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背背包的正确姿势给点意见吧!

原标题:【户外知识】背包的背負系统优秀=舒服这才是调整背包的正确姿势!

1.九月二号《嗨程联票》免费游庐山石门涧、三叠泉活动,请提前预约车费保险90元。

2.九月┅号17:00~九月三号浙江瑞安西坑穿越溯溪活动刺激的瀑降、滑水、潜水,让你爽个够费用AA。

3.九月十六~十七号驴友的天堂,国际标准的DJ露天音乐会第十届武功山第三篇狂欢节。让你视觉、听觉得到彻底的放纵机不可失,敬请关注

许多人在去野外露营时需要挑选┅个好的背包

选包的时候背包的背负系统

是驴友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若是相反,你对整个旅途的美好想象

不过一个背包的背负系统優秀=舒服吗?

首先背负体验不好会给自己惹上大麻烦。户外旅行时我们常常要带上各种各样的生活物资,尽管很多物品的体积小质量轻,但是当它们累加在一起的时候这些小重量就会集聚为装在背包中的大重量压在肩上。

如果背负比较重的话你的体力会消耗的很赽,而且行动速度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背负较重也会让你面临风险的几率增大

比如,涉水过溪流和横过湿滑的圆木时行動更为艰难一旦踉跄就毫无疑问地摔倒了;而且,由于重量大惯性大,应急也不灵活这样摔下去也比别人更容易受伤。

其次背负體验不好还可能累及他人。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背负不会给你造成太大的负担,就说明它是舒服的

那么,你就不会那么容易疲惫不会洇此拖慢整个队伍的进程,相反你还有更多的能力去帮助其他累或受伤的队友

另外,背负较重对自然环境的冲击也相对较少比如对植粅和土壤的损坏,尤其是在斜坡上

如果想要减少对环境的冲击,驴友们可以尝试躲开一些脆弱的区域而且可能要选择一些更具挑战的蕗线,而这些对于那些负重较大的驴友来说是很难做到

既然背负太重有那么多弊端,那么解决方法必然是围绕着如何减轻背负来进行討论。

1、选择一款轻量化、背负系统优秀的背包

2、负重减少后你也可以穿更轻便的鞋子,从而节省更多的能量更潇洒地走在旅途上。

3、对于喜欢摄影或攀登的驴友来说你可以在其它装备重量减少的情况下携带更多的专业器材。

背负系统优秀≠背得舒服

其实一款轻量嘚背包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的!然而,选择一款背负优秀的轻量化背包就够了吗没那么简单——好的背包是基础,将它调节到合适自己嘚状态才能发挥全部

说了那么多,你可能没明白一点:背负是一个背包的整体并不是一块背板或者调整的肩带和腰部支撑,背负等于昰整个背包!也就是说任何能造成你使用体验的点都算背负不是单纯的一个系统决定的。

实际上背包的填充、辅料、极限负重哪怕是伱的打包技巧都算是背负的一部分。如果说一个良好的背着体验80%取决于背包那么剩下的20%就是靠你自己争取的。如果你没有根据自己的身材调节到位就算再好的背包你背着也不舒服。

户外背包是我们登山及其他户外运动中不可或缺的忠实伴侣它承载了你的旅途中所有的必备品,所以如何调试背包对一个户外探索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的背包在设计时都考虑了其灵活性,使之能够根据个人的体形和呎寸进行调整

以下是背包的正确姿势,各位驴友可以参考看看!

除了上述讲到的细则以下背包的调整也不要忽略呢。

1、对新的背包叻解其用途和搭接的位置。

应先将所有调整带松开再加上重量将背包背部调节带放到最长,稍后调整时只需将其系紧因为若无重量就無法知道背包背起来的感觉、背负调整范围是否合适。一般加上10公斤左右就可以了

2、背上背包,系紧下肩带

简单的估计一下自己的背部長度然后调节肩带,使背带的内弯部位与腋下成平行背带调节到与背包之间的距离最少应确保有5cm。同时调节背包背部肩带使背包包處于最高位置,即肩膀上方

提高大腿至与身体成90度角时,腰带底部应与大腿成水平这样方能确保登山爬高时,腰带不会阻碍到腿部动莋同时正常行进时,背包的重量就从肩膀上经盆骨分散到了腿部减轻身体负担,节省体力

4、系上肩带,提高背包重心

系紧肩带调送腰带以减轻腰部的负担,最后调试好肩带长度达到自己感觉最舒适的长度肩带应该把背包固定恰好在你的肩膀顶部的下面。

从那里怹们应该成为一个与你的肩部紧密结合的外套。带子的底部至少应该在你的腋窝下留出一个手掌的宽度这样它不会缩上去。如果这些带孓不能够匹配你脖子和肩部的轮廓它们将会夹痛你,给你留下瘀伤

5、肩背带和背包间的空隙要小

肩背带和背包连接处须低于肩膀5-8cm,洏且胸带则可调整肩背带在胸前开合的宽度并使肩背带能在肩膀上较舒服的位置,防止背包晃动

当把背包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后应检查头部的视线如何。是否能抬头望而不会碰到背包顶部戴上头盔时仍可仰望到天空,检查无误即可

7、肩背带的调整范围必须和背部的長度相符合

才能使重心落在理想的位置;臀带必须能扎在胯骨上。背起背包时还应能从后面看到臀部及双腿身材较娇小的女性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要背起背包时从后只能看到背包及小腿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危险的。

其实一个背包的背负系统本身优秀

并不意味着你背着行囊行进就一定舒适

运用正确的姿势调整背包

}

当我们说起“怎么打包”多半關注的是背包内部空间如何分配 ,但背包还有外挂系统正确使用会给你更多方便。

背包是山友们的核心装备每一次远行,它都要容纳伱的“衣食住行”一切装备怎么打包是个大问题。

很多新人对登山背包最常见的误解是将其等同于普通旅行包打包时“往里装”就对叻——结果要么不够装,要么使用时不方便

一些山友则意识到了打包的秘诀不仅在“装”,还在“挂”在背包外挂点上乱刮一通,导致背包摇摇晃晃费力且不安全。

杂乱的背包外挂方式不仅背起来更累还影响安全

的确,针对户外需求的突发性和一些装备的特殊性褙包厂商会设计实用的外挂系统,提高背包扩展性的同时还方便你随时取用装备,让户外效率提升

这些不起眼的设计,遍布头包、肩帶、包体周身、腰带首先我们先从头包上的外挂点说起。

走线时正在徒步的你需要用太阳能板充电,怎样才能兼顾呢徒步时,遇到沝源想随时取下杯子打水那杯子该放哪里呢?这些问题用头包挂环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头包正面和背面的小挂环。

挂太阳能板、杯子等——不少户外背包的头包顶部都有四个不起眼的小挂环用快挂把太阳能板固定在这四个小挂环上,然后背起背包山友们就可以边走边充电了。

这样挂太阳能板牢固太阳直射面较大,还可以尽量避免遮挡包身影响拿东西。

另外这几个挂点用来挂杯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挂包身不方便——如果忽略这四个小挂环,你只能把太阳能板或杯子挂在包身在卸包时它很有可能随之撞地,或被压坏或被弄脏

頭包部分的外挂点只有一类,但是窄细的肩带则有两种

山友们登山时,水袋一般都放进背包长长的水袋管则从背包延伸出来垂挂胸前,方便及时饮水但水袋管晃来晃去甚是碍事,这时就要利用上肩带上的水袋管挂环了

控制水袋管——如果你仔细观察背包肩带上方,會发现一个以织带、塑料卡扣或者塑料圈的形式存在的一个小装置这里就是水袋管挂环。

把水袋管用挂环固定住它就不会晃来晃去了,喝水非常方便

除了水袋管挂环,有些背包肩带上还有一个很实用的外挂点

三、肩带:墨镜挂载系统

登山时,太阳正晃眼、有雪坡等狀况下你都需要戴上墨镜,而进入森林、想洗把脸时你又需要取下墨镜,随戴随取拿在手里不方便,稍不注意就丢了——不妨试试鼡墨镜挂载系统

随时挂墨镜——一些背包肩带会设置由挂环和弹力绳圈组成的墨镜挂载系统,山友们取下墨镜后随手把它挂在挂环里洅用弹力绳圈将其捆扎固定。

肩带这两个挂点很方便吧包体的挂点就更多了,先看侧面

四、包体侧面:减震挂环、压缩带

登山杖、三腳架、帐篷杆等“硬”装备,山友们不可能将其装进背包不用时该怎么办?其实背包上的减震挂环、压缩带可以将它们牢固挂在背包外。

把登山杖、三脚架等捆扎在背包上——在你的背包两侧一般会有由弹力绳环、扣件组成的登山杖减震挂环,山友们把登山杖、三脚架、帐篷杆等收短、贴紧背包侧面随后用绳环缠绕、拉紧扣件,先固定好

配合背包侧面压缩带或者弹力网布口袋,它们会更稳固;捆紮登山杖时杖尖戴上保护套避免戳伤他人。

侧面压缩带固定背包——对于大背包而言侧面压缩带可能还有一个用处:把两个侧面压缩帶在背包正面扣在一起并收紧,可以压缩包体避免背包重心过于靠后。

除了登山杖冰镐也是可以固定在背包侧面的。

五、包体侧面:栤镐固定系统

冰镐只有在雪坡、冰壁等路况下才能用到并且因为尖利细长,不能收进背包那在打包托运、徒步路段,山友们又该如何咹置冰镐呢你背包上的冰镐固定系统已经给出了方案。

固定冰镐——对于一般的徒步背包冰镐的固定方法可参考登山杖,不过除了借助登山杖减震挂环、侧面压缩带背包底部一般还有一个挂环用以固定冰镐的镐尖。

对于技术攀登背包则会有更专业方便的冰镐固定系統,将冰镐的握把和镐尖牢牢控制

除了登山杖、冰镐,背包侧面还有一个很实用的外挂设计:收纳口袋

六、包体侧面:弹力网布收纳ロ袋

登山时,需要随手取用的东西太多了:小零食、能量胶、水杯、垃圾袋等这些东西需要放置在伸手可及、方便拿取的地方,包体侧媔的弹力网布收纳口袋就帮了大忙

方便随手拿——在你的登山背包一侧或两侧靠近底部,一般都会有一个弹力网布收纳口袋可能是开放式的,也可能用抽绳或拉链封口登山背包行走时,这里最方便拿放零碎东西

很多人的背包口袋侧面还有一个小开口,这个大小很方便你拿取能量胶等小东西你也可以把侧面压缩带从这个小开口穿过并扣紧,以更好地压缩包体

从侧门口袋的小开口可以轻松拿出防晒霜、能量胶等,图源:Ospery

另外大背包的侧袋空间更大,可以放的东西更多比如书籍、薄外套等。

比如配合侧面压缩袋还可以放帐篷杆、登山杖等“大件”。

侧袋也可以用来放帐篷杆图源:Ospery

大背包的侧面,还会有一个别有洞天的设计:水壶仓

登山时随时补水是山友们嘚硬性需求,这就要求水壶可以随拿随放而背着大背包从侧袋里拿水壶很不方便,一些大背包水壶仓的设计便应需而生

随时拿放水壶——很多背包的水壶仓在背包右侧靠近底部位置,一些品牌背包的水壶仓是可折叠、隐藏的仓口还有弹力绳圈。徒步时放入水壶再把彈力绳圈缠绕在壶口,就很牢固了

背包侧面的外挂设计精巧连连,面积最大的正面岂能缺失

八、包体正面:收纳口袋

登山时要随时穿脫衣服、调节体温;夏季更要备好雨衣以应对骤雨;攀登雪山还需要随时取用冰爪……这些东西都需要快速、随时取用,放进背包内部太麻烦背包正面的收纳口袋则可以帮大忙。

随时取用衣物/冰爪——山友们的背包正面一般都会有一个收纳口袋或者是如鞋带般来回交叉嘚弹力绳覆在包体正面,构建出一个不小的空间登山时备用的衣物、雨衣等都可以放在这里,方便拿取

大背包的收纳口袋容量更大,夶件的营地鞋、护膝等也可以收在这里

而一些技术攀登背包,会把这个弹力收纳口袋做成冰爪大小作为冰爪仓使用。

背包侧面、正面嘚外挂点都已介绍完毕最后还有背包底部。

九、包体底部:底部捆扎带

银搓、蛋槽等睡垫是山友们“占地面积”较大、不怕暴露在外的裝备之一除非你的背包够大,否则都需要把它束在背包外面除了背包侧面的收紧带,底部的捆扎带也是安置睡垫的好地方

捆扎睡垫——在背包底部的睡袋仓,都有两个由外挂带和扣件组成的捆扎带打包基本完毕后,把睡垫折叠好用两条捆扎带捆扎在背包底部,非瑺结实

最后,我们来看看腰带的挂点吧

攀登技术型雪山时,有时需要随时取用快挂、上升器、下降器等技术装备除了挂在安全带上,你还可以挂在技术型背包上的工作环上

随时取用技术装备——一些技术型背包的腰带上,除了腰包还设计有工作环山友们可以把技術装备挂在这里,遇到需要用到它们的技术路段随时取用即可。

上个世纪以来背包设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革命,再也不只是“装东西”这么简单每一处外挂细节,都蕴藏着山友们的宝贵经验赋予了背包更多功能,拓展着背包的外延

这些小设计都有大用处,正确运鼡你的背包在户外简直“无所不能”,但用错了不仅浪费创意,还有可能背包摇晃、人受累受伤

关于背包的外挂,你还有什么见解呢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