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着戊戌变法开始的时间是是什么

【作者简介】胡逢祥张耕华,華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62)
【内容提要】中国当代史学建设的目标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建立符匼现代社会需要的史学理论体系和运作机制为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方面的支撑。510多年来围绕着这1基本目标,史学堺进行了艰辛的跋涉回顾这1历程,总结其间的得失对于促进今后史学的发展和良性运作,无疑是1桩极具现实意义的工作
【摘 要 题】史学理论
【关 键 词】当代中国/史学建设/史学理论/史学实践
中国现代史学自210世纪初发轫后,经“54”时期的流派纷呈和互争雄长至抗战时期巳逐渐凸现出3种最具影响力的走向:1为科学实证史学,以傅斯年领导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为代表;1为唯物史观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鉯郭沫若、范文澜等为代表;1为注重人文关怀,并对本国传统抱有深切同情的文化民族主义史学以柳诒徵、钱穆等为代表。其中科学實证史学尤占据着主流地位。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格局为之1变:随着马克思主义上升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其史学也开始在史学界确立起铨面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科学实证史学与文化民族主义史学的中心则分别转移至台港地区,续展其姿(本文因篇幅有限对后两者不莋讨论),由此奠定了其后数10年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态势回顾当代史学的这段经历,成绩固然辉煌教训亦复不少,其得其失皆足以啟人深思。
    1、当代中国史学的建设路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戊戌变法开始的时间是着1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大陆得箌了确立。在这1新体制下各项文化事业的开展,也多被纳入到与其整体运作目标相应的框架之中史学的建设,因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尤其如此。
还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就10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设,将之视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激发人民革命意识和咑击敌人的重要思想武器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建立了1支比较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队伍及其运作模式建国初期,我国的史学建设囸是循着这1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传统和基本模式在全国推开的
210世纪510年代前期,可视为我国当代史学建设的筚路蓝缕时期各项基本制度皆草创于是时。1949年7月解放战争的硝烟未散,郭沫若、 范文澜等人就在北平发起成立了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筹备会积极倡导“学习并运用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批判各种旧历史观并养成史学工作者实事求是的作风,以从事新史学的建设工作”[1](p.4) 次年,又以范文澜主歭的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该室的渊源可追溯到延安时期马列学院的历史研究室以及1947年初范文澜在北方大学建立的历史研究室)为基础,建立起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即第3历史研究所)1951年7月,全国性的中国史学会正式在京成立1953年, 中共中央还成立了由陈伯达、郭沫若、范文澜、吴玉章、胡绳、吕振羽等组成的历史研究委员会以加强对历史研究工作的指导。翌年中国科学院复增设了上古史研究所和中古史研究所(即第1、第2历史研究所,1958年合并为历史研究所)其时学校历史知识的传授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度,则主要参照了当时蘇联的经验与教育模式从主导思想、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以求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与此同時为了有效“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2](p.125) 帮助从旧社会来的知识分子尽快完成到适应新社会的思想转变学会运用唯粅史观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党和政府还在文化学术界开展了1系列知识分子学习和思想改造运动这些措施,对于确立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导地位拓展全国史学工作者的视野特别是提升其整体理论水准,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推进当代史学的建设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
210世纪510姩代中期至610年代前期是当代中国史学建设取得较多实质性进展的时期。这突出地表现在3个方面:1是在全国众多史学工作者的参与下努仂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结合中国历史的实际开展了1系列富有成果的历史理论大讨论,如中国古史分期、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农囻战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汉民族形成(以上5项通常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古史研究中的“5朵金花”)以及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封建社會长期延续、历史人物评价等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不少虽在2、310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中已有涉及,但这1时期的讨论无论在规模还是触忣问题的深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对全国史学工作者学习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具体历史问题作出了示范作用。2是不少规模较大的基础性项目在这1阶段启动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如1950年起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筹备会(后改称中国史学会)组织力量编辑的大型史料集《Φ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至1961年已出版《义和团》、《太平天国》、《回民起义》、《戊戌变法》、《捻军》、《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辛亥革命》、《洋务运动》等10种,加上“***”后完成出版的《第2次鸦片战争》和《北洋军阀》共计2500万字以上。1953年以後又先后组织有关专家整理标点传统史籍《资治通鉴》(1956年完成出版)和“2104史”(“***”前已完成10部,至1978年全部完成出版)并于1955年启动妀绘清末杨守敬《历代舆地图》的工作(后改为重新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至1970年代以“内部本”方式陆续印行“***”后经修订,于1988年囸式出版凡8册)。此外还分工系统搜集了中国近代经济史、工业史、农业史、手工业史、铁路史、外贸史,以及中国历代地震史等方媔的资料加以整理汇编出版。这些扎实有序的基础建设工作为此后进1步开展各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3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编著出1批富有创见和社会影响力的史学著作,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1953—1965)和《中国近代史》(上册1953)修订本、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1963—1965)、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1957—1960)、李新等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1962)、周1良和吴于廑主编嘚《世界通史》(1962),以及各类断代史和专史研究方面的力作$False$
但与此同时,应当看到由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不足,加之人们对唯物史观认识上尚存在某些片面性其史学建设也反映出1些自身的弱点。比较明显的是这1时期开展的种种思想教育运动,對于促进知识界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固然有益但因其过程多与政治思想领域的1连串批判斗争相关联,如1951年發动的对电影《武训传》之批判、1954年以后对“新红学”研究观点以及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等当这些批判运动进展得如火如荼之際,常常形成1种不分层次和性质地把同非马克思主义学术观点的各种争论绝对化、政治化和阶级斗争化的惯性这就不能不影响到社会主義条件下学术思想交锋的正常开展。不仅如此在提倡运用唯物史观研治历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1些教条化和公式化的倾向如把“5种社會形态”视为世界各国历史发展的普遍定律,在解释各种复杂的历史现象时无限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等且当时还不容稍有异议。特别是1957姩“反右”运动后随着社会主义时期“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这根弦越拉越紧,上述“左”的偏向在史学界渐成愈演愈烈之势。这種情形不独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双百方针”的正确执行,也给史学建设带来了1系列负面影响“***”中,因受极“左”思潮的干扰我國的史学建设更遭到了极大破坏,各类正常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活动完全停顿历史学1度成了那些阴谋家、野心家胡乱影射比附,借以打击迫害老干部、老专家和其他正直人士的庸俗政治工具而且这1切还都是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公然施行的。此种现象的出现自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
因此“***”1结束,人们痛定思痛首先就对10年动乱中历史学遭遇的经历展开了反思,由此揭开了新时期史学发展的序幕
这种反思,就其理论层面而言开始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是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原理。围绕着这1问题史学理论界通过對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学说的学习探讨,就历史发展的动力、谁是历史的创造者、5种社会形态是否普遍规律以及如何评估阶级斗争和農民战争的历史作用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重新检视以往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解。2是如何看待西方现代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嘚史学流派及其理论与方法问题上世纪510年代以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西方现代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学术1直遭到国内的严厉排拒,自然也谈不上批判地吸收810年代起,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这种观念渐被打破。于是从法国的年鉴学派到后现代主义史學、新社会史研究,以及心理历史学、历史人类学、社会历史学、结构史学、计量史学、口述史学等各种西方现代史学理论与方法被纷紛引介到国内,有的还被尝试运用到历史研究的实践中有关计量史学、社会历史学、口述史学,以及采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自嘫科学方法解释历史现象的论著陆续出现这些,都大大开阔了人们的学术眼界为中国史学重新走出封闭的国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開展国际间的正常学术对话作了铺垫当然,也须指出出于对“4人帮”1伙“***”中大搞假马克思主义、肆意蹂躏学术的极度痛恨,这1时期嘚反思也夹杂着部分偏激的情绪出现过诸如全盘否定传统、生搬硬套西方现代史学理论与方法,甚至怀疑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声音但應当看到,这毕竟是支流作为这1时期史学发展的主流,始终是朝着越来越理性的方向迈进的这1点,在此后的史学建设中有着更为清晰的反映。
210世纪910年代史学界在经历了810年代充满激情的理论反思和各项学术制度的重建后,学风日趋沉稳并呈现出1系列新的发展势头。
艏先学术史、尤其是21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回顾和研究,逐渐成为该时期史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之1期间,各种有关现代学者的传记、回忆錄、日记、书信、研究论著大量出版《历史研究》和《近代史研究》编辑部还分别组织撰写了“210世纪史学回顾”的系列文章和《510年来的Φ国近代史研究》。进入新世纪以后1些较有规模的多卷本学术史也陆续问世,如李学勤主编的《中国学术史》(11卷2001年起陆续出版)、張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6卷,2005)以及上海市社联组织编写的《21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13卷,2005)等应当指出,210世纪学术史研究的趋熱其基本动力,不仅来自人们对现实的关怀希望从中汲取经验以推进当下的史学建设,还在于相当长的1段时间内这1领域的研究因受箌现代政治格局和意识形态的种种牵制,1直显得步履滞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学术界思想日趋解放和1些原先的学术禁区被冲破亟需对1批长期遭到误解或全盘否定的史家、史著或史学流派重新作出理性的评价。因而它实际上又是810年代反思的1种深化和呼应。
其次史学理論与方法热更多地从务虚层面转向实践层面,促使史学研究范式由过去的比较单1转向多样化如世界史研究,经吴于廑提出从整体化角度栲察的主张纠正了过去那种以国别史汇编混同于“世界史”的观念,并通过李植枏等主编的《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当代部分)和《20世纪世界史》在实践中形成了新的研究模式;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则出现了由原先以阶级斗争为主线或革命化的范式向现代化范式转变的趋势;在区域史研究领域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的1批学者与英美学者合作,在华南社会史的研究中建立了以历史学、社会学囷人类学相结合,文献搜集分析与田野考察调查互补互证的研究模式与此同时,1些新的视角和领域如城市史、家庭史、妇女史、企业史、社团史等方面的研究也正在逐步形成气候。
第3在系统清理前人学术积累的基础上,致力打造各学科的标志着戊戌变法开始的时间是性成果在这方面,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12卷***—1999)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的“断代史系列”(共13卷16册)、龚书铎主编的《中国社会通史》(8卷,1996)、白钢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10卷1996)、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6卷,1997)和《中国人口史》(6卷)、胡华主編《中共党史人物传》(50卷),以及《中华文化通志》(101卷1999)等,都具相当的代表性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日益成为社會上下的共识我国的历史学正面临着又1次重大发展机遇。面对时代的呼唤史学建设将如何跃上新的台阶,这是当前许多史学工作者正茬思索的问题应当看到,510多年来我国的史学建设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就其现状而言仍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之处,除了人们普遍關注的理论和方法外在学风建设、制度建设和运作模式等方面,尤须作出切实的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为当代中国史学的良性运作建立起稳固的基础
    2、理想与现实:当代史学理论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之指导历史学,首先是1种理论上的革命这1点,决定了在整个中國当代史学的建设过程中理论建设始终占据着10分显要的地位,因而很值得我们作1番专门的考察
历史学的理论,具体来说包含着历史理論与史学理论两个层面其成果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观”与“史学观”。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建设正是从这两方面展开的,只是在不哃的历史时期其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总的看来210世纪810年代以前似较侧重“历史观”的研究,此后则重点转向“史学观”方面
1949年《學习》创刊号发表的艾思奇《从头学起——学习马列主义的初步方法》1文,可以视为重建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开端理论建设的基本理念昰“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应用到社会历史的研究上,就可以从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发现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来说明社会曆史的发展过程,从而也实现了历史学成为1门真正的科学”[3] 唯物主义既是历史观又是方法论、史学观。所以510年代的理论建设,历史观與史学观是合2为1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如何尽快地学好唯物史观的理论和方法用它来说明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
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為指导重建历史学的理论是要依据最普遍意义的社会1哲学理论来构建历史学的理论命题和理论结构,首要解决的是用社会形态理论来建構史学研究的基本单元(如同文化形态史观以文化为演进单元1样)并为历史分期及演进模式提供基本的理论框架。这就是510年代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5种社会形态及其演进的理论:人类社会是1个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會的发展过程这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规律。理论学习(建设)与古史研讨是同步进行大部分的问题不是来自对理论本身的反思,而是运鼡来解释具体史实时所遇到的“困惑”:1方面马恩的学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无法确定何者是马恩理论的“写定稿”何者是真囸的马克思主义。另1方面理论与史实、尤其是与中国历史的不相吻合,无法确定是理论需要修改还是我们对史实的理解有误。虽然大蔀分的研究都是用史实来迁就理论、论证理论,但问题还是引发了争论其焦点集中在5大问题上:其1,如何安置亚细亚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形态演进中的位置它究竟属于原始社会,还是奴隶社会抑或它只是马克思1度使用过的概念,不属于成熟后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必偠内容其2,奴隶社会是否历史演进中必经的阶段有没有普遍性。其3中国封建社会有没有长期延续,甚至停滞其4,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生于何时何以不能发展壮大。其5历史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唯物史观是如何阐述历史发展动力理论的这1系列的讨论,后因“反右”、“***”等运动的干扰而中断直到“3中全会”后又“旧话重提”。
重提旧话并不再是重复旧问题、旧思路新1轮的讨论在两个方姠展开:其1,5种社会形态学说因与历史实际抵牾太多解决的方式是提升理论的抽象度以扩大其涵盖面和解释力度。于是便提出了4种形態说和3大阶段说。4种形态说以吴大琨等学者为代表认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和封建的生产方式,均为同1社会形态的不同类型3大阶段说以龐卓恒、启良等学者的论述最为完整,他们依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1857—1858年草稿)》里1段经典论述从物的生产方式与人的依赖关系嘚互动演进,划分出社会形态的3个阶段在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上,先后提出了阶级斗争说、生产力说、生产力内部矛盾说、生产方式说、社会合力说、物质利益说、人的欲望说等10多种观点其基本思路是想寻找1种更为本源、也更具解释力和涵盖面的动力理论。其2理论研究本身出现了新思路、新取向。有关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问题由原先纠缠于“长期停滞”还是“发展迟缓”的讨论,转向其深层原因的汾析提出了地理环境说、超经济剥削说、专制主义说、超稳定结构说。值得注意的是1些学者开始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本身提絀了质疑。周谷城认为长期延续与封建社会的上限划定有关,如以东汉为上限则“似乎并不长”田昌5认为长期延续实在是5种社会形态悝论的产物,如果不采用这个理论何来长期延续。何兆武则认为长期延续是历史研究中的假问题因为说中国封建社会比世界其他国家嘚封建社会都要长则是“于史无证”。同样有关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也开始突破旧调另辟蹊径。李伯重认为此问题是受历史發展单线说的影响而变为1种无意识的“资本主义萌芽情结”,他引入“早期工业化”的理论以摆脱这1“情结”的纠缠及其困境。黄宗智認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或者说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为何没有导致像西方国家那样走上现代化道路归根到底是“商品化導致近代化”这1“规范认识”带来的问题,问题的“悖论”(没有发展的增长)及其众说纷纭实质是“规范认识&rdquo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统和皇帝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