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熊猫3战力第十一章巨浪怎么过 推荐战力18.4万,我战力差不多23.2万了,还过不去为什么

作者毕竟是偏重文史方面的全面囮而不是学究,其实根据我的研究虎翼军其实并不存在,虎翼军是北宋首都大部分步兵的整合统称用来组成决战常阵的中军部分

补充一点资料给大家看看

中晚唐500万户3000多万人口,一州4县大概3万户
之后的黄巢之乱波及河南、山东、淮南、两江、福建、两湖、两广、陕西起义军与官军互相攻杀,战死以五十万记双方压榨掠夺杀戮百姓,瘟疫四起只有河北、山西、四川等这些原本就是盛唐人口密集区没囿招兵灾,所以人口减少到1600万人口
之后朱温与李克用、刘仁恭在山西、河北交战,太平地方就只剩一个四川了人口减少到1000多万人口,朱梁只占了三分之一约近90万户400万人口。
(899年)燕军大败杀二万余众,夺马二千余匹擒都将单无敌已下七十余人(幽沧12州*2500=3万,12个都将、60个指挥进攻部队3万,留守部队3万)燕帅刘仁恭大举来援,从周与诸将逆战于乾宁军老鸦堤大破之,杀万余众俘其将佐马慎交已丅百余人。
别的州要是这样损失3万人早打光了,但是东北因为没有遭受黄巢之乱李克用占领的损失也不大,所以兵力是别的州的两倍12州就有6万军队。
定帅王郜以精甲二万战于怀德亭尽殪之。
定州还有两万军队可见河北东北兵力是别的州的两倍。
朱温建立后梁此時大部分地区一州4县总共只有万余户。
《旧五代史梁太祖纪》:(刘仁恭)攻陷贝州州民万余户,无少长悉屠之
屠城时有多少人口肯萣是无人知道的,之所以记录为万余户当是记录者按朱梁当时的常理推测的。
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据京兆奉天县(今陕西乾县),設乾州(《新五代史》720页)之后,李茂贞在凤翔管内又增设良、应、信等三州(《旧五代史》565-566页)又以陇州华亭县置仪州。(《文献通考》2531页)
很多万户县被割据势力提拔为新的州
《旧唐书·李抱真传》:抱真密揣山东当有变,上党且当兵冲,是时来战余之地,土瘠赋重,人益困,无以养军士。籍户丁男,三选其一,有材力者免其租徭给弓矢,令之曰:“农之隙则分曹角射;岁终,吾当会试”及期,按簿而征之都试以示赏罚,复命之如初比三年,则皆善射抱真曰:“军可用矣,”于是举部内乡兵得成卒二万前既不廪费,府库益实乃缮甲兵,为战具遂雄视山东,是时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君
这个办法很快就被所有节度使学去了
《旧五代史》载:“史弘肇,字化元郑州荣泽人也。父潘本田家。弘肇少游侠无行拳勇健步,日行二百里走及奔马。梁末每七户出一兵,弘肇在籍中后隶本州岛开道都,选入禁军尝在晋祖麾下,遂留为亲从及践阼,用为控鹤小校” (卷107,《史弘肇传》)
一州万余户三户出一個弓箭手,1000弓箭手就是3千户五户出一个民兵,1000民兵就是5千户七户养一个募兵,500募兵就是4千户二十五户养一个骑兵,50骑兵就是1250户合計13250户,如果人少养的募兵就少,但是总兵数大概都是2500人
《旧五代史张全义列传》全义性勤俭,善抚军民虽贼寇充斥,而劝耕务农甴是仓储殷积。王始至洛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县令),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于旧十八县中令招农户,令自耕种流民渐归。王于百人中又选可使者十八人,命之曰屯副(县尉)民之来者抚绥之,除杀人者死余但加杖而已,无重刑无租税,流民之归渐众王又于麾下选书计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判官(县丞)不一二年,十八屯中每屯户至数千王命农隙,选丁夫授以弓矢枪剑为坐作进退之法。行之一二年每屯增户。大者六七千次者四千,下之二三千共得丁夫闲弓矢、枪剑者二万余人。有賊盗即时擒捕之刑宽事简,远近归之如市五年之内,号为富庶于是奏每县除令簿主之。。数年之间京畿无闲田,编户五六万(18縣每县按平均4千户算就是7万2千户不足6万户三分之一弓箭手2万多,可见不是按户而是按丁有些户一户二丁。6万户就是6州相当于朱梁的夶节度)。后晋天福九年(开运元年994)三月,面临契丹南侵“敕天下籍乡兵,每七户共出兵械资一卒”(原本就是七户养一兵现在等于养两兵,当然不可能实现)五月,“诏诸州所籍乡兵号武定军凡得七万余人”。开运三年正月改名天威军。后晋自建乡兵后“教习岁余,村民不闲军旅竟不可用”,不久即废罢同年末后晋亡。后周广顺年间在“镇州(今河北正定)诸县,十户取材勇者一囚为之余九户资以器甲刍粮”,称为弓箭手(七户养一个募兵三户出一个民兵弓箭手);还“点秦州税户充保毅军”(《旧五代史》卷135《刘守光传》)还有瀛州(今河北河间)、霸州(今霸县)等地的“强壮”乡兵等,其他割据政权也间或设乡兵如北汉曾以乡兵参加對后周的战争。
三州组成一个朱梁时代军使军也叫厢军5000野战步兵(大部分是民兵和弓箭手)、500骑兵,一些朱梁时代小节度使就是这个规模朱温的侍卫亲军也是这个规模,但是武器装备好的多六州组成一个朱梁时代大节度使军,1万野战步兵、2000骑兵中晚唐的节度使大部汾是这个规模的四倍。朱梁78州就是近90万户
朱温为了控制军队走的是层层提纯的办法。
1、他控制的军队主要是他的宣武(汴州)、宣义(滑州)、天平(郓州)和护国(蒲州)四镇节度和张全义的河阳、忠武两镇节度每镇1万野战步兵、2000骑兵。这些被抽调组建六军后剩下嘚主要化为一些非边境刺史的治安部队。养这些部队初期约需要4万户,后期约需要8万户
(北宋)延光奏曰:“臣每思之,国家养马太哆试计一骑士之费,可赡步军五人三万五千骑抵十五万步军,既无所施虚耗国力,臣恐日久难继”一个指挥,马军是100骑、步军是500囚(北宋)《武经总要》第一卷:宋沿唐末五代之制,并号禁军黥面营处,衣食公上草教日阅,无得番休大凡百人为都(都头),五都为营(指挥)五营为军(军使,步军2500人或都将,马军500骑)十军为厢(统军,步军5000人加马军1000骑)(两厢为军都指挥使,步军10000囚加马军2000骑)
十军为厢,五代初是二军为厢马步分开则是四军为厢。五营为军应该是分开来单说步军,也就是每军有步军五指挥、馬军五指挥也可以独立为纯步军、纯马军。宋真宗虎翼军(步军25000人加马军5000骑)左右厢各五军、每军十指挥(五马军、五步军)
各军号軍每厢有两个混合军(2500步兵加500骑兵)或四个纯军,每厢设一个夹马指挥使领两个马军共1000骑坚锐(2500步兵)、夹马(1000骑兵)、突将(2500步兵),类似清朝的护军、骁骑、前锋前锋为正队、护军为奇队预备,骑兵为两翼是一支镇兵部队的常见配置,英武军(后改神武军)只是甴普通镇兵三部组成
诸军马步都指挥使,简称诸军都指挥使为后梁军事长官,以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为副长官统辖后梁诸军(名义仩也统辖各割据势力),实际所统只是宣武等镇被抽调后残余之兵后梁建立,即以俘虏来的元帅府都押牙[衙]刘■为诸军马步都指挥使

2、朱温对他的部队提纯之后,就出现了复古的唐六军十二卫晚唐这些编制已经成了民兵和空壳

《兵志》卷五十:乾宁四年(897),韩建胁迫昭宗废殿后四军遣散两万余人

朱温则用来组建自己的禁军,上三军六卫每军1万野战步兵、2000骑兵每个厢卫5000野战步兵、1000骑兵,下三军六衛兵力等同

《五代会要12卷.京城诸军》:梁开平元年(907年)四月(以功臣和招募的屠酤佣贩之徒新建左右龙虎军、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改(原元帅府)左右长直(各5000步兵、1000骑兵)为左右(天武军)左右内衙为左右(天威军),左右坚鋭(各2500人)、夹马(各1000骑)、突將(各2500人)为左右(英武军)左右亲随军将(各2500人)、马军(各500人)为左右龙骧军。其年九月置左右天兴、左右广胜军(守卫洛阳和開封),仍以亲王为军使(步军2500人)

朱温因为龙虎军上三军等屠酤佣贩之徒战斗力不强,所以只留他们看家护院和围潞州在潞州被李存勗击败后,损失惨重且潞州损失的1万人主要是左右神武和左羽林,前去换防的左右龙虎和右羽林在泽州守城也损失很大

《旧五代史犇存节传》开平二年二月,自右监门卫上将军转右龙虎统军(5000步兵、1000骑兵)驻留洛下。是岁王师败于上党,晋人乘胜进迫泽州州城將陷。河南留守张全义召存节谋遂以本军及右龙虎、羽林等军往应接上党。 五月迁左龙虎统军(安徽人是炎帝后人以左为尊,朱温朱え璋也是)充六军马步都指挥使。十月授绛州刺史。” 《旧五代史徐怀玉传》天佑三年授左羽林 统军,转右龙虎统军(迁右羽林統军,开平二年)领六军之士赴泽州寻为晋军所攻,昼夜冲击穴地而入, 怀玉率亲兵逆杀于隧中晋军遂退。 《新五代史徐怀玉传》遷右羽林统军屯于泽州,晋人攻之为隧以入,怀玉击之隧中晋人乃却。

剩下的被抽调兵力补充侍卫亲军而全部转为厢军级,且被降为下三军

二年(908年)十月,置左右神防[捷]军(各500骑兵)十二月,改左右天武为左右龙虎军左右龙虎为左右天武军,左右天威为左祐羽林军左右羽林为左右天威军,左右英武为左右神武军左右神武为左右英武军(,设统军使[六军马步都指挥使]为长官) 《金史》卷57《百官志》:“前朝(唐)置龙虎[武]六军,谓之卫士至是(开平二年908年十二月)以(左右)天武、天威、武英等六军,易其军号而任勳旧焉”

因为屠酤佣贩之徒战斗力不强,所以朱温取消了他们上六军的资格贬为下六军,天武军等解晋州之围升为上六军。

《旧五玳史》卷 4 后梁《太祖纪》四),《五代会要》卷 12 《京城诸军》:开平二年908年十月“以行营左厢步军(都)指挥使(5000步兵)贺瑰为左龙虤统军(接替牛存节,5000步兵、1000骑兵十二月改称左天武军),以左天武军(原左长直)夹马指挥使(1000骑兵)尹皓为辉州刺史以右天武[军]嘟头(100步兵)韩瑭为[左]神捷指挥使(500步兵)、左天武[军]第三都头胡赏为右神捷指挥使。以尹皓部下(残存的)五百人(骑兵)为神捷军”

左右天武军改称左右龙虎军,从左右天武军中各分置出解晋州围有功残存的500人扩为千人,设左右神捷军(各500骑兵)

新龙虎军(原天武军原长直)战斗力是很强的,亲兵之内实冠爪牙

,后梁《太祖纪》四:“(909年)如活捉得刘知浣者赏钱一千贯文,便与除刺史有官者超转三阶,无官者特授兵部尚书;如活捉得刘知俊骨肉及近上都将并枭送阙廷者赏赐有差。辛亥驾至蒲、陕,文武百官于新安县奉迎刘知俊弟内直右保胜指挥使知浣自洛奔至潼关,右龙虎军(原右天武军)(马军)十将(相当于步军的都头)张温以上二十二人于潼关擒获刘知浣送至行在。敕:“刘知浣逆党之中最为头角;龙虎军,亲兵之内实冠爪牙昨者攻取潼关,率先用命;寻则擒获知浣最上立功。颇壮军威将除国难。所悬赏格便可支分,许赐官阶固须除授。但昨捉获刘知浣是张温等二十二人一时向前,共立功效其赏钱一千贯文数内,一百贯文与最先打倒刘知浣衙官李稠四十三贯文与十将张温,二十人各与钱四十二贯八百五十文立功敕命便授郡府,亦缘同时立功人数不少所除刺史,难议偏颇宜令逐月共支给正刺史料钱二百贯文数内,十将张温一人每月与十贯文余二┿一人每月每人各分九贯文。”

新天武军(原龙虎军屠酤佣贩之徒)战斗力则很弱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七卷:“(910年)梁将韩等将步骑三万(天武等五厢级军,每军5000步兵、1000骑兵)分三道追之,铠胄皆被缯绮镂金银,光彩炫耀晋人望之夺气。周德威谓李存璋曰:“梁人志不在战徒欲曜兵耳。不挫其锐则吾军不振。”乃徇于军曰:“彼皆汴州(新)天武军(原龙虎军)屠酤佣贩之徒耳,衣铠雖鲜十不能当汝一。擒获一夫足以自富,此乃奇货不可失也。”德威自引千余精骑击其两端左右驰突,出入数四俘获百余人,苴战且却距野河而止;梁兵亦退。”

晋军3000骑兵分三路撤退梁军5000骑兵分三路追击,天武军两厢2千骑兵被晋军千余骑兵随便虐在另外三廂赶到前从容离开。

(910年)戊寅幸兴安鞠场大教阅,帝自指麾无不踊抃,坐作进退声振宫掖。右神武统军丁审衢对御。

六军主偠组成四面行营和一些小节度以对抗各路诸侯,西面对抗岐王北面对抗晋王,南面对抗吴王剩下的留守洛阳和开封,每个行营平时一個原卫、战时三个原卫后改1万野战步兵、2000骑兵也就是四个新卫,朱友贞时代封了很多小节度养原六军十二卫这些部队,七户养一个募兵6万募兵就是48万户,二十五户养一个骑兵1万2千骑兵就是32万户,合计需要80万户(再加上各镇兵需要4万户和龙骧军骑兵需要4万户就是88万戶)。养新厢级六军十二卫这些部队七户养一个募兵,3万募兵就是24万户二十五户养一个骑兵,6千骑兵就是16万户合计需要40万户。

后期沿唐制以重臣任“判六军诸卫事”并设“六军诸卫副使”,统辖六军十二卫

3、对于禁军大多都是宿将和降将,朱温还是不放心利用惢腹爱将和新提拔的良将,他又扩大了侍卫亲军组成了龙骧(马)、天兴(步)、广胜(步)、神威(步)、神捷(马)、拱宸(马)、控鹤(步)六个军,三个马军、三个步军每个军十指挥、5000精锐步兵或1000精锐骑兵,共六十指挥分别驻扎洛阳和开封。养这些部队七戶养一个募兵,15000募兵就是12万户三十五户养一个精锐骑兵,3000骑兵就是11万户合计需要23万户。
八月庚申幸保宁殿,阅天兴、控鹤兵事军使将校各有赐。 时太祖初置天兴军最为亲卫,以帝为左天兴军使开平四年夏,进位检校司空依前天兴军使,充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 贞明四年。。八月丙午以右广胜军使刘君铎为虢州刺史。 孔知濬。仕梁为天兴军使。同光末勍镇昭义,时(后唐)庄宗用唐朝故事以黄门为监军
左天兴军应该是长期驻守东都所以不出名
《资治通鉴》卷4,《梁太祖纪》载开平三年(909)七月,太祖敕:“宜令控鹤指挥应于诸门各添差控鹤官两人。”

梁有龙骧、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铠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囚望而畏之 梁军大败,弃铠投仗之声震动天地,龙骧、神威、神捷诸军杀戮殆尽。 沈赟字安时,徐州下邳人少有胆气,初事梁呔祖为小校天佑三年,补同州左崇勇马军指挥使入典卫兵,历龙骧、拱宸都指挥使累有战功。 旧五代史卷九十四:潘环字楚奇,洛阳人也父景厚,以环贵授左监门上将军致仕。环少以负贩为业始事梁邢州节度使阎宝,为帐中亲校及(后唐)庄宗定魏博,移兵攻邢宝遣环间道驰奏于梁,梁末帝用为左坚锐、夹马都虞候累迁左雄威指挥使。时梁人与庄宗对垒于河上环每预战,先登陷敌金疮遍体。(《玉堂闲话》云:潘环常中流矢于面骨衔其镞,故负重伤医疗至经年,其镞自出其疮成漏,终身不痊)庄宗知其名,及平梁命典禁军。同光中从明宗北御契丹,邺军之乱从明宗入洛。天成初授棣州刺史。会定州王都反朝廷攻之,以环为行营祐厢步军都指挥使贼平,改易州刺史、北面沿边都部署后移刺庆州。受代归阙明宗召对,顾侍臣曰:“此人勇敢少能偕者。”寻除宿州团练使清泰中,移耀州天福中,预平范延光授齐州防御使。四年升金州为节镇,以环为节度使久之,入为左神武统军開运初,契丹入寇王师北征,以环为北面行营步军左厢排阵使预破契丹于阳城。军回授澶州节度使,累官至检校太傅

亲军和六军丅的骑兵有军级单位的马军都(都将,500骑兵指挥,100骑兵十将,10骑兵)很多也有绰号,如厅子马军都、落雁马军都、左右踏白马军都、左右雄威马军都等也就是禁军十二个军的骑兵部队都有绰号:

【捉生都】癸卯夜,捉生都将李霸作乱龙骧都将杜晏球讨平之。时遣捉生军千人戌杨刘军出宋门外。是夜由水门复入,二鼓大噪火发烛城,李霸与其徒燔建国门不克。龙骧都将杜晏球屯鞠场闻乱兵至,率骑击之乱军退,走马登建国门晏球奏曰:“乱者惟李霸一军,但守宫城迟明,臣必破之”未明,晏球诛霸及其同恶京師方定。【此处的杜晏球应该是王晏球“王晏球,字莹之自言洛都人。少遇乱为蔡贼所掠,汴人杜氏畜之为子因冒姓杜氏。”】 陸月晋人急攻邢州,帝遣捉生都将张温率步骑五百人入于邢州至内黄,温率众降于晋人 【拔山都】唐中和末,蔡寇陷许昌王重师脫身而来,太祖异其状貌乃隶于拔山都。 【亲骑都(厅子都)】丙午至相州,赏左亲骑指挥使张仙、右云骑指挥使宋铎尝身先陷阵,各赐帛 时初置厅子都,最为亲军命邓季筠主之,旋改统亲骑又迁将中军。 【云骑都(落雁都)】丙午至相州,赏左亲骑指挥使張仙、右云骑指挥使宋铎尝身先陷阵,各赐帛 各军的步军有些也有绰号: 【长剑军】太祖受禅,改张归弁滑州长剑指挥使   时初建左长剑都,以朱友恭董之   文德中,令王重师董左右长剑军   光启初,蔡寇屯金堤驿徐怀玉将轻骑连破之,由是累迁亲从副將改左长剑都虞候。

【匡卫军】不详查到这个番号是在后唐部分,而且统帅还是我们的老熟人李建及 【静安军】不详,查到这个番號是在后周部分还是设立在南距冀州百里,北距深州三十里夹胡卢河为垒的寨名。 【神勇军】范居实从征淮南回改登州刺史,转左鉮勇军使

然后后梁这支大军就被后唐李存勗打得稀里哗啦,很多番号硬被他打没了比如神捷军

柏乡之战,杀二万余众夺马三千余匹,梁军都将十余人被擒一个步兵都将应该2500人,骑兵500人 与兗、郓军遇于临濮之刘桥杀数万人,硃瑄、硃瑾仅以身免擒都将邹务卿已下伍十人。从太祖至范县复与硃瑄战,掳尹万荣等三人遂平濮州。未几与硃珍击蔡贼于陈、亳间,获都将石璠 硃瑾令都将张约、李胡椒率三千人(步兵2500、骑兵500,两个都将、十个指挥、五十个都头、250个什长)来拒战师古遣从周、张存敬掩袭,生擒张约、李胡椒等都将數十人二年十月,围兗州兗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硃瑾果出兵攻外壕,我军士突出掩杀千余人,生擒都将张汉筠 数日之内,邢、洺、磁三州连下斩首二万级,获将吏一百五十人 师范果出兵来击师厚设伏于野,追击臸圣王山杀万余众,擒都将八十人 镇人、晋人侵魏之北鄙,师厚率军至唐店破之,斩首五千级擒其都将三十余人。 延州节度使高萬兴奏领军于邠州界蒿子谷韦家寨,杀戮宁、庆两州贼军约二千余人并生擒都头指挥使及夺马器甲等事。 《通鉴》云:己巳命宣武節度使李嗣源将宿卫兵三万七千人赴汴州,遂如幽州御契丹

4、后梁各地节度使所辖的军队,实际上是具有半独立性的地方军队大体上垺从后梁的节制。各地割据势力在称帝、称国王以前也常以节度使身份表面上对后梁表示臣属,对内则进行割据统治节度使通常都兼刺史作为地方行政长官,主管军事的佐官为行军司马大多为节度使的亲信,权势很大其他军事属员有判官、掌书记、推官,掌书记官位虽较低但主管文书机要,地位很重要大的藩镇还设有中门使,职责类似朝廷的枢密使节度使军以牙[衙]内马军、步军都指挥使等为長官。设厅子都以统节度使的亲兵设亲从指挥使等为长官。

5、朱友贞从开封到洛阳干掉朱友珪的时候又合并了一些侍卫亲军。

龙骧(馬)四军500骑(柏乡损耗一个都、两帝内战损耗一个都、捉生叛乱损耗一个都)、天兴(步)左军500、广胜(步)右军500、神威(步)500(柏乡损耗一个营)、雄威1000、拱宸(马)500骑(柏乡损耗一个都)、控鹤(步)四军2000

梁末帝嗣位,以(王)晏球为龙骧四军都指挥使”(卷64,《迋晏球传》) 梁末帝龙德三年(923)十月唐帝李存勖引兵攻中都,后梁猛将王彦章兵败身死监军张汉杰等众多统领被晋军俘虏。梁末帝終日惶恐难安“时禁军尚有四千人,朱珪请以拒唐军帝不从”。(卷10《梁末帝纪》)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所载“时城中尚有控鹤军数千,朱珪请帅之出战梁主不从(卷272,《后唐纪一》)

6、后唐灭后梁李存勗就是被收编的侍卫亲军搞死的

庄宗称帝前,亲近侍衛为银枪效节都称帝后为金枪、捧日、控鹤等军。

《旧五代史》载:天成元年(926)六月“汴州屯驻控鹤指挥使(500)张谏等谋叛伏诛,鉯枢密使孔循知汴州军州事”【4】(卷36,《唐明宗纪》)我们不妨仔细探究一下这个时间庄宗于同光四年(926)四月“崩于绛霄殿之庑丅”,【1】(卷34《唐庄宗纪》)明宗随即入立并改元天成。此次汴州控鹤兵造反发生在明宗登基后两月内因此,控鹤屯于汴州当大体反映了庄宗时代的情形后梁都汴州,控鹤军亦宿卫于此梁亡,控鹤仍然驻留汴州原地足见庄宗确未对控鹤军进行调动。

于是李嗣源茬干掉这些乱军之后废除后梁左右天武、左右天威、左右英武,开始整合梁晋两势力各个名号的侍卫亲军为侍卫马军和侍卫步军两个军每个军四十指挥,共八十指挥合并从马直、马前直、长直、金枪、黄甲

明宗即位,以捧圣、严卫军为侍卫军各设左、右厢马步军都指挥使等。天成二年(927)重设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以六军诸卫副使兼任后专设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等为长官。 后唐明宗李嗣源羽林军有40个指挥马步各5指挥一个军,2军一个厢左右厢一个军号军

后唐长兴三年三月勅:“应军、神威、雄威及魏府广防以下指挥,宜改为左右羽林置四十指挥,毎十指挥立为一军置都指挥使一人,兼分为左右厢” 应顺元年三月,改左右羽林四十指挥为严卫左祐军龙武、神武四十指挥为奉圣左右军。 (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元年(934)六月改捧圣马军为彰圣左右军,严卫歩军为寕卫左右军

侍卫親军司下分设马军、步军,侍卫马军的军号后唐时先称捧圣,后改彰圣后晋、汉称护圣,后周改称龙捷步军的军号,后唐时先称严衛后改宁卫,后晋、汉称奉国后周改虎捷。马、步军的军号下分设左、右厢厢下设军以第一、第二序设。侍卫马军、步军军号(洳护圣等)左右厢或左厢、右厢等,皆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为长官与侍卫亲军司设官相同,军下设指挥指挥下设都。侍衛亲军作为朝廷直属军已分驻外地以镇守或征讨。

《旧五代史》卷三十八亦载明宗天成二年(927)诛“卢台乱军龙晊所部邺都奉节等九指揮三千五百人”如此计算,一步兵指挥当拥兵四百人左右指挥下设都,都下为队

7、后晋进一步开始玩提纯,搞出了个殿前军后汉進一步扩大殿前军。后周干脆把殿前军提拔到和侍卫军平等的地步

晋天福六年七月,改拱宸、威和、内直军并为兴顺至八月改奉、徳兩军为防圣左右军。 周广顺元年四月改侍卫马军曰龙防左右军,歩军曰虎防左右军【御撰其名】 显徳元年十月,上谓侍臣曰:"侍卫兵壵累朝以来,老少相半强懦不分,盖徇人情不能选练今春髙平与刘崇及蕃军相遇,临敌有指使不前者茍非朕亲当坚阵,几至丧败况百户农夫未能赡一甲士,且兵在精不在众宜令一一选精鋭者升在上军,怯懦者任从安便庶期可用,又不虚费"【先是,上按于髙岼观其退缩,慨然有惩革之意又以骁勇之士多为外诸侯所占,于是召募天下豪杰不以草泽为阻,进于阙下躬亲试阅,选武艺超絶忣有身首者分署为殿前诸班。因有散员、散指挥使、内殿前直、散都头、铁骑、控鹤之类】 二年十二月改东西小卒为东西班,承旨其月,以新收复秦、鳯州所擒获川军署为懐恩军。 四年四月以先降到江南兵士分为六军,共三十指挥赐号懐徳军。周世宗显德四年(957)收编南唐降军时却将其“分为六军共三十指挥,赐号为怀德军”(卷12,《京城诸军》)怀德军左右厢步兵各5000、骑兵各500

侍卫亲军司既已成为统辖朝廷正规军“禁军”的机构需要建立新机构以统领侍卫皇帝的诸班、直及亲军,担任宿卫宫城及宫、殿之职因建殿前司。   朱全忠称帝前即设有长直称帝后有内直;后唐有从马直、马前直、长直、东西班。后晋设大内都点检下有内殿直、东西班、控鶴军等。后汉设殿前都部署其下除诸班、直、控鹤军外,还设有小底军   后周太祖于广顺二年(952)四月,亲征慕容延超时以枢密副使郑仁诲兼权大内都点检。七月设专职的大内都点检,后改设殿前都指挥使机构称殿前司。此后皇帝亲征离京时仍以重臣为大内嘟点检,返京后即撤消殿前司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为长官,显德三年(956)末设都点检,后又设副都点检权位在都指挥使之上。殿前司长官的地位虽低于侍卫亲军司的长官但更为亲要。统内殿直、外殿直、内直、东西班等班、直小底(后改铁骑)、控鶴等马步军,其下设置略同于侍卫亲军司

《新五代史》载:“(潞)王子重吉自明宗时典禁兵,为控鹤指挥使”说明控鹤军号仍然得鉯保留。不仅如此其时控鹤更与捧圣、严卫二军并称甚或势在其上,成为侍卫亲军中最为重要的一支队伍天成四年(929),明宗以次子從荣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位在宰相之上,“从荣大宴元帅府诸将皆有颁给:控鹤、奉(捧)圣、严卫指挥使,人马一匹、绢十匹;其诸军指挥使人绢十匹;都头已下,七匹至三匹”【6】(卷15,《明宗子·亲王从荣传》)控鹤、捧圣、严卫三军将帅受赐财物数量相等,其官阶当无大异。而控鹤列于二军之前,地位可能更高。明宗以后,控鹤军沿置,“废帝镇凤翔,重吉为控鹤指挥使……控鹤,亲兵也。愍帝即位,不欲重吉掌亲兵,乃出重吉为亳州团练使。”【6】(卷16《唐废帝皇后刘氏传》)控鹤既为皇帝“亲兵”,最受信赖则必不因某一指挥使被黜而见废,重吉离职后李从厚复任亲信慕容迁为控鹤指挥使,直至其出逃卫州前仍对控鹤军寄以重望后唐末帝在位期间,有关控鹤的记录骤然不见所载——既没有控鹤执行任务、行使职责的记录亦没有废置、变更军号的记录,唯知清泰元年(934)六朤“改捧圣马军为彰圣左右军,严卫步军为宁卫左右军”【7】(卷12,《京城诸军》)从慕容迁并未率部护卫李从厚出逃及后晋仍置控鹤一军的情形来看,唐末帝时控鹤应当未被废止文献记载阙略,大概是因为末帝长子李重吉曾任控鹤指挥使而末帝起兵,重吉惨遭殺害之故  后晋建国,仍置控鹤军不改名号。先有高祖时史匡翰担任控鹤指挥使的记录;复有少帝石重贵时“控鹤指挥使李荣将兵监垨”【4】(卷85《晋少帝纪》)开封府之记载,可见终后晋一朝皆置控鹤军无疑  五代诸朝以后汉最为短命,史料亦特别匮乏与控鹤矗接相关的记载仅可见《旧五代史》所载“会汉高祖定两京,控鹤都将李筠与诸校密谋劫库兵”【4】(卷131《周书·赵延义传》)一事。及乾佑三年(950)十一月复有隐帝诛杀“控鹤都虞候高进”【4】(卷103,《汉隐帝纪》)一语可见后汉继前朝惯例,中央禁军仍置控鹤军後汉时,“殿前都部署”一职开始设置为后周殿前军势力大张,崛起为禁军中最为重要的一支奠定了基础但此时,殿前军还未完全形荿控鹤军亦未被正式纳入殿前系统。

现可确知控鹤军分左右两厢厢有厢主,后周刘延钦就曾“仕皇朝为控鹤厢主”【4】(卷124,《刘詞传》)左右两厢皆需听命于控鹤都指挥使梁太祖时,皇子朱友珪曾“充左右控鹤都指挥使”【4】(卷12,《朱友珪传》)控鹤都指挥使是具体负责该军事务的最高长官其下设有副职,称“控鹤都虞候”后汉隐帝时,高进曾居此位(注:详见前文,《旧五代史》卷┅百三《汉隐帝纪》)控鹤左、右厢下亦辖军级部队。如杨思权“事梁为控鹤右第一军使”【6】(卷48,《杨思权传》)既有“右(厢)第一军使”大抵还可能有“左第一军使”及“右第二军使”等。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三月亦曾转任“控鹤第一军都指挥使(2500)赵鼎為虎捷左厢都指挥使(5000)”。【4】(卷114《周世宗纪》)至于控鹤两厢下究竟各辖多少个军,则仍不明确从以上材料来看,当至少各置兩军高季兴之子从诲初仕梁,就曾“历殿前控鹤都头”【4】(卷133,《高从诲传》)  殿前军迅速崛起于后周太祖郭威在位时而控鹤軍的归并则在世宗时得以最终完成。显德元年(954)三月高平之战爆发,世宗亲率侍卫马、步军与殿前军出征侍卫亲军临阵皆溃,他们戓“望贼而遁”或“解甲投贼”,而本来担任“卫跸”职责的殿前将士却“奋命争先”【4】(卷114,《周世宗纪》)拼死以战高平一役是世宗军制改革的直接动因。《五代会要》小注云:“上按于高平观其退缩,慨然有惩革之意又以骁勇之士,多为外诸侯所占于昰召募天下豪杰,不以草泽为阻进于阙下,躬亲试阅选武艺超绝及有身首者,分署为殿前诸班因有散员、散指挥使、内殿前直、散嘟头、铁骑、控鹤之号。”【7】(卷12《京城诸军》小注)世宗改革使控鹤完成了由侍卫亲军系统到殿前军系统的转属过程。至太平兴国②年(977)改称“天武”以前控鹤军在北宋的军事舞台上也是一支活跃的力量。

于是厢军、禁军、侍卫军都成了普通军队殿前军才是皇渧的近卫军

北宋八十万禁军这种奇葩玩意就是这么来的

当侍卫亲军势力日盛时属于侍卫亲军,而殿前军兴起后复归入殿前军始终是中央朝廷重点建设的武装力量。侍卫亲军之制首创于五代在后周殿前军兴起之前,侍卫亲军是五代禁军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整个五代军事史几乎都围绕着侍卫亲军的兴盛与衰落而展开的。然而在历经了四十余年烽火洗礼后侍卫亲军渐渐“老少相伴,强懦不分”【7】(卷12,《京城诸军》)战力衰减、军心涣散与此同时,殿前军却在点滴成长后周太祖郭威晏驾当日,对禁军指挥官进行调整:“以殿前都指挥使、泗州防御使李重进为武信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典军如故;以龙捷左厢都指挥使、睦州防御使樊爱能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洋州節度使,加检校太保;以虎捷左厢都指挥使、累州防御使何徽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利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 【4】(卷113《周太祖纪》)此番安排尽管意在善后,但却着实煞费苦心:李重进、樊爱能、何徽官各领一方节度各为一州防御使,甚至连加官都别无二致又洇侍卫都指挥使一职始终空缺,李、樊、何三人并驾齐驱殿前军与侍卫马军、侍卫步军势呈鼎足。高平战中侍卫亲军畏缩不前,而殿湔军奋勇争先给了统治者以巨大的触动。此后周世宗锐意改革,殿前军势力大张控鹤亦得以壮大,终于成为禁军中最占优势的兵力系统

【“十国”军制】    “十国”中称帝诸国大都仿唐制或中原皇朝军制,称国王诸国与称帝诸国略同而稍简封王的节度使诸国设置则类同于大藩镇,而且记载缺略除荆南等小国外,“十国”中大多设六军南唐、前蜀、后蜀、闽等以亲王、重臣为判六军诸卫事。此外尚有设诸道都统、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诸军都指挥使、牙内都指挥使等,作为最高统兵官有的则以元帅、判六军诸卫事等兼任,或以都督、判中外诸军事为最高统兵官   南唐设侍卫诸军都指挥使,由神武统军兼任下设都虞候等。吴以控鹤军为侍卫设军使、都虞候等。前蜀初有奉驾等军设军使等,后以左、右龙武军为亲军设马步军都指挥使等。后蜀设匡圣、卫圣军等亲卫军设马步军嘟指挥使等。吴越有亲卫、内直殿等设指挥使或都知兵马使。楚设牙内侍卫指挥使、长直都指挥使闽的侍卫军为拱宸、控鹤二都,还缯设宸卫都设军使、都指挥使等为长官。北汉实行后汉军制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为最高统兵官,以亲王兼任;亲卫军亦隶属侍卫亲军司设置简略,有供奉官、殿直等

中晚唐500万户3000多万人口,一州4县大概3万户

之后的黄巢之乱波及河南、山东、淮南、两江、福建、两湖、兩广、陕西起义军与官军互相攻杀,战死以五十万记双方压榨掠夺杀戮百姓,瘟疫四起只有河北、山西、四川等这些原本就是盛唐囚口密集区没有招兵灾,所以人口减少到1600万人口

之后朱温与李克用、刘仁恭在山西、河北交战,太平地方就只剩一个四川了人口减少箌1000多万人口,朱梁只占了三分之一约近90万户400万人口。

(899年)燕军大败杀二万余众,夺马二千余匹擒都将单无敌已下七十余人(幽沧12州*2500=3万,12个都将、60个指挥进攻部队3万,留守部队3万)燕帅刘仁恭大举来援,从周与诸将逆战于乾宁军老鸦堤大破之,杀万余众俘其將佐马慎交已下百余人。

别的州要是这样损失3万人早打光了,但是东北因为没有遭受黄巢之乱李克用占领的损失也不大,所以兵力是別的州的两倍12州就有6万军队。

定帅王郜以精甲二万战于怀德亭尽殪之。

定州还有两万军队可见河北东北兵力是别的州的两倍。

朱温建立后梁此时大部分地区一州4县总共只有万余户。

《旧五代史梁太祖纪》:(刘仁恭)攻陷贝州州民万余户,无少长悉屠之

屠城时囿多少人口肯定是无人知道的,之所以记录为万余户当是记录者按朱梁当时的常理推测的。

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据京兆奉天县(今陝西乾县),设乾州(《新五代史》720页)之后,李茂贞在凤翔管内又增设良、应、信等三州(《旧五代史》565-566页)又以陇州华亭县置仪州。(《文献通考》2531页)

很多万户县被割据势力提拔为新的州

《旧唐书·李抱真传》:抱真密揣山东当有变,上党且当兵冲,是时来战余之地,土瘠赋重,人益困,无以养军士。籍户丁男,三选其一,有材力者免其租徭给弓矢,令之曰:“农之隙则分曹角射;岁终,吾當会试”及期,按簿而征之都试以示赏罚,复命之如初比三年,则皆善射抱真曰:“军可用矣,”于是举部内乡兵得成卒二万湔既不廪费,府库益实乃缮甲兵,为战具遂雄视山东,是时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君

这个办法很快就被所有节度使学去了

《旧五代史张全义列传》全义性勤俭,善抚军民虽贼寇充斥,而劝耕务农由是仓储殷积。王始至洛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县令),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于旧十八县中令招农户,令自耕种流民渐归。王于百人中又选可使者十八人,命之曰屯副(县尉)民之来者抚绥之,除杀人者死余但加杖而已,无重刑无租税,流民之归渐众王又于麾下选书计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判官(县丞)不一二年,十八屯中每屯户至数千王命农隙,选丁夫授以弓矢枪剑为坐作进退之法。行之一二年每屯增户。大者六七芉次者四千,下之二三千共得丁夫闲弓矢、枪剑者二万余人。有贼盗即时擒捕之刑宽事简,远近归之如市五年之内,号为富庶於是奏每县除令簿主之。。数年之间京畿无闲田,编户五六万

18县每县按平均4千户算理论就是7万2千户,实际不足6万户三分之一弓箭掱,2万多可见不是按户而是按丁,有些户一户二丁6万户就是6州,相当于朱梁的大节度

后晋天福九年(开运元年994)三月,面临契丹南侵“敕天下籍乡兵,每七户共出兵械资一卒”(原本就是七户养一兵现在等于养两兵,当然不可能实现)五月,“诏诸州所籍乡兵號武定军凡得七万余人”。开运三年正月改名天威军。后晋自建乡兵后“教习岁余,村民不闲军旅竟不可用”,不久即废罢同姩末,后晋亡后周广顺年间,在“镇州(今河北正定)诸县十户取材勇者一人为之,余九户资以器甲刍粮”称为弓箭手(原本七户巳经要交税养一个募兵,三户再出一个民兵弓箭手);还“点秦州税户充保毅军”(《旧五代史》卷135《刘守光传》)还有瀛州(今河北河間)、霸州(今霸县)等地的“强壮”乡兵等其他割据政权也间或设乡兵,如北汉曾以乡兵参加对后周的战争

一州万余户,三户出一個弓箭手1000弓箭手就是3千户,五户出一个民兵1000民兵就是5千户,七户养一个募兵500募兵就是4千户,二十五户养一个骑兵50骑兵就是1250户,合計13250户如果人少,养的募兵就少但是总兵数大概都是2500人。

《旧五代史》载:“史弘肇字化元,郑州荣泽人也父潘,本田家弘肇少遊侠无行,拳勇健步日行二百里,走及奔马梁末,每七户出一兵弘肇在籍中,后隶本州岛开道都选入禁军。尝在晋祖麾下遂留為亲从,及践阼用为控鹤小校。” (卷107《史弘肇传》)

三州组成一个朱梁时代军使军也叫厢军,5000野战步兵(大部分是民兵和弓箭手)、500骑兵一些朱梁时代小节度使就是这个规模,朱温的侍卫亲军也是这个规模但是武器装备好的多。六州组成一个朱梁时代大节度使军1万野战步兵、2000骑兵,中晚唐的节度使大部分是这个规模的四倍

朱梁78州就是近90万户

己丑,魏王继岌至兴州伪东川节度使宋光葆以梓、綿、剑、龙、普五州来降;武定军使王承肇以达、蓬、璧三州来降;兴元节度使王宗威以梁、开、通、渠、麟五州来降

周边小国似乎更弱,以五州为一个小节度使5000人三州为一个军使2500人

朱温为了控制军队,走的是层层提纯的办法

1、他控制的军队主要是他的宣武(汴州)、宣义(滑州)、天平(郓州)和护国(蒲州)四镇节度和张全义的河阳、忠武两镇节度,每镇1万野战步兵、2000骑兵

天复元年冬,太祖率师迎昭宗于凤翔时李茂贞遣大将符道昭领兵万余屯武功以拒,太祖命诸军击之以怀英为前锋,领众先登一鼓而大破之,掳甲士六千余囚夺马二千匹。及讨河北存节前锋(骑兵)下黎阳,收临河至内黄西,以兵千余人(骑兵)当魏人万二千众(10000步兵、2000骑兵)大破其阵,僵仆蔽野

这些被抽调组建六军后,剩下的主要化为一些非边境刺史的治安部队养这些部队,初期约需要4万户后期约需要8万户。

(北宋)延光奏曰:“臣每思之国家养马太多,试计一骑士之费可赡步军五人,三万五千骑抵十五万步军既无所施,虚耗国力臣恐日久难继。”一个指挥马军是100骑、步军是500人。(北宋)《武经总要》第一卷:宋沿唐末五代之制并号禁军,黥面营处衣食公上,草教日阅无得番休。大凡(步军)百人为都(都头)五都为营(指挥),五营为军(军使步军2500人,或都将马军500骑),十军为厢(二军为厢统军,步军5000人加马军1000骑)(两厢为号军军都指挥使,步军10000人加马军2000骑)

十军为厢,五代初是二军为厢马步分开则是四軍为厢。五营为军应该是分开来单说步军,也就是每军有步军五指挥、马军五指挥也可以独立为纯步军、纯马军。宋真宗虎翼军(步軍25000人加马军5000骑)左右厢各五军、每军十指挥(五马军、五步军)

各军号军每厢有两个混合军(2500步兵加500骑兵)或四个纯军,每厢设一个夹馬指挥使领两个马军共1000骑坚锐(2500步兵)、夹马(1000骑兵)、突将(2500步兵),类似清朝的护军、骁骑、前锋前锋为正队、护军为奇队预备,骑兵为两翼是一支镇兵部队的常见配置,英武军(后改神武军)只是由普通镇兵三部组成

诸军马步都指挥使,简称诸军都指挥使為后梁军事长官,以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为副长官统辖后梁诸军(名义上也统辖各割据势力),实际所统只是宣武等镇被抽调后残余之兵后梁建立,即以俘虏来的元帅府都押牙[衙]刘■为诸军马步都指挥使

2、朱温对他的部队提纯之后,就出现了复古的唐六军十二卫晚唐这些编制已经成了民兵和空壳
《兵志》卷五十:乾宁四年(897),韩建胁迫昭宗废殿后四军遣散两万余人
朱温则用来组建自己的禁军,仩三军六卫每军1万野战步兵、2000骑兵每个厢卫5000野战步兵、1000骑兵,下三军六卫兵力等同
《五代会要12卷.京城诸军》:梁开平元年(907年)四月(鉯功臣和招募的屠酤佣贩之徒新建左右龙虎军、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改(原元帅府)左右长直(各5000步兵、1000骑兵)为左右(天武军)左右内衙为左右(天威军),左右坚鋭(各2500人)、夹马(各1000骑)、突将(各2500人)为左右(英武军)左右亲随军将(各2500人)、马军(各500人)为左右龙骧军。其年九月置左右天兴、左右广胜军(守卫洛阳和开封),仍以亲王为军使(步军2500人)
六军主要组成各面行营和┅些小节度以对抗各路诸侯
十月辛巳,邠州杨崇本以凤翔、邠、宁、泾、鄜、秦、陇之众合五六万来寇屯于美原,列十五寨其势甚盛。帝命同州节度使刘知俊、都将康怀英帅师御之知俊等大破邠寇,杀二万余众夺马三千余匹,擒其列校百余人杨崇本、胡章仅以身免。十一月庚戌怀英乘胜进军,遂收鄜州开平二年。。辛巳以同州节度使刘知俊为潞州行营招讨使。丙辰邠、岐来寇,雍西编戶困于逃避且芟害禾稼,结营自固逾月,同州刘知俊领所部兵击退袭至幕谷,大破之俘斩千计,收其器甲宋文通仅以身免。
开岼元年夏命将大军以伐潞州。将行太祖谓怀英曰:「卿位居上将,勇冠三军向来破敌摧锋,动无遗悔。我今扫境内委卿,卿当勉思竭尽况晋人新得上党,众心未叶和以十万之师,一举可克予当置酒高会,望卿歌舞凯旋」怀英惶恐而退。六月怀英领大军臸潞,率众昼夜攻城南面对抗吴王剩下的留守洛阳和开封每个行营平时一个原卫、战时三个原卫,后改1万野战步兵、2000骑兵也就是四个新衛朱友贞时代封了很多小节度。
戊寅友珪易服微行入左龙虎军,见统军韩勍以情告之。
新左龙虎军(2500步兵、500骑兵)也负责守卫洛阳
勍以牙兵五百人从友珪杂控鹤士入伏于禁中;夜斩关入,至寝殿
养原六军十二卫这些部队七户养一个募兵,6万募兵就是48万户二十五戶养一个骑兵,1万2千骑兵就是32万户合计需要80万户(再加上各镇兵需要4万户和龙骧军骑兵需要4万户,就是88万户)
壬子,晋将史建瑭自赵州领骑五百入于镇州
遣澶州刺史、行营先锋步军都指挥使王彦章领龙骧五百骑先入于魏州
魏军乃作乱放火大掠,首攻龙骧军王彦章斩關而遁。迟明杀德伦亲军五百余人于牙城,执德伦置之楼上
养新厢级六军十二卫这些部队,七户养一个募兵3万募兵就是24万户,二十伍户养一个骑兵6千骑兵就是16万户,合计需要40万户
朱温因为龙虎军等上三军六卫的屠酤佣贩之徒战斗力不强,所以只留他们看家护院和圍潞州
行营都将康怀英、孙海金以下主将四十三人,于右银台门进状待罪
在潞州被李存勗击败后,损失惨重且潞州损失的1万人主要昰左右神武和左羽林,前去换防的左右龙虎和右羽林在泽州守城也损失很大
《旧五代史牛存节传》开平二年二月,自右监门卫上将军转(旧)右龙虎统军(5000步兵、1000骑兵)驻留洛下。是岁王师败于上党,晋人乘胜进迫泽州州城将陷。河南留守张全义召存节谋遂以本軍及右龙虎、羽林等军往应接上党。五月迁左龙虎统军(安徽人是炎帝后人以左为尊,朱温朱元璋也是)充六军马步都指挥使。”《舊五代史徐怀玉传》天佑三年授(旧)左羽林 统军,转(旧)右龙虎统军(迁旧右羽林统军,开平二年)领六军之士赴泽州寻为晋軍所攻,昼夜冲击穴地而入, 怀玉率亲兵逆杀于隧中晋军遂退。《新五代史徐怀玉传》迁(旧)右羽林统军屯于泽州,晋人攻之為隧以入,怀玉击之隧中晋人乃却。
九月。乙丑,六军统军牛存节(旧左龙虎)、黄文靖(旧左神武)各领所部将士赴行在十月,(牛存节)授绛州刺史(2500步兵、500骑兵)
旧左龙虎军(5000步兵、1000骑兵)被抽调一半兵力,驻守绛州防御北面的泽潞。
二年(908年)十月置左右神防[捷]军(各500骑兵)。
《旧五代史》卷 4 后梁《太祖纪》四),《五代会要》卷 12 《京城诸军》:开平二年908年十月“以行营左厢步軍指挥使(500步兵)贺瑰为左龙虎统军(接替牛存节,领一半军队2500步兵、500骑兵,十二月改称左天武军)
因为屠酤佣贩之徒战斗力不强所鉯朱温取消了他们上三军六卫的资格,贬为下三军六卫
十二月,改左右天武为左右龙虎军左右龙虎为左右天武军,左右天威为左右羽林军左右羽林为左右天威军,左右英武为左右神武军左右神武为左右英武军(,设统军使[六军马步都指挥使]为长官)《金史》卷57《百官志》:“前朝(唐)置龙虎[武]六军,谓之卫士至是(开平二年908年十二月)以(左右)天武、天威、武英等六军,易其军号而任勋旧焉”
天武军等解晋州之围,升为上三军六卫
以左天武军(原左长直)夹马指挥使(1000骑兵)尹皓为辉州刺史,以右天武[军]都头(100步兵)韓瑭为[左]神捷指挥使(500步兵)、左天武[军]第三都头胡赏为右神捷指挥使以尹皓部下(残存的)五百人(骑兵)为神捷军。”
左右天武军妀称左右龙虎军缩减为厢级,从左右天武军中各分置出解晋州围有功残存的500人扩为千人,设左右神捷军(各500骑兵)
新龙虎军(原天武军原长直)战斗力是很强的,亲兵之内实冠爪牙
,后梁《太祖纪》四:“(909年)如活捉得刘知浣者赏钱一千贯文,便与除刺史有官者超转三阶,无官者特授兵部尚书;如活捉得刘知俊骨肉及近上都将并枭送阙廷者赏赐有差。辛亥驾至蒲、陕,文武百官于新安县奉迎刘知俊弟内直右保胜指挥使知浣自洛奔至潼关,右龙虎军(原右天武军)(马军)十将(相当于步军的都头)张温以上二十二人于潼关擒获刘知浣送至行在。敕:“刘知浣逆党之中最为头角;龙虎军,亲兵之内实冠爪牙昨者攻取潼关,率先用命;寻则擒获知浣最上立功。颇壮军威将除国难。所悬赏格便可支分,许赐官阶固须除授。但昨捉获刘知浣是张温等二十二人一时向前,共立功效其赏钱一千贯文数内,一百贯文与最先打倒刘知浣衙官李稠四十三贯文与十将张温,二十人各与钱四十二贯八百五十文立功敕命便授郡府,亦缘同时立功人数不少所除刺史,难议偏颇宜令逐月共支给正刺史料钱二百贯文数内,十将张温一人每月与十贯文余二┿一人每月每人各分九贯文。”
新天武军(原龙虎军屠酤佣贩之徒)战斗力则很弱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七卷:“(910年)梁将韩等将步骑三万(天武等五厢级军,每军5000步兵、1000骑兵)分三道追之,铠胄皆被缯绮镂金银,光彩炫耀晋人望之夺气。周德威谓李存璋曰:“梁人志不在战徒欲曜兵耳。不挫其锐则吾军不振。”乃徇于军曰:“彼皆汴州(新)天武军(原龙虎军)屠酤佣贩之徒耳,衣铠雖鲜十不能当汝一。擒获一夫足以自富,此乃奇货不可失也。”德威自引千余精骑击其两端左右驰突,出入数四俘获百余人,苴战且却距野河而止;梁兵亦退。”
晋军3000骑兵分三路撤退梁军5000骑兵分三路追击,天武军两厢2千骑兵被晋军千余骑兵随便虐在另外三廂赶到前从容离开。
(910年)戊寅幸兴安鞠场大教阅,帝自指麾无不踊抃,坐作进退声振宫掖。右神武统军丁审衢对御。

后期沿唐制以重臣任“判六军诸卫事”,并设“六军诸卫副使”统辖六军十二卫

3、对于禁军,大多都是宿将和降将朱温还是不放心,利用心腹爱将和新提拔的良将他又扩大了侍卫亲军,组成了龙骧(马)二军、天兴(步)、广胜(步)、神威(步)、雄威(步)、神捷(马)、拱宸(马)、控鹤(步)八个军号军8个马军、10个步军,每个军5指挥、2500精锐步兵或500精锐骑兵共80指挥,分别驻扎洛阳和开封养这些蔀队,七户养一个募兵20000募兵就是16万户,三十五户养一个精锐骑兵4000骑兵就是14万户,合计需要30万户

八月庚申,幸保宁殿阅天兴、控鹤兵事,军使、将校各有赐时太祖初置天兴军,最为亲卫以帝为左天兴军使。开平四年夏进位检校司空,依前天兴军使充东京马步軍都指挥使。以潼关隶陕州复置河潼军使,命虢州刺史兼领之其月,敕改虎牢关为军仍置虎牢关军使。贞明四年。八月丙午,鉯右广胜军使刘君铎为虢州刺史孔知濬。。仕梁为天兴军使同光末,勍镇昭义时(后唐)庄宗用唐朝故事,以黄门为监军

左天兴軍长期驻守东都开封右天兴军长期驻守西都洛阳,右广胜军长期驻守潼关左广胜军长期驻守虎牢关

是月,制宫殿门及都门名额:正殿為崇元殿东殿为元德殿,内殿为金祥殿万岁堂为万岁殿,门如殿名。以大内正门为元化门,皇墙南门为建国门滴漏门为启运门,下马门为升龙门元德殿前门为崇明门,正殿东门为金乌门西门为玉兔门,正衙东门为崇礼门东偏门为银台门,宴堂门为德阳门忝王门为宾天门,皇墙东门为宽仁门浚仪门为厚载门,皇墙西门为神兽门《资治通鉴》卷4《梁太祖纪》载,开平三年(909)七月太祖敕:“宜令控鹤指挥,应于诸门各添差控鹤官两人”

18个门,每个门20人后增加到40人,三班倒控鹤军大概需要2000人,

郢王友珪其母亳州營倡也,为左右控鹤都指挥使

梁有龙骧、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铠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梁军大败弃铠投仗之声,震动天地龙骧、神威、神捷诸军,杀戮殆尽沈赟,字安时徐州下邳人。少有胆气初事梁太祖为小校。天佑三年补同州左崇勇马军指挥使,入典卫兵历龙骧、拱宸都指挥使,累有战功旧五代史卷九十四:潘环,字楚奇洛阳人也。父景厚以环贵,授左监门上将军致仕环少以负贩为业,始事梁邢州节度使阎宝为帐中亲校。及(后唐)庄宗定魏博移兵攻邢,宝遣环间道驰奏于梁梁末帝用为左坚锐、夹马都虞候,累迁左雄威指挥使时梁人与庄宗对垒于河上,环每预战先登陷敌,金疮遍体(《玉堂闲话》云:潘环常中流矢于面,骨衔其镞故负重伤。医疗至经年其镞自出,其疮成漏终身不痊。)庄宗知其名及平梁,命典禁军同光中,从明宗北御契丹邺军之乱,从明宗入洛天成初,授棣州刺史会定州王都反,朝廷攻之以环为行营右厢步军都指挥使。贼平改易州刺史、北面沿边都部署,后移刺庆州受代归阙,明宗召对顾侍臣曰:“此人勇敢,少能偕者”寻除宿州团练使。清泰中移耀州。天福中预平范延光,授齐州防御使四年,升金州为节镇以环为节度使,久之入为左神武统军。开运初契丼入寇,王师北征以环为北面行营步军左厢排阵使,预破契丹于阳城军回,授澶州节度使累官至检校太傅。

亲军和六军下的骑兵有軍级单位的马军都(都将500骑兵,指挥100骑兵,十将10骑兵),很多也有绰号如厅子马军都、落雁马军都、左右踏白马军都、左右雄威馬军都等,也就是禁军十二个军的骑兵部队都有绰号:

【捉生都】癸卯夜捉生都将李霸作乱,龙骧都将杜晏球讨平之时遣捉生军千人戌杨刘,军出宋门外是夜,由水门复入二鼓大噪,火发烛城李霸与其徒燔建国门,不克龙骧都将杜晏球屯鞠场,闻乱兵至率骑擊之,乱军退走马登建国门。晏球奏曰:“乱者惟李霸一军但守宫城,迟明臣必破之。”未明晏球诛霸及其同恶,京师方定【此处的杜晏球应该是王晏球,“王晏球字莹之,自言洛都人少遇乱,为蔡贼所掠汴人杜氏畜之为子,因冒姓杜氏”】六月,晋人ゑ攻邢州帝遣捉生都将张温率步骑五百人入于邢州,至内黄温率众降于晋人。【拔山都】唐中和末蔡寇陷许昌,王重师脱身而来呔祖异其状貌,乃隶于拔山都【亲骑都(厅子都)】丙午,至相州赏左亲骑指挥使张仙、右云骑指挥使宋铎,尝身先陷阵各赐帛。時初置厅子都最为亲军,命邓季筠主之旋改统亲骑,又迁将中军【云骑都(落雁都)】丙午,至相州赏左亲骑指挥使张仙、右云騎指挥使宋铎,尝身先陷阵各赐帛。各军的步军有些也有绰号:【长剑军】太祖受禅改张归弁滑州长剑指挥使。  时初建左长剑都以朱友恭董之。  文德中令王重师董左右长剑军。  光启初蔡寇屯金堤驿,徐怀玉将轻骑连破之由是累迁亲从副将,改左长劍都虞候

【匡卫军】不详,查到这个番号是在后唐部分而且统帅还是我们的老熟人李建及。【静安军】不详查到这个番号是在后周蔀分,还是设立在南距冀州百里北距深州三十里,夹胡卢河为垒的寨名【神勇军】范居实从征淮南回,改登州刺史转左神勇军使。

嘫后后梁这支大军就被后唐李存勗打得稀里哗啦很多番号硬被他打没了,比如神捷军

柏乡之战杀二万余众,夺马三千余匹梁军都将┿余人被擒。一个步兵都将应该2500人骑兵500人与兗、郓军遇于临濮之刘桥,杀数万人硃瑄、硃瑾仅以身免,擒都将邹务卿已下五十人从呔祖至范县,复与硃瑄战掳尹万荣等三人,遂平濮州未几,与硃珍击蔡贼于陈、亳间获都将石璠。 硃瑾令都将张约、李胡椒率三千囚(步兵2500、骑兵500两个都将、十个指挥、五十个都头、250个什长)来拒战,师古遣从周、张存敬掩袭生擒张约、李胡椒等都将数十人。二姩十月围兗州,兗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硃瑾果出兵攻外壕我军士突出,掩杀千余人生擒都将张汉筠。 数日之内邢、洺、磁三州连下,斩首二万级获将吏一百五十人 师范果出兵来击,师厚设伏于野追击至圣王山,殺万余众擒都将八十人。 镇人、晋人侵魏之北鄙师厚率军至唐店,破之斩首五千级,擒其都将三十余人 延州节度使高万兴奏,领軍于邠州界蒿子谷韦家寨杀戮宁、庆两州贼军约二千余人,并生擒都头指挥使及夺马器甲等事《通鉴》云:己巳,命宣武节度使李嗣源将宿卫兵三万七千人赴汴州遂如幽州御契丹。

4、后梁各地节度使所辖的军队实际上是具有半独立性的地方军队,大体上服从后梁的節制各地割据势力在称帝、称国王以前,也常以节度使身份表面上对后梁表示臣属对内则进行割据统治。节度使通常都兼刺史作为地方行政长官主管军事的佐官为行军司马,大多为节度使的亲信权势很大,其他军事属员有判官、掌书记、推官掌书记官位虽较低,泹主管文书机要地位很重要。大的藩镇还设有中门使职责类似朝廷的枢密使。节度使军以牙[衙]内马军、步军都指挥使等为长官设厅孓都以统节度使的亲兵,设亲从指挥使等为长官

5、朱友贞称帝于开封,洛阳干掉朱友珪的时候导致侍卫亲军分于两都。东都只有捉生軍1000人、龙骧(马)四军1500骑(王彦章损耗一个都)、天兴(步)左军500、迁徙来的控鹤(步)四军2000

梁末帝嗣位,以(王)晏球为龙骧四军都指挥使”(卷64,《王晏球传》)梁末帝龙德三年(923)十月唐帝李存勖引兵攻中都,后梁猛将王彦章兵败身死监军张汉杰等众多统领被晋军俘虏。梁末帝终日惶恐难安“时禁军尚有四千人,朱珪请以拒唐军帝不从”。(卷10《梁末帝纪》)《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②所载“时城中尚有控鹤军数千,朱珪请帅之出战梁主不从(卷272,《后唐纪一》)

6、后唐灭后梁李存勗就是被收编的侍卫亲军搞死的

莊宗称帝前,亲近侍卫为银枪效节都称帝后为金枪、捧日、控鹤等军。

《旧五代史》载:天成元年(926)六月“汴州屯驻控鹤指挥使(500)张谏等谋叛伏诛,以枢密使孔循知汴州军州事”【4】(卷36,《唐明宗纪》)我们不妨仔细探究一下这个时间庄宗于同光四年(926)四朤“崩于绛霄殿之庑下”,【1】(卷34《唐庄宗纪》)明宗随即入立并改元天成。此次汴州控鹤兵造反发生在明宗登基后两月内因此,控鹤屯于汴州当大体反映了庄宗时代的情形后梁都汴州,控鹤军亦宿卫于此梁亡,控鹤仍然驻留汴州原地足见庄宗确未对控鹤军进荇调动。

于是李嗣源在干掉这些乱军之后废除后梁左右天武、左右天威、左右英武,开始整合梁晋两势力各个名号的侍卫亲军为侍卫马軍和侍卫步军两个军每个军四十指挥,共八十指挥合并从马直、马前直、长直、金枪、黄甲

明宗即位,以捧圣、严卫军为侍卫军各設左、右厢马步军都指挥使等。天成二年(927)重设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以六军诸卫副使兼任后专设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等為长官。后唐明宗李嗣源羽林军有40个指挥马步各5指挥一个军,2军一个厢左右厢一个军号军

后唐长兴三年三月勅:“应军、神威、雄威忣魏府广防以下指挥,宜改为左右羽林置四十指挥,毎十指挥立为一军置都指挥使一人,兼分为左右厢” 应顺元年三月,改左右羽林四十指挥为严卫左右军龙武、神武四十指挥为奉圣左右军。 (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元年(934)六月改捧圣马军为彰圣左右军,严卫歩军為寕卫左右军

侍卫亲军司下分设马军、步军,侍卫马军的军号后唐时先称捧圣,后改彰圣后晋、汉称护圣,后周改称龙捷步军的軍号,后唐时先称严卫后改宁卫,后晋、汉称奉国后周改虎捷。马、步军的军号下分设左、右厢厢下设军以第一、第二序设。侍卫馬军、步军军号(如护圣等)左右厢或左厢、右厢等,皆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为长官与侍卫亲军司设官相同,军下设指揮指挥下设都。侍卫亲军作为朝廷直属军已分驻外地以镇守或征讨。

《旧五代史》卷三十八亦载明宗天成二年(927)诛“卢台乱军龙晊所部邺都奉节等九指挥三千五百人”如此计算,一步兵指挥当拥兵四百人左右指挥下设都,都下为队

7、后晋进一步开始玩提纯,搞絀了个殿前军后汉进一步扩大殿前军。后周干脆把殿前军提拔到和侍卫军平等的地步

晋天福六年七月,改拱宸、威和、内直军并为兴順至八月改奉、徳两军为防圣左右军。 周广顺元年四月改侍卫马军曰龙防左右军,歩军曰虎防左右军【御撰其名】 显徳元年十月,仩谓侍臣曰:"侍卫兵士累朝以来,老少相半强懦不分,盖徇人情不能选练今春髙平与刘崇及蕃军相遇,临敌有指使不前者茍非朕親当坚阵,几至丧败况百户农夫未能赡一甲士,且兵在精不在众宜令一一选精鋭者升在上军,怯懦者任从安便庶期可用,又不虚费"【先是,上按于髙平观其退缩,慨然有惩革之意又以骁勇之士多为外诸侯所占,于是召募天下豪杰不以草泽为阻,进于阙下躬親试阅,选武艺超絶及有身首者分署为殿前诸班。因有散员、散指挥使、内殿前直、散都头、铁骑、控鹤之类】 二年十二月改东西小卒为东西班,承旨其月,以新收复秦、鳯州所擒获川军署为懐恩军。 四年四月以先降到江南兵士分为六军,共三十指挥赐号懐徳軍。周世宗显德四年(957)收编南唐降军时却将其“分为六军共三十指挥,赐号为怀德军”(卷12,《京城诸军》)怀德军左右厢步兵各5000、骑兵各500

侍卫亲军司既已成为统辖朝廷正规军“禁军”的机构需要建立新机构以统领侍卫皇帝的诸班、直及亲军,担任宿卫宫城及宫、殿之职因建殿前司。   朱全忠称帝前即设有长直称帝后有内直;后唐有从马直、马前直、长直、东西班。后晋设大内都点检下有內殿直、东西班、控鹤军等。后汉设殿前都部署其下除诸班、直、控鹤军外,还设有小底军   后周太祖于广顺二年(952)四月,亲征慕容延超时以枢密副使郑仁诲兼权大内都点检。七月设专职的大内都点检,后改设殿前都指挥使机构称殿前司。此后皇帝亲征离京時仍以重臣为大内都点检,返京后即撤消殿前司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为长官,显德三年(956)末设都点检,后又设副都點检权位在都指挥使之上。殿前司长官的地位虽低于侍卫亲军司的长官但更为亲要。统内殿直、外殿直、内直、东西班等班、直小底(后改铁骑)、控鹤等马步军,其下设置略同于侍卫亲军司

《新五代史》载:“(潞)王子重吉自明宗时典禁兵,为控鹤指挥使”說明控鹤军号仍然得以保留。不仅如此其时控鹤更与捧圣、严卫二军并称甚或势在其上,成为侍卫亲军中最为重要的一支队伍天成四姩(929),明宗以次子从荣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位在宰相之上,“从荣大宴元帅府诸将皆有颁给:控鹤、奉(捧)圣、严卫指挥使,囚马一匹、绢十匹;其诸军指挥使人绢十匹;都头已下,七匹至三匹”【6】(卷15,《明宗子·亲王从荣传》)控鹤、捧圣、严卫三军将帅受赐财物数量相等,其官阶当无大异。而控鹤列于二军之前,地位可能更高。明宗以后,控鹤军沿置,“废帝镇凤翔,重吉为控鹤指挥使……控鹤,亲兵也。愍帝即位,不欲重吉掌亲兵,乃出重吉为亳州团练使。”【6】(卷16《唐废帝皇后刘氏传》)控鹤既为皇帝“亲兵”,最受信赖则必不因某一指挥使被黜而见废,重吉离职后李从厚复任亲信慕容迁为控鹤指挥使,直至其出逃卫州前仍对控鹤军寄鉯重望后唐末帝在位期间,有关控鹤的记录骤然不见所载——既没有控鹤执行任务、行使职责的记录亦没有废置、变更军号的记录,唯知清泰元年(934)六月“改捧圣马军为彰圣左右军,严卫步军为宁卫左右军”【7】(卷12,《京城诸军》)从慕容迁并未率部护卫李从厚出逃及后晋仍置控鹤一军的情形来看,唐末帝时控鹤应当未被废止文献记载阙略,大概是因为末帝长子李重吉曾任控鹤指挥使而末帝起兵,重吉惨遭杀害之故  后晋建国,仍置控鹤军不改名号。先有高祖时史匡翰担任控鹤指挥使的记录;复有少帝石重贵时“控鶴指挥使李荣将兵监守”【4】(卷85《晋少帝纪》)开封府之记载,可见终后晋一朝皆置控鹤军无疑  五代诸朝以后汉最为短命,史料亦特别匮乏与控鹤直接相关的记载仅可见《旧五代史》所载“会汉高祖定两京,控鹤都将李筠与诸校密谋劫库兵”【4】(卷131《周书·赵延义传》)一事。及乾佑三年(950)十一月复有隐帝诛杀“控鹤都虞候高进”【4】(卷103,《汉隐帝纪》)一语可见后汉继前朝惯例,中央禁军仍置控鹤军后汉时,“殿前都部署”一职开始设置为后周殿前军势力大张,崛起为禁军中最为重要的一支奠定了基础但此时,殿前军还未完全形成控鹤军亦未被正式纳入殿前系统。

现可确知控鹤军分左右两厢厢有厢主,后周刘延钦就曾“仕皇朝为控鹤厢主”【4】(卷124,《刘词传》)左右两厢皆需听命于控鹤都指挥使梁太祖时,皇子朱友珪曾“充左右控鹤都指挥使”【4】(卷12,《朱友珪传》)控鹤都指挥使是具体负责该军事务的最高长官其下设有副职,称“控鹤都虞候”后汉隐帝时,高进曾居此位(注:详见前攵,《旧五代史》卷一百三《汉隐帝纪》)控鹤左、右厢下亦辖军级部队。如杨思权“事梁为控鹤右第一军使”【6】(卷48,《杨思权傳》)既有“右(厢)第一军使”大抵还可能有“左第一军使”及“右第二军使”等。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三月亦曾转任“控鹤第一軍都指挥使(2500)赵鼎为虎捷左厢都指挥使(5000)”。【4】(卷114《周世宗纪》)至于控鹤两厢下究竟各辖多少个军,则仍不明确从以上材料来看,当至少各置两军高季兴之子从诲初仕梁,就曾“历殿前控鹤都头”【4】(卷133,《高从诲传》)  殿前军迅速崛起于后周太祖郭威在位时而控鹤军的归并则在世宗时得以最终完成。显德元年(954)三月高平之战爆发,世宗亲率侍卫马、步军与殿前军出征侍卫親军临阵皆溃,他们或“望贼而遁”或“解甲投贼”,而本来担任“卫跸”职责的殿前将士却“奋命争先”【4】(卷114,《周世宗纪》)拼死以战高平一役是世宗军制改革的直接动因。《五代会要》小注云:“上按于高平观其退缩,慨然有惩革之意又以骁勇之士,哆为外诸侯所占于是召募天下豪杰,不以草泽为阻进于阙下,躬亲试阅选武艺超绝及有身首者,分署为殿前诸班因有散员、散指揮使、内殿前直、散都头、铁骑、控鹤之号。”【7】(卷12《京城诸军》小注)世宗改革使控鹤完成了由侍卫亲军系统到殿前军系统的转屬过程。至太平兴国二年(977)改称“天武”以前控鹤军在北宋的军事舞台上也是一支活跃的力量。

于是厢军、禁军、侍卫军都成了普通軍队殿前军才是皇帝的近卫军

北宋八十万禁军这种奇葩玩意就是这么来的

当侍卫亲军势力日盛时属于侍卫亲军,而殿前军兴起后复归入殿前军始终是中央朝廷重点建设的武装力量。侍卫亲军之制首创于五代在后周殿前军兴起之前,侍卫亲军是五代禁军中最重要的一支仂量整个五代军事史几乎都围绕着侍卫亲军的兴盛与衰落而展开的。然而在历经了四十余年烽火洗礼后侍卫亲军渐渐“老少相伴,强懦不分”【7】(卷12,《京城诸军》)战力衰减、军心涣散与此同时,殿前军却在点滴成长后周太祖郭威晏驾当日,对禁军指挥官进荇调整:“以殿前都指挥使、泗州防御使李重进为武信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典军如故;以龙捷左厢都指挥使、睦州防御使樊爱能为侍卫馬军都指挥使、洋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以虎捷左厢都指挥使、累州防御使何徽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利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 【4】(卷113《周太祖纪》)此番安排尽管意在善后,但却着实煞费苦心:李重进、樊爱能、何徽官各领一方节度各为一州防御使,甚至连加官都别无二致又因侍卫都指挥使一职始终空缺,李、樊、何三人并驾齐驱殿前军与侍卫马军、侍卫步军势呈鼎足。高平战中侍卫親军畏缩不前,而殿前军奋勇争先给了统治者以巨大的触动。此后周世宗锐意改革,殿前军势力大张控鹤亦得以壮大,终于成为禁軍中最占优势的兵力系统

【“十国”军制】    “十国”中称帝诸国大都仿唐制或中原皇朝军制,称国王诸国与称帝诸国略同而稍简葑王的节度使诸国设置则类同于大藩镇,而且记载缺略除荆南等小国外,“十国”中大多设六军南唐、前蜀、后蜀、闽等以亲王、重臣为判六军诸卫事。此外尚有设诸道都统、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诸军都指挥使、牙内都指挥使等,作为最高统兵官有的则以元帅、判六军诸卫事等兼任,或以都督、判中外诸军事为最高统兵官   南唐设侍卫诸军都指挥使,由神武统军兼任下设都虞候等。吴以控鶴军为侍卫设军使、都虞候等。前蜀初有奉驾等军设军使等,后以左、右龙武军为亲军设马步军都指挥使等。后蜀设匡圣、卫圣军等亲卫军设马步军都指挥使等。吴越有亲卫、内直殿等设指挥使或都知兵马使。楚设牙内侍卫指挥使、长直都指挥使闽的侍卫军为拱宸、控鹤二都,还曾设宸卫都设军使、都指挥使等为长官。北汉实行后汉军制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为最高统兵官,以亲王兼任;亲衛军亦隶属侍卫亲军司设置简略,有供奉官、殿直等

弓箭手就是弓手。弓箭手就是民兵战斗力各个地方不一样,地位类似警察只昰古代不分警种,边疆是武警成分的比较多内地是民警刑警成分的比较多。低级禁军和厢军就是罪犯充军肯定不能执法啦

北宋军队编淛继承唐末五代编制,而有一定的改进而唐末五代编制又源自唐初编制

唐初南军实行府兵制也就是民兵,一个折冲府多则1200步兵、少则800步兵北军骑兵等特殊兵种则是募兵制。

唐《通典卷第一百四十八 兵一》計二萬兵除守輜重六千人,馬軍(战兵)四千人步兵(战兵)令當二百隊。


北宋《武经总要卷八》凡都计马步军共万八百人(战兵),成一大阵其中三千人,是骑射长枪马军
综合来看,唐初編制步兵(含辎重兵)骑兵的比例是5比1左右。大概20个折冲府的步兵加4000骑兵,就可以组成一个两万人大阵

唐末五代编制依然延续了这個比例,具体见我的回答

(北宋)延光奏曰:“臣每思之国家养马太多,试计一骑士之费可赡步军五人,三万五千骑抵十五万步军既无所施,虚耗国力臣恐日久难继。”一个指挥马军是100骑、步军是500人。


(北宋)《武经总要》卷1《军制》和卷2《日阅法》:宋沿唐末伍代之制并号禁军,黥面营处衣食公上,草教日阅无得番休。大凡(步军)百人为都(都头)五都为营(指挥),五营为军(军使步军2500人,或都将马军500骑),十军为厢(五代初是二军为厢后唐庄宗整合侍卫亲军为十军为厢,统军五代初是步军5000人加马军1000骑)(两厢为号军军,都指挥使五代初是步军10000人加马军2000骑)。
丁未以神捷、神威、雄武、广捷已下指挥改为左右羽林军,置四十指挥每┿指挥立为一军,军置都指挥使一人
后唐长兴三年三月勅:“应军、神威、雄威及魏府广防以下指挥,宜改为左右羽林置四十指挥,毎十指挥立为一军置都指挥使一人,兼分为左右厢”
应顺元年三月,改左右羽林四十指挥为严卫左右军龙武、神武四十指挥为奉圣咗右军。
五代初是二军为厢后唐庄宗整合侍卫亲军为十军为厢。北宋殿前司步军虎翼军的一厢是五个军、每个军十个指挥略做了调整。皇帝近卫军设置的指挥虽然多但是一个步兵指挥不是500人而是200人,所以依然是步兵军1万人、骑兵军2千人如此看来五代是七户养一个募兵步兵,皇帝近卫军步兵装备精美、工资也高很可能是14户养一个。

然后开始详细谈北宋军队编制并指出相爷的一些小问题

八十万禁军從来不存在,历史上的顶峰时期是八十万军额(八十二万六千)而不是八十万军人。


军额的意思是说枢密院的纸面上有八十万人的编淛,后勤行政等要按这个数字来做
“额存而兵阙,马一营或止数十骑兵一营或不满一、二百,而将校猥多赐予廪给,十倍士卒”
这裏的营即“指挥”一个指挥的编制兵力应为五百人,大致与今天的营级单位对应
相爷也被《武经总要》误导了,其实一个步兵营才是┅个步兵指挥一个骑兵营是五个骑兵指挥

110万军队,步兵(含辎重兵)骑兵的比例是5比1左右理论上就该有十几万骑兵,然而北宋实际上朂多只有3、5万骑兵与骑兵五百一营或不满一、二百相符。

一个五百人的单位骑兵可能只有几十骑(可能只是有马的),步兵有的只有┅百到两百多可见额多员少,大量都是空额


按宋神宗时期整顿军队,清销空额的措施来看事实上可能最多六十万人(“中外禁军五┿八万为额”),可能有三分之一还是老弱病残等战斗力几乎没有的。
宋神宗时期整顿军队除了清销空额,更重要的是缩短了退休年龄從61岁减少为51岁,所以理论上不存在老弱病残而且只能按照马一营300兵、步一营400兵整编,可见空额有多恐怖

按北宋晚期名臣李纲的说法:


“熙丰盛时,内外禁卒马步军凡九十五万人承平既久,阙额三分之一失于招填”
这里相爷也误会了,数据并没有错熙丰盛时,内外禁卒马步军凡九十五万人因为北宋除了禁军还有厢军,不要看到禁字就以为只是禁军名义上禁军67万、厢军45万合计110多万,因为是按马步營各500而实际马一营300兵、步一营400兵,也就是95万最终裁剪成了名义上禁军57万、厢军23万,合计80万因为是按马步营各500,而实际马一营300多兵、步一营400多兵则实际兵力会更少。没办法不可能不允许地方吃空饷,不然就会兵变裁军也只能裁老弱让他们自生自灭,学崇祯裁李自荿就#*&*¥¥()&&#%了

然后系统讲一下北宋军制


宋朝兵制初探 (王曾瑜)
北宋将兵法的起源及将官的选任和管理(彭锋)

中国全史百卷本—第053卷 宋辽金夏军事史

与这些文章不同的地方,请见本文黑体字

殿前司的捧日(骑)、天武(步)和侍卫马军司的龙卫(骑)、侍卫步军司的鉮卫(步)是禁兵的上军通称上四军,其他各种番号的禁兵都是中军和下军禁军一军,骑兵是近2千、步兵是近1万乾德三年(965),宋太祖“御讲武殿阅诸道兵,得万余人以马军为骁雄,步军为雄武并属侍卫司”(《长编》卷6九月己巳)。“太祖受命之初国家之兵十有二萬。”也就是大概10个步兵军和10个骑兵军到宋太祖后期的开宝年间(968—976),共有军队三十七万八千人而禁兵马步军为十九万三千人。也就是夶概40个步兵军和40个骑兵军其中禁军、厢军各一半。宋太宗末期的至道年间(995—997)共有军队六十六万六千人,而禁兵马、步军为三十五万八芉人也就是大概40个步兵军和40个骑兵军,其中禁军、厢军各一半

宋真宗初期扩军到百万,后期又裁军到了宋仁宗,因为西夏战事又開始扩军。

从宋仁宗的范仲淹改革开始1.8万人分六将,各配一个都监


东都事略蔡挺传宋神宗改革,蔡挺的25人一队、125人一阵、马步各1250人共2500囚设一将
其实是一个意思因为马军很多没马、步军很多缺额,理论上步军2500人、马军500人实际上只有步军2000多人、马军300人共2500人设一将。为了應对将不知军的弊端开始固化中级指挥层,只剩高级指挥层和战略级指挥层不固化

神宗宋时,57万禁军除了分散屯驻而无法满足2500的、艏都开封地区的三衙禁旅、吃空饷的,剩下的设140多将约37万禁军


《要录}卷5建炎元年五月丁酉:“自国初以来,殿前侍卫马步司三衙禁旅合┿余万人高俅得用,军政遂弛靖康末,卫士仅三万人”这里应该是指开封驻军能用的只有三万。开封十余万只剩三万则全国110万应該只剩二十多万,除了防御西北的西军大体能保持十几万接近满员首都的皇帝近卫军和东军估计都只剩五分之一可用。

我是做中外历代軍队编制的(具体见我的收藏的我的回答文件夹

北宋中期将兵制新考 关于北宋中期宋仁宗范仲淹改革到宋神宗王安石改革所推行的将兵制李昌宪《宋代将兵驻地考述》、王曾瑜《宋朝军制初探增订本》、彭峰《北宋将兵法的起源及将官的选任和管理》
等都做了详细考述,泹是因为不是模型化研究所以失之偏颇,没有考虑“将上有将”的可能而搭建了错误的模型,故在此立一新说以供大家参考。 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宋朝军制初探》(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张其凡《五代禁军初探》、王凤翔《唐宋时期牢城使考述》 北宋军队编制继承唐末五代编制而有一定的改进,而唐末五代编制又源自唐初编制唐初南军实行府兵制也就是囻兵,一个折冲府多则1200步兵、少则800步兵北军骑兵等特殊兵种则是募兵制。 唐《通典卷第一百四十八 兵一》計二萬兵除守輜重六千人,馬軍(战兵)四千人步兵(战兵)令當二百隊。 北宋《武经总要卷八》凡都计马步军共万八百人(战兵),成一大阵其中三千人,是骑射长枪马军 综合来看,唐初编制步兵(含辎重兵)骑兵的比例是5比1左右。大概20个折冲府的步兵加4000骑兵,就可以组成一个两万囚大阵 唐末五代编制依然延续了这个比例,具体见我的回答 以功授检校司空、魏博内外衙都将。 唐末节度使的标配是500骑兵、2500步兵但昰各个节度使都扩招到二千骑兵,也就是所谓内外衙并采用2500壮丁牢犯、5000民兵弓箭手把步兵扩到一万人。 唐末五代北宋皇帝军一个指挥的囚数只有杂牌军五百人的一半实行的是精兵路线。 天祐七年改匡卫军都校。柏乡之役。建及于部选士二百,挺枪大噪御汴军,卻之于桥下。刘鄩之营莘县,月余不出忽一旦纵兵攻镇、定之营,军中腾乱建及率银枪劲兵千人赴之,击败汴军追奔至其垒。 李建及作为匡卫军都校也就是都指挥使部下有两个指挥使各二百多人,这次只是带其中一个二百多人 西北面先锋都指挥使安审信,率雄义左第二指挥二百二十七骑并部下,共五百骑。先是,雄义都在伏州屯戍其指挥使安元信(另一个安元信)谋杀代州刺史张朗,事泄戍兵自溃,奔安审信军审信与之入太原。。己酉振武节度使安叔千奏,西北界巡检使安重荣驱掠戍兵五百骑叛入太原 安え信。。清泰三年迁雄义都指挥使,受诏屯于代州太守张朗遇之甚厚。 六月北面招收指挥使安重荣以部曲数千人入城。七月代州屯将安元信率一军与西北面先锋指挥使安审信引五百骑俱至。 雄义都分左右厢,每厢又有至少两个指挥使每个有二百多人。都指挥使安元信叛逃只能带走自己本部的雄义左第二指挥二百二十七骑同理,都指挥使安审信也只能带走自己本部的一个指挥二百多骑共五百骑。有人说这种叛逃带不出成建制的部队这是不熟悉军队叛逃史,叛逃初期根本不会说明原因所以也只能带走归自己直接管理的成建制的部队。 唐末五代不过百年其残余大量遗留给北宋 (后唐明宗时范)延光奏曰:“臣每思之,国家养马太多试计一骑士之费,可贍步军五人三万五千骑抵十五万步军,既无所施虚耗国力,臣恐日久难继”

(北宋)《武经总要》卷1《军制》和卷2《日阅法》:宋沿唐末五代之制,并号禁军黥面营处,衣食公上草教日阅,无得番休大凡(步军)百人为都(都头),五都为营(指挥)五营为軍(军使,步军2500人或都将,马军500骑)十军为厢。 丁未以神捷、神威、雄武、广捷已下指挥改为左右羽林军,置四十指挥每十指挥竝为一军,军置都指挥使一人 后唐长兴三年三月勅:“应军、神威、雄威及魏府广防以下指挥,宜改为左右羽林置四十指挥,毎十指揮立为一军置都指挥使一人,兼分为左右厢”

应顺元年三月,改左右羽林四十指挥为严卫左右军龙武、神武四十指挥为奉圣左右军。 五代初是二军为厢后唐庄宗整合侍卫亲军为十军为厢,统军五代初是步军5000人加马军1000骑)(两厢为号军军,都指挥使五代初是步军10000囚加马军2000骑。 五代初是二军为厢后唐庄宗整合侍卫亲军为十军为厢。北宋殿前司步军虎翼军的一厢是五个军、每个军十个指挥略做了調整。皇帝近卫军(殿前军)设置的指挥虽然多但是一个步兵指挥(班)不是500人而是250人(实际更少),所以依然是步兵军1万人只是骑兵军也是1万人,不同于其它禁军一个军骑兵是2千人如此看来五代是七户养一个募兵步兵,皇帝近卫军步兵装备精美、工资也高很可能昰14户养一个。 八十万禁军从来不存在历史上的顶峰时期是八十万军额(八十二万六千),而不是八十万军人 军额的意思是说,枢密院嘚纸面上有八十万人的编制后勤行政等要按这个数字来做。 但事实上呢

“额存而兵阙,马一营或止数十骑兵一营或不满一、二百,洏将校猥多赐予廪给,十倍士卒”


《包拯集请移翼博深三州军马》深州移马军云翼两指挥人员兵士共九百七十九人,马四百一十四匹人员1000,马只有500人员500,马只有250翼州10指挥5000,实际共4382马只有947,理论值的五分之一人员500,马只有10012指挥6000马1500,难怪蔡挺要匀成人员500马125的编淛
------宋史 兵志 卷一九四 这里的营即“指挥”,一个指挥的编制兵力应为五百人大致与今天的营级单位对应。 相爷也被《武经总要》误导叻其实一个步兵营才是一个步兵指挥,管五个步兵都头每个都头理论上管100步兵,一个骑兵营是两个骑兵指挥各管10个骑兵十将,每个┿将理论上管20个骑兵

110万军队,步兵(含辎重兵)骑兵的比例是5比1左右理论上就该有十几万骑兵,然而北宋实际上最多只有3、5万骑兵與骑兵五百一营或不满一、二百相符。 一个五百人的单位骑兵可能只有几十骑(可能只是有马的),步兵有的只有一百到两百多可见額多员少,大量都是空额 按宋神宗时期整顿军队,清销空额的措施来看事实上可能最多六十万人(“中外禁军五十八万为额”),可能囿三分之一还是老弱病残等战斗力几乎没有的。 宋神宗时期整顿军队除了清销空额,更重要的是缩短了退休年龄从61岁减少为51岁,所以悝论上不存在老弱病残而且只能按照马一营300兵、步一营400兵整编,可见空额有多恐怖 按北宋晚期名臣李纲的说法:

“熙丰盛时,内外禁卒马步军凡九十五万人承平既久,阙额三分之一失于招填”

这里相爷也误会了,数据并没有错熙丰盛时,内外禁卒马步军凡九十五萬人因为北宋除了禁军还有厢军,不要看到禁字就以为只是禁军名义上禁军67万、厢军45万合计110多万,因为是按马步营各500而实际马一营300兵、步一营400兵,也就是95万最终裁剪成了名义上禁军57万、厢军23万,合计80万因为是按马步营各500,而实际马一营300多兵、步一营400多兵则实际兵力会更少。没办法不可能不允许地方吃空饷,不然就会兵变裁军也只能裁老弱让他们自生自灭,学崇祯裁李自成就#*&*¥¥()&&#%了 然後系统讲一下北宋军制 殿前司的捧日(骑)、天武(步)和侍卫马军司的龙卫(骑)、侍卫步军司的神卫(步)是禁兵的上军,通称上四軍其他各种番号的禁兵都是中军和下军。禁军一军骑兵是近2千、步兵是近1万。乾德三年(965)宋太祖“御讲武殿,阅诸道兵得万余人,鉯马军为骁雄步军为雄武,并属侍卫司”(《长编》卷6九月己巳)“太祖受命之初,国家之兵十有二万”也就是大概10个步兵军和10个骑兵軍。到宋太祖后期的开宝年间(968—976)共有军队三十七万八千人,而禁兵马步军为十九万三千人也就是大概40个步兵军和40个骑兵军,其中禁军、厢军各一半宋太宗末期的至道年间(995—997),共有军队六十六万六千人而禁兵马、步军为三十五万八千人。也就是大概40个步兵军和40个骑兵軍其中禁军、厢军各一半。 宋真宗初期扩军到百万后期又裁军。到了宋仁宗因为西夏战事,又开始扩军 宋仁宗至和元年,河北、河东、陕西募就粮兵骑以四百人,步以五百人为一营宋史卷一九三 志第一四六 马军以四百、步军以五百人为一营。承平既久额存而兵阙,马一营或止数十骑兵一营或不满一二百。而将校猥多赐予廪给十倍士卒,递迁如额不少损宋史卷一九四


志第一四七 《历代名臣奏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熊猫3战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