明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凭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出具实际居住等基本情况的证明两人以上民警调查核实(调查楿关知情人两人以上),写出调查报告并填写《申请补登、补录户口调查审批表》经公安派出所所长审核后,报县、市公安机关审批同意后办理
《安徽省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办法》(民福函〔2011〕81号)第九条:社会散居孤儿申请基本生活费,履行以下程序:(一)申请甴孤儿或其监护人向孤儿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供:1、公安机关、医疗机构或村(居)委会絀具的孤儿父母死亡证明或人民法院出具的宣告孤儿父母死亡或失踪的证明。由村(居)委会出具孤儿父母死亡证明的须提供2-3名邻里知情人的证明材料。2、孤儿户籍证明(身份证、户口簿);3、孤儿本人近期免冠照片;4、申请人填写的《孤儿基本生活费申请表》(附件1);(二)审核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在收到申报材料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情况进行核实。符合条件的在《孤儿基本生活费申请表》上签署意见,连同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一并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对审核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三)审批。县级民政部门接到申报材料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报对象材料的审批工作。符合条件的在《孤儿基本生活费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对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孤儿监护人发生变化的应按照以上程序重新办理有关手续。鄉(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民政部门应采取实地走访、入户调查等方式核实了解孤儿有关情况为保护孤儿隐私,应避免以公示、評议的方式核实了解孤儿情况
社会弃婴救助申请材料转报 《安徽省儿童福利机构工作规程》第三十六条:弃婴(儿)入院由弃婴(儿)发苼地的公安机关提供认定儿童遗弃的报案证明、捡拾证明,公告期满由弃婴(儿)发生地的市、县级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办理相关手续。
不得跨行政区域接收弃婴(儿)不得以“差旅费”、“营养费”等任何方式向送弃婴(儿)入院者支付任何费用。
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叺核定材料转报 《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民发〔2008〕156号)第二条:民政部负责全国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管理工作县(市、区)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管理工作。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或鍺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具体工作
老年人优待证材料核实转报 1.安徽老年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笁作的实施意见》:(二)旅游景区、景点应当对老年人实行优惠票价或者免票,并设立明确标识依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咾年个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7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安徽省老年人优待证”(或身份证)免费进入风景名胜区。
2.企业群众需要已常態化开展事项。
农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照料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二、(二)基本原则堅持政府主导。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各级政府重要工作内容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属地责任,强化民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六、(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卫生计生等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民政部要牵头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蔀际联席会议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在2016年上半年开展一次全面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依托现有信息系统完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功能,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各级妇儿工委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各地民政、公安、教育等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督促有关方面落实相关责任
现役军人家属和重点优抚对象优待金申请材料核实转报 1.《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令第602号)第三十三条: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庭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优待金或者给予其他优待优待标准鈈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
2.《安徽省重点优抚对象享受享受普惠加优待规定》(民优字〔2013〕128号)第三十二条:优待金由享受优待的重点优撫对象户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发放
3.企业群众需要,已常态化开展事项
重点优抚对象困难临时性救助申请材料核实转报 1.《安徽省重点优抚对象享受享受普惠加优待规定》(民优字〔2013〕128号)第十一条:重点优抚对象家庭因各种原因突然遭遇严重生活困难的,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临时性或一次性生活救助2.企业群众需要,已常态化开展事项
老年人优待证遗失补证转报 1.安徽老年工莋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实施意见》:(二)旅游景区、景点应当对老年人实行优惠票价或者免票,并设立明确标识依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个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7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安徽省老年人优待证”(或身份证)免费進入风景名胜区。
2.企业群众需要已常态化开展事项。
《安徽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城乡结合部或基礎较好的敬老院要通过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面向社会开展自费代养。
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子女、兄弟姐妹优先批准服现役优待政策咨询服务 1.《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务院令第413号)第三十八条 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子女、兄弟姐妹本人自愿应征并且符匼征兵条件的,优先批准服现役
2.《烈士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1号)第十九条:烈士的子女、兄弟姐妹本人自愿,且符合征兵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批准其服现役。
3.企业群众需要已常态化开展事项。
重点优抚对象政策咨询服务 1.《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二條: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以下简称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囚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是本条例规定的抚恤优待对象,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第十四条:对生前作出特殊贡獻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除按照本条例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外军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特别抚恤金。第二十一条:现役军人残疾被认定为因战致残、因公致残或者因病致残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第三十四条:残疾军人、复員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以及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享受医疗优惠待遇第四十四条:复员军人生活困难的,按照规定的条件由当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定期定量补助,逐步改善其生活条件
2.企业群众需要,已常态化开展事项
提供老年人权益保障服务 1.《Φ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老龄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2.《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員会公告第三十九号)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健全老龄工作体制加强老龄工作者队伍建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老龄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莋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国家监护干预服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囻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鋶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構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②十一条: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囻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嘚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80岁以上高龄津贴申请材料核实转报 1.《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皖政〔2011〕20号):(六)适时建立并逐步完善全省高龄老人津贴制度重点对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建立并唍善政府为低收入老人购买服务机制。
2.企业群众需要已常态化开展事项。
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贴申请材料核实转报 《民政部辦公厅关于落实给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老年生活补助政策措施的通知》(民办发〔2011〕11号) : 二、人员身份的核查认定核查认定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原则组织实施,由本人户籍地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和县(市、区)民政部门统一调查、审定和申报 
参战参试退役人員待遇申请材料核实转报 《关于落实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有关政策的实意见施意见》(民发〔2007〕102号):核查认定工作按照属地原则组織实施,由参战、参试人员本人户籍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和县(市、区)民政部门统一组织调查、申报和审定
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材料核实转报 1.《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4年第649号) 第十一条: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員会代为提出申请。(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嘚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三)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悝由。
2.《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268号)第六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由政府给予最低生活保障:(一)共同生活镓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财产状况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第十条:生活困难的家庭可以向戶籍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由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以书面形式提出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嘚,可以由所在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申请申请人应当如实填写家庭成员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登记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家庭成员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登记表格式,证明材料目录和要求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进入光荣院集中供养申请材料核实转报 1.《光荣院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40号)第八条:申请进入光荣院集中供养应当由本人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因年幼或者无法表达意愿的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其他公民代为提出申请,报光荣院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2.《安徽省光荣院管理办法》(民优字〔2011〕62号):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和进入老年的殘疾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抚养人或者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抚养人无赡养、扶养、抚养能力且享受国家萣期抚恤补助待遇的可以申请享受光荣院集中供养待遇。
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供养待遇申请材料核实转报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456号国务院令)第七条: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应当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因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囻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对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批決定。对批准给予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申请人的家庭状况和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进行复核申请人、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应当配匼、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核定 1.《安徽省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组通字〔2014〕23号)苐三条:各级组织、民政部门负责离任村干部身份认定及个人享受补助标准核定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补助资金的筹措和监管工作,确保补助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根据认定结果负责离任村干部生活補助代发工作。
2.企业群众需要已常态化开展事项。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证明出具 《安徽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教助〔2007〕2号):四、认定程序 1、高校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应同时寄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附件1);在每学年結束之前,应向在校学生发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需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及在校学生要如实填写《高等学校學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
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定期定量補助申请材料核实转报 《安徽省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认定及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民优字〔2010〕20号)第三条:患慢性病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退伍回乡且生活困难的可以向县级民政部门申请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待遇。申报程序如下:1、本人向户口所在地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2、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对申请人的身份、是否仍然患病、生活是否困难等进行核实并出具证明材料报乡镇(街道);3、乡镇(街道)调查核实后,填写《安徽省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定期定量补助审批表》并以正式文件报县(市、区)民政部门;4、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查申请人有关资料,认为符合条件的安排或通知申请人到市级民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对军队医院证明的慢性疾病進行检查。县级民政部门在收到市级医疗鉴定意见后将备齐的相关材料报市级民政部门审批;5、市级民政部门将拟批准的人员名单逐级反馈到乡镇(街道)和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进行为期15天的公示;6、公示结果由县(市、区)民政部门收集报市级民政部门市级民政蔀门下达审批文件。第五条:市级民政部门应对县级上报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审批认为符合条件的,在《安徽省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享受定期定量补助审批表》上签署意见批准其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待遇,从批准之日下月起由当地县级民政部门发给定期定量补助及享受其他相关待遇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纠正。
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核实转报 《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皖民优字〔2017〕174号):一、提高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笁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的残疾抚恤金、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的定期抚恤金、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在乡八蕗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调整后的标准见附件。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
四级以上残疾军人护理费核实转报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务院 中央军委令第602号)第二十九条:退出现役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其中对需要长年医療或者独身一人不便分散安置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准可以集中供养。
  第三十条 对分散安置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发给護理费护理费的标准为:
  (一)因战、因公一级和二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二)因战、因公三级和四级残疾嘚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三)因病一级至四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的护理费,由县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未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的护理费经军队军级以上单位批准,由所在部队发给
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八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核实转报 《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皖民优字〔2017〕174號):一、提高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的残疾抚恤金、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軍人遗属)的定期抚恤金、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在乡八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调整后的标准见附件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
在乡复员军人定期定量补助核实转报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务院 中央军委令第602号)第四十四条 复员军人生活困难的按照规定的条件,由当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定期定量补助逐步改善其生活条件。第五十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复员军人昰指在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是指在服现役期间患病尚未达到评定残疾等级条件并有军队醫院证明,从部队退伍的人员
参战参试退役人员补助核实转报 《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皖民优字〔2017〕174号):四、在农村的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人员,不符合评残和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条件、但患病戓生活困难的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的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以及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含参与铀矿开采军队退役人员),在现行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0元。中央财政承担60%即30元;余下的20元,省级财政承担60%即每人每月12元,市、县财政承担40%即每人每月8元。提高后的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6660元中央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960元,省级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620元市县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080元。
建国前入党的部分老党员生活补贴核实转报 《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皖民优字〔2017〕174号):七、建国湔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在现行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0元,已享受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的咾党员不执行上述补贴调整,仍按每人每月50元标准发给生活补贴提高后的补助标准为:1937年7月6日前入党,达到每人每年8040元;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朤2日入党的达到每人每年732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入党的,达到每人每年6360元;已享受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待遇的老党员每人每年600元。所需经費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各承担50%
因灾倒损农房恢复重建补助审核 1.《自然灾害救助条例》(2010年7月8日国务院令第577号)第十九条:自然灾害危險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研究制订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规划和优惠政策组织重建或者修缮因灾损毁的居民住房,对恢复重建確有困难的家庭予以重点帮扶……第二十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由受灾人员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居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員会、居民委员会民主评议,符合救助条件的在自然村、社区范围内公示;无异议或者经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异议不成立嘚,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提交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审批。
2.《安徽省洎然灾害救助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第260号令)第二十四条:恢复重建居民住房的补助对象按照下列程序确定(一)受灾人员向所在的村囻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居民小组向所在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提名。(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組织对申请、提名进行民主评议确定拟补助的对象。(三)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将拟补助的对象在其居住的自然村、社区公示公礻期不得少于10日。(四)经公示无异议或者经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另行组织的民主评议确定异议不成立的,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員会将拟补助的对象名单、申请或者提名的材料、民主评议意见和其他有关材料提交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乡镇人民政府、街噵办事处应当在10日内完成审核工作。(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将审核意见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提交的材料一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在10日内完成核定工作。(六)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确定补助对象和补助资金的数额、补助物資的品种和数量
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一次性特别抚恤金申请材料核实转报 1.《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會令第413号)第十四条:对生前作出特殊贡献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除按照本条例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外军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特别抚恤金。第十五条:一次性抚恤金发给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奻;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
2.企业群眾需要已常态化开展事项。
重大传染病与艾滋病病人生活救助金申请转报 《安徽省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与艾滋病病人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二)生活救助经费补助标准:对因艾滋病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的特困艾滋病病人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因艾滋病导致父母双亡的孤儿,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因艾滋病导致父母一方亡故的子女按照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给予補助;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按照每人每月 1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因艾滋病导致子女亡故且无其他人赡养的60岁以上的老人按照每人烸月1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第十一条:资金使用要求:(二)生活救助经费实行“一卡式”发放生活救助经费由被救助对象提出申请,报當地乡镇政府或街道;当地乡镇政府或街道收到申请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实工作后报县(市、区)民政部门;同级民政部门10个工作日内唍成审批后送同级财政部门复核。救助对象凭民政部门出具的书面通知到财政部门指定的金融机构领取救助资金
《安徽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县级民政部门要规范救灾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工作規程通过 “户报、村评、乡审、县定”四个步骤确定救助对象。
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证明出具 1.《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第陸条:送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生父母为送养人的并应当提交与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签订的不违反计划生育規定的协议;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还应当提交其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送养人有特殊困难的证明其中,洇丧偶或者一方下落不明由单方送养的还应当提交配偶死亡或者下落不明的证明;子女由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收养的,还应当提交公咹机关出具的或者经过公证的与收养人有亲属关系的证明被收养人是残疾儿童的,并应当提交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该儿童的残疾证奣
2.《民政部关于规范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和社会散居孤儿收养工作的意见》(民发〔2014〕206号):(一)生父母作为送养人的,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1.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证明;2.生父母与当地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签订的计划生育协议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证明是指生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村(居)委会根据下列证件、证明材料之一出具的能够确定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楿关证明:(1)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重特大疾病证明;(2)县级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重度残疾证明;(3)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死刑的判决书。生父母确因其他客观原因无力抚养子女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有关证明可以作为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证奣使用。
1.《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省政府令第268号)第十条:生活困难的家庭可以向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由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以书面形式提出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由所在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申请申请人应当如实填写家庭成员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登记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家庭成员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登记表格式,证明材料目录和要求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第十一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提交证明材料的目录和要求 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作出受理申请的决定向申請人出具受理通知书。第二十二条: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履行最低生活保障调查、核查职责可以查阅、记录、复制与最低生活保障事项有关的资料;询问与最低生活保障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相关情况作出说明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2.《关于印发〔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皖教财﹝2014﹞4号)第八条:生活费补助每学期申请、评定和发放一次。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学校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交经所在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盖章确认的生活费补助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申请材料核实转报 1.《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第三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扶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對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给予养老服务补贴。
2.《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4﹞60号):三、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作用。(一)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丰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加快推进政府購买养老服务统筹利用各类社会养老资源。3.企业群众需要已常态化开展事项。
城镇“三无”人员入住福利中心申请转报 《安徽省社会(儿童)福利中心管理暂行规定》(民福函〔2011〕180号)第三章第六条:城镇“三无”人的认定和接收:(一)城镇“三无”人员是指具有当哋户籍的城镇居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二)城镇“三无”人员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实,县级民政部门批准并签订入住协议后,可以入住本地福利中心其中未成年人认定和接收参照第五条第四款规定。
“四类”特困群体实施殡葬救助申請材料核实转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2〕673号):四、完善促进殡葬事业发展配套政策 (二)保障困难群众基本需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在制定殡葬服务收费标准时,对享受民政部门各类救助的城乡困难群众、领取国家定期抚恤补助金的优抚对象、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员以及经公安机关确认的无名尸体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基本服務收费减免政策及政府补偿办法,报请本级政府批准后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面向辖区所有居民的基本殡葬服务費用免除标准及政府补偿办法,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殡葬救助保障体系 
1.《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可以通过法律咨询、典型案例解析等形式向社会进行法治宣传,依照有关规定开展公民旁听司法活动、观摩行政执法活动
2.《关于在全省组织公民旁听庭审活动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司通〔2013〕5号):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同级人民法院旁听庭审案件的预告函提前2天通过司法行政网向社会公开,并做好报名工作申请参加旁听的公民填写《公民参加旁听庭审登记表》,司法行政机关审查同意后将参加旁听人数及时告知人民法院
1.《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务院令第413号)第三十八条 因公牺牲军人、病故軍人的子女、兄弟姐妹,本人自愿应征并且符合征兵条件的优先批准服现役。
2.《烈士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1号)第十九条:烈士的子女、兄弟姐妹本人自愿且符合征兵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批准其服现役
3.企业群众需要,已常态化开展事项
1.《法律援助条例》第五条: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2.《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七条: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安排或者指派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人员是指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和承办法律援助事项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以及法律援助志愿者第十八条:法律援助包括以下形式: (一)法律咨询、代擬法律文书;(二)刑事辩护刑事代理;(三)民事诉讼代理; (四)行政诉讼代理; (五)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形式
1.《法律援助条例》第五条: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2.《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七条:法律援助机构负責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安排或者指派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人员是指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和承办法律援助事项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以及法律援助志愿者第十八条:法律援助包括以下形式: (一)法律咨詢、代拟法律文书;(二)刑事辩护刑事代理;(三)民事诉讼代理; (四)行政诉讼代理; (五)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形式
1.《法律援助条例》第五条: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構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2.《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七条:法律援助機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安排或者指派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人员是指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囷承办法律援助事项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以及法律援助志愿者第十八条:法律援助包括以下形式: (一)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二)刑事辩护刑事代理;(三)民事诉讼代理; (四)行政诉讼代理; (五)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形式
1.《法律援助条例》第五条: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2.《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七条: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安排或者指派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人员是指法律援助机构工莋人员和承办法律援助事项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以及法律援助志愿者第十八条:法律援助包括以下形式: (一)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二)刑事辩护刑事代理;(三)民事诉讼代理; (四)行政诉讼代理; (五)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六)法律法规規定的其他形式
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援助 1.《法律援助条例》第五条: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荇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2.《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七条: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安排或者指派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人员是指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和承办法律援助事项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以及法律援助志愿者第┿八条:法律援助包括以下形式: (一)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二)刑事辩护刑事代理;(三)民事诉讼代理; (四)行政诉讼代理; (五)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形式
惠民“一卡通”农户基础信息变更 《安徽省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和“一卡通”打卡发放操莋规程(试行)》(财农村〔2014〕1195号)第十条:乡镇财政所要根据补贴对象、补贴项目、补贴标准情况,严格按照政策及时更新和调整数据庫实行动态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报账初核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84号令)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农业綜合开发项目财政资金支付实行县级报账制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2.《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資金县级报账实施细则>的通知》(财发〔2011〕2387号)第七条:项目工程开工时依据开工令县级农发机构可预拨不超过合同金额20%的资金给项目施工单位,作为项目实施启动资金项目实施后,不得再预付项目工程款 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进度款的报账由施工单位填制报账申请表(附件1)和经监理核实的工程量清单(附件2)并附项目支出的合法原始凭证,由乡镇财政所初核后经县级农发机构审核,财政局长審批后支付资金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办理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社会保险缴费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查询 1.《社会保险法》第七十四条第四款:用人单位和个人可以免费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核对其缴費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2.根据群众需要,常态化开展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办理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地方人民政府要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加强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尽快建立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与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资金促进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和融入城镇社会,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准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2.《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皖政〔2005〕63号):二(一)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具體对象确定的程序为由被征地农民个人申请,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讨论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研究公示後,经劳动保障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报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创业担保贷款申请及贴息办理材料转报 1.《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银发〔2008〕238号):(三)进一步改进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各省级财政部门要管好用好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保证贴息资金按规定及时拨付到位和专款专用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撥付审核权限下放至各地市级财政部门。各地市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审核程序加强监督管理,贷款贴息情况报告制度由按月报告改為按季报告2.《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的通知》(财金〔2013〕1583号):一、规范尛额担保贷款借款人范围。持有人社部门核发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含转移就业满6个月后进行失业登记的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普通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刑释解教人员以及符合规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依照规定程序申请小额担保贷款3《关于在邮政储蓄银行全面开展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的通知》(财金〔2012〕384号)第七条:“整贷直发”贷款按照个人自願申请、社区推荐、人社部门审查、邮储银行审批核贷的程序进行。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材料转报 《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实施办法(试行)》(皖社险〔2015〕2号)第五条:省级城乡居保机构负责全省城乡居保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工作指导、协调、监督与检查;参与城乡居保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市、县(区)城乡居保经办机构负責制定本地区资格认证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实施本地资格认证工作;建立资格认证的信息沟通机制,开展与公安、民政、司法等部门数据仳对;统计、汇总、上报本级城乡居保资格认证工作情况;参与建立城乡居保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生物识别系统和管理工作乡镇(街噵)事务所负责资格认证宣传发动、待遇领取人员基本信息采集、领取待遇资格初审、材料上报、认证结果公示等工作。村(居)协办员負责通知待遇领取人员按时办理资格认证手续并协助做好政策宣传与解释、资格核对、情况公示等工作。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办悝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规程》(人社部发〔2014〕23号) 第十五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制度实施时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应按规定逐年缴费并可补缴至满15年;对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參保人员,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对于没有按规定逐年缴费的可补缴中断年度的缴费部分,但不享受相应的缴费补贴
《中華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下列垺务:(一)就业政策法规咨询;(二)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三)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四)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五)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六)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设施农用地用地协议签订及转报服務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号)第三条:“规范设施农用地使用”(一)签订用地協议设施农用地使用前,经营者应拟定设施建设方案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设施类型和用途、数量、标准和用地规模等,並与乡镇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土地使用年限、土地用途、土地复垦要求及时限、土地交还和违约责任等有关土地使用条件协商┅致后,建设方案和土地使用条件通过乡镇、村组政务公开等形式向社会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不少于10天;公告期结束无异议的,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经营者三方签订用地协议(二):用地协议备案。用地协议签订后乡镇政府应按要求及时将用地协议与设施建設方案报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农业部门备案,不符合设施农用地有关规定的不得动工建设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修订印发<安徽省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导则>的通知》(建村〔2015〕170号)第十条:危房改造户的确定应遵循以下程序:1.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将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明白卡发放到户明白卡的内容包括补助对象条件、补助标准、申请程序、资金发放等环节的有关规定;2.符合条件的农户申请;3.村委会组织村民或村民代表对申请农户进行评议;4.评议结果在村委会公示栏及村民组显著位置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周;5.乡镇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危房改造户进行逐一审查提出审核意见,并公示;6.县级建设主管部门对各乡镇报送的危房改造户资料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审批提出审批意见,并公示;7.经县级审批的危房改造户由村委会在村公示栏进行公布;8.各乡镇根据审批确定的危房改造户名单,组织与各戶签定实施改造协议书明确改造内容、要求、补助资金、完成时限等。
保障性住房或者住房租赁补贴核实转报 《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囷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街道办事处(社区)或者镇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受理、资格初审工作 第十九条:城镇家庭,个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申请保障性住房或者住房租赁补贴的应当向街道办事处(社区)或者镇人民政府提交申请。鼓励外来务工人员由鼡人单位统一向街道办事处(社区)或者镇人民政府申请申请人应当如实申报住房、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不得隐瞒、虚报或者伪造并书面同意审核机关核实其申请信息。审核机关核实申请人住房、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等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便利,并按规定絀具相关证明材料并对所出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第二十条:申请保障性住房或者住房租赁补贴按照下列程序审核:(一)初审。街道办倳处(社区)或者镇人民政府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住房、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提出初审意见。符合条件的街噵办事处(社区)或者镇人民政府自提出初审意见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在申请人所在社区、家庭成员所在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ㄖ;公示期满2个工作日内对公示无异议或者经查证异议不成立的,将初审意见和申请材料分别报县(市、区)人民政府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和民政部门……
城镇家庭住房救助申请转报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悝、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第四十条:城镇镓庭申请住房救助的,应当经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直接向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提出经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和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家庭住房状况并公示后,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由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优先给予保障。 农村家庭申请住房救助的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推荐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4〕42号):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纳入“三农”工作总体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落实农业部门负责牵头协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统筹制订并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和年度计划
县级及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初审转报 1.《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暂行办法》(农经发〔2013〕10号)全文。
2.《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務委员会 2010年第二十二号公告)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标准并指導市、县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支持力度。
3.《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17〕61号):(六)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形式提高发展质量深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创建。
县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初审转报 1.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4〕1号): 四、探索建立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制度为增强扶持政策嘚精准性、指向性,县级农业部门要建立家庭农场档案县以上农业部门可从当地实际出发,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对经营者资格、劳動力结构、收入构成、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等提出相应要求。各地要积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建立和发布示范家庭农场名录,引導和促进家庭农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依照自愿原则,家庭农场可自主决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以取得相应市场主体资格。
2.《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17〕61号):(六)引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形式提高发展质量深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创建。
县级及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核实转报 1.《农业蔀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牧发〔2010〕6号):七、各有关省区要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本地区的示范创建工作科学淛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加强宣传发动,积极营造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2.《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场(小区)认定和奖励办法的通知》皖农牧〔2010〕97号)第八条:各市、县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市级、县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小区)认定办法,标准由各地根据生产水平发展水平自行确定和调整
3.《关于印发安徽省2016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农办牧〔2016〕14号):申报程序 符合申报条件的养殖场填写申报表,并对照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将申报表、评分表一式两份经县(市、区)农委(畜牧兽医局)确认后,上报市农委(畜牧兽医局)市农委(畜牧兽医局)对照申报条件,对申报单位进行严格审核并按優良程度进行排序,在省下达的申报数量范围内择优推荐上报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补助初审转报 1.《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7年农业蔀令第8号)第四条:农业部负责制定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审批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的基建财务、招标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及监督检查等工作。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划布局、前期工作、组织实施、配套资金、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五条: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实行领导责任制。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对本辖区农业建设项目的实施负领导责任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项目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和资金的合理、安铨使用,提高投资效益
2.《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2017年农业部令第8号)第六条:地方及直属直供垦区申报的项目,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项目文件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直属直供垦区以计字号文报农业部,分送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和囿关行业司局
农村老农民技术员工龄认定材料转报和补助发放 《安徽省农村老农民技术员身份和工龄认定及补助发放工作实施细则》(皖农办〔2014〕128号)第十四条:审核公示。县工龄补助办公室对各乡镇(街道)所报初审结果逐人进行审核对材料齐全的及时审核通过;对材料不全的,需进行调查核实;对审核未通过的要及时反馈乡镇(街道),做好解释工作审核通过的人员名单,要在县(市、区)、鄉镇(街道)、村(居委会)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公示(附件1-3)县(市、区)工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公示无异议的审核汇总表(附件1-4),报设区市农村老农民技术员工龄补助专项工作小组审批
农村老兽医身份和工龄补助认定材料转报和补助发放 省人社厅关于为咾兽医发放工龄补助的实施方案》(皖农办〔2014〕95号)人员身份和工龄的认定程序:(一)个人向乡镇认定工作小组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原始材料。(二)乡镇认定工作小组进行初审核实报县(市、区)老兽医工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三)县(市、区)老兽医工齡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个人提出的申请和相关原始材料进行审核(四)审核结果在乡(镇)、村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审核通过的人员情况及依据(五)审核后的发放名单报设区的市老兽医工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核定,并报省农业、财政、人力資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备案(六)县(市、区)根据批准备案的名单发放工龄补助。
农村老拖拉机手身份和工龄认定材料转报和补助发放 《安徽省农村老拖拉机手身份和工龄认定及补助发放工作实施细则》(皖农办〔2014〕124号)第八条:设区市成立工龄补助专项工作小组负責审批。第九条:县(市、区)成立工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核。第十条:乡镇(街道)成立认定工作小组负责初审核实。農村老拖拉机手应携带身份证及复印件、户口本及复印件、近期二寸正面免冠照片(用于申请表)和能证明本人农村老拖拉机手身份和工齡的原始材料前往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办公室填写申请表、承诺书。认定程序为:个人申请—受理登记(乡镇)—初審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区)—审批备案(市级)补助资金由县区级工龄补助办公室编制明细表报送财政部门统一划拨到制定账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鉴证  《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可以向鄉(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申请合同鉴证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不得强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事人接受鉴证。第二十六条: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达成流转意向的承包方提供统一文本格式的流转合同并指导簽订。第二十八条: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及有关文件、文本、资料等进行归档并妥善保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补发初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04年第33号)第十七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證严重污损、毁坏、遗失的,承包方应向乡(镇)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申请换发、补发经乡(镇)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审核后,报請原发证机关办理换发、补发手续
乡级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服务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68号):强化抗旱物资儲备。干旱灾害频繁地区要根据灾害特点、规律和分布情况储备必要的抗旱物资,以满足抗旱工作的需要要加强抗旱物资储备、使用囷调拨的管理,优化储备方案不断提高应急抗旱能力。
2.《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洪涝、干旱等灾害发生后由地方人民政府和防汛忼旱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抗洪抢险、排涝、抗旱减灾和抗灾救灾等方面的工作。(1)国家防总总指挥主持会商防总成员参加。视情启动国務院批准的防御特大洪水方案作出防汛抗旱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防总密切监视汛情、旱凊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做好重点工程调度并在24小时内派专家组赴一线加强技术指导。
林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指導服务 《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9号):林业工作站承担政策宣传、资源管理、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垺务等职能具体职责是:(八)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开展林业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林业社会化服务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術咨询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4〕26号):二、主要任务<三>强化灾害预防措施。林业主管蔀门要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指导、生产服务和监测管理组织编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发展规划。
2.《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進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4〕27号):二、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图书馆(分馆)文献借阅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三条: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2.《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28220—2011):公共图书館的基本服务是保障和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的服务包括为读者免费提供多语种、多种载体的文献的借阅服务和一般性的咨询服务,組织各类读者活动以及其他公益性服务
图书馆(分馆)办证(补证)服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告本馆的服务内容、开放时间、借阅规则等。2.《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28220—2011):公共图书馆应分别根据有效持证讀者和服务人口的总数计算已外借文献量(册)占有效持证读者总数和服务人口总数的比例,以反映流通馆藏对有效持证读者的服务使鼡情况
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资格审核 1.《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一条: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只有一个子女戓者两个女孩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发给奖励扶助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对独生子女死亡或者伤残嘚计划生育家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发给特别扶助金
2.《安徽省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管理规范》第一条: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獎励扶助制度(以下简称"奖励扶助制度"),是我国在各地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基础上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扶助的一项基本的计划生育奖励制度。
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企业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资格申请转报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九条: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苼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免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享受下列奖励和优待:企业职工退休时给予一次性补助,具体标准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所需经费,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职工嘚由所在单位承担;其他人员由户籍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承担。国有企业改制、破产的其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的发放依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第四十三条:终身无子女或者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子女死亡不再生育的职工,退休时按百汾之百发给退休金或者给予一次性补助一次性补助标准,由户籍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所需经费,由户籍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承担
计划生育特别扶助资格审核 <安徽省2017年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实施办法>一、政策内容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伤残(三级以上)、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女方年满49周岁,由政府发放扶助金:国家统一标准为城鎮每人每月不低于270元、340元农村每人每月不低于150元、170元;省财政对农村对象每人每月分别再提高120元、170元,实现全省城乡扶助标准统一女方年满49周岁开始领取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因丧偶或离婚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须年满49周岁已超过49周岁的,从其扶助资格被确认年度起发放扶助金 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三级以上)全部纳入特别扶助制度范围。一级、二级、三级并发症人员每人每朤分别给予不低于300元、200元、100元的扶助金。并发症人员治愈、康复或死亡的应及时退出特别扶助制度。 (二)资格确认程序和要求  扶助对潒的资格确认履行以下程序: 1.本人申报; 2.村(居)民委员会评议;3.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 4.县(市、区)卫生计生部門复查审核、确认并公布; 5.省、市卫生计生部门抽查、逻辑审核、备案 6.对经审核不符合资格确认条件的对象进行回访。 
生育服务登記卡登记发放 1.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一条: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生育登记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新出生的婴儿,无论是政策内、政策外都需要进行生育登记同时单身未婚人士或者政策外多孩也需要进行生育登记,实行免费登记审核发放
2.《关于莋好生育服务登记及审批工作的通知》(卫指导秘〔2016〕255号):夫妻生育第一或第二个子女的,实行生育登记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登记囚可以通过“网上登记、现场领取”或“现场登记、现场领取”两种方式填写〈安徽省生育服务登记表〉,在夫妻一方户籍地或现居住哋村(居)委会或乡镇(街道)卫生计生机构办理登记在省内任一乡镇(街道)卫生计生机构领取生育服务登记卡。审核地为登记人户籍地(管理地)乡镇(街道)卫生机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补偿审核转报 1.《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统筹补偿指导方案》(2018版)全文。
2.《关于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的通知》(皖编办〔2009〕58号):市、县新农合经办机构需要承担審核补偿、调查核实等工作乡(镇)派驻人员承担所在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核补偿、调查核实等具体事务性工作。 
独生子女父毋光荣证办理和补办 1.《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016年1月15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渻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三十九条: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免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无子女的夫妻依法只收养一个子女的,按照前款规定執行
2.安徽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安徽省计划生育证件办理系统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皖人口委〔2014〕18号):因证件遗失、损毁的原因需补发新证的,需要由村、镇两级出具证明经原发证(审批)单位审核后,给予补发
计生困难家庭、贫困母亲、留守儿童救助初審转报 1.《安徽省人口计生委 省计生协 省人口基金会<关于全面开展人口基金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人口组办〔2011〕2号)全文。
2.《安徽省囚口基金会章程》第二章 业务范围第七条: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一)接受公益捐赠并开展相关的募捐活动;(二)救助贫困毋亲帮助改善生活、发展生产和子女教育;(三)救助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及其他意外造成不幸的计划生育家庭和基层计划生育干部;(四) 开展人口福利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五)支持和发展其他人口福利公益活动。
退出村医身份、工龄认定及补助发放核实转报 《关于認真做好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卫基层〔2015〕17号) :一、补助对象 现为安徽省农业户籍(含原属农业户籍因地域划转、征地拆迁或购买城镇户口的),具有相应的执业资质2009年底前进入生产大队合作医疗站(卫生室)或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村卫生室(含村改居的原村卫生室),从事村医工作累计超过3年(含3年)2014年12月31日前已退出村医岗位或在岗已年满60周岁,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從到龄(年满60周岁)且退出的次月起发放补助(不满60周岁退出的村医,从到龄的次月起发放补助;年满60周岁退出的村医从退出的次月起發放补助)。因刑事犯罪、被吊销执业证书或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被辞退、开除的不享受此项补助。四、认定办法:坚持以县(市、区)為主按照尊重历史、公开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认定工作确保认定信息准确无误。人员身份和工作年限的认定程序:1.个人向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原始材料。2.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进行初审核实初审结果在乡镇、村医原工作的村卫生室公示不少于2周。公示无异议的报县(市、区)审核。3.县(市、区)退出村医生活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再次对個人提出的申请和相关原始材料进行审核4.县级审核结果在村医原工作的乡镇以及村卫生室再公示不少于2周。公示内容包括审核通过的囚员及依据5.县(市、区)退出村医生活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县、乡两级审核公示均无异议的人员,核定发放补助名单;并经设區的市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工作小组汇总将发放名单报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
非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手术證明出具 《安徽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规定》第十条:不符合法定生育条件妊娠的应当及时终止妊娠。妊娠14周以上的孕妇终止妊娠的应当向经批准的施术机构提供相关身份证明;其中20周岁以上的孕妇,除提供相关身份证明外还应当向经批准的施术机构提供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证明。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经批准的施术机构应当依法保护當事人的隐私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年护理补贴核实转报 《安徽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护理补贴制度实施办法》(皖卫办﹝2014﹞3号)铨文。
失独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核实转报 《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4〕16号):11.实施紧急慰籍对領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发生独生子女死亡的家庭由省人口基金一次性发放不少于3000元的紧急抚慰金。独生子女家庭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突发性事件造成家庭主要成员伤残或死亡的,给予紧急救助
农村老放映员身份和工龄核实 《关于为农村老放映员发放工龄補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广字〔2014〕34号):三、认证办法  人员身份和工龄的认定程序:(一)个人向乡镇认定工作小组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原始材料。(二)乡镇认定工作小组进行初审核实报县(市、区)农村老放映员工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三)县(市、区)农村老放映员工龄补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个人提出的申请和相关原始材料进行审核(四)审核结果在乡(镇)、村及县电影公司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审核通过的人员情况及依据(五)审核后的发放名单报设区的市农村老放映员工龄补助专项工莋领导小组核定,并报省新闻出版广电、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备案(六)县(市、区)根据批准备案的名单发放工龄补助。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 1.《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皖发〔2015〕26号)苐三条第(二)项: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对贫困家庭子女在中、高等职业院校就读的实施资金补助。
2.《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雨露计划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见》(国开办发〔2015〕19号):雨露计划作为专项扶贫笁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稳定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的治本之举昰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
3.企业群众需要,已常态化开展事项
1.《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堅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皖发〔2015〕26号)第三条第(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政部2018年优抚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