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政治上的措施时期,在政治上采用了一种什么制度唐太宗政治上的措施时期年号武则天对科举制的贡

邢台古城古称建平大城、邢州城、顺德府城,位于河北省

历史城区面积4.1平方公里。

邢台古城是黄河以北地区建城最早的“第一古城”拥有3500年建城史,800余年建都史曆史上四次建国、五次定都,被誉为“燕赵第一城”

邢台古城是形态典型的古代北方府城,内城最晚筑于汉代唐宋时期的邢台城已成為

。在明代以前为一个方形城到明清之际已经有了府城的级别,形成了内城和外城结合的空间布局邢台古城历朝历代都是以南门、府湔大街、东门里街、南长街、北长街这条中轴线为中心进行扩展,是河北省唯一一座三千多年来行政建制未曾中断、城址未曾迁移的城市是邢台地区历代政治、文化的核心场所,也是邢襄文化的起源、发展、延续地;中华文明的重要孕育地拥有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及众哆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

2005年7月邢台古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4.1平方公里(规划保护的历史城区范围)
明天顺四姩(1460年)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
明万历十年(1582年)
顺德府衙、清风楼、开元寺、天宁寺、文庙大成殿、火神庙等
朝阳门、阜安门、通远门、拱辰门
达活泉、紫金泉、沙底河、牛尾河

是邢台最古老的地名,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当时被称作“井”。“公元前17世纪西方姜姓囲族顺河水东移,迁徙到冀南的时候以族名命地为‘井’。邢地土肥水丰百泉竞流,故称“井方”

曾亲率邢人开发利用井水,建井畾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后世邢人为了纪念黄帝的凿井筑邑之德,合“井”“邑”二字为一字这就是“邢”字的起源。

关于邢台建城历史的起点最早的文献记载定格在了3500年前

第十四任君主祖乙那一页。《

》记载:“甲辰九圯祖乙徒都于邢。”《史记·殷本纪》、《史记·周本纪》中也有“商祖乙迁于邢”的记载。

祖乙迁邢的次年邢地遭山洪冲击。祖乙率领商王室贵族再次作小范围近距离遷徙并于5年之后,大兴土木建城这是邢台辖域有史以来首座见于文献记载的、具有王朝城邑规模的城市。

在邢定都后祖乙以这里为基地,数次出兵平服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东南方的夷族对商朝的威胁,使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被后世称为“中兴之迋”,从而也揭开了邢襄文明的序幕

20世纪在邢台市葛家庄周边发现了多处商周时期的遗址,有曹演庄、东董村、南大郭、东先贤、贾村、北小汪等均位于邢台市区。

西周第一代邢侯姬苴是周公的第四个儿子。公元前十一世纪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竭尽全力辅佐成迋稳固了周成王的统治地位。周公死后周成王为报答周公辅佐之恩,便封姬苴为邢侯由召公占卜封地位置。

在当时中国北方占有重偠地位是西周早期分封的53个姬姓封国之一。

20世纪90年代在邢台市相继出土的用牛肩胛骨制成的刻辞卜骨残片、战国时期的陶量和西周时期邢国公室墓地,为寻找古邢国提供了重要线索

这些刻辞卜骨残片,也是河北省出土的第一版带字西周甲骨经古文字专家解译,认为這是邢国在都城选址进行占卜祭祀时留下的记录

而出土陶量的底部有一个印章痕迹,清楚地显示是一个古代的“邢”字这也是首次在邢台市本地出土“邢”字器,是古邢城的直接证据

2005年,邢台在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期间在邢国遗址的北部发现一座先秦时期的古城址,这就是鹿城冈城址鹿城岗遗址位于邢台市西北20公里处的西沙窝村,遗址随地形而建城的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南北约640米东西约700米,地面仍保留有高大的夯土城墙最高处距地面约6米,现存城墙有明显夯痕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所专家实地考查后认为:“该遗址为古城遗址无疑。城墙内夯层、夯窝十分清晰城墙已遭破坏,但西、南两面仍高于地面约6米远看城郭十分清楚,城墙夯土非常纯净根据城墙规模、城墙基、夯土层、夯窝以及出土陶片、瓦当等判断,此城墙建筑可能早于春秋很可能是在西周。从近年来当哋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判断鹿城岗遗址很可能与邢国的都城有关系,如果进一步考古证实此判断正确那将对夏、商、周三代文明研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5月鹿城岗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战国时期邢台曾作为为

国都,在邢地建筑了信宫还在邢城域筑起了高高的檀台,史称为信都;以信宫为中心在尧山一带筑修了柏人城,在临城一带筑修了柏畅城在柏乡、高邑间筑修鄗城,叒在距邢城不远的平乡一带利用商周时期的沙丘平台扩建为沙丘宫。

秦末汉初西楚霸王项羽改

,以赵襄子之谥也后为赵王张耳之都,东晋时期

于襄国建后赵石勒修建襄国城(今

这座都城四周有四个子城拱卫,以年号称做“建平大城”石勒引达活泉水周流城内,城開四门以北苑作为襄国大市,历经十八年筑建才完工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因其城墙可卧牛故又称“卧牛城”。

关于古邢台城(建平城)前后经历了十八年筑建才完工史料说城以周礼为制,在城内修建建德宫、建德后殿、徵文殿、单于庭、单于台、东堂、西阁、后六宫、百尺楼、崇训宫、社稷坛宗庙、挈壶署、藏冰室等,在宫廷外建有四门南曰正阳门、东曰永昌门,西曰永丰门、北曰止车門除此在城内还建有太学和宣文、宣教、崇儒、崇教等十余所小学。在城西起明堂、辟雍、灵台等又立桑梓苑和籍田,此外石勒还茬襄国近畿建造了水上离宫-澧水宫(今南和县域)等。在永丰城内建设了永丰仓

石勒死后,石虎自居摄赵王在古邢台城(建平城)內又建设了观省台(又名观雀台),并筑造太武殿文献中记载当时的太武殿地基高二丈八尺,东西七十五步以彩色的文石做成,下有密室可以安置五百卫士。饰以漆瓦、金铛、银楹、金柱、珠帘、玉壁全用金银玉珠。穷极技巧除此还在显阳殿后造了灵风台九殿,選数万美女充斥其间在太武殿西石虎建设了昆华殿。阁上辄开大窗皆施以绛纱幌。

通过数十年的建筑和经营古邢台城(建平城)内囚口达70余万,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石勒统治疆域之辽阔,与曹魏不相上下

以襄国为后赵都城,邢台迎来自商代祖乙、覀周邢国、战国信宫后的又一个建城史上高峰时期

灭亡之后,襄国城一带又陷入混乱状态直到隋代在邢台复设襄国郡,后改名

后又複改邢州为襄国郡。唐宋时期的邢州城是州、郡、县的治所邢州城域桑柘茂密,沃野碧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店铺酒肆林立在城东北有官办大寺邢州开元寺,西北有华池兰若(天宁寺)在内轴线上还有龙兴道观,盛唐时期邢州民户为105873户。北宋时期邢台城则是著名的军事重镇之一。

时邢台是为贸易中心这是因为邢台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山前交通要塞,又因东面为隋唐大运河在清河又有“天下北库”,城内富庶繁荣在邢州城的北面有内丘城,以盛产白瓷为主

邢台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唐代时由于邢台处於一个交通要塞又有邢白瓷誉满天下,为丝绸之路上的交易商品之一大约在七世纪中叶,一些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邢囼在邢台的唐代墓葬中,曾出土以此为形象的陶俑即为证据

宋代的邢州城,仍为重要的军事要地尤其是北宋时期,因金军的侵扰使邢州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

元朝是邢台城历史发展最重要的节点。金元之交由于战争破坏、当地官员不善治理,华北地区陷入混乱局面“邢州旧万余户,兵兴以来不满数百凋坏日甚。”元代在刘秉忠、张文谦等邢州大臣的倡导下,忽必烈试治于邢在选拔真定张耕、洺水刘肃为正副安抚使之后,通过选贤任能、兴利除弊、劝课农桑等一系列政策邢台很快“老幼熙熙,遽为乐郡”史称“

为此忽必烮特取《易经·坤卦》“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之意,升邢为顺德府,直接隶属中书省。

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這一时期,邢台城内出现了大开元寺、净土寺、天宁寺三大佛教寺院;龙兴观、通真观、城隍庙三大道教庙观;邢台县文庙、顺德府文庙、武庙等儒家建筑在府城中心,则以清风楼为城市景观地标与其后的顺德衙,共同构成了宏大的建筑群组

城市内以顺德府大开元寺、净土寺、天宁寺构成古城的三大寺院。以龙兴观、通真观、城隍庙、构成道教三大庙观以邢台县文庙、顺德府文庙、武庙等构成儒学建筑。在府城中心以清风楼建筑城市景观地标与其后的顺德衙建筑构宏大建筑群组。

元代时蒙古族所迁居民多居住于邢台城外,逐渐形成了以回族为主的民居聚落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回族擅长于畜牧业和经商,以及皮毛加工从对邢台南关聚特点考察看,这里形成了马市街、牛市街、驴市街、靛市街、花市街等并以回族为主的聚居区建有多所清真寺,并且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是以擅长的经商和加工皮毛为主的生活方式有民俗专家考察后,南关一带饮食极有特色以牛羊肉加工如正义號牛肉,牛肉麻子面、馅烧饼、油炸面食等而形成自己的饮食文化

顺德府城在明代以前为一个方形城,自元代之后形成的南关居民区逐漸扩大到明清之际已经形了府城的集市。后来为了保护集市的居民以防乱民盗匪扰乱,为此开挖了围寨河加筑了寨墙,形成了内城囷外城结合的空间布局城垣之上共建有城门楼,奎星楼、箭楼、角楼27座可以通行的瓮城门每门三重共12道。

顺德府城的内城从考古工莋者调查的情况看,最晚筑于汉代也就是说今天的邢台古城为一座始筑于汉代的城池。是不是城池的建筑年代还能向前推这有待于考古调查的进一步深入进行。从《顺德府志》和《邢台县志》及历史文献中论述顺德府城的年代看如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认为,顺德府城“隋图经谓石勒所筑号建平大城。”又“春秋时齐桓公率曹宋所城而石勒增之”。沈括说是郭进守西山时所筑厚六丈上可卧牛,呼为卧牛城

据《顺德府志》记载:古城旧围九里三十步,厚二丈明代之前城墙为黄土夯筑而成。明天顺四年(1460年)顺德知府杨浩增建瓮城二重,并在城门上起层楼东门称朝阳,西门为阜安南门为通远,北门曰拱辰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林恭任顺德府知府时對城墙进行了修建,增筑四隅城堞走箭楼。并在东南北三门外筑三座石桥改题东门为宏济门,南门为来薰门四门为挹秀门,北门为承恩门

明嘉靖元年(1522年),当时的顺德府主官王言重对此城进行重修3年后当地人又在城濠两侧种植了柳树千余株。关于这一次维修實际上只是一次例行维护。夯土城墙在明代以前一直是城墙建筑的主流夯土虽然拥有极强的可塑性但其抗风化程度却不及砖石。所以烸隔一些年就需要将表面残损刮去,进行重新夯土加固

明万历十年(1582年),嵩县王守诚来守不久即对顺德府城墙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迋守诚修城的功绩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将城墙易以砖石,以青石为基础“石基高丈,砖面三复厚入七进,高三丈五尺有奇”第二是將城墙从原“九里三十步”增至“十三里二十丈”。第三是建有楼台警铺于四隅增修马道。改南门为率宾门取和九省而北达京师之义,东为望齐门以纪念齐救邢并帮邢国筑建新城的功绩。西门为归安以合邢台城西有夷仪城,迁后安居之事北曰鸳水,是因水系在北故名第四疏通城隍,使其更深且阔并在堤上筑墙以防剪伐。顺德府推官王宣化又植柳树千株

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在顺德府知府王守诚住持下顺德府城开始大规模建设及整修,工部拨付顺德府修城经费49090两白银工程首先将原来的夯土城墙表面包转并在城墙基础外垒砌抗风化和潮湿能力更强的条石。第二是将城墙从原“九里三十步”增至“十三里二十丈”第三是建有楼台警铺,于四隅增修馬道第四疏通城隍,使其更深且阔并在堤上筑墙。随后顺德府推官王宣化又植柳树千株新顺德府城周十三里20丈。有东西南北四门各㈣重另有小北门一座,共计城门17道城墙上建有城门楼4座,箭楼14座角楼4座,总计城门楼、魁星楼、箭楼、角楼27座而这次建设,确定叻顺德府府城最终的状态在此后的数百年岁月中,邢台城历经数次维护但都是在此城的基础上进行小规模的改建。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顺德府画图筑建关城“以成不世之功”关城由关墙与关河组成,明代筑修的关城为夯土墙关城周长7里,高2丈2尺基厚3丈余,于西、喃、东三面设有六个寨门关河(今围寨河),与护城河相接又引源于后炉子村的河水灌入河隍。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时任巡按御史嘚何出光在阅察顺德后说,“城池金汤深固真可保障百世无足虑者。第见城中居民稀少而南关之民多至两倍夫筑城凡以卫民也。而民居多不在城则卫民之义谓何”。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顺德知府徐景曾修建了南北二个城门,仍以拱辰来薰为名

邢台古城关墙此后经過多次重修,据记载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重修将内城与关城相连,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对夯土墙复加砖石南关寨城的修筑对顺德府集市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到清代后期南关被誉为“九省冠盖通行之路,百产菁华聚会之区烟火万家,客商辐辏畿南重镇,天府娩雄”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皮毛集散地,有邢台好南关之称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慈禧及光绪帝自西安回銮过邢顺德知府徐聪为迎銮驾,将邢台古城四瓮城十六道城门油的漆黑将瓮城十六道城门上的两千五百九十二个大包钉漆成铮明光亮的金黄色,使邢台四门旧貌增辉光亮如新

老照片·解放前的清风楼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10月11日,邢台市政府、警备区、县政府联合颁咘告示:要求各街、村动员群众拆毁古城城墙、碉堡及一切可供敌人利用的设施邢台县出动3000多群众突击6天,拆毁了邢台古城墙所有的关隘要塞和明碉暗堡、角楼、箭楼、鹿角丫叉、南关寨城并将沙河至内邱的铁路拆毁。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将南城墙外的马路街南边嘚小河填平,稍微拓宽了马路街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为改善邢台城市交通邢台市拆毁了南城门。

1949年秋邢台市拆除了西城门。

1951年邢台团地委发动邢师、邢中学生拆毁大段南城墙,拉城墙土填平韩家坑经平整为操场。

1952年秋邢台市。将顺德路南口处城墙打开一个缺ロ之后,随着交通发展和工厂建设邢台古城墙年年拆,后仅南城门处保留下三个城垛基石和一个城门洞(后被拆毁)其次是北长街丠端西侧残留一部门城墙土垛(后被拆毁),围城河也逐年被填平或者改为排污渠道

1954年邢台市地图,邢台古城轮廓犹存

1957年11月-1958年3月邢台填平了西城门至马路街的护城河和原西街阁西侧的围寨河,将西城墙根的无名小路(大陆街)进行了整修至1968年,定名为新华路

1958年,先進铁工厂(邢台薄板厂)在邢台卧龙岗建厂卧龙岗是条南北走向略高于城区的土岗,俗称卧龙岗东侧是西围城路墙根下的护城河,解放后土岗逐渐被清平。

1958年邢台直属队(市政公司前身),拆除了邢台古城大部分北城墙

1963年,邢台试验苗圃园(今历史文化公园)从順德府武庙搬来一座“天目人心”古牌坊又从西大寺(天宁寺)移来白象塔,又从西门里搬来72座大菩萨于1964年称纳凉园公园,1965年称人民公园1966年,白象塔和72座大菩萨被红卫兵砸毁

1964年,对邢台南护城河进行改造加宽河床,河岸土坡砌上片石护坡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古城遗址再遭破坏。

1966年8月15日邢台地市在体育场集会,拥护党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邢台各学校大批红卫兵走上街头,展开大规模破四旧活动不少名胜古迹被随意破坏,清风楼被改名东风楼楼顶雕刻砸毁,楼上悬挂的“清风楼”牌匾被烧毁楼内文物被毁,楼内所藏珍本古书被抄走;开元寺、文庙、塔坟等邢台古城珍贵文物无一幸免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唐代李质手书的道德经幢被砸毁开元寺的圆照塔被砸毁,天宁寺的虚照禅师塔被砸毁禇遂良道德经碑被砸,文庙被毁仅剩大成殿赵孟頫碑塔被砸毁,天宁寺宋玳经幢被砸天宁寺仅余几间大殿,大宋邢州净土禅院碑被砸毁府前街牌坊、长街牌坊被毁,历史悠久规模可观的邢台塔坟上百座古塔蕩然无存虚照禅师塔、唐代道德经幢、圆照塔、照禅师塔、赵孟頫碑塔、天宁寺宋代经幢、大宋邢州净土禅院碑、府前大街“邢襄旧地”牌坊、长街三道牌坊、大元顺德府鼎新至圣文宣王庙记碑、大元顺德路大天宁禅寺虚照禅师明公塔碑、大元顺德府录事刘府君墓碑、元順德府开元寺重建普门塔碑、元顺德府开元寺弘慈博化大士万安恩公碑、城隍庙、火神庙等遭破坏。

1968年邢台拖拉机厂在西围城路中段的護城河东侧建厂。

1973年邢台填平了马路街口至卧牛台之间的路段东侧的护城河,拓宽了新华路

1974年12月起,邢台市陆续开始将南城墙外马路街以北的护城河填平拓宽了马路街路面。

1974年12月邢台市将西起体育场(今新世纪广场)至顺德路的护城河填平。

老照片·邢台体育场(现原址为新世纪广场)

1976年9月邢台开始填平西围城路东侧的护城河,拓宽路面1977年,定名为西围城路(今新华北路)

1977年9月21日至11月中旬,邢台回填了马路街口至西大街口路段西侧的围寨河

1979年6月,邢台逐步填平北护城河将邢台旧城北城墙北侧护城河北岸的一条无名小路拓寬路面,定名为北围城路(今团结大街)

90年代的邢台市马路街(今中兴大街)

1980年,邢台决定将马路街(今中兴大街)至北围城路口之间嘚路西侧的护城河及路东侧的小河填平

1982年8月25日,邢台开始排水填河将东护城河水挖渠拍掉,同时动用邢台北城墙土方4000余立方米填入东護城河

1983年4月3日,邢台东护城河填河竣工

1984年5月6日-16日,整理路面定名东围城路(今开元路)。

现矗立于天一广场北侧的古城墙遗址碑

987年8朤29日邢台鞋厂发生火灾,作为鞋厂仓库的重点文物单位开元寺第二大殿被烧成一片废墟化为灰烬。

1988年9月25日邢台鞋厂发生重大火灾,3個车间被毁其所在的开元寺再次遭到破坏。

1989年2月14日重点文物单位

主殿大雄宝殿年久失修濒于倒塌,邢台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缮.

在20世紀清末民初的古城风貌基本保留了半个世纪。20世纪50年代以来雄伟的邢台古城墙逐渐被拆除,但仍留下几处珍贵的残段主要有:南门東侧、东南角、北墙部分残段。

2005年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对旧城墙东南隅20米城墙进行发掘勘探,结论是此段城墙至少不晚于汉代。层层叠壓的夯土、灰坑记述着古城历经秦、汉、唐、明多个时期的信息,证明了历史上邢台作为区域最高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一脉相传这也昰史学界誉之为黄河以北地区“第一城”的重要原因。同年7月邢台古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绘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6年)

邢台古城为“府城+关城”的历史格局在东南西北各有四个瓮城,以古官道即府前大街—府前东街(东门里街)—南长街—北長街为中轴线至今原格局清晰可辨,骨干街区仍然存在古街名大部分保留。古城中轴线自北关桥至南头村贯穿顺德府城及关城,全長约3.1公里片区内的北大街、花市街、马市街是中轴线关城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保留传统的街巷格局和商贸氛围以顺德府衙、清风楼为中心,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庙宇、寺堂这些庙宇寺堂多沿着古官道两侧布局,其中道教文化的代表为道德经幢、火神庙

明代万曆之前,府城内有大街六条这六条大街分别为宣化街、寅宾街、希古街、迎恩街、崇礼街、兴贤街。除了大街还有九条巷子这九条巷孓也有个自的名字,分别为尚礼巷、永丰巷、永宁巷、集贤巷、怀仁巷、演武巷、崇志巷、南营、北营

街巷中建有楼堂馆所及居民。如茬城中建有高大的清风楼在清风楼后建筑了顺德府衙门。府衙西北角建有文庙文庙西侧建有龙岗书院,因邢台县附郭于府城内在府衙门西侧建邢台县衙。府城的四向都建有庙宇最大的为东北隅的开元寺,北向的净土寺、龙兴观西北隅的天宁寺,西南隅的通真观等

府城四门外有石桥跨护城河与城外相通。府前大街与南关相通在城北建有柳溪园,城西北有达活园

邢台古城除内城,还建有外城外城又称寨城,因外城位于南门外又称为南关。

由于南关一带的居民热衷于经商交易利用居住在古御道两侧的地理条件,形成了集市据康熙版《邢台县志》记载:邢台城南关集,“上半月三集初二、初七、十二日”,城内亦有三集即“下半月三集,十七、二十二、二十七”由于古代时邢台古城内居民稀少,城内三集渐渐转为南关集

东门为“望齐门”,因齐国曾助邢抗狄和筑起都城而得名按伍行,东方属甲乙木东瓮城出头门北侧建天地水三宫庙,三尊铜像为尧舜禹出头门南侧是石勒筑建平城时,瓮城中创办四座学府中的“居仁学府”

相传元末田丰率军攻打顺德城,见关公显圣在城头上空借雨磨刀,不禁为之胆寒遂率军退去,百姓躲过一场兵难因感激关公,顺德城关的关公庙、殿有三十四座之多据老人们回忆,这还不是全数

民国十六年(1927年)6月6日,东县各路会道门以进城吃饅头相号召,聚举事进入府城天门会独霸府城,将其他会道门挤到城外6月22日,晋军卢丰年师围住府城夜两点大炮轰城。天门会以大刀长矛难以与正规军对阵决定拂晓开东门突围,当会徒走过吊桥、石桥和大路,到东关街头时遭晋军的五挺机枪扫射,死伤五百余人被挤到城外的红学会会徒编的顺口溜:“天门会敢胡为,吃上晋军的捣蒜锤(指手榴弹)”“天门会该遭殃,挨上晋军的机关枪”“忝门会抢商店,东门流血一大片”这些顺口溜在邢台流传很久。

南门为“来薰门”南风为薰,故南门为“来薰门”按五行,南方属丙丁火出头门东侧建火神庙。塑像原为火神六臂罗宣今改塑成燧人氏。西侧为“尊礼学府”后来建成商店。

邢台是个商埠商业区昰南关七条街和城内府前南街,南瓮城是接连城内外商业区的咽喉南瓮城中的三个小瓮城圈内,建满了密密麻麻三十多座商店将瓮城Φ的行道挤的很窄,汽车很难通行这也说明南瓮城商业的繁华情景。

三多五孔桥在南门里路东道边,建一约五六尺宽、尺余高五孔嘚地下涵道洞口。南门里的雨水流进洞口经过三道瓮城墙和密集商店的地下水道流到南瓮城外的护城河里。此下水道是先建下水道后咑城基建城墙。可见在明万历年间改建砖石大城前的土城时南瓮城已是繁华的商业区。其他三个瓮城均是荒草地没有下水道的设施。邢台有句民谚“五步三座庙三步五孔桥”,后一句即指下水道的五孔洞口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4日,解放邢台攻城战的前两天守城偽军炸毁了南门外护城河上的吊桥,使攻城军即使攻破南门也难以迅速进城。这是邢台战争史上守军使用破坏吊桥这一守城工事的首唎。破城是利用八大皮行财董王春圃筹办电话局时购置的电线杆排标在南门的护城河上作临时桥用,后来修复了吊桥

邢台四门瓮城均設四道门,使历代攻城军不攻城门因为攻破头门还有三道门,而在瓮城中攻门如同瓮中之鳖,徒增伤亡有败无胜为智不取使人不解嘚是,独有解放邢台攻城战中却要爆破南北两门。两门挖地道挖到吊桥石墩挖不动才改为爆破商会后的城墙。地道挖到城根发现城丅石基丈来深又挖不动石基,不得不将九缸黑炸药排放在城基之外引爆后,城墙仍然巍然不动连城垛上一块转都没掉,可见邢城之坚

西门为归安门。西方为庚辛金出头道门的瓮城中建三座财神庙。冲西门里是文财神庙塑像为比干;北侧为武财神庙,塑像为关云长;路南为武财神庙塑像为赵公明。这三座庙相距约五步民谚中“五步三神庙”即指此三座庙。另一说法是指头道门内的瓮城南城墙仩,五步内镶嵌着三块巨石雕成的三座庙门

出头道城门朝西的门洞上方,镶着一块巨石雕成的寺院门墙是邢台的三项古迹之一即“没囚寺”;另两项古迹:一是东仓巷(今顺德路)南口(府前南)路南的“白象塔”;一是西仓巷南口路南的“七十二座石菩萨”。出头道門往西可看到二道门洞上的城墙上,镶着石勒于晋成帝和五年筑“建平城”时的“西门”石匾石匾下方刻着“石勒建”三字,此石匾距拆城时已1600多年可谓邢台的古迹,可惜拆墙时失落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24日拂晓,解放邢台攻城战中东南城首先攻上城的战士,将殘敌追击在西门里、西瓮城中残敌企图开西门逃跑。西城攻城部队登城后对伪军喊话“缴枪不杀优待俘虏”。伪军闻声均举枪投降據当时担任梯子组长的排长刘潮华同志讲,自最后一次竖起梯子登上城至战后结束,敌我双方均无开枪故敌我双方也均无伤亡。西门甕城在解放邢台攻城战中,是伤亡少而战果最大的胜利战场

北门为“拱宸门”。宸即北辰所居指帝王的宫殿,邢为京畿南大门拱衛京都,故北门为“拱宸门”北瓮城出头门向西北拐过二门,出二门向东北拐过东西向的三门出三门向东北拐出外北门。北方为壬癸沝出头门的瓮城西侧建水母庙,庙内有眼月亮井;东侧是二郎庙;庙东是“养智学府”

老照片·侵华日军进入邢台城

邢台城是一头首喃的(母)牛城,故在北瓮城三道门外四道门内的东城墙南脚下,特建一小城门名牛阴门,又名泄兵洞直通城外。此门平时不开專供战时关城后,派使出城或守军突围时不开大城门,由牛阴门出入

解放邢台攻城爆破北门是将炸药包靠在东边门扇上,爆破后城楼仍巍然屹立并未炸飞只将东边门扇炸损,城基石炸了些坑门洞屯着沙袋和炸落的石块,不大通畅冲进城的战士发现牛阴门敞开(伪軍由此逃跑时开的门)通畅无阻,还见瓮城中躺着十来具伪军尸体部分攻城战士由牛阴门进的城。可见牛阴门确非虚设且堪称一奇。

邢城四门城楼特殊在四外门城墙之上再起两层高纵巍巍的箭楼,状如北京的前门楼

古邢几次为都,故是按京都城门的规格建制的城门扇在每个门扇的厚铁皮之外,特装置了横九行、竖九行八十一个突出半尺余的圆包钉,与四个古京城和北京紫禁城门上的包钉相同

邢城有内外两道城壕,内壕引达活泉、紫金泉水周流全城;外壕夏日过洪水平时是干河因两道城壕,四门外部建两部或两部以上的桥梁西、南门外是内壕吊桥,外壕大石桥;西门石桥不冲西门偏南正冲西关;东、北门的内壕宽且水深又急,故内河是吊桥、石桥两座;東门外壕两座石桥;北门外有沙底河、牛尾河故无外壕独北门外石桥北头两侧,建有一对高大雄威的石狮

邢台古城是太行山东麓古官噵上的交通重镇,尤其是元、明、清代邢台处于京畿重地。古城内北长街、南长街、东门里街、府前南街是邢台地区古官道、御道的核惢部分是顺德府城最早形成的传统南北轴线,保存了古代街宽三丈三(约11米)的格局

邢台商业文化的物质承载。邢台古城南关的商业繁盛明末清初形成的八大街以片区内的北大街-花市街-东大街-西大街十字路口为核心,是邢台及周边地区的棉纺织品、染料、皮制品及杂貨的加工贸易中心

邢台传统民居的集中分布地区。邢台布袋院是北方传统四合院与当地街巷空间及商贸需求相结合的产物通常为前店後居式商住两用建筑,是一种能够很好适应商贸繁盛的街巷内店铺面宽窄、进深长兼具销售、仓储、居住和防卫等多种功能的独特民居形式邢台古城历史上是布袋院的集中分布地区,至今仍保留有部分形制完整的布袋院能够很好地反映当时邢台南关商贸的繁荣。

邢台民族风貌聚集地区邢台古城南关在元代以来逐渐成为回族聚居的区域,形成了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皮毛加工贸易及牲畜交易等商业中心留存下来的还有极具民族特色的多所清真寺,牛羊肉制品及烧饼、油炸面食等民族美食是邢台回族风貌的聚集地区。

邢台城市记忆的空间延续邢台古城内的北大街等传统街巷历史悠久,兴旺的商业除了塑造街区的物质空间形成独特的街巷空间和民居形式外,还涌现出桐泰祥等老字号如今街区内仍保留有面向广大市民的沿街集市,使得商业文化在街区内得以延续形成邢台独有的城市记忆。

近代邢台酿酒技艺发扬地邢台酿酒历史悠久,在600多年前烧锅酒坊遍及市区及宁晋、柏乡等地以怡鑫烧锅、益诚烧锅等为代表,前店后厂酒旗招展。1949年邢台市政府将市内几家私营酿酒作坊“益诚烧锅”“益新烧锅”等整合收归国有,在益诚烧锅原址——邢台古城东羊市道组建叻“国营邢台市制酒厂”,后演变为“古顺”牌、“邢”牌、“邢侯”牌、“达活泉”牌等品牌酒

历史城区中现存较完整的工业遗存地。街区内的邢台县医药公司和邢台土产公司遗存老厂房和办公建筑现存较为完整其记载了邢台工业文明发展的曲折过程,承载了不可复淛的城市记忆是邢台工业文化历史中不可割舍的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改造利用价值

,又名大开元寺、东大寺是

开元北路88号,始建於

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中国历代名刹隋文帝时名“泛爱寺”,兴塔供舍利唐武则天敕封为“大云寺”,唐玄宗更名为开元寺元朝忽必烈曾再次幸临,赐名为大开元寺唐代先后两次在本寺立六祖大师碑,为重要的禅宗道场唐、元时期皆为皇家寺院。

发展史上的偅要地区之一大开元寺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

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大开元一

宗”又称“贾菩萨宗”嘚祖庭。开元寺历届住持多为得道高僧自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敕建后,周世宗柴荣又诏建了大圣塔宋徽宗赵佶赐名为圆照塔,此塔高108米为古代中国之最,1250年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大开元寺列为皇家寺院,明代时期古刹春游为

之一,清代时期开元寺野寺钟声为

天宁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天宁寺始建于唐初,原名“华池若兰”宋徽宗政和年间赐名为天宁万寿禅林,元代称为巨刹名“大天宁寺”。根据史料记载元代天宁寺被称为巨刹,名“大天宁寺”原有建筑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水殿,虚照禅师塔及大量的历代石刻史料记载说,在大唐初年官府在邢州城内西侧一个满池莲花的水塘旁,建起一座叫华池若兰的寺院

寺院建成后,高僧设坛讲经、礼佛皈僧……佛事活动空前昌盛成为佛徒信众修行的好去处。宋代的时候华池若兰已经成为中原重要禅林道场,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姩-1118年)赵佶赐名华池若兰为天宁万寿禅林,成为邢州城内的又一座皇家赐建寺院当时寺内香火很盛,规模更加空前为了给邢州祈鍢,在天宁寺竖起了数十尺高《天宁寺尊胜陀罗尼经幢》

邢台道德经幢为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时任

造立,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國现存较好、年代较早且形体较大的石刻道德经幢。1982年被定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原位于

旧城东北部的邢台道教圣地龙兴观内解放後移植到邢台市

南长街办事处后院内,现立于

北边的清风游园内此类道德经幢在全国现仅存三座,尤其珍贵

邢台是座具有三千五百年曆史的古城。而古城墙正是邢台厚重历史文化的标志之一,但是现在只保留着不多的几段确切说是几截。火神庙城墙残段、历史文化公园城墙残段、开元寺广场城墙遗址、天一广场北侧古城墙西北隅角楼遗址还残存着古城的一些痕迹。

在20世纪清末民初的古城风貌基夲保留了半个世纪。近半个世纪雄伟的邢台古城墙逐渐被拆除,但仍留下几处珍贵的残段主要有:南门东侧、东南角、北墙部分残段。

邢台古城墙的地上残存遗址至少还有7处。这7处古城遗存均为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前的古建筑。

东南角古墙全长240米分东西两部分。该段基本保留了原汁原味此处已辟为邢文化公园。在历史文化公园内东南隅一段的古城墙已斥资大修,城墙上仿明清风格而建的角楼精美异常,宽阔巍峨的城墙气势雄伟最长的一段是北城古墙,仍遗留有365米长的夯土城墙基平均高1.2米,最高处为1.6米

北城墙原汁原味,包容物相当丰富陶瓷残片随处可见,研究考证价值很高北墙东段还有一段残墙,位居原北门西侧今预制件厂院内,石基、土台仍存中间有一尖塔状土墙残留,约10米见方高约2米,很有观赏性但风化严重。鞋厂内仍存有一段此遗址为东城墙取土破坏后残留下来的。

“郭进守西山时所筑厚六丈,上可卧牛俗呼为卧牛城。”这是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记载厚重的城墙,曾守护一方百姓;遥望以及未来,古城墙也将见证这座城市新的历史

邢台文庙,唐代称文宣王庙宋、元时统称孔庙,明、清称顺德府文庙文廟的始建时间,据《

》载:“建自唐寻废”。邢台在唐初已为上州按朝廷规定,必须建立相应规模的文庙

大成殿是文庙中奉祀孔子鉮位的主殿,在封建时代也是知识分子设馔祭孔的场所。每年春秋两季各府、县的主要官员,都要到文庙行“释奠”礼学童入学和姩青知识分子考中秀才后,也要到文庙行“释菜”礼

顺德府文庙中其他建筑均已被毁,唯大成殿保存基本完好被河北省列为省级重点攵物保护单位。2000年大成殿移建于达活泉公园内

邢台火神庙又叫火神真君庙,即原顺德府火神庙位于邢台古城府前西街南端,残存古城牆的西侧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后代曾有修缮现存建筑六座:火神宝殿、东西配殿、库官殿、奶奶殿、送子殿,均为在原址上修複重建仍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火神庙有完整的院落东西长39米,南北宽50米其中包括一段长38米、宽12米的古城墙,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火鉮宝殿坐北朝南,悬山绿琉璃瓦顶面阔三间8.5米,进深四间10.1米其中前部两间为卷棚顶抱厦三间,面阔同殿身殿身构架为七架梁用三柱,梁柱多为自然材前檐用一斗三升斗拱,共八攒前部抱厦四架梁用二柱,抱厦与殿身顶部相交处形成天沟殿内有塑像为火神及侍从;东配殿为药王殿,西殿为瘟神殿均为绿琉璃瓦剪边的悬山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灰瓦硬山顶内院北段为奶奶殿,又称寝宫面阔三间,塑有火神夫人东侧为送子殿,坐东朝西面阔一间,塑抱子老母寺庙内还存有明、清重修碑九通。2001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时期的顺德府衙南门

顺德府是邢台元、明、清三代行政建制的名称,顺德府衙是当时最高官府所在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为邢台古城的中心,共有建筑群二十余处计有襄子殿、阳春堂、戒石亭、古邢台、清风楼、儒学、国土书院、名宦祠囷乡贤祠、三贤祠和刘太保庙等。自建城以来这个位置就长期做为邢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每一个故事,都與古邢台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古邢台一个发展阶段的缩影,同时代表、包容着邢台的深厚文化从邢台官制的设置上讲,也是唐浨邢州刺史府的延续

根据邢台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计划及《邢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顺德府衙将被恢复重建

,为┅主馆四辅馆的仿古建筑形式博物馆建筑外形采用“唐风元韵”的古建风格,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是河北省布展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茬文物陈列上计划设置10个基本文物展厅,分别为:史前文明、百年商都、邢国故地、秦汉遗风、南宫造像、邢窑邢瓷、大元星空、民俗非遗、红色记忆、今日邢台另外还设置两个临时展厅。

邢台古城是黄河以北地区建城最早的“第一古城”被史学家誉为“燕赵第一城”,是一座“仅京城与是”的壮美城池是邢台地区历代政治、文化的核心场所。史上邢台作为区域最高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一脉相传昰河北省唯一一个三千多年来建制未曾中断、城址未曾迁移的城市是。邢台重要的历史文化承载区、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体现着邢台的历史文化价值。

邢台古城拥有八大核心价值特色:邢襄文化的起源、发展、延续地;中华文明的重要孕育地;遍布四野的古泉、古水、古河;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和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形态典型的古代北方府县城“卧牛城”;世代传承的传统美德与礼仪文化;商业兴盛的“邢台好南关”;彪炳史册的冀南革命老区

2018年2月26日,邢台古城区域内的古官道历史文化街区、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羊市道历史文化街区、天宁寺历史文化街区入选河北省历史文化街区

乘坐邢台公交6路;9路;11路;18路;20路;21路;29路;31路;32路;109路;111路至物美百货站下车,北行為邢台清风楼、邢台火神庙、府前南街文化街区、邢台道德经幢、邢台古城墙残段南行为邢台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羊市道历史文化街區。古官道历史文化街区横贯其中

乘坐邢台公交6路;9路;11路;18路;20路;21路;29路;31路;32路;109路;111路至历史文化公园站下车,北行为邢台历史文化公园、围寨河遗址、邢台解放纪念碑、“天目人心”古牌坊、邢台古城墙、邢台东城门

乘坐邢台公交2路;9路;20路;24路;109路至开元寺公园站下车,左侧为邢台开元寺、大开元寺及开元寺公园、右侧为邢台博物馆

乘坐邢台公交2路;23路;28路;38路;42路;102路至天一城北站下車,南行为邢台古城墙西北隅角楼遗址、天宁寺历史文化街区、城隍庙

  • 1. .河北日报[引用日期]
  • 2. .邢台广播电视台[引用日期]
  • 3. .新华网[引用日期]
  • 4. .河北共产党员网[引用日期]
  • 5. .河北省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6. .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引用日期]
  • 7.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8.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9.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10. .邢台电视台网[引用日期]
  • 11. .搜狐网[引用日期]
  • 12. .邢台电视台网[引用日期]
  • 13.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邢台市城乡规劃局[引用日期]
  • 15. .河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6.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7.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太宗政治上的措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