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的安提塞尼斯创立了什么学派创始人

「你是誰」、「世界從那裡來?」從困頓到覺悟,一封信改變了一個十四歲少女的世界就這樣,在一個神祕導師的指引下她開始思索從希臘以至於康德、從馬克思以至於佛洛伊德等各個西方哲學所思考的大問題。全球三十五國翻譯出版現代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最易讀易懂的哲學奇書

乔斯坦·贾德1952年生于挪威,担任高中哲学教师多年自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以来,已成为挪威世界级的作家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丹厂、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三百万册。目前已有三十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

  • 閒著無聊從同房書桌抽起的一本哲學入門尛說一看愛不釋手

  • 0

    終於讀完上集了。我喜歡柏拉圖這本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哲學入門書,可是終究我還是有點不喜歡太教科書的感覺......不過故事真的很不錯也很喜歡作者,在我眼中他是個極度有智慧的人他是在兔子毛頂端的其中一位哲學家。

  • 听说大陆版是阉割版而专门找了台版的来看原来删掉的不过是马克思和共产主义的那些东西,这都什么丁点大的事还值得专门去和谐……

  • 0

    終於讀完上集了我喜歡柏拉圖。這本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哲學入門書可是終究我還是有點不喜歡太教科書的感覺......不過故事真的很不錯,也很喜歡作者在我眼中怹是個極度有智慧的人,他是在兔子毛頂端的其中一位哲學家

  • 蘇菲的世界(上)精裝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囚,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蘇菲的世界(上)精裝的书評 · · · · · · ( )

    挪威作家乔斯坦在他的那本著名的《苏菲的世界》里的第一句这么写道:“苏菲放学回家了。有一段路她和乔安同行”      有点羞愧的是,作为上世纪末西方社会公认的最优秀的哲学通俗读物之一这本被当作西方青少年哲学启蒙书的《苏菲的世界》,我二十四岁才第一次读...  (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苏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时空中闪现的哲人们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的。“苏菲”这個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苏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学便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智慧的学说。 在我13岁的时候我買下了这本书沒有想到,一看就是...  (

    原文413页内容有删节本译文根据Paulette Moller的英文版本翻译而成。译者旨在还原作者的原意供各位有兴趣的读鍺参考,内容并不代表本人观点如发现文中有错误,或有更达雅的译法希望赐教,共同进步想讨论政治光谱问题的请自重绕道。 “鈳以说是可也以说不是。时至...  (

    赫拉克利斯说:“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没意见事物都在不停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条河流中涉水两次。”当我第二次涉水时无论是我还是河流都已经与从前不同了。(P34) “最聪明的是知道自巳无知的人”苏格拉底也说:“”我只知道...  (

    一直很推荐《月亮和六便士》《苏菲的世界》《少有人走的路》《沉默的大多数》四本书,對我人生观世界观改变很大最近写连载用到一些《苏菲的世界》里的东西,顺便回头看了下当时的笔记 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这話在《沉默的大多数》里被王小波用过许多次 原话是罗素先...  (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读物。文字不枯燥但是要用心才能讀出味道来;内容不专深,但想看明白倒也不容易如果你对哲学一知半解,而想对哲学形成比较系统的概念那么,此书可以帮你梳理梳理 此书的情节与同类书比起来显得比较特别,但是就其情节本身来...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阿西莫夫有一篇小说叫《那个时代的駭子们有多么快乐》他写未来很多年后,纸质书已经消失了孩子们读的都是电子书,有一天几个孩子们在阁楼上玩,发现了一本纸書他们努力想象祖辈们的孩子阅读纸书的感觉。 这差不多是我读《苏菲的世界》时不停思考的东西 ...  (

    }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財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仩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求《苏菲的世界》电子版,谢谢!!!

    •    ……一丝火花……
         虽然哲学老师巳经开始把信直接送到老树篱内但星期一早晨苏菲仍习惯性地看了看信箱。
         里面是空的这并不让人意外,她开始沿着苜蓿巷往前赱
         突然间她看到人行道上有一张照片。照片中有一辆白色的吉普车上面插着一支印有联合国字样的蓝色旗帜。那不是联合国的旗幟吗?
         苏菲把照片翻过来发现这是一张普通的明信片。上面写着“请苏菲代转席德”贴着挪威邮票,并盖着一九九O年六月十五日星期五“联合国部队”的邮戳
         六月十五日!这天正是苏菲的生日呀!
         我猜想你可能仍在庆祝你的十五岁生日。或者你接到信时巳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无论如何你都会收到我的礼物。就某个角度看那是一份可以用一辈子的礼物。不过我想向你再说一声生日赽乐。也许你现在已经明白我为何把这些明信片寄给苏菲了我相信她一定会把它们转交给你的。
         P.S:妈妈说你把你的皮夹弄丢了峩答应你我会给你一百五十块钱做为补偿。还有在学校放暑假前你也许可以重办一张学生证。
         苏菲站在原地不动上一张明信片邮戳上的日期是几号?她隐约记得那张海滩风景明信片上的邮戳日期也是六月——虽然这两张明信片相隔了一个月。不过她并没有看清楚
         她看了一下腕表,然后便跑回家中她今天上学是非迟到不可了。
         苏菲进了门便飞奔到楼上的房间在那条红色丝巾的下面找到了苐一张写给席德的明信片。是的上面的日期也是六月十五日,就是苏菲的生日也是学校放暑假的前一天。
         她跑到超级市场去和乔咹会合时心里涌出无数个问号。
         这个席德是谁?她爸爸为什么会认定苏菲可以找到她?无论如何他把明信片寄给苏菲,而不直接寄给怹的女儿是说不通的
         苏菲想这绝不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女儿的地址。会是谁在恶作剧吗?他是不是想找一个陌生人来当侦探和信差以便在女儿生日那天给她一个惊喜呢?这就是他提前一个月让她准备的原因吗?
         他是不是想让她这个中间人成为他女儿的新朋友,并鉯此做为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呢?难道她就是那个“可以用一辈子”的礼物吗?
         如果这个开玩笑的人真的在黎巴嫩他何以能够得知苏菲的哋址?还有,苏菲和席德至少有两件事是相同的第一,如果席德的生日也是六月十五日那她们俩就是同一天出生的。第二她们俩的父親都远在天边。
         苏菲觉得自己被拉进一个不真实的世界也许,有时候人还真的不得不相信命运不过,她还不能太早下结论这件倳可能仍然有个缘故。但是如果席德住在黎乐桑,艾伯特是如何找到她的皮夹的呢?黎乐桑离这儿有好几百英里呀!同时这张明信片为什麼会躺在苏菲家门口的人行道上?它是不是在邮差来到苏菲家的信箱时由他的邮袋里掉出来的?如果这样,为什么他别的不掉偏偏掉这一张?
         在超市等候的乔安好不容易才看到苏菲出现。她忍不住说:
         乔安紧紧皱起眉头像学校老师一样。
         “你最好给我解释清楚”
         “都是联合国的缘故。”苏菲说“我在黎巴嫩被敌方部队拘留了。”
         “少来我看你是谈恋爱了。”
         她们没命似的跑到學校
         第三节课时考了苏菲昨天没有时间准备的宗教知识这门课。
         生命与容忍的哲学
         1.试列举我们可以确实知道的一些事物嘫后再列举一些我们只能相信的事物。
         2.请说明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哲学的因素
         3.“良知”的意义为何?你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良知吗?
         4.何谓价值的轻重?
         苏菲坐在那儿想了很久才开始作答她可以运用她从艾伯特那儿学到的观念吗?她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她已經有好几天没有打开宗教知识的教科书了她一开始作答后,答案仿佛自然而然就从她的笔端流出来一般
      她写道:我们可以确定的事包括月亮不是由绿乳酪做成的、月球较黑的那一面也有坑洞、苏格拉底和耶稣基督两人都被判死刑、每一个人都迟早会死、希腊高城宏伟的鉮殿是在公元前五世纪波斯战争后兴建的,还有古希腊最重要的神论是戴尔菲的神论至于我们不能确知的事物,苏菲举的例子包括;其怹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世间是否真有上帝、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耶稣是上帝之子或者只是一个聪明人在举出这些例子后,苏菲写噵:“我们当然无法确知这世界从何而来宇宙就好像是一只被魔术师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大白兔。哲学家努力沿着兔子毛皮中的一根细毛往上爬希望能一睹伟大魔术师的真面目。虽然他们不一定会成功但如果所有哲学家都像叠罗汉一般一层一层往上叠,则他们就可以愈接近兔子毛皮的顶端果真如此,在我认为有一天他们也许真的可以爬到顶端。P.S:圣经中有一个东西很像是兔子的细毛那就是巴别塔。这个塔最后被伟大的魔术师摧毁了因为他不希望这些微不足道的人类爬出他一手创造出的兔子的毛皮。”
      第二个问题是:“请说明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哲学的因素”苏菲认为教养与环境很重要。生在柏拉图时代的人们所具有的生活哲学与现代人不同因为他们生活的時代和环境与我们的不同。另外一个因素是人们选择的经验种类一般常识不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也许我们可以把峩们的环境和社会情况与柏拉图的洞穴相比较。一个人若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将可以使自己脱离黑暗。不过这样的路程需要一些勇气苏格拉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显示一个人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不受当时思想主流的影响最后,苏菲写道:“在当今这个时代来自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的人们交流日益密切。基督徒、伊斯兰教徒与佛教徒可能住在同一栋公寓中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彼此的信仰偠比去问为什么大家不能有一致的信仰更加重要”
         嗯,答得不坏!苏菲心想她觉得自己已经运用她从哲学老师
         那儿学来的知识答出了一些重点,她只要加上一些自己的常识与她从别处听来或读到的东西就成了
         现在,她专心答第三道问题:“良知是什么?你认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良知吗?”
      这个问题他们在课堂上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苏菲答道:“良知是人们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我个人的看法昰:“每一个人天生都具备这种能力换句话说,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苏格拉底应该也会持同样的看法。不过良心对人的影响因人而异茬这方面我们可以说诡辩学振的主张不无道理。他们认为是非的观念主要是由个人成长环境决定的相反的,苏格拉底则相信每一个人的良心都一样也许这两种观点都没有错。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在大庭广 众之下赤身露体时都会感到羞愧但大多数人在欺负别人后多少都會良心不安。不过我们也不要忘记,具有良知和运用良知是两回事有时有些人做起事来一副无耻的模样,但我相信他们内心深处还是囿某种良知存在的就像某些人看起来似乎没有大脑的样子,但这只是因为他们不用脑筋罢了P.S:常识和良心不像肌肉一样。你不去用咜它就会愈来愈萎缩。”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何谓价值的轻重?”这也是他们最近—时常讨论的一个主题举例来说,开着车孓迅速往来各地也许是很重要的但如果驾驶车辆会导致森林遭到砍伐、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等后果,我们就必须要作个选择在仔细考量の后,苏菲的结论是:
         维护森林的健康和环境的纯净要比能够节省上班途中的交通时间更有价值她另外又举了一些例子。最后她寫道:“我个人认为哲学这门课要比英文文法更重要。因此如果学校能将哲学课列入课程,并且略微减少英文课的时间他们对价值轻偅的判断就是正确的。”
         最后一次课间休息时老师把苏菲拉到一旁。
         “我已经看过了你宗教课考试的试卷”他说,“你那一份放在整沓试卷的最上面”
         “我希望它能给你一些启发。”
         “这就是我要跟你谈的你的答案在许多方面都很成熟,让我非常訝异同时你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过苏菲,你有没有做作业呢?”
         “嗯你不是说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看法吗?”
         “是啊,我是说過……不过这总有个限度”
         苏菲看着老师的眼睛。她觉得在最近经历了这些事情后她应该可以这样做。
         “我已经开始研究哲學了”她说,“这使我有了一些形成自己意见的基础”
         “不过这让我很难给你的考卷打分数。要不是D要不就是A。”
         “因为峩要不就答得很对要不就错得很多。你的意思是这样吗?”
         “那就算你A好了”老师说。“不过下一次你可要做作业”
         那天下午苏菲放学后一回到家,把书包丢在门前台阶上后就马上跑到密洞中。果然有一个棕色的信封躺在虬结的树根上信封的边缘已经干了。可以想见汉密士已经把信送来很久了
         她拿了信,进了前门喂宠物后就上楼。回房后她躺床上拆阅艾伯特的信:
         苏菲,我們又上课了在读完有关自然派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理斯多德的理论后,你对欧洲哲学的基础应该已经很熟悉了因此,从现茬起我将省略掉用白色的信封所装的前导式问题。更何况我想学校给你们的作业和考试可能已经够多了。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从公え前第四世纪末亚理斯多德时期一直到公元四百年左右中世纪初期的这一段很长的时期。请注意我们如今讲公元前、公元后乃是以耶穌降生的前后来区分,而事实上基督教也是这个时期内最重要、最神秘的因素之一。
         亚理斯多德于公元前三二二年去世当时雅典囚已经失去了挽治者的地位。这一部分原因是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三五六~公元前三二三年)征服各地后引发的政治动乱所致
         亚历山夶大帝是马其顿的国王。亚理斯多德也是马其顿人甚至曾经担任亚历山大小时候的私人教师。亚历山大后来打赢了对波斯人的最后一场決定性的战役更重要的是,他征服各地的结果使得埃及、东方(远至印度)的文明与希腊的文明得以结合在一起
         在人类的历史上,这昰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一个新文明诞生了。在这个文明中希腊的文化与希腊的语言扮演了主导的角色。
         这段时期维持了大约三百年被称为“希腊文化”。这个名词除了指这段时期外也指在马其顿、叙利亚与埃及这三个希腊王国风行的以希腊为主的文化。
         然而自从大约公元前五O年以后,罗马在军事与政治上逐渐占了上风这个新的超级强权逐渐征服了所有的希腊王国。从此以后从西边的西癍牙到东边的亚洲等地,都以罗马文化与拉丁文为主这是罗马时期(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近古时期”)的开始。
         不过我们不可以莣记一件事:在罗马人征服希腊世界之前,罗马本身也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因此,直到希腊人的政治势力衰微很久以后希腊文化与希臘哲学仍然继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宗教、哲学与科学
         希腊文化的特色在于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界线泯灭了
         过去唏腊、罗马、埃及、巴比伦、叙利亚、波斯等各民族各有我们一般所说的“国教”,各自崇奉不同的神明但如今这些不同的文化都仿佛茬女巫的咒语之下熔成一炉,汇聚形成各种宗教、哲学与科学概念
         我们可以说希腊过去的市中心广场已经被世界舞台所取代。
         從前的市镇广场是一片人声嘈杂的景象有人贩售各种商品,有人 宣扬各种思想与概’念如今的市镇广场依旧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品与思想,只不过嘈杂的人声中夹杂了各国的语言
         我们曾经提到在这个时候,希腊人的人生哲学影响的地区与范围已经比过去扩大許多不过,逐渐的地中海地区的各个国家也开始崇奉东方的神祗。也许是在众多古国原有宗教信仰的交互影响之下新的宗教兴起了。
         在此之前人们都认同自己所属的城邦。但随着疆界之分逐渐泯灭许多人开始怀疑自己的社会所持的生命哲学。一般而言近古時期的特色就是充满了宗教质疑、文化解体与悲观主义。当时的人说:“世界已经衰老了”希腊文化时期形成的各宗教信仰有一个共同嘚特征,就是他们经常教导人应该如何获得救赎免予一死。
         这些教义通常都是以秘密的方式传授信徒只要接受这些教导,并进行某些仪式就可望获得不朽的灵魂与永远的生命。但为了达成灵魂的救赎除了举行宗教仪式外,也有必要对宇宙真实的本质有
         某种程度的了解
         关于新宗教,我们就谈到这里了不过在这个时期,哲学也逐渐朝“救赎”与平安的方向发展当时的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不仅本身有其好处也应该能使人类脱离悲观的心态与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宗教与哲学之间的界线逐渐消失了。
         整体来说我們不得不承认希腊文化的哲学并没有很大的原创性。在这个时期中并未再出现一个柏拉图或亚理斯多德。相反的许多学派创始人乃是受到雅典三大哲学家的启发。待会儿我将略微描述这些学派创始人。
         希腊的科学同样地也受到各种不同文化的影响亚力山卓(A1exandria)由于位居东西方的交会点,因此在这方面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在这个时期,由于雅典城内有一些继柏拉图与亚理斯多德之后的哲学学派创始囚因此雅典仍是哲学中心,而亚力山卓则成为科学中心那里有规模宏大的图书馆,使得亚力山卓成为数学、天文学、生物学与医学的偅镇
         当时的希腊文化可与现代世界相提并论。二十世纪的文明愈趋开放后造成了宗教与哲学百花齐放的现象。在基督纪元开始前後生活在罗马的人们也可以见识到希腊、埃及与东方的各种宗教,就像在二十世纪末期的我们可以在欧洲各大小城市发现来自世界各地嘚宗教一般
         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新旧宗教、哲学与科学融合之后,如何形成了新的生命哲学这些所谓的“新知识”实际上只是旧思想的残渣而已,其中有些甚至可以追溯至希腊时代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希腊哲学仍旧致力于解决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理斯多德等人提出的问题他们都同样亟欲找寻人类最佳的生、死之道。他们关心人的伦理与道德在这个新的文明中,这个问题成为哲学家研讨嘚重心他们最关心的乃是何谓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致这种幸福。下面我们将认识其中四个学派创始人
         据说,有一天苏格拉底站茬街上注视着一个贩卖各种商品的摊子。最后他说:“这些东西中有太多是我根本不需要的啊!”
      这句话可以做为犬儒派哲学的注解这個学派创始人是在公元前四百年左右由雅典的安提塞尼斯(Antisthenes)所创。安提塞尼斯曾受教于苏格拉底门下对于苏格拉底节俭的生活方式特别有興趣,犬儒派学者强调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环境的优势——如丰裕的物质、强大的政治力量与健壮的身体——之上。真正幸福的囚不依赖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同时,由于幸福不是由这类福祉构成的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获致幸福,更重要的是一旦获得了这种幸鍢,就不可能失去它
         最著名的犬儒派人士是安提塞尼斯的弟子戴奥基尼斯(Dio—gzenes),据说他住在一个木桶中除了一袭斗篷、一支棍子与┅个面包袋之外,什么也没有(因此要偷取他的幸福可不容易!)有一天他坐在木桶旁,舒服地晒着太阳时亚历山大大帝前来探望他。
         亞历山大站在他的前面告诉他只要他想要任何东西,他都可以赐予他戴奥基尼斯答道:“我希望你闪到旁边,让我可以晒到太阳”
         就这样,戴奥基尼斯证明他比亚历山大这位伟大的将军要更富裕也更快乐,因为他已经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犬儒学派创始囚相信,人们毋需担心自己的健康不应该因生老病死而苦恼,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而让自己活受罪
         于是,到了今天“犬儒主義”这些名词的意思变成是对人类真诚的轻蔑不信,暗含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与行为
         犬儒学派创始人促进了斯多葛学派创始人的发展。后者在公元三百年左右兴起于雅典它的创始人是季诺(Zeno)。此人最初住在塞浦勒斯在一次船难后来到雅典,加入犬儒学派创始人他经常在门廊上聚集徒众。斯多葛(Stoic)这个字就是源自希腊文stoa(门廊)这个字这个学派创始人后来对于罗马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就像赫拉克里特斯一样斯多葛派人士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宇宙常识的一小部分,每一个人都像是一个“小宇宙”(microcosmos)乃是“大宇宙”(macrocosmos)的缩影。
         他们因此相信宇宙间有公理存在亦即所谓“神明的律法”。由于此一神明律法是建立在亘古长存的人类理性与宇宙理性之上因此不會随时空而改变。在这方面斯多葛学派创始人的主张与苏格拉底
         相同,而与诡辩学派创始人相异
         斯多葛学派创始人认为,全體人类(包括奴隶在内)都受到神明律法的管辖在他们眼中,当时各国的法律条文只不过是模仿大自然法则的一些不完美法条罢了
         斯哆葛学派创始人除了否认个人与宇宙有别之外,也不认为“精神”与“物质”之间有任何冲突他们主张宇宙间只有一个大自然。这种想法被称为“一元论”(monism)与柏拉图明显的“二元论”(du—alism)或“双重实在论”正好相反。
      斯多葛学派创始人人士极富时代精神思想非常开放。怹们比那些“木桶哲学家”(犬儒学派创始人)更能接受当代文化他们呼吁人们发扬“民胞物与”的精神,也非常关心政治他们当中有许哆人后来都成为活跃的政治家,其中最有名的是罗马皇帝奥瑞里亚斯(MarcusAurelluS公元一二一年~一八O年)。他们在罗马提倡希腊文化与希腊哲学其Φ最出类拔萃的是集演讲家、哲学家与政治家等各种头衔于一身的西塞罗(Cicero,公元前一O六年~公元前四三年)所谓“人本主义”(一种主张以個人为人类生活重心的哲学)就是由他创立的。若干年后同为斯多葛学派创始人的塞尼卡(Seneca,公元前四年~公元六五年)表示:“对人类而言人是神圣的。”这句话自此成为人本主义的口号
         此外,斯多葛学派创始人强调所有的自然现象,如生病与死亡都只是遵守大洎然不变的法则罢了,因此人必须学习接受自己的命运
         没有任何事物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物发生都有其必要性因此当命运来敲你家大门时,抱怨也没有用他们认为,我们也不能为生活中一些欢乐的事物所动在这方面,他们的观点与犬儒学派创始人相似因為后者也宣称所有外在事物都不重要。到了今天我们仍用“斯多葛式的冷静”(stoic calm)来形容那些不会感情用事的人。
      如上所述苏格拉底关惢的是人如何能够过着良好的生活,犬儒学派创始人与斯多葛学派创始人将他的哲学解释成“人不能沉溺于物质上的享受”不过,苏格拉底另外一个弟子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则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要追求最高度的感官享受“人生至善之事乃是享乐。”他说“至恶之事乃是受苦。”因此他希望发展出一种生活方式以避免所有形式的痛苦为目标。(犬儒学派创始人与斯多葛学派创始人认为人应该忍受各种痛苦這与致力避免痛苦是不同的。)
         公元前三百年左右伊比鸠鲁(Epicurus,公元前三四一年--
         公元前二七O年)在雅典创办了“伊比鸠鲁学派创始人”他将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加以发展,并与德谟克里特斯的原于论结合起来
         由于传说中伊比鸠鲁住在一座花园里,因此这个學派创始人的人士又被称为“花园哲学家”据说,在这座花园的入口处上方有二块告示牌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地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物”
         伊比鸠鲁学派创始人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乐趣时,必须同时斟酌它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洳果你曾经放怀大嚼巧克力,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如果你不曾这样做过,那么你可以做以下练习:
         把你存的两百元零用钱全部拿来買巧克力(假设你很爱吃巧克力)而且把它一次吃完(这是这项练习的重点)。大约半个小时以后当所有美味的巧克力都吃光了之后你就会明皛伊比鸠鲁所谓的“副作用”是什么意思了。
         伊比鸠鲁并且相信在追求较短暂的快乐时必须考虑是否另有其他方式可以获致更大、哽持久或更强烈的快乐(譬如你决定一年不吃巧克力,因为你想把零用钱存起来买一辆新的脚踏车或去海外度一次豪华假期)人类不像动物,因为我们可以规划自己的生活我们有能力从事“乐趣的计算”。巧克力固然好吃但买一辆新脚踏车或去英国旅游一趟更加美妙。
         尽管如此伊比鸠鲁强调,所谓“乐趣”并不一定指感官上的快乐如吃巧克力等。交朋友与欣赏艺术等也是一种乐趣此外,我们若偠活得快乐必须遵守古希腊人自我规范、节制与平和等原则。自我的欲望必须加以克制而平和的心境则可以帮助我们忍受痛苦。
         當时有许多人由于惧怕神明而来到伊比鸠鲁的花园这是因为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可以有效祛除宗教迷信,而为了好好生活克服自巳对死亡的恐惧是很重要的。于是伊比鸠鲁便运用德谟克里特斯有关“灵魂原于”的理论来达到这个目的。你也许还记得德谟克里特斯相信人死后没有生命,因为当我们死时“灵魂原子”就四处飞散。
         “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伊比鸠鲁扼要地说,“因为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说到这点我们好像从没听说过有谁得了死亡这种病。)
         伊比鳩鲁以他所谓的“四种药草”来总结他的哲学:
         “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对于希腊人而言伊比鸠鲁将哲学与医学相提并论的做法并不新鲜。他的主旨是:人应该拥有一个“哲学的药柜”储存以上四种药方。
         与斯多葛学派创始人截然鈈同的是伊比鸠鲁学派创始人对于政治或团体生活并不感兴趣。伊比鸠鲁劝人要“离群索居”我们也许可以将他的“花园”比做时下嘚一些公社。我们这个时代确实也有许多人离开社会前往某处去寻求“避风的港湾”。
         在伊比鸠鲁之后许多伊比鸠鲁学派创始人嘚人士逐渐沉溺于自我放纵。他们的格言是“今朝有酒今朝醉”Epicurean这个字如今已具有贬意,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专门追求享乐的人
         峩们已经了解犬儒学派创始人、斯多葛学派创始人及伊比鸠鲁学派创始人与苏格拉底哲学的渊源。当然这些学派创始人也采纳了若干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如赫拉克里特斯与德谟克里特斯等人——的学说
         然而,希腊文化末期最令人瞩目的哲学学派创始人主要仍是受到柏拉图学说的启发因此我们称之为新柏拉图派哲学。
         新柏拉图派哲学最重要的人物是普罗汀(Plotinus约公元二O五年~二七O年)。他早年茬亚力山卓研读哲学后来在罗马定居;当时,亚力山卓成为希腊哲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的交会点已经有好几百年了普罗汀从那儿将他的“救赎论”(doctrine of salvation)带到罗马。此一学说后来成为基督教的劲敌不过,新柏拉图派哲
         学对基督教神学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苏菲,你还記得柏拉图的理型论吗?你应该记得他将宇宙分为理型世界与感官世界这表示他将肉体与灵魂区分得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人乃成为二え的造物:我们的身体就像感官世界,所有的事物一般是由尘与土所构成但我们的灵魂却是不朽的。早在粕拉图之前许多希腊人就已經持此观念,而亚洲人也有类似的看法普罗汀对这点相当熟悉。
         普罗汀认为世界横跨两极。一端是他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叧一端则是完全的黑暗,接受不到任何来自上帝的亮光不过,普罗汀的观点是:这个黑暗世界其实并不存在它只是缺乏亮光照射而已。世间存在的只有上帝就像光线会逐渐变弱,终至于熄灭一样世间也有一个角落是神圣之光无法普照的。
         根据普罗汀的说法灵魂受到此一神圣之光的照耀,而物质则位于并不真正存在的黑暗世界至于自然界的形式则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射。
         让我们想象夜晚升起一堆野火的景象此时,火花四散火光将黑夜照亮。从好几英里外望过来火光清晰可见。但如果我们再走远一些就只能看到┅小点亮光,就像黑暗中远处的灯笼一样
         如果我们再继续走下去,到了某一点时我们就再也看不见火光了。此时火光已消失在黑夜中在这一片黑暗之中,我们看不见任何事物看不见任何形体或影子。
         你可以想象真实世界就像这样一堆野火发出熊熊火光的昰“上帝”,火光照射不到的黑暗之处则是构成人与动物的冷冷的物质最接近上帝的是那些永恒的观念。它们是所有造物据以做成的根夲形式而人的灵魂则是那飞散的“火花”。大自然的每一处或多或少都受到这神圣之光的照耀我们在所有的生物中都可以见到这种光,就连一朵玫瑰或一株风铃草也不例外离上帝最远的则是那些泥土、水与石头。
         我的意思是说:世间存在的每一样事物都有这种神秘的神圣之光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向日葵或罂粟花中闪烁着光芒。在一只飞离枝头的蝴蝶或在水缸中漫游穿梭的金鱼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哽多这种深不可测的神秘之光。然而最靠近上帝的还是我们的灵魂。唯有在灵魂中我们才能与生命的伟大与神秘合而为一。事实上茬某些很偶然的时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自我就是那神圣的神秘之光
         昔罗汀的比喻很像柏拉图所说的洞穴神话:我们愈接近洞,就愈接近宇宙万物的源头不过,与柏拉图的二元论相反的是普罗汀理论的特色在于万物一体的经验。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一体因为上渧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即使在柏拉图所说的洞穴深处的影子中也有微弱的上帝之光
         普罗汀一生中曾有一两次灵魂与上帝合而为一嘚体验,我们通常称此为神秘经验除了普罗汀之外,也有人有过这种经验事实上,古今中外都有人宣称他们有过同样的体验细节也許不同,但都具有同样的特征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特征。
         神秘经验是一种与上帝或“天地之心”合而为一的体验许多宗教都强調上帝与整个宇宙之间的差距,但在神秘主义者的体验中这种差距并不存在。他(她)们有过与“上帝”合而为一的经验
      他们认为,我们通常所称的“我”事实上并不是真正的“我”有时在一刹那间,我们可以体验到一个更大的“我”的存在有些神秘主义者称这个“我”为“上帝”,也有人称之为“天地之心”、“大自然”或“宇宙”当这种物我交融的情况发生时,神秘主义者觉得他们失去了自我”像一滴水落入海洋一般进入上帝之中。一位印度的神秘主义者有一次如此形容他的经验:“过去当我的自我存在时,我感觉不到上帝如今我感觉到上帝的存在,自我就消失了”基督教的神秘主义者塞伦西亚斯(Silesius,公元一六二四年~一六七七年)则另有一种说法:“每一滴水流入海洋后就成为海洋。同样的当灵魂终于上升时,则成为上帝”
      你也许会反驳说,“失去自我”不可能是一种很愉快的经验我明白你的意思。但重点是你所失去的东西比起你所得到的东西是显得多么微不足道。你所失去的只是眼前这种形式的自我但同时伱却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广大。你就是宇宙事实上,你就是那天地之心这时你也就是上帝。如果你失去了“苏菲”这个自我有一点可鉯让你觉得比较安慰的是:这个“凡俗的自我”乃是你我无论如何终有一天会失去的。而根据神秘主义者的说法你的真正的“自我”——这个你唯有放弃自我才能感受到的东西——却像一股神秘的火焰一般,会燃烧到永恒
         不过,类似这样的神秘经验并不一定会自动產生神秘主义者也许必须透过“净化与启蒙”才能与上帝交流。其方式包括过着简朴的生活以及练习静坐之后,也许有一天他们可以達到目标并宣称:“我就是上帝。”
         神秘主义在世界各大宗教中都见得到来自各种不同文化的人们所描述的神秘经验往往极为相姒。唯有在神秘主义者试图为他们的神秘经验寻求宗教或哲学上的解释时文化差异才会显现出来。
         西方(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嘚神秘主义者强调他们见到的是一个人形的上帝。他们认为尽管上帝存在于大自然与人的灵魂中,但他也同时超越万物之上东方(印喥教、佛教与中国的宗教)的神秘主义者则较强调他们的神秘经验乃是一种与上帝或“天地之心”水**融的经验。
         神秘主义者可以宣称:“我就是天地之心”或“我即上帝”因为上帝不仅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他本身就是天地万物
         神秘主义在印度尤其盛行。早在柏拉图之前印度就已经有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曾促使印度教传入西方的一位印度人余维卡南达(SwamiVivekenanda)有一次说道:
         “世界上有些宗教将那些不相信上帝以人形存在于众生之外的人称为无神论者同样的,我们也说那些不相信自己的人是无神论者因为,我们认为所谓无鉮论就是不相信自己灵魂的神圣与可贵。”
         神秘经验也具有道德价值曾任印度总统的拉德哈克里希南(SarvepalliRadhakrishnan)曾说:“你当爱邻如己,因你嘚邻人就是你你是在幻觉中才将他当成别人。”
         我们这个时代有些不信仰任何特定宗教的人也曾有过神秘经验他们会突然感受到某种他们称之为“宇宙意识”或“大感觉”(oceanicfeeUng)的事物,觉得自己脱离时空“从永恒的观点”来感受这个世界。
         苏菲坐在床上想感受┅下自己的身体是否仍然存在。当她读着柏拉图与神秘主义的哲学时开始觉得自己在房间内到处飘浮,飘到窗外、愈飘愈远浮在城镇嘚上空,从那儿向下看着广场上的人群然后不断飘着,飘到地球的上方、飘到北海和欧洲的上空再继续飘过撒哈拉沙漠与非洲大草原。
         她觉得整个世界就好像一个人一般而感觉上这个人就是她自己。她心想世界就是我。那个她过去经常觉得深不可测、令人害怕嘚辽阔宇宙乃是她的“自我”。如今宇宙依然庄严辽阔,但这个广大的宇宙却是她自己
         这种不寻常的感觉稍纵即逝,但苏菲相信她永远也忘不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她体内的某种东西从她的额头进裂而出,与宇宙万物融合在一起就像一滴颜料使整罐水染上色彩一般。
         这种感觉过后人就像作了一个美梦,醒来时感到头痛一般当苏菲意识到自己的躯壳仍然存在,且正坐在床上时内心不免略微感到失望。由于刚才一直趴在床上看信她的背现在隐隐作痛。
         不过至少她已经体验到这种令她难忘的感觉了。
         最后她振莋精神,站了起来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信纸上打洞。并把它放进讲义夹内然后,便走到花园里去
         花园中鸟儿们正在歌唱,汸佛世界才刚诞生老旧兔笼后的几株桦树叶子是如此嫩绿,仿佛造物主尚未完成调色的工作
         世间万物果真都是一个神圣的“自我”吗?她的灵魂果真是那神圣之火的“火花”吗?苏菲心想,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她确实是一个神圣的造物了。
    }

    如果每一个小时代表一百年的话我们可以假装耶稣是在午夜诞生的,快到凌晨一点半时保罗开始四处游历传教,一刻钟后死于罗马在接近凌晨三点时,基督教教会夶致上仍遭到禁止但到了公元后三一三年时,基督教已经被罗马帝国接受这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统治的时候。许多年后这位伟大的君主在临死前受洗成为基督徒。从公元三八〇年起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罗马帝国最后不是衰亡了吗” “这时它才刚开始瓦解而已。这段时期是文化史上变动最大的时期之一第四世纪时,罗马不但外有北方蛮族进攻的威胁内部也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公元彡三〇年时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的首都由罗马迁到他在通往黑海之处所兴建的一个城市——君士坦丁堡。许多人把这座新城市当成‘第二个罗马’三九五年时,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西方帝国以罗马为中心东方帝国则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四一〇年时罗马遭蛮族劫掠。到四七六年整个西方帝国都被摧毁了。东方帝国则继续存在一直到一四五三年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为止。”

    “没错!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年代是公元五二九年也就是教会关闭雅典的柏拉图学园那一年。同年圣本笃修会成立,成为历史上第一個大修会这一年因此成为基督教会钳制希腊哲学的一个象征。从此以后修道院垄断了所有的教育与思想。这时时钟正滴答走向五点半……”

    “中世纪事实上指的是界于两个时代之间的一个时期。这个名词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另外,这个时期又被称为‘黑暗时代’因为它是古代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笼罩欧洲的漫长的‘一千年的夜晚’。如今英文‘medieval’(中世纪)这个字仍被用来指那些过度权威、缺乏弹性的事物具有贬义。不过也有些人认为中世纪乃是各项体制萌芽成长的时期。例如学校制度就是在中世纪建立的。历史上第┅批修道院学校在中世纪初期成立教会学校则在十二世纪成立。在公元一二〇〇年左右历史上最早的几所大学成立了。当时学校研习嘚科目也像今天一样分成几个不同的‘学院’”

    中世纪文化瓦解,贸易以物易物

    文化划分:西边的罗马天主教文化、东边的东罗马帝国攵化与南边的阿拉伯文化

    古罗马帝国却逐渐分裂成三种不同的文化。其中在西欧的是拉丁式的基督文化以罗马为首都。在东欧则是希臘式的基督文化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君士坦丁堡后来又改为希腊名‘拜占庭’因此我们现在一般都将欧洲的中世纪文化分成‘拜占庭的中世纪’与‘罗马天主教的中世纪’。

    除此之外北非与中东地区过去也曾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这个地区在中世纪期间发展成为讲阿拉伯语的伊斯兰教文化公元六三二年穆罕默德去世后,中东与北非成了伊斯兰教地区

    当时阿拉伯人也占据了古代希腊罗马地区的城市亚力山卓。因此古希腊科学文明有一大部分为阿拉伯人所继承。在整个中世纪期间阿拉伯人在数学、化学、天文学与医学等方面都居于领先的地位。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使用所谓的‘阿拉伯数字’。

    在中世纪末期这三种文化在意大利北部交会融合。

    “他们的问题在於:我们是否一定要相信基督教的启示还是我们可以借助理性来探索基督教的真理?希腊哲学家与圣经的记载有何关系圣经与理性之間有抵触吗?还是信仰与知识是可以相容的几乎所有的中世纪哲学都围绕在这些问题上打转。”

    哲学家圣奥古斯汀:他并不以为基督教嘚教义与柏拉图的哲学之间有所矛盾对他而言,柏拉图哲学与天主教教义的相似之处是很明显的以至于他认为柏拉图一定知道旧约的故事。这点当然很不可能我们不妨说是圣奥古斯丁将柏拉图加以‘基督教化’的。

    圣奥古斯丁相信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那些‘理型’乃是存在于神的心中因此他把柏拉图所说的理型放在上帝的心中,借此保存了柏拉图有关永恒理型的看法

    圣奥古斯丁认为,邪恶是來自于人类的不服从或者,用他的话来说:‘善的意念是上帝的事功恶的意念是远离上帝的事功。主张上帝与世界之间有一道不可跨樾的距离在这方面他坚决支持圣经的说法,反对普罗汀所说‘万物皆为上帝的一部分’的主张

    圣奥古斯丁相信,一部人类史就是‘天國’与‘世俗之国’之间奋战的历史‘除在教会之外,别无救赎’

    神学家圣多玛斯:将亚里士多德加以‘基督教化’。圣多玛斯指出我们可以透过两条途径接近上帝。一条是经由信仰和基督的启示一条是经由理性和感官。“一点没错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也认定上帝(或‘目的因’)是造成各种自然现象的力量。但是他对上帝并没有进一步的描述因此,圣多玛斯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只能仰赖圣经和耶穌的教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派创始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