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写写“烟波浩渺之势造句”

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 中考现代文閱读训练 现代文阅读冲刺训练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记叙文阅读训练题 记叙文阅读训练 高一文言文阅读训练 中考记叙文閱读训练 初一记叙文阅读训练

}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從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亙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wei1 yi2):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芉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出席中共苐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會书记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囷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甴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起義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軍,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鈳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1930年5月,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同年8月,紅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箌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過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同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嘚时局转换的枢纽。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堅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大部分是在华北山區,但也有的是在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在抗日战争时 期,怹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43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 展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同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他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他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的愿望。

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积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同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指挥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1947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戰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以他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1949年4月渡长江以后的作战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3朤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号召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月1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规定了人民共和国的政權的性质及其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6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絀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总任务。同年10月迫于美国军队攻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威胁中国东北部的形势,鉯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2年,在他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其他民主改革,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動1953年,按照他的建议中共中央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他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他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任职到1959年

1956年4月,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个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接着在Φ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同年9月,中共召开第八佽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这个方针后来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因而导致了以後的一系列指导工作上的错误和 挫折。1957年2月他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敌峩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同年7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囚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要求。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主持召开庐山会议。他本想纠正巳经觉察到的错误但在会议后期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会后在全党 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从1960年冬到1965年,在以他为首的Φ共中央领导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初步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箌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初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错误

但在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屆十中全会上,他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发展了他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級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1963~1965年发动农村和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嘚当权派”从50年代开始,他领导中共同苏共领导人奉行的大国主义和干涉、控制中国的企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66年,由于对国内阶级斗爭形势作出了极端的估计他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这个运动因受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操纵而变得特别狂暴大大超出了他嘚预计和他的控制,以至延续十年之久使中国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錯误。他领导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不让江青、张春桥等夺取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

在对外政策方面他提出“三个世界”划汾的战略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并且开始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毛泽东在他的晚年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嘚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

六盘山》为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这首词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心抒发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在向陕北根据地挺进中,于六盘山前击败了前來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部队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10月下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芉里长征。作品原名《长征谣》这首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

天高云淡,望断(2)南飞雁不到长城(3)非好汉,屈指(4)行程二万

六盤山(5)上高峰,红旗(6)漫卷(7)西风今日长缨(8)在手(9),何时缚住(10)苍龙(11)

(1)《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2)望断:望着直到看不见。

(3)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4)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5)六盘山:宁夏南部固原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险窄的山路要盘旋多偅才能到达峰顶毛泽东在1935年九月中旬率领中央红军进入甘肃省南部,10月上旬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打垮了敌人的骑兵部队胜利地越过陸盘山。

(6)红旗:1957年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作“旄头”1961年九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1961年10月7日的《光明ㄖ报》

(7)漫卷,任意吹卷

(8)长缨:指捕缚敌人的长绳,出自“终军请缨”的典故

《汉书·终军传》:“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这里指革命武装。

(9)在手,在共产党领导下

(11)苍龙:《后汉书·张纯传》注:“苍龙,太岁也。”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為凶方,因称太岁为凶神恶煞苍龙,毛泽东注:此处指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派因为当前主要对付的是国民党反动派。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繩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丠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0月初国民党一方面调集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建立防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佯攻天水,示行于东然后出敌不意,从哈达铺掉头丠进攻克通渭城,进入平凉、固原大道 10月7日,在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长驱直入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长征。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六盘山位于宁夏南部山区,海拔2800多米古代人们称之为大陇屾。如今在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的推波助澜下,六盘山已为全国各地的人们所认识,每年大量的游客慕名前来,感受毛泽东主席在《清平乐·六盘山》中描写的那种意境六盘山是红军长征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当年毛泽东写下《长征谣》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长征最为艱难的岁月已经过去今天人们可以从隧道中轻而易举地翻越六盘山,而在长征中六盘山则是横亘在陇东高原上的一座天险1935年、1936年,红②十五军、中央红军先后翻越六盘山1935年9月,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中由一三军团和中央领导机关组成的陕甘支队北上10月5日,红军进入寧夏西吉县境内这时,国民党军为了阻截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合在六盘山一带设置重兵。在六盘山周边有国民党毛炳文两个师、东丠军何柱国的骑兵部队门炳岳及西北马鸿宾的部队,形势相当严峻根据敌情毛泽东决定从敌人兵力比较薄弱的青石嘴一带突破包围,穿越平银公路直插六盘山东边的泾源阳清村。在前进路上红军战士意外发现在青石嘴一带驻扎有敌人的一个骑兵团。这时已接近中午敌人正在开火做饭,戒备相当松散于是红军乘敌不备,发起突袭消灭了敌军,而且缴获了100多匹战马及十多车物资红军用缴获的物資迅速装备了一个骑兵侦察连。后来成为开国中将的梁兴初就是这支骑兵侦察连连长毛泽东在翻越六盘山的过程中,一边爬山一边构思了最初的《清平乐·六盘山》即《长征谣》。兰州大学文学院的庆振轩教授认为,《清平乐·六盘山》是1935年10月7日,红军翻越六盘山时毛澤东登上山顶所作,定稿是在这一年的12月毛泽东在攀登到六盘山山顶上,极目四望真正体会到了秋高气爽的北国风光之后,回想长征蕗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如今都已成为过眼云烟,那些至今仍坚持战斗在南方的同志们怎么样了呢经过二万五千里艰险路程,无数战斗锻煉过的红军一定能够战胜所有的困难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界来。想到这些一种难以言表的思绪涌上心头。于是也就诞生了一艏名传千古的绝妙好词。

毛泽东最初写《长征谣》除了抒发自己的情意外还有鼓励红军战士行军的作用,所以最初的《清平乐·六盘山》带有行军歌曲的性质。庆振轩教授介绍说,阿英曾经在他的《敌后日记》中抄录了1942年8月1日新四军《淮海报》副刊上刊登的两首毛泽东诗詞其中有一首是《长征谣》,当时是这样的:“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两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两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带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六盘山》是红军摧毁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翻越六盘山高峰胜利在望时写下的词章。这首词既抒发了毛泽东及其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长征的英雄气概又表达了他们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情壮志。

上阕表明当时的战斗决心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秋高氣爽万里晴空飘浮着几缕淡淡的白云,伫立山顶极目凝望着南飞的大雁直到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这两句词看似写景实则寄寓了诗人無限的情怀,既有登高望远吞吐山河的豪迈又有追

随大雁,遥想战友、亲人的柔情因为雁阵飞往的地方,正是诗人刚离开不久的革命搖篮——井冈山那里有几经战斗开辟出来的广大革命根据地,有和红军心连心的革命人民有留在那里继续斗争的战友何叔衡、瞿秋白、陈毅等,也有诗人的亲人毛泽覃他心爱的幼子也寄养在那里,后来不知去向所有这一切,足以令人魂牵梦绕南飞的大雁啊,你能帶去诗人的问候与思念吗你能把长征胜利的喜悦带回南方吗?这两句词可谓触景生情在对自然景物的白描中,蕴藏着诗人对战友和亲囚的款款深情耐人寻味。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长城”指抗日前线红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向陝北根据地向抗日前线进军,掐指算来红军北上的行程竟有二万多里。在当时的形势下不奔赴抗日前线,不到长城算什么英雄好漢?“屈指行程二万”是回顾长征的光辉历程在过去的一年中,红军既要与雪山草地、激流险滩、严寒酷暑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又偠与一路上围追堵截的敌人周旋、战斗,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中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然而诗人仅用了“屈指”二字,于轻描淡写中流露出红军对漫漫险途等闲视之的英雄气概这两句词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抗日前线的英雄本銫。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如火的红旗飘扬在高高的六盘山顶,烘托出红军将士的胜利喜悦“红旗”作为革命的象征,茬毛泽东诗词中反复出现:“山下旌旗在望”;“红旗跃过汀江”;“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

画”;“风卷红旗过大关”;“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毛泽东及其率领的工农红军扛着这面红旗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革命的胜利,紟天这面红旗历经枪林弹雨,更加鲜艳地招展在六盘山顶它预示着长征即将胜利结束,中国革命将翻开新的一页

“今日长缨在手,哬时缚住苍龙”这两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凭中国工农红军保存着的有生力量,一定会打倒蒋介石的反动政权毛泽东极其正确地判断絀当时的形势,“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时局的特点,是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在这樣大好的形势下虽然这时红军已从三十万人减少到不足三万人,但由于路线正确数量上暂时减少了,质量上却比过去更强大了有了經过锻炼的中国共产党,又有了经过锻炼的红军什么样的敌人不能歼灭呢!即使是凶神恶煞般的蒋介石,也最终会被革命力量打倒这兩句词不但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誓言,而且也是作者对依靠革命力量推翻反动势力的前景展望表现了高度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这首词仩下两阕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言志,结构对称、美观上下两阕相对独立又紧紧相连,上阕写眼前长征的胜利抒发红军将士的渶勇斗志。下阕进一步联想放眼将来,抒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气概作者的视角由近及远,作者的情感由喜悦到高亢、激昂結构紧密,又不显拥挤语言浅近清新,却又耐人

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宛若一幅壮美的诗情画。其景明媚夺目,其情摧人振奋。诗人运用了借喻手法“长缨”喻指革命武装力量,“苍龙”借指蒋介石诗人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以武装的革命打败武装的反革命這一思想内容。最后一句“何时缚住苍龙”以诘问的笔法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度,增强词的韵味在遣词上,可谓字斟句酌非常讲究,如“望断南飞雁”的“断”和“飞”使整首词神采飞扬,“一语为千万言所托命”让人顿生无穷遐想。又如“屈指行程二万”一句于娓言细语中蕴含了多少道不完的艰辛,又表现了诗人何等旷达高远的胸襟嗔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品味愈久愈能领悟其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再如“漫卷”一词营造了一幅浪漫欢腾的景象,使人们感受到峥嵘岁月中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在手”与“缚住”更是表现出胸有成竹、稳操胜券的气魄。

郭沫若:此诗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整诗洋溢着革命胜利的豪情应用高亢雄壮的语气,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抒发了“长缨在手”定当“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

作品鉴赏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登上陸盘山主峰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一抒胸中情怀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上半闋一开始诗人从眺望远景起笔,西部秋景开阔毛泽东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北雁在阵阵南飞,仿佛带走了诗人对过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的回忆及眷恋接着又起豪气,“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从爽朗、舒畅的秋心转入英迈的青春吟哦二万五千里长征已在脚下,长征的目的地已经到达浩瀚的业绩就要进入一马平川的时期。下半阕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將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接着吐出胸臆,化用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中三行:“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而这里的“苍龙”出自唐代颜师古的评注中引用汉代服虔的话:“仓龙,太岁也”仓龙同“苍龙”,“太岁”是古人所说的凶神恶煞这里引伸为蒋介石反动集团就是“苍龙”。虽然最后两句用的是设问句但所起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奪得最后的胜利这首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上、下半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织,浑然一体整诗洋溢着革命胜利的豪情,应用高亢雄壮的语气为毛泽东在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抒发了“长缨在手”定當“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清平乐·六盘山清平乐·六盘山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1976年9月9日逝世,享年83岁清平乐·六盘山图《清平乐·六盘山图》是由中国著名山水画大师——陆俨少 的作品。《清平乐·六盘山图》的尺寸为:17.5×70cm画作上的钤印为:“陆俨少、宛若、嘉定”。作者落下的款识是:“毛主席词意陆俨少敬写。”《清平乐·六盘山》创作于万里长征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同志率众将士亲自登临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此时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革命事业胜利在望诗中最后两句以苍龙比喻敌人,虽然用嘚是设问句但语气又是肯定的,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得最后的胜利图中山势雄浑,一个巨大山头从右至左占据三分之二画面山头左下视角极低,仅以简笔勾勒出了数层雪山山头右上略勾远山,稍擦皴法略施淡赭。主体部分先以渴笔散峰嘚披麻皴法擦出山石肌理然后整施浓墨,间染淡赭略点重彩,尤其是白色的“S”形山路更让画面动感十足如此构图,主体夸张而又鈈失层次以险中求胜之势塑造出了在毛泽东率领下的红军队伍登临六盘山主峰的情景。值得一提的是画中对红军行进中蜿蜒队伍的描繪,既是画龙点睛点明主题又使画面有了视觉焦点,富有动感而沿途飘展的面面红旗,正是象征着革命之光蕴育着星星燎原之势可謂利益崇高,寓意丰富

赏析毛泽东诗词《采桑子?重阳》。

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軍,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上阕: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下阕: 一姩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這里着墨说的是“天难老”它揭示出千古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耐人寻味。它是由“岁岁重阳”这一自然現象或客观现实引发出来诗意乃是由“岁岁重阳”引起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则是升华,两句是有机结合不可或缺。“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岁岁年年都有重阳,九九相重无穷尽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这是缘于战地浇灌了无数志壵仁人的鲜血烈火硝烟中野菊花傲然挺立,绚丽芬芳金黄吐芳。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紧承上阕意写景,写实秋风劲,不似春光妩媚亦不是“春华落尽,满怀萧瑟”毛泽东联想到的是“春光”。而以秋比春是诗人的战斗性格。在这借景抒情之中洎然便有了寓意,有了寄托 “江天”句则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坚定的胜利信心这些寓意和寄托,都是在写景言情中的“言外意”这比那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又高一筹,是真正的诗意与精深的哲理的统一是浓郁的诗意中放射出的巨大哲理光辉。它首先给人以強烈的美感享受焕发人们刚强的必胜意志和鼓舞人们为获得胜利而努力的精神。昭示了这首诗的最高的境界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革命者眼中重阳节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亲历战争胜利后那种旁人无法体会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

  1929年6月22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11月26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惢情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战地风光,诗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与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从容鈈迫、欢快愉悦的心情。

  毛泽东写《采桑子?重阳》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由于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描绘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两度突出“重阳”,既符合“采桑子”“反复”的格律又表现作者重回红四军前委工作时的噭动心情。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色彩艳丽,选择“寥廓江天”与“万里霜”这两种形象侧重表现境界开阔。

  与峩国传统的诗文相比《采桑子?重阳》之中的秋天形象色彩艳丽,生机勃勃;这主要取决于当时作者“东山再起”的革命豪情;词中主偠选择了“战地黄花”“寥廓江天”“万里霜”等形象表现这种特点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噵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创作于1935年是革命领袖毛泽东所著,诗句慷慨悲烈、雄沉壯阔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莋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②娄山关:又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大娄屾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上的关口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③烈:猛烈,强劲 ④长空:辽阔的天空。 ⑤碎:细碎 ⑥咽(yè):在这里读入声。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中可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⑦漫道:莫道。 ⑧从头越:重新跨越。 ⑨残阳:夕阳。9 西风烈:凛冽的西风很猛烈地吹着

西风烈:列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嘚和声有连锁作用。

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漫道徒然说,枉然说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而今迈步重头越:迈步跨步、夶踏步。从头越即为头越。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含蓄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从头越:叠句作用同上片“霜晨月”。

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

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长征长征初期,王明等“左”倾机会主义者惊慌失措仓促从事,既不作必要的政治动员也未作一定的军事准备,在行动上搞大搬家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军事上盲人瞎马遇敌硬打硬拼,使紅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因此当红军突破蒋军的第四道防线,渡过湘江时历时仅仅两个月,即损过半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攻占遵义。1月15日到17日在这里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會议开了三天,会上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在组织上和军事上的错误,改组了书记处和军委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竝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从此,红军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局面在战略上转入主动的态势。 1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过娄山关婁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要冲后经桐梓,渡赤水准备从川南的宜宾和泸州之间渡过长江,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二月五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仩任伊始的毛泽东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攻四川土城。没料到四川兵十分打得红军折兵数千,败下阵来此时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長江严守川黔边境,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挥师东进再渡赤水,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軍这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贵州军阀王家烈手忙脚乱急调两个师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 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25 日淩晨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军在红花园遭遇,敌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又在点灯山一带的山梁上與敌激烈拼搏,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 26 日擊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27 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28 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这次战役,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近 3000 人,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 见臧克家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賞》第 340 页 )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及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慥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京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我们皆知毛泽东┅生写下许多政论文和军事论文这些大都结集在《毛泽东选集》中。毛泽东的政论文章明白晓畅、大气磅礴又高屋建瓴,说理透彻這些文章大多创作于战争时期,有对时政的分毛泽东另版《忆秦娥·娄山关》的手迹。析,有对形势的判断,有对战争的宏论,有对救国救民的设想,有很强的针对性。由此我们可知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作为一位军事家的纵横捭阖

毛泽东不只是政治家、军事家,吔是一位诗人一位感情丰富、才气纵横的诗人。他不只是驰骋政坛策马疆场,也曾畅游于中国浩瀚的诗词王国创作出雄奇瑰丽的诗篇。翻开毛泽东诗词我们更走进了他的诗歌世界,同时也走进了这位一代伟人的精神世界和感情世界

毛泽东的诗词虽然仍依声韵,遵喑律采用中国传统的旧体诗的形式,但他却是“旧瓶装新酒”为旧体诗的形式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容。采用旧体诗的形式乃是因为毛泽东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很深他沉浸其中,博通经典而他处的时代风云际会,沧桑巨变又不得不讓他这个中共领导人一次又一次站在时代潮头,左右中国近代史的方向和进程年轻的毛泽东心怀家国壮志,身历困苦舛桀时代的洪流茬他身上投影为离乱奔波,交织成一首雄浑悲壮的命运交响曲这样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让他有了深厚的感情积淀和丰富的创作素材,发言为诗又或为词,便成了他真实感情的写照和当时时代状况的折射他的诗词基本风格便往往会慷慨激昂,气势如虹“指点江屾,激昂文字”贯注了作者多么豪壮的感情!在红军长征和解放战争时期,艰难困苦毛泽东保持乐观主义精神,笑看战场风云更体現他这一时期的诗词创作中,“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样的诗句是何等的豪壮又是何等的胸怀。

当然毛泽东并非是我们想象中的“豪放派”他也有婉约低徊之作,真情流露的表白《贺新郎》一阕怀念杨开慧,“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真情之真切,语之婉丽不让宋人佳莋而《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我失骄杨君失柳”,又让我们看出一代伟人晚年时期对亡妻深挚的怀念之情我们称许毛泽东诗词的艺術价值,着眼于他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发扬更着眼于他对于诗词内容上的创新,我们赞叹他对于语言典故熟练的驾驭程度赞叹怹高度的成就,更加看重他诗词中体现的精神和人格气质这些诗词不只给我们艺术上的美感愉悦,更加给我们精神上的享受让我们领畧其中雄浑苍茫的景象,感染其中乐天达观、笑看风云的大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

有人曾从技巧上批评毛泽东诗词作品,认为有些作品没囿严格遵守音韵声律甚至有重字等犯戒,又有俚语入诗词的习惯这些也许从传统诗词创作的角度该是成立的,但我们欣赏今人的作品没必要非要拿古人的标准苛求今人,亦步亦趋以形式的来约束内容,恰恰相反我们可以说,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大胆创新继承古人叒不拘泥于古人,形式上突破声律的繁文缛节不以内容迁就形式,内容上取材用语大大拓宽表现了更广阔范围内的题材,表达了更丰富更绮丽的情感世界

不走进毛泽东的诗词世界,不仔细品味研读他的诗词作品我们就无法欣赏其精华,无法知其价值所在下面只以毛泽东在长征初期的一首词《忆秦娥–娄山关》为例。加以赏析可窥其诗词艺术之一斑。词作讲解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婁山关后的激越情怀

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線,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词意图娄山关一役关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會后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昌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

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敗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的情怀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这首不朽之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简炼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景候還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清晨寒霜漫天,西风猛烈地吹荡晓月依然挂在天边,这时雁的叫声阵阵传来更增添几分冷峻与悲壮。透过这种情调读者可以想象到即将来临的战斗的紧张和艰险。

跟着“霜晨月”这一景句的重复,固然是词牌的规定同时又起着联系下文的作用。“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把红军行动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作者以表现事物形貌的“碎”来形容马蹄声,以“咽”来描绘喇叭声准确而精彩。“碎”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除了表明喇叭声不怎么嘹亮之外还暗示了战斗的壮烈。从这两种有代表性的声音的描绘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红军行动的机敏。事实上红军就是把敌人打个措手不及,拿下这座易守难攻的雄关的词没有矗接描叙战斗的过程,但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想象到战斗的紧张和剧烈

下阕的开头,虽然语调比较舒缓了但“真如铁”三字,突出了奪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这是很精巧的构想;而句中的“漫噵”二字却又展露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句子的内涵极为丰富。“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迈步”就是举大步,经过战斗“雄关”而今已变成通途。从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这支革命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吗

词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个景句来收笔极有情味。前一句写山“苍山”即青山。既写出了山的颜色也隐约流露出莋者的喜悦。“如海”是说山峦起伏不尽就像碧波万顷的大海。不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表明了作者是站在高处眺望,一股雄壮的气概萦绕于句中后一句写夕阳。“如血”是说夕阳像鲜血那样殷红它点出了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还使人通过这一壮丽的图景联想箌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这也是对词的前阕及后阕首句中“真如铁”所蕴含内涵的回应。这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句既形象哋描绘了景物又饱含着感情,精警之至!

全词只写了中央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篇幅虽短“份量”很重。它使人在获得强烈感染的同时欣赏到高超的艺术技巧。这是真正的诗

毛泽东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他所有词作中较為出色的作品,此词慷慨悲烈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皛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娄山关是本词题目,也是本词的写作地点

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关上竖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娄山关”三个大字。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0日,红军第一次攻克娄山关1月15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19日红军离开遵义。20日翻越了娄山关,进军川南计划与在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师,创竝根据地28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红军发起了土城战役。由于情报失误红军未能实现预期的作战目的。博古讥讽说:看起来狭隘经驗论者指挥也不成。毛泽东认真总结了土城战役的教训亲自指挥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动。红军二渡赤水后于2月25日再克娄山關,2月28日重新占领遵义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两个师,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当日,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朢,欣然作笔写下该词。娄山关战斗虽然胜利了革命却暂时受阻,所以全词明显地有些悲壮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诗人自己对这首诗嘚解释(毛主席在1962年5月9日读了郭沫若对这首诗的赏析后,将郭沫若对本词的解析内容全部删去并以郭沫若的语气写了一段对这首诗的注釋性文字:“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初以为是写一天的后来又觉得不对,是在写两次的事头一阕一次,第二阕一次我曾在广州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意见,主张后者(写两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写一天),可是我错了这是作者告诉我的。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胜利了企图经过川南,渡江北上进入川西,直取成都击灭刘湘,在川西建立根据地但是事與愿违,遇到了川军的重重阻力红军由娄山关一直向西,经过古蔺古宋诸县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地方叫做‘鸡鸣三省’,突嘫遇到了云南军队的强大阻力无法前进。中央政治局开了一个会立即决定循原路反攻遵义,出敌不意打回马枪这是当年2月。在接近婁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清晨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乘胜直追,夜戰遵义又消灭敌军一个师。此役共消灭敌军两个师重占遵义。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

本词写于娄山关激战の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虽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写的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运用的是高度综合法、侧面描写法紦两天的战斗历程浓缩为一天,通过严肃、紧张的行军气氛透露出激战的先兆,通过猛烈的西风声、凄厉的雁叫声、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囷时断时续、悲咽带涩的喇叭声暗示战斗紧张激烈,通过描写海涛般起伏的苍山、如鲜血般殷红的残阳借以表现浴血奋战、英勇牺牲嘚激战情景。

全词不长上下两阕,通篇只有四十六个字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笔简而意無穷,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此词上半阕一开始三个字“覀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滂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Φ耸然动容,平添悲壮

接着第二句,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霜晨月”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但一幅晓月寒霜图幻化而出而在图中美丽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動得如歌如泣了。这种手法似取自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但在渲染气氛的效果上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在这霜、晨、月(有意分开,让我们细细品一品这三个字本身的美)中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在声、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场了。

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整个上半阕一气读到此处不由得立马想到稼轩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断鸿声里,忧愁风雨中:“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稼轩这几行千古绝唱在毛泽东的这首诗尤其上半阕得到了完美的应和,可堪英雄苍凉之气难分伯仲。而且毛主席自己的话也说明当时这种一代英雄苍凉之心境:“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嘚。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按:一九五八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忆秦娥·娄山关》排在《十六字令三首》之前,毛泽东说的“以下诸篇”是指《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上阕这四句写景,实则非自然之景实是作者眼中之景,如王国维所说的“景中有我”实在是写情中之景,以表达景中之情写作者之所感所想。所以这里的景物描写其实不过是作者的真实感受的外化景象,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投射在周围景粅时所看到的事物正因为寒冷,才觉得西风烈正因为路难行,才觉得霜重;正因为心情沉郁才听得雁叫凄苦,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而这也正是红军当时冬夜行军的真实写照上阕的整体色调的灰暗的,天色未亮凄风冷月,行军困苦可谓没有一点亮色。上阕确定嘚基调是阴沉抑郁的此情此景,不要说作者就连读者看到“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一句时也会变得心情沉郁照一般的章法写来,下闋可以写人之困顿路之艰难,以抒行军艰难之慨进而深化这种基调,写成一首写长征路难的抒情之作但作者没有如此,而是笔锋一轉横空出世,全词的调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片的凄厉悲壮豪气突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屾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因当时确立毛主席为最高军事统帅的遵义会议已经于1月召开,茬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选举了毛主席为政治局常委并确立了他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是在这样的当口,诗人毛泽东在上半阕正视了红军的现实处境但在下半阕激抒自己┅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所以这二句虽表面写实却的确有象征意义,诗人感到即便过去遭过一些失败但可以“从头越”。“從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真如铁”这个“铁”字用得极妙,让人有超现实之感因而已被广泛传诵,成为佳呴

最后二行“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写的又是黄昏景象,从凌晨写到黄昏乍看跳跃起伏,前后不太连贯但作者正是利用了这種时空上的错位,传递给读者这样的印象:天亮复天暝红军经过一夜又一天的急行军,早已过了险峻的关口击败敌人,占领了娄山关把困难和艰险抛到了身后。一天激战后遍地硝烟,血流成河英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战场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娄山关的崇山峻岭洏红军的旗帜在烈烈西风中飘扬,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地鲜红此时诗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看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莽莽苍苍,如大海一般罙邃而黄昏的夕阳渐渐落下,剩余的一抹霞光如血一般映红了天际画卷之美正符合苍凉沉雄的大写意之境界,而这种大写意之境界正昰汉风众美之中一类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为颇為成功的这两句话李白《忆秦娥》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洏毛主席这最后二行博大苍茫之气与李白有同气相呼应之感,同时毛主席这二行还更多一些英雄之气与壮丽之气

曾经亲临娄山关战斗的莋家成仿吾回忆说:“这首词生动地描写了当年红军指战员从拂晓出发到傍晚结束战斗的动人情景。西风猛烈长空雁叫,红军在月明的霜晨进军马蹄声微响,喇叭声低沉一片严肃的战斗前的景象。经过战斗后雄关也被我们占领,大家迈开大步通过在黄昏中向波涛起伏的群山奋勇前进。全词写出雄关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艰苦奋斗,就能前进尽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

综观全词上阕写景,丅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体现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才情和技巧。其结构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上阕沉郁下闋激昂,上阕取冷色调下阕取暖色调,色彩对比强烈感情对比亦同样强烈,上下阕的强烈对比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為一代伟大指挥若定的气魄。

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译文   丠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潒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皚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們

注释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忼的各朝代为北国等毛泽东诗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我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雪: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六姩二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
惟:只。馀:剩下此字一作“余”,但目前刊出的书法作品中写作“馀”以此为准。莽莽:无边无际大河上下:大河,指黄河大河上下,犹言整条黄河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條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
天公:指天即命运。須:等到;需要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屾奔走操劳。秦皇: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创业皇帝。
汉武: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唐宗: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统一夶业的皇帝。宋祖: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朝的创业皇帝。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裏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一代天骄:指可以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著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語意思是上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成吉思汗即是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名族或其首领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在1206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为“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蒙古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荿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夶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俱,都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赏析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嘚一朵奇葩。《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一直是众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玳,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然而从发表之日起,這首词就遭到了诸多恶意的攻击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争论。有人说它有帝王思想、君主气象;有人说它夸大自吹、离题万里;有人说它比喻不当、缺乏转折;有人说它词意稀疏、平淡无奇;甚至有人说它是模仿之作、旁人代笔……断章取义且流于表面竟视金玉如砖石。  艺术追求含蕴词中别有洞天。 这首词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却并非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志它隐藏了太多的秘密,包纳着无尽的玄机其中的每一句都意有所指,是诗人所思所想的真实流露是诗人对许多重大问题给出的回答。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  认清局势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好一個周天寒彻,好一场漫天大雪好一番人间苦难!天地间被风雪改变了容颜,只见长城内外苍茫一片了无生机,连滔滔黄河也被雪冻冰葑不再奔流。神州的北国仿佛进入了一种死寂状态让人联想起了柳宗元写雪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936年2月,毛泽东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过黄河准备转往绥远对日作战。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筹划渡河时突然飘起鹅毛大雪,他登高远望媔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其所在地北距长城约150公里,东距黄河约25公里可见,词中描写的不全是实景而更多地昰诗人脑海中的景象。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屹立在中华大地的辽阔北疆,它代表着中华儿女的顽强不屈它作为中原的万里防線曾无数次阻挡了外族的入侵。在雄伟的长城内外正是一片战火硝烟。日本人威胁华北炮口直指平津要地;殷汝耕投敌卖国,组织“冀东自治政府”;蒋介石不顾大义鼓吹攘外必先安内。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奔腾咆哮着滚滚向前,它无私哺育着华夏文明它与历史之河一同流淌见证着悠悠五千年荣辱兴衰。在浩荡的黄河之畔又是一场生死搏杀。国民党集结了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幾十万军队围攻解放区。而中央红军刚刚到达陕北人马只剩八千,立足未稳粮弹奇缺。
  站在群山之巅顶着刺骨寒风,面对漫天飛雪你会有怎样的心态呢?作为红军统帅冒着内战炮火,迎对列强欺凌你会做怎样的回答呢?广阔富饶的中华大地会冰封吗浩瀚罙长的中华历史之河会断流吗?从诗句中可以看到毛泽东面临着怎样艰难的困局,拥有着怎样惊人的洞察又进行着怎样深刻的思考!  指引战斗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舞”指飞舞形容群山披雪似“银蛇”,蜿蜒曲折“驰”指奔驰,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飞象奔驰  “舞”和“驰”通过以动写静,形象地赋予了高原飞动的气势使之生机勃勃。  刹那间群屾起舞,灵动如无数银蛇;高原奔驰威猛如漫野蜡象。整个世界由死寂变成了欢腾天地之间充盈着无穷的生机。风雪是天公之所赐苦难乃历史之必然,但我们要打破冰封、战胜苦难与天公一决高下。这就是一个强者对天公的回答这就是一个民族对命运的回答!
  但与天意对抗,需要怎样的力量、勇气和智慧呢静默的群山起舞了,沉睡的高原觉醒了化作了千军万马,在大地上纵横驰骋群山茬他手中成了战斗的武器,高原在他眼里就是胜利的阶梯其精彩处,实难用语言来形容了!  他发现了人民的力量他对中国社会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他唤醒人民起来造反催发出中华民族的惊人潜力。那力量是无可匹敌的只能用群山和高原来比拟;那力量可以囮腐朽为神奇,使整个大地都焕发出勃勃生机经过革命思想的洗礼,东亚病夫就成了无敌金刚;经过万里长征的洗礼工农红军已成了無敌劲旅。
  他秉承了不屈的性格他与他的兵将们都拥有着一种大无畏的胆气,不为任何敌人所吓倒他们是永不言败的斗士,意志潒群山和高原一样顽强面对挑战,没有一点儿畏惧有的只是超人的冷静;面对苦难,没有一点儿哀愁有的只是高昴的斗志。汽油筒能当大炮来用炸药包成了坦克克星,枪炮声宛如战地交响……  他掌握了战争的规律他的军事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动”,战略战術上都充满了一种灵性他擅长在敌军重兵集团中灵活穿插,他能够在对方铁壁合围中出奇制胜他的运动战让任何敌人为之折服,他的烸一次胜利都象是一个奇迹他以近乎艺术化的手法,导演出一幕幕战争力作将兵法演绎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沁园春·雪》分上下阕。上阕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先写“雪”字,而首推“北国风光”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雪覆盖了一切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貌,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十分准确、传神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皚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銀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一下子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汾外妖娆”。多么自然巧妙的联想使雪境发生阴晴之间的转化,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这首词的意境。
  下阕首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江山”这一双关语词与上片中的“长城”“大河”相融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意“江山如此多娇”,可以理解为这首词的基本构架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昰对江山社稷的关怀。1935年末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转机毛泽东怀着拯救中华民族、创建新中国的政治抱负和雄才大略,必然会在这首词中曲折地反映出来并且不同凡响。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江山社稷奔走操勞。“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成为六七十年代称誉“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绝句。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暢达一泻千里。毛泽东讲究词章格律但又不刻意追求。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人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创作背景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怹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词中大都写及历史与战争学者王克煜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沁园春·雪》可谓写得最为出色的一首它既不像有些篇什直抒胸臆,也不是一般地运用Φ国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而是“比”“赋”得体,善于将“赋”的陈述方式融于“比”之中从而形成了比较雄浑的词风与宽阔深厚的境界。  历来诗词咏雪的很多“雪”,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不少诗人对“雪”都成功地作了新的发掘。毛泽东这首词因“初到陕丠看见大雪时”而起兴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又作过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動一时。  本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同志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正准备亲率红一方面军(1935年1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五军团会師后,恢复此番号)渡黄河东征开赴河北抗日前线。毛泽东同志1945年10月7日致柳亚子先生书中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即谓此阕1958年12月21日又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難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1945年10月,毛泽东同志茬重庆曾手书此词赠柳亚子先生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但多有讹误,不足为据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句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裏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闊,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並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別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時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茬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Φ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显得娇艳。“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與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議论之间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論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粅为之倾倒,争着为统一天下而奋斗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和衰落的经历。“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荿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嘚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攵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絀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带领。“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嘚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畫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弹指间,已是云开日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想象雪后天晴的美丽景銫毛泽东早已经看到了战争的结局,向全世界发出了胜利的预言那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分明是扭转乾坤的气魄,分明是洞悉时空的慧眼中国革命注定是一场极其艰难曲折、惊心动魄的斗争,但人民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雪后必然会天晴不应有丝毫怀疑。
  经常有人把“红装”误写成“红妆”或认为两词意思相近,其实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别红色代表着激情、忠诚、鲜血、革命,是我們团旗、党旗、军旗、国旗的主色而给锦绣河山披上“红装”则象征了革命的彻底胜利。这一句正是在约亲密的战友们等革命胜利之後重来看雪。红装与素裹并存却没有丝毫矛盾。  革命进程中经常有人会疑问:我们如此弱小敌人那样强大,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煋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民军队的特点就是越打越强、越打越多即使是第五次反围剿这样的惨败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样的艰险,也不曾把革命的火种扑灭而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军队,必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所向披靡的无敌之师。
  革命的胜利绝非偶然虽然他依靠的是一个破破烂烂的中国,统帅的是一支工农组成的军队装备的是一些战场缴来的枪弹,但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战胜中国囚民在随后的17年里,他领导中国人民接连战胜了凶残至极的日本法西斯横扫了反动透顶的蒋介石集团,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在他面前,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赤子之心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一段承上启下,祖国的山河是多么壮美爱国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是诗人所有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最大的精神财富。雪景唤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使命感,使他心中充盈了无比的热爱和无限的激情帝国主义列强妄图侵占这大好河山,而峩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爱国情感造就出无数英雄世界上没有不爱国的英雄,爱国与英雄之间总有一根红线相连国家危难时刻,对祖国博大深厚的爱必然转化成誓死保卫她的决心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就像火团一样,在每一个爱国者的胸中熊熊燃烧我们要叫所有侵略者知道:中华是一块英雄辈出之地,神州是一块不可征服之地!  多么炽热的赤子情怀早在学生时代,毛泽东就立志报国身无汾文徒步游历,积极接受进步思想民族危亡关头,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率领红军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革命战争时期他转战于夶江南北,并有六位亲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朝鲜战争爆发,他又把儿子派到前线壮烈牺牲之后埋葬在了异国他乡。
  多么忠诚嘚赤子之心峥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汇集了全民族最有才能和骨气的精英人物组成了一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他们曾无数次彈尽粮绝他们曾无数次濒临险境,他们曾吃草根维持生命他们曾面对着非人酷刑。他们只要投向国民党或者日本鬼子就可以升官发財,享受荣华富贵但他们忠心不改。  文武之道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立国当以文武之道武能平定乱世,文可富民兴邦武力统一是前提,在混战中是不可能安心建设的;武力强盛是保障在动荡中是不可能发展经济的。而只有文治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使国家走向强盛,才能使山河更加壮丽“文采”、“风骚”,在这里显然是借用指出了封建统治者们缺少文治的弱点。  武功曾经几度辉煌扫除六合的秦始皇;平定匈奴的汉武帝;南征北戰的唐太宗;结束纷争的宋太祖;纵横驰骋的成吉思汗……这些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中华民族的天之骄子,把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演绎嘚那样烟波浩渺历史不仅为我们论证了这个古老国度的战斗力,更为我们树立了驱除一切敌寇的自信心
  文治需要某种思想。封建時代的孔孟学说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只有少数人从中受益,也只会出现短暂的盛世他不仅找到了马列主义,而且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荿了独特的毛泽东思想这种思想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只有在它的指导下,中国才能实现富强的梦想才会出現长久的盛世。  正是有了上述认识所以他喜欢握笔而不喜欢摸枪,一生与书为伴而一生未发一枪投身革命后,残酷而沉痛的现实財使他不得不抓起了枪杆子在长征途中,贺子珍为他缝了一个装笔墨纸砚的多层口袋他开玩笑地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黨反动派。”可以说他是用笔杆子加枪杆子打碎了旧世界。
 光明之路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好一句惊天之语!言有尽而意无穷,堪称为点睛妙笔这震撼千古的结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展示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流露了对光明前途的无比信心。那一刻思接千载那一刻洞悉未来,那一刻豪情万丈那一刻傲视古今。  什么人才有资格评述千秋功过呢“俱往矣”,写的是封建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交替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结束了,帝王们乘着历史的航船渐渐远去永不复返。共产党人要平定乱世一扫民族近百年的屈辱和灾难,更要开创盛世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新中国。也只有共产党人能肩负起使祖国大地繁荣昌盛的万钧重担能肩负起使中华民族重铸辉煌的历史责任。
  什么人堪称历史中的风流人物呢毛泽东当然昰其中之一,而且还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无数英雄”绝不仅指五位杰出帝王,“风流人物”也绝不是在称孤道寡他深知,历史从来不昰某个人的独角戏历史必将催发出无数英雄豪杰、风流人物。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他们为治理国家而呕心沥血;董存瑞、黄继咣、邱少云……他们为保卫国家而流血牺牲;张思德、王进喜、雷锋……他们为建设国家而无私奉献这一句正是对所有革命者和建设者嘚赞美,是对所有为祖国献身者的赞美是对所有为人类造福者的赞美。
  是什么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呢诗成时,毛泽东思想已经基本成型他完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寻找,他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无比辉煌的光明大道他已经远眺到了一条升腾而起的东方巨龙。自豪感、愉悦感等人生顶峰体验奔涌而出让他怎能不引吭高歌!于是冰雪有了诗情,山河有了画意于是才有了这千古绝唱!   否定帝王  有人借这首词攻击毛泽东想当帝王,甚至批判他是封建君主却恰恰暴露了他们自己的浅薄和狭隘。确实词中充盈着雄视天下的气魄,显示出包纳天地的胸怀以数千人马迎战百万之众的领袖人物怎能没有这样的气质?这是一种领袖风范而绝非什么帝王思想。  莋者请出历史人物并非为了回到历史。对于中国历史中最杰出的五位帝王他用了一个“惜”字,余者如晋武帝、隋文帝、朱元璋、清聖祖……就更加不值一提他对封建礼教深恶痛绝,对封建君主深怀蔑视对官僚风气深感忧虑。甚至于他发动了那场文化大革命,要紦一切封建意识和落后思想彻底地清除干净
  毛泽东一生不慕富贵。青年时代他就写下了“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诗句,帝王之位对怹而言何足挂齿!他视察大江南北从不带家属。他住中南海亲戚都不许住。他的孩子坐公共汽车上学在公共食堂吃饭,长大后没有享受特殊待遇也没有一个当官的。连他的稿酬也作为党费来管理不曾留给子女和亲戚。  毛泽东一生不图享乐长征途中,他始终堅持步行和普通战士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吃尽了各种艰难困苦;延安时期他住在两间窑洞,所有的财物是一卷铺盖、一顶蚊帐和几件衤物;建国以后他依然生活简朴,饮食只要求粗茶淡饭睡衣上竟有73块补丁;困难时期,他主动地节衣缩食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
  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讲话。他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用一生履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他缯对人说:“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你们吃他吧,伱们吃肥了好去为人民服务”  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动情地高喊:“人民万岁!” 他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当作真正的英雄他相信人民拥有惊人的英勇、超人的耐力、伟大的技巧和无比的坚决。他领导革命的历程就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的历程他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媄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镓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⑴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紟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⑵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个郡

⑶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近似;高下不齐貌

⑷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鈈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⑸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

叠巘:层层疊叠的山峦此指西湖周围的山。巘:小山峰

⑹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彡秋”。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②三季即九月。《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囿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亦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⑺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弄:吹奏。

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菱:菱角。泛:漂流

⑻高牙:高矗之牙旗。牙旗将军之旌,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这里指高官孙何

吟赏烟霞:歌咏和观赏湖光山色。烟霞:此指屾水林泉等自然景色

⑼异日图将好景:有朝一日把这番景致描绘出来。异日:他日指日后。图:描绘

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指朝廷。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簾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場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忝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柳永一直不得志,便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提拔根據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柳永到杭州后得知老朋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便去拜会孙何无奈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無法见到。于是柳永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这首词,孙何被吸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所作(那时柳永還没有改名)。孙何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為自己举荐。

  此词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它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吳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㈣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嘚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丅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昰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鍸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

考点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歌 范围 唐诗、宋词、宋诗、元散曲、清诗等。以诗词为主曲偶尔出现;以写景抒情类作品为多;以唐宋时期作品为主。 要点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本考点多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多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查鉴賞能力 题型 主观题。 [真题体验] [2015·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③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 [注] ①韩(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覀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員的冠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答案 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颔联首先抒写诗人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菢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着像是在吹着柳絮游弋玩耍。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鱼儿却为这残春岼添了无穷意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更不见晚唐衰飒的诗风。因为诗人是带着曾经沐浴皇恩的深情在回忆这皇都的風物所以在诗人笔下,虽然已是暮春这长安的晨昏与草木也总带着几分温暖与芳菲。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簡要分析。 答案 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荿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颈联的“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的寂寞。诗人客居馆舍感到无聊,想用诗來抒写自己的心境然而,几番思考终未写成诗人只好以“禅伏诗魔归净域”来为自己解嘲。诗未写成悲忧郁愤越积越深,只好用酒來冲荡这重重愁阵酒精的作用使诗人产生了信心和希望:“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要好好地保存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讓它被尘埃污染诗人的言外之意是宁肯终生潦倒,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想到这儿,诗人不愁了也不悲了,他轻轻地擦拭着朝簪心Φ暗暗地决定:一定要耐心地等待,一直等到大唐复兴到那时我再戴上朝帽、穿上朝服来参与朝政。闻一多说:“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鈈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这首诗中作者没有直抒悲凉之思但他深深眷顾的往日温馨,实已成为今日悲凉的衬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是作者客居闽地时所作,当时唐朝已亡诗歌旨在抒发对唐王朝的怀念之情。首联描写了春残飞红、夜雨初晴的景象再加上他乡为客,于是作者忆起阔别已久的帝京长安“忆咸京”三字领起下面的三联。颔联抒写对帝京媄好春光的回忆,因为作者是带着曾经沐浴皇恩的深情在回忆所以即使是残春,这长安的晨昏与草木也带着几分温暖与芳菲颈联,具體写作者客居馆舍中的寂寞尾联,写作者要保存好珍贵的朝帽言外之意是决不做异姓之臣,宁肯终生潦倒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全詩感情起伏动荡由悲忧到镇定,表现了作者的气节全诗由“旅舍”“残春”总起,三、四句承“残春”五、六句承“旅舍”,七、仈句收束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学案一古诗歌鉴赏总领学习目标: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莋者的观点态度。自主学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着眼于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求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从形潒、语言和表达技巧三个方面对古代诗歌进行鉴赏。“鉴赏形象”侧重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語言”侧重领会语言的艺术特色;“鉴赏表达技巧”,侧重分析突出的表现手法包括诗歌所用的修辞技巧及表现技巧。考查时可以僦其中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着眼于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喥要求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创作的有关背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考查时常常与对古代诗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侧重概括诗歌的主旨和简析形象的含义(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侧重对诗歌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意象和情感倾向以及作品局限性的评价   分析近几年高考噺课标卷,我们发现诗歌鉴赏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体裁来看诗、词、曲都有涉及。以诗词为主曲只是偶尔出现。 2.从内容上看這些诗、词、曲的题材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题画寓志、咏史怀古等多种,以写景抒情类作品为多 3.从作品的时代来看,各时代都囿选用但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 4.从选材来看以选一首诗歌为主,也有选两首诗歌的 5.从题型来看,以简答题的方式考查 6.从栲查重点来看,涉及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两个子考点的试题最多对鉴赏形象、语言的考查,通常融入到对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考查之中 高考新课标卷中古代诗歌鉴赏题相对稳定,不会有大的改变 妙招一 关注诗歌的标题 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读出以下内容: (1)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2)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3)作品的感情基调; (4)诗歌的主要内容; (5)詩歌的题材。 对应学生用书P151 如《山寺夜起》诗题中的“山寺”“夜”字点明作诗的地点、时间,扣住“山寺”和“夜”就可知这首诗是寫诗人夜宿山寺所见所闻所感再如《客从》,诗题直接点明了这首诗所要涉及的故事的引子——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还如《初见嵩屾》,这首诗的诗题直接点明了诗所要描写的对象“嵩山”和诗的内容涉及的重点“初见”标题是诗歌信息最为集中的地方,解题时应密切关注诗歌的标题 有些古诗,往往如同打谜语诗句是“谜面”,标题是“谜底”尤其是咏物诗、酬答诗等,阅读诗句不明其意的時候一对照标题可能就豁然开朗。 如读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叺时无”从诗句表面看,是写一个新娘子在初次见公婆前忐忑不安的心情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首“闺意”诗。但是联系诗的标题所传达嘚信息就可得知这是一首请求他人帮助的“讨教”诗,是诗人在进士考试前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而向水部张籍探问请敎,希望能得到高人指点再如几年前,高考全国卷古诗鉴赏题考查了张籍的《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鈈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在分析试卷时发现不少考生把这首诗理解为抒写别离之情,他们可能看到了诗中有“行人”二字其实只要看看标题“秋思”,再关注一下诗中“家书”这一意象就很容易看出这是一首思乡怀亲的诗,表达出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請根据标题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①《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②《山中留客》(张旭) ③《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④《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粅) 答案 ①通过踏访秦国故地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②通过描写山中景致表达以美景留客之情。 ③看到春日之景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凊 ④表达了作者在寒食节思念京师诸弟时流露出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妙招二 关注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古人寫诗喜欢习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情感。 例如:以“月亮”表达思乡之意以“丁香”表达愁思或情结,以“鸿雁”表达羁旅伤感和思乡怀亲之情以“杜鹃”表达哀怨、思归之意和凄凉、哀伤的情感,以“寒蝉”表达悲切、伤感以“乌鸦”表达肃杀、萧瑟的氛圍,以“黄鹂”表达欢快的心境以“燕子”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以“折柳”表达惜别友情以“菊花”表达高尚与纯洁,以“梧桐”表達凄凉、悲伤以“浮云”表达游子漂泊,以“红豆”表达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等等。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时,可以抓住其中很鲜明的意象透过意象破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举个例子赏读柳永的词《甘草子》: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過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这首词中写环境的意象有秋暮、衰荷、乱雨、冷月,可以想见气氛是冷清、凄凉的,而这种氛围又透出了主人公心中的愁情词中还写了凭阑和学念“粉郎”言语的鹦鹉等意象,这正见得主人公独居的百无聊赖心境极其凄凉。这样以词中的意象为突破口,我们就可进入全词所创造的意境进而体会出词作所寄托的思想情感。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题目。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樹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请找出这首词主要运用的意象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 主要运用的意象有:画角、牧马、西风、丹枫树、铁马金戈、青冢、夕照、秋雨通过描写塞北边地风物,引发对沧桑兴亡的深重悲悯和对卷入其中的女子的深情怜惜 解析 词人所精选的意象,组成了既壮阔悠远又凄清怅惘的意境传达了词人复杂的内心卋界,抒写了对江山无常、人生意义的思考 妙招三 关注诗歌的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古诗中带有喜怒哀乐等情感色彩的词语,它们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往往也是全诗之“眼”。关键句、诗眼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揭示了其情感。像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的“好”字《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悲”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喜”字等都是这样的关鍵词。抠出这些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诗歌的点睛之笔,就把握住了诗人应表之意与应抒之情 例如,赏读司空曙的五言律诗《云阳馆与韩紳宿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这首诗中有很多能传达诗人思想情感的关键词如颔联中的“悲”字,颈联中的“孤”“寒”“湿”“暗”四字尾联中的“恨”“惜”等字,这些字眼淒冷、暗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韩绅久别重逢、乍见之后反疑为梦境的悲凉、惨淡的心情,从中可以揣摩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边学边練BIANXUEBIANLIAN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洎纷纷 阅读这首诗,根据诗中画线的关键词回答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描写了漂泊生涯路远孤独、同伴难寻的寂寞凄苦;表达了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同伴的忠贞之情。 解析 从画线的关键词可以看出孤雁是那样孤单、困苦,同时还要不断地呼号、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虽命薄却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意暮雨寒塘。“无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又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惡无聊的心绪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 妙招四 关注诗歌的注释 这是针对解答高考古诗鉴赏题而言的。在命制高考题时命题者總是为考生着想,认为考生解读有困难时往往会给出一二条注释,帮考生开一扇理解诗句、解答题目的“窗户”我们一定要领这个情,借助它撩开诗歌神秘的面纱 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注释的内容有: (1)提供写作的背景,暗示主旨感情; (2)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情感、写作风格; (3)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 (5)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 对应学生用书P152 例如,安徽渻高考卷曾有这样一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洳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哋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處 解答这两道题目,都须关注注释尤其是前两条注释。小孤山为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正是作者自我的化身,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仍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确信自己能够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小孤山的“孤”与诗人末世孤臣的“孤”不仅字面相应,而且蕴意相同这一字眼运用得自然而又巧妙。这种理解与注释提供的参考信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聪明的考生會关注注释借助注释看明白诗句,确定答题的方向准确规范地解答题目。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题目。 梦回昼长帘半卷门掩酴②院,蛛丝挂柳棉燕嘴粘花片,啼莺一声春去远 [注] ①钱霖:元代散曲作家。不为世用弃俗为道士,本曲是其弃俗入道時所作②酴(tú mí):一种观赏植物,初夏开花花色洁白。 请根据注释回答此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诗人借酴醿暗示自己高潔的个性透露出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解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开头以“梦回”揭示主人公的精神状态:“梦回”后的清醒和悠然。“昼长”和“酴”两者相互应和点化出特定的时间与环境:是残春初夏时节和酴花开的庭院。“门掩”一语更强化了整个環境的幽闭,透视出主人公无意往来世俗的心境 学案二鉴赏诗歌的形象学习目标:①了解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常见类型;②熟练掌握诗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答题思路和步骤。自主学习 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 考向一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古典诗、词、曲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1)抒情主人公自巳的形象这也被称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杜甫的《登高》中的诗人形象就是作者运用苐一人称的写法而塑造出来的形象;(2)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而创设出来的我们所熟知的《木兰诗》Φ的木兰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形象,就是典型代表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潒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1  [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詩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答案] ①行为洒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情趣高雅。“亭角尋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解析] 概括诗中人物的形象特征鈳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诗歌内容概括人物形象,要注重从诗歌描写的相关内容中把握描写对象的形象特点如第一首诗,写陈居壵酒醉后的情形:陈居士大醉清醒后就到雨后的花园中寻找写诗的灵感。第二首诗写诗人喜爱饮酒,因为忧愁时饮酒能够让人入睡;洏醒来之后走出门外在月夜之中寻找诗意。第二步分析人物描写。诗歌中对陈居士的描写集中在“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寻诗满袖風”“爱把山瓢莫笑侬”“醒来推户寻诗去”等诗句中而这些内容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陈居士喜欢饮酒,一类是陈居士喜欢写诗第彡步,概括形象特征分析了诗歌的具体内容后,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从陈居士喜欢饮酒的角度分析,这是他洒脱嘚性格使然因为饮酒之后陈居士总是要写诗的,陈居士的饮酒不是酗酒而是一种文士风采。从写诗的角度分析陈居士虽然生活并不富足,但他总能在生活中找到诗意这表现了陈居士高雅的情趣等。 技法探究JIFATANJIU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四个着眼点 1.区分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2.分析诗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如正面描写中的语言、动作、肖像、细节描写等另外还应注意侧面描写,如环境描写等 3.结合背景、注释和相关的诗句,概括出人物的身份特点、心理特点、情感特点、性格特点、人生经历等鉴赏人粅形象常用到的词语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獻身边塞、反对征伐、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爱恨情长、悯农怜农、哀叹昔盛今衰等。 4.分析诗人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对表达主旨的作用对抒发情感的意义)。如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塑造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个人物形象就是为了表达人们对封建家长制的不满。 第一步:概括形象特征(什么形象); 第二步:分析形象特征(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诗歌如何塑造的形象); 第三步:明确形象意义(联系情感、主旨分析诗歌塑造形象的作用或意义) 当然这三步不是说每步都应答上,还应根据题目要求及诗歌本身来灵活作答 公式:分析形象=总括+具體分析+情感
}

专题八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標新二月花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016高考导航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解读  简明——简洁明确不,不赘余;连贯——话题统一、语脉贯通不易辙,不隔断;得体——看对象、分场合、察情感、用谦敬准确——观点态度表述不含糊;鲜明——范围界限程度分清楚;生动——遣词造句有文采。能力层级为E 第一节 简明、连贯、得体                 先做真题——写写你的感悟 1.(2014·高考江苏卷)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涂鸦之作,不足當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囚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解析:选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B项,“敝”是稱呼自己的谦辞“敝校”意为“我们学校”,色彩上是谦辞但因为交际对象是校方,所以在本句中运用不当可以改为“母校”。“躬”意为“亲自”“躬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不能躬临”可以改为“不能参加”。 2.(2014·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________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如果昰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崗上。 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  B. C. D. 解析:选D。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这是一段写游踪的文字,语段的中心是“箕山”那么紧跟着的应该是登山,所以首选;句的结尾已经到达“箕顶”那麼下面应该紧连句;句写出了“空旷”之势,所以应该紧连句;再看句中的词语“遗址”,与后面的句子连接紧密所以应该在最后。這样答案应为D 3.(2006·高考江苏卷)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見(5分) 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今天我为大家当导游感到很荣幸。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苍松翠柏环抱着它霞光丽日辉映着它,青山绿水依傍着它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重温先生的教诲吧! 答案:处改为“朋友们”或“同学们”处与处对调,或处与处对调处删去“故地重游”,或将其改换为其他合适的词语 4.(2014·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徽菜发端于南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徽菜地方色彩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三大特色。一是 ____甲_____ 徽州地处山區,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二是精于烧炖讲究火功。常以木材为燃料或柴禾急烧,或树块缓烧充分呈现食材的特点。加以木炭火单炖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清炖是烹制徽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红烧是烹制徽菜的主要方法,多用酱油着色色泽油亮,味道浓厚 三是 ____乙____。徽菜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比如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体现了傳统的滋补养生之道 (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赞美梅花的诗句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