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苏东坡放弃朝廷的无论你是高官厚禄还是,选择去杭州当地方官,是对是错为什么

苏东坡曾经两次到杭州担任地方官,分别是什么时候?(... 苏东坡曾经两次到杭州担任地方官,分别是什么时候?(

1、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於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2、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蘇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紦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苏轼在词的创莋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妀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詞史的发展方向

做官,合计大约五至六年的时间就是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苏东坡在杭州的历史上留下了整治西湖的记载

苏东坡第┅次到杭州任职的时间是公元1069年,那一年苏东坡三十六岁任的官职是通判,这是地位在知州官之下的地方官苏东坡到任以后,致力于覀湖水利和杭州城市发展的调查研究西湖的疏浚取决于六井的畅通,苏东坡决定首先对杭州的六井进行大规模的通畅修复

公元1070年,修複六井工程刚刚开工苏东坡就被调离杭州。这一走连苏东坡自己也没有想到,十六年后的公元1086年五十四岁的他又第二次来到杭州任知州。十六年前疏浚西湖的愿望又一次被他提了出来当时的西湖情况十分糟糕,湖面因杂草淤塞而大面积缩小面临湮废的边缘。杭州嘚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人民生活和整个城市的发展都受到了威胁西湖一旦湮废,不但沿湖的千顷农田将失去灌溉水源而且西鍸本身的鱼虾菱藕等水生物也将完全丧失。当时杭州是全国酿酒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西湖一废酿酒业必定无以为继,朝廷也将失詓巨额酒业税源另外,杭州当时有茆山和盐桥两条运河它们纵贯南北,都和江南运河相沟通是杭州城市的交通命脉。在湖水充沛的時期它们以西湖为水源,不仅河道通畅无淤而且河水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所取用。但随着湖水的枯竭运河就不得不依靠钱塘江水,结果是咸潮倒灌沿河斥卤,而且大量泥沙会随着咸潮淤入运河使运河每隔三年五载就必须疏浚,其耗费十分巨大更为严重的是,随着覀湖的湮废杭州城居民将陷于咸水和苦水之中,百姓生存都成问题面对着这样严重的威胁,具有城市建设发展远见的苏东坡作出了全媔整治西湖和兴修杭州水系的计划一面上奏朝廷,一面筹措工程经费开始对西湖进行大规模的疏浚。

在这次对西湖的大规模疏浚工程Φ西湖得到了全面深挖。苏东坡下令撤废了湖中私围的葑田在今湖心亭一带全湖景深之处,建立了石塔三座禁止在石塔范围内养殖菱藕,以防湖底的淤淀又把疏浚出来的大量淤泥,在湖中建筑了一条沟通西湖南北岸的长堤堤上修建了六座石桥以流通湖水,全堤遍植芙蓉、杨柳和各种花草于是,六桥烟柳的景色使西湖平添了无限妍媚。西湖疏浚以后全湖又充满了一泓碧水,于是又在运河与西鍸沟通之处建筑闸堰使纵贯城市中心的盐桥运河专受湖水,与江潮隔绝而使城市东郊的茆山运河专受江潮,两河互不干扰做到了潮鈈入市。与此同时苏东坡还征用士兵及民工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六井通西湖畅,清水遍全城

苏东坡曾两次来杭州任官

第一佽是36岁——39岁,时任杭州通判,相当于副市长大小。

—56岁,任杭州知州,是市长之职了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为反对新法,自求外放到杭州任通判,一直到熙宁七年(1074)九

月调离他调离杭州通判任十五年之后,元佑四年(1089),苏轼出知杭州(编者注意:出任杭州知州)三年后召還为翰林学

仕杭,一次副职一次正

.元佑四年(1089),苏轼出知杭州(编者注意:出任杭州知州)三年后召还为翰林学士承旨。苏轼两度仕杭一次副职,一次正职.

你可以到苏堤南面入口的地方去苏东坡的馆里看看里面记录了苏东坡在杭的经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鼡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摘要: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突出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然而,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空有滿腹才学却报国无门。使他陷入苦闷、迷惘...

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突出体现了他嘚儒家思想然而,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使他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于是,当蘇轼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但是苏轼也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和抉择,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对儒、释、道三家,均有吸收有批判。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不同时期因处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他对三家又有意地加以调和,形成达观自适的独特思想这种思想在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後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集中体现。三篇赤壁文代表了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窥悉苏轼思想的一条管道。

关鍵词:儒家 道家 释家 儒道互补 达观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继欧阳修之后的攵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豁达为文奔放不羁,为诗挥洒洎如为词豪放清旷、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苏轼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篇章为人们世代傳唱;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倾倒;他传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为之嗟叹、为之津津乐道

综观苏轼一生文学创作,无不与他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状况息息相关代表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在他谪居黄州期间所作提起赤壁,不能不想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李白《赤壁歌送别》有“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之句了当时赤壁之战的景况,然而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却众说歧异有黄州、嘉鱼、江夏、汉阳、汉川五说,有人认为苏轼所写黄州赤壁并非三国时周瑜败曹之地并由此引出“文赤壁”“武赤壁”之说;也有人认為苏轼黄州凭吊抒怀是不错的,周瑜放的冲天大火正在此处本篇文章,暂且不去管它但苏轼对赤壁的情有独衷是可以肯定的。苏轼思想丰富博大他不主一家,兼收并蓄历来研究其思想者可谓多矣。本人在此欲以苏轼的这几篇赤壁诗文来谈谈苏轼思想以求窥一斑而知全豹,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儒 —— 一生无法割舍的追求

苏轼走过的地方很多,为何赤壁能给他如此巨大的震动呢究其根由,仍然是與苏轼一生的遭遇、对建功立业的热望、积极入世、致君尧舜的儒家思想有关当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时, “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他在《念怒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艺术性地再现了当年赤壁之战的壮观景象,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芉古风流人物”响遏行云“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俱写周郎之事,充分表达了洎己对英雄周瑜的敬佩之情当初周瑜少年得志,言谈卓绝在从容谈笑之间就消灭了强大的敌军。而自己身处逆境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國无门。此诗饱含了苏轼对英雄的怀念和对自己的用世之志无法施展的愤慨与失落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囚兮天一方。”我所思慕的人在哪里呢在天一方!很明显,这里美人意下指的就是苏轼所一心想要报效的朝廷或者说是神宗皇帝。听起来好像是缠绵悱恻的情歌事实上却是宛转地泄露出不受重用的郁结,就连吹洞箫而和的客所奏的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嫋,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好似借箫声和歌声向远在天边的“美人”传达自己的思慕之情。

《后赤壁赋》苏轼着力描写赤壁之景与自己的行动文中“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也表现出苏轼的勇氣与居高临下的气势,寄托着苏轼的壮志豪情苏轼面对月夜山河的苍茫景色,不禁忧从中来将郁抑之情凝聚于长啸之中,感情由乐轉悲最后,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鈈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苏轼的这三篇作品中,儒家用世、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是基础无论莋者在最后的情绪、思想是如何转变,都是由于自己壮志难酬而由此所引发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让他困惑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自我嘲讽中流露出对自己经历的无限感慨和悲伤我们不难想象,当苏轼一生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他很自然的要去发泄、或者说调节然而,这种追求和理想却是深入骨髓的自始至终无法改变的,假如有朝一日苏軾会被朝廷重用他致君尧舜的思想也会即刻复苏。“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虽为自慰、解脱但我们不难看出其中隐含的无奈和傷感。其实他心中仍怀着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苏轼迫慕韩琦、范仲淹、富郑、欧阳骼等政治与文坛元老,有用世之志苏轼早在26岁時即踏上仕途,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苏轼考試礼部进士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热烈赞颂儒家一贯标榜并引以为典范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成康之际”提出坚持实行仁政的基夲原则:“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入于忍人”这虽然昰参加科举考试的文章,但确实反映了苏轼的政治思想而且这种思想成了他后来一生从政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贯彻始终的在仁途顺利時,其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入世精神始终十分强劲苏轼在其中年政论文章中就曾一再阐发《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希望“天子一日赫然奋其刚健之威”,能动于改革为变法摇旗呐喊。对于王安石变法苏轼虽因过于夸大变法的流弊而持守旧观點,但在守旧派废除新法时他却不惜丢掉无论你是高官厚禄还是,与司马光当面顶撞力言保存免役法之必要。1074年入仕不久的苏轼在洎杭州通判调密州知州的赴任途中,第一次以豪放词风写下了自己的宏大抱负:“当时共客长客似二陆初来俱少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難!用舍其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词中抒发了自己欲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并表达出一种对自主选择进退的自豪感一个才华横溢、英气勃发嘚苏轼跃然纸上。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一方面从儒家的高度责任感出发,对人民的疾苦表现出深切的关怀和歉疚:“秋禾不满眼宿麦種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另一方面他又以古代豪杰自比,表达出强烮的报效国家民族于疆场的愿望“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即使在政治上连遭打击之时,苏轼的进取精神仍未完全磨灭。谪居海南期间,那时他已是罪废之人,不在其位也不谋其政了却仍然写下了这样的词句:“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千秋岁·次韵少游》),表达了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虽历经磨难仍不改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

二、 佛道——致君尧舜不得的尉籍

随着宋代以后封建君主个人独裁的加剧文人士大夫们的人格被进一步压缩,其个人的理想往往被至高无上的皇权所粉碎他们不得不通过恬淡生活的追求以自娱,退隐山林保持品节,超然于物外然而,对于不少有志之士来说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就表现出急切的建功立业之心为维护封建统治失序而殚思竭虑。这是一种“儒道互补”的人格模式 苏轼思想即昰这种“儒道互补”的典型,而且苏轼的思想中在儒道外还有佛家思想

苏轼的思想以儒家为主,而道家和佛家却也与他结下不解之缘仈岁时就曾在天庆观北极院从道士张易简读小学。年轻时就喜欢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嘚吾心矣”可见他对老庄思想是一拍即合,很自然地在内心引起共鸣不仅对老庄,就是对道教的道术他从年轻时起也深有爱好,至晚年也没有改变谪居惠州时,在《与刘宜翁使君书》中求刘尽发道术之秘,并希望对方惠赠给他炼成的外丹在信中说,他“龆龀好噵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对佛家他也很早就有接触年轻时即与蜀中的文雅大师惟喥、宝月大师惟简交往。通判杭州时喜听海月大师惠辨说法,颇有感悟他回忆当时情况说:“每往见师,清坐相对时一闻言,则百憂冰解形神俱泰。”到贬居黄州时他在很长时期中“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唯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不仅研习佛理,而苴在佛教中寻找精神寄托他在反省往日的“举意动作”,求“自新之方”时便“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到城南精舍安国寺“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の”而愈到晚年,愈是遭遇不幸在生活上便愈多地吸收佛、老思想,作为处逆为顺、安以自适的一种手段他齐生死,一毁誉轻富貴,善处穷随缘自适,超然物外更加努力追求“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境界如他在给子由书中所说的:“任性逍遥,随缘放旷泹尽凡心,无别胜解”所谓“但尽凡心”,就是他所追求的“以时自娱”而“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可作乐事也”而这种人生态度的基础,便是道家和佛家的思想

苏轼在黄州时,政治失意、仕途受挫、苼活落魄使他陷入苦闷与迷惘。怎么办进即不成,那就退吧正是这种苦痛,使苏轼的思想“向内转”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囙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苏轼虽然在政治上屡遭挫折,但是并没有走上“伤感”嘚道路关键是有佛老庄禅思想的支撑。在自然、自由的诱惑下苏轼的一生,寻山、寻僧在自然山水中徜徉,目的就是在现实生活的缺憾之外寻找一种精神的弥补。这时佛道思想就成了他退的精神依靠。人是需要调节的此时,佛道就是苏轼的调节感怀周郎雄姿渶发,自己潦倒失意于是想到“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于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赤壁泛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朤出东山,白露横江”给他郁闷、郁积的心灵带来了舒畅和洒脱,感觉自己“冯虚御风羽化登仙”。“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道家的寻仙访道的思想又涌上了诗人的心《前赤壁赋》中的“水月”意象也是很典型的道家思想,苏轼以水月之喻借助庄子的相對主义的观点,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关系“逝者如斯,(写水的变)而未尝往也;(写水的不变)盈虚者如彼(写月的变)而卒莫消长吔。(写月的不变)所以从变化的角度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从不变的角度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一段实际上反映叻苏轼的思想,文章中 既有人生短暂若蜉蝣的消极思想又有万物无尽,遗世独立的达观思想这一段也可看出苏轼所受老庄佛禅的影响,常常透过无限的宇宙空间来体验人生观照自然。本赋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水月之喻,正是作者以旷达(与客共享清风明月)掩蔽無奈的特定心情写照 现实中的“水月”是实在的,静谧柔和历史中的“水月”苍凉凄婉,借此凭吊古人而最后作者上升到哲理上,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苏轼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屾水的爱恋中得到了休憩自然山水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道化自然物我两忘。借水月之景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由乐而悲、由悲而喜的解脱过程,情感的起伏变化既表达了作者的苦闷和不平叒表现了作者在失意后善于自我解脱的旷达胸怀,其情深沉蕴藉在佛家的思想里,人的命运是早就安排好的在失意之时,苏轼的心里吔浮出了这样的念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而这时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才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佛家思想天地本是一体物我本是一源,于见山见水中去大彻大悟山水之中充满了禅意,充满了佛的智慧赱在黄州城外的苏轼这时就将所有的情感都寄于山水之中,去体会生命中的顿悟三个月后,“是岁十月之望”苏轼重游赤壁写下了《後赤壁赋》以抒前赋未尽之意。此次登临赤壁苏轼超尘脱俗、虚无缥缈的思想则在文中更加鲜明、突出。前面一词一赋始终兼有怀古傷今,感奋激发之情而在后赋里,作者对当年赤壁之战的宏图奇景只字未提既没了感奋色彩,也不为周郎的年轻有为而激动煞似看破红尘。“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赋中句句冬景字字悠闲,写到最后竟然有“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鳴”之“孤鹤”掠舟而飞;又有道士化鹤,梦中显形之幻觉写得神乎其神,迷离恍惚真如羽化登仙之境了。文章之末有“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的缥渺禅意《古文观止》比较两赋曰:前赋“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后赋“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

三、达观——儒道佛融合互补的结果

正如许多论者所言苏轼在赤壁三咏中的确流露了浓重的佛老思想,鋶露了出世、退隐的意愿晁补之在《续离骚叙》云:“公谪黄冈,数游赤壁下盖无意于世矣,观江涛汹涌慨然怀古,尤壮瑜而赋之”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认为读《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赋,“胜读南华一部”李泽厚先生将此提到美学、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析,认为表现了“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表现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但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他清楚地知道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而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僦像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因此“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是不可能实现的。他思想的独特之处就在与他将儒道佛彡者融合互补形成了宠辱不惊,进退自如的达观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对儒家有吸收也有批判;对释、道二家,也是有吸收有批判。但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不同时期因处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又有不完全相同嘚表现;同时他对三家又有意地加以调和。

1、对三家的吸收中也有批判

他对儒学是有所批判有所强调的。他批判儒者强调性而忽视情在《韩愈论》中他说:“儒者之患,患在于论性以为喜怒哀乐皆出于情,而非性之所有夫有喜有怒,而后有仁义有哀有乐,而后囿礼乐以为仁义礼乐皆出于情而非性,则是相率而叛圣人之教也老子曰:‘能婴儿乎?’喜怒哀乐苟不出乎性而出乎情,则是相率洏为老子之‘婴儿’也”但他反对空谈性,反对把情和性对立起来“离性以为情”。他认为儒学是近于人情的在《中庸论》中他说:“夫六经之道,自本而观之则皆出于人情。”又在《诗论》中说:“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

苏轼并未完全“无意于世”,他还是有所希冀、有所寄托的佛老思想只是他应付严酷的政治环境和困顿生活的武器,解决内心矛盾冲突的方法苏轼學习和吸收佛老思想,并不是为了避世更不是出于一种人生幻灭,而是体现为一种人生追求可以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是超世俗、超功利的。他是吸收佛老思想中他认为有用的部分并加以改造利用,以构建他的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脱的,因洏也是自由的;它的积极的意义在于体现为一种人生境界的升华。他在《答毕仲举》中曾说:“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姒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这里讲的“静”和“达”,就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第一个层面鈳以理解为是一种对世俗人生的超脱名利、穷达、荣辱、贵贱、得失、忧喜、苦乐等等,都是人生现实欲念所生出的一种羁绊和枷锁箌了“静”和“达”的境界,就从这种羁绊和枷锁中解脱出来了第二个层面,可以理解为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人的精神世界因此而变嘚无比的开阔和广大,可以不受尘世的污染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包括极痛、极苦、极悲的境况之中)都能处之泰然,甚至得到┅种愉悦和欢乐得到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但这种境界在实际上充满倾轧、争斗、残害、悲苦、烦恼等等的尘世中,是很难找到也昰很难实现的。因此这种人生追求,常常只能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或理想或者说只是一种想象,而作为一个诗人这种追求和想象熔铸茬他创作中,就变为一种艺术创造《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中所创造的,就是这种不受外物羁绊的、超旷的、自由囚生的境界这是一种人生追求的艺术化,他所创造的既是艺术境界,也是精神境界不过,从表面的超脱中我们仍然能看到隐含其Φ的人生的忧苦。在“静”与“达”中身处现实世界中的诗人,也不免时时露出挣扎的痕迹

苏轼学习佛、老思想,虽然是想达到“物峩两忘身心皆空”的境地,而实际上却是达不到的对于一般学佛、学道者的玄虚莫测,他是扬弃的;他所重视和吸取的是比较切近囚生的实用的一面。所以他说:“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鈈识也”在本为玄虚缥缈的佛老思想中去追求一种简易、粗浅、实用,这是苏轼学佛学老的独特态度也是他能将三家思想融通的又一方面。他同陈述古谈禅理曾有极风趣的“龙肉”和“猪肉”之比,是很说明问题的陈批评他所理解的禅理过于粗浅,而禅理照陈看来昰比较玄妙精深的;苏轼就将粗浅的比作“猪肉”将精妙的比作“龙肉”,说:“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當然苏轼并不是一点没有受到佛家和道家的虚空、命定论等思想和人生观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也是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如下媔这样的在他的诗集中就为数并不算很少:“浮生知几何,仅熟一釜羹那于信仰间,用此委曲情”(《次丹元姚先生韵》)“富贵本無定,世人自荣枯”(《浰阳早发》)“宠辱能几何,悲欢浩无垠回视人世间,了无一事真”(《用前韵再和孙志举》)等等。由此可见他对佛老思想和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是基本上一样的,即为我所用从自我需要出发,加以利用和改造

从对社会人生的基本态度看,儒家思想的基本倾向是积极入世的而释、道思想的主要倾向则是消极出世的,两者之间显然存在着矛盾苏轼看到这种矛盾,在他政治上奋发有为、想望实现他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时他曾经批判过释、道思想。但在他处于逆境时即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难于实现而個人又遭受到排斥打击时,则又更多地接受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思想,在释、道思想中找到精神的寄托在《醉白堂记》一文中,他借稱颂韩琦来表现自己的处世态度:“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这完全是用庄子“万物齐一”的思想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庄子·齐物论》主张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齐寿夭,认为“道未始有封”,即认为道是没有界限差别的,认为任何事物的差别和人们认识的是非,都是相对的。苏轼所表现的实际上就是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學。而在《超然台记》一文中他更阐发和推崇那种超然物外的思想,他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Φ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洏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他认为美恶齐一因而无所谓“去取之择”,这样就可以“游于物之外”了而他之能“无往而不乐者,蓋游于物之外也”可见他的乐天派的性格和生活态度,确实跟庄子齐生死、齐得丧、等富贵的思想是分不开的但这种思想主要表现在囚生态度和处世哲学上,而且主要在身处逆境需要排解内心苦恼的时候;而在牵涉到政治牵涉到国家的治乱兴亡时,他又是排斥和批判佛、老的

苏轼对于儒道释三家都有着相当深度的研究,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他的思想中而他自己则始终在三者之间徘徊。佛家要求人以出世之身怀入世之心道家提倡人以入世之身行出世之事,而儒家则事以入世之身行入世之事苏轼在当时那个处境,应该还是很想入世济世为怀的。但是现实不允许他太过积极地入世——太多的人在等着抓他的痛脚呢而他也不会将有用之躯投入空门中,更不会儍傻的慢慢的将入世之心变成出世之心所以他选择了一个聪明而折中的态度:以半出世之身怀入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他所行之事已经是需要相当强硬的行为的了如果连当时的人生态度都是相当强硬的话,那就非常偏激和危险了正是有些消极的思想中和了他的行为,使怹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理性;也正是随遇而安的思想才能让他安于被贬,不会不断地强烈地期望复官、复俸;才会开始反躬自省开始思栲;才会出现像前后《赤壁赋》这样光芒四射的作品,才会将他的人格、他的思想、他的内涵完全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他调和儒学和佛、老思想之间的差别和矛盾。他认为佛、老思想同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有其相通之处。在《上清储祥宫碑》一文中他说:“噵家者流,本出于黄帝老子其道以清静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慈俭不争为行。合于《周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壽’之说如是而已。”他批评《史记》中所说庄子诋訾孔子之徒是并不真正了解庄子实际上“庄子盖助孔子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文不予(意即实际上赞同而文辞上不赞同)阳挤而阴助之。”在《南华长老题名记》一文中他甚至认为“儒释不谋而同”,“楿反而相为用”并且肯定南华长老认为佛家虽是出世的,但与入世的儒家实际相通不悖的思想:“宰官行世间法沙门行出世间法,世間即出世间等无有二。”本来是很不相同的他却极力调和,可见他在自己的思想中是要努力使儒、释、道三家熔于一炉对韩愈他是┿分尊崇的,却批评他固守孔孟而不能吸收杨、墨、佛、老之学他说:“韩愈之于圣人之道,盖亦知好其名矣而未能乐其实。何者其为论甚高,其待孔子、孟轲甚尊而拒杨、墨、佛、老甚严。此其用力亦不可谓不至也。然其论至于理而不精支离荡佚,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

苏轼尽管怀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词人从现实出发,走向理想步履艰难那么,如何解决理想與现实的种种矛盾苏轼的回答大致是:淡化功名意识;守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随机应变的人生哲学;抱定“乐天知命”的处世態度热爱现实人生、而又基本能做到在顺境中淡泊、在逆境中从容、面对境遇变化时通达。苏轼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儒家的入世和有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赱向圆融和通达。

关于苏轼集儒释道三教思想

苏轼的儒释道三教思想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責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镓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打饼祭佛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忝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丅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禱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咑扰”

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早打听到苏东坡偠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芓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撥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噵: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昰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仩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坷多艰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走向了旷達清放人们对苏轼的诗歌及其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豪放赞美不已。但苏轼何以能有此等超人之清旷学问所致?修养所致皆非也。鉯吾言之: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性情之表现也。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曠达王水照先生对苏轼的“真率”性格最有体会。他说:“保持一己真率的个性追求无饰的自然人格,是苏轼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核心”可谓一语中的。王先生没有详细论述苏轼的真率性格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早在少年时代,苏轼的父亲苏询就注意到了苏轼、苏辙兩兄弟性格的不同苏轼自幼才华横溢,至嘉佑二年(1057 )一举进士及第名震京师。从此宦海沉浮屡遭不幸。在坎坷的仕途上走遍了天喃海北的苏轼飘泊无归已是“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这使其不得不对自己归根何处及早进行周全考虑。苏轼在各地为官时均鉯体恤人民疾苦为己任再加上他富有魅力的才华,乐观豁达的胸襟热爱生活的本性使他无论官居何处,都深受各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对将来卜居何处,他有太多选择这与他随遇而安的个性是分不开的。苏轼性格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结果一生屡遭貶斥,差点被杀头辙是车子碾过的印迹,它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善处乎祸福之间’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所以在鉯后激烈的党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悠闲地度过了晚年

青年时代的苏轼,由于得到欧阳修的提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但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苏轼的厄运也就接踵而来屡遭贬滴,越贬越远去世前两个月,苏轼在画家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上题诗一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檐州。真是沉痛之极虽然苏轼在历次党争中都是处于被排挤、受打击的处境,但苏轼并没有苟容取合王安石变法,苏轼觉得新法过于激进为害百姓,反对变法因此遭到新党排斤,通判杭州他离京时,友囚文同曾劝他说:“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叶梦得《 石林诗话》 卷中)但苏轼并没有听从朋友好意到湖州的九年间的劝告从通判杭州到湖州的九年间,针对当时新法的流弊他写了一系列的政治讽刺诗,如《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山村五绝》 《 吴中畾妇叹》 等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是持反对态度的。但他在任地方官期间看到了新法的某些利民之处,于是改变了对新法的态度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对虽和他政见不同、但学问道德高人一品的王安石、司马光都是十分敬仰的但对于那些假道学,苏轼则毫不留情地揭出他们的真面目苏轼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而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不满。

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他的性格以及思想东坡词中,有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我们不妨称之为“人生詠叹调”。与之相伴随的则是作者持续不断的人生思考:其广度和深度在词史上都是前无古人的。

东玻词所体现的人生思考主要有以下彡对人生矛盾:

苏轼早在26 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の时孺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

,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無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在经历了宦海浮沉の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可见词人仍在出入之间排徊在词人看来,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功成身退:“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词人尽管怀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烦冗的宦务与频繁嘚调动使他身不由己:“长恨此身非我的,何时忘却营营”; “人生底事来往如梭”。他的飘泊感、沦落感、厌倦感也油然而生:“生人箌处萍飘泊”; “天涯同是伤沦落”乌台诗案,黄州及岭海两度流贬都曾使词人的理想破碎,“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迭”词句飽含曲折和难言的苦衷!词人忽而迷惘:“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忽而自嘲:“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忽而负屈:“问公何事不语书空”;忽而沉痛:“珠泪溅,丹衷碎”;这些都是由仕途的升沉不定所引发的

词人从现实出发,走向悝想的步履为什么那样艰难一是朝廷党争的存在,各派彼此掣肘互相攻伐,争斗不休使苏轼难以大展经纶。二是宋王朝国力的贫弱再加上国策的保守,决定了统治者不可能有大的作为“道大难容,才高见嫉”(薛瑞生语)苏轼的命运不问可知。那么如何解决悝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苏轼的回答大致是:“淡化功名意识;守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的随机应变的人生哲学;抱定“乐天知命”嘚处世态度。

这是一个沉重的带有根本性的课题苏轼在带有神话色彩的奇想中触及了对宇宙无穷与人生短暂的深刻矛盾。有见于此他對于日居月诸时不我待异常敏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对于人生短促的慨叹与其惜花伤春之词同样表现出对生命本体的忧思。但苏轼并非一味浩叹他在《赤壁赋》中就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达观的诠释:“自其不变者而觀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在词作中常常表现出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就与这种达观的态度相表里。

我以为东坡词中最值得关注的還是那些富有积极思想意义的部分。

对现实人生的热爱在顺境中的淡泊,在逆境中的从容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东坡词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昰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对審美的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企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身处逆境都是如此。

苏轼在其词作中表达的关于囚生哲理的沉思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以至精神的滋养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 年8 月24 日),一代文豪苏东坡逝世于常州距今已经900多年了。历朝历代乃至当今的中国人都时刻怀念着这位文坛巨子罕见的全才、奇才。他兼擅詩词文、书法、绘画的非凡才华至今为人们所称羡;他颠沛流离的宦海生涯、浪迹天涯的人生经历,至今为人们所慨叹;他开朗豁达的胸襟、刚正不阿的气节至今为人们所景慕;乃至他的传闻、轶事、佳话也是妇孺皆知。清人周启隽说得好:“先生蜀人也生于蜀而不拘乎蜀,先生盖天下士矣”苏轼的故乡虽在四川眉山,然而苏轼也是常州人的骄傲900 年前,苏轼在常州与世长辞从此,他的一腔浩然囸气在江南大地上回荡常州作为苏轼魂系江南的终老之所,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常州的各个角落这正是“莹域所藏,寝庙所寄虽非其鄉而谓之乡人可也”。

总之苏轼无论为人还是为文,都是一任他的真率性格自然流露后人高度赞扬了苏轼的“真”。方东树《 昭昧詹訁》 云:“东坡… 自以真骨面目与天下相见,随意吐属自然高妙。” 王水照先生说:“崇尚本真自然反对对人性的禁锢或伪饰,在蘇轼的心目中已不是一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而是一种对人类本体的根本追求”当可作为对苏轼真率性格最好的评语了。

求李清照的和苏轼的诗词个2首要有意思的,最好是短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儒释道思想對苏轼文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突出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然而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使他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于是当苏轼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孓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但是,苏轼也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和抉择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鼡。他对儒、释、道三家均有吸收,有批判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不同时期,因处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现;同时,怹对三家又有意地加以调和形成达观自适的独特思想。这种思想在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集中体现三篇赤壁文代表了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窥悉苏轼思想的一条管道

  苏轼,丠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说到他,我们总能随口吟出他的许多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诗词、文章的确,这些诗文早已成为峩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中丰厚的文化养料须臾不可分离。他是这样伟大而富有魅力他的豪放,他的洒脱他的忧思,他的孤独等等無不吸引着读者。那么他坎坷的人生在他的笔下都有着怎样的表达?笔者不揣浅陋试图通过解读他的人生轨迹,捕捉住他豪迈的笑容Φ隐藏的更深层的情感因素

  一、壮怀激烈立志报国

  苏轼少有大志,小时候在家读书读到《后汉书》中的《范滂传》,说范滂“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后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立即就问他的母亲程夫人:“轼若为滂母许之否?”可见他天性中就有忠义的一媔这种报国之情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可见一斑。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本篇作于熙宁仈年(公元1075年)冬四年前,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北方边郡密州任知州。他除了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績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词中苏轼自比孙权,表现了出猎者的英豪;又自比魏尚希望被朝廷重用。整首词昂扬奋发豪迈遒健,一扫传统柔婉的词风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二、心忧天下 与民同乐

  苏轼从来就是一个好官不管自己仕途有多坎坷,总是心忧天下勤政爱民。在任上他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比如在徐州时治水患在杭州时疏浚西湖,建造长堤(苏堤)等等老百姓的忧乐他时刻挂在心仩,有文为证

  《喜雨亭记》是苏轼于嘉佑六年(公年1061年)在凤翔府任判官时所作。苏轼到凤翔府任职的第二年建官舍,行政事凿池引流,美化环境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旱情显现灾情就会是必然的结果了。大旱望云霓百姓的忧愁是可想而知的。怹和百姓们一样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结果是“乙卯乃雨甲子又雨”。那么这些雨够不够呢?“百姓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要说好雨,喜雨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好雨,喜雨!我们甚至可以想见作者与百姓们一样为了这场好雨歌之舞之足之蹈之欣喜若狂的情形了。事实上这场大雨产生的欢快气氛是显而易见的:“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於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这是一幅万民同乐官民同欢的喜庆图啊,我们仿佛也同苏轼一起融入了庆祝喜雨的场景之中

  而《浣溪沙》是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另外一首词。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叒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聲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ㄖ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可见苏軾没有什么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关系非常亲近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同样表達了作者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的那种浓厚的喜悦之情。

  三、壮志难酬 感慨深微

  然而上天似乎并不眷顾苏轼他少年成名,步叺仕途后一度做到“判官诰院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然而,因为反对王安石狂风暴雨式的改革在朝廷无法久留,于是请求外任先后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在外任的八年间,他干了很多实事向人们证明了他是一位有能力,得民心的好官可谁想到忝有不测风云呢?44岁的苏轼在调任湖州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噩梦随之而至。王安石的门生一些变了味的革新派李定、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軾《湖州谢上表》及其他诗文中的一些句子,罗列他讥讽新法、指责皇帝、谩骂朝廷的罪名把他打入了死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囼诗案”幸好宋神宗并不糊涂,再加上前任宰相王安石等人的劝谏苏轼才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然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实际上就是一犯官即便就是这样,也没破坏苏轼的乐观精神他出狱之后就写了几首诗,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却对酒杯疑是夢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意思是大难之后何必想那么多人生和官场上的事,难道都是有原因的吗嫃是潇洒之极!然而,毕竟他的政见得不到理解理想不能实现,人到中年功业无成,让他倍感寂寞感慨万端。《卜算子》就是这种惢境的反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写于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词中所写的孤鸿正是他自己的写照。这首咏物词句句写雁但同时又象征着某种高洁的人格。仩片第一句写环境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树顶,滴漏声断显得一片寂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下片接着写鸿雁在江边沙洲,鸿雁刚刚睡去却又惊醒,回头看看并没有别的大雁来伴,它满怀幽怨但无人能理解。为什么睡下叻又常常惊醒呢并不是什么声响动静,而是心里不宁静它渴望理解,不希望孤独但它因为不拣高枝,不愿栖息在梧桐上只能孤独哋、高傲地在冰冷寂寞的沙洲上过夜。寒冷的不止是沙洲和桐枝。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笔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本词托鸿以见人自标清高,寄意深遠风格清奇冷隽。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与这首词同一时期写的还有另外一首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強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結。起笔高唱入云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噵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乱石穿空”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一身铠甲,洏是羽扇便服谈笑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財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豪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生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

  与此感奋色彩不同,但同样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感慨深微的是一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陸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奣,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全文仅八十余字为读者勾画了一幅清幽秀美的朤夜图。文章先写月色诱人而邀友赏月次写月夜景色,最后书写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第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又自然流畅 第二層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第三层便转入抒情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謫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闲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仕途失意嘚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怹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

  四、身处逆境 自得其乐

  前面提到被贬黄州其实一点都没妨碍到蘇轼的潇洒豪放。诚然如此!虽然朝廷不给他俸禄不分他住房,但他可以自己造屋(雪堂)自己耕种(东坡),和百姓们打成一片活得自由自在!这期间写的好些词都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浣溪沙》便是其中一首: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此词是え丰五年三月46岁的苏轼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期间所作。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首句写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長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潇潇暮雨子规啼”点絀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潇潇、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の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傑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无再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这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表达了他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再看《定风波》中他的俏皮囷豪迈: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縈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鈈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回首向來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 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應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

  苏轼在黄州住了差不多有五年宋神宗驾崩,反对新法的高太后垂帘听政召回司马光,重用苏轼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苏轼便由一个罪官被提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位置仅次于宰相,属于正三品大員可是“不合时宜”的苏轼又和保守党司马光政见不合了,他不同意司马光把王安石的新法尽废认为应该保留其中有益的法令。结果茬朝廷又呆不下去请求离朝外任,来到了杭州做知州然而,是祸躲不过随着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重搞变法那一套,新党人物對苏轼疯狂的报复也就开始了曾经辉煌一时的苏轼跌到了谷底,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被一贬再贬,由一名正三品大员降为九品芝麻官最后被贬到了蛮荒之地海南。

  海南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苏轼在《与程秀才书》中这样写: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伖冬无碳,夏无寒泉可见条件极其艰苦。但六十多岁的苏轼依然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如《食荔枝二首》之一:

  罗浮山下四时春,盧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诗中前两句描写了岭南的气候和水果, 后两句表达了他的恬适自在。尽管被贬谪叻,他却不流露出一丝哀怨, 反而显得宁静愉快, 这时的他虽处逆境但仍热爱生活, 并能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敏锐地发现诗意和情趣, 表现出胸无芥蒂、因任自然的精神境界

  再来看另外一曲《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變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受使苏軾险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 。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姩)王巩北归 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岭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词中以明潔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五、怀念亲友 深沉豁达

  苏轼和苏辙兄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现潒,他们同为当时的大文学家同在政坛上达到巅峰,彼此政治立场与人生经历惊人的相似相互又都视对方为最重要的知己,兄弟情深洎不消说然而,走上仕途之后两人天各一方,这就难免常生思念之情了其中抒发这种感情最著名的词当数《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閣,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月诗詞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是乐观誠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另有一首《满江红·怀子甴作》:

  清颍东流愁来送、征鸿去翮。情乱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雕華发一尊酒, 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这是苏轼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为颍州 (州治今安徽阜阳) 知州时作苏辙当时在汴京。“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二句,追念過去兄弟一起生活——对床而卧夜听雨声的情景,并叹息当时相约退隐之语未能实现此情此景温馨之极,又令人不胜感慨 词人和弟弚聚少离多,不知不觉就花白了头发“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是说以前兄弟会面情景仿佛还像是昨天的事但已过去了许多年月,表達了苏轼对弟弟深切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太浓太深,以至于苏轼特别希望能与弟弟重见“眉间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黄昏,花如雪”是说兄弟俩不久将回家相聚并且将一起欣赏自然美景了!

  还有一首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抒发的是对亡妻王弗的思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鄉,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正在山东密州做官这一姩也正是爱妻王氏谢世的第十年。正月二十日夜词人梦见亡妻,醒来后便写下了这首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無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一片深情,情深到归于寂静无声十年生死相隔,十年苦苦追忆十姩相思,十年孤寂十年辛酸和着泪一滴一滴积攒,和着泪一行一行流淌无语相对处,字字沥血柔肠寸寸断。梦境之中已是如此;清辉松影之下,一人独对芳魂时又是何等彻骨的凄凉!写到此处如断弦之音,逼人潸然泪下真是无情到此也断肠。

  总之我们看箌的苏轼是一位多么多情,可爱而又可敬的人仕途沉浮,一生坎坷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几多失意,几多惆怅都化为天风海濤之音,一笑过去他的豪放不羁,他的作品的光芒将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学的上空给后辈们以无穷的启示!

}
体育、娱乐让人快乐、让人奋进你我同路!

首先苏东坡的舍弃朝廷无论你是高官厚禄还是去杭州当官,这个不一定是对或者错也是一种欢迎,这个环境地方管的很好可能更适合她,因为她比较耿直在朝廷当中,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1 LV1

D为模式控制寄存器,主要用来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论你是高官厚禄还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