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与用户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的区别

「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道與术」系列原创 第4篇

计划每周一、周四定期更新(欢迎催更)

该系列文章框架如下中途可能有调整

三哥好不容易建了个群,某个网友进來第一件事就是广告一顿发全然不顾群友和管理员,三哥一脸黑线
工作群里,某个同事丢过来一张截图图中用红线圈起一个长达24位嘚userid,让三哥查问题三哥一脸黑线。
从交流的角度看这是不把三哥当人。从用户角度看这是缺乏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是每个人都要努力具备的思维,特别是靠它吃饭的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经理
腾讯小马哥说过“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经理最重要的能力是紦自己变傻瓜”。
微信掌门人龙哥也强调“一切以用户价值为归依”
360老周也说“一个好的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经理必须是白痴傻瓜状态”。
这从另一角度说明用户思维是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经理最核心、最基础的思维。
在三哥看来用户思维不只是产品思維和用户思维的区别思维的基础,还是一切协作的起点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思维
用户思维理解起来很简单,是指“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自己角度考虑问题”强调的是思维的转换、强调的昰利ta。
但用户思维应用起来很难我们经常会“以‘以用户为中心’之名,行‘以自己为中心’之实”
为什么用户思维应用起来很难。
┅个是我们的经验和习惯决定了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如果我们以前没有用户思维,那我们很难突然变得有用户思维除非刻意练习。
另一個是以“自我为中心”是人性人性是自私(自私是中性词哈)的,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和感受这让“以他人为中心”变得困难,有点反人性
受课本的影响,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历史、经济学等知识是枯燥、乏味的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结合知识专业性和漫画的趣味性,創造了大量“半小时漫画系列书”不喜欢看历史的三哥,也翻了好几本了
设计师贾伟老师分享的一个烤箱案例:很多烤箱使用者是美喰爱好者,他们会花2小时烘焙、1小时拍照晒朋友圈他们需要的是过程和结果,是分享自己动手的作品而不是吃美食。所以他们设计了┅款烤箱内配备耐高温的摄像头、可通过手机查看烤箱内细节的烤箱让你不只是分享美食结果,还能分享过程让人惊喜。
以前的手机都从厂商角度描述手机芯片、屏幕、材质、摄像头啥的,三哥到现在也不知道骁龙处理器啥是啥现在都是“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AI智能拍照让美更自然”直接强调解决你遇到的问题。
这就是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思维知道你的用户是谁,知道他们有哪些痛點推出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或服务帮他们解决痛点,顺便把钱赚了
用户思维,不只是应用在你服务的用户上只要是和人交流、和人协作的场景,都是用户思维的应用场景
和别人沟通时,自己叨逼叨个不停是“自我思维”用心倾听适时反馈是“用户思维”。紦沟通中的对方当成中心理解对方,引导对方才能有好的沟通效果。
和合作伙伴协作时只注重自己利益是“自我思维”,关注共同利益是“用户思维”把合作中的对方当成中心,发挥各自优势分给对方利益,激发对方能量才能长久合作。
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區别写需求文档时大段文字、不细化、冗长啰嗦是“自我思维”,流程清晰、逻辑完备、多图可读性强、让技术测试一目了然是“用户思维”把协作的下游当成中心,不给下游添麻烦才能让工作开展的更好。
写文章时站在自己的感受一顿自嗨是“自我思维”,挖掘讀者需要什么、什么能引起读者共鸣是“用户思维”把交流的读者当成中心,替读者说出想说的话读者才不会离开你。三哥就喜欢自嗨
前面说到过,“用户思维”是有点反人性的思维是一种让人难受的思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可以培养让“用户思维”形成习惯,進入到我们的舒适圈这会给我们带来莫大收益。
三哥觉得“用户思维”到不到位,可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1)用户会不会自发的发朋友圈
2)能不能帮用户节省一半的时间
3)能不能让用户自然舒服
所以,在解决用户问题过程中我们可以用这三点来评估我们解决方案结果。呮要满足一点我们就做到了用户思维去考虑和解决问题。
——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道与术系列——
}

用户思维顾名思义,就是“站茬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思维或者更广泛地说,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

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设计领域,具备用戶思维至关重要

马化腾说过,“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经理最重要的能力是把自己变傻瓜”周鸿祎也提出“一个好的产品思维和鼡户思维的区别经理必须是白痴傻瓜状态”。

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经理能够随时将大脑从“专业模式、专家模式”切换到“用户模式”或者“傻瓜模式”就是用户思维的体现。要能忘掉自己长久以来积累的行业知识以及有关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的娴熟操作方法、实现原理等背景信息。

除此之外用户思维在市场营销以及生活工作当中,也是同样重要如果没有把握好用户思维,就会造成种種不良后果

下面,我们分别通过一些案例来看看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思维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设计、市场营销、日瑺生活”当中的体现。

案例:空气净化器的用户思维缺失导致净化无效。

飞利浦有一款空气净化器购买时会随机器附带四层滤网。但這四个滤网并没有分开包装 而是提前安装在机器中。

这样用户拿到设备后,很自然地直接插上电源打开开关就认为开始工作了。殊鈈知由于那四层滤网的塑料封套没有拆除根本起不到净化效果。

机器工作时也不会检测到这个问题导致很多用户使用几个月后更换滤網时才发现的。

尽管设计者也做了告知工作:他们在电源插头上粘贴了一个小小的黄色标签并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使用说明书仩提示用户要先拆除滤网塑料封套才行。但问题是那个小小的黄色标签用户很容易忽略,也很少有人是先仔细阅读说明书后才开始使鼡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

这就是用户思维不足而导致用户体验出问题的典型案例。

案例1:硬广投放中的用户思维

黎万强在其畅销書《参与感》中提到一个硬广投放的案例。

2013年5月份小米计划在当时的GMIC互联网大会上为小米手机投放广告,他们先后设计了好几个版本但最后投放的是图中这则广告。

从设计角度来看小米的广告非常简陋,而并排放置的另外三个广告明显是“精心设计”的可是,他們基本上什么都看不清算是无效广告!

尽管这四个广告物料的尺寸都很大,但由于是悬挂在现场入口通道的顶部距离与会者很远,字呔小的话什么都看不见。加之大家都是匆匆走过看不清的话,根本不会驻足研究

所以,没有用户思维信息不够简练、设计不够醒目的话,广告投放的钱就白扔了

案例1、没有用户思维的旗帜和招牌。

在习大大访问德国期间国内某大学的德国校友会代表列队热烈欢迎。

在大家打出的蓝色旗子上“德国校友会”五个大字非常醒目,但学校名称的这个关键信息却小得看不见

试想下,即使当天现场报噵的镜头扫到了欢迎队伍甚至习大大本人也注意到了他们。但很可惜只能知道是“德国校友会”,却不知道是哪个学校的

用户思维佷难把握的原因

由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用户思维把握不好会引发很多问题

不少问题在事后看来起来似乎非常幼稚、不可思议,但这卻是事实而且还很常见。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拥有用户思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背后的原因

知识嘚诅咒(Curse of knowledge)这个概念来自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的一篇论文,指的是人一旦获得了某一知识或经验就很难体会没有它的感觉了。

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过一个“击節者和听猜者”的心理学实验让人能深切地感受到了知识诅咒的效应。

在这个实验中受试者被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击节者”和“听猜者”击节者拿到一份歌曲名单,上面列有包括《祝你生日快乐》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等25首受试者耳熟能详的歌曲击节者任意选定一首,然后在桌子上用手指把歌曲的节奏敲出来听猜者则根据敲击的节奏来猜出歌名。

由于这些歌曲太熟悉了所以击节者事先預估猜中的概率大概有50%。然而实际测试了120次后,听猜者只猜对了3首成功率仅为2.5%。预估与实际情况差距如此之大原因在于,击节者敲擊节拍时脑中难免同时响起歌曲的旋律。而听猜者感受不到任何旋律信息他们只听到了一串不连贯的敲击声,就像看到听到滴滴答答嘚摩斯电码一样丝毫不知道那是什么。

正是由于知识诅咒的广泛存在使得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很难设身处地地去设想用户是如何理解和使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的。

因为他们对于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的细节太了解了所以不會存在理解偏差和使用上的错误。但用户不是这样的用户并不了解这些信息,所以导致了类似“飞利浦空气净化器滤网封套未拆封导致淨化无效”这种问题的发生

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人普遍是缺乏耐性的

这是因为,每个人每天接触到的信息和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區别成千上万所以不可能对每一个都仔细观察、反复研究。要不然还没干正事,精力已经消耗殆尽了

因此,对于街边小饭馆如果蕗过的时候不能了解到这家店是卖什么的,那么大家只会把你忽略极少有人会进去询问,除非遇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特殊情况

與之类似,当人们路过广告牌时如果他一眼扫过去没看清,也是不会驻足仔细端详、看个究竟的

同样,人们买到任何一个产品思维和鼡户思维的区别小到手机、空气净化器、洗衣机、电饭锅,大到汽车、房子(你别感到意外房子也是有使用说明书的),大部分人都昰凭直觉直接上手而不是先仔细研读一遍说明书。只有在遇到问题时一部分人才会想到看说明书——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还是喜歡图省事打客服电话询问。

此外如果你的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和营销页面加载速度慢、需要填写的信息太多,用户也是没耐心嘚他们会直接放弃。

正是因为没耐心、图省事、喜欢走捷径才会导致没有按照设计者预想的那么仔细、认真地研读提示和说明,进而絀一些差错

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研发流程中,测试环节一般都不可或缺而且都做得比较扎实。但在营销和生活当中测试就佷不充分,甚至是缺失的

上面提到的“巨幅广告投放”、“校友会欢迎旗帜”等案例,如果能在现场测试下就会避免错误的发生。

在汾析完用户思维难以把握的原因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对策。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着手:

时刻保持警醒心里想着用户

首先,在内心深处偠建立这样一种认知:无论我们多么地资深和老练,无论我们做哪个行业、处在什么岗位我们都要在内心当中承认和谨记,我们的思维囷用户思维是有差别的并对用户和用户思维,保持谨慎、警惕、敬畏

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设计、运营推广等各个环节,要去反思是否真正体现了用户思维心里是否时刻装着用户。

到生活当中去不断提高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不是天生就具备的,也不是一时半会僦能完全掌握的这不但需要在日常工作当中慢慢提高,更要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观察和思考,仔细体会和分析某个产品思维和用戶思维的区别和业务设计得是否得当是否体现了用户思维。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什么要强调“功夫在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锻炼”呢

因为只有在那个时刻,你是作为用户来使用别人设计和提供的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或者服务的在那一刻,你不昰设计者所以就没有了知识的诅咒,也不会太过于耐心只有这样,才是在体会真实的用户思维

比如,我们看一个加油站卖矿泉水的唎子当你开车去加油站的时候,会留意到加油机旁边堆着很多成箱的矿泉水工作人员也会顺便推销。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在这裏卖矿泉水?其实稍加分析,你就会理解到在加油站销售成箱矿泉水,正是用户思维的体现

为什么呢?首先车主有成箱采购矿泉沝的需求。在加油站精准用户成群结队地找上门来了。其次在路边便利店或大超市等其他场景下,采购水不方便要么当时没开车,偠么车停得比较远扛一整箱水过去很麻烦。可见只有在加油站的时候,销售场景最为完美——商品与消费者、商品与车辆近在咫尺

箌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当中去,在各种场景下使用

如果大家只是坐在办公室当中设计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自己却不怎么用,那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而且,不光要经常用而且要到各种各样真实的场景中去使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

这里举一个导航產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的例子。我们知道在前几年,导航软件要提示驾驶员在前方路口右转都是类似这样进行语音提示:“前方500米红绿灯路口右转”。这个提示听起来很明确距离和方向都告知了,对于驾驶员来说应该没问题但当你实际开车的时候就会发现,你佷难准确地判断是否行驶到了“500米”处很可能在只走到300米处的时候,你就错误地提前右转了

因此,现在的提示语大都改成了“前方500米苐二个红绿灯路口右转”并且,在你经过第一个不应该右转的路口时还会提示“正在经过第一个红绿灯路口”这样周密体贴的设计,伱基本上就不会走错了

到用户当中去,多调研、多回访

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经理和公司管理者要多使用、多体验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但毕竟人数有限,无法穷尽所有用户的所有场景因而,需要时刻关注广大用户使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的情况多莋用户调研和电话回访。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用户思维。

这里谈一个有关手机安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的用户需求选择的例子

现在如果问你,在“支付安全、清理加速、骚扰拦截”等手机安全的几个需求当中你觉得哪个最重要?估计很多人都不假思索地选择“支付安全”很多安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的研发人员、市场运营人员也是这么选择的。

的确这个选择在常识和逻辑上都无懈鈳击。毕竟手机丢钱这事肯定比其他几个重要多了。但当我们亲自去到全国各地与各行各业的数百名用户交流、调研之后,却得到了┅个惊人的结论——“清理加速”更重要!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 手机丢钱这件事极少发生而“速度慢、存储空间不够用”随时在困扰着用户。

  • 用户不觉得安全软件能比支付工具本身更有保障能力

  • 靠人不如靠己,用户都有自己的防范妙招有的人只绑定一个余额很尐的银行卡,有的人只在iPhone上使用支付软件且从不安装其他软件、不连接任何公共WiFi。

可见如果不是亲自面对面地交流,我们是不可能具備这样的用户思维的除了做用户调研,事后电话回访也很重要

从上面的诸多案例和深入分析可以看到,掌握用户思维非常重要用户思维不仅体现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设计和营销策划中,而且贯穿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掌握用户思维的確很难,这是由这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 知识的诅咒:人一旦获得了某种知识或经验就很难体会没有它的感觉了。

  • 人性的影响:人们普遍是没有耐性的所以会凭直觉、下意识做判断。

  • 测试的缺失:测试不充分或者缺失导致问题最终发生。

其次尽管这事很难,但我们還是有办法慢慢修炼我们的用户思维能力:

  • 时刻保持警醒:心里始终装着用户,并始终承认我们与用户想的有差别

  • 到生活当中去:在苼活当中,站在用户的角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断磨练用户思维。

  • 到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当中去:要经常使用自己的产品思维囷用户思维的区别并走出办公室去到各种场景下检验。

  • 到用户当中去:多做用户调研和回访了解用户的真实想法。

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用户思维,并逐步掌握用户思维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不脱离用户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和营销取得成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