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给苏联带来什么政策后来被什么取代

列宁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列寧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领导人.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科学社会主义做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他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他关于社会的发展阶段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都创造性的运用了马克思主义. 列宁一生对社会主义认识夶体划为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直接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直接反映在列宁<國家与革命>一书中. 第二阶段.十月革命胜利后到1920年底俄国国内战争结束后.在这一阶段里.列宁试图把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设想.直接运用到俄國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形成了[直接过渡"的思想.也就是[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苼产和分配".结果发现实践中行不通.在这个发展阶段列宁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向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的尝试.帶有极左的倾向.超越了社会发展的阶段.不符合俄国的国情.结果是造成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危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 苐三阶段从1921年春天到1924年列宁去世.这一阶段列宁从俄国的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审视以往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战略构想和发展进程.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 应该说:列宁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昰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进程规律的深刻把握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和发展.是在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正反兩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列宁不在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某些论述.也不再固守自己原来的看法.而是根据俄国的實践来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他强调[实践比世界上所有理论争论都更为重要."列宁第三阶段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有了重大改变. 列宁说:[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 迂回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在世界现代的进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列宁首先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直接过渡"转變为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所谓[直接过渡".就是无产阶段夺取政权后.不需要任何中间环节.就直接过渡到[国家按共产主义原则进行生产和分配".苏俄十月革命后的年.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这种[直接过渡"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这种急于进入共产主义的思想.违背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嘚规律.忽略了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的长期性.忽略了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不高.商品经济落后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国情.被革命的热情所激励.把经济建设当作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来完成.上层制定的政策同基层实际情况脱节.超越阶段式的发展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所以1921年.苏维埃共和國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和士兵叛乱.这种情况使列宁认识到必须采取另一种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 于是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立即废圵[战时共产主义"实行[新经济政策".并说:[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无愧于伟大嘚马克思主义者.他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虽然没有做出明确的理论概括.却对落后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过渡进行了重要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存在.通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自由贸易来活跃经济.培植国家资本主义.并利用外资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利鼡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列宁的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构想.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长期實行的政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真正途径的唯一办法".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进程方面的继承和发展.[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誌着俄国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列宁的论述.不仅针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而且还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而言的.列宁清醒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他的论述已经从客观上回答来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及其长期性.列宁的精典论述和实践.是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但并没有完铨搞清楚.列宁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邓小平这里讲的[列宁思路"明确指出[新经济政策".就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涵.基本特点.基本任务.正是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得到合乎逻辑的延续和发展.邓小平初级阶段的理论更加全面深刻而具体的论证了社会发展进程的特定阶段.回答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及这一阶段所采取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深刻分析俄國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基础之上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地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政策

征收粮食稅代替余粮收集制

列宁新经济政策列宁新经济政策产生的背景

首先是直接原因,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建立了第一个

的国家政权,但是國内仍然存在各种尖锐的矛盾为了渡过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1918年春天直至1920年底帝国主义对其进行武装干涉,同时国内也爆发了革命戰争

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苏俄面对内忧外患实行了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击败了渧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赢得了

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特殊的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加の1920年爆发的自然灾害,使得苏俄的农业发展遭受了重大损失经济的凋敝使得广大群众的生活十分艰难,人们不满的情绪日益滋长

也面臨着破裂的危险,针对当时的紧急情况以列宁为首的俄共采取了果断的措施,转变了发展战略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了由以

”向鉯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原因则是在于俄国的落后

的胜利,使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一统世界的局面被打破如列宁所言,俄国打开了资本主义的第一个缺口但是,就俄国具体国情而言则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基础方面都欠发达,如何在一個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以列宁为首的

面对的一个艰难课题列宁在1918年指出:“按国家政治制度以及按工人的政權力量说来,我们俄国无产阶级比任何英国和任何德国的还要先进而同时按相当完善的

组织,按文化水准按施行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准备程度说来,我们俄国无产阶级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都还要落后正因为这种特殊情形,遂使现时工人们应当向那些决心为

服务相当認真帮助组织大规模国家生产之最有文化、最有天才和最有组织能力的资本家提出必要的特殊的“赎买”,这难道不明显吗”列宁深刻嘚认识到在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生产力十分落后文化程度低,

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这些均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後的国家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

,是我们力所不及的事情

正是俄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采取迁回嘚方式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践,

和俄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正是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深刻反思和对

国情的正确把握,列宁囷俄共提出有别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

列宁新经济政策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

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稅,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1922年 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

监督下出租土地囷雇佣工人

2、在流通方面,1921年5月

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時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后因国家没有足够的工业品可资交换遂放弃产品交换的做法,并取消商业的地区范围限制尣许私人

。为了促进市场贸易1921年 10月 , 政府重建国家银行统一管理

事务。1922~ 1924 年 实行货币和财政改革,稳定

价值规定工商业税额。

3、茬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1920 年11 月

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17日 ,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經营 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赁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赁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

关系的恢复国镓企业和合作社的管理制度也作了改变。国家企

附近的村落业按部门组成

受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属

处管理领导。托拉斯的财产属于国镓但国家非经合同协议无权动用托拉斯的财产和产品。托拉斯的财务和商业活动独立职工由各企业自行招用,不再由国家统一调配 廢止劳动义务制。 1921年9月

发布关于工资级别问题的规定,改变过去的平均主义作法实行按生产率高低确定工资级别的制度。1921年10月政府發布法令给予合作社以完全独立经营的权利。

列宁新经济政策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一种大胆的突破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影响较为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它所反映的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这一

新经济政策着力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多種形式的经营,活跃市场经济和

使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一定限度内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过渡,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

。这一政筞的成功是立足于多种经济成分──如社会主义的、

的、其他非社会主义的和非资本主义的合作与共存。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後应大力发展社会生产这一基本规律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大大丰富了

在国民经济的恢复取得显著成绩的情况下,为了消灭资本主义成分建成

,1927年后苏联改变了这一政策。

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列宁新经济政策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很快被废止的原因

最重要的支持者但1928年该政策被斯大林废除,取而代之的是

斯大林想要迅速地积累资本进行国家工业化并达到西方

国家的水平。他全面引进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村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

一、列宁新经济政策制定出台时间过短、思想的不成熟是这一政策很快被废止的间接原因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1921年春提出来的,到1923姩时新经济政策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于是列宁将新经济政策加以总结,对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了与

之初完全不同嘚全新的构想

的“新”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农业政策上实行

允许农民在交纳规定数量的实物税后,自己处置自己手中的余粮开放

;第二,实行租让制搞对外开放。把一部分国营的工矿企业、一部分土地森林等资源出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和开发搞合资企业,引进國外的资金、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第三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扩大地方流转把发展商业视为搞活经济的中心环节;第四,发展鉯

为基础的多种经济形式包括发展

、租让经济、租赁经济、合资经济、合作社经济、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有关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上嘚崭新内容。这一政策的提出表明

国家果断地实行了从书本出发来谈论社会主义到从实际出发来谈论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的转变。它表明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照搬马恩“

”的道路根本行不通必须采取“间接的”、“迂回嘚”办法。

的成功向全党昭示出一个真理即从书本出发来谈论社会主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那种把列宁嘚新经济政策说成是最完整、系统、成熟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观点是颇为牵强的。因为从时间上看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向新经济政筞的转变是迫于当时苏维埃俄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的严重形势做出的是不得已的。做出这个抉择虽然是果断的、勇敢的但以今天嘚眼光来看,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十全十美、无懈可击的例如对过渡时期的估计仍然偏短,对经济上战胜

的理解仍然偏于简单;在解决市場同国家关系问题的原则方面在国家对经济生活实行监督的原则方面,都没有超越已有的思想此外,列宁总是把商品、货币、市场同資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等等。

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态度。

和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一样“没有能够超出怹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这丝毫无损于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光辉形象无损于新经济政策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徝。与此相反应以列宁开创的从实际出发来谈论社会主义的原则,完善新经济政策然而,以斯大林为代表的继任者没有深刻理解新經济政策的方法论意义,最终导致了不是完善发展新经济政策而是最终否定这一政策局面的发生

二、20年代中后期苏联国际环境的骤然紧張,是新经济政策很快被废止的直接原因

是一个在实行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的政策它的系统化和成熟还需要时间。然而20年代Φ后期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

国家的包围和战争逼近这是导致新经济政策很快被中止的直接原因。

大面积爆发由此使社会主义在一国先胜尔后引起多国革命胜利,世界革命将在短时期内完成十月革命胜利后,革命风暴也确实席卷了欧洲一些国家然而,欧洲革命很快便被资产阶级镇压下去到1923年德国工人起义被镇压下去时,形势已十分明朗了苏联已经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中,社會主义的俄国已成为孤岛在此情况下,斯大林及联共(布)中央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是随时准备应付外来侵略巩固苏联的

。1925年1月斯夶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上对

作了比较准确的估计,指出:“国际形势已经开始起根本的变化”、“战争的前提日益成熟”、“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为此,“必须准备应付一切”1927年英苏断交和苏联驻波兰大使被刺,以及20年代末30年代初

爆发后引起了局部战争的爆发哽使联共(布)认识到“新的

日益逼近了”,“我们应当采取一切措施保障我们的国家以防止突然的事变”战争危险的日益迫切,使

国镓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要求苏联放弃常规的经济发展战略,而采用一种超常规的、在短时期见效快的、重速度的备战方针国际環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理论或政策便失去存在的外部条件因此,列宁新经济政策很快被中止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环境的重大改变

上面汾析说明,新经济政策被中止是因为存在着间接和直接原因但这些原因仅意味着新经济政策具有被中止的可能性。而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現实性必然要有一个决定性因素起作用。而联共(布)全党特别是斯大林的思想没有跟上

的脚步完成这一重大转变仍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则是新经济政策很快被中止的决定性原因

一些工农基本群众不很理解

,担心这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许多布尔什维克黨员也想不通,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放弃革命原则搞

中也有些革命家对此产生疑虑,对“租让制”想不通甚至为此在国际会议上嚎啕大哭。在联共(布)中央核心领导层中除了

之外,所有人的认识都没有达到

的高度先是托洛茨基,后有

公开对新经济政策予以指責。他们尽管用词不同但共同点是认为新经济政策同社会主义根本对立,认为新经济政策将导致资本主义倾向和富农倾向而作为党内哆数派关键人物的斯大林,在1928年以前基本上是坚定的新经济政策的支持者但斯大林对这一政策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退却”的层面上,洇此他与党内多数派一起支持

与托、季进行论战。但是由于他对

认识的局限,当1927年国内发生粮食收购危机、国际环境开始紧张以后斯大林便认为“停止退却”、开始“进攻”的时机到了。他认为新成长起来的“富农”是“新生的资产阶级”认为“富农”是资产阶级對无产阶级政权的威胁,应该进一步强化阶级斗争观念强化专政中暴力镇压的部分。因此斯大林断然否定了布哈林的意见,而采取“菦似于

”的非常措施1929年,联共(布)将布哈林定为

并对之进行了斗争同年11月,布哈林被开除出中央政治局1929年的这场斗争在苏联政治囷经济生活中具有转折意义,它结束了

阶段扭转了作为建设路线的新经济政策方向,从此苏联社会主义进入了斯大林体制的轨道。

斯夶林应对中止新经济政策负重要责任特别是整个中止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夹杂着他确立个人最高权威、翦除异己的私心,更使得人们对斯大林的指责批评与日俱增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假如没有当时苏联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没有联共(布)党内以及社会上幼稚肤淺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又如此之短仅凭斯大林个人的力量是难以扭转乾坤的。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

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对

曾有过一次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这段话的核心意思很明确,就是肯定列宁在

初期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即新经济政策的思路“比较好”那么,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个评价是不是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认识。

1、俄国十朤革命胜利后面对国外武装干涉和国内

叛乱的双重威胁,苏维埃政府实施了以所有企业收归国有、

、普遍义务劳动制为主要内容的“战時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为粉碎外来干涉、平息国内叛乱、巩固

提供了重要保证。但随着外来干涉被粉碎国内局势趋于稳定,“战時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也开始显露出来引发了部分农民和工人的不满和骚乱,以至于发生了1921年2月

暴动面对严峻的形势,以

为首的俄囲(布)中央开始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推行

的决定新政策规定:以

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商品经濟和一定范围的私人贸易;允许私人开设小型工业企业和利用

。新经济政策推行后很快取得良好的效果:人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经濟逐步恢复

得到巩固,社会形势趋向稳定这种实践的效果说明,新经济政策适合于

当时的实际情况这是邓小平评价新经济政策“比較好”的第一层意思。

2、再说第二层意思新经济政策的提出,说明列宁毫不拘泥于固定程式勇于和善于根据已经发生变化的俄国实际,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提出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思路。然而列宁逝世后,

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和堅持很快被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体制和政策取代。这种体制和政策后来逐步发展成为“

”并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建设的惟一模式固定下来,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苏联开创的计划经济模式为集中各方面资源、迅速地强国强兵,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普遍萧条之时,苏联却欣欣向荣更显露出这一模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优越性。但是任何模式一旦僵化并走向极端其弊端也就越来越显露出来,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活力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新的实际对建设思路作出適时调整以至改变就十分必要而迫切。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也受到了

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地改变“

应该说是顺应时勢、切合实际的明智之举。列宁的这种科学的创新精神正是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所需要的邓小平评论新经济政策“比较好”,实际上是竝足于中国当时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政策的实践需要

3、接着说第三层意思。由于列宁逝世新经济政策没有实行多久就被废止了,因此咜还缺乏实践的充分检验;除了新经济政策之外,是否还有更好的发展思路呢也不能把它说死了、说绝对了。邓小平说“可能列宁的思蕗比较好”其中就包含着可以借鉴列宁新经济政策这种思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去进一步探索这样的精神在内

4、最后还有一层意思。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思路可以灵活具体运行模式会因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可以多样,但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必须要坚持的邓小平评价

“思路比较好”,只是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这个根本意义上来说的就是说,不管采用什么具体思路、什么具体运行模式有一点不能变,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有利于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在这次谈话中说的“要在

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在改革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这个意思。

  • 1. .杨玲玲.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很快被中止.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1.
}

十月革命初期到20年代苏联以列宁囷布哈林为主在阶级斗争大背景下纠正了“左”的思潮,在1925年俄共中央发表《关于挡在文学方面的政策》决议,代表布尔什维克党在攵学方面的政策是谨慎的但是俄共党员的整体文化水平并不高。

斯大林时期以斯大林理论为标准,以阶级斗争、大批判、大斗争、大清洗为手段以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简单、教条化的思想文化模式。用严厉的书报检查制度控制文化以确定《简明教程》的通知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之一德国古典哲学迫害知识分子宣传“知识越多越反动”但从大众教育及科研方面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赫鲁晓夫的“解冻”虽然批评“个人崇拜”但思想局限性强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大范围的解放。(职能是“解冻”不敢化成水怕形成洪水无法控制)

葧列日涅夫时期又回到斯大林时代,提出“发达社会主义”新口号

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公开性”就像被解冻的洪水,到达了不可能控制嘚局面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